统编版教育部编写六年级语文上册素材19《青山不老》知识点 图文详解 人教部编版.docx
《统编版教育部编写六年级语文上册素材19《青山不老》知识点 图文详解 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教育部编写六年级语文上册素材19《青山不老》知识点 图文详解 人教部编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版教育部编写六年级语文上册素材19《青山不老》知识点图文详解人教部编版
部编六上语文19《青山不老》知识点+图文详解
知识点
多音字:
卷:
juǎn卷曲 juàn试卷
劲:
jìng苍劲 jìn有劲
恶:
è凶恶 ě恶心 wù厌恶
宿:
sù宿舍 xiǔ一宿 xiù星宿
词语解释:
参天:
(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
肆虐:
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
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给当地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损失。
盘踞:
非法占据;霸占(地方)。
文中指这儿经常发生干旱、霜冻、沙尘暴等灾害。
归宿:
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
文中指青山是老人奋斗一生的地方。
风雨同舟:
比喻共同度过困难。
恭敬:
对尊长或宾客尊重有礼貌。
劲挺:
坚韧挺拔。
文中指在山洼山腰里的杨树、柳树挺立着,生命力非常旺盛。
反义词:
干旱——湿润 险恶——和善
恭敬——傲慢 宏伟——渺小
勇敢——胆怯 风雨同舟——过河拆桥
近义词:
盘踞——占领 险恶——凶恶
选择——抉择 恭敬——尊敬
劲挺——挺拔 风雨同舟——同舟共济
词语搭配:
(参天)的杨柳 (绿色)的波浪
(粼粼)的波光 (险恶)的地方
课文主题:
本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辛的生活条件,仍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创造了一片绿洲的故事,赞扬了老人与环境做斗争的不屈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课内问题:
1、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答:
文中的老人用十五年的时间,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将原来狂风肆虐、沙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盎然的青山。
2、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奇迹的?
答:
(1)山沟环境十分险恶。
(2)生活条件艰苦。
(3)老人年老、瘦小。
(4)同伴、老伴相继离世。
3、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答: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这片绿洲,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
他的生命的意义在这茫茫的绿洲中得到延伸,他的精神与青山共存,永垂不朽。
句子解释
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窗外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海上的波浪。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2.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事没有完成,这条山沟还需要他,需要他不断地种树绿化,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
3.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黄土和绿树是互依互存,不可分割的。
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
这正如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
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回报。
其实人与自然又何尝不是如此?
4.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5.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
青山是不会老的。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这片绿洲,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
他的生命的意义在这茫茫的绿洲中得到延伸,他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
词语理解
丈:
原市制单位,一丈约等于3.3333米。
肆虐:
任意残杀或迫害。
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给当地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损失。
盘踞:
非法占据。
文中指经常受到干旱、霜冻、沙尘暴的迫害。
归宿:
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
文中指青山是老人生命的终结地。
劲挺:
坚强有力地挺立着。
文中指在山洼、山腰里的杨树、柳树挺立着,生命力非常旺盛。
淤泥:
河流、湖沼、水库、池塘中沉积的泥沙。
文中指树下堆积的泥土。
荡漾:
(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文中指老人的院子里到处充满着绿色,到处被植被所围绕。
治理:
管理,处理、整修。
领悟:
领会的意思。
风雨同舟:
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
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山川共存:
与山川融为一体。
日月同辉:
日月的光芒交相辉映。
三番五次:
形容次数很多,次数频繁。
不紧不慢:
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阅读感悟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文章层表现方式,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
老人名叫代喜增,是一位劳动模范,直隶宝坻(今属天津)人。
他出生在1899年,已于2005年去世,享年106岁。
1937年进东北林区当伐木工人。
1948年冬季,一人完成六个人的伐木量。
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任铁力林业局依吉密林场主任、铁力林业局副主任。
是中共十大、十一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分段段意
第一段1自然段:
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景观和一幅喜人画卷。
第二段2-5自然段:
写老人改造山林及绿化山沟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所取得成绩。
第三段6-7自然段:
写“我”的感悟:
青山是不会老的,点出文章中心意旨。
课文简说
文章层次井然,内容清晰。
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
通过山沟的大环境(即自然条件)的恶劣险峻,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突出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通过村干部的补充介绍、老农的陪同参观,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表现方式,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
一是从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二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图文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