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国情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66021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国情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理国情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理国情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理国情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理国情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国情工作总结.docx

《地理国情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国情工作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国情工作总结.docx

地理国情工作总结

地理国情工作总结

地理国情普查实习总结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1、地理国情

  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国情是国情的一部分。

狭义来看,是指与地理空间紧密相连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基本情况和特点的总和;广义来看,是指通过地理空间属性将包括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科技教育状况、经济发展状况、政治状况、社会状况、文化传统、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等在内的各类国情进行关联与分析,从而得出能够深入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演变和内在关系的综合国情。

  2、地理国情普查

  开展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系统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保障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相关行业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数据基础。

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于20XX年至20XX年开展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3、普查的对象和内容

  普查对象:

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普查内容:

一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位置、范围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

  4、普查的时间安排

  普查标准时点为20XX年6月30日。

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为普查工作准备阶段,主要完成普查方案和技术规程制定,开展试点试验和技术培训,资料收集与获取等前期准备工作。

20XX年7月至20XX年6月为普查工作阶段,主要完成普查底图制作、数据采集与处理、外业调查与核查、数据集建设等工作。

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为普查工作第二阶段,主要完成普查信息的整理、汇总、统计分析,形成普查报告,发布普查结果。

  5、工作要求

  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基础测绘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按时报送普查数据,确保基础数据完整、真实、可靠。

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数据。

普查结果要逐级上报,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对外发布。

对在普查中所获得的涉密资料和数据,必须严格保密。

  6、地理国情信息分类对象

  地理国情信息分类对象主要包括地表形态、地表覆盖和重要地理国情监测要素三个方面,即从不同角度对基本地理国情、综合地理国情和分专题的地理国情进行比较全面的描述。

地表形态数据反映地表的地形及地势特征,也间接反映了地貌形态。

数字高程模型是反映地表形态常用的计算机表示方法。

  地表覆盖分类信息反映土地表面自然营造物和人工营造物的自然属性或状况。

地表覆盖不同于土地利用,一般不侧重于土地的社会属性(人类对土地自然属性的利用方式和目的意图)等。

地表覆盖通常采用规则格网形式的场模型(也称作域模型)进行描述。

  重要地理国情监测要素信息(以下简称地理国情要素)反映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具有较为稳定的空间范围或边界、具有或可以明确标识、有独立监测和统计分析意义的重要地物及其属性。

如城市、道路、设施和管理区域等人文要素实体,湖泊、河流、沼泽、沙漠等自然要素实体,以及高程带、平原、盆地等自然地理单元。

通常采用要素模型(也称作对象模型)来进行描述,按照其空间特征分为点、线、面、体四种基本对象。

  综合考虑上述三类信息,提出本次地理国情普查使用的内容分类对象及采集指标。

本文件未涵盖完整的地理国情信息分类和指标体系。

地理国情普查劳动竞赛年度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思路

  **省普查办按照国家局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劳动竞赛,在赣鄱大地上初步形成了“打造竞赛载体、开展特色活动、助推国情普查”的竞赛格局,普查劳动竞赛已经成为普查工作的新常态,为普查任务的全面完成发挥了重要的助力推手作用。

  

(一)实现“三个率先”,普查劳动竞赛顺利扬帆起航

  一是率先启动劳动竞赛。

局党委高度重视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先后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并在时间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作了汇报,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鹿心社、常务副省长莫建成作出指示,要求我局部署好、组织好地理国情普查劳动竞赛。

我们经过精心准备,于8月召开了全省地理国情普查劳动竞赛动员大会,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劳动竞赛委员会成员、办公室主任、国家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易树柏亲临现场指导并讲话。

  二是率先与省总工会联合发文。

省总工会对普查劳动竞赛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意两家联合举办,共同建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并在全国率先发文要求全省各地开展普查劳动竞赛。

省总工会还同意在先进个人中择优选取6人申报“全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奖人数之多,在全省行业组织的竞赛中创历史记录,进一步激发了全省干部职工日益高涨的参与热情。

  三是率先向全国普查单位发出倡议。

我们在做好自身动员的同时,从“比组织赛管理、比质量赛普查成果质检的重任。

中心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组织了一个以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人员为主的研发团队,白天熟悉普查各流程及成果质检各环节,晚上集中精力搞研发。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该中心自主完成了《地理国情普查质检辅助系统》,系统可实现成果符号化显示、模板化质检、数字化记录、自动化评定、准确化分析等功能,大大提高了质检人员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的效率,获得国普办专家及各普查作业单位的一致好评。

我们还自主研发了《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绘核查系统》、《DOM裁切工具箱》、《地理国情普查质检辅助系统》等软件,大大提高了普查工作效率,并把职工在普查生产中练就的简单、易行、高效、安全、实用的操作方法进行挖掘,总结和推广,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搭建“三大平台”,充分激发人人参与竞赛的热情

  一是搭建技能比武的平台。

我们精心组织了“普查作业比贡献,竞赛场上争先锋”为主题的技能比武大赛,各普查作业单位选手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娴熟的技能在比武大赛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技能比武平台的搭建,不仅促进了普查作业人员作业水平的提高,更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打造出一批业务技能精、创新能力强、作风过硬的行家里手。

  二是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

通过劳动竞赛,我们把全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单位的各方面人才聚集起来,这在全省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史上还是首次,以培训、论坛、课堂等为载体,搭建交流平台,提供学习交流机会。

前有专家辅导专题讲座理论铺垫,中有教师上课说课实践示范,后有交流互动研讨、专家现场点评提升,着力打造具有普查特色的学习交流平台。

先后举办11期技术、管理、质检培训班,培训人员达2200余人次。

编制了9期工作简报,3本规范性及技术性文件汇编,1本典型案例集。

全省普查干部职工通过学习交流,专业视野得到进一步开拓、业务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是搭建典型引路的平台。

我们将普查劳动竞赛与宣传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注意挖掘典型、宣传典型、树立典型,采取典型引路,强化典型示范,用典型的先进事迹、感人精神去鼓舞人、引领人,在树立典型的同时,推动普查工作的实施,扩大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例如,近年来我省测绘行业有3人先后获得全国、全省“五一劳动奖章”,3位先进都奋战在普查线,我们以一个平凡的普查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作出不平凡的事迹为切入口,宣传报道这3人在普查劳动竞赛中的感人事迹,大力弘扬以“快、干、好”为核心的测绘文化以及“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

**日报、中国测绘报、信息日报等媒体作了详细报道。

另外,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采取举办或参加道德讲堂、劳模报告等方式,将普查典型事迹传递出去,借典型之口说普查之事,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四)建立“三项机制”,保障劳动竞赛有效顺利开展

  一是建立督导督查机制。

成立了由局领导班子成员为组长的7个地理国情普查督导组,每个督导组对口1-2个设区市及普查作业单位。

督导组在督进度、督质量、查管理、查落实的同时,对地理国情普查劳动竞赛进行督导。

在省普查办的高位推动下,各设区市普查办都成立了普查劳动竞赛相应机构、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广大普查职工积极踊跃地投入到普查劳动竞赛中。

  二是建立协作帮扶机制。

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共同完成。

省普查办将劳动竞赛的团结协作精神融入到普查工作中,充分发挥拥有的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将局属单位和技术力量较弱的行业单位捆绑在一起,建立友好单位,“一对一”结对子帮扶,在技术和业务上进行对口指导和帮助,行业单位的整体进度和质量得以保证。

**核工业测绘院在普查前期,由于新职工较多,没有实战经验,于是引进“师傅带徒弟”机制,在作业单位内部建立了“139”即一个带3个,3个带9个的“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模式,充分发挥技术骨干的传、带、帮作用,加快普查新手的培养。

该院承担的高安市、芦溪县、安福县6千多平方千米的普查任务,进度和质量都在全省前列。

国家局李维森副局长在我省检查督导普查工作时,对核工业测绘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是建立宣传考评机制。

制定了地理国情普查劳动竞赛考评办法,坚持把劳动竞赛工作与普查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强化了年初有计划、年中有督促、年末有考核的管理机制。

将报送劳动竞赛信息、采用信息数量作为衡量各作业单位普查工作开展好坏的指标,列入年终工作目标考核,每个季度还将信息报送及采用数目按单位统计并公布,在全省地理国情普查推进工作会议上予以通报.

天津市20XX年度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总结和20XX年工作思路

  20XX年,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国家局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点,重点工作创出亮点,日常工作出成绩,天津测绘地理信息各项工作实效明显。

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突出特色,注重创新,保障地理国情普查工作高质高效完成

  

(一)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全力推进普查进度

  制定了工作计划,建立了例会制度,定期编报工作月报、简报、会议专报等,及时反馈和通报重大工作进展或存在问题。

截止目前,已完成20XX年数字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图(DOM)制作和内业解译及外业工作底图制作工作;正在开展外业调绘核查、遥感解译样本数据制作、内业地表覆盖分类编辑整理、内业国情要素编辑整理和DEM精细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二)开拓思路,协同合作,联合开展统计分析

  与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南开大学、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积极合作,联合开展地理国情普查统计分析前期工作。

10月23日,市地理国情普查办副主任与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围绕地理国情普查综合分析及“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专题座谈,双方达成共识将以地理国情普查和“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为契机开展战略合作,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三)规范流程,严格质检,提高普查成果质量

  组织编制了14项技术规定,印发了4项质量管理相关规定、办法。

成立了技术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问题提供技术咨询。

设立了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开展首件成果检验,严格落实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

对普查过程质量控制情况和过程成果质量进行监督抽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普查生产过程质量情况,保障最终成果质量。

  二、完善升级,拓展应用,提升数字天津地理空间框架和天地图服务功能

  数字天津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取得了“五个一”的重要成果,即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立了一个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开发了一个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了一批应用示范项目、建立了一套长期运行维护的机制。

20XX年5月,项目通过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天津市政府联合组织的多位专家参与的项目成果验收,促进了天津市地理信息资源充分共享和利用,为相关部门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天地图.天津”节点已实现与国家地理信息局节点的互联互通,建立了运行维护支撑体系,完成了最新20XX年0.5米分辨率航空影像的处理、行政审核及上线工作,通过了国家局的接入评估。

整合了市政、环保、土地、规划、建筑等行业信息,更新了天津市综合信息地理信息数据库,在以上行业中得到有效应用。

同时,增加了街景、医院、教育、历史风貌等多个专题数据内容,提高了“天地图.天津”的综合服务能力。

  三、大力扶植,政策引导,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我局组织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精神,设计并下发了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调查问卷,摸清了产业发展现状。

与市经信委进行多次专题座谈,研究制定了天津市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起草完成了《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代拟稿)》(初稿),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报市政府审批。

  四、联合协作,共建共享,推动京津冀测绘地理协同发展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天津市规划局、河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共同签署了《京津冀测绘地理信息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书》,联合绘制了8幅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用图(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保障服务。

京津冀测绘地理信息协同发展第三次座谈会上,三方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确定了将实现CORS站联网工作,建立基础测绘协同更新及共享机制;制定京津冀区域共同监测标准,确定内容与方法,形成京津冀地理国情监测协同机制;选取能够反映三地共性的专项统计分析内容,建立京津冀地理国情统计分析合作机制,形成区域性统计分析成果,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提供决策支撑。

  五、夯实根基,持续更新,稳步推进全市基础测绘工作

  20XX年,天津市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的基站扩展到20个,天津市测绘空间基准和高程基准的稳定性大幅提高。

对全市2069个测量标志进行了普查,对丢失的53个测量标志进行了补埋。

按照20XX年天津市基础测绘计划,组织完成了天津市宝坻区和宁河县1:

1万地形图更新工作,更新1:

1万地形图2900平方公里,数据库更新工作同步进行。

完成了全市域700幅1:

1万地形图向20XX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工作,完善了天津市90坐标系向20XX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软件,为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向20XX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奠定了基础。

  五、转变服务,加强指导,规范测绘地理信息日常监管

  一是组织召开了天津市20XX年测绘资质复审换证工作部署会暨《测绘资质管理规定》和《测绘资质分级标准》培训会,全面宣贯测绘资质管理制度,部署复审换证工作要求。

全市119家测绘资质单位的复审换证初审工作基本完成,各级测绘资质单位正进行整改。

计划11月底前完成甲级测绘资质初审工作并报送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审批,12月底前完成乙丙丁级测绘资质单位复审换证工作并重新颁发测绘资质证书。

二是开展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检查,从全市各测绘单位20XX年汇交的成果目录中进行随机抽检,共抽取105家测绘单位的332个项目,涵盖测绘地理信息各专业。

全部检验结果预计年底前完成。

三是组织对保存有民国时期地图的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市场进行了检查,对天津市图书大厦进行现场检查。

对发现的问题地图进行现场封存,提出整改意见。

四是利用互联网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系统软件持续开展互联网地图监管工作。

已将通过监管系统软件发现的218个涉嫌问题地图网站一并报送有关部门进行审核,将个别存在疑问的地图网站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复核认定,并按属地管理原则将不属我市管辖的问题地图网站报送有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四是与市应急办建立合作机制,深入研究应急需求与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有效衔接,将测绘地理信息应急保障纳入天津市应急保障“十三五”规划中,并在科研立项、自主研发、应急演练、风险评估等多方面拓展深层次合作。

  六、积极发动,创新方法,丰富测绘宣教培训工作形式

  

(一)举办两期专项培训:

一是天津市20XX年地图管理、编制和互联网地图安全审校人员培训班。

培训后,进行了统一考试,考试合格人员共66名,取得了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统一印制的《互联网地图安全审校人员上岗证》。

二是天津市涉密测绘成果管理和使用人员岗位培训班将于12月中旬举办,有关单位领导和涉密测绘成果管理人员预计220人参加。

培训后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将颁发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统一印制的岗位培训证书。

  

(二)举办版图两赛活动:

积极发动全市各中、小学和高校的学生参与少儿手绘地图大赛。

成功举办了“美丽中国”第二届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团体赛天津选拔赛。

天津海事测绘中心代表队获得冠军,代表天津参加全国竞赛。

  (三)继续开展“三进”活动:

联合市教委、部分区县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新闻网络媒体,向30个学校、23个社区发放宣传材料千余份,通过在媒体登载国家版图知识等方式,扩大了“三进”活动影响范围,达到了普及国家版图知识的目的。

  七、不断探索创新,全力推进下半年工作

  

(一)全力以赴完成国情普查工作。

按照普查标准时点和国务院普查办的统一要求,加强过程监督,确保数据管理和使用安全,细化工作计划,倒排工期,确保普查任务圆满完成。

同时找准与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深度谋划普查成果应用,做好专项统计分析,形成一份有份量、有代表性、有说服力的普查成果,为“十三五”规划编制、政府宏观决策、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依据。

  

(二)积极扶持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的要求,按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统一部署和市政府有关领导重要批示,与市经信委共同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细化配套措施,协助市政府出台《天津市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进一步发挥好政府部门的孵化、引导、扶持作用,建立产业发展联盟,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业强劲增长。

  (三)加强宏观管理,转变服务方式,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

以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纳入天津市“十三五”专项规划为契机,集全行业之智,布局谋篇,科学编制天津市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夯实基础测绘根基,不断提升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覆盖范围、数据更新频次和内容丰富程度。

加速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智慧时空云平台的转型升级,促进数字天津建设成果的广泛应用。

加快测绘信息化建设,做好与大数据工作的融合,充分发挥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使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与应急保障、资源监测、环境评估、交通管理等各领域紧密结合,提高基础保障服务能力。

  (四)大力推动测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进一步拓展“天地图”增值服务,开发新型特色地图产品。

鼓励地理信息软件研发和自主创新,推广北斗导航终端技术应用,加大LBS定位服务的社会化深度应用;以“天津市城市建设管理监管系统”、“三维数字社区平台”、“智慧城市”等重大地理信息项目为契机,推动无线智能信息推送、室内定位、二三维一体化、无线传感网络等技术的专业化应用,提升地理信息智慧化服务能力。

  (五)加强测绘地理信息市场和安全监管。

进一步简政放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抓住市场监管的重点和关键点,创新监管机制,在成果质量监管、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等方面下功夫,针对无序竞争、问题地图、非法测绘、测绘成果泄密等问题,以测绘资质管理系统、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互联网地图监管系统为依托,不断提高综合监管能力,为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