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专题上课讲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16360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专题上课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专题上课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专题上课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专题上课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专题上课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专题上课讲义.docx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专题上课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专题上课讲义.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专题上课讲义.docx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专题上课讲义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专题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专题  4  学会倒着想

学  会  倒  着  想

例1:

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6天能长到16厘米。

问长到4厘米时要用多少天?

分析与解答:

由题中条件可知:

每天毛毛虫的长度都是前一天的2倍,倒着想,就是前一天的长度是后一天的一半。

我们就从第16天长到16厘米一天一天往前推算:

(1)第15天长到多少厘米?

                

(2)第14天长到多少厘米?

            

答:

长到4厘米时要用  天。

试一试1:

一条小青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20天能长到20厘米。

问长到5厘米时要用多少天?

例2:

一个数减16加上240,再除以7得40,求这个数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

我们先理清题中的顺序:

如下:

                  

用倒着想的方法思考,就是从原来运算的逆运算一步一步地推想。

最后是除以7得40,如果不除以7,那应该是40×7=280;如果不加上240,那应该是280-240=40;如果不减去16,那应该是16+40=56。

                                        

答:

这个数是    。

试一试2:

一个数如果加上5,乘5,减去5,再除以5,结果还是5。

这个数是多少?

例3:

小丽在做一道加法计算题时,由于粗心,把个位上的4看作7,十位上的8看作2,结果和是306。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

要求正确的答案,就要知道两个正确的加数。

看错的加数是27,因此得到错误的和是306。

我们倒着想,根据逆运算可以得到一个没有看错的加数是306-27=279。

题中已知一个正确的加数是84,所以,正确的和应该是:

(1)                  

(2)                

                                      答: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    。

试一试3:

小明在做一道加法计算题时,将个位上的5看作9,把十位上的8看作3,结果所得的和是123,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

例4:

一根铁丝剪去一半,再减去余下的一半,还剩14分米,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分米?

分析与解答:

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从上面的线段图可以看出,剩下的14分米和余下的一半同样多。

那么,原来铁丝长的一半就是14×2=28分米。

所以这根铁丝原来长就是:

                        

            答:

这根铁丝原来长    米。

试一试4:

小华用压岁钱的一半买了一只新书包,又用余下的一半买了几本文艺书,还剩15元,小华的压岁钱一共有多少元?

例5:

小红、小丽、小华三人分苹果,小红得的比总数的一半多1个,小丽得的比剩下的一半多1个,小华得10个。

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分析与解答:

根据题意,画线段图:

 

为什么小华得10个,这是因为小丽得到剩下的一半多1个,如果小丽只得了剩下的一半,那么小华应该得到10+1=11个,也就是剩下的另一半,这样也就说明了小丽得到了同样多的11个,我们由此可以算出小红取去后剩下的苹果数是11×2=22个。

同样,如果小红得的是总数的一半,那么剩下的应该是22+1=23个。

显然,总数的另一半也就是23个,那么苹果总数应该是23×2=46个。

(1)如果小丽只得剩下的一半,那么小华该得多少个?

              

(2)小红取了后,还剩多少个苹果?

                        

(3)如果小红只得总数的一半,应剩多少个?

            

(4)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答:

原来有  个苹果。

试一试5:

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一半又10页,第二天看了余下的一半又10页,还剩下15页没看。

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例6:

三只笼子里共养24只兔子,如果从第一只笼子里取出4只放到第二只笼里,再从第二只笼里取出3只放到第三只笼里,那么三只笼里的兔子就一样多。

原来三只笼里各养了多少只兔子?

分析与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第一只、第三只笼子里的兔子只发生了一次变化,而第二只笼里的兔子只数发生了两次变化;三只笼里的兔子不管怎样移动,兔子的总只数是不变的,我们从变化的结果“三只笼里的兔子就一样多”可知,最后每只笼子的兔子都是24÷3=8只。

再对照条件,把各笼里的兔子还原,就得到了原来各养了多少只。

(1)三只笼子最后各有多少只兔子?

              

(2)第一只笼子原来有多少只兔子?

              

(3)第二只笼子原来有多少只兔子?

              

(4)第三只笼子原来有多少只兔子?

              

答:

第一只笼子原来有  只兔子;第二只笼子原来有  只兔子;第三只笼子原来有  只兔子。

试一试6:

小青、小白、小华都喜爱画片,如果小青给小白11张画片,小白给小华20张画片,小华给小青5张画片后,他们三人的画片张数就同样多。

已知他们三人共有画片150张,他们三人原来各有多少张画片?

练习:

1、有种水草每天能长一倍,8天能长满一池塘。

长满半池塘要几天?

2、一个数的5倍加上6减去10再除以9,得4。

这个数是多少?

3、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十位上的8错看成5,个位上的7错看成1,结果求出的错误的差是236。

正确的差是多少?

 

4、某人乘火车从甲地到乙地,行了全程的一半时开始睡觉,当他醒来时发现火车又行了睡时剩下路程的一半,这时离乙地还有100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妈妈从副食店买回一些鸡蛋。

第一天吃了全部的一半又一个,第二天吃了余下的一半又2个,第三天吃了3个,恰好吃完。

妈妈买回多少个鸡蛋?

6、有甲、乙、丙、丁四篮苹果,如果从甲篮拿出10个给乙篮,从乙篮拿出12个给丙篮,从丙篮拿出20个给丁篮,从丁篮拿出14个甲篮后,四篮苹果的个数相等,已知四篮共有苹果120个。

原来四篮各有多少个苹果?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专题 3  楼梯上的数学

楼梯上的数学

  上楼下楼的过程中,也蕴藏着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楼梯中的数学,日常生活中与爬楼梯类似的问题还有锯木头的段数问题,敲钟遇到的时间问题等,都是比较特殊的问题。

1、爬楼梯遇到的层次问题,主要明白几楼与几层楼梯是不同的,从底楼起,楼数比楼梯层数多1。

即:

楼数=楼梯层数+1        楼梯层数=楼数-1

2、锯木头的段数问题,主要明白锯成木头的段数比锯木头的次数多1。

即:

段数=次数+1        次数=段数-1

3、敲钟遇到的时间问题,主要明白敲的次数比钟声之间的间隔多1。

即:

次数=间隔数+1          间隔数=次数-1

解决这类应用题,先要考虑以上提到的这些差别,再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

例1、聪聪住的这幢楼共有6层,每层楼梯20级,她家住在五楼,聪聪每次回家要走多少级台阶才能到自己住的那一层?

分析与解答:

聪聪住在五楼,从底楼走到五楼其实走了5-1=4(层)楼梯。

每层楼梯20级,要求从底楼走到五楼的台阶数,其实就是求4个20是多少。

(1)      聪聪从底楼到五楼要走几层楼梯?

              

(2)      聪聪从底楼到五楼要走几级楼梯?

              

      答:

聪聪每次回家要走  级台阶才能到自己住的那一层。

试一试1:

冬冬住在11楼,他他发现第8层到第9层有25级台阶,从底楼到冬冬家一共有多少级台阶?

例2、小红家住六楼,她从底楼走到二楼用1分钟,那么她从底楼走到六楼要用多少分钟?

分析与解答:

从底楼到六楼其实爬了6-1=5(层)楼梯,小红从底楼到二楼用了1分钟,即走一层楼梯要用1分钟,所以从底楼到六楼要用1×5=5(分)。

(1)      从底楼到六楼要爬几层楼梯?

                

(2)      从底楼到六楼要爬几分钟?

                

      答:

她从底楼走到六楼要用    分钟。

试一试2:

许亮家住五楼,他从四楼到五楼需要30秒,他从底楼走到五楼要多少秒?

例3:

把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料锯成5段,每锯一次要用3分钟,一共要用多少分钟?

分析与解答:

要把木料锯成5段,其实只需要锯5-1=4次,每锯一次要3分钟,要求一共用了多少分钟,就是求4个3分钟是多少?

(1)      把木料锯成5段,要锯几次?

                

(2)      一共要锯多少分钟?

                      

          答:

一共要用      分钟。

试一试3:

把一根16米长的钢管锯成4段,每锯一次用6分钟,一共需要几分钟?

例4:

时钟3点钟敲3下,6秒钟敲完;6点钟敲6下,几秒钟敲完?

分析与解答:

时钟敲3下,中间有2个间隔,2个间隔用了6秒,由此可知每个间隔用了

6÷2=3秒;时钟敲6下,中间有6-1=5个间隔,所用时间就是5个3秒。

(1)      敲3下钟声之间有几个间隔?

              

(2)      每个间隔用多少秒?

                  

(3)      敲6下钟声之间有几个间隔?

                

(4)      敲6下钟声用了多少时间?

                  

          答:

      秒钟敲完。

试一试4:

时钟12秒钟敲了7下,敲11下需要几秒?

例5:

六一儿童节同学们参加队列表演,有32人参加,每4人一行,前后两行间隔2米,这个队列全长多少米?

解:

(1)可以站几行?

                  

  

(2)有多少个间隔?

                  

  (3)队列有多长?

                    

            答:

这个队列全长    米。

试一试5:

学校组织同学去看电影,三

(2)班40个同学排成两路纵队,前后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是1米。

(2)班的队伍长多少米?

例6:

某工厂厂庆,在一条长40米的大路两侧插彩旗,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22面,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相距多少米?

解:

(1)每侧有多少面彩旗?

                    

  

(2)每侧有多少个间隔?

                    

  (3)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相距多少米?

              

答:

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相距  米。

试一试6:

在学校一条长24米的走廊两边摆菊花,从起点到终点共摆了18盆,相邻两盆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两盆之间相距多少米?

练习:

1、乐乐家住四楼,每次回家要走72级台阶,如果每层台阶一样多,每个楼层有多少个台阶?

2、王阿姨到一幢十层大楼的第八层办事,不巧停电,电梯停开,她从一楼走到四楼用了48秒,用同样的速度走到8楼,需要多少秒?

3、把一根钢管锯成小段,一共花了25分钟,已知每锯开一段需要5分钟,这根钢管锯成了几段?

4、时钟4点钟敲4下,9秒钟敲完,8点钟敲8下,几秒钟敲完?

5、同学们在两幢楼房间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栽了8棵,这两幢楼房相隔多少米?

6、李强用同样的速度在公园的林荫道上散步,他从第1棵树走到第10棵树用了9分钟,当他走了20分钟,他应该走到第几棵树?

(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如果路的一边从头到尾种了50棵树,他从头到尾共需要走多少分钟?

7*、云和小亮两人比赛爬楼梯,小云跑到3楼时,小亮恰好跑到2楼,照这样计算,小云跑到9楼时,小亮跑到几楼?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专题 1 加减法应用题

加减法应用题

用数学方法解决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就产生了通常所说的“应用题”。

应用题由已知的“条件”和未知的“问题”两部分构成,而且给出的已知条件应能保证求出未知的问题。

这一讲主要介绍利用加、减法解答的简单应用题。

例1小玲家养了46只鸭子,24只鸡,养的鸡和鹅的总只数比养的鸭多5只。

小玲家养了多少只鹅?

解:

将已知条件表示为下图:

表示为算式是:

24+?

=46+5。

由此可求得养鹅(46+5)-24=27(只)。

答:

养鹅27只。

若例1中鸡和鹅的总数比鸭少5只(其它不变),则已知条件可表示为下图,

表示为算式是:

24+?

+5=46。

由此可求得养鹅46-5-24=17(只)。

例2一个筐里装着52个苹果,另一个筐里装着一些梨。

如果从梨筐里取走18个梨,那么梨就比苹果少12个。

原来梨筐里有多少个梨?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将各种数量关系表示为下图。

有几种思考方法:

(1)根据取走18个梨后,梨比苹果少12个,先求出梨筐里现有梨52-12=40(个),再求出原有梨(52-12)+18=58(个)。

(2)根据取走18个梨后梨比苹果少12个,我们设想“少取12个”梨,则现有的梨和苹果一样多,都是52个。

这样就可先求出原有梨比苹果多18-12=6(个),再求出原有梨52+(18-12)=58(个)。

(3)根据取走18个梨后梨比苹果少12个,我们设想不取走梨,只在苹果筐里加入18个苹果,这时有苹果52+18=70(个)。

这样一来,现有苹果就比原来的梨多了12个(见下图)。

由此可求出原有梨(52+18)-12=58(个)。

由上面三种不同角度的分析,得到如下三种解法。

解法1:

(52-12)+18=58(个)。

解法2:

52+(18-12)=58(个)。

解法3:

(52+18)-12=58(个)。

答:

原来梨筐中有58个梨。

例3某校三年级一班为欢迎“手拉手”小朋友们的到来,买了若干糖果。

已知水果糖比小白兔软糖多15块,巧克力糖比水果糖多28块。

又知巧克力糖的块数恰好是小白兔软糖块数的2倍。

三年级一班共买了多少块糖果?

分析与解:

只要求出某一种糖的块数,就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得到其它两种糖的块数,总共买多少就可求出。

先求出哪一种糖的块数最简便呢?

我们先把已知条件表示为下图。

由上图可求出,

小白兔软糖块数=15+28=43(块),

水果糖块数=43+15=58(块),

巧克力糖块数=43×2=86(块)。

糖果总数=43+58+86=187(块)。

答:

共买了187块糖果。

例4一口枯井深230厘米,一只蜗牛要从井底爬到井口处。

它每天白天向上爬110厘米,而夜晚却要向下滑70厘米。

这只蜗牛哪一个白天才能爬出井口?

分析与解:

因蜗牛最后一个白天要向上爬110厘米,井深230厘米减去这110厘米后(等于120厘米),就是蜗牛前几天一共要向上爬的路程。

因为蜗牛白天向上爬110厘米,而夜晚又向下滑70厘米,所以它每天向上爬110-70=40(厘米)。

由于120÷40=3,所以,120厘米是蜗牛前3天一共爬的。

故第4个白天蜗牛才能爬到井口。

若将例4中枯井深改为240厘米,其它数字不变,这只蜗牛在哪个白天才能爬出井口?

(第5个白天)

练习:

1.甲、乙、丙三人原各有桃子若干个。

甲给乙2个,乙给丙3个,丙又给甲5个后,三人都有桃子9个。

甲、乙、丙三人原来各有桃子多少个?

2.三座桥,第一座长287米,第二座比第一座长85米,第三座比第一座与第二座的总长短142米。

第三座桥长多少米?

3.

(1)幼儿园小班有巧克力糖40块,还有一些奶糖。

分给小朋友奶糖24块后,奶糖就比巧克力糖少了10块。

原有奶糖多少块?

(2)幼儿园中班有巧克力糖48块,还有一些奶糖。

分给小朋友奶糖26块后,奶糖就只比巧克力糖多18块。

原有奶糖多少块?

4.一桶柴油连桶称重120千克,用去一半柴油后,连桶称还重65千克。

这桶里有多少千克柴油?

空桶重多少?

5.一只蜗牛从一个枯水井底面向井口处爬,白天向上爬110厘米,而夜晚向下滑40厘米,第5天白天结束时,蜗牛到达井口处。

这个枯水井有多深?

若第5天白天爬到井口处,这口井至少有多少厘米深?

(厘米以下的长度不计)

6.在一条直线上,A点在B点的左边20毫米处,C点在D点左边50毫米处,D点在B点右边40毫米处。

写出这四点从左到右的次序。

7.

(1)五个不同的数的和为172,这些数中最小的数为32,最大的数可以是多少?

(2)六个不同的数的和为356,这些数中,最大的是68,最小的数可以是多少?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专题  5   应用题

(一)

应用题

(一)

学法指导:

解答应用题首先要弄清题意,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再通过分析题中的数量间的关系,找到解题方法,最后列出算式,算出结果,写出答案。

关键是要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例1:

食堂运来一批大米,吃掉24袋,剩下的袋数是吃掉的2倍。

食堂运来大米多少袋?

分析与解答:

要求食堂运来大米多少袋,必须知道吃掉的袋数和剩下的袋数这两个条件,吃掉的袋数已经知道,是24袋,所以要先求剩下的袋数,再求出共运来大米的袋数。

(1)剩下多少袋大米?

 

(2)一共运来多少袋大米?

             

综合算式:

     

  答:

食堂共运来  袋大米。

试一试1:

张大爷家养了18只公鸡,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6倍,张大爷家共养了多少只鸡?

 

例2:

有甲乙两人,甲收藏图书有600本,乙收藏的图书本数是甲的3倍。

甲乙两人收藏的图书相差多少本?

分析与解答:

根据甲收藏图书有600本和乙收藏的图书本数是甲的3倍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乙收藏图书的本数,题中又知道甲收藏的图书,就可以求出甲乙两人收藏的图书相差多少本。

(1)乙收藏图书多少本?

           

(2)两人收藏的图书相差多少本?

                                

综合算式:

                                                                      

   答:

甲乙两人收藏的图书相差  本。

试一试2:

果园里有梨树60棵,苹果树是梨树的4倍,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例3:

学校饲养小组养了18只黑兔,养的灰兔的只数是黑兔的3倍,养的白兔的只数比灰兔多12只,学校饲养小组养了多少只白兔?

分析与解答:

要求养白兔的只数,必须要知道灰兔的只数,根据题中灰兔的只数是黑兔的3倍,必须要知道黑兔的只数,题中已知,所以要先求灰兔的只数,再求白兔的只数。

(1)灰兔多少只?

                      

(2)白兔多少只?

                

综合算式:

                                                                      

  答:

学校饲养小组养了          只白兔。

 

试一试3:

学校图书室有科技书120本,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4倍,游戏书的本数比故事书少100本,学校图书室有游戏书多少本?

例4:

商店里有红气球54个,黄气球24个,花气球和黄气球的总数比红气球少8个。

有花气球多少个?

分析与解答:

根据花气球和黄气球的总数比红气球少8个,可知道花气球和黄气球的总数和红气球比,花气球和黄气球的总数少,红气球多。

已知红气球54个,那么可以求出花气球和黄气球的总数,题中又知道黄气球的个数是24个,从而可以求出花气球的个数。

(1)花气球和黄气球共多少个?

            

(2)花气球多少个?

                     综合算式:

                                                                                       

   答:

有花气球          个。

试一试4:

百鸟园里有野鸭46只,白雀24只,黄鹂和白雀的总数比野鸭多12只,百鸟园里多少只黄鹂?

例5:

文峰超市运来雪碧80箱,运来可乐的箱数是雪碧的3倍,运来芬达180箱。

三种饮料共运来多少箱?

分析与解答:

要求三种饮料共运来多少箱,必须要知道三种饮料分析有多少箱,题中已知雪碧和芬达的箱数,因此要先求可乐的箱,再求三种饮料共运来多少箱。

(1)运来可乐多少箱?

                       &n

(2)三种饮料共运来多少箱?

                                      

综合算式:

                                                 

                      答:

三种饮料共运来  箱?

试一试5:

猴山上有大猴子22只,小猴子的只数是大猴子的4倍,中猴子有43只,三种猴子一共有多少只?

 

例6:

强强去外婆家,如果他来回都步行要用90分钟。

如果他去时步行,回来时乘车一共用了58分。

他回来时乘车要用多少分钟?

分析与解答:

根据来回都步行要用90分钟可以求出他去时步行用的时间,又知道他去时步行,回来时乘车一共用了58分,可以求出他回来时乘车要用多少分钟。

(1)他去时步行用了多少时间?

  

(2)回来时乘车用多少分钟?

          综合算式:

                                                              

                              答:

他回来时乘车要用          分钟。

 

试一试6:

邮递员叔叔去某地送信,来回都骑车要用48分钟,如果他去时骑车,回来时步行,一共要用95分钟。

他回来时步行要用多少分钟?

练习:

1、在学雷锋活动,三年级同学做好事73件,五年级同学做好事的件数是三年级的3倍。

两个年级共做好事多少件?

 

2、爸爸今年30岁,是小明年龄的5倍,爸爸今年比小明大多少岁?

 

3、花圃里有48盆鸡冠花,是郁金香的4倍,郁金香的盆数比月季花少18盆,花圃里有多少盆月季花?

4、书架上摆数三层图书,第一层有32本,第二层有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