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北洋军阀的统治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62014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5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北洋军阀的统治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北洋军阀的统治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北洋军阀的统治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北洋军阀的统治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北洋军阀的统治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北洋军阀的统治测试题及答案.docx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北洋军阀的统治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北洋军阀的统治测试题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北洋军阀的统治测试题及答案.docx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北洋军阀的统治测试题及答案

09届高三中近现史单元思维能力测试(三)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北洋军阀的统治

时间:

90分钟分值: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

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有人说,这是中国人民擦亮了眼睛,认清清政府反动本质后的明智选择。

促使中国人民擦亮了眼睛的事情有

①戊戌政变②《辛丑条约》的签订③义和团运动的失败④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春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大总统由国民公举。

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若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的这段论述突出地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

A.民权主义B.民族主义C.民主主义D.民生主义

3.孙中山先生说:

“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

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

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

”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A.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均富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和

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D.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4.“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5.1903年,中国《大公报》:

“……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

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

该文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A.建立民主共和B.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

C.向德、俄学习D.实行君主立宪

6.20世纪初清政府面临两难选择:

不改必亡,改则助亡!

体现“改则助亡”的历史事件是

A.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B.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C.宣布“铁路国有”D.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7.武昌起义之后,当时革命派内部就纪元问题形成了四种观点,其中占主流的是

A.三民主义第一条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所以要以汉族的先祖黄帝纪元

B.三民主义的核心是创立民国,黄帝是古代的专制君主,所以不能以黄帝纪元

C.推翻帝制、创建民国是我国历史上破天荒的大事,所以要以民国纪元

D.欧美以耶稣纪元,所以民国纪元不利于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更不利于中西沟通

8.1911年底,对于中国当时的形势,帝国主义惊呼:

“主要危险在于叛乱可能延长,或具有敌视外国人的性质,”“如任此种情势继续发展,不仅影响商务,恐将爆发类似拳乱(指义和团)之排外运动。

”为此,帝国主义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立即调集军队,准备干涉②与清政府签署了出售武器合同③截留中国海关的全部税收,防止落人革命党人之手④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

9.20世纪初期,中国某政府在建立时曾把下列歌词作为国歌广泛传播: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这个政府“揖美追欧”的表现有

实行三权分立

实行内阁责任制

实行“耕者有其田”

鼓励发展工商业

A.

B.

C.

D.

10.有学者认为:

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而亡于孙文。

原因之一是如图的三把利剑,三剑一击,清王朝就玩完了。

其史论、史观和史料反映出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②英雄创造历史③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合流④领导阶级的先进与否,是革命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

11.康有为、梁启超等主张改变婚姻依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习,提倡“夫妇择偶判妻,皆由两厢情愿”,他们还主张废除缠足。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禁止缠足。

这些在当时的主要意义是

①有利于铲除社会陋习,树立社会新风②促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③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实现了男女平等④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A.①②④B.③④C.①②D.②④

12.1912年在南京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当时实际结合起来的举措是

A.宣布主权在民B.规定国民权利C.实行三权分立D.实行责任内阁

13.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里这样写道:

“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这反映了辛亥革命哪方面的局限性(C)

A革命规模B.革命性质C.反封建程度D群众基础

14.胡汉民在自传中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时说“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

”符合这个观点表述的是:

A.民主共和观念尚未被民众普遍接受

B.创建民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C.民众对“民国共和”观念理解上的偏差是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D.民主共和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

15.“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

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

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16.1912年1月11日,《民立报》提出:

“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一字之差,表明()

①中华民国提倡女权②提倡男女平等③提倡女子积极参加国家建设④性别歧视消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7.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

这说明

①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②政治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③人们的平等观念有了某些增强④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8.下图是1912年的的一幅漫画。

画中的袁世凯袁世凯正骑在木马上来回摇动,脸上流露出一副得意的表情。

木马看起来是在运动、在前进,事实上却是动而未进、原地踏步。

他装模作样的目的在于

A.骗取清政府的信任B.骗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C.蒙蔽革命党人D.蒙蔽人民群众

19.民国建立之初,名士王湘绮撰对联一幅: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联中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自己的看法。

此联讽刺的是

A.孙中山B.袁世凯C.段祺瑞D.黎元洪

20.1896年康有为在上皇帝书《请尊孔教为国教》中写道:

“特发明孔子为教主,……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

1914年,袁世凯发布《祭孔告令》,规定每年9月28日中央与地方一律举行“祀孔典礼”。

下列对二者“尊孔”相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名为尊孔,实为复辟

B.根本目的都是要使儒学宗教化

C.反映了在西学泛滥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复苏

D.都服务于政治需要

21.1913年国会中主要党派构成统计表:

党名

发起人

在议会中所占席数

所属政治派别

国民党

宋教仁

392

革命派

共和党

黎元洪

176

旧官僚

统一党

程德全

24

旧官僚

民主党

汤化龙

24

立宪派

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出现的背景不包括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随之壮大的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现政治民主

B.《临时约法》规定国民有言论、结社等自由以及由多数党组阁

C.民国初年,各派政治力量相互制约,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D.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企图实行专制独裁统治

22.19世纪后期,烟台、青岛等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

下表是今济南地区的章丘、济阳在20世纪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章有义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

下列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有()

年份

地区

1900

1915

1920

1924

山东章丘

O.1%

35%

45%

50%

山东济阳

O.2%

15%

25%

40%

①农产品已商品化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③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3.右图所示是民国时期的“北京五星啤酒贴花烟灰缸”的陶

瓷广告。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①近代实业救国的思潮②近代中国商标发展史

③北京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史④近代中国陶瓷发展史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4.近代有人曾感慨到:

“今者于中华之士,不同朝野,为开发中华抱一志而始终不改者,殆无一人。

惟公独居南通之地,仍江北之区,献身于实业之振兴,……。

”这里的“中国近代某人”是指

A.孙中山B.李鸿章C.张謇D.荣宗敬

25.对右图反映的历史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战”有利于美、日在远东的扩张

B.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和实力高于美国

C.受一战影响,美国在华经济扩张实力不如日本

D.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日益突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

西方的议会制度。

其中对美国国会的介绍最为详细。

与议会思想率先传入形成反差的是,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

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识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至上”、“制宪”、“违宪”等内容的法律化、制度化、神圣化,在专制政体板结的时代很难传播。

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

材料二1895年,郑观应在诗中鼓吹:

“议院固宜设,宪法亦须编”,“宪法不行专制

严,官吏权重民太贱,妄谈国政罪重科,上下隔阂人心涣”。

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

“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材料三1902年出版的《世界地理学》一书,不仅介绍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学说,还专门介绍了日本的责任内阁制:

“行政部,内阁总理为首,其下外务、内务、大

藏、陆军、海军、司法、文部、农商务、递信凡九省,皆有大臣。

”“所谓责任内阁者,此

责任二字,非对于君主而言,对于议会而言”。

——以上均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人对宪法了解相对滞后的原因。

(2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观应、康有为等人先后强调宪法重要性的意图是什么(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近代以来中国人接受西方宪政思想的演变过程。

(2分)在此思想影响下,20世纪初期,中国进行了哪些宪政建设的有益探索?

(4分)

2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共和政体成,专制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

——摘自《新陈代谢》(《时报》1912年2月22日)

材料二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对推动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主要贡献。

(3分)

材料三民国元年四川广安州立中学课程设置(摘录)

——《四川教育史稿》第250一251页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与中国古代(汉至清)学校课程设置的主要差别。

(4分)

材料四孙中山明令废除清朝实行的叩拜、相揖、请安、拱手等旧式礼节,代之以鞠躬、脱帽、握手之礼;书信落款中的"顿首"、"再拜"及带有封建等级色彩的称谓,以新式名词代替;过去常用的大人、老爷之称均被革除。

他要求民间称呼官员均学习西洋或东洋,称为“先生”或“君”。

——据《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司厅称呼文》等

材料五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和旗袍开始流行……吃西餐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当时的妇女唱道:

“大脚好,大脚乐,去操作,多快活。

又不裹来又不缠,又不疼痛又省钱。

(3)材料四体现了孙中山的什么思想?

(2分)材料四、五反映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2分)

28.(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国的立法权属于参议院,临时大总统行使职权,须有国务员副署,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官有独立审判的权力。

同时规定人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通信、居住和信教等自由。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关内容

材料二大总统为国之元首,总揽总统权。

设参议院为咨询机关,在立法院成立前,代行立法院职权。

总统府下设政事党为办事机构,以国务卿为政事党首脑,但只是听令于总统的属员。

——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相关内容

材料三自辛亥八月迄今,未盈四年,忽而满洲立宪,忽而五旗共和,忽而临时总统,忽而解散国会,忽而内阁制,忽而任期总统,忽而终身总统,忽而以约法暂代宪法,忽而催促制定宪法。

……使全国民众彷徨迷惑,莫知适从,政府威信,扫地尽矣。

筹安会等鼓吹帝制乃阴谋家之所为,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

——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回答:

(1)简要说明材料一、二所规定的政治体制,并分别指出这一不同的政治体制所带来的影响。

(6分)

(2)材料三主要阐述了什么社会问题?

结合中国的社会性质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5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

(2分)

29.(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0年,张謇说,根据《海关贸易关册》统计,中国进口商品中以棉货为最多,最高时值银1.8亿两,其次是铁货,值银4600余万两。

因此,中国“实业亦必有的……的何在?

在棉铁,而棉尤宜先。

”1911年6月12日,他向摄政王阐述道,“国人但知赔款为大漏卮,不知进口货价相抵,每年输出,以棉货一项论,已二万一千余万两,铁已八千余万两,暗中剥削,较赔款尤甚,若不能设法,即不亡国,也要穷死。

材料二张謇十分重视农业的改革,他向朝廷奏请开办农会时说:

“臣窃上溯三代,旁考四洲,凡有国家者,立国之本不在兵也,立国之本不在商也,在乎工与农,而农为尤要。

盖农不生则工无所作,工不作则商无所鬻。

”“天下之大本在农,今日之先务在商,不商则农无输产之功”。

材料三现在世界以大企业立国,而中国以公司法、破产法不备,故遂将此昙花一现之基础,至于今日,败坏不可收拾,断丧人民之企业心、合群心,耗散最可宝之资本,不一而足。

故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钜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以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此尤其显著者,加以自今而后,经济潮流,横溢大地,中外合资经营之事,必日益增多。

我无法律为之防,其危险将视无可得资为尤甚,故农林工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法。

——以上材料均出自《实业之梦——张謇传》

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张謇关于“实业救国”的主要主张及其理由。

(不得摘抄原文)(8分)

(2)张謇“实业救国”的主张为何在实践中受挫?

(3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出现在一战期间,其时清政府已经灭亡。

2.A创立民国、实现民主共和属于民权主义。

3.C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基本内容就是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4.D《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以暴力推翻清政府为目标的辛亥革命,希望以此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来挽救民族的危亡。

5.D.很明显,引文中强调了立宪的重要性。

6.B.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虽然主观目的是抵制革命、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但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清统治集团的分崩离析,促进了革命形势的成熟。

7.A武昌起义后,起义军成立了湖北军政府,采用黄帝纪元。

8.A注意时间限制:

1911年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尚未建立。

9.D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解读能力,“五色旗”即为有效信息,所以判断此政府是南京临时政府,

实行“耕者有其田”是共产党土改时期的土地政策。

所以排除

即可得出答案。

10.C②说法错误,属于唯心史观。

11.C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实现男女平等,排除③;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的是新文化运动,排除④。

12.D所谓“中国当时实际”指孙中山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袁世凯。

但对其又不放心,所以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家权力重心在内阁不在总统,想以此来限制袁世凯。

很可惜的是此招被袁世凯看破,上台后很快就破坏了责任内阁制,去掉了自己头上的紧箍咒。

13.C鲁迅在文中深刻的揭示了旧官僚和封建势力投机革命,控制了地方政权,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14.C.读懂材料不难判断。

15.C.题干中的引文表明了辛亥革命对民众思想观念的影响,说明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6.A性别歧视的观念根深蒂固,不可能通过一次革命的洗礼就能消除。

17.A辛亥革命和临时政府的措施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的变化,并不是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排除含④的选项。

18.C注意时间是1912年,当时袁世凯仍然打着维护共和的旗号欺骗革命党人,复辟帝制的野心尚未完全暴露。

19.B注意对联中每句短语的第一个字联起来,就是“民国总统不是东西”。

20.D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减轻变法的阻力,袁世凯利用“尊孔”来为复辟帝制大造舆论,二人“尊孔”都是服务于自己的政治需要。

21.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出现于一战期间。

22.D表格中数据直接体现了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的上升,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随之增高,逐渐被卷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体系当中,但不能直接体现自然经济的完全解体。

23.D四项说法都能符合题干要求。

24.C四人中只有张謇是南通人。

25.B当时日本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实力远不如美国,只是美国受“一战”牵制,在华经济扩张受到影响。

26.

(1)宪法较抽象。

宪法约束君权。

(2分)

(2)宣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4分)

(3)过程:

从议会制度到宪法思想,再到责任内阁制。

(2分)探索:

清末预备立宪和《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中华民国的建立及《临时约法》的颁布。

(4分)

27.

(1)①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②建立共和政体和近代民主行政机构。

③颁布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各6分)

(2)古代以儒家经典为主;(2分)民国初年取消读经课程,课程设置涉及语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

(2分)

(3)思想:

反对封建等级观念,提倡国民平等。

(2分)影响:

促使人们转变观念,移风易俗,社会风气逐渐开放。

(2分)

28.

(1)材料一规定的政治体制是:

责任内阁制。

(1分)带来的影响有:

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历史潮流。

(2分)

材料二规定的政治体制是:

总统制。

(1分)带来的影响有:

破坏了《临时约法》规定的民主和自由权利;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创造了条件。

(2分)

(2)问题:

社会政局动荡,民主宪政遭践踏;袁甘凯复辟帝制的活动遭到强烈反对。

(2分)形成原因:

封建观念根深蒂固。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革命基础不牢固。

(2分)袁世凯的复辟活动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1分)

(3)失败的原因有:

袁世凯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发展潮流,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反对。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2分)

29.

(1)振兴实业必须以棉、铁两种工业为中心,他看到洋货中这两类工业产品在中国市场上销路最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最大;振兴农务的新农本思想,使农业适应近代机器工业急剧增长的原料需求,他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重视工商业的发展,他认为工商业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经济立法对实业加以指导和保护,因为健全经济立法是发展农工商业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的有效保证。

(8分)

(2)中国民族工业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生存和曲折发展的。

不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不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民族工业就不可能真正得到发展。

(3分)

补充材料及问题

材料一进入20世纪后,走向历史终结的清王朝将“变革图强”的方向又转向了一水之隔的日本。

在政府的鼓励下,官费、公费、自费留日走向高潮,10年中,第三批留学群体“留日”学生总数达到空前庞大的5万人,并从此开创了留学生的另一个派别:

“日俄”派。

他们中相当多的人回国后,以激进浪漫的姿态开始了革命生涯。

发起留日潮的清王朝为自己选定了掘墓人。

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同盟会,胡汉民、黄兴、宋教仁、蔡元培、廖仲恺等留日学生成为骨干,他们回国后成了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初期的中华民国完全是“海归”主政的历史。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组建成的临时内阁中,“海归”在9个部的18名部长、副部长中占了15个席位。

从1912年至1928年,北洋政府先后更换了32届内阁,历任国务总理和内阁阁员中分别有四成和五成为“留学”出身,而20年代的24任外交部长,几乎全为欧美的“海归”。

从1909年开始,第四批留学生“庚款留美生”重新回到了留美幼童学习过的地方,这批留学生中的许多人成为中国的现代科学事业的奠基人和学术栋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中国留学活动走向高潮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的留学活动有哪些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留学活动产生了哪些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1)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使民族危机更加严重;清政府为“变革图强”,鼓励各种形式的留学活动。

(若答出“西方文明被比较广泛地认同和接受”也可)

(2)从方向看,除美英外,还有日俄,从内容看,除学习先进科技外,还广泛学习西方政治、经济制度,要求发动革命,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从形式上看,有官费、公费、白费等多种形式。

(若答出“20世纪初赴欧美留学的国家更多、人数更多”亦可)

(6)培养了大批科技、军事和政治人才,推动了中国科技、经济、政治、军事的近代化。

(若答出“推动了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辛亥革命的发生和社会的进步”,“为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及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奠定了基础”等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