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考语文面对面记叙文阅读30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16542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14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中考语文面对面记叙文阅读3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广西中考语文面对面记叙文阅读3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广西中考语文面对面记叙文阅读3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广西中考语文面对面记叙文阅读3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广西中考语文面对面记叙文阅读3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中考语文面对面记叙文阅读30篇.docx

《广西中考语文面对面记叙文阅读3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中考语文面对面记叙文阅读30篇.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中考语文面对面记叙文阅读30篇.docx

广西中考语文面对面记叙文阅读30篇

记叙文阅读30篇

挚爱亲情(10篇)

一、记叙文阅读(共15分)

父亲满身污渍

徐立新

①那年,母亲病情加重,不能再干任何体力活,家中所有的负担都压到父亲的头上,希望则寄托在我的身上,可中考我却考砸了。

②我只能上县城里的一所普高。

开学那天,我的心情失落到极点。

空中飘着小雨,父亲送我去报名,同去的还有两名学生和他们的父亲,他们考上的都是示范高中,那是一所考入本科率特别高的高中,意味着他们的一只脚已经踏入了大学校门。

一路上,他们的父亲都在说笑,骄傲自豪的表情一目了然。

③父亲偶尔也会插上几句,但我能感觉他是出于礼貌,并不是发自真心的。

途中要经过一段没有架桥的河道,我的一位表哥正好在那里摆渡,他马上认出了父亲,大声地跟父亲打招呼,问我们要去那里。

父亲说送我去上高中,表哥便说是示范高中吧?

恭喜呀!

父亲说不是,表哥顿觉失礼了,不再言语。

④到了县城后,一行人便分开了,我要去的普高,位于偏远的北城,需要坐车去,出租车很贵,父亲选择坐打油机(一种烧柴油的小型机动载人助力车)去。

他跟人讲好了价格后,便将我的行李和被褥搬上车,车厢很小,我跟父亲紧紧地挤在一起,动一下身体都难。

打油机一路轰鸣地艰难向前,遇到坑坑洼洼处便会激烈地上下左右摇晃,让人心惊胆战。

十多分钟后,我们遇到一段长长的坡。

由于路面湿滑,又加上超载,打油机根本爬不上去,尽管马力不断被加大,从发动机里喷发出来的黑烟越来越浓,但依然无济于事,只能在原地痛苦地止步不前。

⑤见此状,父亲说,他下去推;我也要,但他不同意,理由是我脚上穿了一双刚买的新球鞋,他怕我推车时弄脏它,去学校时不好看。

⑥于是我便坐在车里,手使劲按住行李和被褥,不让它们掉出去,开车师傅加大油门,父亲则使出浑身力气艰难地推搡着车子,强大的阻力让打油机不停地向后移动、摇晃着,好几次险些就要顶倒父亲,但父亲绝不后退,最终迫使打油机一点点地向前挪动。

⑦父亲的鞋和裤子,很快便被路过的汽车溅起的湿泥和污水弄脏了,他头发和脸上也布满了水滴,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汗水。

⑧当驶出最后一道坡后,不再有阻力的打油机猛得向前窜了出去,父亲忽得失去了对抗力和重心,一下子趴倒在地,一身衣服全被弄脏了。

⑨爬起来后,他将衣服简单地擦了擦,“没关系,回家洗洗就又干净了,”父亲说完便带着满身的污渍带我去交学费了。

⑩一个刚大学毕业的老乡,在学校当老师,中午父亲请他吃了一顿饭,拜托他对我多加照顾。

⑪至此,他口袋里的钱已经很少了,去回去的车站,便不能再坐打油机了,只能走过去。

我站在校门口,目送父亲远去,他一手拿着一根扁担,一手拿着来时捆被褥的麻绳,头也不回地一步步地朝前走。

小雨不知何时停了,但天上没有太阳,没能晒干父亲的衣服,他上衣、裤子和鞋上的污渍依然清晰可见,我一辈子都忘不掉。

也就是从那一刻,我暗地里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替父亲争口气。

⑫3年后,我考上一所很不错的大学,父亲又一次送我去报名。

途中,我问他,还记得送我上高中时的情景吗?

父亲点点头。

我又问,当时您心情失落吗?

“有点,”父亲回应道,“但我觉得只要你不放弃,依然还能赢,就像爬坡推打油机一样,只能卯足劲去推,终究还是能将它推上去的。

⑬我要感谢父亲,是他的不妥协和坚持给了我勇气,是他满身的污渍给了我雪耻的决心。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7年12月3日)

1.选文以“父亲满身污渍”为题有什么好处?

(2分)

 

2.简要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家中所有的负担都压到父亲的头上,希望则寄托在我的身上,可中考我却考砸了。

 

(2)从发动机里喷发出来的黑烟越来越浓,但依然无济于事,只能在原地痛苦地止步不前。

 

3.谈谈你对第⑫段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3分)

 

4.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⑬段在文章的作用。

(2分)

 

5.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简要分析。

(4分)

 

二、记叙文阅读(共15分)

父爱的速度

风之语

  ①那年我读高二,正是需要加速的时候,却因为成绩的飞快下滑和老师的忽视而自暴自弃。

②我无意中参与了一场群架,并不知道打架的目的是什么,只知道发泄似的冲上去乱打。

打到别人都逃走了,我站在一个被打昏过去的男生面前竟挪不动腿,被路过的一位老师当场捉住,扭送到校长室去。

而校长,只瞥了一眼我劣迹斑斑的违纪记录,便摆摆手说:

“你回家去吧,以后不必再来了。

③我就这样神思恍惚地收拾了书包,被老师遣送回家。

走到门口的时候,看见父亲在院子里满头大汗地劈柴,我突然想要逃掉,却被父亲抬头叫住了。

我木然地将一张勒令退学的通知递给他,他看了许久,才叹口气,说:

“你先在家学习,晚上跟我去校长家坐一坐。

④平生从来没有求过人的父亲,将给我攒好的下学期的所有费用,都提前支出来换成酒和茶叶,然后趁着夜色,带我去校长家。

⑤这是父亲第一次给人送礼,他明显有些紧张。

在一次车祸中被撞瘸的右腿,使父亲走起路来愈加艰难。

⑥在昏暗的楼道里往上爬的时候,我跟在父亲身后,看他虚胖的背影在栏杆上一一划过。

偶尔我轻咳一声,会惊得他微微一怔,随即小心翼翼地四下张望一番,确定没有人看到,他才继续溜着墙根前行。

⑦终于敲开校长家门的时候,父亲已是一头大汗。

校长开门看到神情谦卑的父亲,先是一愣,随即瞥见低头缩在后面的我,这才明白过来。

勉强让我们进去后,校长并没有因为父亲在就多么客气,他只是几句话,便将我重新回校的希望灭绝了。

但父亲却是一直微笑着,点头附和校长的每一句话,又低声下气地反复说:

“求你宽容一下,给孩子一个读书的机会。

”一旁的我,在缭绕的烟雾里听着,突然很想冲出去,再不回头。

⑧但我还是跟父亲挨到了最后一分钟。

起身要走的时候,校长很坚决地让父亲把东西拿回去。

父亲却在他转身去提东西的那一瞬间,拉起我冲出门去,校长也动作迅速地紧跟出来。

⑨黑漆漆的楼道里,父亲箭一般地将那些阻挡他的“荆棘”统统地撞了开去。

他那条微瘸的右腿,那一刻像是被注入了一股非凡的力量,突然间无可匹敌。

⑩将校长甩得无影无踪的时候,父亲终于停住了脚,扶着我的胳膊,弯腰大口大口地喘气。

片刻后,他抬起头来,无比自信又无比得意地笑道:

“只要留下了东西,你回校读书的事,肯定就有希望了。

”而我,却在他的这句话里,转过身去无声地哭了。

⑪果真像父亲说的,几天后,我便接到了回校读书的通知。

⑫父亲送我回校的时候,并没有像母亲一样喋喋不休地一路唠叨,而我也没有向父亲保证什么。

但此后的我,却是在心里,将那个晚上父亲奔跑的姿势牢牢地记下,且以同样神奇的速度,紧咬了牙,一直跑到了高考结束。

⑬我的录取通知书,是校长帮我取的,同时交给我的还有一年前父亲送给他的酒和茶叶。

校长捶我一拳,说:

“你小子记住了,你能有今天,不是因为我给了你机会,而是你父亲拖着残疾的右腿,拼命跑出来的。

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父亲,有那样让人叹服的速度……”

⑭原来父爱的速度,刻骨铭心记住了的,不只是我一个人。

(选自《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7.10)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2.结合语境,分析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1)走到门口的时候,看见父亲在院子里满头大汗地劈柴,我突然想要逃掉,却被父亲抬头叫住了。

 

(2)一旁的我,在缭绕的烟雾里听着,突然很想冲出去,再不回头。

 

3.赏析第⑨段画横线的句子,说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怎样的效果?

(2分)

 

4.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分)

 

5.有人认为文章中写父亲送礼的情节会严重损害父亲的形象,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为什么?

(3分)

 

三、记叙文阅读(共15分)

父母也会撒娇

乔凯凯

①给母亲打电话,似乎感觉母亲的嗓音有些异样,一问才知道母亲感冒了,而且有一段时间了。

提早下班回去看母亲,母亲半躺在沙发上看电视。

“走,我陪你去医院开点儿药。

”我伸手去拉母亲。

母亲摇摇头说:

“我不想吃药,你爸给我买了药,太苦了。

”“良药苦口嘛!

不苦怎么能有效?

”我拿起一包药递给母亲。

本来好好的母亲却似乎一下子眼泪汪汪了:

“这药真的很苦,我不想吃。

②吃个药怎么这么麻烦?

有病不吃药能好吗?

我有点急了,年纪大了还不重视身体,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

怎么越老越像孩子了呢!

想到“孩子”这两个字,正欲发火的我突然愣住了,也在瞬间释然——母亲这样子不正是小时候的我吗!

③想到此,我在母亲身边坐下,笑着说:

“吃了药才能好呀,这样就有力气跳广场舞了,咱加把劲儿,争取夺得广场舞皇后的称号,让我爸有点危机感。

”看到母亲忍不住笑了起来,我继续说:

“来,我帮你倒杯水,赶快好起来给我做好吃的,我最喜欢你做的饭菜了。

”母亲点点头,接过药吃了下去。

我不知道那药是不是真的很苦,我只看到母亲脸上露出了满足幸福的笑容。

④有一次父亲做了一个小手术,出院后在家休养。

想着父亲已经痊愈,再加上我工作忙,直到半个多月后才来到父母家。

一见面,父亲就跟我说:

“我的伤口还是疼。

”我顿时紧张起来,难道伤口发炎了?

没愈合好?

父亲掀起衣服给我看他的伤口,伤口愈合得很好,连针眼都快看不见了。

“恢复得很好,没事。

”放下心的我松了口气说。

⑤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又跟我说:

“伤口有时还是会疼,不会有什么事情吧?

”父亲的话让我有点哭笑不得,伤口缝合处只剩下一条浅浅的印痕了,能有什么事情呀。

“我爸这是怎么回事,没事老盼着自己有问题干吗!

”一转身,我悄悄对着母亲抱怨。

“越老越矫情,别理他。

”母亲笑了笑说,“不过,你爸说他很享受你紧张地帮他查看伤口时的样子。

⑥母亲的话一下子提醒了我。

父亲是多么坚强的一个人,长这么大,我从来没见父亲喊过一次痛。

记得有次父亲带我和哥哥上山玩,哥哥因为调皮,差点从山坡上滚下去,父亲及时拉住了哥哥,自己却扭伤了脚。

等到家时,父亲的脚面已经肿得很高了。

我和哥哥都很内疚,父亲却说一点都不疼,还笑着逗我们玩。

而现在父亲却在我面前“示弱”,这不是另一种撒娇吗?

他是想得到女儿的关心和照顾呀!

⑦其实,每个父母心里都住着一个会撒娇的孩子。

当儿女一天天长大,臂膀变得坚强,能够为自己甚至为家人遮风挡雨时,父母心里潜藏的孩子似的天性就会激发出来,会把自己最柔软最脆弱的一面展现给你。

因为在他们眼里,你已经成为他们最信赖的依靠,他们也深信,你会像他们爱你那样爱他们。

他们愿意在你面前撒娇,是想得到你的体贴、关爱和安慰,正如你小时候赖在父母怀里撒娇,毫不设防地把自己的肚皮坦露出来,那是因为你知道,父母会给予你最周全的保护。

⑧现在,该我们给父母以保护了,你准备好了吗?

(《辽沈晚报》2017.11.4)

1.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1)本来好好的母亲却似乎一下子眼泪汪汪了:

“这药真的很苦,我不想吃。

 

(2)父亲的话让我有点哭笑不得,伤口缝合处只剩下一条浅浅的印痕了,能有什么事情呀。

 

2.结合文意,说说你对选文第⑦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2分)

 

3.请筒析第⑥段在全文中的表达效果。

(2分)

 

4.文章以“父母也会撒娇”为题可谓独具匠心,请简述这个标题的妙处。

(4分)

 

5.文章结尾说:

“现在,该我们给父母以保护了”,生活中,你准备如何保护你的父母?

(3分)

 

四、记叙文阅读(共15分)

4.爹的冰糖葫芦生意

张玮

  ①接到娘的电话,李冰急匆匆从外地赶了回来,进门发现爹躺在病床上。

娘告诉她,下雪天,你爹非去卖冰糖葫芦不可,结果人和车滑到了沟里,把腿摔坏了。

看着爹躺在病床上的样子,李冰心里就有些来气。

大冷的天,卖什么冰糖葫芦,挣不了仨瓜俩枣的!

“我不是和您说过好多次了,不让您卖冰糖葫芦了吗……”李冰唠唠叨叨地说着。

②小时候,李冰对爹就没什么好感。

在李冰眼里,爹就从来没让李冰痛痛快快地吃过几串冰糖葫芦。

李冰在学校里考了好成绩,回家给爹要犒赏,爹就只给李冰一串冰糖葫芦,如果多要,爹就会瞪了眼,训一句:

“吃多了闹肚子!

”李冰只好委屈地离开了。

③有一次,李冰的几个同学来找李冰,李冰缠着爹要几串冰糖葫芦,可爹死活不给,让李冰丢尽了脸面,李冰一个多星期没和爹说一句话。

后来,李冰大了,对爹从事的职业有些反感:

爹干什么不好,偏偏去卖冰糖葫芦,一串冰糖葫芦仅仅挣个毛把钱,这买卖能养家糊口吗?

但爹似乎做这买卖上了瘾,每天早出晚归的,乐此不疲。

④那次,爹到学校里给李冰送生活费,提去了一大塑料兜零碎毛票。

爹尴尬地笑笑说:

“爹来得急,没时间给你换成整票,你就用零钱买东西吧。

”李冰看着那一大兜零钱,真是哭笑不得。

看看自己周围的同学,家长送来的都是百元大钞。

李冰就觉得,爹真是一个没能耐的人。

⑤爹五十岁的时候,娘张罗着给爹过生日。

李冰的姑姑们也都到了。

娘守着满屋子的亲朋好友,仿佛是开玩笑似的对李冰说:

“你爹呀,卖了半辈子冰糖葫芦,可他自己连一串冰糖葫芦都没吃过哩。

”李冰表示不信,娘便说:

“不信,去问你爹。

”可李冰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时,爹却笑眯眯的,不置可否。

娘又接着说:

“别看你爹这买卖不大,可他顺顺利利地供你读完了大学……”

⑥私下里,李冰还是忍不住好奇地问娘:

“我爹真的没吃过一串冰糖葫芦吗?

”这回,娘真的是板着脸告诉她:

“可不,你爹曾亲口对我说过,每次看着那串冰糖葫芦,我总是难以下口,我总会想着,怎么把它卖出去变成钱,给女儿用。

”听着娘的话语,这一回,李冰突然感到鼻子有些发酸,只是她强忍着,没让眼泪落下来。

⑦李冰参加了工作后,就坚决不让爹再出去卖冰糖葫芦了,可爹就是不答应。

这不,爹终于出事了。

李冰看着病床上躺着的爹,知道爹现在最想让她干什么。

她对爹说一句:

“我替您去卖那些剩下的冰糖葫芦吧。

”爹一听,果然高兴得不知什么似的,脸上涌起了难得一见的笑容,嘴里直说:

“好,好,好……”

⑧李冰推起了爹走街串巷卖冰糖葫芦的那辆老式大轮自行车,这时李冰才发现,那硬皮鞍座上,竟摩擦得起了许多皮毛。

李冰抚摸着,心里又是一番感慨。

⑨“卖冰糖葫芦了……”李冰学着爹的样子吆喝起来。

听到吆喝声,一些领着孩子的老头,老太太走出了家门,看到李冰,便纷纷问起来:

“你爹怎么了,你爹怎么没来卖呢?

”有些知道爹出事的主顾说:

“给我多来几串吧,你爹可是个好人,有时在路上碰着,没带钱,你爹总是要给孩子几串冰糖葫芦。

回去,可别忘了给你爹捎个好……”也就是从这时起,李冰才突然明白:

原来,爹卖小小的冰糖葫芦,竟也拥有这么好的人缘儿。

⑩在外村,李冰看到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坐在墙根下晒太阳。

还不等走近,老人便说:

“你是李山印的女儿吧?

”李冰点点头。

那老人便说:

“我就知道肯定错不了。

这十里八乡只有你爹卖冰糖葫芦。

孩子,你不知道,你爹每次卖冰糖葫芦路过这里,俺哥俩都要唠上一阵子,只有唠上一阵子,他才会开开心心地走……”

⑪听着老人的话语,李冰突然感到,爹哪里是在做冰糖葫芦的买卖,爹分明是在做人生最快乐、最有意义的事情!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8)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

(3分)

 

2.文章第②③段写爹的吝啬,李冰对爹的反感,有什么作用?

(2分)

 

3.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简要分析。

(2分)

 

4.请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

(1)爹干什么不好,偏偏去卖冰糖葫芦,一串冰糖葫芦仅仅挣个毛把钱,这买卖能养家糊口吗?

(2)这时李冰才发现,那硬皮鞍座上,竟摩擦得起了许多皮毛。

 

5.“但爹似乎做这买卖上了瘾,每天早出晚归的,乐此不疲”,从全文看有哪些原因?

请分点作答。

(4分)

 

五、记叙文阅读(共15分)

肉包和香蕉

睿雪

①肉包和香蕉的味道,曾经充斥在我童年中的某一段时光。

②12岁那年,我生了一场大病,父母带着我四处求医。

在省城的一家大医院,病情终于得到确诊,医生建议给我做手术。

慌忙为我办理了住院手续后,母亲就离开了。

这几个月的奔波已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花去大半,母亲必须回去为我筹集动手术的钱。

③病房里尽是惨白的颜色,我的心情愈加沉重。

大部分时间里,我喜欢静静地坐在病床上,望着窗外发呆。

或许是怕惹我心烦,守在我身边的父亲也总是小心翼翼地陪我一起沉默。

④只有每天清晨,才是父亲最活跃的时候。

他总是早早起床,冲出门去,买回4个肉包,当一天的饭菜。

肉包是小贩们提来叫卖的,数量有限,很多人抢买。

我好奇父亲为什么总要去买肉包,父亲抱怨说医院的饭菜味道太怪,他吃不习惯。

我的看法倒与他不同。

医院的饭菜里有我从没吃过的豆芽菜,还有一些叫不上名的肉制品,香甜可口。

所以,每到饭点,我吃饭配菜,父亲吃肉包,配一碗清汤。

肉包的味道很浓,经常惹来病房里其他人的小声抱怨,但父亲还是雷打不动地买,雷打不动地吃。

⑤过了几天,母亲筹集的钱寄来了。

当我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父亲只是紧紧地握住我的手,什么话也没说。

但我能感受得到,父亲是想鼓励我坚强、别害怕。

年幼的我对手术难免恐惧,但我努力对父亲挤出微笑,直到他的身影渐渐离我而去。

⑥当我醒来的时候,已经回到病房。

父亲趴在我的病床旁睡着了。

我刚试着动了下身子,父亲就一个激灵坐起来,怜爱地摸摸我的头,问我想吃点什么。

⑦我很想对他说,我想吃李子、桃子或苹果。

李子和桃子是常见的水果,我怀念那种味道。

而苹果是我很少能吃得到的,一直对我充满诱惑力。

但话到嘴边成了——“我想吃香蕉”。

我轻轻地对父亲说。

我观察过,医院门口的水果摊上,李子、桃子和苹果的标价都在每斤3元以上,唯一便宜的就是香蕉,每斤1.5元。

⑧父亲很乐呵地跑了出去,不一会儿就提了一串儿香蕉进来。

虽然我并不爱吃香蕉,但为了帮父亲省点儿钱,此后的20天里,只要父亲问我想吃什么,我都会回答“香蕉”。

⑨出院回家后,有一天,母亲要出门买东西,问我们想吃点什么。

没想到,我和父亲同时指着对方喊道:

“只要不给她(他)买香蕉(肉包)就行!

⑩母亲一头雾水,而我和父亲只是相视一笑。

是的,只是笑,不必要说什么。

原来,我和父亲都早已猜透了对方的秘密——我岂会不知道,父亲啃肉包是为了让我能吃医院里的好饭菜;父亲也早就明白,我要香蕉是故意为他省钱。

肉包和香蕉,承载着我们这对清贫父女心有灵犀的默契。

很多时候,最深沉的爱,往往无须言明,埋于彼此的心底,默默享受,便已足够。

(选自《人民周刊》2017年第19期,有删改)

1.本文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

有什么作用?

(2分)

 

2.揣摩语句,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

(1)或许是怕惹我心烦,守在我身边的父亲也总是小心翼翼地陪我一起沉默。

 

(2)当我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父亲只是紧紧地握住我的手,什么话也没说。

 

3.文中有多处地方相互照应。

请找两处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分)

 

4.“但我努力对父亲挤出微笑”,这个细节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2分)

5.文章故事情节给你什么启示,请写出你的感想。

(3分)

 

六、记叙文阅读(共15分)

带老母亲坐飞机

孙道荣

①因为路上遇堵,值机时间快到了,所以,一下车,我就拖着行李箱,急匆匆走进候机大厅。

回头一看,母亲却没跟上。

赶紧又回头找母亲,她拎着布袋子,不知所措地站在候机厅的玻璃门外。

看见我,母亲讪讪地笑笑,一眨眼你就不见了,这都是玻璃窗户,你怎么走进去的?

我告诉母亲,这是感应门,你走近一点,它就会自动打开的。

时间来不及了,我们赶紧进去吧。

②母亲歉疚地点点头,那我们快点,我跟紧你。

③还好,候机厅显示屏告示,我们的航班晚点了。

我对母亲说,你就在附近找个位子坐一下,我先去上个厕所。

等我上完厕所回来,看见母亲茫然地站在原地,一动未动。

我指指边上立柱下的空座位,问她为什么不去坐一坐。

母亲喃喃地说,里面这么大,我怕一走开,你回头找不到我了。

④我的心一紧,忽然意识到,这是母亲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飞机。

⑤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我在杭州工作十几年,母亲来过几次,但每次都是应我的要求,来帮我们临时照顾孩子的,除了带她老人家到西湖边玩过一次外,她几乎没走出过我们小区。

这一次,我就是特地带母亲坐飞机去厦门旅游。

⑥排队过安检时,母亲一直拽着我的背包带,仿佛一松手,我就会消失在茫茫人海似的。

到了安检口,我对母亲说,安检必须一个人一个人来,要不你在我前面进安检口?

母亲不安地说,我……我不会啊。

我把登机牌和身份证交给母亲,告诉她,只要把这两样东西交给安检员就可以了。

母亲犹豫了一会儿,说,那……那还是你先进去吧,我看看你是怎么做的。

又加了一句,进去后你要等着我啊。

⑦我的鼻子忽然有点发酸。

母亲虽然不识字,但在我们老家村子里,她算是非常能干的妇女,什么农活、重活,都是一把好手。

记得小时候,母亲第一次带我上几十里外的县城赶集,那是我小时候见过的最大的集市,我亦步亦趋地跟在她身后,生怕走丢了,对她崇拜得不得了。

一转眼,母亲老了。

⑧登上飞机,母亲浑浊的眼睛里,不时流露出惊讶之色,但我看出她努力抑制着,不表现出来。

母亲年轻时就好面子,我知道她是怕显露出来,显得自己很没见识,而丢了身边儿子的脸。

⑨空姐在发放食物了。

空姐问母亲,是吃面条,还是米饭?

母亲看看空姐,又看看我,忽然摇摇头。

我们一早出门,没来得及吃东西,我知道母亲其实饿了,于是替母亲要了一份面条,她爱吃面条。

等空姐走远了,母亲轻声责怪我,飞机上的东西很贵吧。

我轻声告诉她,这是免费的。

母亲这才释然。

⑩下了飞机,回头看见母亲的喜悦溢于言表。

⑪母亲这辈子没有出过远门,厦门,是她走过最远的地方了,也是七十多岁的她,第一次真正出门旅游。

一路上,看到的,吃到的,听到的,玩到的,对她来说,都是第一次。

在离开厦门前的一个晚上,母亲忽然重重地叹了口气,我以为她有什么不舒适,母亲幽幽地说,要是你爸还活着,也看到这些,该多好啊。

又笑笑说,回去就是马上死了,也值得了。

⑫那一刻,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齐鲁晚报》2017.11.8) 

 

1.请对第⑥段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3分)

排队过安检时,母亲一直拽着我的背包带,仿佛一松手,我就会消失在茫茫人海似的。

 

2.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1)赶紧又回头找母亲,她拎着布袋子,不知所措地站在候机厅的玻璃门外。

 

(2)我的鼻子忽然有点发酸。

 

3.第⑫段中“那一刻”具体指什么?

请简要概括。

(2分)

 

4.文章以“带老母亲坐飞机”为题有何妙处?

(3分)

 

5.结合文章主题,说说这篇文章给了你哪些启示?

(3分)

 

七、记叙文阅读(共15分)

父亲的车技

林之云

①记忆中,家里一共有过两辆自行车。

第一辆是苏联式,大梁弯下去的那种,刹闸靠脚往回蹬,在我们老家叫倒蹬闸。

那车子模样浑圆,结实,座子是皮的,很厚,也很硬。

    

②我们兄妹三人,从小在姥姥家长大。

父亲出身农村,弟兄四个,做了母亲家的上门女婿。

在我们老家,被叫做倒插门儿。

一个倒插门儿女婿,骑着那辆倒蹬闸自行车,一骑就是很多年。

③上世纪60年代末,家里添了辆新自行车,永久牌的,还是托北京的大姨找关系买的。

车子从邮局寄过来,得专门请人来安装。

那是一个夜晚,一个个纸箱子被拆开,来的人一件一件精心组装着它。

全家人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在那里看着它诞生。

虽然过去了很多年,到现在还记得它刚成型时的样子,黝黑锃亮,闪着不一般的光泽。

④父亲在县城一完小当老师,离家有一段距离。

每到周末,父亲才骑车回家,住上一天,算是团聚。

家里有什么事儿,父亲就骑着那辆永久牌去办。

⑤父亲生在农村,上过私塾,后来考上大专,学了师范,踢足球进过市队,写诗登过报纸,还写一手好毛笔字,也算得上多才多艺。

可能是熟能生巧,也可能专门练过,反正印象里觉得父亲的车技很不错。

⑥奶奶的家在另一个县的乡下,离我们生活的县城有30多华里。

兄妹三人里,只有我随了父亲的姓,所以每到过年,大都是我跟父亲回老家。

⑦那时,自行车后座上就会装得满满的,大米、白面、菜籽油,还有猪头和猪下水。

面袋子垂在两旁,其他的在座位上摞起来,用绳子来回捆好几道,结结实实的。

⑧一切准备停当,我就坐到大梁上,跟着父亲,骑行好几个小时,回到老家。

现在想想,那么漫长的归程,对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