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淡水养殖与捕捞OK.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162846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9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淡水养殖与捕捞OK.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第六章 淡水养殖与捕捞OK.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六章 淡水养殖与捕捞OK.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六章 淡水养殖与捕捞OK.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六章 淡水养殖与捕捞OK.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 淡水养殖与捕捞OK.docx

《第六章 淡水养殖与捕捞OK.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淡水养殖与捕捞OK.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章 淡水养殖与捕捞OK.docx

第六章淡水养殖与捕捞OK

第六章淡水养殖与捕捞

漳州境内的九龙江、东溪、漳江、鹿溪、韩江支流,以及大量的池沼、埭沟和水库等水利设施,构成密集的水系网络,为发展淡水养殖提供优越条件,渔业资源丰富。

夏代,今漳州境内的先民使用钓竿、梭镖和网罟等简单渔具捕捞江河中的鱼虾等自然资源。

唐代,漳州已有淡水养殖。

宋代,今诏安开始养殖青、草、鲢、鳙等鱼类,并陆续推广到其他地方。

此后,历代兴修的水利设施促进了淡水渔业生产的发展。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期间,漳州境内的淡水渔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1949年,淡水养殖产量仅500吨,占水产品总量的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渔业生产。

1952年,中央农业部发出《关于大力发展淡水渔业的通报》,促进龙溪区淡水渔业的恢复和发展。

为了发展养殖业,国家对苗种生产和运输销售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

1954年8月,为保护淡水渔业资源,省人民政府发出(54)府办秘字第1526号《通知》,明令禁止在公有水面毒鱼。

1955年起,龙溪专区鱼苗种培育站以及各地鱼种场的设立,加快淡水渔业的发展。

1957年,全专区淡水养殖产量1914吨,占水产品总量的5.93%。

1958年开始,由于“左”的错误干扰,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了淡水渔业生产的发展。

经过1963~1965年的经济调整,淡水渔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1965年,全专区淡水养殖产量5117吨,占水产品总量的12.61%。

“文化大革命”中,漳州的淡水渔业生产受到破坏。

1967年,全专区淡水养殖产量减少到2235吨,仅占水产品总量的4.42%。

1972~1977年,全专区淡水养殖产量徘徊在3700吨左右。

1975年,全地区淡水水产品产量3821吨,占水产品总量的7.1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以科技为动力,不断引进名优新特品种,优化养殖结构,加快改造低洼地,扩大养殖面积,开展网箱养殖,推广立体种养模式,狠抓设施建设,建立商品鱼养殖基地,实行人工放流增殖,漳州市淡水渔业迅速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985年,全市淡水水产品产量9908吨,比1975年增长159.3%。

1992年,全市淡水水产品产量增至23652吨,占水产品总量的9.06%。

90年代后期,多层次、多途径采取综合措施,精养粗养并举,大小水面并用,逐步加大高档经济鱼类的养殖比重,运用高产养殖技术,立体开发水产资源。

2000年,全市淡水养殖面积238455亩,产量124192吨,均居全省各地市的首位,分别占全省淡水养殖总面积和总产量的17.4%和24.9%。

2003年,全市淡水水产品总产量达169703吨,居全省首位。

其中平和县水产品产量首次突破万吨关,达10054吨,成为全市第一个、全省第八个淡水水产品总产量超万吨的内陆县(区)。

翌年,长泰县水产品产量为11000吨,成为全市第二个水产品总产量超万吨的内陆县(区)。

2004年,全市淡水水产品产量179978吨,占全省淡水水产品产量的26.49%。

2005年,全市淡水水产品产量达193687吨,占水产品总量的13.1%,分别是1978年和1949年的47倍和387倍。

20世纪90年代,观赏鱼类养殖兴起,漳州阿伟水族工贸有限公司、南靖美之源水产养殖公司先后创办养殖场,养殖观赏鱼类。

2003年,漳州市闽南渔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50万元,在九龙江兴建占地500亩、养殖水面350亩的全省最大观赏鱼养殖基地,形成金鱼、锦鲤等观赏鱼类的规模化经营,有观赏鱼232.7万条,占全省观赏鱼类总产量的24.9%。

2005年,全市观赏鱼类养殖品种有金鱼、锦鲤、孔雀鱼、火鹤鱼、血鹦鹉等,共290.53万条。

第一节育苗

漳州境内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苗在人工繁殖成功之前都是从江西、广东等地采入,由于路途远、运输时间长,或遇气候闷热,水质恶化,经常造成鱼苗死亡,耗资多,成本高,无法满足淡水养殖的需要。

鲈鱼、沙虾、鳗鱼等苗种则到江河中捞取。

还有利用田间、池塘、山塘等水域自然繁殖鲫鱼、鳢鱼、泥鳅等鱼苗。

1955年,龙溪专区建立淡水鱼苗种培育站。

此后,各县、市相继建立淡水鱼种场,开展鱼苗培育繁殖工作。

1958年开始,东山、龙溪等县先后突破鲤鱼、鲢鱼、草鱼等鱼苗人工繁殖关,同时实现家鱼室内孵化,大大提高成活率。

至1964年,全专区孵化的家鱼苗基本满足各县、市养殖的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了依赖省外和天然采苗的落后状况,促进了淡水养殖业的发展。

1958年开始,龙溪专区陆续引进和培育各类淡水养殖新品种苗种。

1978年后,龙溪地区培育的名优新特品种苗种的速度加快,品种增多。

1980年开始,省计委先后投放一批资金,支持各县、市兴建鱼种场。

龙溪地区(漳州市)繁殖培育的各类苗种除满足全地区(市)养殖外,还外销至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出口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

2005年,全市苗种池面积3240亩,共繁殖培育各类鱼苗66120万尾、鱼种18140吨,分别比1998年增长24.9%、2.6%和224%。

输出各类苗种尾。

一、传统品种苗种繁育

民国以前,漳州境内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苗种从外地采入。

民国时期,平和县安厚东寨农民张玉湖、张树裳等人,到广东饶平、潮州一带购买鱼苗,肩挑回平和进行饲养、出售。

抗日战争期间,漳州有规模的淡水苗种场仅剩下海沧一家,由潮州、澄海、饶平鱼苗商贩靠水运或肩挑从外地采回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夏花到鱼苗场,培育至春花出售给养殖户,价格昂贵。

1956年,龙溪县水产部门在角美镇田里村设立淡水鱼苗场,开展鱼苗培育、繁殖工作。

1957年,龙溪专区九龙江规划办公室在平和县创办鱼种场,有鱼塘3口,面积3亩。

当年从广东澄海县钱东乡购进27万尾草、鲢鱼苗进行培育。

翌年又购进150万尾鱼苗,培育后供给各乡镇养殖。

1958年,龙溪、东山县鲤鱼人工孵化成功。

翌年,龙溪县鱼苗场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的指导下,鲢鱼人工繁殖又告成功。

随后,突破鳙鱼人工繁殖关。

1960年,南靖县靖城公社金星大队在后堀池塘进行鲤鱼人工孵化实验。

山城公社八一大队与九龙江养殖场南靖管理站合办鱼种场,从广东采回鱼花培育。

1962年,龙海县实验场成功实现家鱼苗室内孵化,最高成活率达70%以上。

东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鲢鱼人工孵化取得成功。

平和县水产养殖场培育并出售鱼苗250万尾。

是年,全专区自产青鱼苗800万尾、鲤鱼苗500万尾、花白鲢446万尾;从外地采回家鱼苗3000多万尾。

1963年,龙海县实验场实现草鱼人工孵化。

1964年,青、草、鳙、鲢、鲤等家鱼苗自孵技术基本过关,鱼苗成本降低,成活率提高。

全专区孵化家鱼苗下塘1240万尾,基本满足养殖的需要。

1965年,全专区孵化家鱼苗2459.9万尾,超过全专区1961~1964年家鱼苗下塘总数。

1966年,龙溪专区4个鱼苗场人工孵化草鱼苗共135万尾。

1973年,龙溪地区鱼种场进行鲮鱼、草鱼的优良品种选育实验并获得成功。

1975年,龙海县实验场在厦门水产学院帮助下,利用上海生物研究所研制的催产激素,在淡水鱼苗人工繁殖时用释放激素(LRH)对青、草鱼催产成功,为全地区家鱼人工催产闯出一条新路,促进鱼苗大量生产。

1977年,华安县有鱼苗培育户2家,鱼池面积4.5亩,年培育鱼苗种近4万尾。

1983年,发展至33家,共有鱼种池56亩。

由于缺少培育经验,养殖技术简单,池塘水质偏瘦,鱼塘出苗率低,鱼种规格悬殊大,年仅育各种家鱼苗种30万尾。

1981~1984年,龙海县兴建角美社办鱼苗场、苍坂农场鱼苗场和榜山雩林鱼苗场,共有亲鱼池12个,总面积22.5亩,有催产池6个,开展家鱼苗人工繁殖。

1985年,南靖县经营鱼苗种“二户一体”有52家,承包苗种池252亩,引进各种鱼花963万尾,培育夏花459万尾,育成春花鱼种175万尾。

1987年,龙海县沙虾人工育苗经淡水驯化养殖成功,首批产苗10万尾。

此后,龙海县田里国营鱼苗场、角美社办鱼苗场、苍坂农场鱼苗场和榜山雩林鱼苗场4家鱼种场孵化的四大家鱼苗2~4亿尾。

其中草鱼花0.6~1.2亿尾、鳙鱼花1000~1500万尾、青鱼花3000~5000万尾、白鲢1~2亿尾。

还孵化鲤、鲫等品种鱼苗1~1.5亿尾。

1988年,平和县有霞寨万宝山鱼种场、南胜温泉鱼种场、县鱼种场、坂仔民主温泉苗种场和大溪庄上鱼种场5家鱼苗养殖场,年育鱼苗种170多万尾。

全县各地出现一批鱼苗种养殖专业户。

其中安厚镇东寨村张金莲、小溪镇古楼村张铁荣鱼苗养殖专业户分别有鱼池10亩、15亩,年分别培育鱼苗种10万尾、20万尾。

同时从事鱼苗种购销经营,年各销售鱼苗80~100万尾。

由张荣章创办的小溪镇玉溪苗种场,年培育鱼花2000万尾、夏花50万尾、冬片10万尾。

1992年,芗城区鱼种场共繁殖家鱼水花7000万尾、越冬苗600万尾。

1995年后,漳州市各地掀起培育罗非鱼苗种的热潮,扩大罗非鱼养殖面积,对四大家鱼苗种的需求量减少;但对鲤、鲫良种的需求量大增,漳州市鱼种场每年培育近亿尾鲤、鲫鱼良种苗仍供不应求。

1998年以来,全市四大家鱼繁育场仅有漳州市鱼种场1家,年培育四大家鱼水花近亿尾,多数在市内销售。

2005年,漳州市鱼种场繁育的家鱼水花超过1亿尾。

二、引进品种苗种培育

1958年,龙溪专区境内开始培育引进品种罗非鱼苗种。

至2005年,漳州市培育的引进品种有罗非鱼、罗氏沼虾、建鲤、鳗鲡、河蚌、异育银鲫、斑点叉尾鮰、彭泽鲫、革胡子鲇、中华绒螯蟹、露斯塔野鲮、淡水石斑、淡水白鲳、南美白对虾和古巴牛蛙等50多种,育苗量10亿尾以上。

(一)罗非鱼苗种培育

1958年,东山县率先引进罗非鱼试养并繁殖成功。

此后,云霄、龙海等县相继培育出罗非鱼苗种。

1981年,漳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始进行尼罗罗非鱼保种育苗试验。

至1983年,共培育尼罗罗非鱼苗种313万尾。

其中40万尾苗种无偿支持养殖专业组、养殖户和驻军推广养殖。

1984年秋,漳州市鱼种场从深圳引进红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等品种试养,并培育苗种。

1987年,漳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所属的市淡水良种场从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引进单雄性罗非鱼制种技术,进行繁养获成功,逐步成为全市普遍养殖的优良品种。

1989年,芗城区培育单雄性罗非鱼苗种超过百万尾。

云霄县利用温泉地热解决所引进鱼种越冬问题,并运用科学方法进行人工繁殖,培育罗非鱼苗种866万尾,供给全县淡水养殖。

此后,全市各地推广饲料中搅拌雄性激素(甲基睾丸酮)喂养孵化不满3天的体长1厘米以下罗非鱼小苗,诱导其成为90%以上是雄鱼的“单雄性苗种培育技术”,制种技术普及率达80%以上,每年培育的越冬单性罗非鱼苗种3~5亿尾。

1990年,龙海县共有80多家鱼种场,培育的单雄性罗非鱼苗种达3.5亿尾。

其中台商蔡永强独资创办的龙海永强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利用遗传基因高科技杂交培育单雄性“永强一号”罗非鱼系列鱼苗1.5亿尾,苗种单性率普遍在92%以上。

漳州市淡水良种试验场首次对淡水白鲳进行人工催产,培育苗种400多万尾。

芗城区培育单性罗非鱼苗1000万尾。

1992年,芗城区共繁殖单雄性罗非鱼越冬苗200万尾、夏花苗3500万尾,普通罗非鱼越冬鱼种200吨。

2003年,漳州市培育罗非鱼苗46004万尾,占全省培育罗非鱼苗总量的57.20%。

其中南靖县培育40000万尾,长泰县3000万尾,平和县、华安县和龙文区各培育1000万尾。

2004年,芗城区从海南引进奥尼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雄鱼与尼罗罗非鱼雌鱼杂交品种)水花,培育苗种3000万尾,以期改变当地罗非鱼品种退化问题。

漳州市培育罗非鱼苗47450万尾,占全省罗非鱼苗总量的60.40%。

其中,南靖县培育40000万尾、长泰县3000万尾、芗城区1450万尾,平和县、华安县和龙文区各培育1000万尾。

2005年,漳州市培育罗非鱼苗41500万尾。

(二)河蚌苗种培育

1972年,龙海县从江西、湖南引进三角帆蚌、褶纹冠蚌在颜厝公社石牌大队养殖,并进行育苗试验。

1980年,龙溪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河蚌育珠试验场开展河蚌育苗。

1982年,河蚌育珠试验场培育三角帆蚌苗36万多粒、褶纹冠蚌苗1万多粒。

翌年,又培育出三角帆蚌苗10万粒。

1984年,河蚌育珠试验场采用机砖浆砌育苗池,加敷塑料薄膜,实施浅池喷水育苗技术,培育出三角帆蚌苗近56万粒。

1986年,芗城区培育蚌苗1500多万粒。

1987年,漳州市水产开发中心与龙海县颜厝乡浦打村联营育珠河蚌养殖场培育三角帆蚌苗41万粒、褶纹冠蚌苗42万粒。

(三)河蟹苗种培育

1988年,云霄县开展河蟹增养殖,翌年,培育河蟹苗1公斤。

1993年,漳浦县培育河蟹苗4公斤。

1997年,长泰县和龙文区分别培育河蟹苗12公斤和400公斤。

1998年,长泰县培育河蟹苗13公斤。

1999年,长泰县培育的河蟹苗比上年增长161.5%。

2001年,长泰县培育河蟹苗30公斤。

2002年,漳州市培育河蟹苗220公斤,占全省河蟹苗总量的13.03%。

其中,长泰县培育20公斤、龙文区200公斤。

2004年,漳浦县培育河蟹苗950公斤,占全省河蟹苗总数的98.75%。

2005年,漳州市培育河蟹苗970公斤。

(四)甲鱼苗种培育

1988年,龙海县角美、紫泥等地开始饲养甲鱼(鳖),并进行苗种培育。

1990年,诏安县桥东镇含英村办养殖场饲养母甲鱼300只,当年孵出甲鱼苗种1200只。

1991年春季,漳州市鱼种场从江苏南京等地购买母鳖160公斤,当年产卵800多个,孵化甲鱼苗500多只。

1993年,漳州市培育甲鱼苗2.53万只。

其中,龙海市培育2.5万只、芗城区0.03万只。

1994年,漳州市培育的甲鱼苗比上年增长1236.0%。

其中,南靖县培育30万只、龙海市3万只、长泰县0.4万只、平和县0.3万只。

1996年,云霄县培育甲鱼苗1万只,长泰县培育的甲鱼苗比1994年增长6.5倍。

1997年,漳州市培育稚鳖46万只。

其中,龙海市培育40万只、长泰县2万只,云霄县、诏安县、平和县、龙文区各培育1万只。

1998年,漳州市培育稚鳖74万只,占全省稚鳖总量的4.5%。

其中,龙海市培育69万只、云霄县2万只、长泰县2.3万只、平和县0.7万只。

1999年,漳州市培育稚鳖105万只。

其中,龙海市培育稚鳖100万只。

2001年,长泰县和云霄县分别培育稚鳖7万只和10万只。

2003年,漳浦县培育稚鳖10万只。

2004年,漳州市培育稚鳖21万只,占全省稚鳖总量的18.42%。

其中,漳浦县和长泰县分别培育稚鳌11万只和10万只。

2005年,漳州市培育稚鳌36万只。

(五)牛蛙苗种培育

1986年,芗城区引进古巴牛蛙,在天宝耕山队、后塘、路边和芝山古塘养殖,并培育牛蛙苗种。

随后,漳浦等县先后引进古巴牛蛙养殖并育苗。

1993年,漳州市培育牛蛙苗20349万只。

其中,漳浦县培育20000万只、龙海市199万只、东山县80万只、云霄县48万只、诏安县12万只、平和县10万只。

1994年,长泰县培育牛蛙苗10万只。

此后,培育牛蛙苗减少。

1997年,漳浦县培育牛蛙苗115万只、龙海市65万只、云霄县40万只、东山县10万只、诏安县8万只。

漳州市培育牛蛙苗238万只,比上年增长266.2%。

1998年,漳州市培育牛蛙苗782万只,占全省培育牛蛙苗总量的42.56%。

1999年,诏安县培育牛蛙苗360万只、漳浦县211万只、东山县40万只,龙海市和云霄县各培育牛蛙苗10万只。

2001年,诏安县、漳浦县和东山县分别培育牛蛙苗480万只、400万只和28万只。

2002年,漳州市培育牛蛙苗1120万只,占全省培育牛蛙苗总量的44.76%。

其中,诏安县培育450万只、漳浦县350万只、东山县320万只。

2003年,龙海市培育牛蛙苗25万只。

2004年,漳州市培育牛蛙苗730万只,占全省牛蛙苗总量的60.40%。

其中,诏安县、东山县分别培育牛蛙苗450万只、280万只。

2005年,漳州市培育牛蛙苗458万只。

(六)其他品种苗种培育

1982年,龙溪地区鱼种场从广州珠江水产研究所引进露斯塔野鲮鱼种320尾,放在亲鱼池混养。

1984年5月,人工繁殖成功,孵化并培育夏花20万尾。

1982-1984年,华安、平和、云霄、东山和龙海等县先后引进罗氏沼虾、建鲤、以色列鲤鱼、异育银鲫和埃及胡子鲇等新品种试养并培育苗种。

1985年,云霄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与水产研究所引进淡水白鲳鱼试养成功,并进行育苗。

1986-1996年,共培育淡水白鲳鱼苗200万尾。

1990年6月,漳州市淡水良种试验场首次对淡水白鲳进行催产,培育苗种400万尾。

1995年,漳浦县培育罗氏沼虾苗种3000万尾,居全省首位。

1998年,漳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培育罗氏沼虾苗种1.3亿尾。

1998年5月,漳州市鱼种场从台湾引进澳洲银鲈,2001年11月,从青岛引进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宝石斑鱼(宝石鲈),试养并人工繁殖成功,培育鱼苗10多万尾。

2000年,龙海永强水产开发有限公司从台湾引进热带鱼种虱目鱼在公司的养殖场培育越冬鱼苗。

2002年,芗城区培育淡水石斑鱼苗种130万尾。

翌年,云霄光洋温泉鱼种场也开展石斑鱼育苗。

2005年,南靖县丰田镇利用地热温泉进行火鹤鱼、血鹦鹉、地图鱼、淡水石斑鱼人工苗种繁殖。

芗城区从湖北引进美国叉尾鮰水花1500万尾,培育苗种700万尾。

三、育苗面积与产量

民国时期,漳州境内有几家小规模的淡水鱼苗场。

抗日战争期间,较具规模的淡水鱼苗场只剩下海沧一家,育苗池面积小,产量低。

1956年,云霄县鱼苗站有育苗池20亩。

1957年,平和县水产养殖场有育苗池3口,面积3亩。

诏安县鱼种场有育苗池50亩。

1960年,漳浦县鱼苗站有育苗池60亩。

1972年,龙溪地区有鱼种池1588亩。

翌年,增至2382亩。

1975年,达3031亩。

1982年,龙溪地区有鱼种池1145亩,培育各类鱼苗31047万尾、鱼种7785万尾。

其中,夏花4782万尾、春花3003万尾。

1985年,漳州市鱼种池面积增至1907亩,培育各类鱼苗35742万尾、夏花14775万尾、春花4786万尾。

1986年,芗城区有鱼种池510亩,培育各类鱼苗20253万尾和鱼种5229万尾;龙海县有1200亩,分别培育36000万尾和8000万尾;云霄县有60亩,分别培育1172万尾和1926万尾;漳浦县有363亩,分别培育2070万尾和1571万尾;东山县有45亩,分别培育160万尾和250万尾;长泰县有183亩,分别培育1358万尾和620万尾;南靖县有172亩,分别培育747万尾和541万尾;平和县有132亩,分别培育520万尾和698万尾;华安县有102亩,分别培育210万尾和230万尾;诏安县有280亩,培育各类鱼种5150万尾。

1987年,龙海县和漳浦县鱼种池面积分别比上年减少54.5%和32.0%,培育的鱼苗分别比上年增长9.1%和24.6%、鱼种分别比上年增长67.2%和21.8%。

1988年,南靖县有鱼种池230亩,比上年增长25.7%。

龙海县培育鱼种26070万尾。

1989年,龙海县有鱼种池807亩,芗城区培育鱼苗13530万尾,分别比上年增长47.8%和206.4%。

1990年,芗城区鱼种池面积340亩,云霄县120亩、漳浦县231亩、诏安县68亩、长泰县203亩、南靖230亩、平和县142亩、华安县50亩。

1991年,东山县培育鱼苗100万尾。

1992年,芗城区培育鱼苗7000万尾、鱼种4900万尾,龙海县分别培育23800万尾和5610万尾,云霄县分别培育835万尾和590万尾,平和县分别培育960万尾和780万尾,华安县分别培育220万尾和180万尾。

漳浦县、诏安县、东山县和南靖县分别培育鱼种468万尾、1120万尾、180万尾和570万尾。

1993年,芗城区培育的鱼苗和鱼种分别比上年增长179%和67.2%,龙海市分别增长7.1%和6.6%。

长泰县和平和县培育的鱼苗分别比上年增长41.1%和9.4%。

漳浦县、诏安县和南靖县培育的鱼种分别比上年增长41.0%、30.6%和49.1%。

1986-1994年,芗城区共培育各类鱼苗88929万尾、鱼种43297万尾,龙海市分别培育255717万尾和77346万尾,云霄县分别培育6272万尾和7585万尾,漳浦县分别培育11098万尾和10695万尾,东山县分别培育440万尾和968万尾,长泰县分别培育9927万尾和4077万尾,南靖县分别培育6587万尾和4966万尾,平和县分别培育7515万尾和5398万尾,华安县分别培育1680万尾和1520万尾。

1996年,龙海市、漳浦县、诏安县、长泰县和平和县鱼种池面积分别为1253亩、580亩、90亩、430亩和335亩。

芗城区、龙海市、云霄县、长泰县和华安县分别培育鱼苗13000万尾、37950万尾、630万尾、1920万尾和240万尾。

芗城区、龙海市、云霄县、漳浦县、诏安县、长泰县、南靖县、平和县和华安县分别培育鱼种9100万尾、20710万尾、300万尾、1000万尾、1720万尾、1328万尾、3300万尾、960万尾和220万尾。

漳州市苗种池面积、培育的鱼苗和鱼种分别比1983年增长97.4%、175.3%和287.8%。

1997年,芗城区30亩的鱼种池共培育各类鱼苗3500万尾、鱼种13吨。

龙海市培育鱼苗42000万尾,比上年增长10.7%。

1998年,芗城区和华安县分别培育各类鱼苗2000万尾和200万尾,比上年增长81.8%和66.7%。

龙海市、云霄县、漳浦县和诏安县分别培育鱼种1485吨、100吨、782吨和2600吨,比上年增长14.7%、25.0%、401.3%和129倍。

漳州市培育的鱼苗和鱼种数量分别占全省培育的鱼苗和鱼种数量的31.23%和28.34%。

1999年,长泰县、南靖县和龙文区分别培育鱼苗2200万尾、5000万尾和7600万尾。

龙海市、漳浦县、长泰县、平和县、华安县和龙文区分别培育鱼种1643吨、1165吨、133吨、110吨、290吨和1020吨。

2001年,全市淡水苗种池面积4065亩,为有史以来最多,育苗72105万尾、育种8464吨。

其中,漳浦县分别培育鱼苗和鱼种6700万尾和1282吨,长泰县分别培育3600万尾和170吨,平和县分别培育1800万尾和130吨,龙文区分别培育8930万尾和1000吨。

龙海市和诏安县分别培育鱼种1850吨和3550吨。

漳州市鱼种池面积、培育的鱼苗和鱼种数量分别占全省鱼种池面积、培育的鱼苗和鱼种数量的13.82%,33.33%和46.78%。

2002年,漳浦县分别培育鱼苗18690万尾和鱼种1355吨,长泰县分别培育4000万尾和200吨,平和县分别培育1900万尾和150吨,2003年,漳浦县培育鱼种9658吨,比上年增长6.1倍。

2004年,芗城区有鱼种池60亩,培育鱼苗3000万尾和鱼种2200吨;龙海市有225亩,分别培育8680万尾和1620吨;漳浦县有480亩,分别培育15017万尾和8765吨;长泰县有2550亩,分别培育4200万尾和260吨;南靖县有105亩,分别培育50000万尾和166吨;平和县有90亩,分别培育1000万尾和130吨;华安县有45亩,分别培育1000万尾和350吨;龙文区有30亩,培育鱼苗1000万尾;诏安县培育鱼种4450吨。

漳州市鱼种池面积、培育的鱼苗和鱼种数量分别占全省鱼种池面积、培育的鱼苗和鱼种数量的24.87%、28.42%和63.63%。

2005年,漳州市有鱼苗池3240亩,培育各类鱼苗66120万尾、鱼种18140吨。

1986~2005年漳州市淡水育苗面积、产量统计表

表6-1单位:

亩、万尾

年份

苗种池面积

鱼苗

总数

其中人

工孵化

鱼种

总数

 

 

 

 

 

 

 

 

 

 

 

年份

苗种池面积

鱼苗

总数

其中人

工孵化

鱼种

总数

1986

3047

6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