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论中国传统文化0409.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7331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纵论中国传统文化040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纵论中国传统文化040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纵论中国传统文化040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纵论中国传统文化040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纵论中国传统文化040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纵论中国传统文化0409.docx

《纵论中国传统文化040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纵论中国传统文化0409.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纵论中国传统文化0409.docx

纵论中国传统文化纵论中国传统文化040920080409纵论中国传统文化南京大学哲学系徐小跃教授在法政学院的演讲摘要“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是哲学,每种文化都体现在这种文化的具体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上。

而每种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又体现在每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中。

因此有些学者把“文化”定义为是一种生活方式。

中国文化也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传统文化”简单地说就是在农业社会基础之上产生的文化;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农业社会基础上产生的文化。

今天我主要讲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状况。

第三、概要地介绍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三个部分儒道佛。

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曾被亚斯贝尔斯称为“轴心时代产生的文明”。

所谓“轴心时代”就是公元前世纪到公元前世纪,先秦子学就产生在这个轴心时代中。

与此同时,世界也曾产生过这样的文明,如古希腊文明、印度文明、巴比伦文明,这些文明对世界的发展都产生过重大作用。

但这四大文明的历史命运是迥异的。

随着古罗马帝国的灭亡,希腊文明在欧洲大地暂时湮灭了,其文化被保存在阿拉伯国家。

巴比伦文明也是盛极一时,最后终绝了。

印度文明的主要标志佛教在公元前6世纪由释伽牟尼在古印度创立,但它的壮大、发展则在中国。

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我国,随着佛教与本土文化(主要指儒道)的对立、冲突、融合,最后产生了宋明理学。

中华文明产生之后,在中华大地上从未间断过。

先秦子学儒、墨、道、法等,除了墨家在汉以后一段时间内断绝外,一直对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学以及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二但令人遗憾的是: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已经处在“无子无孙”的状态。

而一种文化、一种哲学是提供人安身立命的最重要的精神食粮。

人失去了精神家园,丧失了安身立命之所,就会出现焦虑、彷徨、不安。

这是一种“上不在天,下不在地,外不在人,内不在己”【韩非子解老:

人上不属天,而下不着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

上不属天,谓非星辰之类;下不着地,谓非草木之类。

后以上不在天,下不着地形容偏僻闭塞的地方。

所谓“上不在天”,是讲现缺乏终极的追求和终极的关怀,所谓“下不在地”,就是缺乏一种脚踏实地的对真正现实的关注。

所谓“外不在人”,就是缺乏良性的人际关系。

所谓“内不在己”,用哲学和宗教的语言说是自己的本我、大我、真我的丧失。

】的“无处状态”即不知道终极的追求和关怀;没有现实的关注;把自己作为完全独立的绝缘的个体;丧失本我和求真的状态。

处在这样的“无处状态”中是最可怕的。

希伯来文化由于对上帝的敬畏感而产生了许多宗教和神学思想;希腊文化是通过对自然、世界原始事迹的探索来显示人的本质而后获得自由;中华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则是起于对人生的忧患,这种忧患并不是基于对人生疾苦的忧患和担忧,而是对“德之不修,学之不讲,见不善不改”的忧患。

【子曰: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说:

品德不培养,学问不研究,听到了正义的道理,却不能马上实行,身上的缺点也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张横渠曾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其中最关键的是“为往圣继绝学”。

【北宋大儒张横渠有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最能表出儒者的襟怀,也最能开显儒者的器识与宏愿,因而也可说是人类教育最高的向往。

但这四句话并不好讲。

今特稍作解释,或者於青年学子不无助益。

(1)为天地立心:

天地本无心,但天地生生不息,生化万物,是即天地的心意。

所以程明道说:

天地无心,以生物为心。

又说:

天地无心而成化。

因为天地生化万物,只是生生之德的自然流行,并非有意生出这样一个大千世界。

所以是无心而成化。

无心而有心(以生物为心),这是人对天地生生之德的亲切理会,通过人的理会指点,天地生化万物的心便显立了。

(2)为生民立命:

命有理命与气命两个层面,这两层的命都不可伤害,不可弃废,必须有以安立。

儒家圣贤开显的安身立命之道,正是为了生民。

有了这个道,百姓日用而不知,却能潜移默化,加上伦常政教的设施,使生民的生活有了依循,而得以护持生命,贞定活路,这就是为生民立命了。

(3)为往圣继绝学:

儒家圣人之学,自两汉以下,而魏晋,而南北朝,而隋唐,千百年间,一直未能善续先秦儒家的学脉。

无论生命之光,或哲学之慧,都开显不出来。

尤其唐末五代之时,华族的文化生命萎缩堕落极矣。

直到北宋之初,普天之下竟找不出一个像样的师表,所谓学绝道丧,实未过甚其辞。

到理学家出来,才复活了先秦儒家的形上智慧,使天道性命(心性义理)之学,内圣成德之教,重新光显於世。

思想的领导权即已从佛教手里拿回来,孔子的地位自然重新显立。

这一步为往圣继绝学的功绩,在人类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可惜满清以来,士人心思卑陋,反而诟诋理学,这诚是学术上昧天良的一大憾事。

(4)为万世开太平:

儒家以内圣为本质,以外王表功能。

功能之大者,便是开出太平盛世。

而且不只是一时,而是为千年万世开太平。

太平二字与太和一样,乃是儒家学术中最渊懿庄穆的观念。

不过,儒家虽然具有开万世太平的宏愿,也能在道的层次上讲论天下为公的仁政王道,但在体制上则只成就了治道,而未能开出政道。

如今民主政治的体制,却正是政治层面上的太平轨道,再加上科学,就更可满足开物成务、利用厚生的要求。

以民主科学配合儒家的礼乐教化以及太平、太和的理念,的确将可为人类世界开创无疆的休美。

】我们当代知识分子应该有一种对文化、对道德的热忱追求和热爱,应该继往圣之绝学。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是儒道佛。

首先是儒家,“不知儒家,不能入世”。

“入世”就是“经世”、“济世”,凸显的是一种有为的精神,体现“现实”的特点。

所以儒家的特征就是“入世、有为、现实”。

“入世”,即关注人生和社会,这就是中国哲学最大的特色之所在。

儒家关注生命的进程,子曰:

“未知生,焉知死”;它重人事轻鬼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

“敢问死。

”曰:

“未知生,焉知死?

”译:

季路问怎样去事奉鬼神。

孔子说:

“没能事奉好人,怎么能事奉鬼呢?

”季路说:

“请问死是怎么回事?

”(孔子回答)说:

“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析:

孔子这里讲的“事人”,指事奉君父。

在君父活着的时候,如果不能尽忠尽孝,君父死后也就谈不上孝敬鬼神,他希望人们能够忠君孝父。

本章表明了孔子在鬼神、生死问题上的基本态度,他不信鬼神,也不把注意力放在来世,或死后的情形上,在君父生前要尽忠尽孝,至于对待鬼神就不必多提了。

这一章为他所说的“敬鬼神而远之”做了注脚。

】儒家的精神境界体现在易传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

对天地的理解是:

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土;天性刚,地性柔。

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

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

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

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朴素唯物主义看法,也是中国人的宇宙观。

所以八卦中乾卦为首,坤卦次之;乾在上,坤在下;乾在北,坤在南;天高行健,地厚载物。

然后从对乾坤两卦物象(即天和地)的解释属性中进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

】生命层次的揭示就如孟子所言的“恻隐、羞耻、辞让、是非之心”。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纳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译文:

孟子说:

“之所以说人皆有不忍他人苦难,思去救之的心,(原因在于),假如现在有人忽见一个小孩将跌入井中,都有很惊恐、怜悯、隐痛的心理,要去救他。

这并不是因为想与他的父母攀个交情,并不是向乡里人、朋友们博取名誉,并不是厌恶他的哭声才这么做的。

由此看来,没有恻隐之心,不是人;没有羞恶之心,不是人;没有谦让之心,不是人;没有是非之心,不是人。

恻隐之心是仁的开端,羞恶之心是义的开端,谦让之心是礼的开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开端。

人有这四端,如人有四肢。

倘若有这四端却说自己不能做仁义礼智的事,就如自杀。

说他的国君不能做仁义礼智的事,就如杀害这国君。

”】儒家的现实关怀,就在于对人的生命层次做了准确的解释。

人的生命存在的方式有两种:

生存和生活。

生存的方式,就是人的自然的物质需求;生活方式,就是人对意义与价值世界的追求。

孟子曾说“人异于禽兽者几希?

”【孟子曰: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孟子说:

“人和禽兽的差异就那么一点儿,一般人抛弃它,君子却保存它。

舜明白一般事物的道理,了解人类的常情,于是从仁义之路而行,而不是为行仁义而行仁义。

”】为什么古人这么担忧?

就因为人一不小心就会把人之为人的那个东西丢掉了,那样就跟禽兽差不多了。

其实每个人身上有两个“频道”:

右边的频道控制生存方式;左边的控制生活方式。

但现代人整天开启他右边的频道,很少开启左边的,有的人到死也不知道人生还有光明的一面。

儒家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

追求人与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关系。

子曰:

“仁者爱人也”。

如何爱呢?

“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

子贡曰:

“如有博施

(1)于民而能济众

(2),何如?

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

尧舜(3)其犹病诸(4)。

夫(5)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6),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1)施:

旧读sh,动词。

(2)众:

指众人。

(3)尧舜:

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

儒家认为是“圣人”。

(4)病诸:

病,担忧。

诸,“之于”的合音。

(5)夫:

句首发语词。

(6)能近取譬:

能够就自身打比方。

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译文:

子贡说:

“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

可以算是仁人了吗?

”孔子说:

“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

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

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中国古人把它称之为金律,包括两层意思:

“自强不息”和“善为人母”,即“成己成人”。

这是儒家的精髓。

同时儒家也规定了最基本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恕”,这是“一言可以行之者”的,1992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会议上就把它作为全球伦理的金规则。

因为儒家的“恕”有它独特的情怀:

“民胞物与”、“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合一”。

【宋张载西铭: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意谓世人,皆为我的同胞;万物,俱是我的同辈。

后因以谓泛爱一切人和物。

】儒家强调刚劲有为,强调奋斗。

但人在奋斗过程中会遇到挫折,这时就需要智慧。

这种智慧就是道家文化。

古人云:

不知道家,不能出世。

它凸显的是道家“无为”的精神,体现了“超现实”特征。

道家的思想还在于鲜明的批判精神:

对社会文明进程中人性本真丧失的批判,即“历史发展的二律背反”文明进步了,生产力提高了,但代价也很惨重。

老子认为: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止,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老子: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译:

人民所以遭受饥荒,就是由于统治者吞吃赋税太多,所以人民才陷于饥饿。

人民之所以难于统治,是由于统治者政令繁苛、喜欢有所作为,所以人民就难于统治。

人民之所以轻生冒死,是由于统治者为了奉养自己,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净了,所以人民觉得死了不算什么。

只有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过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

】“食税”、“有为制定规章制度”都是强为、乱为,这是违背人性的。

庄子批判统治者“朝圣出,田剩无,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之道,非道也。

”【老子: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

非道也哉!

译:

如果我稍微地有了认识,在大道上行走,唯一担心的是害怕错走了邪路。

大道虽然平坦,但人君却喜欢走邪径。

朝政腐败已极,农田荒芜,仓库空虚,而人君仍穿着锦绣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饱餐精美的饮食,聚敛富余的财货,这简直是强盗头子。

这是多么无道啊!

】文明的社会应该是“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而现实的人道却“损不足而补有余”。

【老子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译文:

天道不就象拉弓射箭吗?

目标高了,就把它压低一点,目标低了,就把它抬高一点。

弓弦过满,就把它减少一点,弓弦不够满,就把它拉满一些。

天之道就是这样,把多余的拿来补不足的。

而人之道刚刚好相反,减少不足的来增加那有余的。

谁能把有余的拿出来以奉天下呢?

那只有得“道”的人才能如此。

所以圣人为老百姓做了好事并不骄矜,立下功勋也不居功,他永远也不表现自己有多大的能力。

】这是极大的不公,所以道家要极力抨击。

道家认为人的不自由就在于“物役”“情累”“心滞”“意染”被外在的物欲所奴役;被情感所负累;整个意识被污染。

道家最痛绝的是这些东西。

道家对中国人的生死的体悟也是非常深刻的。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从自然界中来,到自然界中去,这是自然之大化。

道家认为生死有三个境界:

“重生轻死”;“生生死死”;“不生不死”。

道家的“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

老子的“自然”不是指“日月星辰、列星随旋,阴阳大化,风雨博施”的自然界,而是指“天成天就”的本来状态,不管是人还是自然都是天成天就。

“佛教”的特征:

“空”,即不真实有、假有。

释迦牟尼提出“因缘和合”世界万物都是众多原因和条件构成的。

这个“因缘和合”指内在的原因和外在的条件谓之缘。

世界万物都是由众多纵横交错的原因所构成,离开原因和条件就没有独立的存在。

所以佛教由此派生出三大法令:

诸形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构成的条件是时刻变化的,所以要诸形无常的。

“诸法无我”就是没有一个绝缘的实体存在。

世界万物包括上帝、神都是因其它条件而产生的,都是因缘和合而成。

但是人们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产生很多烦恼。

最常见的烦恼有八种:

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无取。

这并不是说佛教是消极的悲观,佛陀的本怀是“以苦得乐”。

如何“以苦得乐”?

佛教提出了许多法则,如“三学”、“五戒”、“六度”。

“三学”就是:

戒、定、慧。

佛教的“戒”是对人生最容易犯的毛病开出的药方。

人生有三大毛病:

第一、容易做错事。

于是佛教制定了许多戒律,如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这些戒律具有普遍的伦理意义。

第二毛病人心散乱,不能集中,所以佛教提出“禅定”。

人生的第三毛病就是人的“无名”,所以佛教要提出“般若之智”。

“般若之智”就是“无分之智”,如不二法门、平等、忍辱。

“六度”指:

十戒、禅定、般若、布施、忍辱、精进。

佛教的“布施”,不是“财物布施”,而是“法布施”把道理、思想无功利地无条件地传播给大家,使人人都能明鉴自己的本性;最高的是“无为布施”给你勇气。

“忍辱”是对耻辱的忍耐。

“精进”是专精和进步。

这里可以看到佛教要人们要向更高的境界去提升。

所谓“佛”就是人之本性超越的无分别圆满的一种存在。

怎么成佛?

“当下即是”明白“因缘和合”的道理,你就能成佛;只要明心就是佛,佛并不是在遥远的他乡、彼岸,而就在你心中,心外无处可求。

儒道佛三家文化从各自的方面对中国人的生命、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影响,其终极就是寻求符合人性的最本质的存在。

按照这种文化生活的人就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存在。

最后我用佛教的语言来结束今天的演讲“境由心起”。

“境”是外境,靠人的心、意念、主观去转换。

这种主观与主体紧密联系,是一个意义与价值的存在;这个意义与价值的世界是由人心去创造、显现。

一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价值与意义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但是处于相同的境遇、相同的状况,不同素养的人、不同心境的人认识是完全不一样的。

诚如孔子所言: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喻晓也。

”君子取义,而小人只是看到眼前的利益。

】可见“心境”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必须继往圣绝学,提高精神境界,升华生命层次。

(黄辉整理)附:

中国古代之生死观儒家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对中国影响也最大。

儒家很重视人德生命,尚书洪范中说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其中关于寿命就有两条,即寿、考终命,除此,还有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直接涉及身体的有凶短折和疾。

可以看出他们认为身体的善终是福,而身体的短命和疾病都是不好的。

但他们认为还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即德。

孔子说: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任,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朝问道,夕死可矣。

(里仁)。

在孔子看来,人最重要的是道,是仁。

孟子更明确地论述了这一点,他说: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孟子告子上),这就是说,人生在世,有比生更为重要得东西。

所以他常用性命来代生命。

当时和他辩论得告子认为生之为性,即认为生命就是性命。

孟子认为如果从生命上讲,则人与犬、牛没有什么不同,只有在性上,才有区别。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离娄)正因为几希,才是人与动物有了区别。

所以在生命与仁义做取舍得话,要舍生取义。

但他们并不是否定生和不重视生,不过在两者只能取其一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后者。

在他们看来人活着一天,就要做一天的事情,对于将来之死,不必关心。

生必有死,乃自然的事情。

汉代扬雄认为:

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

(法言君子)他反对神仙之说。

王充也说:

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于物。

物无不死,人安能仙。

(论衡道虚)南北朝范缜说: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神灭论)宋代朱熹说:

人之所生,精气聚也。

人只有许多气,须有个尽时。

尽则魂气归天,形魄归于地而死矣。

人将死时,热气上出,所谓魄降也。

此所以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

(朱子语类卷三)明儒罗伦说:

生必有死,圣贤无异于众人。

死而不亡,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其惟圣贤乎!

(文集)。

明末王夫之认为应该珍生,因为生才可以载义。

他说:

圣人者人之徒,人者生之徒。

既以有是人矣,则不得不珍其生。

(周易外传卷二)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

(尚书引义大诰)道家及道教之生死观道家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他们关于生死的看法也非常重要。

老子谈论生死的不多。

他认为一个人不太重视自己的生命,反而能较好的保存自己。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7章)。

老子似乎发现,如果一个人如果太显露自己,就会遭到外界的损害。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76章)。

所以保存生命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处众人之所恶。

太注重自己的身体,反而有害。

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50章)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75章)。

养生贵在于啬,所以要去甚、去奢、去泰对于死亡,老子认为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死而不亡,王弼解释身没而道犹存,盖一个人与道同体,才可不朽。

老子说:

从事于道者,同于道(38章)对于生死,庄子做了详细而深刻地论述。

他认为,生、死都是大化运行中的一个阶段,所以对于死亡亦不必恐慌,要顺其自然。

人是气的一种存在形式,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知北游)。

他认为生死不过是形式的变化。

他说:

古之真人,得之也生,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

成玄英疏曰:

夫处生而言,即以生为得;若据死而语,便以生为丧。

(徐无鬼)。

可见,以生观死,则死为死;但以死观生,生者也是死。

即生死是相对的。

何况从另一方面讲,死也未必是一件坏事,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

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也邪?

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齐物论)。

当人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生死时,死生的界限也就消失了。

彼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肒溃痈,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

(大宗师)以无有为首,以生为体,以死为尻;孰知有无死生之一守者,吾与之为友。

(庚桑楚)明乎坦途,故生而不悦,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

(秋水)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

死生为昼夜。

(至乐)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我死也。

(大宗师)。

所以他主张齐生死。

无论生死,都要顺其自然。

后来郭象亦认为,对于生死,要顺其自然。

他认为死生都是命。

其有昼夜之常,天之道也。

故知死生者命之极,非妄然也,若夜旦耳,奚所系哉?

,夫死生昼夜,人天常道,未始非我,何所系哉!

死与生,皆命也。

无善则死,有善则生,不独善也。

故若以吾生为善乎?

则吾死亦善也。

(以上见大宗师注)所以不应喜生而恶死。

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他们对于生死的主张主要是长生。

认为人们只要善于养生,则可以成仙,从而长生不老。

道教虽然有许多派别,但这一点是他们都认同的。

他们认为形神同质,都是由气构成的,如太平经说:

夫物始于元气,抱朴子内篇至理说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以至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

神形皆气,故养气可以长生。

太平经中说:

天地之道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守气而不绝也。

神明精气,不得去离其身,则不知老,不知死矣。

他们认为,形者,神之宅也。

故譬之于堤,堤坏则水不留矣;方之于烛,烛糜则火不居矣。

身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抱朴子内篇至理)所以要保养身体,这样才能保存精神。

他们认为,人只要以药物养身,以术数延命,使内疾不生,外患不入,虽久视不死,而旧身不改(抱朴子内篇论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权在我不在天命,我命在我,不在天地(西生经),所以只要自己由决心毅力,通过一些方法(如行气、导引、存神、守一、内丹、外丹等),就可以长生不老。

佛教之生死观佛教本是印度的宗教,但自东汉时传入我国,逐渐成为我国文化的重要部分。

我们向来以儒释道来概括我国的文化,因此,佛教的生死观也应重视。

佛教对人生看法基本认为人生是苦的,这个看法决定了他们对生死的看法。

他们人一生下来,便是要受苦的,世界到处充满着苦难。

他们认为苦难有八种,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盛阴(色、受、想、行、识)。

那么造成苦的原因是什么?

他们认为是集,即人们对外物有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有苦。

因此有种种行为和烦恼,从而处于生死轮回之中,而得不到解脱。

所以要灭此种种欲望,灭苦即达到解脱,这就是佛教所说的灭。

道即是实现灭苦的方式。

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四谛。

佛教主张轮回,认为人要达不到解脱,就永远处于轮回之中。

他们认为产生轮回的原因主要是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指无明(愚昧无知)、行(意志活动)、识(心识、精神活动)、名色(精神和形体),六处(眼、耳、鼻、舌、身、意)、触(触觉)、受(感受)、爱(爱欲、贪欲)、取(执取)、有(思想行为)、生(来世之生)、老死。

丛生在此十二环节所组成的因果链条中生生于老,轮回周无穷。

处于生死轮回不已的苦海之中,丛生应该灭除产生苦果的原因,以求解脱。

他们还认为,人们的不同的行为会造成不同的报应。

他们把这种行为称作业。

业指丛生的身心活动。

这种活动和因果关系结合,会形成产生不同结果的力量,是为业力,是一种潜在的功能,是创造未来生命的动力。

业,从性质上分,有善、恶、无记三类。

善恶招受不同的果报,无记不招果报。

业是人类向上或向下堕落的根据。

人只有超越自我、人生、生死,转化成佛,才能摆脱烦恼和痛苦,实现永恒幸福。

佛教还讲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诸行无常是说世界上的事物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