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第六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55600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第六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马原第六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马原第六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马原第六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马原第六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原第六章.docx

《马原第六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第六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原第六章.docx

马原第六章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除我国之外,哪个国家也提出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苏联B、南斯拉夫C、越南D、古巴

2、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C、两大阵营的形成D、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3、两极终结的标志是()

A、东欧剧变B、苏联解体C、第三世界的崛起D、中国的强大

4、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

A、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B、生产关系为标准

C、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为标准D、以阶级斗争为标准

5、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B、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C、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坚持党的领导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进行阶级斗争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

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8、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9、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

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B、改良的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不同模式的一种D、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

10、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集体领导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民主集中制

11、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

A、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B、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实现共产主义

12、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

13、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14、下列说法中,观点错误的是()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  

B、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D、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15、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

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

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16、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B、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

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

D、国家政权问题

17、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B、农民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D、国家政权问题

18、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

A、经济斗争B、政治斗争C、理论斗争D、议会斗争

19、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路线

C、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0、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核心内容是()

A、党的思想路线和组织原则B、党的战略和策略问题

C、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D、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

2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

B、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C、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

2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23、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24、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途径是()

A、通过改革和革命实现的

B、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灌输实现的

C、实践

D、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25、马克思说:

“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说明()

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

B、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

C、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D、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可以相互取代

26、列宁对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

A、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

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

27、民主的根本性质最终取决于()

A、由谁来进行统治B、其经济基础的性质

C、统治阶级如何来进行统治D、是不是全民的民主

28、在理论上第一次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的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

29、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唯物史观

C、无产阶级专政D、国家政权

30、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

A、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C、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活动

D、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31、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是()

A、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B、建设社会主义民主

C、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D、防止国外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

3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之所以是长期的和艰巨的,是因为()

A、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落后

B、封建主义传统长,缺乏近代民主的传统

C、社会主义国家从诞生之日起,就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

D、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建设规律的探索是一个过程

答案:

1、C2、B3、B4、A5、C6、C7、D8、A9、B10、D11、C

12、C13、B14、D15、D16、A17、D18、B19、D20、D21、B22、C23、A24、D25、B26、C27、A28、A29、A30、A31、C32、B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个国家建立过社会主义()

A、南斯拉夫B、罗马尼亚C、奥地利D、匈牙利

2、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是()

A、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

B、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

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

D、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

A、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

B、坚持按劳分配的标准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A、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B、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C、我国正处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D、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5、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有()

A、剥削制度的消灭和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B、按劳分配

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6、社会主义建设的几种主要模式()

A、苏联模式B、南斯拉夫模式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民主社会主义模式

7、社会主义实现模式多样化的原因在于()

A、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不同B、历史传统不同

C、指导思想不同D、地域环境不同

8、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夺取国家政权

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9、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是()

A、帝国主义时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B、帝国主义时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必然表现

C、资本主义新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

D、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

10、无产阶级的政党领导主要是()

A、政治领导B、组织领导C、思想领导D、集体领导

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

D、坚持改革开放

12、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

A、攻击和反对共产主义

B、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步入社会主义

C、主张搞三权分立、多党制

D、主张搞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

13、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

A、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B、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到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发展

C、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到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

D、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14、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A、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B、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C、19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D、不成熟、不科学的空想社会主义

15、空想社会主义不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是因为()

A、它只是对资本主义罪恶进行了天才的诅咒

B、它没有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原因

C、它没有找到建设新社会所依靠的阶级力量

D、它没有找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16、之所以说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A、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的革命

B、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C、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

D、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17、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形式的基本观点()

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

B、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

C、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争取革命的和平发展

D、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和和平两种形式

18、无产阶级政党选择革命形式和道路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原则

B、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C、由各国共产党自己决定、反对国际组织发号施令的原则

D、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争取革命的和平发展原则

19、列宁的“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内容是指()

A、社会主义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

B、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取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C、社会主义将在资本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首先取得胜利

D、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是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

20、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所作的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

因为()

A、工人阶级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

B、工人阶级是在斗争中不断成长成熟,从自在的阶级走向自为的阶级

C、工人阶级是唯一同资产阶级直接对立和完全对立的因而也是唯一能够革命到底的阶级

D、工人阶级最有政治远见、最有组织纪律性的阶级

21、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有()

A、剥削制度的消灭和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B、按劳分配

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共产党的领导

22、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所具有的特征有()

A、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B、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C、国家开始消亡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3、列宁在“政治遗嘱”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的新构思,如()

A、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B、用合作社形式将农民引向社会主义道路

C、发展大工业。

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

D、进行文化革命,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24、社会主义民主是()

A、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B、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C、绝大多数人的民主D、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25、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之所以是长期的和艰巨的,是因为()

A、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落后

B、封建主义传统长,缺乏近代民主的传统

C、社会主义国家从诞生之日起,就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

D、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建设规律的探索是一个过程

26、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一事实表明()

A、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是错误的

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7、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是()

A、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

B、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

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

D、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

答案:

1、ABD2、AC3、CD4、BD5、ABCD6、ABC7、ABD8、ABCD

9、BCD10、ABC11、ABD12、ABCD13、AD14、ABC15、ABCD16、ABD17、BCD18、BC19、ABCD20、ABCD21、ABCD22、ABC23、ABCD24、ABCD25、ABCD26、ABD27、AC

三、判断题

1、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因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

()

2、马克思恩格斯从来都坚持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决定了它只能通过暴力革命来推翻资本主义统治。

()

3、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种特殊模式,中国可以在一部分地区试验。

()

4、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就不可能有反复。

()

5、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表明社会主义的失败。

()

答案:

1、F2、F3、F4、F5、T

四、原著理解题

1、恩格斯:

“无产阶级不通过暴力革命就不可能夺取自己的政治统治,即通往新社会的唯一大门,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意见是一致。

”——《恩格斯致格·特里尔》,《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85页。

答案要点:

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强调了暴力革命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重要意义。

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这是因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在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资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它是不会自愿让出政权的,在资产阶级暴力镇压下,无产阶级要想实现自己的革命任务,就不得不经过暴力革命。

2、“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它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下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答案要点:

马克思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揭示出的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3、列宁指出:

“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能够指出真正的出路。

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创造者的社会力量……”——《列宁选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3页)

答案要点:

这是列宁关于空想社会主义的论述。

由于空想社会主义是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阶级状况的反映,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消除社会弊端的周密方案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详尽描述,只能从头脑中产生,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不能真正找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五、材料分析题

1、[材料1]苏联从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到斯大林逝世为止,苏联工业几乎增长了20倍,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起而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

1963年3月5日,联邦德国《世界报》写道:

在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取得全部领导权时,“俄国还和沙皇时代一样是一个农业国家。

当他在三十年后逝世的时候,苏联已成为在世界上排名第二的工业强国”。

“西方几乎花了二百年的时间才做到的事情……在俄国几十年不长的时间里用殘酷的方法、坚定的意志实现了。

总而言之,这是现代史中最伟大的经济和社会改革。

”(靳辉明、谷源祥主编《当代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下卷,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

[材料2]近20年来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不同程度地突破了“苏联模式”,给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柳暗花明”的新局面。

现在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上,已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一些重大转变……一种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新体制正在形成。

实践证明,这种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富有生命力的,是优越于资本主义的。

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对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

(摘自《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84页)

[材料3]冷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和左冀力量并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探求。

各种不同政治倾向的学者和人士仍在研究和预测未来,这表明社会主义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

西欧的社会主义者1990年创办了“未来的社会主义”国际论坛。

美国纽约的《每月评论》杂志1990杂志年出版的文集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第一批斗争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功,但历史不会倒退,它将宣告社会主义——不论以什么名义——在资本主义存在的时候不会灭亡”。

法国《当代马克思》杂志1993年以“社会主义的新模式”为总题目,发表美、英、法等国的社会主义问题的文章。

该杂志编辑部评论说:

“如果因为苏联‘共产主义体系’的失败而将社会主义弃之如敝屣,那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目前社会主义还是一片小树林,但却充满生机。

”(摘自《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83页)

请回答:

(1)如何评价苏联模式?

(2)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曲折?

答案要点:

(1)首先,从根本制度层面上看,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在一国范围内首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且苏联模式在某些方面适应了当时国际环境的变化和苏联社会发展的需要,取得了可观的成就:

一是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是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三是推动了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和世界进步事业的发展。

在所有这些成就中,都有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当时条件下所起的积极作用。

其次,苏联模式又是存在严重弊端的社会主义模式。

主要是管得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虽然苏联模式功过并存,但我们要注意,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道路可走,在面临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下,如何让社会主义生根发芽,是摆在苏联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

因此,作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只能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去寻找依据,或者在实践中摸索前进,从而逐步形成了高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

因此,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的立场都是不科学的。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苏联模式只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2)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会发生曲折,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甚至要经历多次的复辟、危机和失败,而后才能站住脚。

社会主义运动出现曲折是历史的必然。

但是,我们应当明确,承认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曲折性,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

2、[材料1]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

“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

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只是弊病:

消除这些弊病是思维着的理性的任务。

于是,就需要发明一套新的更完美的社会制度,并且通过宣传,可能时通过典型示范,从外面强加于社会。

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是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4页)

[材料2]列宁指出:

“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能够指出真正的出路。

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创造者的社会力量……”——《列宁选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3页)

请回答:

(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2)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答案要点:

(1)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社会思潮,是历史上进步的思想体系,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其历史局限性在于:

一,空想社会主义只看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二是空想社会主义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三是空想社会主义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倒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总之,空想社会主义虽然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是不具备科学的实践的品格。

(2)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经济原因,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所依靠的力量和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由于这两个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现实。

六、论述题

1、苏联模式的成就、特点、弊端及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

2、当代世界有哪些社会主义思潮?

对他们如何评价?

3、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应用发展的阶段即经验教训。

4、人类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科学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到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5、怎样从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深刻总结执政党历史经验基础上做出的精辟论断和科学总结?

6、从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思想解放说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论。

7、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

它们的异同之点何在?

8、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的科学性和历史价值的统一?

七、简答题

1、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及其局限性?

2、列宁时期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情况及其启示。

3、如何认识当今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探索?

4、科学社会主义的批判性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性之区别何在?

5、列宁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对社会主义本质有怎样的再认识?

6、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理论形成和时代发展中经历了哪些重大历程?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有何重大意义?

8、如何认识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

9、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