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176344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C卷练习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做法不利于节能环保的是

A.工业废气处理达标排放

B.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C.提倡使用LED节能路灯

D.垃圾露天焚烧

2.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电光源

B.N2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防腐作用

C.CO2会导致温室效应,属于大气污染物之一

D.“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水合物,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3.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A.碱的溶液pH都大于7,但pH都大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但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合物

4.为提高消防安全意识,了解有关安全意识。

庐阳区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和演练。

下列活动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连接消防枪头

B.消防车送水

C.点燃演习火盆

D.喷水灭火演练

5.下列涉及学科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微粒观: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根据转化观:

锌和硫酸锌可相互转化

C.根据结构观:

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根据守恒观:

10mL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

6.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Cu2O。

称取14.4g仅含Cu、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图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增重4.4g。

查资料可知:

碱石灰由NaOH和CaO组成,其作用是吸收H2O和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2O和CO2

B.若缺少装置C,则实验所得Cu、O个数比偏高

C.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确定该固体为Cu2O

D.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2,打开K1,让CO通一段时间

7.下列物质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

B.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C.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D.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8.鉴定某化合物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应用的试剂是          ()

A.水和石蕊

B.稀盐酸和石灰水

C.燃着的木条

D.稀盐酸和酚酞

9.下列实验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①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②在滴有红墨水的水中加入乙醇,振荡,静置

③冷却热饱和溶液,硝酸钾晶体析出

④浓硫酸的腐蚀作用

⑤稀释浓硫酸

⑥酸、碱溶液与石蕊溶液作用

A.①②④⑤

B.②④⑥

C.④⑥

D.②③④⑤

10.氢氧化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矿石由MgO、Fe2O3、CuO和SiO2组成。

用它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资料信息:

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表所示:

沉淀物

Fe(OH)3

Cu(OH)2

Mg(OH)2

开始沉淀

1.9

4.2

9.1

完全沉淀

3.2

6.7

11.1

根据以上信息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加入稀盐酸时一定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B.沉淀C一定属于混合物

C.上图所示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中三次用到了过滤操作

D.溶液②中的溶质最多为2种

11.“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

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正确的是

A.变化观:

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守恒观:

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平衡观:

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①和⑦

D.微粒观:

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12.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

①加铁酱油中的“铁”是指铁单质②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③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溶解度与温度有关④蜡烛一扇就灭是因为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的着火点⑤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高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3.手机触摸屏中含有铟元素,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铟原子易失电子

B.铟原子的中子数是49

C.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g

D.铟离子的离子符号是In2﹣

14.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或现象

解释

A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25m3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D

浓氨水和浓盐酸接近时“空中生烟”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A.A

B.B

C.C

D.D

15.化学反应之间、化学物质之间、微粒之间具有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

下表中X、Y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A

B

C

D

X

质子

化合反应

纯净物

化合反应

Y

中子

分解反应

混合物

氧化反应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用化学用语表示:

(1)1个氢分子_______;2个磷原子______;氧化铝_____;4个硝酸根离子____。

1个铁原子_________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2个水分子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

(2)某化合物由N、O两种元素组成,且每个分子中含有2个N原子和3个O原子,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三、简答题

17.A在B中充分燃烧生成C和D,A、B、C、D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物质

A

B

C

D

分子示意图

看图回答:

(1)A、B、C、D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2)A中氮、氢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氮、氢元素质量之比为_____。

(3)A在B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8.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项中,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元素的种类 ②物质的种类 ③原子的种类

④分子的种类 ⑤原子的数目⑥分子的数目

(2)应用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

______FeS2+______O2

______SO2+______Fe2O3

(3)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四位同学设计了如下A、B、C、D四个实验,并在实验前后分别测定装置的总质量。

①实验中观察到B、C实验前后天平依然保持平衡,某同学认为B、C实验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你帮助分析他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______。

②C中的现象是______。

而A、D实验天平不平衡,其中D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A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四、综合题

19.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烧碱,其反应原理为:

2NaCl+2H2O

2NaOH+H2↑+Cl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久置的工业烧碱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________。

②继续向烧杯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甲同学得出结论:

样品中还含有氯化钠,乙同学对该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不一定含有氯化钠,其理由是________;丙同学提出只需将试剂_____换成______就可以确定氯化钠是否存在。

③丁同学认为还需要确认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于是大家取少量样品配成溶液后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样品中有氢氧化钠

通过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得出结论:

该工业烧碱中含有Na2CO3、NaCl和NaOH。

④同学们还想测定该烧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他们取10克烧碱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

逐滴加入B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量与所加BaCl2的量关系如图所示。

(NaOH和BaCl2不反应)

(1)求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

( 写出计算过程)

(2)B点处所得溶液中溶质有________。

20.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另外两个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

如图是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

请验证:

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

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发生燃烧。

某化学实验小组已经在完成气密性的检查后,为你填装好了药品,并在整个装置中充满了氦气。

请你继续设计实验步骤完成后续探究,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

步骤

操作

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______

石灰水未变浑浊,说明燃烧还需要氧气

熄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室温

 

打开活塞,通入氧气

 

______

木炭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需要同时满足可燃物既要与氧气接触,又要使温度达到着火点。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小华同学认为,x处的气体不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去,大家经讨论后认为很有道理,你认为其中的道理是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1、

三、简答题

1、

2、

四、综合题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