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齐河县黄河生态旅游文化大观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4271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3.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齐河县黄河生态旅游文化大观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山东省齐河县黄河生态旅游文化大观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山东省齐河县黄河生态旅游文化大观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山东省齐河县黄河生态旅游文化大观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山东省齐河县黄河生态旅游文化大观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齐河县黄河生态旅游文化大观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山东省齐河县黄河生态旅游文化大观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齐河县黄河生态旅游文化大观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齐河县黄河生态旅游文化大观园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山东省齐河县黄河生态旅游文化大观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山东省齐河县黄河生态旅游文化大观园

1.2项目建设地点

齐河县黄河北展区(祝阿镇)

1.3项目承办单位

1、承办单位:

××××××××

2、法人代表

3、公司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4、承办单位简介:

××××××××始建1984年,是一家以旅游景点开发为主,集吃、住、行、游、购、娱及房地产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公司。

目前,公司现有员工2200人,固定资产总值30余亿元,下辖国家AAAA景区—××八仙过海旅游景区、国家级AAAA景区—××三仙山风景区,拥有五星级酒店—三仙山大酒店、四星级酒店—××阁宾馆以及开发宾馆、温泉健身俱乐部、歌舞大剧院、旅游船队、建筑装修等多个实体。

其中,“三仙山风景区”被国家文化部评为第三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被山东省文化厅评为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海洋极地世界”被中国海洋学会评为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被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命名为山东省水生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八仙过海旅游景区”在国内外旅游界享有盛名。

1.4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工程咨询资格等级:

工程咨询证书编号:

发证机关:

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编制《山东省齐河县黄河生态旅游文化大观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2、××××××××提供的有关技术基础资料;

3、有关旅游市场的数字统计资料;

4、有关齐鲁文化的历史人文资料;

5、山东齐河黄河北展国际生态城旅游总体规划;

6、国家现行有关政策、法规及规划。

1.6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范围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市场分析

3、项目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

4、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5、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

6、公用工程

7、营销策划方案

8、环境保护

9、节能分析

10、职业安全与卫生

11、项目实施进度与组织管理

12、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3、经济效益分析

14、社会效益分析

15、风险分析

1.7可行性研究成果概要

1、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建设内容

本项目山东省齐河县黄河生态旅游文化大观园的建设,总占地面积2300亩,总建筑面积共约68万m2。

项目建设包括三部分,分别为:

“齐晏古城”景区、“海洋极地世界”景区、“齐晏度假村”。

“齐晏古城”景区:

占地面积1800亩,建筑面积360000m2。

景区整体划分为“一轴、四片、一湖”。

“海洋极地世界”景区:

占地面积3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60000m2的场馆建设和千余种、万余只海洋动物及相关设备的购置。

“齐晏度假村”:

占地面积300亩,建筑面积260000m2,集客房、餐厅、会议、会展、娱乐、洗浴、康复为一体的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可同步服务省城会议经济。

(2)建设规模

预计项目建成后,将达到“齐晏古城”景区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海洋极地世界”景区年接待游客约100万人次;“齐晏度假村”酒店会议中心有2200间客房的服务能力;大型温泉洗浴养生会馆有750个标准间的服务能力;HI-高保真水空间娱乐馆年接待能力20万人次;康体健身国际俱乐部发展会员7000个;民俗文化商业街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的总建设规模。

2、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

山东省齐河县黄河生态旅游文化大观园拟建设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会议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化综合性旅游度假生态社区。

项目规划成三大板块,分别为“齐晏古城”景区、海洋极地世界”景区和“齐晏度假村”。

其中“齐晏古城”景区和“水族大世界”为旅游观光资源建设,而“齐晏度假村”为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具体规划设计方案详见第六章。

3、项目实施进度

本项目建设期从2009年11月至2014年9月,建设期为5年。

4、项目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300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282565.00万元,建设期利息14850.00万元,流动资金为2585.00万元。

5、项目资金筹措渠道

项目承办单位自筹资金2000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66.67%;

银行贷款1000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33.33%。

6、项目财务效益

本项目建成后,达产年总营业收入69125.52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3801.90万元。

财务分析表明,项目全部投资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0.49%,投资回收期12.48年,总投资收益率10.57%,资本金净利润率11.52%,各项财务评价指标良好。

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

7、结论

项目以齐河县秀美的黄河生态自然资源为依托,借助于浓郁的齐鲁文化氛围,建设规模宏大、特色鲜明,建成后必将成为我国北方高端旅游产品的精品。

其出现丰富了济南城市群经济圈旅游产品的类型,提升了区域内旅游产品的能级,全面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区域知名度。

同时,项目实施后年可创造可观的利税收入,并扩大市场需求,拉动旅游相关行业的大力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带动和促进齐河县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推动力。

项目自身可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有效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剩余劳动力。

其对相关产业的联动作用,相应的也增加了就业岗位,为实现就业率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建设和谐稳定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1、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发展生态旅游业,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也是21世纪一个极为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形式,生态旅游在世界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其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齐河县拥有丰富的人文及黄河生态资源,依托当地丰厚的文化底蕴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及畅通的交通网络,发展生态旅游业,是实现齐河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1)生态旅游概念解析及发展趋势

生态旅游概念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

十几年来,生态旅游以平均20%~25%的年增长率增长,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方式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并迅速普及到全球。

无论从人文、社会、自然、环境各方面,生态旅游都代表可持续发展,既为当地带来经济利益,又能保护自然环境。

其基本定义为:

以生态环境为基础,致力于生态可持续,通过教育使人们了解认识大自然的旅游产业。

这个定义说明生态旅游业可以促进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和谐,并通过生态旅游休闲度假降低人的旅游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实现保护物种和它们的栖息地以及种群发展目标。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的特征有:

(1)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2)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

(3)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

(4)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

由于生态旅游自身的这些特征能满足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需要,从而使生态旅游兴起成为可能。

总之,生态旅游以其自身的特点,迎合旅游事业的需求,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并显示出迅猛的发展势头。

生态旅游已成为国际旅游度假休闲的主要发展方向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已经成为国际上近年新兴的热点旅游项目。

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消费客体。

1990年世界野生物基金会在所属永续发展部门成立了生态旅游常设单位,开始推展生态旅游的概念。

随后许多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第三世界国家、国际性的观光组织与保育团体也陆续加入发展生态旅游的行业。

联合国经济暨社会委员会(TheEconomicandSocialCouncil)定于2002年为“国际生态旅游年”,依据永续发展纲领,加强推动旅游业国际合作。

此后,世界观光组织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推动以生态旅游为发展策略,达成保育生物多样性的目标。

自此生态旅游已成为全球响应的一种观光发展模式。

我国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有广阔市场前景

我国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其发展进程中,制胜的关键是控制好对自然资源的人工开发程序,生态系统的完好保护程度,以及与风景地貌的优美景观进行密切的结合。

有国外学者研究认为旅游业在中国已经由战略的产业发展成为战略的市场经济。

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经济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首先是因为中国具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具有大量的发展机遇的市场潜力。

(2)发展生态旅游业的的意义

生态旅游是对历史资源的传承和延续。

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大自然及历史遗留下来的重要的资源。

从旅游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各个历史阶段的痕迹,这些痕迹使我们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象征意义和潜作用力,生态旅游也是给后世子孙留下的最好的宝贵财富。

带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型生态旅游将旅游休闲度假活动直接与地方经济、文化、自然、人文进行有机联系的旅游经济活动。

通过加强这些关系之间的联系,满足旅游业的多种需求,填补了市场的空白,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体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休闲度假模式。

这种旅游模式也是一种生态经济的范式。

以这种方式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保护当地的长效可持续的发展,生态经济又可以带动旅游业、商业和社区的发展,提升他们的活力,形成“双赢”的结局。

引导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

生态旅游以生态保护作为既定的前提,把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作为核心内容,是一种求知的高层次旅游活动。

首先,在开发经营上,生态旅游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要求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必须要对所处地区生态系统的特点非常了解,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知识。

其次,在市场方面,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要求参与者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

因此,参加生态旅游的旅游者需要具有一定环保意识,这也是与大众旅游的明显反差。

生态旅游带领人们体验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加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联系,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培养人们对地方生态的关注,使之身体力行的保护生态环境。

2、齐鲁文化是中国古老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秦汉以来中国大一统文化的主要源头,其内容丰富,内涵深厚,为山东省人文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资源优势。

“齐鲁”一名,因于先秦齐、鲁两国。

到战国末年,随着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齐、鲁两国文化也逐渐融合为一体。

因为文化的一体,“齐鲁”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圈,由统一的文化圈形成了“齐鲁”的地域概念。

这一地域与后来的山东省区范围大体相当,故成为山东的代称。

齐鲁文化是指先秦齐国和鲁国以东夷文化和周文化为渊源而发展建构起来的地域文化,是秦汉以来中国大一统文化的主要源头。

两汉时期所实行的礼仪制度与作为意识形态和学术思想的“礼学”基本上都是承源于齐鲁之学。

齐鲁文化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统称,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

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范围的地域文化。

齐鲁文化虽然不能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核心和精华。

齐鲁文化孕育于远古时代至齐、鲁立国,形成于齐、鲁立国至春秋时期,战国、秦汉时期得到迅猛发展,齐、鲁两大文化日益交融,逐渐走上了一体化道路。

特别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齐鲁文化获得官方文化的支配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齐鲁文化的产生与齐鲁大地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资源、社会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华文明的开拓者——伏羲、炎帝和黄帝相当多的活动和贡献,都是发生在山东境内;中华文明继往开来的推动者之一——舜不仅出生于山东诸城一带,更曾在历山(今济南的千佛山)耕耘种植,为齐鲁文化的孕育、产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元前11世纪,姜太公在山东淄博建立了齐国,政治上尊贤尚功、选贤任能,文化上因俗简礼、因地制宜,经济上本末并举、农工商“三宝并重”,齐文化自此形成;同一时期,周公姬旦在曲阜建立鲁国,大力推行“敬德保民”的礼乐文化,逐渐孕育出了儒家文化,并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鲁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齐鲁文化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文化营养和生活活跃的社会环境;战国时期稗下学宫的创建,则为齐鲁文化的融合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齐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齐鲁大地人才辈出。

齐国主要有姜太公、管子、齐桓公、晏子、孙武、孙膑、邹衍、荀子等;鲁国主要有周公、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墨子、孟子等。

他们在齐鲁文化的产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成为齐鲁文化的代表人物。

作为特定文化精神的凝结、载体和象征,满载着历史沧桑的文物古迹构成文化旅游的基础性层面。

在山东辽阔的地域上,文物、遗址、史迹、古建筑星罗棋布,展现着齐鲁文化的精神气质、历史进程与辉煌成就,从而成为中国文化旅游的胜地。

刚刚闭幕的山东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山东省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深入挖掘和整合山东丰富的文化资源,继承和发扬齐鲁儿女忠厚正直、豁达淳朴、崇礼尚义、勇敢坚韧、勤劳智慧的优良传统,着力培育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山东精神。

”因此,博大精深而又内涵丰富的齐鲁文化,为山东省人文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资源优势。

3、齐河县地处鲁西北平原,黄河北岸,历史悠久,文化蕴含浓厚,具备显著的旅游资源优势和潜力。

齐河县地处鲁西北平原,黄河北岸,与省会济南隔河相望,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京沪铁路、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京福高速、济聊高速、青银高速、国道308、309线、省道101线全部在境内穿过、交通发达,是省城济南的西门户,跟济南市区仅需二十分钟车程,距济南机场约三十分钟车程。

从大空间范围讲,该区位于全国最发达的华东地区北部,北属环渤海经济圈,东连山东半岛城市群,南接长三角经济圈,西通华中北部崛起带,具有承东启西,通达南北的经济区位优势。

在济南半小时车程范围内,距离主要客源市场近,市场潜力大。

齐河文化底蕴深厚,是龙山文化发源地之一,开成了独特的鲁北民俗,同时,百里黄河过境,促进了黄河文化、齐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和水利文化的相互融合。

作为济南北部环城游憩带上的重要一环,齐河历史文化、黄河文化、古城文化、齐晏文化底蕴深厚,近现代名人辈出,旅游资源丰富。

县城晏城,因春秋时期为齐相晏婴采邑而得名,系齐鲁古镇之一,齐晏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

境内迄今发现古遗址22处,其中,属龙山文化遗址4处,商周遗址8处,汉晋遗址3处,唐宋元遗址7处。

近年来又发现3处东汉时期墓葬群。

黄河作为母亲河,在齐河县境内绵延62.5km,黄河变化丰富,沿岸千米一景,也是平原上难得的自然景观。

水资源丰富,农业发达,林木覆盖率高,对发展文化旅游业已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齐河县境内有林面积达100多万亩,林木覆盖率在40%以上,林区负氧离子含量超出一般平原县2倍以上,是“全国绿化模范先进县”,“山东省生态县建设示范县”,名符其实的天然氧吧。

大面积的平原森林、优美的田园风光及淳朴的民风,是齐河所独具的。

境内有晏婴祠、老残观凌处等历史人文资源;有令人向往的百万亩林海揽翠、10000亩生态湿地风情、绵延百里的黄河母亲河景观带,以及丰富的地热资源、国科国际高尔夫娱乐广场、劳动模范时传祥纪念馆、时代英烈孟祥斌烈士墓以及台湾农业风情园、舜天园度假村、表白寺万亩林海揽翠区、黄河风情观光区、清代文学家刘鄂“老残观凌处”遗址、赵官孟家大院、千年银杏树、付庄杂果园、刘浩陶艺馆、沁园公园等,在齐河可欣赏到“万亩揽翠绿,千里闻蝉鸣”的绿色风光、黄河“九曲十八弯”、“咽喉水道”的自然风光及优美的田园风光,感受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天然氧吧”的舒适,使齐河发展旅游产业具备了丰厚的基础。

4、依托齐河县现有的旅游资源,齐河县规划了山东齐河黄河北展国际生态城旅游区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链,与济南都市圈实现良好的对接。

(1)山东齐河黄河北展国际生态城旅游区规划与目标分析。

齐河黄河北展区位于齐河县城东南,跟县城约10公里,占地63平方公里,堤线长22.8公里,涉及焦庙、祝阿、晏城3个乡镇,82个行政村。

地处齐河最南端,与济南隔黄河相望,是齐河对接济南、济南向齐河辐射的前沿和窗口,是山东省大济南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始建于1970年,主要是为了保证黄河济南段窄河段防凌安全的需要建设的,但建成以来从未因汛情而启动。

北展区实施了黄河防护林工程,建设生态观光林4万亩,呈现出一片绿树掩映、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景象。

区内水道纵横,大面积的沉沙池形成了特色独具的生态湿地景观,而区内近万亩上粮下渔中植桑模式的鱼塘、荷塘,则展现了“千池鱼跃、万亩荷香”的美好景象。

区内拥有良好的温泉资源,且品质独特,储量丰富。

北展区内形象定位为黄河凤城,功能定位为生态休闲旅游、特色生态产业;总体目标定位为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黄河生态新城。

依托齐河县现有的丰富旅游资源,为进一步发展齐河县旅游产业,贯彻落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的精神,齐河县旅游局制定了齐河黄河北展国际生态城旅游区的发展目标,并与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编写了《山东齐河黄河北展国际生态城旅游总体规划》,划定了齐河县旅游业的重点发展区域和发展特色。

(2)齐河北展区与济南都市圈的对接分析

济南都市圈已处于经济要互的扩散阶段,西进与北跨的发展战略使得北展区与济南的地域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济南西客站的建设使得济南西部地区在经济等方面都获得了一次绝佳的发展机遇。

黄河北展区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数目多、种类全。

大河、湿地、林海、沙湖、地塘、碧水、飞鸟、农田相互交织,景色优美,并且北展区内的旅游资源比较独特,开发潜力巨大。

平原林海面积广大,风光优美,将成为济南都市圈上重要的生态休闲度假基地。

其对接的可行性体现在:

一小时都市圈、一小时生活圈、一小时经济圈三个方面。

地理位置上,齐河与济南隔河相望,在济南半小时车程范围内,具有地理上接受济南辐射的最佳位置,作为山东省内距离省城最近的县,区位优于济阳与商河。

是德州对接济南、济南各德州辐射的前沿和窗口,是山东省大济南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展区是济南北部环城游憩带上的重要一环,是近郊城市休闲功能的重要潜力区,全面承接济南的城市游憩功能,成为济南“北跨”最直接受益者。

齐河北展区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和技术流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和对接济南都市圈,以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

目前从资源、交通及政策各个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齐河北展区完全有能力成为济南都市圈上一个重要的卫星城市和旅游节点,成为推动济南都市圈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5、项目实施以丰富的齐鲁文化内涵及海洋水族专项特色,辅以完善的旅游度假配套设施,将为山东省做强、做大旅游业打造旅游拳头产品。

本项目建设位于齐河北展区内,依托齐河北展区旅游资源及济南都市圈的区位背景,面临良好的政策、资源、区位优势。

区内旅游资源数量多,种类全,独特性强,开发潜力巨大。

人文历史底蕴深厚,黄河文化、古城文化、齐晏文化个性明显;民谷风情浓郁灿烂,鲁北民俗与黄河风情相得益彰;大河景观波澜壮阔,湿地生态特色突出,黄河水乡风韵独具;水利工程气势雄伟,类别多样,蔚为大观;温泉储量丰富,品质上乘,迎合高端商务、休闲度假发需求;自然与文化组合优势明显,黄河特色休闲度假前景广阔。

但是,齐河黄河北展区的旅游业刚刚起步,市场知名度低,从产品结构来看,仍以低层次的观光产品占绝对主导,高层次的休闲与度假产品很少,有特色的专项旅游产品更是缺乏,产品结构层次低,竞争力较差。

同时,产品体系不完善、不健全,市场化程度较低,仍然停留在依赖实体性资源阶段,创新性开发不足。

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和经济强省的省会济南市目前尚无高层次的海洋水族特色专项旅游产品。

在全面依托齐河现有政策、区位与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针对其作为济南都市圈内重要的对接区域,全面分析济南都市圈及齐河北展区现有旅游产品及结构现状缺点,本项目的实施,其齐晏古城部分,拟将中国古城文化和中国古老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完美结合,将历史当中曾经闪烁辉煌的经典建筑重现于世,突出以齐晏文化为基础,打造齐鲁文化大观园,再现耿济古城、稷下学宫之风貌,全面展示儒家文化、晏婴文化、香炉文化等灿烂的中华文化精髓;海洋极地世界部分以独特的海洋水族特色,展示美丽的海底世界,具备欣赏及科普教育双重意义;项目度假酒店部分则依托齐河县黄河北展区优美的自然风光,以高起点绿色环保设计,完善的配套,舒适的环境,为旅游者及济南都市圈提供休闲度假、会议、高端商务、温泉洗浴、康体健身活动等功能,配套完善旅游产业链。

因此,本项目将作为济南都市圈内有特色的专项旅游产品,为山东省打造旅游拳头产品,促进山东省旅游业做强做大,促进项目区旅游产品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项目承办单位××××××××以其雄厚的技术、人才优势,凭借丰富的旅游业实施经验,为本项目的成功建设提供了基础和保证。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及地方发展规划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分明确地提出:

要丰富消费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业:

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

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改善基础设施,推进重点旅游区、旅游线路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继续发展观光旅游,开发休闲度假以及科普、农业、工业、海洋等专题旅游,完善自助游服务体系。

鼓励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山东省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备。

山东省“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

大力发展旅游、文化、房地产、信息等市场潜力大的行业,使其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推动旅游资源整合和市场深度开发,巩固提高山水圣人、齐文化、黄金海岸、民俗文化等传统优势线路,开发建设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打造沿黄河生态旅游品牌,构筑大旅游网络。

同时,山东省制定了全省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并提出了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指标,为山东省旅游业的发展提指明方向。

本项目的实施将建成以齐晏古城为基础,全面体现齐鲁文化内涵的特色旅游产品,以其规模宏大特色鲜明的优势,为山东省旅游业目标的实现和山东省成为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2、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的要求。

项目建设借助齐河县丰富的人文及自然生态条件,全面展示齐鲁文化,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鼓励类第二十五条“其他服务”中第22小项“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森林旅游、生态旅游及其它旅游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将旅游业作为全省的支柱产业来发展。

德州市政府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并制定了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近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对旅游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制订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明确提出要把我省建设成为旅游强省,重点发展旅游业,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008年7月,齐河北展区取消了防洪防凌任务,迎来了旅游开发的重大机遇,上至山东省,下至齐河县,齐河北展区的旅游开发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山东省重点扶持的旅游项目,并对齐河北展区的旅游发展做了精心的策划安排,为齐河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