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大考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6768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大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大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大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大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大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大考试题.docx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大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大考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大考试题.docx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大考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大考语文试卷

使用时间:

2017年12月19日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关公”文化的现实意义

正式制度的实施会受到非正式规范的影响,并且,当正式制度发生崩解的时候,非正式规范在社会整合方面展现出其异常强韧而深远的力量。

其中,非正式规范“义”的作用特别值得我们审视和研究。

“义”是儒家除了“仁”之外最重要的道德范畴。

“义”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就提出来了,历经三千年不衰,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也是义字当头。

在不同时代,对“义”有不同的语言阐述,但语意核心从未变化。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提出:

“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外,此之谓也。

”这里用“仁”说明彼此关系宽容;繁体“義”字下有个“我”,可以看做自制、自律,与18世纪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中“利他”主张近似。

唐中叶后随着茶瓷交易盛行,社会流动性增大,“义”、“谊”混用,凸显了非血缘或乡邻之间的情义。

宋代多国并立,出现“国家民族”概念,“义”的概念随之扩大,提升为家国担当的“忠义”。

历代不断诠释,使“义”的观念贯彻始终,“义”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逐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基石之一。

“义”是关公文化中拥有最高道德含金量的决定元素。

关公所代表的“义”,超越了血缘家族关系,成为调节更广泛社会关系的规范,政府在推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其推崇的文化理念、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应该是知识分子认同、老百姓熟知,并能唤起集体清晰记忆的某种具象。

只有这样,文化建设才能起到和谐社会、繁荣经济、强盛国家的作用。

而关公文化以及和他相联系的“义”就具备这样的特点。

孔子、孟子都有理论著述流传至今,但关公没有,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实践者,他用行动阐释“义”。

这样,他的影响力超过所有人并流芳百世,到处都是关羽的故事和传说,关公成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没有做过一天皇帝,却被后人尊称为“帝”的人。

关帝庙在中国有几十万座,由此可见关公和他的“义”,是最有群众基础和最具有具象特征的。

关公与异乡异姓的刘备、张飞“恩若兄弟”,几经离合、艰辛备尝、同生共死的经历,不仅是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关公崇拜者、信奉者的榜样。

这种关系是历朝历代流动社会公共空间中最为需要的。

因此,它逐步演化为一种从普通百姓到上层官员,包括所有流动人口都敬仰效仿的待人接物的态度,成为中国人的基本道德标准之一。

这也是关羽成为常年流动性群体,如军队、商人、漕帮等尊崇备至的楷模的主要原因:

每个人都希望合作者、同路者是个义士----“以仁治人,义治我”,懂得“利他”和自律的人。

关公文化还通过宗教和史诗双重途径,远播到蒙、藏、满等多个民族和周边国家地区,至今遗存仍很多。

关公不仅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和各民族崇敬的历史人物,也是民族和睦安康不可或缺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从中汲取扬弃后的营养,在理性精神的防火墙前适当重塑这一英雄人物。

1.下列关于“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义”是非正式规范之一,在社会整合方面展现出异常强韧而深远的力量。

B.“义”是重要的儒家思想,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将它诠释为自制、自律和利他。

C.“义”属于道德范畴,早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期就已出现。

D.“义”的内涵、外延随着社会发展而有所不同,但其语意核心从未变化。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关公所代表的“义”,成为一种社会规范,它能调节超越血缘家族关系的更广泛的社会关系。

B.关公摒弃空洞的理论著述,他用行动阐释“义”,是“义”的实践者,这样,他的影响力超过所有人并流芳百世。

C.关公与朋友几经离合、艰辛备尝、同生共死,其待友之道是各朝代流动社会公共空间中最为需要的,它成为中国人的基本道德标准之一。

D.通过宗教与史诗的双重途径,关公文化远播到蒙、藏、满等多个民族和周边国家地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儒家思想中,“仁”“义”本为一体,是用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他们的作用相同。

B.“情义”“忠义”都属“义”的范畴,前者是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大而产生的,后者是随着宋代“国家民族”概念的出现而产生的。

C.“义”的观念贯穿中国历史历经三千年不衰,也是关公文化中拥有最高道德含金量的决定元素。

D.重塑关公形象,弘扬“义“的传统,有利于推动文化建设,但对此类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须以理性分析、扬弃为前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近日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中小学校通过有关课程和活动开展书法教育。

书法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乃至世俗生活中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书法教育的状况堪忧。

首先,中小学学生书写不规范、不工整、不美观,字迹潦草;其次,“双姿”不规范的比例很大,坐姿和握笔姿势不正确;再次,学生普遍缺乏写好字的心态和习惯,多数不在意字写得不好;最后,“提笔忘字”现象日益严重。

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振有提出,1988年成立的中国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在过去的20多年里,积累了丰富的书法教育的经验,各地应借着“书法进课堂”的东风,扩大书法特色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

(《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25日12版,有删改)

材料二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

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

目前,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如何呢?

现有的教师是否能够胜任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需要?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面向广东省中小学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的问卷调查。

接受问卷调查教师所在的学校中,配备有专职书法教师的占18.77%,由语文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的占27.18%,由美术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占25.6%,没有配备书法教师的占28.45%。

缺乏能胜任书法课教学的教师这一现实也在另一项统计结果中反映出来,高达48.35%的教师认为目前学校开展书法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可胜任的书法教师”。

要解决书法教育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还要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学校聘请有书法专长的校外人员(尤其是当地少年宫和文化站的书法教师),经过适当的教学培训后担任学校书法教师。

(冯善亮、周凤甫《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节选)》,2015年1月)

材料三

当前教育部稳步推进书法教育进课堂工作成绩显著。

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对“识文断字”基本功提出新的要求,总体目标是打造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示范标杆,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两种意识”。

但在继续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的落实中依然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问题。

据江西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对全省35所中小学抽样调查显示,86%的学校因没有书法师资、教材等问题,开设的书法课走过场,形同虚设。

如何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理事卢中南接受了我们的专访。

他建议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开设书法课的情况全面调查,建立相应的督导机制,提高书法的地位,将书法作为推进中小学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建立书法评价机制,并明确列入教育督导和评价中;重视并定期检查书法教学实施情况。

成立专业的书法教育监管小组,每学期、学年到校巡管,检查开课的真实情况,重在监督落实。

对书法获得成果的奖励制度要等同于其他考试科目。

要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明确的书法专职教师的“入职名额编制”,使书法教师专职化。

除提高书法教师地位、保证书法教师专职教书法外,必须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尤其是语文教师。

尽快制订师范生的书写技能训练目标,尤其是师范院校文科学生必须有相对严格的书法课程。

卢中南说,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再到家庭,合力形成严密的书法教育管理机制,才能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艺术报》2017年03月06日7版,有删改)

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和概括,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则材料都发表在教育部发布重要文件之后,三者都密切关注我国教育方针和政策,并及时献言献策。

B.材料二和材料三显示,专职教师在书法教师中所占比例偏低,是目前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最突出的问题。

C.“如何加强书法教育”,材料一和材料二重视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作用,材料三更强调教育主管部门管理监督。

D.三则材料都试图积极引导读者思考当下书法教育面临的问题,并且暗示读者,中国人的书法能力会越来越强。

5.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合理的两项是(4分)()

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当下中国书法教育进课堂的问题,而且都认为开展书法教育迫在眉睫,亟需获得社会高度重视。

B.三则材料各有侧重,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了抽样调查数据,材料一虽能分析书法教育现状,但客观性略为欠缺。

C.材料一对书法教育现状进行考察,内容具体;材料二是调查报告,数据分析详尽客观;材料三专访专家,突出受访者个人观点。

D.三则材料的背后,是国家对于书法教育的要求,也是中小学对书法教育的强烈诉求,材料具有时效性和广泛的现实意义。

E.材料的语言风格因读者群体而有所不同。

材料二主要面向教育界,简洁严谨;材料一和材料三主要面向普通读者,通俗易懂。

6.根据上述材料,谈谈解决书法教育师资不足问题的主要举措。

(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潘多拉的盒子

①这是快到年关的深冬的晚上,寒风不怀好意地袭来,吹得人心凉凉的,连月牙儿都吝啬的不肯赏赐一点儿光亮。

潘多拉低着头,佝着背,连走带跑地跟在舅妈后面。

舅妈手里牵着六岁的小表弟,小表弟穿着厚厚的棉衣,就像一个肉球,手上还拿着热乎乎的烤地瓜。

要是舅舅在的话,我也有一个烤地瓜吃了,潘多拉想。

舅舅是英语教师,潘多拉从小就很崇拜他,在抓周的时候,潘多拉什么也不拿,单抓着舅舅珍藏的美金不撒手。

家人高兴的笑说,这孩子长大是要出国的。

美金的英文是Dollar,舅舅就给她取了一个非常洋气的名字——潘多拉。

②爸爸妈妈因为一场车祸去世之后,潘多拉就跟着舅舅李成东生活。

舅舅对她很好,教她英语,告诉她纽约的繁华、伦敦的优雅,还告诉她还有一个叫潘多拉的女孩出现在古代的希腊。

“小多拉,你长大以后想去哪啊?

”“希腊!

我要看看那个和我叫一个名字的女孩长什么样。

”“哈哈哈,小多拉了不得啦,纽约、伦敦都不想去,非得去希腊。

”“什么希腊东腊的,再不想想怎么弄到保障金,就只能去喝西北风啦。

”舅妈从门外凑近脑袋来说。

潘多拉撅了撅嘴,打从心里她就不喜欢这个舅妈,她觉得舅妈是个眼里只有钱的俗人,舅舅怎么就会和她结婚呢。

③而现在,舅舅病入膏肓,潘多拉就只能跟着舅妈在一起,舅妈恨不得让全世界知道,多拉吃的每一口饭都是来源于她宽广的胸襟和无私的恩赐。

再看看那个少不更事的小表弟,还在悠哉悠哉的流着两耷鼻涕吃着烤地瓜呢。

④医院和家里距离并不近,为了节省车费,舅妈大手一挥,往前一指“走回去。

”不知哆哆嗦嗦地走了多久,终于回到了家,不,终于回到了“他们家”,隔壁的王大娘正在扣“他们家”的门。

“哟,王阿姨,赶巧不巧,我正好回来了,不然您又扑个空。

”王大娘笑哈哈的摸了摸小表弟的头,说:

“又是走路回来的吧,瞧把小土豆冻得,鼻头通红。

”“唉,这不是没办法嘛,但凡有点闲钱也不至于这样啊。

”舅妈有个瞬间哭红眼眶的本领,潘多拉朝看着他的表弟做了个鬼脸,小表弟吓得扯着舅妈衣角。

舅妈忙把潘多拉和土豆赶进房间,“上床睡觉去,快点。

”多拉饿得根本睡不着,于是就躺在床上偷听王大娘和舅妈说话,舅妈好像都忘了自己还没吃晚饭,真的忘了吗,这怎么能忘呢?

多拉想。

⑤“王阿姨,你喝水!

”“嗯,不用麻烦了,我说完就走。

”“有人家肯要多拉吗?

”王大娘摇摇头,说:

“起先我和他们说的好好的,可是一听多拉都八岁大了,都不肯要,说什么八岁了,会认人了,连家都能自己找回了。

我说,杜鹃啊,你就养着吧,反正你也没有闺女,就让她和小土豆一块儿长大多好,将来懂事了也能帮你分担分担。

”“王阿姨,你不知道,这姑娘克人,专克对她好的人。

当时她爸妈去东门菜场买菜,回家,多拉非嚷嚷着要吃南关的皮蛋,她爸妈又跑去南关给她买,结果路上就出事了。

”“哟!

”王大娘被吓着了一般,不由自主地感叹了一声。

“再看我家那口子,前几年单位体检,什么毛病没有,多拉过来了两年,这又不抽烟不喝酒的,偏偏就得了肺病。

”说到这,舅妈泪如雨下,那声音听得真叫人心疼。

“杜鹃啊,你先别哭了,我再帮你想想办法。

”“麻烦你了,王阿姨。

”王大娘走后,舅妈又在厨房窸窸窣窣忙活了半天,估计是在做晚饭,舅妈始终没叫多拉去吃晚饭,多拉也不在想吃晚饭的事了,八岁的她躺在床上辗转难眠。

⑥第二天一大早,多拉站在一家早点店前。

“小朋友,想吃点什么呀?

”老板问。

“你们这是不是还招工呢?

”“嘿嘿,还招呢!

是你家谁要找工作啊?

”“我,我自己。

”多拉特地强调了一遍。

“你?

你个半大的小孩知道什么?

”“我什么都知道。

”“那我问你,你几岁了?

”“八岁。

”“你家几口人啊?

”“三口,我爸,我妈,我。

”“你为什么要出来打工呢?

”“我要挣钱给我舅舅看病。

”“挣钱是你爸妈的事,小孩子的任务是要好好学习。

”“我爸妈前年出车祸死了,他们没法儿挣钱。

”“嘿,矛盾了不是?

刚刚还说你家三口人呢!

你爸妈不在了,那就只剩你一口了。

”“不,就是三口,我爸,我妈,我。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潘多拉!

”“潘多拉?

好有趣的名字,是什么意思呢?

”“是希望,是爱和希望。

”……老板惊诧的看着这个八岁小女孩的眼睛,许久无言,好像真的从她眼睛里看见了爱和希望。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面对生活痛苦,小小年纪的多拉竟然可以忍受饥饿,辗转反侧一夜之后竟然能去找工作,以强大的内心来支撑舅舅的家和舅舅的希望。

B.小说通过王阿姨与多拉舅妈的对话描写,交代了多拉父母去世的原因,可见多拉的确是个有不祥之兆的女孩。

C.多拉舅妈是一个非常吝啬、爱钱如命、不讲亲情的女人,医院回家省车费,丈夫生病把原因推到多拉的身上,还执意要把多拉送走。

D.多拉与早点店老板交谈中称自己的家人是已经去世的父母,流露出对父母的怀念;而她称舅舅的家为“他们的家”,说明她并没有把一直关心自己的舅舅当作自己的家人,足见其冷漠。

8.小说开头第一段交代了潘多拉名字的来历,这对文章内容和结构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9.古希腊神话中的潘多拉出于好奇打开了一个盒子,结果释放出人世间的所有邪恶。

后来,人们常用“潘多拉的盒子”比喻灾祸的起源。

但本篇小说虽以此为标题,却赋予它新的内涵。

请结合全文探究小说标题的内涵,并说说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振德,字季修,昆山人。

祖情,从祖意,皆进士。

情福建副使,意山东副使。

振德由选贡生授四川兴文知县。

县故九丝蛮地,万历初,始建土墙数尺,户不满千。

永宁宣抚奢崇明有异志潜结奸人掠卖子女振德捕奸人论配之招还被掠者三百余人。

崇明贿以二千金,振德怒却之,裂其牍。

天启元年方赴成都与乡闱事,而崇明部将樊龙杀巡抚徐可求,副使骆日升、李继周等。

重庆知府章文炳、巴县知县段高选皆抗节死,贼遂据重庆。

时振德兼署长宁,去贼稍远,从者欲走长宁。

振德曰:

“守兴文,正也。

”疾趋入城。

长宁主簿徐大礼与振德善,以骑来迎,振德却之。

督乡兵与战,不敌,退集居民城守。

会大风雨,贼毁土城入。

振德命妻钱氏及二女持一剑坐后堂,曰:

“若辈死此,吾死前堂。

”乃取二印系肘后,北向拜曰:

“臣奉职无状,不能杀贼,惟一死明志。

”妻女先伏剑死。

乃命家人举火,火炽自刭。

一门死者十二人。

贼至火所,见振德面如生,左手系印,右手握刀,忿怒如赴敌状,皆骇愕,罗拜而去。

事闻,赐祭葬,赠光禄卿,谥烈愍。

敕有司建祠,世荫锦衣千户。

  振德既死,兴文教谕刘希文代署县事,甫半载,贼复薄城,誓死不去。

妻白亦慷慨愿同死。

城破,夫妇骂贼,并死。

  大礼守长宁,城亦陷。

大礼曰:

“吾不可负张公。

”一家四人仰药死。

赠重庆同知,世荫百户。

(《明史卷290·列传第178》)

10.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永宁宣抚奢崇明有异志/潜结奸人/掠卖子女/振德捕奸人/论配之/招还/被掠者三百余人。

B.永宁宣抚奢崇明有异/志潜结奸人/掠卖子女/振德捕奸人/论配之/招还被掠者三百余人。

C.永宁宣抚奢崇明有异/志潜结奸人/掠卖子女/振德捕奸人/论配之/招还/被掠者三百余人。

D.永宁宣抚奢崇明有异志/潜结奸人/掠卖子女/振德捕奸人/论配之/招还被掠者三百余人。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才有的。

文中“天启元年”是古代纪年方法,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比较复杂,主要有年号纪年、星岁纪年、干支纪年、生肖纪年等。

B.文中“署”是代理官职的意思,或暂任、试任某一官职。

例如:

“时振德兼署长宁”就是试任长宁的官员的意思,另外“假”在文言文中也有代理性质的职务。

C.“张振德,字季修”,古人幼时命名,一般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没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D.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张振德死后,皇帝追赠他为光禄卿,定谥号为“烈愍”,就是对张振德的褒扬。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振德在担任兴文知县期间,面对有反叛意图的奢崇明毫不畏惧,逮捕崇明勾结的奸人,并且发配充军。

B.张振德赶赴长宁乡试期间,发生了巡抚被杀,知府、知县也死了的事件,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冷静地选择了坚守兴文。

C.徐大礼派兵帮助张振德镇守兴文,张振德高兴地接受了,但仍然没有守住城池,最后还召集老百姓一起守城。

D.大风雨之日,城池被攻破,张振德安排好妻子女儿躲在后堂,并且给了一把剑给她们自卫,说自己会拼死保护她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乃取二印系肘后,北向拜曰:

“臣奉职无状,不能杀贼,惟一死明志。

 

(2)振德面如生,左手系印,右手握刀,忿怒如赴敌状,皆骇愕,罗拜而去。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浣溪沙•忆旧①

苏轼

长记鸣琴子贱②堂。

朱颜绿发映垂杨。

如今秋鬓数茎霜。

 

     聚散交游如梦寐,升沉闲事莫思量。

仲卿③终不避桐乡。

 

注:

①此词别本有小序云:

“赠陈海州。

陈尝为眉令,有声。

”苏轼,眉州眉山人。

②宓子贱为官时,以礼乐教化人民,达到“政简刑清”的效果。

③西汉中叶时人朱邑,字仲卿,在桐乡为官,深受人民爱戴,病重时,嘱咐其子将其葬于桐乡。

 

14.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上阕运用“鸣琴而治”的典故,借宓子贱为官时,以礼乐教化人民,达到“政简刑清”的效果来赞美陈海州治理眉州有方。

 

B.下阕借用“朱邑归葬桐乡”的典故表达陈海州得眉山百姓的爱戴,抒发了苏轼对曾经任家乡父母官的陈海州的一片感激之情。

 

C.“朱颜绿发映垂杨。

如今秋鬓数茎霜”两句借景抒情,写出昔日绿柳垂杨环绕朱漆厅堂,现在却被秋霜覆盖的萧索情景,表达了作者世事变迁之感。

 

D.“聚散交游如梦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人生聚散浮沉如同梦境一般,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有异曲同工之妙。

 

E.全词没有直接写陈海州的政绩,但通过两个典故展现了出来,同时蕴含着作者的人生追求,希望能够像陈海州一样有所作为。

 

15.有人评价此词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本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5分)

(1)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就是化《湘夫人》中的“,。

”两句诗。

(2)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诗句是“

,不宜异同。

(3)《蜀相》中描写春景,以乐景衬哀情的诗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李彦宏告诫跃跃欲试的年轻人:

一定要有向前看两年的眼光,否则,你吃到的很可能是剩下的残羹冷炙。

②在“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同学们一个个信誓旦旦,跃跃欲试,决心“挑战高考,无悔人生”。

③李白的旷世才情,让人倾慕;而他的人生沉浮,则见证了大唐江山的风雨飘摇和日薄西山。

④姑娘的眼泪犹如海蚌的珍珠,会自个提高姑娘的身价。

这样,对她谁都不会说什么,谁都不品头论足了。

⑤我们自以为是地拒绝承认就在我们的宇宙跟前存在有别的平行宇宙或多维空间,而这些都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

⑥高考越考越细,为迎合高考,一部分教师也越教越碎,其后果是肢解一篇完整的美文。

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B.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许多期盼已久的夫妇却放弃了要“二宝”的打算,其主要原因不是观念的变化,也不是经济、精力等方面的压力太大,而是因为“大宝”的坚决反对。

C.鉴于自然科学“双刃剑”的性质,使得我们不得不考虑:

人类基因组计划在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会不会因信息被滥用或错用而产生严重后果。

D.督查组发现,有些部门未按要求把应急部署落实情况及时反馈给环保局,环保局得到的信息仅为日常工作内容,与重污染天气应急关联不大。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美国教育学家斯金纳曾有过一句名言:

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

所谓“剩下来的东西” ① 就是自学的能力, ② 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

大学 ③ “职业培训班”,④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

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 ⑤ 很重要,但是重要的还是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大学毕业生 ⑥ 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

A

其实

不是

而是

虽然

B

/

也就

不只是

也是

当然

C

/

不仅是

还是

纵然

D

其实

也就

不是

而是

固然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仓廪实而知诗书,阅读是需要物质保障和时间的。

若一国民众还处在一种疲于奔命状态,①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他们多花些时间读书,终究显得强人所难。

反过来,那些表现出很高国民阅读水平的国家,②___________________。

总之,③___________________,虽说不上严格的充分必要关系,但至少也是非常强的因果关系。

21.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六处用词不妥,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6分)

日前惠顾你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

我是星海音乐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