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FDI项目与环境保护问题提出的建议.docx
《针对FDI项目与环境保护问题提出的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对FDI项目与环境保护问题提出的建议.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针对FDI项目与环境保护问题提出的建议
针对FDI项目与环境保护问题提出的建议
上海大学王傻逼
一、FDI概述
FDI是涉及两个实体之间最原始的交易,也涉及国外分支机构之间的所有后续交易FDI英文全称ForeignDirectInvestment,外国直接投资。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FDI是现代的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之一。
也是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实体(对外直接投资者或母公司)在其本国或地区以外的另一国的企业(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分支企业或国外分支机构)中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能够对其进行控制并享有长期受益的投资。
这种投资既涉及两个实体之间最原始的交易,也涉及两者之间以及不论是联合的还是非联合的国外分支机构之间的所有后续交易。
[1]
(一)FDI的含义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说法FDI是指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
[2]
(二)FDI的主要形式
投资跨国公司是FDI的主要形式,主要有三种跨国投资的方式,第一种是在国外直接新建跨国公司,也是俗称的绿地投资;第二种是建立跨国合资企业,也称作联合经营;第三种则是跨国并购。
(三)东道国引进FDI项目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大多数文献都认为东道国强大的经济基础是外资投资的主要原因,如市场规模潜在的市场规模,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等。
但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吸引外资的竞争更加激烈。
经济基础不再是吸引外资的唯一因素。
实证表明影响FDI的还有政府制定的国内FDI政策,国际FDI政策等因素。
第一,外商直接投资往往不是一年就完成的,而是在以后的年度里逐步的追加投资。
因此一个地区贸易总额很大一部分来自这个地区已有的外资企业,这说明外资往往愿意进入外资相对集中的地区。
因为一个地区累计利用外资较多,说明这一地区投资软硬环境较好。
第二,改革开放初期,政策优惠是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地区实行了相应的政策来吸引外资。
在加入WTO以后,我国也减少了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限制和非国民待遇,改善综合投资环境,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第三,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从供求的关系来看,供给的过剩使得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有相当的竞争能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仅仅以劳动力来吸引外资的层面上。
今后应该更多的引进高质量的FDI项目。
影响外商直接投资还有很多,但归根结底我国在引进外资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以致在大量的外资进入的同时也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二、FDI项目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在2015年柴静拍的一部《苍穹之下》真实讲述了中国的污染现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人们开始寻找使环境恶化的原因,因此外商直接投资作为经济的主要推动力自然的成为人们讨论和研究的对象,那么环境保护和外商直接投资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
下面我会从两方面来展开分析。
(一)引入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在我国实际利用FDI从2012年1117.16亿元上升到1175.86的前提下我国的污染物有所下降,其原因在于近年来,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要求相对提高,严格控制高污染产业的流入,相对给高新技术产业更多的优惠政策,积极的引入世界各地的现金技术。
因此在利用相同比例的外资的同时会较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
这说明FDI的先进技术对我国环境保护有积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跟着提高,因此在引入FDI项目上我国也不再是只引进不管制的态度,近些年我国更多的引入第三产业的外资投入,而不是曾经的污染密集型企业。
也适当的引入国外高科技的生产技术,这样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因此一些学者在研究FDI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时,将FDI的环境效应分为:
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
1.FDI规模效应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FDI规模效应对环境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我国在引入FDI的同时扩大了我国的经济规模,是我国的经济迅速的增长,同时外资企业也为我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国民收入,在人们收入提高的同时,人们就会对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要就更高,提高环保意识,另一方面,FDI也提高了政府的财力,使得政府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到环境保护上,增加了环境支出,从而也加快了治理污染的步伐。
下图我我国2010年到2014年治理污染投入总额:
2010-2014治理污染总额
指标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环境污染治理总额/亿元
6654.2.
6026.2
8253.2
9037.2
9573.5
表一
数据来源:
2010-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
由表一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投入的金额在逐年的上升。
这得益于FDI给我国政府带来的财力基础。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FDI对我国环境是有益的
2.FDI结构效应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如果FDI项目降低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比重,提高技术密集型的比重,把污染较重的企业比重降低,那么FDI的结构效应对我国的环境是有积极影响的。
制造业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的污染物与服务业相比相对较多,因此当更多的FDI项目流向服务业的时候会有利于我国环境的改善。
3.FDI技术效应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FDI对环境的技术效应是指FDI的流入会使相对落后的国家获得先进的生产技术,达到技术外溢的效果,使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效率提高。
在生产技术得到提高的同时,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能源就会减少,排放的污染也会减少,即生产单位产品所造成为污染程度不断降低。
我国引入FDI项目给我国的生产带来了很多高科技术和先进理念,有助于一切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更多的污染控制措施,并提高生产力,生产力的提高也会使生产所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污染物减少。
对环境是有利的。
另一方面,FDI引入的技术溢出效应也提升了整体社会效益。
因为跨国公司多数为发达国家的投入,因此跨国公司在技术上对我国有示范效应,他们因为在本国有严格的环境制度限制,因此他们对治理环境污染上更有效率。
因此总结FDI项目对环境是又有积极影响的。
(二)引入FDI项目对我国环境保护的消极作用
引入FDI项目对我国环境保护一样也具有消极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这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外商直接投资但是外商直接投资也必然影响着我国的环境保护。
而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保护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上。
1.FDI规模效应对环境保护的消极作用
FDI对环境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FDI扩大环境负外部性。
环境负外部性是指某个人或者企业的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的其他人或者企业带来的危害,但他自己却并不为此支付足够的成本。
此种情况下,社会承担的社会成本大于企业所承担的私人成本,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恶化。
FDI的引入使得中国经济的规模迅速扩大,因此,生产所消费的资源会增加,并且因为生产规模的扩大排放的生产物垃圾也不断增加,在没有一个完整的环境管制制度的时候,面对突如其来的大规模污染物排放,会是政府和企业无法达到更好的对接效果,而多数的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都会选择本国环境管制较严格而东道国管制相对较少的国家生产型企业来进行投资,从而降低为环境管制需要承担的成本。
因此,在两种情况相互作用的情况下,会使外商直接投资会使我国的环境污染程度急剧加重,如果没有迅速的做出相应的制度,会是环境污染随着FDI项目的增加而持续加重,最终将无法控制。
2.FDI结构效应对环境保护的消极作用
FDI的结构调整如果形成污染密集型专业化部门,增加污染产业在我国产业的比重,那么结构效应会对环境保护产生消极的影响。
当发达国家的技术更加熟练和成熟的时候,发达国家的环保意识也会增强,环境标准就会越来越严格,这会使发达国家企业用在环境保护上的成本增加,而在发展中国家环境管制相对较少,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发达国家未来降低成本会把环境管制较严格的,污染相对较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发展中国家成为“污染避难所”而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因此若不加制约就会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难所”是环境恶化。
三、FDI对我国环境的影响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然而在经济飞速成长的过程,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在急剧恶化。
因此,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之一的外商直接投资被带到会商和讨论的核心。
对此我国学者已经有很多对FDI的研究,研究的结果众说纷纭。
然则我国经济增长的超常迅速的发展以及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足导致环境问题更加明显和棘手,主要表现在我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上与国外有很大的差异。
经济学家Crossman和Krueger在分析制度变迁——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对环境可能的影响时发现人均收入的增加最终将会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即使在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污染程度会随收入的增加而加重,但是在收入水平达到一定标准之后,污染程度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渐的递减。
根据此结论经济学家提出了环境库伦兹涅茨曲线(EKC)。
污染程度
ⅠⅡB
A
CDч4000-5000元人均收入水平
图一
研究结果表明,当一个国家人人均GDP达到4000—5000美元时,环境污染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下降。
而仿照这一思路,我国科学院对我国废气排放指数,固体废弃物排放指数,与GDP增长指数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我国早人均收入400-1000美元时,出现了发达国家Ⅱ阶段严重污染的情况。
这是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特殊性。
据统计,我国201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4127,75美元,2011年人均GDP为4487.95美元,2012年人均GDP为4810.17美元,2013年我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2352.7万吨,同比下降2.93%;氨氮排放总量245.7万吨,同比下降3.14%;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043.9万吨,同比下降3.48%;氮氧化物排放总量2227.3万吨,同比下降4.72%。
人均GDP6767美元,但是根据研究我国在2011年以前仍处于曲线的左端,尚未达到转转点。
从改革开放今的30年里,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让世界另眼相看,在九十年代的时候,我国FDI的增长额是同期国际贸易增长额的三倍,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策都热衷于优惠政策,吸引跨国公司到本国投资,由于中国具有巨大的经济规模和让人瞩目的经济增长速度,吸引了全球FDI的流入。
即使在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同比下降14%,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从2007年的历史最高下降到2008年的16970亿美元,而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非但没有下降反而仍在增长,2008年中国FDI流入量同比增长29.7%,增长1083亿美元。
但是在这种大环境随着外商直接投资占我国经济总额的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我国的污染却愈加严重。
环境污染的增长速度显著低于GDP的增长速度。
(一)我国引入FDI项目对我国CO2排放量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持续的暖冬天气,使二氧化碳这种特殊的气体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人们就如何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展开研究和讨论。
这也使得推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FDI项目成为研究的重点。
其原因首先,我国引入FDI项目更集中于高耗能污染密集型产业;其次,跨国公司将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环境管制较少的国家;第三,过去三四十年间全球生产的分散化导致投入产出活动所消耗的能源在基础相对薄弱的国家更贵;最后,吸引FDI的东道国发电的效率比投资国的发电效率要低。
从2001年到2015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里显著增加,我国也经历了30多个暖冬。
全国霜冻日数减少显著。
其中华北、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是增温最强烈的地区。
2008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2年增长了96.7%.2013年中国碳排放量超过欧盟和美国的总和,达到100亿吨,同时在2008年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首次超过欧盟,达到7.2吨,占世界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1/3。
尽管CO2的排放量日趋增加,受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是二氧化碳属于全球性污染物,被看作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近年来有大量文献对FDI和CO2排放之间关系进行研究,但是FDI项目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比其他相关因素要相对动态,因此现有研究的结论更加混乱。
Hoffman等认为,在低收入国家,CO2排放水平会影响FDI进入;在中等收入的国家,FDI项目的流入会导致CO2排放量的增加;在高收入国家,因为生产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也更注重生产的节约性,所以并没有发现FDI与CO2排放的因果关系。
还有一些学者针对我国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
如Weber等指出,2005年我国大约有三分之一的CO2排放是因为出口排放的。
Wang和Watson两人研究并指出,2004年我国净出口导致增加了23%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的持续的贸易顺差和碳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导致。
YouLi和Hewitt分析得出,英国通过与我国的贸易在2004年减少了近11%的CO2排放,而中英贸易给世界贸易与环境《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第5期指出我国因为与英国的贸易往来产生了1.17亿吨的额外CO2排放。
其实CO2排放量的增加不仅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能源消费结构有关,在FDI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工贸易出额占总出口额的50%以上,而在外资是加工贸易主体的背景下,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增加还与FDI有一定的相关性。
我国一度被世界各国称为世界工厂,大部分出口产品都是碳排放强度过高和能耗消耗高的产品,承担了生产和加工这些产品的全部二氧化碳排放成本。
而这些成本却远远高于治理环境所需的成本,如图,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曲线:
(图二)
数据来源:
中研网市场分析
由图二我们清楚的了解我国的CO2排放量在逐年上升。
下图为外资占我国出口比重趋势图。
(图三)
数据来源:
中国经济网
由图二、图三可知我国利用外资比例在逐年的增加。
结合两图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FDI的实际利用率越高,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会越高。
FDI通过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应对我国节能减排的效果并不明显,这就说明FDI对我国CO2排放规模负效应大于结构技术正效应。
通过引入外资来提高我国生产制造的技术并没有明显优化我国的制造业结构,跨国公司将碳排放量较高的产业转移到我国并通过加工贸易将高碳产品返销回国内,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外资将产业转移到我国的同时,也转移了相当部分的碳排放。
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更多的吸引外资,在引进外资企业进入的时候过于盲目,不加选择,不加评估导致碳排放强度较大的产业大量的进入我国,使我国CO2排放迅速增加。
(二)我国引入FDI项目对水资源的影响
据国家环保局的统计,2010年我国20%的地表水国家监控断面水质为劣V类,在182个开展地下水质监测的城市中,有57%的监测点位水质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也就是说我国的水污染极其严重。
在这样的严重环境污染的情况下,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之一的外商直接对水资源的影响也备受关注。
近年来,关于水污染与引入FDI项目的关系问题的讨论和分析相对较多,但各方学者专家口径不一,难以得出明确的结论。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经济理念不完善的情况下,主要通过规模增长来更快的提高国民收入。
但是,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就会造成我国环境的污染愈加恶化。
我国向来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那么我们就要考虑如何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将污染排放水平控制在当前的收入和技术可控制的范围内。
从这一方面看。
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的影响应该考虑它对我国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
根据这一认识,本部分根据我国近年来污水排放量进行分析。
(图四)
数据来源:
中国产业信息网
根据图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从2006年到2011年我国污水排放量在逐年增加并且在2011年达到峰值,而在2011年之后我国的污水排放量有所减少,下我们再来看2006年至2013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额:
通过图五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的数额在不断增加在2011年到2013年达到相对平缓状态。
(图五)
数据来源:
中国信息网
结合两张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水资源是有一定影响的,首先随着实际利用外资额的增加,我国污水排放在逐年的增加。
在这一区间我国的状况是是符合WalterandUgelow提出的“污染避难所”的说法。
这种假说认为,因为发达国家拥有严格环境管制。
故企业会将一些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相对来说管制较少的发展中国家以此来减少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投入的资本。
因此在我国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会出现污水排放急剧增加的情况。
而在2011年到2013年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相对平稳,这说明,我国经济已经相对成熟,不需要依赖外资来提高中国的经济,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在三年内基本持平,而我们也可以看到在2011年到2013年期间,污水排放量在逐年的减少,这种情况符合“污染光环”说。
这种学说认为,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投入先进的和更加清洁的技术用于生产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提高环保水平,该假说主要强调了FDI所承载的先进科学技术。
就像Wangandjin在对我国1000多个三资企业进行研究后认为,外资企业因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技术且在能源使用上更加有效从而使其产生了更少的污染排放。
因此,根据两张图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污水排放的是先增加,后因为先进技术的引进而得到有效的控制。
(三)关于我国引入FDI项目对环境影响的整体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共识。
那么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来源,成为环境污染备受争议的项目。
环境经济学家研究认为在环境曲线上当一国人均GDP达到4000—5000美元时,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会处在B点之后的阶段,也就是说在此时环境污染开始减轻。
我国在2011年是人均GDP达到5434美元,已经超过研究的得出的人均GDP,实验表明,在2010年我国环境污染达到最大化之后,在2010年有所好转。
同时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也达到相对平稳的状态。
根据弗农“产品周期理论”和小岛清的“产业边际扩张理论”表明我在二阶段政府采取了有力的环境措施,合理的利用了FDI。
是我国在去的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也得到了了相对有力的控制。
(四)引入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治理污染影响现状的分析
引入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换一种说法如果没有外资的进入,我国经济的腾飞可能会再等很多年,但是也不能够忽视其可能带来的污染风险。
中国经济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政府竞相引进FDI项目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在这种竞争机制下,往往会是政府盲目的引入FDI项目呈现出“重经济绩效,轻公共服务”的特征。
因此,在这种盲目竞争的机制下,我国便会成为“污染避难所”。
因此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在持续恶化,直到2011年11月我国颁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今年我国的环境污染情况有所好转,引入FDI项目的金额也达到相对平稳的状态,但是就整体的环境控制来说,我国污染排放量仍需要更多的关注。
《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不仅仅是空气质量,水质量也很成问题。
公报指出,全国423条主要河流、62个重点湖泊(水库)的968个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开展了水质监测,Ⅰ、Ⅱ、Ⅲ、Ⅳ、Ⅴ、劣Ⅴ类水质断面分别占3.4%、30.4%、29.3%、20.9%、6.8%、9.2%,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等。
地下水的检测更显示出六成地下水质量差。
今年持续的雾霾天把环境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政府也加大了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环境问题得到了基本的控制。
但是在近年来我国还是出现了连续了雾霾天气,据新华网统计在2013年我国全国平均雾霾天达到29.9天创52年新高。
在之后连续两年直至今日我国全国平均雾霾天气扔居高不下。
针对上述原因我国已经出台了《行动计划》和《大气污染“十二五”规划》但其效力还是不足,没有行政法规那么奏效,也无法保证行政机关责任追究。
四、针对FDI项目与环境保护问题提出的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引入FDI项目对我国的环境保护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就中国的近年的环境基数来看,我国引入FDI项目仍需慎重,不应再引入高度污染的生产型企业,而应多引入服务业。
在政府应盖鼓励外商对已经进入我国的高污染产业和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改造等领域投资;更多的引进绿色产品和环保产业,促进发达国家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先进技术得以在我国实施,使我国尽快形成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平台。
(一)给我国政府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因此,在政府占主导地位的市场,如何正确的引入外资以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政府应该关注并妥善处理的问题。
在2000年以前我国实行的多为超标罚款的环境保护制度,而不是超标违法的环境保护制度,并且,加之有各地方的政府干预,企业更是有恃无恐,使得连收费都变得困难。
知道2000我国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了“超标违法”才使得大气污染有了强制的措施。
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想更好的改善中国的环境,我国政府应该有个好的表率作用,积极配合法律的实施,不能因为各地方的竞争而盲目的引入FDI项目来促进本地方的经济发展,要控制污染密集型的产业进入本地区,即使面对已经进入的污染密集型产业也要拿出强硬的态度,要求其排放的污染物符合排放指标。
其次,政府可以假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引资力度,因为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在生产相同单位产品的同时减少能源的消耗。
这样会也会有利于我国的处理污染物技术发展。
最后,政府应该加大投入排污治污的资金,切不可有“先污染,后治理”的心态,想更好的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就要从根源遏制污染物的排放。
而不是等污染物排放之后再去治理。
要制定恰当的政策和激励机制,是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没有障碍。
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的引进,地方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但是如果是污染密集型的企业进入,政府就要加以限制。
不能抱有“不管好坏,先引进来再说”的思想,要评估好外资的质量。
否则会导致外资的重复引入。
(二)给我国企业的建议
面对FDI项目的大举进入,为我国经济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的企业也应该做到遵法守法,不能因为行业之间的竞争,就盲目的注入外资,应该正确的引入外资,利用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提高本公司的竞争力,引进跨国公司的先进理念和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
应该坚决的执行环境污染指标,做到排污不超标,监督每一个排污环节。
要在引进外资的时候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和规划,对注入公司的外资要进行评估,不能流于形式,不能因为一时的礼仪,造成环境污染的家居,和国土资源的流失。
(三)给我国立法部门的建议
首先我国针对环境保护的法律相对较少,在此方面,国际组织制订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但是国内的法律还是有很多的缺陷,这也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环境遭到极大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外资的大举进入,我国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来接洽这样快速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我国应该制定出与此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使环境问题做到有法可依。
目前我国现行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主要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一些列的环境保护单行法。
但是,我国没有一部真正的综合性环境保护基本法,并且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规范不适用新的形势发展要求环境保护法基本制度有待完善。
因此,要想更好的保护我国的生产态环境,首先就要有一个新的立法思路其一外部结构的平衡,即环境保护法应包括污染防治和自然资源保护,两大类齐全、不同功能的污染防治和自然资源保护规范性法律文件比重事宜平衡。
其次,内部的协调,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在内容上也应当是协调一致的。
要对《环境保护法》进行全面系统的修改,只有做到立法的完善才能够加快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