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人文化的协调统一 正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44031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与人文化的协调统一 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建筑与人文化的协调统一 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建筑与人文化的协调统一 正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建筑与人文化的协调统一 正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建筑与人文化的协调统一 正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与人文化的协调统一 正文.docx

《建筑与人文化的协调统一 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与人文化的协调统一 正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与人文化的协调统一 正文.docx

建筑与人文化的协调统一正文

 

哈尔滨江南职业技术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学生:

指导教师:

学院:

专业:

 

年月

 

建筑与人文化的协调统一

摘要

通过了解建筑文化与人居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提出了建筑文化具有时空性和地域性。

建筑文化应适应人类生活发展的新方向。

只有保持丰富多彩的各民族建筑文化,吸收和整合世界各国建筑文化的精华,走继承传统,探索古今,中外交融,实现建筑创作现代化的正确之路,才能建立一个“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

同时建筑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各种环境、各种文化状况下的文脉和条件,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旅、不同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建筑中的反映,同时这种文化特征又与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关键词:

建筑;人文化;协调;统一

 

HarmonizationofhumancultureandArchitecture

Abstract

Byunderstandingthearchitecturalcultureandthenaturalenvironmentandhumansettlementscloserelationshipbetweenthesocialenvironmentisproposedarchitecturalculturewithtemporalandgeographical.Architecturalcultureshouldbeadaptedtothenewdirectionofdevelopmentofhumanlife.Onlybymaintainingavarietyofarchitecturalcultureofallethnicgroups,absorbandintegratetheessenceofworldarchitecturalculture,traditionwalking,exploringancientandmodern,Chineseandforeignblendofmodernarchitecturaldesigntoachievetherightway,tocreatea"harmoniousbutdifferent"humansociety.Whilebuildingisthecomplexofeconomy,technology,art,philosophy,history,andotherelements,theenvironment,thecontextofculturalsituationsandconditionsaredifferent,differentwayoflifeandproductionbuildingreflectionofculturalidentityandatthesametimethatthelevelofdevelopmentandsocialandnaturalconditionsarecloselyrelated.

Keywords:

Architectural;Humanculture;Coordination;Unified

 

 

摘要

Abstract

1绪论·····························································1

2建筑与自然·······················································1

2.1社会时空环境差异造成建筑文化的多元化····························1

2.2中外建筑文化的发展与交融········································2

2.3古今建筑文化的交融··············································2

3建筑与城市·······················································3

3.1城市设计的内容与任务············································3

3.2城市设计理论····················································3

4建筑与风水、礼仪文化·············································4

4.1风水与建筑······················································4

4.2礼仪与建筑······················································4

5建筑科学与文化···················································5

6结论·····························································5

参考文献

致谢

 

建筑与人文化的协调统一

1绪论

20世纪以前,建筑艺术能强调的是艺术表现力,而进入20世纪以后,对于建筑艺术的召唤力要求不断提高,使建筑艺术的公众性、综合性大大加强。

并且只有从建筑价值观角度,才能从理论上阐明建筑是什么的问题。

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建筑的认识深度、特点的认识有所不同,而后一个阶段对建筑的认识都扩大了、加深而且这种认识的提高速度是加速度的,认识完成的周期在不断地缩短。

  事实上,21世纪的建筑并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产品艺术,它既是物质文化产品,也是更广意义上的精神文化产品(不局限于艺术)和制度文化产品(显示出与社会结构的同构性)。

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人人必需的生活容器的性质,是人类个体和社会存在的首要设施——生存设施。

而且建筑本身是一种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建立适宜社会“时空”的巨大杠杆。

对此,建筑师及全社会的未来责任是:

普及建筑文化,完善建筑科学体系,推进城市诸专业科学与文化交叉,大力引进建筑高新技术及设计理念。

当前国内外对相关问题已有一些研究,但任然很不完善。

如尼古拉斯·格雷姆肖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的见解通过自己设计的建筑进行表达,其设计作品获得世界各种奖励70余项。

通过尼古拉斯·格雷姆肖,我们了解到建筑师要关注建筑与文化的交叉,要着力去创造永恒的建筑高科技美。

国内也有许多人做过类似研究。

而研究建筑与人文化的关系,努力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到二者之间的协调,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2建筑与自然

不同的地域自然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如地形地貌、日照角度、日月潮汐、水流风势、气温、气压、食物、士地、水质、植被等等,建筑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产物,对外应有利于形成人居外部环境,对内应有利于保障人居的室内环境。

这些建筑都应像植物一样,落地生根,合天时,合地利,适宜于本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并与自然融为一体。

建筑形式多样,风格各异,适宜于不同地区自然环境,与风景、林木、地形融为一体,形成了根植于自然环境的各种建筑形式,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

我任为,建筑既要根植于自然环境,又要服从于自然环境,这是建筑师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2.1社会时空环境差异造成建筑文化的多元化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

欧洲国家、美洲国家、亚洲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国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各地区的文化习俗也不同。

不同地区人居社会的空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建筑文化的时空性和多元性,因而产生了古代的或现代的中国建筑文化、俄罗斯建筑文化、东南亚建筑文化、欧美建筑文化,非州建筑文化等等。

欧洲的古希腊建筑、北非的古埃及建筑、南亚的古印度建筑、古代中国建筑是世界民族建筑文化的历史源流,天主教、耶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的形成和发展,深刻地影响到信仰宗教的各个国家和地区。

也深刻地影响到这些地区建筑,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宗教建筑文化。

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沿袭至今,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受到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等思想伦理的影响。

特别是儒教思想统治中国2000多年,根探蒂固。

这种文化把儒、道、佛、禅各种思想观念兼收并蓄.融为一体,光辉灿烂,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地域、民族性的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国际性建筑文化,国际性建筑文化也可被吸收、融合,形成新的地区与民旅性建筑文化。

在当今世界里,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即包含前者向后者的转化,也包含后者对前者的吸收与融台。

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补充,彼此影响.共同发展。

只有保护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各民族建筑文化,促进世界照筑文化的多元化构成,最终才能建立一个“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

2.2中外建筑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建筑文化处于全球“大文化”系统之中,各民族、各地域的建筑文化在此共生共荣,组成了世界建筑文化的交响曲。

全球化的社会进程给文化交流带来了碰撞与会合,冲突与变融。

几千年来,中国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渊源流长。

佛教文化本来发源于印度,随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代玄奘法师赴印度取经传经,佛教影响中国2000多年,佛教在中国华夏土地上得以继承并发扬光大。

但是,佛教的内容,佛祖的像貌,佛庙的形制与中图文化交融,形成和发展了独特的中国佛教建筑文化。

早在20世纪初,中国近代出国留学归国的建筑师,大多数是留美的学者,他们受当时西方学院派建筑文化观念和中国国粹主迁建筑文化观念的双重影响,强调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重点在建筑风格上,第一次创造性地设计出了一批精品,开创了中外建筑文化交融的新纪元。

例如由第一批留美建筑大师吕彦植先生20年代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南京中山陵等等,在当时中国建筑界的确起到了石破天惊的影响,推动了中外建筑文化的融合进程。

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政体、机制照搬苏联模式,中国各地建设了一批具有俄罗斯建筑文化特征的建筑,形成和发展了中国50年代“社会主义”建筑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一次打开国门,引入西方经济管理模式,模仿“欧陆风格”、港台建筑,后现代主义几乎风靡全国,形成和发展了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的建筑文化。

不言而喻,世界各国建筑立化均要受到当地政治体制、经济状况、技术水平的约柬,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然而,什么样的交融和交流具有生命力.经受得起时空的考验?

只有那些吸取了东西方文化精髓,融合为本民旋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3古今建筑文化的交融

古今交融,古为今用,必须分析“古”与“今”在建筑内容上所发生的变化。

这些质的变化是会制度、生产技术、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文化观念、建筑材料在建筑领域引发的必然结果。

正如吴裕容先生在评价法国工程古斯塔夫,艾菲尔设计的艾菲尔铁塔时指出的:

“人们试图让每一种艺术适应人类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所有的人类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对代所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

古今交融探索的是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问题。

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许多特点,如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富于变化;建筑造型,事富多彩;空间分隔是活多样;室内装饰,讲究内涵;色彩运用,五彩缤纷:

庭园绿化,更是含蓄活泼,变化万千,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在刨作现代建筑当中,当代建筑师应吸取古代建筑文化丰富的营养,按现代化多方面的耍求,从分析各种矛盾中探索和追求适应人们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人们的建筑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

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继承中国传统,发扬民族形式,创作建筑艺术美的问题经历过多少狄探索和讨论。

经历了解放初期模仿“大屋顶”的复古时期:

经历了批判复古主义,照搬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阶段;经历了文革批判洋奴哲学,推行“千打垒”穷过渡年代;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祟尚西方,风靡“欧陆风情”时期。

经过反复摸索的艰难曲折以后.中国建筑师开始走继承传统,适应功能,采用高新技术,探索古今交融,实现建筑创作现代化的正确之路。

所以,人对自然的理解与感受与建筑息息相关!

3建筑与城市

建筑是城市的实体组成部分。

随着全世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建筑的规模、性质、形式和内容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当前,建筑设计已经不可能自我封闭在个体的范围内,需要“以城市设计的概念指导与园林的规划设计。

另一方面,反过来以微观环境的研究逐步上溯,深化规划设计的科学与艺术”。

因此,作为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接口,城市设计已成为建筑师必须掌握的理论与实践。

  城市设计,一般指对城市地区所进行的综合环境设计。

它需要综合处理涉及环境的社会、经济、文化、功能、技术、审美和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制约因素,为人们创造个舒适、方便、卫生、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以满足在物质和精神、生理和心理诸方面的要求。

城市设计也是一种行政管理手段。

3.1城市设计的内容与任务

  城市设计的内容是:

以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为主体对象,以城市物质环境形态以及人们在其中的行为和感受为中心,既要考虑人们的生产、生活、交往、游慈、出行等各类活动的要求,又要考虑到符合人们对环境空间的生理和心理等诸方面的要求。

如可居住性、易识别性、私蔽性、活泼性或肃穆性等环境气氛,尺度、比例、层次、序列、对比、变化、场所感等审美要求。

城市设计的内容随设计范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城市设计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区域、整个城市,小到一排灯具甚至标志物。

概括地说,任何规模的环境形态的改变或土地开发利用,都需要进行城市设计。

但城市设计范围的重点是:

城市和社会的综合环境。

  城市设计的任务根据不同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是工程设计,如住宅、商业中心和公园等;二是系统设计,如公路网、照明系统。

一组标准化的标志物等;三是区域或城市设计,如研究地区土地利用政策,建设新城,改建旧城区等。

  城市设计是多层次的。

城市设计过程应贯穿在规划设计的各个层次,即在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建筑群布局乃至小品设计等,所有层次上都应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3.2城市设计理论

  自古以来,人类良好的生活环境的获得,都是经过一番设计经营的。

虽然当时没有建筑师、规划师,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不自觉到自觉而逐步积累形成的。

从学术角度来说,古代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是合为一体的,基本上属于建筑学的范畴。

明确提出城市设计的概念,并给予它特定的含义,是从近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发展中形成的。

一定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观念,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并且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70—80年代,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界提出过种种规划设计思想、理论。

4建筑与风水、礼仪文化

4.1风水与建筑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为自己服务,《周易》有彖日:

已日乃孚,革而信之。

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

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面应乎人。

革之时义大矣。

"革就是改造,人们只有改造环境,才能创造优化的生存条件。

改造风水的实例很多,四川都江堰就是改造风水的成功范例。

岷江泛滥,淹没良田和民宅,李冰父子就是用修筑江堰的方法驯服了岷江,岷江就造福于人类了。

北京城中处处是改造风水的名胜。

故宫的护城河是人工挖成的屏障,河土堆砌成景山,威镇玄武。

北海金代时蓄水成湖,积土为岛,以白塔为中心,寺庙以山势排列。

圆明园堆山导水,修建一百多处景点,堪称?

quot;万园之园".

中国的乡村建设很注重改造风水。

如果我们下功夫,花气力翻捡一遍历史上留下下的地方志书和村谱,族谱,每部书的首卷都叙述了地理风水,细加归纳,一定会发现许多改造风水的记载。

就目前来讲,如深圳、珠海、广州、汕头、上海、北京等许多开放城市,都进行了许多的移山填海,建桥铺路,折旧建新的风水改造工作,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风水学者的任务,就是给有关人士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使城市和乡村的风水格局更合理,更有益于人民的健康长寿和经济的发展。

4.2礼制与建筑

礼制性建筑的地位,远高于实用性建筑;礼对建筑的制约,首先表现在建筑类型上形成了一整套庞大的礼制性建筑系列,而且把这些礼制性建筑摆到建筑活动的首位。

礼制性建筑起源早、延续久、形制尊、数量多、规模大、艺术成就高,从建筑类型看,坛、庙、宗祠;明堂;陵墓;朝堂;阙、华表、牌坊等为礼制性建筑的五个类别。

由于祭祀在古代被列为立国治人之本,排在国家大事之首列,因此祭祀天神、日月、山川的坛,祭祀圣贤的庙以及祭祀祖先的宗祠在建筑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

明堂作为最独特的礼制性建筑,早期是天子召见诸侯的礼仪场所,后来衍生成诸多礼制功能的综合体,不难看出“礼”的理想模式在明堂建筑中的充分体现。

在儒家“慎终追远”的孝道观支配下,丧葬成了行孝道的重要环节,丧葬之礼也就成了礼制的重要组成,因此陵墓也成了礼制性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

朝是宫城中帝王进行政务活动和礼仪庆典的行政区,在于显示帝王的唯我独尊、显示皇权的统一天下、显示封建统治的江山永固;堂是渗透在第宅中的礼制性空间,是传统第宅空间布局的核心和重点,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都在这里举行。

此外,礼制性建筑还有阙、华表、牌坊等建筑小品;阙,一方面起着“标表”的作用,用来标示建筑组群的隆重性质和等级名分,另一方面起着强化威仪的作用,有效地渲染建筑组群入口和神道的壮观气势,唐宋以后演化成宫廷广场的礼制性门楼;华表,两汉是称桓表,起源于原始社会部落的图腾竿子,以后演变为立于亭隅、桥头、墓前起标志作用的东西,是一种建筑化的仪仗,有效地起到表崇遵规、显示隆重和强化威仪的作用;牌坊可算是最突出的礼制性建筑小品,它由具有防范功能的实用性牌门脱胎演变成了标志性、表彰性的存精神功能的牌坊,既用于离宫、苑囿、寺观、祠庙、陵墓等大型建筑组群的入口前导,起显示尊贵身份,组织门面空间,丰富组群层次,强化隆重气氛等作用,也用于街市的起点、十字路口、桥梁端头,起标志位置、丰富街景、突出界域的作用。

第5章建筑科学与文化

  科学和艺术是两种不同的认识客观世界的方式。

科学侧重于理性的把握和实验,艺术侧重于感性的体悟和描述,同一个认识对象在科学和艺术上会存在不同的表现,但其本质是相通的。

从思考和运作的全程看,具体在人文科学上表现为先科学后艺术,自然科学则是先艺术后科学。

文化越发展“科学艺术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塔底分手,在塔顶会合”。

浏览现代科学,其绝大部分仍然是处于文化塔底状态,即艺术和科学壁垒森严状态。

而只有建筑科学是个例外,自从它诞生之日起便始终处于科学与艺术溶为一体的状态,井且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出现建筑科学在科学和艺术之间摇摆以及或者迷失者走向回归的状态,以致影响到时至今日并未形成完整的建筑科学体系或建筑艺术体系。

  当我们重读《建筑十书》时,如果自问一下“20世纪我们究竟比2000多年前的罗马人前进了多少?

”我们便会惊奇地发现,在建筑的某项具体技术或材料运用上,在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上,我们确实有所前进,设备的复杂程度上也不能与2000年前同日而语,但是在工程质量上,在建筑的基本应用原理上,特别是在哲学和文化的高度概括上,艺术技巧和水平上,有颇多值得品味之处。

建筑界,特别是建筑师,不知从何年何月何日开始,便患上了忽视建筑学观念更新这种顽症,始终带着个体手工业作坊的痕迹,以艺术家的身分自居,看重艺术形式流派,看重大师、手法和风格,看重材料与装饰语言等等,而就是偏偏不重视建筑的本质和内容、功能等与科学技术相关的软硬件建设问题。

这恰恰是建筑科学技术几乎一直滞后和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6结论

“有文化的建筑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建筑”。

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以“21世纪的建筑学”为主题,其6个分题之一便是“建筑文化”。

建筑作品作为“时代缩影”、“石头的史诗”,兼有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结晶的双重社会价值。

呼吁人们“奋力夺优,争取更多的建筑珍品载人中华建筑创作的史册,造就出无愧于时代和民族的建筑文化瑰宝为后世所珍惜永存。

”建筑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基本构成与人类文化类似。

建筑文化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它在整个人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这主要表现在可居性、同构性、民族性、地域性。

它是人类生活方式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

建筑文化,是任何一个人的生存须臾不能离开的生存文化。

建筑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它不仅需满足我们各种物质活动需求,同时还要满足我们的精神活动畏求。

建筑不同于动物的巢穴,而这种精神需求,正是区别建筑与巢穴的高层次的特征。

精神活动需求也就是人的心理要求,所以建筑与人文化息息相关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1]《北京宪章》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北京,1999年6月

[2]许溶烈主编《建筑师学术·职业·信息手册》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吴焕加《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

[4]刘心武著《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5

[5]陈志华著《北窗杂记》——建筑学术随笔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

[6]史建著《大地之灵》——东西方经典建筑艺术的魅力,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9

[7]张瑞武主编《智能建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8

[8]徐家莹等编《二十世纪巨人随笔》(自然科学卷),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6

[9]杨永生、顾孟潮主编《20世纪中国建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

[10]杨永生主编《中国建筑师》,当代世界出版社,1999.6

[11]金磊《中国建筑科技发展》,《城建工作研究》1994年第10期

[12]金磊.《从建筑设计信息研究到知识经济思考》《建筑创作》,1998年第1期

[13]金磊《让建筑师认识环境建筑创作》,1999年第1期

[14]金磊《城市灾害学原理概论》,《新建筑》1998年第3期

[15]金磊等《他是中国的建筑师(悼张镈)》,《科学时报》1999.7

[16]金磊等《中外建筑师共同面向21世纪》,《中外建筑》1999年第4期

 

致谢

大学生活一晃而过,回首走过的岁月,心中倍感充实,当我写完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感慨良多。

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韩老师。

他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

还有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们,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感谢三年中陪伴在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感谢他们为我提出的有益的建议和意见,有了他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我才能充实的度过了三年的学习生活。

感谢哈尔滨江南职业技术学院曾经为我授过课的老师,感谢哈尔滨江南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的全体老师,是他们的言传身教,才使我日有所长,学有所成。

 

答辩委员会意见:

 

答辩委员会(教师姓名、职称):

 

毕业论文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