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联合考试.docx
《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联合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联合考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联合考试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
必修①十必修②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与宋词内在精神的差别
韩慧
从总体上说,唐诗独步千古,但宋词亦是唐诗之后又一高峰。
唐诗与宋词内在精神相比较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各得其时,各擅其美。
唐诗崇高雄浑,具阳刚之美。
宋词美在气骨,故瘦劲;婉丽优美,具有阴柔之美。
唐诗以慷慨报国、昂奋热情的豪迈见长,或以痛斥时弊、无所畏惧的批判著称,体现了弘扬自我、张扬个性的强烈的主体意识,显现出了开阔雄浑的盛唐气象。
唐诗作品中显出高昂明朗的感情基调,雄浑壮阔的气势力量。
宋词里虽然不乏慷慨激昂的豪情壮志,但明显地缺乏那种舍我其谁的自豪。
李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些诗句里洋溢着一股涵天盖地的雄浑之气,千载之下仍能令懦者勇、弱者壮。
这些诗歌着眼于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时代精神:
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创造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盛唐诗歌与其他时期的诗歌相区别的特色。
唐朝诗人开阔雄浑的意境集中表现在诗人追求和实现理想所表现出来的精神。
宋词中也有意境雄浑的豪放词,豪放词由北宋苏轼开创,经南宋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打破词为艳科的藩篱,畅所欲言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达,语言流利畅达。
如苏轼的赤壁怀古虽然也境界博大,但是没有唐诗那种洋溢着一股涵天盖地的雄浑之气。
同是写愁,唐诗里的意境不同于宋词的意境。
盛唐诗人并不是没有忧愁,李白就经常把愁字挂在嘴边,诸如“愁疾”“愁颜”“愁心”“愁发”“愁肠”,不一而足。
但我们只要将李白和中唐的孟郊、李贺,晚唐的温庭筠、李商隐比一比,就可以感到李白愁得有力,愁得气派。
而宋词里的愁多是个人的感情。
如晏几道从富贵的巅峰上跌了下来,但是他不思改变,还是整日沉湎于花前月下、歌舞酒楼之中,将满心的矛盾和苦楚寄寓到词作中,如“相思处,一纸红笺,无限啼痕”(《两同心》)。
他的愁是把自己满身的感情寄托在红袖间,其意境不去理会世事,显得非常的狭窄。
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里: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廷生活的一个插曲,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唐人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揭露社会的黑暗,目的是暴露社会矛盾和对国家的责任感,以及对社会危机即将到来的忧虑。
例如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夕揭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尖锐的问题。
杜诗以“诗史”著称,他被誉为“诗圣”,人们称他“抵死只忧时”“一饭未尝忘君”,尽管如此,他还是对社会充满信心和责任感。
李白六十一岁时还请求参加李光弼的军队,去讨伐安史叛军。
杜甫虽然忧国忧民,但不是悲观主义者。
正是在安史之乱那些最阴霾的日子里,他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他揭露矛盾是为了改变矛盾,期盼统治者的改变,或通过自己的努力去
而宋词里所表达的是微弱痛苦却又无奈的挣扎。
如范成大的一些词,就反映了北方人民痛苦生活和他们的民族感情,揭露了封建剥削的残酷,表现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他们无力改的变现状,也无法做到像唐人那样以天下为已任的豪情。
选自《语文周刊》,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诗与宋词的内在精神,各得其时,各擅其美。
唐诗崇高雄浑,宋词瘦劲婉丽;唐诗具阳刚之美,宋词具有阴柔之美。
B.唐诗的特长之一是其有着慷慨报国、昂奋热情的豪迈气概;唐诗也因其痛斥时弊,有着无所畏惧的批判精神面闻名。
C宋词虽不乏慷慨激昂的情志,但明显缺乏唐诗那种舍我其谁的自豪。
如李白、杜甫诗句里的雄浑之气,宋词无法企及。
D.追求和实现理想表现出的精神是唐朝诗人开阔雄浑意境的集中表现,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开阔雄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宋词中并非没有意境雄浑的豪放词,豪放词由苏轼始创,继而经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打破词为艳科的界限,畅所欲言。
B.唐诗里写愁的意境与宋词写愁的意境不同,即便同是唐诗写愁的意境也不尽相同。
如李白就比孟郊、温庭筠等愁得有力。
C.晏几道从富贵巅峰跌下来,但他仍沉湎于花前月下,将内心的矛盾和苦楚寄寓词中,这说明晏几道的愁多是个人的感情。
D.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写的是宫廷生活,但所表现的则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人出于暴露社会矛盾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及对社会危机即将到来的忧虑,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揭露社会的黑暗。
如杜甫就是典型代表。
B.杜甫被誉为“诗圣”,其诗以“诗史”著称,杜甫尽管自认为“抵死只忧时”“一饭未尝忘君”,但还是对社会充满信心和责任感。
C.杜甫在安史之乱那些最昏暗的日子里,唱出了时代最强音;他揭露矛盾旨在改变矛盾这说明,他虽忧国忧民,但不是悲观主义者。
D范成大等人的一些词,反映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封建剥削的残酷等,但他们无力改变现状,也无唐人那样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斯人独憔悴送子建
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独具个性的生命存在方式,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在生活的各个领城中比较充分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当然也来能免俗活的。
细细算来,从我开始小说创作至今所发表的三十万字作品,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写下层人的生活的。
这一回顾连我自己也略为吃惊。
我出生在北极村漠河,在那里度过了我孤独寂寞的童年时光。
那里有我的外婆和外租父,他们曾经给我讲过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
我现在还常常回忆超当年讲故事的情景来。
晚饭过后,农人家里忙过了该忙的事情,就要聚在一起该天说地。
生活太单调,他们疲惫的呵欠声常常同日头一起落山。
而且,那里一年难得看上一场电影,那么,晚饭之后的茶水和故事就是生活中最好的消遣了。
每逢这个时刻,我就带着我心爱的狗(它叫傻子,后来我把它写入第一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和这条狗一起挤入听故事的人中,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
那便是我最早的启蒙文学。
它不是唐诗宋词,而是来源于民间的那种质朴而又奇诡、光怪陆离的故事。
于是,我在十九岁那年坐在夕阳西下的窗前,看着天边飞涌的那一团团金色的晚霞的时候,我仿佛在绚丽的晚霞中又看到了童年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我的心难以平静,我开始断断续续地记载我的童年生活,二十岁那年把它整理成中篇小说,发表在一九八六年第二期的《人民文学》上。
从此,我真正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这实在不是一条坦途,这实在不是一个美差。
我需要读大量的书来丰富自己的心灵,我需要走南闯北去看世界,而时间和日常琐事又常常打乱我的计划。
因而我的创作有它不可否认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它还没有达到从一个宏观领城的高度去把把握和观照生活的那种让人叹服的洞察力。
必须承认,我将来如果不超越自己,只是在我的童话世界里流连忘返,那么我的艺术生命也就终止了。
而超越自己是多么艰难。
它要养精蓄锐几时、苦苦求索几时,才能获得一个瞬间的辉煌。
但我仍要孜孜以求那辉煌。
不管它最终实现与否。
今年五月,在泉州附近的静峰寺山上,我看见了弘一法师的手书遗言:
“悲欣交集”四个字。
据说,他的出家一直是个谜,他出家后他的妻子曾跪在寺门外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他也不动一丝侧隐之情。
我以为他伟大。
而他临终的遗言却使我对他的伟大产生了怀疑。
因为真正的出家人,无所谓悲,无所谓喜,而他生命之终极之时,仍能感受到“悲欣交集”,可见凡心难泯,他未能来一个彻底的超脱留与后人传说。
但我左思右想,仍然认为他是伟大的。
他的伟大便在于他来把自己难以超拔的心态毫不保留地馈予人间,还给人间一个真实。
他便是不朽的了。
我又想起了一个故事,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写作的故事。
巴尔扎克作为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留给人间的十部不朽的作品,早已闻名世界。
他一生中唯独喜欢咖啡。
每逢写作之时,他总要把咖啡壶放在写字桌旁,一杯一杯地饮下去。
他创作的欲望和情绪在膨胀,而他的身体却在一天天地垮下去。
丰富的精种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
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销蚀的过程。
我们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销蚀。
选自《姹紫嫣红开遍》,有删改
4.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偏远的山村长大,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这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激发。
B.文中“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一句,生动地写出了质朴的民间故了她创作的灵感。
C.弘一法师的临终遗言表明他尚且无法超越自己,更何况一般人,作者借弘一法师的例子事动人心脾的艺术感染力。
D.本文回顾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经历,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与销蚀的过程,行文看旨在宽慰苦闷的自己。
5.文中写道:
“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
”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6分)
6.文章为什么以“斯人独憔悴”为题目?
请结合文本加以探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目前中国共享出行的日活跃用户已超过1000万。
共享出行的出现对公共交通起到了补充作用,同时提供了多元选择并创造了新型就业。
网约车作为最为普及的一种形式,已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在纽约的同类调研对比:
中国一线城市的网约车比公共交通更具交通时间短的优势,这体现出中国一线城市的公共交通规划及便利性仍有改善空间;其次,中国消费者对网约车安全性的信任度低于美国消费者,因此,未来推动网约车消费可以在高性价比、便利和强化安全保障三个方面继续提升。
此外,跟美国相比,中国的网约车司机多数为兼职,占到四线分之三左右。
摘编自《中国共享经济消费者调研》)
材料二
在如今的全球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共享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万众创新的新的方向。
从滴滴打车到摩拜单车,“共享经济”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也为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从网约车平台到现在的共享单车,他们都是在调动社会资源来为用户带来优惠便利。
在以前没有这些平台的时候,我们出远门是靠拦出租车,甚至雨天还多加钱等等,离得近我们会选择买个新自行车,骑车出门。
在共享经济的今天,这些出行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我们带一个手机这些问题就已经全部解决了。
不但避免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也为人们带来了便利。
从共享经济的特点来看,重要的是使用,而不是拥有。
所以才会出现了类似于滴滴出行小猪短租、春雨医生等一系列具有这种特质的产品。
我们期待在这样共享经济的新环境下,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愈发舒适、方便快捷
(摘编自搜狐新闻《出行万象》2017.4.12)
材料三
中国参与分享经济活动总人数已经超过3亿人,到2020年分享经济规模所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
以小猪短租、滴滴出行等为代表的中国本土企业正在全面推动分享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分享经济参与人口及比重m参与人数(百万)比重(%0%加拿大
材料四
中国的传统出租车企业面临互联网时代的窘境。
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平告诉记者,滴滴和uber这些打车软件盛行后,给传统的公共交通事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正规出租车驾驶员的收入出现了明显的下降,降幅达15%左右。
“原先每天的调度量为3万车次,现在大概1万车次都不到,下降了60%左右”。
“如果我们不去改变,必将被市场所淘汰。
”杨国平告诉本报记者,公司下一步的计划是要改变传统的运行模式,增加现在年轻人喜欢用的软件叫车模式。
公司正在筹划“大众出行”的APP等平台,预计下个月就会正式推出。
正规车就是所有的出租车都是有顶灯,有租赁牌照和保险的正规车辆,正规人是指所有的司机都有营运资质并经过培训,并提供规范的服务。
凡是接到投诉,就会线上线下结合,在当天就给出回复。
”
与此同时,据传,滴滴快车公司也在探索与传统出租车企业合作的新模式。
(摘编自新浪财经《互联网冲击下传统出租车公司窘境如何破?
》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共享经济”浪潮的出现,给广大创业者和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更新的方向。
B.滴滴出行、ofo共享单车等产品更强调对产品的使用,而不是拥有。
C公共交通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出行需求,而网约车的出现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D.传统出租车企业在滴滴和uber这些打车软件盛行后,面临极大的窘境。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约车和共享单车更好地节约了社会资源,同时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B.共享出行必将改变我国城市交通的拥堵现象,困扰人们的雾霾等环保问题也将得到。
C.传统出租车与网约车相结合的方式才是其打破困局的解决之道。
D.与国外相比,我国共享经济起步晚,参与人数和比重也明显少于发达国家。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共享出行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和改变。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
魏置相,相田文。
吴起不悦,谓田文曰:
“请与子论功,可乎?
”田文曰:
“可。
”起曰:
“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
”文曰:
“不如子。
”起曰:
“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
”文曰:
“不如子。
”起曰:
“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
”文曰:
“不如子。
”起曰:
“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
”文曰:
“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
属之于我乎?
”起默然良久,曰:
“属之子矣。
”文曰:
“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①魏公主,而害吴起。
公叔之仆曰:
“起易去也。
”公叔曰:
“奈何?
”其仆曰:
“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
君因先与武侯言曰:
“夫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又与强秦壤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
”武侯即曰:
‘奈何?
”君因谓武侯曰:
‘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
无留心则必辞矣。
以此卜之。
’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
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
”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递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
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
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
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卻三晋;西伐秦。
诸侯患楚之强。
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
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注】①尚:
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B.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C.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D.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古代专指黄河,今指一般河流,这属于词义扩大。
B.侯,古代爵位之一。
我国古代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C.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
D.《史记》是东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起有杰出的军事和政治才能。
他做西河太守,有很高的声名。
魏相田文也承认多方面不如吴起。
B.吴起能及时认识到自身不足。
当田文反问后,吴起知道自己不如田文,认可田文为魏相国。
C.吴起为人廉洁而以名声自喜。
因此,魏相公叔利用这一点设计让吴起离开,终令吴起离魏奔楚。
D.吴起变法令楚国国力强大,但吴起的变法也招致了楚国贵族的怨恨,为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
(5分)
(2)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
属之于我乎?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送友人入蜀【唐】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②。
【注】①这首诗作于天宝二年(743年),诗人当时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
②君平:
是汉代严遵的字,他不愿做官,过着隐居生活,曾经在成都市上以卖卜为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颔联承“崎岖不易行”的蜀道作进一步的具体描画。
“起”“生”两个动词生动形象。
B.颈联描写蜀道优美动人之处。
“笼”字生动传神,含意丰满,表现了多方面的内容。
C.颈联前句写山下景致,后句写山上美景,远景与近景上下配合,相互映衬,风光旖旋。
D.全诗开阖顿挫,变化万千。
颔联极言蜀道之难,颈联忽道风景可乐,尾联以议作结
15.尾联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诗经·氓》一诗中,写女子没有什么过错,可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两句是“
2)屈原的《离骚》中”直接抒发了作者对自己和百姓处在艰难困苦之中而深感忧愁悲伤的情感,为后面抒发小人当道、君主不分贤愚忠奸奠定了感情基调。
(3)《赤壁赋》中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鱼虾为伴侣,与麋鹿为朋友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祖先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一切有生之伦,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还有一种聊以慰情的迷信,以为人在百年之后,阴间有个望乡台,好让死者的幽灵在月明之夜,登台望一望阳世的亲人。
但这种缠绵的情致,并不能改变冷酷的现实,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飘洋过海,谋生异域。
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金矿、铁路、种植园里,渗透了他们的血汗。
美国南北战争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却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
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
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
改革开放后批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
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
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
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
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望着神州,不忘桑样之情,当租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概的奉献。
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都表示、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安居乐业方兴未艾相提并论息息相关
B.安土重迁方兴未艾一概而论休戚相关
C.安土重迁方来未艾相提并论休戚相关
D.安居乐业方来未艾一概而论息息相关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像历史中飞溅的浪花浩荡前进
B.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
D.像浩荡前进的飞溅的历史浪花C.像飞溅的历史浪花浩荡前进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盯着神州,不忘桑梓之情。
B.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凝视神州,不忘桑梓之情。
C.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
D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瞅着神州,不忘桑梓之情。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6字。
(6分)
很多人纳闷:
我的孩子小学成绩特别好,①,这是为什么呢?
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会阅读。
小学阶段,学习任务相对简单,仅凭用功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一个不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结构单一,②,就会感到力不从心。
反之,③,即便从小学习不很出色,也会在将来拥有很强的爆发力
21.请仔细观察漫画《放假》,完成下列题目。
(5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幅漫画的内容。
(3分
(2)请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2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60分
瓦脊个四五岁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
5来,再翻个面穿上去。
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
“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
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
”没想到他竟理直气壮地说:
“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蜀道优美动1+A具体描画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高一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说“宋词无法企及”于文无据,)
2.D(“写的是宫迁生活”以全概偏,原文是说“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廷生活的一个插曲
3.B(张冠李藏,“杜甫……自认为“抵死只忧时”一饭未尝忘君”错,应是“人们称他“抵死只忧时”一饭未尝忘君”,)
4.C(C项,“旨在宽慰苦闷的自己”不当,弘一法师之例强调即使不能自我超越,真实展现人生也是伟大的,)
5.作者以”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表现“精神生活”的富足与丰盈,以“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表现体力的“渐渐衰竭”,表明巴尔扎克在创作中获得精神富足的同时也失去了健康的身体;(3分)突出了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和自我销的过程,(3分
6.①内容上:
以此为题统领全文。
“斯人”指文学创作者,“”是指文学创作的艰辛,自我超越的艰难,文学创作不只是自我完善也是自我销蚀,标题凸显了文章主旨,(3分)②形式上:
引杜甫诗句为题,更具文采,更
有文化意蕴。
(3分)
7.C(原文网约车作为最为普及的一种形式,已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共交通起到了补充作用”,并靠说“公共交通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出行需求”。
)
8.A(B项,“改变”得到解决”的说法过于绝对,共享出行的出现对公共交通起到了补充作用,而且,环保问题是个综合问题,不会是某一方面的改变就可以根治的,C项,材料四提到“要改变传统的运行模式,增加现在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