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战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16900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战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战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战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战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战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战略.docx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战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战略.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战略.docx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战略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战略

———论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旅游业是我国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来,旅游资源的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旅游的开发要根据旅游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地配置旅游资源,用保护性的资源开发手段来满足最大的旅游需求。

本文分析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点,并结合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形势,提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和规划等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措施。

关键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Abstract

Thetourismisourcountry'ssunriseindustryandtheneweconomicalpointofgrowth,playsdaybydaythevitalroleinthenationaleconomy.Greatachievementshavebeenmadeintheexploitationoftourismresourcesinrecentyears,buttherearestillalotofproblems.Theexploreoftourismresourcesshouldrationallydeploytheresourcesaccordingtothemarketdemands,meettheutmostneedsoftourismwithenvironmentprotectedmethods,Withtheprotectionoftheresourcesdevelopmentmeanstomeetthelargesttraveldemand,Thisarticlehasanalyzedthetourismsustainabledevelopmentconnotationandthecharacteristic,andunifiesthenewsituationwhichthesciencedevelopmentviewandthesocialismharmonioussocietyconstructs,proposedpromotiontourism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soonformulationsciencereasonabletravelingplancertaincountermeasuremeasures.

KeywordsTourism;sustainabledevelopment;sciencedevelopmentview

 

目录

摘要1

Abstract2

1.1研究背景4

1.1.1我国旅游业的现状4

1.1.2对我国旅游业产生这些问题的分析6

第二章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8

2.1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8

2.1.1可持续发展的由来8

2.1.2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点9

2.2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0

2.3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11

第三章如何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2

3.1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12

3.2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13

结束语15

参考文献16

 

绪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现代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之一。

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产业,并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经济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旅游对整个社会经济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日益突出,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目前,中国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已位居世界第五,并将在未来20年内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出境国。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当今世界最科学、最广为人们接受的发展理论,研究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业是综合性、关联性很强的产业,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指的是旅游业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的系统总和。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层面的目标体系,其已涉及众多的风景区的开发与管理活动。

但从执行情核心是要保证在从事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同时不损况来看,效果似乎并不是很好。

规划中的安排和规定害后代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的旅游开发的可能对开发者的约束力低,保护资源的力度弱,已成为一性,将满足现代游客的需求和满足旅游区居民的需求个普遍的事实[1]。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这一历史性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共同追寻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思想、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其实质就是要造就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保证整个社会具有长期的发展潜力,以此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其内涵就是要在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从而使社会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观还强调机会、利益均等,正确处理好当前与未来、现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关系,即现代的发展不能对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

这些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目标所在。

同样,它们也适用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领域。

(二)科学发展观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个科学发展观符合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为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根据科学发展观。

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真正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到实现科学发展上来,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要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和谐社会是指“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社会首先表现为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逐步改善,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富裕型社会;从收入差距较大到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从存在大量失业人员到充分就业;从仍有部分地区、部分群众生活贫困到消灭贫困、共同富裕。

其次,和谐社会表现为社会各阶层人们互相尊重,平等友爱,融洽和谐;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劳动、知识、人才、技术和资本都是创造物资财富的生产要素,无论是用哪种生产要素参加社会生产,都是对社会的贡献,都要受到尊重,都可获得收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诚信友爱、融洽相处的关系;社会成员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竞争,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技术进步,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

此外,和谐社会还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也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对于旅游业这一具有明显跨行业性和公众参与性的行业来说,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4]。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点

旅游业是当今各国大力发展的产业,是可持续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业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依赖以及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影响又使它必须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1993年,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定义:

“在维护文化完整、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

它能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们提供生计,又可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要求旅游业、旅游资源、人类生存环境三者的统一,以形成良性协调的发展模式。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

通过旅游开发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现实和长远目标中提高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水准和生活质量;维护作为旅游发展之基本吸引要素的环境资源的质量;保持并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维护公平的经营环境;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

总体来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5]:

1、生态可持续发展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指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以维护和保护整体的生物支撑系统,保护自然资源与生物的多样性,保证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有效利用资源,从而形成旅游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它要求重视旅游主体——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建设,重视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建立良好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的环境保护标准,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并利用新技术来恢复和重建已经被污染的生态系统,通过保护和重建自然环境,为人类可持续利用旅游资源和环境提供基础条件。

2、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不仅重视经济数量的有效增长,更应重视质量的提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优化配置,增加效益。

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看,经济的传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是明显不同的,前者主要强调高速度、高效率甚至高消费的工业化、-城市化走向,而后者主要强调发展持续均衡的生态经济,坚决杜绝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通过科学的旅游开发方式来实现旅游经济的町持续发展。

3、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国内和国际的社会稳定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过程的综合体现,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因为可持续发展是以不断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自的,所以必须努力实现旅游发展过程中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构建人类与自然生态同栖的社会共同体。

只要社会在每一个时间段内都能保持资源、经济、社会同环境的协调,那么这个社会的发展就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2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强化人们旅游生态意识和共同美化环境意识,合理开发、利用.美化旅游资源环境,切实保护目前和未来旅游发展赖以生存的旅游生态环境质量,促进自然美的深化和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完美结合,高层次地实现人类与自然界的共同进化.确保旅游资源的永久利用和旅游经济产业的高效运转与持续发展。

2.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确保当代人和世代人都能享有优美的旅游环境.高效的旅游经济效益和充分满足的旅游需求;确保各国各地区旅游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公平使用.鼓励各国各地区充分发挥各自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增加资源类型和旅游产品互补机率.共同保护.美化旅游环境,共同为各国各地区的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共同享受全世界的自然美景和人类文明.并通过旅游活动,实现旅游资源互和旅游消费更加多样化和高级化。

3.正确理解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树立新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忧患意识.合理确定旅游容量,适度控制旅游发展规模.切实保持旅游容量动态平衡,高效地利用旅游资源,不断地推出高品位的旅游产品.高水平地进行经营管理.从而在不冲击环境生态效益和不损害下一代人利益的基础上,实现旅游经济的高效益和旅游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相协调.保证旅游业在有序的市场环境中运行和旅游地社会.文化与伦理、道德的继承发展。

2.3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

1.决策者、投资者和经营者的思想意识偏差。

低投入,高产出论既导致旅游业投入的严重不足.又误导引发了一哄而上办旅游的现象,使旅游企业界出现了“散、小、差、弱、低”的局面,走上了一条低层次的数量扩张的发展道路.造成了旅游资源的严重破坏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2)”非耗竭性消费“论误导了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加重了资源供需的失衡,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整体环境的退化。

(3}“旅游超前发展”的片面阶段,造成旅游业的病态发展。

旅游业的超前发展,就是超越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阶段,通过率先发展带动,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

2.社会行为者的行为误差。

旅游发展追求速度,注重经济利益,忽视发展质量和整体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热衷于放肆的促销手段,单一化的经营竞争,过度的基础设施使用,无计划的市场拓展,贪婪地追求高额利润,忽视客观条件,不利于资源保护。

游客利益长期稳定发展,国民环境意识淡薄、旅游相关人群环保意识不高、旅游经营者素质偏低;旅游管理体制不顺、管理不力、旅游法规不健全、执行不力、宏观调控基本上处于一种失衡状态,而在微观上又处于各自为政、恶性竞争中。

3.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分布的双错位。

山水风光多分布在中国中西部的边远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或东部山区的山区.而山水风光爱好的旅游者多来自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城镇居民,构成了东中部城镇向中西部或东部山区的旅游流。

都市风光则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大中城市或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旅游者多来自中西部或东部乡村居民,又构成了中西部向东部.乡村向城市的旅游流[5]。

三、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

1.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

  在国内旅游界曾一度流行“旅游业是低投入、高产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说法,影响着旅游开发决策者和建设者的思想。

人们之所以会把旅游业看成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产业,重要的一点是没有把旅游资源消耗尤其是环境资源的消耗纳入旅游成本之中,从而忽视或歪曲了旅游成本的构成,低估了旅游的成本水平,虚增了旅游新创造价值部分。

其实,旅游业是资源和环境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培养高素质的决策人员、规划人才和管理人员,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专业素养,提高其对资源环境的科学认识和对旅游活动过程的完整理解,才能引导现代旅游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2.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是对旅游业发展未来状态的科学设计,要使旅游业得到持续发展,必须有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目标与旅游行业的跨行业特点和公众参与性,要求旅游发展规划必须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系统性原则出发,它不仅要求对旅游功能系统结构、要素结构进行综合设计,还要对其依存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进行综合考虑;既要考虑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和保护,又要考虑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套、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更要紧密结合所依托的区域或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和相关行业的配套发展,力求形成“大旅游”发展格局。

3.积极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与生态环境保护直接相关、以协调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为目标的旅游形式,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

生态旅游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美学价值的同时,寻求适宜的利润和环境资源价值的维护,通过约束旅游者和开发商的行为,使之共同分担维护景观资源价值的成本,从而使当地居民也成为生态旅游的直接受益者。

生态旅游对环境的特殊要求,决定其对生态旅游资源要进行科学开发与管理,促使人们保持文化完整性、基本生态过程、生物多样化和生命维持系统,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从美学角度欣赏生态的需要,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4.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旅游区的资源环境管理涉及到《环境保护法》、《国土法》、《森林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水污染法》、《大气污染法》等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要整治旅游环境,就必须以这些法律法规为武器,坚决依法办事。

与此同时,以旅游区、旅游业和旅游者为特殊对象的《旅游法》也应尽快制定和颁布。

中国风景名胜区很多,环境一旦破坏,生态平衡就很难恢复。

在开发旅游项目时,必须在当今环境保护和研究的最新水平上,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保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4]。

5.广泛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加强地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意识。

首先,使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从思想上意识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旅游环境与旅游效益的相互促进作用。

采取合理的手段,使得通过对旅游环境的保护获得优越的旅游条件,进而通过优越的旅游条件吸引更多的旅游消费,再利用旅游消费所获取的利润反哺旅游环境,从而获得旅游环境和旅游效益的良性循环发展。

其次,在政府官员考核中改进旧的“唯GDP至上”政绩考核观,引入“绿色GDP”概念,从政策层面引导政府官员对旅游业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视。

6.适当限制游客量,保护旅游资源。

针对旅游旺季景区游客量过多的状况,景区主管部门应注意进行设施能力与需求的匹配管理,适当限制售票量,同时引导需求在不同季节、时段的均匀分布;此外,在不破坏旅游发展可持续性的前提下,开发增设新的景点、卖点,以对游客进行分流,使旅游资源在其所能承受的限度内接待参观游客。

我国一些风景名胜区已经采取了一些控制游客数量的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庐山风景区2005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54万人次,经过专家实地考察测算,以目前庐山的接待能力,游客数量控制在每年180万人次以内为最佳。

为此,庐山管理局出台了控制游客数量的措施。

自2006年起,把接待游客数量控制在每年180万人次以内,每天平均不超过5000人次,以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庐山还在山下征地建设疏导游客的场地和设施,实行淡、旺季不同门票价格以调控旅游人数。

7.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资源开发需要各级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合作,因此,国家应建立全国性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和相应的管理法规,以指导和协调旅游资源开发,约束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把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外部丌:

经济效应减小到最低限度。

同时,政府还应积极组织培养环境资源市场,更多地采取排污收费制度、环境税、押金制度、排污交易制度等经济手段,通过财政和金融措施对那些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有效利用资源活动的或是那些能够产生正的外部性活动者提供支持,包括各种优惠贷款、赠款、补贴以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基金等形式,使旅游环境问题解决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之中。

8.对旅游景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治理。

针对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存在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多元性,建议采取以下综合治理方法:

对于空气污染,主要采取减少和切断污染源的方法。

由旅游景区机动车辆尾气所造成的硪可采用安装净化气装置的措施,或者采用电动车运输景区旅客。

位于旅游景区上风向的污染企业一定要责令搬迁或关闭。

对于噪音污染,主要采取时空上调配和限制的方法。

时间上,在人们午休和夜间,建筑施工及其他噪音较大的工作应尽量停止;空间上,功能分区应明确化,噪音分贝量大的交通站、娱乐区应与行政办公、文化区、居民区分开,使噪音分贝量降低到国家规定的各种功能区标准。

水体污染大多为河流污染,因其流动性,污染的治理重点仍然是放到污染源的控制上。

湖泊的治理应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并制订相应法规条例,将现有污染的治理落到实处,并限制新的污染源出现。

对于垃圾污染,可以采取宣传和强制的管理措施,要求游客垃圾归箱或自行携带出景区,同时要积极应用废弃物物流管理理念和方法。

9.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旅

游者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在旅游者中树立环境公德意识,不为满足个人私利,不为局部或眼前利益而损害他人或全局的利益,让人类贴近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旅游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旅游业的发展在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破坏、生态不平衡等负面影响。

我们在制订旅游规划、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应坚持生态文明观的指导,在社会上大力普及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理念,致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用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公平的生态文明来调节经济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未来我国旅游业一定能够走上经济效益良好、生态文明显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结束语

旅游业是当今各国大力发展的产业,是可持续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业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依赖以及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影响又使它必须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1993年,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定义:

“在维护文化完整、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

它能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们提供生计,又可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要求旅游业、旅游资源、人类生存环境三者的统一,以形成良性协调的发展模式。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

通过旅游开发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现实和长远目标中提高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水准和生活质量;维护作为旅游发展之基本吸引要素的环境资源的质量;保持并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维护公平的经营环境;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

 

参考文献

[1]朱坚强,韩狄明.可持续发展概论[M].上海: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2]李翔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公平[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6):

37—40.

[3]王良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旅游学刊,2001

(1):

67—70.

[4]林卫红.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问题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3):

37-43.

[5]李立华.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策略[J].山地学报,2000(7):

76—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