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6109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5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ocx

《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ocx

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SmallBreedingWithEcologicalFamilyFarmModeAndResearch

学科专业:

兽医硕士

作者姓名:

顾晓峰

指导老师:

华修国教授

答辩日期:

2010年6月2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号:

1081502013

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SmallBreedingWithEcologicalFamilyFarmModeAndResearch

学科专业:

兽医硕士

作者姓名:

顾晓峰

指导老师:

华修国

研究方向:

预防兽医

培养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申请学位:

硕士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2010年6月6日4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2010年6月6日日期:

2010年6月6日5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姓名顾晓峰学号1081502013所在学科兽医学指导教师华修国答辩日期2010-6-6答辩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论文题目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投票表决结果:

5/5/5(同意票数/实到委员数/应到委员数)答辩结论:

√通过□未通过评语和决议:

论文结合上海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选题紧密联系本地区畜牧生产实际,具有科技前瞻性和推广应用的价值,对上海地区畜牧业发展模式提供参考和实践经验。

论文以国内外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情况及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意义及重要性作为切入点,进行汇总分析,表明论文研究选题符合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方向,具有很高研究和推广意义。

论文根据上海实际情况设计符合本地区发展的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并开展试点建设工作,通过2年多的运行,总结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取得的成效,制定小型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标准化技术操作规范,通过对国外家庭农场比较分析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推广该模式需要政策措施等内容。

论文数据充分,结果准确。

作者参阅了大量中外文献,论文写作认真,逻辑性强,选题与工作实际相结合,论文思路明确,重点突出,结构有序,有理有据,条理清晰,格式规范。

该论文设计合理,所用方法先进,具有一定的创新,所取得的结果,对进一步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答辩中叙述清晰,回答问题正确。

经答辩委员会评议,一致认为该论文已达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论文的要求,通过论文答辩,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职务姓名职称单位签名主席刘佩红研究员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委员华修国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委员崔立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委员朱建国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

委员杨志彪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委员

委员

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名

秘书袁聪俐讲师上海交通大学

2010年6月6日6

摘要

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是在种植业家庭农场的基础上,发展适度规模生猪生产,农场经营户既种植农作物又饲养生猪,将猪粪尿就近还田,形成了种植业与养殖业一体化生产模式。

该模式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生产和粪尿资源化利用,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降低了农田化肥使用量和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并通过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直接良性循环,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拓展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空间。

松江区2008年5月开展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建设试点工作。

在运行模式上,采取“政府扶持、农田配套、企业经营、农场饲养”的方法;在经营管理上,采用“龙头公司+家庭农场”的形式,龙头公司为农场主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结算,即由生猪企业松林公司为农户提供苗猪、饲料、技术等服务,并农场主支付代养费,农户不承担市场风险,保底收入。

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作为农业生组织形式创新,是上海市松江区的首创,从08年开始试点,发展5家。

09年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推广,培育了20家,截止到2010年1月,全区已建成投入运营25家种养结合家庭农场。

论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该模式在松江区近二年来的初步探索情况,发展条件和要求进行了总结,与国外家庭农场进行了简单比较,为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推广培育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进行总结分析,并对今后如何继续推进和发展该模式作了进一步思考,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措施。

松江区在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推广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得到了相关专家与领导的肯定。

该模式找准了种养结合的“结合点”,解决了种植与养殖生产经营分离,粪尿还田利用难协调的问题,真正实现了“种”、“养”结合,为现代农业组织形式开创了新的途径,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了有益的探索,在上海地区具有积极的推广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生态农业循环经济8

SmallBreedingWithEcologicalFamilyFarmModeAndResearch

Abstract

Modeofminifamilyfarmisdevelopedwiththecombination

ofraisingcropsandlivestock.Thismodeachievesthehigh

efficientproductionandtheecologicalutilizationofmanure

resource,whichimprovestheenvironmentanddecreasesthecost

ofchemicalfertilizer.Thismodecanchangethetraditional

modeofagricultureproductionandexpandthegrowthspaceof

ecologicalagriculture.

InApril,2008,thismodewasinitiatedinSongjiang

districtwiththestrategyofsupportedbygovernment,managed

byenterpriseandraisinginfamilyfarm.Inbrief,enterprise

providedtheseedling,offspring,forage,serviceandmoneyto

familyfarmwhoonlyinchargeofraisingtheanimals.

Thismodeisthenewlydevelopedmethodthatfirstly

startedinSongjiangdistrictinShanghai.Todate,25family

farmswereestablishedsince2008.Thisthesisanalyzedthe9

essentialityandimportanceofthismodeofagriculture

productionbysummarizingthetwoyearsexperienceandthe

comparisonwiththefamilyfarmmodeinoverseascountries.This

thesisalsogavesomesuggestionsforthebetterdevelopmentof

modeinfuture.

Astheresults,thepresentstudyconfirmedthismode

effectivelyresolvedtheproblemssuchasseparationofraising

cropsandlivestock,difficultyintheutilizationofmanure.

Thismodeprovidedanewmethodfortheestablishmentofmodern

agriculturetoobtainsustainabledevelopment.

Keywords:

Combinationofraisingcropsandlivestock,family

farm,ecologicagriculture,sustainableeconomics10

第一篇:

综述

1.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由来及原理----------------12

1.1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情况--------------------------13

1.2国内外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情况-------------------15

2.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意义及重要性-------17

2.1降低粮食种植成本---------------------------------18

2.2降低养殖成本-------------------------------------18

2.3提高农户综合收益---------------------------------19

2.4实现多点分散饲养,有利于疫病防控-----------------19

2.5实现粪尿资源化利用-------------------------------19

2.6实现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生产、规模产业化经营---------20

第二篇

松江区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初步探索

1.松江区农业基本情况介绍---------------------------22

1.1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概念-------------22

1.2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由来-----------------22

1.3发展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的基础和优势--------2311

2.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的建设情况---------------25

2.1松江区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发展历程--------------26

2.2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的建设条件及要求------28

3小型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标准化技术操作规范------------32

3.1苗猪的选择--------------------------------------32

3.2饲料营养----------------------------------------32

3.3饲养管理----------------------------------------32

3.4疫病防控----------------------------------------33

3.5猪粪尿收集方法----------------------------------37

3.6养殖档案管理------------------------------------38

4.实践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取得的成效------39

4.1实现生猪粪尿资源化利用,改善周围环境------------39

4.2降低化肥用量,改善土壤,实现农业增产------------40

4.3为农民增收开创了一条新途径-----------------------41

4.4生态规范养殖,提高农产品品质---------------------4212

第三篇

松江区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之思考

1.与国外家庭农场之比较-----------------------43

1.1以流转土地代替土地私有,突破土地权属关系,实现规模化

经营----------------------------------------------43

1.2以专业公司服务代替社会化技术服务----------44

1.3以固定收入代替生产经营收入----------------45

2.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6

2.1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46

2.2粪尿还田机械化程度低-----------------------47

2.3农场主生产水平和经营能力尚需提高-----------47

2.4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力量薄弱------------47

2.5经营模式有待改进与提高----------------------48

3.推进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发展的政策措施--48

3.1加强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48

3.2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50

3.3畜牧业生态化设施设备的改造引进--------------52

3.4提高农场经营者整体素质----------------------5213

第一篇:

综述

1.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由来及原理

家庭农场是由家庭经营的、对土地有较充分的使用或占有权,能够自主经营、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组织。

这种组织形式,历经了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和长期考验,在求得自身发展的同时,更为世界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至今仍是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主体组织形式。

家庭农场的创办和兴起,对发展农业现代化具有现实的意义。

农场主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使利益和责任紧密结合,调动了生产积极性;种养结合生态循环饲养模式就是种植与养殖有机结合,两者相辅相成。

畜禽养殖为种植业提供优质的有机肥,农作物又作为其他畜禽的饲料来源,物质能量在动植物体间充分利用,形成良性循环链。

该模式既解决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保护环境,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养殖业快速发展,主要畜禽产品,如猪肉、禽蛋连续十几年保持世界第一,禽肉产量也已达世界第二位。

但畜禽粪便污染问题成为阻碍畜牧业发展的瓶颈,规模化养殖造成的有机污染已相当于全国工业污染的总量,成为目前我国最为严重的污染问题之一。

据国家环保总局对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从畜禽粪便的土地负荷来看,我国总体的土地负荷警戒值已经体现出一定的环境

压力水平,而目前经过环境影响评价的养殖场还不到总数的10%。

可见畜禽粪便的科学处理已迫在眉睫,只有实现粪尿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开展种养结生态循环模式,才能有效解决养殖造成的有机污染问题,这既是现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需

要。

随着松江城市化推进和农业环境保护,我区的畜牧业同样面临畜禽粪尿的处理问题。

为了解决养殖业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满足都市农业生态、科学、高效的要求,松江区从2004年起开展了“种养结合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并取得积极的成效。

2008年根据我区粮食家庭农场生产特点,将“种养结合生态循环饲养模式”与“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相结合,开展了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建设的试点工作,取得了实效。

1.1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情况

国外家庭农场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以适度规模的农、林、牧、渔为劳动对象,以高效的劳动、商业化的资本和现代化的技术为生产要素,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科学管理的企业化经济实体。

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表明,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的一种有效的经营方式。

英国是最早建立大农业体制的国家。

在这种大农业体制下,存在着很多家庭经营的小型农场。

据统计,1851年的英国,除了占地较多的大中型农场外,占地40公顷以下的小型农场仍占耕地总面积的22%。

许多国家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家庭经营的小型农场也为数不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十年里,家庭农场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均得到了很大发展。

1988年,美国政府公布的资料表明:

每年农产品销15售额在10000美元以下的小农场,占全国农场总数的一半以上。

《纽约时报》载文指出:

“由农场主及其家庭成员,至多再加1名工人经营的农场,是最有成效的生产单位。

”由于经济效益显著,家庭农场是当今一些发达国家农业的主体组织形式。

我国家庭农场的雏形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江苏南部地区已经出现了农户的适度规模经营。

接着,在不少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市,也涌现出一批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户。

这些农户,有的称为“种粮大户”,有的称为“专业养殖户”,实际上就是小型的家庭农场。

因为这些大户都是种田或养殖的能手,他们通过承包或转包的方式,取得了较大面积的土地使用权或经营权,并且朝着农业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特别是苏南地区,出现个人承包农场,雇佣工人生产经营的方式,除了经营种植业外,还从事多种经营。

目前,具有一定规模并且实行专业化和集约化经营的家庭农场(牧场、渔场、养鸡场、食用菌种植场等),主要建立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南省区和城市郊区。

在我国广大农村,家庭农场只是极少数,并不普遍,因而还不是我国农业中占主体地位的经营方式。

但是家庭农场作为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和形成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而且也必

将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实践所证明。

家庭农场是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延伸和扩大。

在我国,家庭农场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一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业人口正在向非农产业转移。

由于16

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导致土地相对集中,为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提供

了前置条件,而继续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可以承包到更多的土地,以家

庭为单位的家庭农场就应运而生了。

二是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分散、

小型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和对品质高

要求,只有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

这些为建立和发展家庭农场创

造外部条件。

三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农民持续增收的需要。

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确保农民持续

增收。

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途径,只能是将分散的小农生产改变为较大

规模的现代化经营,而建立和发展家庭农场,则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

步骤。

1.2国内外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情况

国外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09年的有机农业的兴起。

20世纪70年代后,许多国家开始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特别是欧盟国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禁用化肥农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人类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时,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视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以德国和日本最为典型,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

随后,欧盟诸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积极响应。

目前,国外已将循环经济应用于农业,开展循环农业的建设和试点工作,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人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17

环中,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国际农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我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古代,人们自觉地遵守生态学原理,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和精耕细作的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重视农牧结合,使用有机肥,形成了传统的循环型农业生态体系,维持体系的物质和能量平衡。

上个世纪初美国的农学家金氏(F.H.King著

有《四千年的农民》一书,指出中国传统农业兴盛不衰的秘密在于善

于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并以人畜粪便和一切废弃物塘

泥等还田培肥地力。

现代开放式农业生态系统,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人

类的需要,打破了封闭的传统农业生态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组

织形式种植业与养殖业自成体系,各自发展,忽视农业发展需要的生

物多样性和物质能量循环链,使农业内部物质能量循环流动的链条中

断,物质能量大量流失,并对环境构成威胁和压力。

为了改变由原始

农业和传统农业进人现代农业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顺应国内外农

业发展的趋势,我国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索和试点推广工作,

并先后提出了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先进模式,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

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以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为首的一批科学

家和以边疆为首的一批农业领导者提出“中国生态农业”概念,使农

业生产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紧密结合起来。

2002年陈

德敏等人在总结了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国际农业的发展潮流的基础上,

首次提出发展循环农业,要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走循环经济的道路。

目前,国内广泛开展了一系列循环农业的研究和试点工作,在已发展18

的生态农业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整合、生态链联结、模式转换、试验家

庭型循环经济等。

循环农业是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清洁生产和废物利用的

综合,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要全面推动我国循

环农业的发展,需要不断研究、摸索和总结经验。

一是推进循环农业

技术创新。

没有技术上的可行性,或在现有技术水平循环利用农业资

源的成本很高,则循环经济就没有经济上的可行性。

积极研究循环农

业的应用技术,不断实现技术的创新,加强农村循环农业体系的建立。

二是因地制宜发展家庭“循环农业”。

发展家庭循环农业不仅简单易行,

而且确保农民增收。

农民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尽管是一家一户单独

开展,但都是集种植、养殖同时生产经营,两者要紧密结合,构建内

部物质能量循环链,既要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收益,实现农业生

产环境保护。

三是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循环农业。

我国应该根据

“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进行整体规划,优化农业系统结

构,使种植业与养殖业协调发展,实现立体种养结合方式,使农业再

次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流动。

2.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意义及重要性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我国现行的以家

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我国农业是很难走

向现代化的。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在“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

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

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

”而松江区小型种养19

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就是农村经营体制的一种创新模式,既克服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又有利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是适

合现阶段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种组织形式。

2.1降低粮食种植成本。

我国农业种养分离的生产方式,导致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地质量

退化。

农民种地大量依赖化肥,致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化肥用量最高的

国家。

由于化肥使用量大和利用率低,提高了农民种粮成本。

当前,

化肥、农药、柴油等农用生产资料不断涨价,种粮成本上升导致民种

粮收益下降。

化肥、农药、柴油都是石油衍生产品,在国际石油价格

不断上涨的大背景下,化肥等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国际化因素主

导的大趋势。

农业高成本是石油农业的必然结果。

为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