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口诀教学设计.docx
《5的口诀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的口诀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的口诀教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本课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为后续乘法口诀的学习打好基础。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之后第一次学习乘法口诀。
基于学生会“一五、一十、十五、二十·······”五个五个地数数,有些学生已经会背“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教材首先编排“5的乘法口诀”。
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借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引导他们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知道每句口诀的来源,理解口诀的含义和结构,为进一步学习2、3、4、和6的乘法口诀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2、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3、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能力。
4、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积累积极丰富的学习情感,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归纳出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
教学难点:
会用5的乘法口诀,口算5的乘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我们先来个谜语吧:
(出示)
“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
生:
是手。
师:
(伸出手)我们可以用手来做什么?
生:
写字、干活、玩游戏、拿东西、吃饭······
师:
手在生活中的用处可真大,还可以用来发明创造。
二、新授
1.编口诀。
(1)师:
(出示手的图片)你看这只手能想到那个数字?
生:
5
师:
为什么是5哪?
手上哪里有5?
生:
因为一只手有5根手指。
(2)师:
一只手有5根手指,那用我们前面学到的知识是几个几哪?
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生:
1个5,算式是1×5=5或5×1=5
(板书在黑板上)出示课件表格
师:
看看这个表格,你看懂是什么意思了吗?
谁能跟大家说一说?
生:
第一列就是手的只数,第二列是几只手有多少根手指,第三列是表示几个几,然后列出乘法算式。
师:
你说的可真全面,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
听明白了。
出示课件:
两只手
师:
那我们就一起来填一填当两只手的时候。
谁想来试一试?
生:
两只手有10根手指,表示2个5,算式是2×5=10或5×2=10(板书在黑板上)
师:
真了不起,那你们能根据规律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吗?
生:
能。
(3)学生完成报告单的填写。
(在学生之间观察、指导并检查同学们的探究活动)
(4)课件出示:
三只手。
那我们一起来填一填吧!
谁能说说你的答案?
生1:
3只手有15根手指,是3个5,算式是3×5=15或5×3=15
生2:
4只手有20根手指,是4个5,算式是4×5=20或5×4=20
生3:
5只手有25根手指,是5个5,因为因数相同,只有一个算式5×5=25
师:
同学们你们都做对了吗?
生:
做对了。
师:
那现在观察一下这些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吗?
生1:
我发现一个算式比一个算式多5。
生2:
我先看第一列,是1~5,第二列是5个5个往上加的,第三列还是1~5,第四列都是5,然后最后一列算式有两个,因数颠倒,但是积相同。
师:
你可真是个有调理的孩子,他是按顺序一列一列说的,一个都没落下。
生3:
我发现算式都有伙伴,只有最后一个没有。
师:
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
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算是都跟谁有关?
生:
都跟5有关。
师:
那说明了什么?
生:
说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5的乘法口诀”。
师:
没错今天我们有一起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
(书“5”补充课题)
(5)编制口诀
师:
既然我们要学习的是口诀,那什么是口诀哪?
口诀就是我们便于记忆能很快的帮助我们算出乘法得数的绕口令。
现在你们尝试着将每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提出来放在一起,小数在前,“一五”。
生1:
二五
生2:
三五
生3:
四五
生4:
五五
(板书在算式后面)
师:
那从乘法算式中除了因数还有什么?
、
生:
还有积。
师:
那我们现在就把积读出来。
师:
将积放在后面,当积小于10时用“得”占位。
连起来说,就是: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
生:
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五九四十五。
(将积板书在黑板上)
师:
那5×5=25我说五五二五行不行?
为什么?
生:
不行,要读二十五
师:
没错,在读积的时候我们要按照数的读法读出来。
2.记口诀。
同学们可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5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在“乘法口诀”前补充“5”)大家自豪地读一读5的乘法口诀。
你们发现一些规律了吗?
生1:
每句口诀前面一个字一次是一、二、三、四、五
生2:
每句口诀的积总是比上一句的积多“5”。
生3:
5的口诀的得数的个位上的数都是5、0、5、0、5这样有规地排下去的。
生4:
我发现几个5的得数的十位上的数是前面几的一半。
师小结:
同学们的发现还真不少,口诀的特点基本都说到了,可以看出同学们这节课都学得很认真。
但老师还得强调一点:
当积是整十时,直呼出几十;积是十几或几十几的,要按数的读法读出来,以后看到这样的算式就可以直接用口诀来计算。
师:
现在大家自由读读记记,我们来记住这几句口诀。
大家齐背口诀。
师:
谁能拍手快速、准确的背出口诀?
生生之间进行比赛。
师:
那现在老师要将同学们分成那声和女生两组,看那一组反应的最快,声音响亮。
我来说因数,你们来说积。
进行分组对口诀。
师:
你们玩过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戏吗?
生:
玩过。
师:
那我们就把5的乘法口诀变成歌谣,一起拍出来。
老师找个同学做示范。
同桌为一组,进行拍手游戏。
每组派一桌代表比一比速度。
师:
你们记得可真快!
师:
如果突然忘记四五是多少,怎么办?
生1:
从5开加,一直加四次,就知道了。
生2:
这样太麻烦,只要想三五十五,再加1个5,就得到了四五二十。
生3:
也可以记住“五五二十五”,再减去5就行了。
师:
太棒了!
大家想这么多的办法来记忆5的乘法口诀。
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能熟记口诀。
三、应用口诀。
师:
我们这么辛苦地记这些口诀,那口诀有什么用哪?
生:
能很快地算乘法口算。
师:
好,那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口诀记得怎么样了。
看算式说口诀。
(逐个出示)
5×21×55×76×55×50×5
生:
零五得五
师:
5的口诀里面没有。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
0×5表示5个0相加,那就是“0”。
生2:
还表示0个5,就是一个5也没有。
也就是“0”。
师:
你们真了不起,又创造了一句新口诀。
四、应用举例。
其实,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会发现5的乘法口诀就藏在我们身边。
谁能找一找藏在生活中的5的口诀。
生1:
一面红旗上有5个五角星。
生2:
我们的小笔记上“记”字有5画。
生3:
钟表两个数字间有5个小格子。
生4:
我发现眼保健操图最后一行有5个小“E”。
师:
你们发现的可真不少,语文课代表起一首古诗《静夜思》,
生齐备《静夜思》
师:
你发现5了吗?
它藏在哪里?
生:
每句诗都有5个字。
师:
所以我们生活中到处都能找到数学的影子。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五、巩固提高
1、游戏:
口诀接龙。
2、师生对口令。
3、请你当小法官,判断下面的口诀是否正确,不正确的应该怎样改正?
(课件出示,指名完成):
(1)一五得5。
()
(2)五三十五。
()
(3)四五二十。
()(4)五五二五。
()
师:
看来你们这些小法官都很公平公正,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4、听题写算式
(1)用“四五二十”计算的乘法算式。
(2)5个2连加是多少?
(3)3和5相乘是多少?
······
六、课堂总结
师:
你们觉得今天开心吗?
你有什么收获?
生1:
开心,学会了5的乘法口诀。
生2:
开心,我现在可以很快算出5×2、5×3、5×4、5×5的积,别人再问我的时候我就不用在一个一个的加那么麻烦了。
师:
现在我们把5的乘法口诀齐背一次好吗?
生:
好。
(师生齐背)
七、拓展作业:
课本P52练习十第8题
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1只手1个51×5=5一五得五5×1=5
2只手2个52×5=10二五一十5×2=10
3只手3个53×5=15三五十五5×3=15
4只手4个54×5=20四五二十5×4=20
5只手5个55×5=25五五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