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14册文言文整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16338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14册文言文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中14册文言文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中14册文言文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中14册文言文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中14册文言文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14册文言文整理.docx

《高中14册文言文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14册文言文整理.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14册文言文整理.docx

高中14册文言文整理

高中1-4册文言文整理

诸子喻山水

 一.通假字:

 

  1.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必”同“毕”,尽。

 

  2.知者乐水“知”同“智”,智慧。

 

  3.源泉混混“混混”同“滚滚”。

 

  4.是之取尔“尔”同“耳”,罢了。

 

  5.正善治“正”同“政”,为政。

 

  6.明主不厌人“厌”同“餍”,满足 

  二.古今异义:

 

  1.未成一篑古义:

差,今义:

未来。

 

  2.虽覆一篑古义:

即使,今义:

虽然。

 

  3.太山不立好恶古义:

没有,今义:

不树立。

 

  4.江海不择小助古义:

不拒绝, 

  今义:

不选择、小资助。

 

  5.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古义:

君主、气魄, 

  今义:

年长的人、寄托形体。

 

  6.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古义:

心胸,今义:

经历、内心。

 

  7.下无伏怨之患古义:

臣民,今义:

下面。

 

  8.上下交朴古义:

都返璞归真,今义:

交往、朴素。

 

  9.以道为舍古义:

归宿,今义:

舍弃。

 

  10.海不辞水古义:

拒绝,今义:

辞别。

 

  11.明主不厌人古义:

满足,今义:

讨厌。

 

  12.何取于水也古义:

得到,今义:

录取。

 

  13.盈科而后进古义:

坎、再往前流, 

  今义:

科学、后来进步。

 

  14.放乎四海古义:

到达,今义:

开放。

 

  15.苟为无本古义:

假如,今义:

苟且。

 

  16.故声闻过情古义:

名声,感情;今义:

见闻,实际。

 

  17.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古义:

游学,今义:

游玩。

 

  18.容光必照焉古义:

小缝隙,今义:

容纳、光明。

 

  19.不盈科不行古义:

不向前流,今义:

没有能力。

 

  20.不成章不达古义:

达到阶段,今义:

写成文章。

 

  2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古义:

利导,今义:

锋利。

 

  22.故几于道古义:

接近,今义:

几乎。

 

  23.与善仁古义:

交友,今义:

和。

 

  24.夫唯不争古义:

正,今义:

唯独。

 

  25.故无尤古义:

过失,今义:

尤其。

 

  26.以其无以易之古义:

代替,今义:

容易。

 

  27.水因地而制流古义:

根据,今义:

因为。

 

  28.故兵无常势古义:

固定的,今义:

经常。

 

  三.一词多义:

 

  1.于 

  仲尼亟称于水对 

  何取于水也从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在 

  故几于道与 

  天下莫柔弱于水比 

  2.而 

  盈科而后进表承接,就 

  可立而待也表修饰,着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表转折,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表转折,然而 

  3.之 

  君子耻之指代“名不副实的情况”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的 

  流水之为物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是之取尔宾语前置的标志 

  4.为 

  苟为无本是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被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成为 

  5.善 

  上善若水好的行为典范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于 

  6.动 

  知者动活跃的思维 

  动善时行动 

  7.下 

  以其善下之处……下游 

  水之形避高而趋下低处 

  8.厌 

  明主不厌人同“餍”满足 

  士不厌学厌倦 

  9.乐 

  知者乐山爱好 

  知者乐快乐 

  10.舍 

  以道为舍归宿 

  不舍昼夜停留,止息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1.知者乐感到快乐 

  2.仁者寿延年益寿 

  3.动善时把握时机 

  4.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成王 

  5.以其善下之处……下游 

  6.君子之志于道也志—(n,志向)(v,有志) 

  

(二)名词活用作状语:

 

  1.不舍昼夜从早到晚 

  2.七、八月之间雨集在七八月 

  (三)量词活用作名词: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整个世界 

  (四)意动用法:

 

  1.君子耻之以……为耻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觉得……变小 

  (五)动词活用作名词:

 

  1.知者动活跃的思维 

  2.故声闻过情名声 

  3.动善时行动 

  4.兵因敌而制胜取胜的策略 

  (六)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1.盈科而后进注满 

  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于利导 

  (七)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1.故能成其富富有和浩瀚的胸怀 

  2.仁者静宁静的处世态度 

  3.日月有明光辉的形象 

  4.上善若水好的行为典范 

  5.水之形避高而趋下高处 

  6.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弱点 

  7.故能成其圣圣—(adj,神圣,圣明)(n,圣人的境界) 

  8.太山不立好恶 

  五.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2.苟为无本。

 

  

(二)被动句:

 

  1.沟浍皆盈。

 

  2.故观于海者难为水。

 

  3.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三)省略句:

 

  1.不舍昼夜。

(省略主语) 

  2.知者动,仁者静。

(省略谓语) 

  3.水因地而制流。

(省略介宾) 

  4.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省略定语) 

  5.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省略状语) 

  6.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省略介词) 

   (四)状语后置:

 

  1.仲尼亟称于水。

(于水称) 

  2.何取于水也?

(于水取) 

  3.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于圣人之门游) 

  4.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于道几) 

  5.天下莫柔弱于水。

(于水柔弱) 

  6.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 

  7.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五)宾语前置:

 

  1.上不天则下不遍覆。

(不覆遍) 

  2.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取是,“之”作标志) 

  3.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莫能胜之) 

  4.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宾语前置) 

  5.何取于水也?

 

   (六)定语后置:

 

  源泉混混。

(混混源泉) 

  (七)固定句式:

 

  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2.以其无以易之。

 

秋水

    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

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思想:

唯心主义。

正面夸大事物的相对性,否认客观事物之间的差别。

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

生活态度:

顺应自然。

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并称二者为老庄。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

《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笔调恣肆,词藻瑰丽,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对后代文学有重大影响。

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

“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一、通假字 

  泾同径直泾流之大 

  辩同辨辨识不辩牛马 

  虚同墟所居之处拘于虚也 

  大同太大的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卒同萃聚集人卒九州 

  豪同毫动物身上的细毛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二、词性活用 

  1.名作动 

  面名作动,面向东面而视 

  2.名作状 

  时名作状,按时秋水时至 

  东名作状,向东顺流而东行 

  东名作状,向东东面而视 

  3.形作动 

  少形作意动,认为...少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轻形作意动,认为...轻而轻伯夷之义者 

  穷形作动,尽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多形作意动,认为...多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少形作意动,认为...少方寸乎见少 

  4.形作名 

  美形作名,美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三.一词多义 

  1.之 

  结构助词,提宾标志我之谓也 

  结构助词,的仲尼之闻 

  代词,指天下伯夷辞之以为名 

  2.于 

  动词,到达吾非至于子之门 

  介词,被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介词,比莫大于海 

  介词,由于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3.以 

  动词,认为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介词,凭借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连词,来伯夷辞之以为名 

  4.为 

  动词,认为以为莫己若'者 

  介词,用不可为量数 

  动词,取得伯夷辞之以为名 

  5.若 

  望洋向若而叹曰(海神名,名词) 

  以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动词) 

  6.闻 

  闻道百/且夫吾尝闻(听到,动词) 

  少仲尼之闻(学识,名词) 

  7.始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才,副词) 

  始吾弗信(开始,名词)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2.省略句 

  顺流而东行(省略主语) 

  东面而视(省略主语) 

  春秋不变,水旱不知(省略主语)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省略主语) 

  3.被动句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方存乎见少 

  拘于虚也 

  笃于时也 

  束于教也 

  4.定语后置句 

  闻道百 

  5.宾语前置句 

  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句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句 

  又奚以自多介词宾语前置句 

  6.介词结构后置句 

  今尔出于涯涘,观于大海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自以比行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五.古今异义 

  1.至于北海:

至于:

古义,到了。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北海:

古义,北方的大海。

今义:

专指地名“北海”。

 

  2.百川灌河:

古义,特指黄河。

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古义,脸。

今义:

脸的形状,相貌。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古义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

今义:

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5.东面而视:

古义,脸朝东。

今义,东边。

 

  6.计中国之在海内:

古义,黄河流域一带。

今义,一个国家。

 

前赤壁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著名的文学家,享年64岁。

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

汉族,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

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祐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

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

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

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

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御史台,因其旁多有乌鸦而称乌台,为贬义)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无实职。

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

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

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家三口人被评为唐宋八大家,称“三苏”,“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在政治上属旧党。

豪放派词人。

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注:

在粤教版教材中,“冯”被改为“凭” 

  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性活用 

  1、名作动 

  歌唱扣舷而歌之 

  下攻下下江陵 

  东向东进军顺流而东也 

  渔樵捕鱼砍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白显出白色不知东方之既白 

  2、名作状 

  南向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西向西西望夏口 

  东向东东望武昌 

  匏用葫芦做举匏尊以相属 

  桂用桂树做桂棹兮兰桨 

  兰用木兰做桂棹兮兰桨 

  3、名词作意动 

  侣把...当做伴侣侣鱼虾而友麋鹿 

  友把...当做朋友侣鱼虾而友麋鹿 

  4、使动用法 

  舞使...舞动舞幽壑之潜蛟 

  泣使...哭泣泣孤舟之嫠妇 

  危使...端正正襟危坐 

  5、形作动 

  正整理正襟危坐 

  尽吃完肴核既尽 

  横笼罩白露横江 

  适享用吾与子之所共适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

白茫茫的水汽;今义:

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

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

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四、一词多义 

  1、如 

  往纵一苇之所如 

  像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2、于 

  在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从月出于东山之上 

  在徘徊于斗牛之间 

  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给托遗响于悲风 

  3、之 

  定语后置的标志词凌万顷之茫然  

  音节助词,无义扣舷而歌之 

  代词,指“歌”倚歌而和之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哀吾生之须臾 

  4、而 

  连词,表承接羽化而登仙 

  连词,表修饰扣舷而歌 

  连词,表并列侣鱼虾而友麋鹿 

  连词,表转折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 

  连词,表因果耳得之而为声 

  5、然 

  ...的样子其声呜呜然 

  这样何为其然也 

  6、乎 

  ……的样子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吗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助词,无意郁乎苍苍 

  7、夫 

  无解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再说且夫天地之间 

  8、歌:

 

  扣舷而歌(唱) 

  倚歌而和之(歌声) 

  9、望:

 

  七月既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 

  10、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2、省略句 

  省略主语 

  (苏轼)举酒属客 

  省略介词 

  击空明兮溯(于)流光 

  3、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定语后置句 

  客有吹洞箫者 

  凌万顷之茫然 

  5、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 

  6、介词结构后置句 

  击空明兮溯(于)流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文学村柳家巷),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以文载道(文道合一),并称韩柳。

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

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

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

有《柳河东集》。

  本文选自这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散文。

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803—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可以到各地检查工作,民事、军事、财政都可以过问,品秩不高而权限较广。

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间写的,是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作的。

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先声。

1.通假字 

  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孳”同“滋”,繁殖、滋生) 

  2.句式 

  1.判断句 

  以“……也”表示判断。

 

  例:

官理,非吾业也 

  2.倒装句 

  橐驼,不知始何名 

  苟有能反(于)是者 

  3省略句 

  传其事以(之)为官戒也 

  而卒以(之)祸 

  苟有能反(于)是者 

  然吾居(于)乡 

  (主语)鸣鼓而聚之 

  4宾语前置 

  故不我若也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吾又何能为哉 

  3.词类活用 

  1、名我固当名,名词用作动词,称呼 

  2、驼业种树业,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职业 

  3、且硕茂早实以蕃实,名词用作动词,结果实 

  4、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大茂盛 

  5、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结实早而且多 

  6、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名词用作动词,用抓、掐 

  7、鸣鼓而聚之聚,动词的使动词法,使……聚集 

  4.一词多义:

 

  虽 

  虽窥伺效慕。

(即使) 

  虽曰爱之。

(虽然) 

  故 

  其土欲故。

(旧) 

  故不我若也。

(所以) 

  实 

  早实以蕃。

(结果实,名作动) 

  不抑耗其实而已。

(果实) 

  其实害之。

(实际) 

  若 

  其置也若弃。

(像) 

  若不过焉则不及。

(如果) 

  故不我若也。

(如,及,比得上) 

  而 

  鸣鼓而聚之。

(表承接,一说表目的,可不译。

) 

  字而幼孩。

(通“尔”,你们) 

  旦视而暮抚。

(表并列,又)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表顺接,可译“于是”) 

  为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从事) 

  吾又何能为哉(做) 

  5.古今异义的词 

  1、故乡人号之“驼”(古义:

两个词,所以乡里的人;今义:

指出生或长期居住在一起的人,家乡人。

) 

  2、既然已(古义:

已经这样;今义:

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 

  3、不抑耗其实而已(古义:

它的果实;今义:

副词,承接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 

  4、若不过焉则不及(古义:

不是过多;今义:

连词,表转折,只是) 

  5、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古义:

我们小民;今义:

指人格卑下的人。

 

 

 

病梅馆记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

字尔玉,又字璱人,号定庵;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

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是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

祖父龚禔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著有《吟朦山房诗》。

父丽正,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著有《国语注补》、《三礼图考》、《两汉书质疑》、《楚辞名物考》等书。

母段驯,著名小学家段玉裁之子,著有《绿华吟榭诗草》。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本文写于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前夕,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生于杭州城东马坡巷小采园(今有纪念馆于此),是龚家的长房长孙。

6岁随父母租居北京绳匠胡同、潘家河、门楼胡同、手帕胡同和城外上斜街等处。

祖父病逝后与家人回杭州守孝。

两年后返京,租住北京法源寺南。

 

  1古今异义的词语: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智力古:

智:

智慧力:

力量今:

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2一词多义:

 

  ⑴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动用法:

使……成为病态。

 

  而江浙之梅皆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形容词,病态的,做“梅”的定语。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⑵欹、疏、曲 

  梅之欹之疏之曲“欹”、“疏”、“曲”三字都是形容词,倾斜、稀疏、弯曲。

 

  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欹”、“疏”、“曲”三字都是形作名,倾斜的枝干、稀疏的枝叶、弯曲的枝条。

 

  为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作为)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做) 

  3常用虚词:

 

  ⑴以 

  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把、拿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来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可以:

能够 

  (另一说法是:

以,按,“以”后省略“之”,代病态的审梅标准。

)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把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来、用来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凭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