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检测题及答案打印版doc.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16931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检测题及答案打印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检测题及答案打印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检测题及答案打印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检测题及答案打印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检测题及答案打印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检测题及答案打印版doc.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检测题及答案打印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检测题及答案打印版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检测题及答案打印版doc.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检测题及答案打印版doc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故二氧化硫属于电解质

B.硫酸钡难溶于水,故硫酸钡属于弱电解质

C.硫酸是强电解质,故纯硫酸能导电

D.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导电能力相同

2.在下列实验方法中,不能证明醋酸是弱酸的是(  )

A.25℃时,醋酸钠溶液呈碱性

B.25℃时,0.1mol·L-1的醋酸的pH约为3

C.25℃时,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前者比后者的导电能力强

D.25℃时,将pH=3的盐酸和醋酸稀释成pH=4的溶液,醋酸所需加入的水多

3.将①H+ ②Cl- ③Al3+ ④K+ ⑤S2- ⑥OH- ⑦NO ⑧NH分别加入H2O中,基本上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

A.①③⑤⑦⑧B.②④⑦

C.①⑥D.②④⑥⑧

4.pH相同的氨水、NaOH和Ba(OH)2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的X、Y、Z倍,稀释后三种溶液的pH仍然相同,则X、Y、Z的关系是(  )

A.X=Y=ZB.X>Y=Z

C.X

5.已知下面三个数据:

①7.2×10-4 ②4.6×10-4 ③4.9×10-10,分别是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若已知这些酸可发生如下反应:

NaCN+HNO2===HCN+NaNO2;NaCN+HF===HCN+NaF;NaNO2+HF===HNO2+NaF。

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HF的电离平衡常数是①

B.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是①

C.HCN的电离平衡常数是②

D.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是③

6.下列各种情况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

A.pH=7的溶液中:

Fe3+、Cl-、Na+、NO

B.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

Na+、CO、Cl-、K+

C.pH=1的溶液中:

NH、Cl-、Cu2+、SO

D.无色溶液中:

Al3+、HCO、I-、K+

7.若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下列叙述正确的(  )

A.生成一种强酸弱碱盐

B.弱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

C.强酸溶液与弱碱溶液反应

D.一元强酸溶液与一元强碱溶液反应

8.等物质的量下列各状态的电解质,自由离子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①熔融的NaHSO4 ②NaHSO4溶液 ③NaHCO3溶液 ④H2CO3溶液

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

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

9.将0.1mol·L-1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从常温加热到90℃,溶液的pH不变的是(  )

A.氯化钠B.硫酸

C.氢氧化钾D.硫酸铵

10.常温下,下列各组数据中比值为2:

1的是(  )

A.K2SO3溶液中c(K+)与c(SO)之比

B.0.2mol·L-1的CH3COOH溶液与0.1mol·L-1的盐酸中c(H+)之比

C.pH=7的氨水与(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c(NH)与c(SO)之比

D.pH=12的Ba(OH)2溶液与pH=12的K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11.下列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氯水中:

c(Cl2)=2[c(ClO-)+c(Cl-)+c(HClO-)]

B.氯水中:

c(Cl-)>c(H+)>c(OH-)>c(ClO-)

C.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混合:

c(Na+)=c(CH3COO-)

D.Na2CO3溶液中:

c(Na+)>c(CO)>c(OH-)>c(HCO)>c(H+)

12.欲使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c(H+)、c(CO)、c(HCO)都减少,其方法是(  )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C.通入氯化氢气体

D.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

13.有关①100mL0.1mol/LNaHCO3 ②100mL0.1mol/LNa2CO3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个数:

②>①

B.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

②>①

C.①溶液中:

c(CO)>c(H2CO3)

D.②溶液中:

c(HCO)>c(H2CO3)

14.若室温下0.1mol·L-1NaX溶液中pH=9,则该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的X-占全部X-的(  )

A.0.01%B.0.09%

C.1.0%D.无法确定

15.用1.0mol·L-1NaOH溶液中和某浓度硫酸溶液时,其pH和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原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总体积是(  )

A.1mol·L-1,60mL

B.0.5mol·L-1,80mL

C.0.5mol·L-1,40mL

D.1mol·L-1,80mL

16.一定温度下的难溶电解质AmBn在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其

中Ksp=cm(An+)·cn(Bm-),称为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25℃时,向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最后生成黑色沉淀。

已知所有的物质的颜色和溶度积如下表:

物质

AgCl

AgI

Ag2S

颜色

Ksp(25℃)

1.8×10-10

1.5×10-16

1.8×10-50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溶度积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

B.若先加入Na2S溶液,再加入KI溶液,则无黄色沉淀产生

C.25℃时,饱和AgCl、AgI、Ag2S溶液中Ag+的浓度相同

D.25℃时,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

17.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如下四种关系:

①c(Cl-)>c(NH)>c(H+)>c(OH-)

②c(Cl-)>c(NH)>c(OH-)>c(H+)

③c(NH)>c(Cl-)>c(OH-)>c(H+)

④c(Cl-)>c(H+)>c(NH)>c(OH-)

填写下列空白:

(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____NH4Cl______,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①____(填序号)。

(2)若上述关系中③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___NH3·H2O、NH4Cl _______;

若上述关系中④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___NH4Cl、HCl_________。

(3)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HCl)__小于______c(NH3·H2O)(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下同),混合前酸中c(H+)和碱中c(OH-)的关系c(H+)___大于_____c(OH-)。

18.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1)若t1=25℃,则Kw1=__1×10-14______;若t2=100℃时,Kw2=10-12,

则此时0.05mol·L-1的Ba(OH)2溶液的pH=_____11___。

(2)已知25℃时,0.1L0.1mol·L-1的NaA溶液的pH=10,

则NaA溶液中所存在的平衡有:

H2OH++OH-_、A-+H2OHA+OH-_

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c(Na+)>c(A-)>c(OH-)>c(H+)_。

(3)25℃时,将pH=11的NaOH溶液与pH=4的硫酸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pH=9,则NaOH溶液与硫酸溶液的体积比为_1:

9

19.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出25.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向其中注入0.1000mol·L-1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

滴定至终点,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1mL。

④重复以上过程,但在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中加入5mL的蒸馏水,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2mL。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锥形瓶中的溶液

由__红色变为无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_;

(2)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__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_____;

(3)该小组在步骤①中的错误是___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_,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__偏高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

(4)步骤②缺少的操作是_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2~3次___;

(5)如上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_22.60__mL;

20.工业上制备BaCl2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

查表得

BaSO4(s)+4C(s)4CO(g)+BaS(s)

ΔH1=+571.2kJ·mol-1 ①

BaSO4(s)+2C(s)2CO2(g)+BaS(s)

ΔH2=+226.2kJ·mol-1 ②

(1)气体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

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S2-+H2OHS-+OH-

(2)反应C(s)+CO2(g)2CO(g)的ΔH=__+172.5__kJ·mol-1。

(3)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使BaSO4得到充分的还原(或提高BaS的产量)①②为吸热反应,炭和氧气反应放热维持反应所需高温。

21.已知:

(1)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两分子加成:

RCH2CHO+RCH2CHO→RCH2CH—CHCHO

产物不稳定,受热即脱水而生成不饱和醛。

A,

B,

C

E

F

F。

(2)A是一种可以作为药物的有机化合物。

请从下列反应图式中各有机物的关系(所有无机物均已略去),推测有机物A、B、C、E、F的结构简式。

F

 

赠送以下资料

考试知识点技巧大全

一、考试中途应饮葡萄糖水

大脑是记忆的场所,脑中有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大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能量。

科学研究证实,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量的2%-3%,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却占食物所产生的总能量的20%,它的能量来源靠葡萄糖氧化过程产生。

据医学文献记载,一个健康的青少年学生3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在12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9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80毫克/100毫升,大脑功能尚正常;连续12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6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

我们中考、高考每一科考试时间都在2小时或2小时以上且用脑强度大,这样可引起低血糖并造成大脑疲劳,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发挥,对考试成绩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建议考生,在用脑60分钟时,开始补饮25%浓度的葡萄糖水100毫升左右,为一个高效果的考试加油。

二、考场记忆“短路”怎么办呢?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有效的应试技巧比再做题突击更为有效。

1.草稿纸也要逐题顺序写草稿要整洁,草稿纸使用要便于检查。

不要在一大张纸上乱写乱画,东写一些,西写一些。

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题一题顺着序号往下写。

最好在草稿纸题号前注上符号,以确定检查侧重点。

为了便于做完试卷后的复查,草稿纸一般可以折成4-8块的小方格,标注题号以便核查,保留清晰的分析和计算过程。

2.答题要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