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高三毕业班模拟语文试题.docx
《石家庄市高三毕业班模拟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家庄市高三毕业班模拟语文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家庄市高三毕业班模拟语文试题
2013年石家庄市高三毕业班模拟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964年,美国纽约曾发生一起谋杀案,一名年轻的妇女在下夜班回家的路上遇到歹徒的袭击,她大声呼救。
周围居民楼的一些房间亮起了灯,有人打开了窗户,一位男士大声呼喊:
“放开她!
”歹徒溜走了。
灯光熄灭后,歹徒返回,再次袭击这名妇女,她再次呼喊,灯光再次亮起,窗户再次打开,歹徒再次逃走,灯光熄灭。
当这名妇女到住处大门时,歹徒第三次袭来,她被杀死,整个谋杀过程持续了35分钟,38个目击者竟没有一人打电话报警。
这一事件中人们表现出的冷漠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家的极大关注,“亲社会行为”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热点即始于这一惨剧。
在心理学中,助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一种。
亲社会行为也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这类行为受到社会的肯定和鼓励,是社会倡导的行为,也是社会规范的一部分。
在传统的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中,帮助、捐献等几种典型的亲社会行为备受关注,一直强调的都是这种行为的利他性和自我牺牲。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互惠性的亲社会行为最为常见,例如我们在帮助对方时赢得了对方的友谊和赞誉。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亲社会”是与“反社会”相对的,因此亲社会行为包括一切积极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
司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教师或父母对儿童适当的惩罚等,这类行为虽然具有潜在的伤害性,但符合社会的要求,在一定意义上是积极的,其目的并不是伤害,所以是亲社会的。
亲社会行为可能是由利他主义引起的,个体在做出利他行为时只关心他人利益而不考虑自身的利益,利他行为的特点就是自愿帮助别人而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
利他行为经常有个人遭到损失和面临危险的可能“舍己为人”实际上就是利他行为。
在每个重大灾难时,我们几乎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
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别人的生命。
在做这一行为时,人们并没有考虑自身的利益和安全,只是在帮助别人。
但是亲社会行为不一定都由利他主义引起,为了某种目的、有所企图的助人行为也属于亲社会行为。
因此亲社会行为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并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对人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亲社会行为的一个目的就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促进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和谐,亲社会行为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形成的。
从儿童期注意培养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是成年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将有助个体更好的适应社会,更为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在提倡诚信、合作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摘自2013年2期《百科知识》)
1.下列对“亲社会行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亲社会行为就是积极的社会行为,往往体现着社会责任感,会受到社会的肯定和赞扬。
B.亲社会行为有利他性和互惠性,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形成,促进了人与群体间的和谐。
C.与反社会行为不同,这种行为作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都源于利他主义,都符合社会要求。
D.“舍己为人”是典型的亲社会行为,它是道德高尚的反映,也是自我牺牲精神的体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人们的冷漠而导致的惨剧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于是亲社会行为就成为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
B.司法人员执法、教师或父母对儿童适当惩罚等,这类行为虽具有潜在的伤害性,但是都属于亲社会行为。
C.亲社会行为有利于他人和社会,为社会所倡导,本该伸出援手之时选择冷漠理应遭到良心和舆论的谴责。
D.亲社会行为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我们也可以把为了某种目的、有所企图的助人行为纳入它的范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传统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中,学者一直强调的是利他性和自我牺牲精神,这样的观点不失狭隘的成分。
B.亲社会行为时常发生在情况特别危急时,人们往往顾不上考虑自己的安全与利益,只是为了帮助别人。
C.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重视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意义尤为重要,尤其是儿童,会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D.那位男士听到有人呼救而打开窗子呼喊的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他的积极行为应该受到肯定和鼓励。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起岩,字梦臣。
其先章丘人。
高祖迪,以元帅右监军权济南府事,徙家济南。
幼从其父学,年弱冠,以察举为福山县学教谕,值县官捕蝗,移摄县事。
久之,听断明允,其民相率曰:
“若得张教谕为真县尹,吾属何患焉。
”中延祐乙卯进士,首选,除同知登州事,特旨改集贤修撰,进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选为监察御史。
中书参政杨廷玉以墨败,台臣奉旨就庙堂逮之下吏。
丞相倒剌沙①疾其摧辱同列,悉诬台臣罔上,欲置之重辟。
起岩以新除留台,抗章论曰:
“台臣按劾百官,论列朝政,职使然也。
今以奉职获戾,风纪解体,正直结舌,忠良寒心,殊非盛世事。
且世皇建台阁,广言路,维持治体,陛下即位诏旨,动法祖宗。
今台臣坐谴,公论杜塞,何谓法祖宗耶!
”章三上,不报。
起岩廷争愈急,帝感悟,事乃得释,犹皆坐罢免还乡里。
迁中书右司员外郎,改燕王府司马,拜礼部尚书。
宁宗崩,燕南俄起大狱,有妄男子上变,言部使者谋不轨,按问皆虚,法司谓:
“《唐律》,告叛者不反坐。
”起岩奋谓同列曰:
“方今嗣君未立,人情危疑,不亟诛此人,以杜奸谋,虑妨大计。
”趣有司具狱,都人肃然,大事寻定。
中书方列坐铨选,起岩荐一士可用,丞相不悦,起岩即摄衣而起,丞相以为忤己。
迁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修三朝实录。
转燕南廉访使。
搏击豪强,不少容贷,贫民赖以吐气。
滹沱河水为真定害,起岩论封河神为侯爵,而移文责之,复修其提防,瀹其湮郁,水患遂息。
右丞相别里怯不花②为台臣所纠,去位。
未几再入相,讽词臣言台章之非,起岩执不可,闻者壮之。
俄拜御史中丞,论事剀③直,无所顾忌,与上官多不合。
诏修辽、金、宋三史,充总裁官。
史官有露才自是者,每立言未当,起岩据理窜定,深厚醇雅,理致自足。
史成,年始六十有五,遂上疏乞骸骨以归,后四年卒。
谥曰文穆。
(选自《元史·列传第九十六》有删减)
注:
①倒剌沙,人名②别里怯不花,人名③剀,切实。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元帅右监军权济南府事权:
暂管。
B.犹皆坐罢免还乡里坐:
判处。
C.悉诬台臣罔上罔:
迷惘。
D.丞相以为忤己忤:
违逆。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张起岩“论事剀直,无所顾忌”的一项是(3分)()
①若得张教谕为真县尹,吾属何患焉
②不亟诛此人,以杜奸谋,虑妨大计
③起岩即摄衣而起
④搏击豪强,不少容贷
⑤讽词臣言台章之非
⑥起岩据理窜定
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④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起岩是政绩卓著的政治家和造诣极高的史学家。
他为官刚直不阿,不惧权势,为民请命;多次主持国史编修,亲自主持辽、金、宋三史的编撰。
B.张起岩有敏锐的洞擦力。
宁宗去世后燕南突发大案,他不墨守《唐律》,将诬告朝廷官员图谋不轨的男子治罪,稳定了民心,使京师的形势安定。
C.张起岩打击恶霸,造福百姓。
在燕南廉防使任上,打击为害一方的恶霸,毫不宽容;又主持修治了危害百姓的滹沱河,平息了水患,造福一方。
D.张起岩学识渊博,治学态度严谨。
在担任修史总裁官时,有些史官故意炫才自以为是,编写内容失当,他依理修正,力求内容深刻丰富、理由充分。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台臣按劾百官,论列朝政,职使然也。
(2)今台臣坐谴,公论杜塞,何谓法祖宗耶!
章三上,不报。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11分)
陇头吟
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①。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②,节旄落尽海西头。
【注】?
“太白”指太白星,在古人眼中太白为主征战杀伐之星。
‚“典属国”指掌管归附的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品阶不高。
8.简要概括此诗典型人物的三个典型生活场景,并简要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5分)
9.这首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
(屈原《离骚》)
(2),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陆游《游山西村》)
(3)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用之不竭,,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赤壁赋》)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狼奶姜春荣
那年冬天,大雪封山。
嘎古的老婆怀孕三个月,长了满脸的脓疙瘩。
不仅脸上长,嘴里也长,只能吃流食,吃了还差不多全都吐出来。
请了郎中来看,说是火气,不碍事,多半怀的是男娃。
嘎古快有儿子了,心里高兴。
有人给出了个偏方,套头母狼来,喝狼奶,研碎拉拉草根蘸着狼奶擦脸擦身子,没多久疙瘩就能消了去。
嘎古是远近闻名的猎手,打狼可是他的长项啊。
当晚,他就擦起了猎枪。
一连下了四天的大雪。
雪一停,嘎古装着狼套子、狼夹子,带了双筒猎枪出门了。
近几年狼越打越少,有时候在山里行走一天,也碰不上一只狼。
这不,嘎古背了三天的干粮,快吃完了却仍没看到狼的踪迹。
嘎古并不灰心。
他打了好几只兔子,回家剥了皮可以给老婆炖着吃。
他留下一只没弄死,兔子的伤口不断滴着血。
血腥味儿被风吹着,吸引了狼。
嘎古突然就感觉到了狼的气息。
令嘎古怎么都没想到的是,他竟然看到了三只狼。
确切地说,应该是狼崽。
三只刚出生没多久的狼崽,凭着本能开始爬出洞,朝洞外张望。
嘎古大喜过望。
有了狼崽,还愁没有母狼?
他挥动猎枪,三只狼崽怯怯地爬回洞中。
解开背袋,嘎古一股脑将所有的机关都摆了出来。
狼生性狡猾,可也比其他动物护犊子。
将狼套子、狼夹子小心地埋进雪里,嘎古又拿过遍布倒钩的锋利狼牙棒,裹了几层兔血一层层冻成冰,扔在距洞不远的地方。
为自己掏了个雪窝子,嘎古蹲在里面,等着母狼的归来。
不知不觉中,嘎古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突然被一声刺耳的狼嚎声惊醒。
嘎古拎着猎枪跳出雪窝子,眼前赫然倒着一头母狼,绿幽幽的目光正瞪着他。
无疑,这是母狼回来喂奶了,却误入了嘎古的圈套。
看看母狼鼓胀的乳房和淌到地上的奶迹,嘎古心花怒放。
狼跳过了套子、狼牙棒,却踩中了狼夹子。
这是嘎古的连环计。
为绝了母狼的念想,嘎古端起猎枪伸进了狼洞,抬手几枪,射死了三只小狼崽。
等儿子出生,这狼皮子正可以为他缝小裤小袄。
母狼发出几声惨烈的呼号。
嘎古十分得意,还拎起死的狼崽子朝它晃了晃。
将母狼捆好扛回家,嘎古又特制了一只笼子。
狼的前腿被绑住,后腿一条已经断了,只剩一条腿的狼再也不能逞威风。
狼肚子朝外,鼓胀的乳房贴近了笼子,想取奶,伸手拿碗即可,狼已经没有任何威胁性。
每天撸狼奶给老婆喝,又研了草根蘸奶给老婆擦脸。
喝了半个月,老婆却喝出了毛病。
突然脸就肿胀起来,肚子也胀得难受。
深更半夜,嘎古被老婆的号叫惊醒,赶紧打开灯看。
褥子上一片嫣红,老婆要小产。
嘎古吓坏了,匆匆穿好衣服出门套起大车,将老婆抱到车上,又捂上厚厚几层被子。
天亮才到达乡卫生院。
孩子已经保不住了。
嘎古痛不欲生。
老大夫叹气,问他最近给孕妇喝什么了?
刚刚给孕妇验了血,她的血液中有一股致命的热毒,这是孩子保不住的根本原因。
嘎古从头到尾,将捕住母狼取奶的经过说了一遍。
老大夫听罢,顿足叹息,指着嘎古说:
“你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射杀了狼崽子,尤其是当着母狼的面!
那母狼对你满腔仇恨,恨不能一口吃了你,你居然还取它的奶?
要知道,这种情绪能渗进血里啊,奶能好得了?
那奶里有毒啊!
”
嘎古惊呆了。
原来,是那头母狼夺走了他的儿子!
嘎古紧紧咬着牙,拳头攥得嘎巴直响。
他准备回家后,马上就射杀那头母狼,将它做成皮褥子,天天压在身子下。
几天后,老婆出院了。
嘎古拉着她回家,安顿好老婆,他伸手拿起挂在墙上的猎枪。
可是,当他怒气冲冲地走到笼子前,只见那只母狼垂着头,身子都僵硬了。
母狼咬断了一根铁条,半个身子探了出去,可它终究没有成功逃脱,铁条直直地插进了它的腹部。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近几年狼越打越少,嘎古在山里走一天也碰不上一只狼,充分说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之大。
B.找到狼崽,就相信母狼一定会来,作为一个猎狼高手,嘎古很了解母狼的习性,知道母狼爱自己的孩子。
C.为了即将出生的儿子嘎古在大雪中耐心等待,失掉孩子后一定要射杀母狼,这都表明他重男轻女的思想。
D.老大夫的话发人深思,让人想到词语“舐犊情深”;不仅人类,狼也一样爱自己的孩子,爱是一种本能。
E.小说将狼的慈爱与人类的残忍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突出了主旨,发人深省。
(2)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嘎古的人物形象。
(6分)
(3)嘎古打兔子这一情节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6分)
(4)对于小说的题目“狼奶”,有认认为改成“爱”比较合适。
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8分)
12.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灾难,我们拒绝遗忘
鸿篇巨制《一九四二》被冯小刚视为其导演生涯中最严肃、最沉重、最具分量的作品。
而对于小说作者和编剧刘震云,《一九四二》已经不是一部简单的灾难片、历史片,而是对一个民族精神支点的追寻和叩问。
遗忘比灾难本身更震撼人心
记者:
在您所有作品里,《温故一九四二》可以说是一个异数。
一方面,他与您通常惯于描述的当代现实生活相距遥远;另一方面,类似采访手记的纪实风格也在您的作品中独树一帜。
20多年前,是什么让您产生了创作这样一部作品的冲动?
刘震云:
作者与作品的相遇,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温故一九四二》创作于1990年左右,在此之前,我从来没写过非虚构类作品。
那一年,我的朋友钱钢准备编一本《中国灾难史》,希望从中看到中国人是如何从灾难中走出来的。
1942年,他选择了当时最严重的灾难——河南旱灾,并把这个灾难的写作任务交给我。
作为一个河南人,我竟然从不知道1942年曾经发生过这么严重的旱灾。
一个人的去世是去世,许多人的去世就是数字了。
钱钢告诉我,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迫害致死的有100万人,1942年河南就有相当于3个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人死于旱灾。
更令我震惊的是,当我向这场灾难的亲历者和他们的后代问及这场灾难时,却发现他们无不选择了遗忘。
这样的震惊和疑惑,迫使我进入对1942年的探究和写作。
记者:
不管小说还是电影里,美国记者白修德都像是创作者进入历史、接近真相的一双眼睛。
他在1942年的采访里发现了比自然灾害更残酷的真相,您在这个探寻中发现了什么?
刘震云:
我把1942年放到历史的长河里,发现历史上河南的旱灾非常频繁,从东周到1942年,基本上每隔三五年就有一次比较大的旱灾,而每次旱灾的记录里都有人吃人甚至更惨的景象。
这样的记载,头一次看触目惊心,看多了就习以为常了。
这也回答了我心里最初那个问题——为什么这场灾难的亲历者选择了遗忘。
我还有更多的发现,也就是白修德的发现——300万人的死,不仅仅是因为自然灾害,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战争和政治环境。
生死幽默背后是巨大的悲凉
记者:
从小说到电影,在这些具体人物的塑造中,您最在意的是什么?
刘震云:
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我发现,将1942年从历史中打捞出来,再放在亲历者面前,他们面对死亡的态度非常耐人寻味。
在美国或者欧洲,一个人在临死之前一定会追问:
“我为什么死了?
”但是河南人没有,他们在死亡面前表现得坦然,这是他们人生最后也最大的幽默。
为什么坦然?
因为生活里严峻的事实在太多了,人的心就变成了一块铁,这块铁如果就这么硬着,磕在石头上就破碎了,但坦然和幽默把这块铁化成了水,它变得柔软了,也就不会破碎了。
我曾经讲过一个故事:
老张要饿死了,饿死的时候他没有想起日本人、没有想起蒋介石,他想起了好朋友老李,但老李三天前已经饿死了。
老张说我比老李多活三天,我值了。
这个幽默背后是巨大的悲凉。
对于灾难里的河南人来说,什么战争、国家、元首都不是重要的,只有他身边的人是重要的。
好的创作者应是平等的倾听者
记者:
在小说里,您肯定了揭竿而起的精神是民族生存下去的希望;而在电影里,您用更多细节赋予这个故事人性的温暖。
这种变化,是否说明了您在创作中的一种态度?
刘震云:
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跟小刚一直觉得要特别注意表达上的节制。
所谓节制,就是在面对这么大的灾难的时候做到不煽情,不要有过多的台词和表演。
创作者绝不能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旁观者,尤其在面对这样一个题材时,创作者是站在70年后优越的生活里揭灾民的伤疤,这是非常残忍的。
我说过,真正好的创作者,应该是一个平等的倾听者。
记者:
在极端环境里,人内心最本真的东西往往最容易体现出来。
这种本真,有时甚至是支撑一个民族存活下去的精神支点。
在1942年,您认为支撑河南人甚至中华民族生存下去的支点是什么?
刘震云:
《一九四二》揭示的是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灾民、日军、国民政府、美国人……他们之间互不见面,但灾难使所有人既有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
对当时的河南人来说,生存依靠的已经不是信仰,而是本能。
在这种残酷的环境中,唯一需要的慰藉就是人和人之间那点微弱的善良的光芒。
电影的最后,老东家发出了一个哈姆雷特式的追问:
“为什么我要逃这个荒?
”他遇到了一个跟他一样失去亲人的小女孩,瞬间互相成为亲人,如果不是在1942年那个极端的环境里,这是不可能的。
正是在这个变异的状态里,人心里的精神支点得到了最大的彰显,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生存下来最重要的原因——那份亲情,那抹人与人之间善良的光芒。
(人民网2012年11月29日刘阳)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的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刘震云创作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是因为灾难发生在河南,作为河南人记录这场灾难是他的责任,他是以平等的倾听者的身份在搞创作。
B.刘震云在探寻1942年自然灾害的真相时发现300万人死亡的背后还有重要的战争与政治原因,说明他是一位有思想、有责任感的作家。
C.老张饿死前想到比饿死的老李多活了三天,就觉得值了,从某种程度上表现了中国人的狭窄心胸和无情,而这也正是刘震云所揭露的。
D.对当时的河南人来说,生存依靠的已经不是信仰,而是本能。
死亡见的多了,会使人变得麻木,所以选择遗忘是正常的,不应该受谴责。
E.这篇采访用平实理性的语言展示了刘震云创作和改编《温故一九四二》的思想历程,而改编后的电影结尾彰显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2)为什么说《一九四二》已经不是一部简单的灾难片、历史片?
(6分)
(3)通过记者采访,你从刘震云身上看到了什么精神?
请简要分析。
(6分)
(4)中华民族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一部多灾多难的历史,地震、洪灾、旱灾、战争不断发生。
面对这些给人类带来痛苦的灾难,是选择遗忘还是铭记?
请结合文本联系际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过去的2012年里,我们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可谓风调雨顺,冬温夏清,这是多么可喜的事情。
B.十年同学聚会上,大家都说王兰花越发珠圆玉润了,她说这些年烦心的事少,日子过得很是惬意。
C.我们第一次见到王老师便喜欢上了她,那甜美的微笑,那轻柔的动作,一看便知是个一团和气的人。
D.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如果上级想多看成绩,基层就会多展示好的一面,粉饰雕琢自然就会多一些。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12月21日是谣传中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源自对玛雅历法的误读。
当太阳再次升起时,要让公众走出误区,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B.想法借钱、保证还钱、控制花钱,欧洲各种会议都在讨论这些事儿。
在欧洲,欧债危机已经深刻影响到国家强弱的划分、生活方式的改变。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有史为凭,有法为据。
钓鱼岛问题发展到今天,根本原因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造成的。
D.对于朝鲜卫星发射,国际社会认为它作为联合国会员国,有义务遵守安理会有关决议,目前通过对话协商找到实现半岛和平稳定是当务之急。
1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这种传递,既包括历史事实的传递
②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件,研究历史离不开叙述
③历史叙述是对历史的记录和描述
④也包括历史叙述主题个人意识的传递
⑤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曾言,没有叙事,就没有历史
⑥它的重要功能在于“传递”历史
A.②③⑥①④⑤B.⑤②③①⑥④
C.②⑤③⑥①④D.③⑤②⑥①④
16.请就下面这则材料,写一段80字左右的评论,要求观点鲜明,紧扣材料内容。
(6分)
在英国坎特伯雷举行的2012年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选手获得了全部16金中的10金。
然而,在中外学生互换礼物时,外国学生送上了精心准备的水杯、笔等礼物,而毫无准备的中国学生在尴尬的情况下,只好临时拿出人民币送给外国学生作为回赠的礼物。
17.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提取5个能表明手动操作大气采样法与自动采集法区别的关键词。
(5分)
PM2.5(细颗粒物)的采集分为自动采集和手动采集两种。
监测站室内恒温恒湿,PM2.5、PM10等自动采集器和空气质量分析仪器都是24小时不间断运行,可以对各种污染物浓度值、大气可见度等项目实施连续监测。
自动监测仪会将PM2.5等信息以黑点的形式打印在纸带上,黑点每小时形成一次,通过自动分析最后转化成数据。
这个数据就是特定一小时内空气中PM2.5的浓度值。
但是自动采集系统不能了解污染物来源,手动采集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手动大气采样需要工作人员每天分赴不同站点,将一种叫做滤膜的装置放入大气采样器中,当采集时间达到24小时后,监测人员再将滤膜从监测设备中取出,放入锡纸袋中,人工送入分析仪器,分析出污染物性质,进而判断它们的来源。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壁上挂着寒暑计。
天冷了,里面的水银下降;暖了,它就上升。
从来没有差错,人说它是一个好的寒暑计。
一天,它怀疑了它的生活:
“我为什么要随着气候行动呢。
我愿意向上,就向上;我愿意向下,就向下。
甚至我愿意休息,休息就得了。
我似乎应当尊重自己的趣味。
”
它在壁上自由行动。
于是人说它是一个废物,把它摔在地上了。
这则寓言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C(范围扩大,亲社会行为不完全是由“利他主义引起的”。
)
2.A(因果不当,由原文第二段“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家的极大关注,“亲社会行为”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热点即始于这一惨剧”可知。
)
3.B(亲社会行为并非“时常”发生在危急时刻。
)
4.C(罔:
欺骗)
5.C(①体现他深得民心⑤别人的言行)
6.A(“为民请命”属无中生有。
)
7
(1)台臣考查弹劾百官,讨论各项朝廷政事,是职责让他这样的。
(按:
考查,审查;劾,弹劾;论列:
讨论;然:
这样。
也,表判断,判断句。
以上各1分,句意1分。
)
(2)“现在御史台官员无故遭受谴责,公正的言论被阻止,哪里还谈得上效法祖宗呢?
”张起岩多次上奏章,都没有得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