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春医疗保健操 60节文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5515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春医疗保健操 60节文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回春医疗保健操 60节文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回春医疗保健操 60节文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回春医疗保健操 60节文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回春医疗保健操 60节文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回春医疗保健操 60节文字.docx

《回春医疗保健操 60节文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春医疗保健操 60节文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回春医疗保健操 60节文字.docx

回春医疗保健操60节文字

回春医疗保健操60节文字

回春医疗保健操60节文字

2011年04月14日

  回春医疗保健操

  1.游臂

  动作:

两脚分开与肩等宽,右手掌拍打脐下气海,关元穴。

左手背拍打后腰命门,阳关穴,两手前后交替拍打64次。

  作用:

活血化淤,改善血液循环。

  防治:

腰背痛和泌尿,消化,生殖系统疾病。

  2.晃腰

  动作:

两手叉腰,膝稍弯,晃腰转胯,先由右向左转32次,再从左向右转32次。

  作用:

活动腰胯关节,疏通任,督二脉,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强肾。

  防治:

腰背痛,便泌,腰肌劳损,闪腰岔气。

  3.甩臂

  动作:

两臂上举过头,手心向前,自然下甩过体侧。

两膝配合甩臂,微屈伸32次。

  作用:

活动肩,肘,腕关节,内脏。

  防治:

肩周炎,臂痛,臂麻木不举。

  4.双摇臂

  动作:

两手掌心向面,以肩关节为轴,直臂由下向后绕环32次。

再向前绕32次。

  作用:

活动肩关节,疏通经络,调理脏腑。

  防治:

肩周炎及周围软组织疾病。

  5.推拳

  动作:

两手握拳,拳心向上置体侧,先用力出右拳,拳心向下,收右拳,拳心向上置体侧,同时出左拳。

左右交替各32次。

  6.拍胸

  动作:

右手拍左胸(乳上锁下)紫宫,华盖,俞府,彧中,神藏,气户,库房,屋翳穴。

再左手拍右胸,穴位相同。

左右交替各32次。

  作用:

通经活络化淤。

  防治:

胸痛,胸闷,肺结核,气管炎,咳喘,肋间神经痛等。

  7.叉跳

  动作:

两臂下垂,两脚原地跳,同时两臂体前交叉摆动,两手前后交替64次。

  作用:

活动全身,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对内脏有按摩作用。

  8.打背

  动作:

右手打左背肩井,肩中俞,肩外俞,曲垣穴,再左手打右背穴位相同,左右交替拍打各32次。

  作用:

活动上肢关节,通经活络,活血化淤。

  防治:

肩背痛,颈项强直,上臂痛麻,臂不举。

  9.扩胸

  动作:

两手握拳曲肘,左拳在右肘上,右拳在左肘下,拳稍过肘,两臂用力向左右两侧扩32次。

  作用:

活动肩关节。

  防治:

背,肩,臂痛,胸痛,胸肋痛,胸膜炎,肺气肿,臂不举。

  10.单摇臂

  动作:

左手叉腰,右手握拳以肘为轴,向前绕16圈,向后绕16圈,最后一圈伸手向前甩出。

同法再绕左臂。

  作用:

活动上肢关节,调理心肺功能。

  防治:

心痛,手臂痛麻,半身不遂,咳,喘。

  11.甩拳

  动作:

两手握拳,臂与肩平右手握拳直臂后甩,眼看右拳。

同时左臂握拳曲肘于胸前,交替进行各16次。

  作用:

活动上肢和颈,肩,腰。

使脏腑气血充足,血脉畅通。

  防治:

上肢疾病,气管炎,咳,喘。

  12.搂拳

  动作:

右臂向前平伸,掌心向外划弧握拳,掌心向上用力收拳与腰部,左右交替进行各32次。

  作用:

活动上肢关节,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

  防治:

上肢和心肺疾病。

  13.侧弯腰

  动作:

两手叉腰,上身渐渐向右弯,一伸一松16次,同法左弯16次。

  作用:

伸筋拔骨,锻炼脊柱侧韧带和腰肌。

  14.原地跑

  动作:

曲肘握拳原地跑,两臂前后交替摆64次。

  作用:

活动全身,疏通经络,促进心脏功能,加快血液循环,对内脏器官有按摩作用。

  15.漫游臂

  动作:

右臂前上摆,手与肩平,左臂同时从体侧后摆,两膝配合摆臂微曲伸,交替进行64次。

  作用:

缓解疲劳,增加臂手血流量,调整内脏功能。

  16.按手

  动作:

曲肘,两手平伸与腰齐,由右向左用力按4次,再由左向右按4次,用力在掌,交替进行32次。

  作用:

疏通经络,降低血压,防止手颤。

  17.上摇球

  动作:

两手如抱球,在头前上方,由右向左摇16圈,再从左向右摇16圈,眼随手转。

  作用:

活动上肢,增强脑垂体平衡,锻炼视力。

  18.中摇球

  动作:

两手如抱球在胸前,由右向左摇16圈,再由左向右摇16圈,不过头顶,不弯腰。

  作用:

活动上肢。

  19.下摇球

  动作:

两手如抱球,弯腰45度,由左,下,右上摇(手高过头顶),再反方向摇各16圈。

  作用:

活动肩,肘,腰。

疏通经络,条理脏腑。

  20.抓空

  动作:

右臂上举过头,手心向前,手用力如抓物,下甩体侧,两手交替进行各32次。

  作用:

活动肩,肘,指关节,疏通经络,调理脏腑。

  21、摇放辘轳

  动作:

右腿跨前一步,两臂前个,两手握空拳,手心向下,如摇辘轳,由上往下摇,右腿微屈,左腿伸直,呼气;由下向上摇,左腿随着微屈,右腿个直,摇到胸前要挺胸后仰,呼气。

摇16圈(图21-1)。

换左腿跨前一步,两手放辘轳,方法同上,方向相反。

摇16圈(图21-2)。

  作用:

活动肩、肘、腰经络,调理脾胃。

  22.摸鱼

  动作:

左脚向前方跨一步,伸直,右膝稍弯,肘平屈,两手伸平并齐,从右向左划大圈。

划到左前方,左腿微屈,右腿伸直,上身挺直向前倾,呼气;沿左胸向右划,左腿伸直,右膝微屈,上身挺直向后倾,吸气,划12圈。

换右腿向前方跨一步,用同样方法,再划12圈(图22)。

  作用:

活动腰、腿、肩、肘各关节经络。

  23.大转腰

  动作:

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臂伸直举过头,沿上、左、下、右方向转6圈,下转时头稍低,两手到膝部,呼气;上转时,稍抬头,上身略后仰,吸气。

转圈要缓慢,防止摔倒。

用同样方法,方向相反,再转6圈(图23)。

  作用:

活腰健肾,使气血通畅,增强腰力,防治腰肌劳损。

对腰、胯酸麻有治疗作用。

  24.挖泥

  动作:

两臂举在头顶两侧,吸气,手心向外。

右手从右侧,左手从左侧下移,同时两腿慢慢下蹲,呼气;待两手移动到脚部前方时,手心转向上随身上托,两腿跟随慢慢直立。

反复8次(图24)。

作用:

活动腰、膝、髋关节,对五脏六腑起调理作用,并防治肥胖症。

  25.打膝盖

  动作:

上身微屈,双手交替拍打膝盖。

拍打时弯腰松肩垂臂,共做32下。

  作用:

解除两腿酸疼感,防治膝关节疾病,对腿软有疗效。

  26.回头看足跟

  动作:

肘平屈,两手并齐放在左侧腰旁,头向右后转动,带动上身,两眼看到右足跟时,双手随着转到右后方,双手向下按一下。

然后头向左后转,用同样的方法交替进行,共做16次。

  作用:

防治腰、肩、肘、脊柱关节骨质增生,对颈椎软骨骨质增生有疗效。

  27.大弯腰

  动作:

两手交叉在一起,手心向上,手臂往上伸直,连举三下,向前弯腰,两手向下慢慢按压三下。

初练时按不到脚面,经过锻练逐步达到。

两手交叉再举三下后,腰向左转,用同样方法从上向右脚面按三下,重复两次。

腰向左转,从上向左脚面按三下,重复两次。

  作用:

防治腰岔气、腰背酸疼、脊柱侧弯。

  28.前后弯腰

  动作:

在后腰处两手抱肘,上身向前尽可能弯腰,再尽可能向后仰,共做16次。

  作用:

增强腰椎功能,沟通任督二脉,防治驼背,对体虚、肾亏、腰酸、背痛和腰椎骨质增生有疗效。

  29.转腰

  动作:

与第2节转腰相同,转32圈。

  作用:

消除以上各节弯腰活动可能引起的腰肌疲劳,防治外伤和闪腰岔气。

  30.转膝

  动作:

上身稍微前俯,两腿下蹲,两膝并拢,两手分别按紧左右膝盖,膝关节从右、前、左、后方向旋转6圈。

方向相反再转16圈。

  作用:

活动膝盖和关节,增强腰、腿、足、膝功能,抵抗衰老,对防治足膝痿软、酸痛、乏力和鹤膝风等症有疗效。

  31.压腿

  动作:

两腿分开一肩宽,伸直,上身前俯,两掌心分别压住左右膝盖,用力压膝盖16次。

  作用:

舒展膝关节经络,防治腿病。

消除30节转膝后的膝关节疲劳。

  32.前踢腿

  动作:

双手叉腰,拇指在后点肾俞穴。

右大腿抬平,脚尖向下,脚面绷平,右脚跟还原。

换左腿,用同样方法前踢。

交替进行,共踢32下。

  作用:

活动腿、膝、踝关节,防治下肢无力、风湿麻木、酸痛、大小腿痉挛症。

  33.原地小跳

  动作:

两臂向前平伸,手心相对,先右臂后左臂交替上下摆动,同时两腿交替抬高,一上一下原地跳动,脚平落地,做32次。

  作用:

活动全身关节、肌肉和五脏六腑,促使全身气血畅通。

  34.七敲

  动作:

一敲大陵穴;两手握空拳,拳心相对,两手腕关节横纹的正中两筋之间的大陵穴,对敲32次。

  二敲腕骨:

两手握空拳,右拳在上,拳心向上,左拳在下,拳心向下,腕骨对腕骨,用力敲打16次,换左拳在上,用同样的方法再敲16次。

  三敲合谷穴:

双手握空拳,拳心向下,手臂向前平伸,用右拇指关节的高处,敲左手合谷穴16次;换左手用同样的方法敲右手合谷穴16次。

  四敲后溪穴:

肘屈,两手握空拳,拳心向里(第五掌骨小头后方的掌横纹头为后溪穴),两手对敲32次。

  五叉虎口:

两手拇、食指分开,掌心向下,对叉虎口(相当于合谷穴),叉32次。

  六叉八邪穴:

两手十指张开,手心向里,十指对叉五指歧骨间的八邪穴,做32次。

  七打内劳宫:

用右手掌骨高处敲打左手掌心的内劳宫穴,敲16次。

换左手敲打右学习掌心内劳宫穴16次。

  作用:

防治腕掌、手指肿麻无力,增强脏腑功能,灵活手指,防治手指麻木疼痛。

  35.八打

  动作:

右腿向前跨一步,左腿微屈,上身向前弯。

  一打阴阳交:

左掌心拍打右脚内踝直上四个横指处的三阴交穴,右掌心在右脚外侧对应处拍打24次。

  二打足三里:

右掌心拍打右腿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的足三里穴,左掌心在右腿内侧对应处同时拍打24次。

  三打阳陵泉:

右掌心拍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的阳陵泉穴,左掌心同时拍打内侧对应处24次。

  四打风市、血海穴:

直立时两手垂直中指尖触到处是风市穴;膝盖骨内上缘二寸是血海穴。

以右掌心拍打内市穴,左掌心同时拍打血海穴24次。

  五打箕门穴:

以左掌心拍打血海穴上六寸处的箕门穴,右掌心同时拍打右侧对应处24次。

然后两掌心从阴阳交沿着腿的两侧向上连续拍打到箕门,再从箕门向下连续拍打到三阴交,右腿还原。

换左腿向前跨一步,用同样的方法拍打左腿各穴。

拍打完毕,还原直立。

  六打居廖(应该是骨字旁)(即胯轴,在十一肋骨前端之下六寸三分处):

右掌心拍打右腿居廖穴,左掌心同时拍打左腿居廖穴24次。

  七打承扶穴(坐骨神经):

两膝稍屈,臀部下蹲,右掌手指拍打右臀下横纹之中央处的承扶穴,同时左掌手指拍打左臀承扶穴24次。

  八打环跳穴(在股骨大转子的后方,并足直立时出现的凹陷处):

右掌拍打右腿环跳穴,同时左掌心拍打左腿环跳穴24次。

  两掌心从两腿的居廖穴经承扶穴同时连续拍打到环跳穴,再从环跳穴连续拍打到居廖穴。

  作用:

对下肢穴位进行拍打,产生刺激作用,疏通经络,舒筋活血,促进血液循环,防治下肢关节酸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偏瘫和功能性腰腿痛。

  36.蹲堆

  动作:

两臂前伸与肩平,手心向下,两腿慢慢弯屈下蹲,上身挺直,反复做8次。

最好深蹲,蹲到底,但不要勉强。

  作用:

活动腿踝关节,增强腿力,防治腿膝酸软无力、疼痛,辅助治疗髋关节炎。

  37.打膝盖动作:

膝关节微屈,右手掌拍打右膝盖一下,左手掌拍打左膝盖一下,交替进行,共打32次。

  作用:

解除“蹲堆”对腿膝的疲劳,防治膝关节病,对腿软、腿痛有疗效。

  38.抱后脑颠足跟

  动作:

双手叉在一起,抱着后脑颠足跟,脚跟颠起,脚跟落地。

颠时要收腹提肛,一起一落为一次,共颠8次。

  作用:

防治足跟骨刺、足跟病和痔疮。

沟通任督二脉,使脊髓大脑充满活力。

  39.托腹

  动作:

身体放松,两手叉在一起,手心向上,身下沉,两手托住小腹不动,两腿膝盖上下颠动200次。

  作用:

对五脏六腑起到调理作用,防治习惯性便秘、肠胃病、肥胖病,能减轻体重。

  40.左右蹬腿

  动作:

两手叉腰,拇指在后。

右腿侧屈收回,随即足跟用力向右蹬出伸直。

换左腿用同样方法方法,交替进行。

左右共做16次。

  作用:

活动腿关节,对膝髋关节酸痛无力有疗效。

  41.后踢腿

  动作:

两手叉腰,拇指在后点肾俞穴,右腿后屈,足跟踢臀部,腿落地。

换左腿用同样方法,交替进行。

左右共做16次。

  作用:

活动下肢关节,防治腿膝酸痛无力。

  42.转脖颈(或搓脖颈)

  动作:

两手叉腰,拇指在后,点肾俞穴,现眼微闭,头由右、下、左、上方向慢慢转6次,向下转时尽量低头,向上转时尽量仰头。

方向相反用同样方法,再慢转6次。

  作用:

防治颈椎病、颈椎骨质增生、晕车、晕船和神经官能症。

  注意:

高血压者不宜做“转脖颈”,改做“搓脖颈”。

方法是:

两手掌紧按后脖颈,用力向左右来回搓32次。

搓毕,右手掌紧紧抓住后脖颈的中央捏五下。

  作用:

高血压患者后脖颈有僵硬的痂结,搓擦后逐渐软化,有利于降压。

活动交感神经和植物神经,对神经性疾病有疗效,使颈项灵活,精神焕发,并防治颈骨增生、落枕和扭伤。

  43.揉搓压膝

  动作:

右腿向前跨一步,伸直,左腿微屈,双手摞在一起,右掌在下,放在右膝上,从右、下、左、上方各揉16圈,再方向相反揉16圈。

揉毕,双手再上下搓膝16次;搓毕,双手再用力在膝盖上向后慢压16次;压毕,右腿收回还原。

换左腿,用同样方法做揉膝、搓和压膝动作。

  作用:

活动膝关节,防治膝关节病。

  44.洗眼

  动作:

两手半握拳,眼微闭,两拇指背分别轻轻地压在左右眼球上,将上眼皮向内眼角晃动32次。

  作用:

使眼周围组织气血畅通,维护肌肉弹性,防治眼睑下垂,对近视、远视、白内障、老花眼有一定疗效。

  45.摩眼皮

  动作:

用两手中指腹,轻轻地从左右两个内眼角顺着上眼皮往外眼角划圈,再往回沿下眼皮划到内眼角,共划16圈。

  作用:

摩擦眼球。

  46.摩鱼腰

  动作:

两眼微闭,用的中指和食指由两眉之间的钟表学穴,分别沿眉毛用力横摩到太阳穴。

反复做16次。

  作用:

鱼腰穴在眉中心凹陷处,按摩鱼腰,可防治角膜炎。

此节同时按摩印堂穴、攒竹穴(眉头内侧凹陷处)、丝竹空穴(眉稍外侧凹陷处)和太阳穴。

按摩印堂可防治眼病和头痛;按摩攒竹可使眼睛明亮,治疗流泪、头痛;按摩丝竹空可治疗眼病和偏头痛。

  47.晃承泣四白

  取穴方法:

(1)承泣穴:

眼平视,瞳孔直下,在下眼眶边缘上;

(2)四白穴:

在眼眶下正中一横指。

  动作:

两眼微闭,两手中指指腹压住承泣、四白穴,同时分别向里晃动,共做16次。

  作用:

防治近视、远视、老花眼。

  48.揉睛明

  动作:

左手叉腰,右手拇指和食指指腹轻轻地捏揉两眼内眼角的凸起部分。

这是泪管头。

手不离开,连捏带揉16圈,做16次。

  作用:

防治见风流泪,近视,远视、老花眼,改善眼球周围血液循环,增强视神经及眼肌功能,消除视力疲劳。

  49.洗鼻

  动作:

两手中指指腹紧按鼻翼两侧,同时从两边向鼻尖挤一下,用力沿鼻梁向上搓到内眼角;再轻轻搓回鼻梁两侧,上下为一次,做16次。

  作用:

促使鼻黏膜血液循环加快,减少冷空气对肺脏的刺激,增强耐寒力,防治感冒、鼻炎、鼻窦炎、鼻出血,并使嗅觉灵敏。

  50.按迎香

  动作:

双手食指按揉鼻翼两旁的迎香穴,揉16圈。

  作用:

防治鼻塞、感冒、鼻炎、鼻窦炎,维护嗅觉功能。

  51.干洗脸

  动作:

两手掌心紧按两腮下部,手指向上,两个中指分别按紧鼻两侧,用力向上搓擦,经过双眼到上额时,改变方向,右掌在前,手指向左,左掌在后,手指向右,继续用力搓擦;经过头顶到后颈时,两掌分开,右掌沿右脖颈,左掌沿左脖颈回到两腮下部为一次。

共做16次。

  作用:

能调整血压,血压高的能降压,血压偏低的可升压。

醒脑,防止眩晕,可消除疲劳,促进面部血液循环。

久练可使老年人少生皱纹,满面红润。

  52.十指梳头

  动作:

除拇指外,两手手指置于前额头发边缘,手心向后,用指尖和指甲向后梳头,经过头顶梳到后颈,反复16次。

再用两手手指分别在前额两角的头发边缘向后梳,经过耳后梳到后脖颈,梳16次。

  作用:

刺激头部末稍神经和毛细血管,使脑神经和脑动脉舒展、松弛,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改善对脑部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有利于防治脑动脉硬化、中风。

促进脑部新陈代谢,延缓头发枯萎、早衰,可使头脑清爽,提高思维能力和记忆力。

  53.揉风池

  动作:

眼平视前方,两手拇指分别紧按在后脑枕骨下、大筋外侧凹陷处的左右两个风池穴上,按顺时针方向揉16圈;然后方向相反再揉16圈。

  作用:

风池穴是中医治风的要穴。

可祛风散寒,增强抵抗力,防治中风、头痛、感冒、落枕,颈项强直、耳鸣、失眠、健忘、腰背痛和腿软无力。

  54.揉太阳

  动作:

太阳穴在眉梢和外眼角外一横指的凹陷处。

用两拇指批腹分别压在左右太阳穴,顺时针方向,用力稍强,揉16圈;然后方向相反,再揉16圈。

  作用:

太阳穴附近有许多毛细血管,按摩此穴,可加快血液循环,使脑血管畅通,促使脑动脉硬化逆转,可醒脑明目、健脑、预防中风。

  55.搓耳

  动作:

两掌心置于两耳耳尖在上方,两掌心向下搓擦,将耳尖压弯,盖住耳孔;质间有到耳垂下部,再将耳垂推向上,使耳垂弯屈,盖住耳孔,反复搓到耳部发热为止。

  作用:

防止耳动脉、脑动脉硬化,防治耳鸣,维护听功能。

  56.指耳

  动作:

双手握拳,食指伸直,分别捅进左右耳孔,向前转三圈,再向后转三圈,往里一捅拔出来。

共做8次。

作用:

防治耳鸣、听力减弱、耳聋,增强听觉功能。

  57.震耳

  动作:

两手掌心用力按压左耳孔,其余四脂按压后脑枕骨不动;把掌心骤然离开,可以听到耳膜的震声浪,反复10次。

  作用:

同“指耳”。

  58.按揉内关

  动作:

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正中直上两个拇指处(两筋之间)。

右手拇指肚按揉左手内关穴,与内关穴对应,沿顺时针方向,按揉内关穴16圈;然后方向相反,再揉16圈。

换左手,用同样方法按揉右手内关穴。

  作用:

内关是八脉交汇的重要穴位,以指代针,直接增强对心脏的血液供应,对稳定期的缺血性心脏病有显著毅然决然。

  59.搓手

  动作:

右腿跨前半步,伸直,左腿微屈。

右手放在右膝上,左手手心按在右手背上,从手背用力搓到手指,再从手指搓回手背,共做32次。

右腿还原,左腿跨前半步,用同样方法搓左手32次。

  作用:

防治投入产品麻痛无力。

  60.全身拌动

  动作:

全身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两膝稍屈,一屈一伸带动全身抖动。

如手和上肢有病,右两手下垂;高血压和腿病患者,可将手90度平放;腰痛和心脏病患者可将手50度斜放。

两手、两膝和全身肌肉、内脏、乳房、男子阴囊、女子阴部等都有抖动感,上下牙齿也抖动,但速度不宜太快,共做200下。

  作用:

减去全身,使内脏运动,消除疲劳,增强全身血液流通。

睡前做此动作,可防治失眠。

  回春医疗保健操北京市回春保健操协会

  

特别声明:

1:

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

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

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