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阅读理解指导.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46603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散文阅读理解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考散文阅读理解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考散文阅读理解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考散文阅读理解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考散文阅读理解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散文阅读理解指导.docx

《高考散文阅读理解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散文阅读理解指导.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散文阅读理解指导.docx

高考散文阅读理解指导

高考散文阅读理解指导

高三

2014-05-1320:

59

高考散文阅读理解指导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

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这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段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

其实这则文字所包含的思想,对我们高考中现代文阅读的文本解读和问题解答也有着很深的启发。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既指植根文本、品味语言、关注细节、理解文意,又指理清文脉,把握结构,领悟主题,深入主旨,既涉及写作意图的把握,又涉及设题意图的透析,最终目标是实现对文本全面、客观、科学、理性地评价鉴赏。

在散文阅读一直作为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绝对主流的前提下,在自初一至高三一直延续的学生迫于学业压力基本放弃阅读的尴尬境况之下,分析高考、对点训练、强化文本意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日常散文阅读训练的质量与效率,帮助学生把握解读规律、掌握答题技巧、提高鉴赏能力,甚至达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境界,是我们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面对并努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以下将从散文文本阅读的一般规律,散文命题、考查的一般规律,散文阅读答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其内在规律进行一定的探讨。

一、散文文本阅读的一般规律

文体,是文本构成的规格或模式,它反映了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

散文,作为一种文体,具有其独特的文体要求与特征。

把握文体特征,增强文体意识,能够提高文本的解读效率,提高驾驭文本的能力,给同类文本阅读提供借鉴,从而掌握文体阅读的般规律。

对于散文来讲,文本阅读的一般规律,就是在明确定义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类别,挖掘“形”与“神”的内在联系。

①定义

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

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

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②特征

“形散神聚”是对散文文体特征最精简的描述。

所谓形散,指的是散文往往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由一些事物发展的片断、一些场面或景物组成。

而这些看似琐碎孤立的材料的深层寄寓与内在联系,就是散文的“神”。

不论文章选材如何散乱,它们必定有共同的指向,必定服务于一点,即散文的“神”。

作者借“形”传“神”,读者缘“形”会“神”,紧紧抓住散文品读的这条必由途径,时刻关注文中选取的“形”,时刻思考“形”与“神”的内在联系,定能使阅读更深入有效。

一般来说,写人的寻品,写事的析理,写景的析情,写物的找志。

在这个认识基础上再分析“形”与“神”的契合点。

各类散文在写作手法上也各具特征:

写人记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较为平凡,讲究“以小见大”,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把握融于景物之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所托之物大都被赋予象征意义,要体味象征这一表现手法,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义。

这种文体意识的导引,对我们读懂文本、读透文本、领悟主旨、整体把握,具有重要作用。

方法一:

从不同角度理解。

逐一找出作者笔下外在的“形”,分析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把握作者思路,领会文章主旨。

例一,以季羡林先生86岁高龄写下的散文《清塘荷韵》为例。

首先,单从标题我们就能大致判断,“清塘之荷”为散文“形”,“生命之韵”是散文的“神”,其中暗含作者对“荷韵”的欣赏与赞美,进而初步判断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谋篇手法。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再阅读文本就可以把标题中的“形”与“神”具体化。

①荷之萌发。

阴暗冰冷的湖底淤泥中历时四年的坚持,终于迎来一朝跃出水面的新生,文章用大量的笔墨描摹渲染,极言其漫长艰难,极赞其坚忍顽强,执着不屈。

②荷叶蔓延。

阳光下,水面上,荷叶以惊人的速度扩张蔓延,几乎占据整个湖面,在此作者讴歌其强大生命力。

③荷花盛开。

当红荷盛绽,荷香四溢,又为其绚丽怒放的生命惊艳,为其张扬的生命之姿倾倒。

④荷瓣凋落。

甚至当池花凋零、红颜逝去,作者收获的不是诀别的哀伤,却于静谧中获得一份独特的生命境界的启示。

⑤残荷消逝。

作者以荷“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的美丽想象和“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的睿智反诘再次表达自己对坚持信念、执着追梦的“……人这样一想,心就安静了。

何尝不是他人生的写照呢?

所以,全文通篇写“荷”,其实处处融入了作者对这样一种生命的热爱崇敬之情,并借“荷”表达了自己对这样一种人生态度与生命状态的追求。

可以说,文章每一部分都是“形”与“神”完美结合的结果。

方法二:

从不同层面理解。

由浅入深,由实而虚,从“形”的客观表层深入到其所指向的精神、情感、思想、文化领域,领悟其深层意义。

例二,以张承志的《大河家》(2010全国Ⅱ)为例。

1——9自然段,介绍大河家特殊的地理位置,人文风俗。

这个甘肃南缘边界上的回民小镇,偏疏贫穷,不为人知。

那是一种滤掉了繁华与喧嚣的纯朴而原始的风貌。

人每天们在这里忙碌而奔波地生活着,苦难又自然、平和,每天都是如此,这是生活的常态。

这一部分立足于“大河家”的客观表层,也隐含着对苦难永恒、抗争不止的人生的常态的认知。

这是“形”的第一层象征意义、

9——14自然段重点介绍家住大河家的韩三十八的人生经历,这一部分侧重于从精神文化的角度深度探究大河家对生命的启迪。

经历了战争的死里逃生,他干尽了渡口远近的一切营生,可谓历尽沧桑。

可是,“任世界再大也不难找到黄河,河水一直流向家门……人这样一想,心就安静了。

”无论人生怎样漂泊,生计怎样未定,有这么一个家园避风港在,心灵便有安全感与归宿,而不再漂泊。

此时,大河家该是精神的家园,是心灵的避风港,它让人找到皈依之路,让经历生活颠簸起伏的人沉淀灵魂,让人对再遇艰难世事而波澜不惊,家渡已经具有了第二层象征意义。

   张承志先生从地理位置、人文风俗生活、韩三十八的人生故事等角度演绎出一个不凡的大河家渡,融入了作者对大河家渡这片水土的热爱。

二、散文命题的一般规律

高考散文阅读的命题有其一般规律。

观察近六年的高考题,其命题中有一些相对固定的因素,对这些因素,我们不但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更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化训练。

㈠标题

标题,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也是提供给读者窥视文章的一扇窗子。

常常,看到题目就可以看到文章的方向、主要内容及其作者的情感等。

标题的作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

1、作为全文的线索。

(《锈损了的铁铃铛》2011四川卷)

2、交待主要人物形象。

(《数学奇才华罗庚》2011辽宁卷)

3、概括主要情节、事件。

(《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2010重庆卷)

4、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阳关古道苍凉美》2008全国Ⅰ)

5、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

(《塔上的树》2011天津卷)

6、点明中心、主旨。

《想飞》(2011湖南卷)

抓住题目,在文本阅读上可以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纲举目张,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减少阅读中遇到的不必要的麻烦,快速找到解读文本的切入口。

因题目质疑可以激发学生自觉梳理阅读思路的兴趣,以至于带着任务和问题阅读,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另外,标题本质上就是语言,分析标题时,除了关注它与内容、主旨的联系,还要注意这个语言片段本身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等。

正因为此,在高考散文阅读能力考查中,命题者常会把目光投向对文章标题的考查。

例一,2011天津卷《塔上的树》20题:

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更换文章题目?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讨论标题在文中的作用。

如果认为不必更换,则可分两步走:

首先,“塔上的”这个定语,交代了树生长的位置、环境,异于常规,所以,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

其次,“树”的状态是“壮硕”(首段中的描写),“我执意要弄清楚那塔上的树为什么如此蓊郁如盖,它如何得以生存”(第三段开头),这又是“我”登塔进而发现塔、树、鸟和谐相融的原因。

基于以上分析和2分的分值,就可以确定“激发兴趣”、“登塔原因”这两个得分点和关键词。

                                                     

例二,试结合文章内容理解题目:

“秋日里对春风的怀念”的含义。

(4分)

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秋日”硕果累累,是丰收的时日,文中用来比喻李文珍先生的学生在学有所成的时候;将李文珍先生对学生的谆谆教诲比喻成“春风”。

①   秋天的果实包含着春天雨露的滋润,表达了学生及作者对

李文珍先生的深深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㈡线索

散文之所以能够形散神不散、形散而神聚,除了因为主旨统摄外,线索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线索因其显隐差异,有明线、暗线之分。

例如,2011大纲全国卷《针挑土》17题:

面对黑妮“针挑土”的行为,“我”表现出怎样复杂的情感态度?

通过筛选、概括,我们可以发现,文章实际以我的见闻和感慨组织文章,我情感态度的发展变化成为文章的暗线。

参考答案:

既敬佩,又心疼,心存疑虑,更满怀祝福。

这条暗线的串联,使全文条理有序;我的亲眼见证、亲身体会其艰难,丰富并深化了主题彰显了精神感召力;第一人称的形式,使抒情、议论、和叙述、描写转换自如,使行文灵动生姿。

可见这条线索于全文来讲是多么的重要。

考查线索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找出本文的线索。

本文是围绕什么展开情节的?

XX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XX在文中多次出现,这样写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散文的线索不拘一格:

有的以时空为序,有的以某一事物串联,有的以一种感情为序,有的以某一思想统帅,在此不一一举例。

注:

以物为线索的,物有时还是情感的载体,寄托了某种情感。

如《锈损了的铁铃铛》

㈢行文思路、整体结构

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是两个彼此对立又互相联系的两个概念。

思路是内在的,结构式外在的,结构的内容反映着意义,意义的序列构成思路。

所以我们在研读文章时应把二者结合考量。

1、行文思路的常见提问方式有:

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文章是围绕“××”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请具体分析文章的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

答题思路三步走:

①概括段落的核心意思

②寻找段落间的逻辑联系

③理出文思推进的路径

例如2008年湖北卷:

季羡林的《雾》19题:

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6分)

解析:

①   概括段落的核心意思:

第1自然段说“不喜欢雾”,第2、3自然段说到了加德满都开始喜欢雾,第4、5、6自然段引发了作者的联想和思考,第7自然段说陶醉在幻想中。

②寻找段落间的逻辑联系:

作者对雾的认知及情感态度的变化。

③理出文思推进的路径:

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否定倒肯定。

参考答案:

①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

②   来到加德满都后,作者开始“喜欢”、“欣赏”、“赞美”加德满都的雾景。

③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

④作者最终“陶醉”在雾境的幻象之中。

梳理思路题,实质上就是概括文章的段意。

此类题一般分值较高,一般都得分成三个以上的小点来作答。

2、整体结构

散文的结构通常比较简单,容易把握。

但对整体结构的思考有助于理清行文思路,从而强化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文章结构层次通常包括承接关系(时空序列或由叙事到议论、由写景到抒情)、递进关系(层进式)、并列关系、对比关系、总分关系(或分总关系)。

划分层次就是进行分类,把相同的内容合为一层,把不同的内容分开来。

例如:

08江西卷《朦胧的敬慕》17、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总分总式;由1、2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

3——10段分写:

3、4、5段写作者为鲁迅守灵时的所见所感;6——10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11、12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

解析:

先指出结构方式,再结合文章内容解析

㈣局部段落的作用

局部一个或几个段落是高考命题常常涉及的环节。

根据内容所处位置的不同通常有如下结构作用:

【开头】:

1、照应题目(紧扣标题);

2、交待主要形象;

3、交待写作缘起、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4、统领全文、提纲挈领;

5、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或与下文构成对比;

6、点明中心、主题(作者观点态度,文章主旨);

7、提出问题,引人思考;

8、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9、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10、欲扬先抑。

【中间】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由写景转向抒情;由正面到反面;由……到……;层层深入;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等。

【结尾】卒章显志;总结全文;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委婉含蓄,回味深长;点明中心;升华、深化主题;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首尾照应。

例如2010全国卷Ⅱ《大河家》14题:

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

(6分)

解析:

从全文结构方面来看,开头三段总领全文,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为我们揭示了大河家的重要性;“依恋”“祖国”等词语也揭示出了这篇文章的主题,,也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交代了写作缘由,也暗示了下文的行文方向。

答案:

①   开门见山,交代主要对象;

②强调大河家的重要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表达依恋之情,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点出文章的主题;

④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内在结构,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

㈤特殊词句和词语

1、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多考查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

包括:

①   结构复杂、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

②   使用特殊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

③   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文章统领性的、过渡性的、总结性的语句以及区分段内层次的语句;

④   揭示文章主旨、观点或情感的句子。

此类句子主要指在文章开头、结尾的结论性、概括性语句和段落的中心句。

方法点拨:

立足文本,结合语境,隐晦的使之显浅,形象的使之平实,概括的使之具体,议论抒情揭示原因和目的。

例如,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大河家》15题: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

(1)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2)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先去大河家住一阵。

【解析】

(1)第一句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句子,该句的关键词是“不露痕迹”、“沟通”,直接阐释句分别是第二段的第二句“它恰像那种地理老师不懂的、暗中的地理枢纽”“偏疏贫穷,不为人知”和第六段的第一句“在这里等摆渡,一眼可以看见甘青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

而“沟通”,除了指交通上的使彼此连通,也可以指交流信息、传递情感。

再联系主旨,即知大河家不仅沟通了地理区域,更以其独有的象征意义沟通了中国民众的精神与心灵。

(2)第二句是抒情、议论性的句子,也暗寓了文章的主旨。

理解这类句子,要看作者因何而抒情议论,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作者由韩三十八老汉引发感慨,因大河家而抒情。

那么作者要我们去大河家住一阵是为什么呢?

自然是寻找文化的根及人生的真谛。

另外,“与其……不如”的句式清楚地表明了作者取舍态度,应针对作答。

【答案】

(1)①大河家虽然偏疏、原始,不为人知,却是连接中国的一个地理枢纽;

②在大河家,可以看见甘肃、青海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

③大河家更在精神和心灵上沟通了中国人。

(2)①我们不能在世俗生活中放任自流;

②   要深入到大河家这样的底层民间,才能找到中国文化的根以及人生的真谛;

③这既是作者的自我鞭策,更是对读者的期待。

2、关注特殊词语的作用

文中一些指代性的词语、关联词、表程度、范围的副词对理解文意尤为关键,

也是命题指向的一个角度。

以山东省烟台市:

2015届高三“十一五”课题调研语文试卷《老街灯》为例。

如何理解“老街灯的存在,仅仅是为了对一条街道的守望么”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4分)

解析:

这个句子出现在文章第三段第一句,它实际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接1、2段对老街灯“守望”历程的回顾,引起下文对老街灯退出历史岗位后命运的思考与探讨,从而从更深度层面探讨老街灯的生命意义。

“仅仅”一词也暗示了答案的两重性,与全文行文思路保持了一致。

答案:

①老街灯的存在是一种守望,它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2分)

②守望不是老街灯的全部使命。

无论退出历史舞台与否,都可以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启迪和慰藉,让人们的精神有所追求和寄托。

(2分)

另外,文章结尾段也是学生理解文意的症结所在。

对“另一种事实”这个指

代性词语的把握是解题的关键。

它实际上引导我们思考寻找与之相对的“一种事实”是什么,对这两种事实作者又有着怎样的态度。

回顾前文,作者穿插了“守夜老人”和“旧习作”的材料。

“老街灯曾在那些风雨之夜温暖过他,就像此刻它在陪伴着他的孤独一样。

炉火的温馨,让那些风雨往事披上了一层暖意。

那些相依为命的日子是值得回味的。

”这些句子强调老街灯对守夜老人来说是过往生命中温暖的记忆。

“守夜老人每个星期日下午总喜欢读一些游记类的读物,他高声朗读着那些关于非洲,关于藏有大森林和野象的故事。

他从未离开过这条街道和这盏灯,他的心里有一个关于远行的梦想。

”“从未离开”,却毫不妨碍编织“远行的梦”。

这些看似矛盾的文字又强调了老街灯是守夜老人梦想的寄托,追求的见证。

这是从精神层面对其意义的探讨。

关于“旧习作”,“旧习作”于我“就像那盏老街灯,它曾经照亮了我的远行之路,也一直在记着我的回家的路。

”“远行之路”、“回家的路”分别指向了追求与回归,这是从文化层面对其精神导引意义的探讨。

至此,我们对“一种事实”梳理清楚了,不论坚守还是退出,老街灯都有着丰厚的生命内蕴、精神启迪和文化价值。

而作者对“另一种现实”的态度,在文末已经清楚的表明,“也许,这仅仅是一个梦。

但这个梦让我有了说不出的伤感。

”对这种“难耐寂寞”的选择,作者是否定的,认为其结果是令人伤感的。

如果进一步追问伤感的原因,无非是其生命意义的消亡。

3、品味精彩词句的表现力

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是就词句的表达效果而言的,是一种对词句准确性、形象性、生动性的鉴赏。

因此作答时既要写出词句的表面义,更要写出词语所在的语境义,既要指出词句运用的技巧,还要指出这样写的效果,有时还要关注语言风格等特点。

鉴赏语言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词语的锤炼:

准确、简练、生动、形象。

叠音词、拟声词、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巧妙运用。

(2)句式的选用:

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

(3)手法的运用

①修辞格的选用:

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借代、夸张、拟人;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②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描写(多角度描写,色彩方面,动静方面,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细描和白描等)、抒情(直接、间接、直白、含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说明。

③其他表现手法。

常考的表现手法有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卒章显志等

④结构安排:

设置悬念、承上启下、铺垫、照应,抒情或叙事的线索脉络等。

(4)整体的语言风格:

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

例如2010年湖北卷《烟花三月下扬州》18题:

作者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都很独特,请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赏析。

④古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在小秦淮与瘦西湖两处。

其繁华、其绮丽、其风流、其温婉,《扬州画舫录》皆记述甚详。

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

我一直揣摩扬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么多响亮的词儿,他们为何偏爱“瘦”与“小”呢?

这两个字用之于人与事,都不是好意思。

我们说“这个人长得又瘦又小”,便有点损他不堪重用;说“他专门做小事儿”,便暗含了鼠目寸光。

时下有种风气,无论是给公司起名,还是为项目招商,均把名头拔得高高的。

照这个理儿,瘦西湖完全可以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国秦淮”或“银秦淮”了。

古扬州城中,虽然住了不少点石成金的商人,但铜臭不掩书香,负责给山水楼台命名的,肯定还是李斗这样的秀才。

这两处名字最令人寻味:

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秦淮一小,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

如此一来,山水就成了佳丽一族,而扬州城也就格外的诗化了。

   ⑤如是,话题就回到“烟花三月下扬州”上头,知道扬州的地理与历史,就知道什么季节到扬州最好。

因为没有红枫,更没有与红枫相配的壮阔逶迤的峰峦沟壑,秋老时分到扬州的意义就不大。

杜牧说“秋尽江南草木凋”,未凋并不等于葳蕤,失了草木欣欣的气象。

莺歌燕舞的三月却不一样:

那杨柳岸畔的水国人家,那碧波深处的江花江草,园林台榭、寺观舫舟,一色儿都罩在迷离的烟雨之中。

此时的扬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荡着兰草花的幽香。

湖上的画舫,禅院的钟声,每一个细节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极致。

【解析】 

此题应从“切入角度”“语言特色”两方面作答。

对“切入角度”的分析,是对作者行文思路和写作角度的分析,要从整体上把握。

“语言运用”主要从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角度入手解答,就是指我们平时所说的遣词用句的特点及语言的风格。

【答案】

①作者从“小秦淮”与“瘦西湖”的命名方式切入,揭示了扬州景物“尺水玲珑”“小家碧玉”的诗化意味。

③   多用古诗和四字词语,整句和散句交错使用,言辞清丽、格调典雅。

㈥插入性材料

文中在主体材料之外,经常穿插一些其他的材料,对主要形象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有着重要作用,答题时应着重从这两方面进行探讨。

就其类型而言,或是景物描写,或是事件叙述,或是诗词引用,或是细节描写,不一而足;

就其位置而言,或开头,或结尾,或中间,视需要而定;

就其作用而言,或对比,或铺垫,或象征,或暗示,或烘托,或渲染,或正衬,或反衬,或营造氛围,或表现风格,或丰富内蕴,或深化主旨,各尽其妙。

    

散文中的穿插性材料是近年来频繁考查的欣赏点。

例如《清塘荷韵》第六段:

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

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

"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

"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

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问题:

在描写荷花凋落画面时,引用了古人的诗句“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为什么?

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分两步:

①作者为什么喜欢第一句,这个插入性材料与主旨有何联系

②第二句与第一句相比有何境界差异,这种主观倾向与主旨有何关系。

综观全文,作者由荷之生而叶而花而落,各个环节无不蕴含了对其赞美之意,在文段营造的静谧氛围中对落花静静凋落这个细节的描写,也必然隐含了作者的肯定的主观态度。

“池花对影落”恰恰完美地呈现了花落之境,在张扬生命活力、尽展生命姿采之后,这样不动声色地静静地离开,这样富于诗意洒脱地离开,是不是体现了经历风雨洗礼后对彻悟生命的智慧?

是不是表明了拥有精彩人生后淡泊超然的态度?

而这是不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

望着坠落的莲瓣,心中拂不起半点漪沦,反而更添一份宁静,这便是对生命的彻悟。

这瓣荷花,曾饱尝过孕育的艰辛,也曾感受过生命的快乐,而此时它要悄然离去了,那便顺应自然吧。

它走了,走得如此飘逸,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