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刚构悬臂现浇梁施工方案.docx
《连续刚构悬臂现浇梁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续刚构悬臂现浇梁施工方案.docx(1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连续刚构悬臂现浇梁施工方案
南河特大桥跨239省道(40+56+40)m连续梁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1.1编制依据
1.1.1设计规范
(1)TB10621-2009《高速铁路设计规范》;
(2)铁建设函[2005]754号《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设计指南》
(3)铁建设[2005]157号《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4)TB10002.1-2005《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
(5)TB10002.3-2005《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1.2施工规范
(1)TZ216-2007《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3)JGJ/T10-9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4)JGJ28-86《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
(5)GBJ146-90《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6)TB10426-2004《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
(7)TZ213-2005《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8)TB10303-2009《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9)TB10301-2009《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10)JGJ114-2003《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1.1.3验收标准
(1)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2)[2007]85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3)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4)TB10424-200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5)TB10425-9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6)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7)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8)铁建设[2006]158号《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
(9)JGJ/T15-2008《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
1.1.4原材料标准
(1)科技基[2005]101号《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2)科技基[2007]56号《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
(3)NHQZ《宁杭铁路客运专线客运专线桥梁球型支座安装图》
(4)GB/T5224-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5)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
(6)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圆钢筋》
(7)GB/T701-2008《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8)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
(9)GB/T3077-1999《合金结构钢》
(10)GB/T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
(11)GB/T1499.3-2002《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
(12)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
(13)JG163-2004《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
(14)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15)GB/T18736-2002《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16)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碴》
(17)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18)JGJ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
(19)GB/T19250-2003《聚氨脂防水涂料》
(20)GB/T20221-2006《无压埋地排污、排水用硬聚氯乙稀(PVC-U)管材》
(21)JC476-2001《混凝土膨胀剂》
(22)JB/T5067-1999《钢铁铸件粉末渗锌》
(23)TB/T3192-2008《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
(24)JG/T223-2007《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25)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
(26)GB/T18684-2002《锌铬涂层技术条件》
(27)TB/T3193-2008《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
1.1.5材料试验方法
(1)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2)GB/T238-2002《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
(3)GB/T232-1999《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4)JGJ/T27-2001《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5)GB/T230.1-2004《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6)GB/T231.1-2002《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7)GB/T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
(8)GB/T17671-1999《水泥砂胶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9)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10)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11)GB/T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12)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13)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14)GBJ82-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15)TB/T2922.1-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岩相法)》
(16)TB/T2922.3-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砂浆棒法)》
(17)TB/T2922.5-2002《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快速砂浆棒法)》
(18)TB/T3054-2002《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
(19)GB/T16777-1997《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20)GB/T18244-2000《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
(21)GB/T2791-1995《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22)GB/T176-199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23)GB/T8074-200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24)GB2420-81《水泥抗硫酸盐侵蚀快速试验方法》
(25)GB/T10125-1997《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26)GB/T4956-2003《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
1.1.6其他规范
(1)GB50278-9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3)GB/T18894-2002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4)TB10601-2009《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5)TB10601-2009《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条文说明》
1.1.7其它修改条文通知
(1)铁建设〔2007〕104号关于发布《铁路轨道设计规范》等八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
(2)铁建设〔2006〕141号关于发布《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等九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条文修改的通知
(3)铁建设〔2007〕159号关于发布《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十九项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局部条文修改的通知
(4)铁建设〔2007〕140号关于发布《铁路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等两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条文修改的通知
(5)铁建设〔2007〕150号关于发布《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局部条文修改的通知
(6)铁建设[2009]152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混凝土分项工程原材料标准局部修订条文
1.1.8其它
(1)宁杭客运专线土建工程二标段合同文件;
(2)无砟轨道双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灌施工)跨度(40+56+40)m连续梁施工图;
(3)当地气象、交通运输情况、当地建筑材料分布、临时辅助设施的修建条件,以及水、电、通信等现场施工调查情况;
(4)宁杭客运专线NHZQ-2标段施工组织设计形象进度图;
(5)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6)宁杭客运专线NHZQ-2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7)国家、铁道部、江苏省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
1.2编制原则
1、遵循合同文件、招标文件、中水四局宁杭2标指导性施组的原则。
严格按照招标文件、指导性施组要求的工期、质量等目标编制技术标文件,使发包人的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证。
2、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
在编制方案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招标设计文件资料,理解设计意图,充分调查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组,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3、全面兑现合同的原则。
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装备、一流的质量,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完成承建工程,实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建设世界一流铁路。
4、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与合理性、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的组织方法,合理的安排顺序,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5、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测试方法,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可靠的方法和工艺,依靠产品生产工厂(场)化、施工作业专业化、过程控制系统化、施工管理信息化,优化施工方案,不断地创新、发展,实现质量目标。
6、保证工期的原则。
本工程工程规模大,工期紧,质量标准高,专业接口多,相互制约因素多,必须保证足够的技术装备及人员投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充分考虑气候、季节、交叉施工对工期的影响,确保工期。
7、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的原则。
施工生产活动始终把人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执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真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加强过程控制,落实保证措施,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实现安全生产。
8、坚持文明施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原则。
实现文明施工,重视环境保护,合理规划临时用地,节约原材料消耗,按照国家、铁道部及业主对本工程的环境保护要求,精心组织,严格管理。
把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宁杭客运专线建设达到“一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要求,创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1.3编制范围
DK83+503.86-DK83+641.56跨239省道40+56+40连续梁。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南河特大桥位于溧阳境内,全桥长14329.3m,地处河网化地区,水系流域非常发达,几乎是鱼塘和河流。
河流属太湖流域南溪水系.南溪水系发源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界岭,溧阳是南溪的主要源流之地,以南河、中河、北河为干流。
南河特大桥在DK83+560.5~DK83+591.8处采用(40+56+40)m连续梁形式上跨239省道,与线路大里程交角51.7°,250#主墩承台边缘距离239省道2.5m,251#主墩承台边缘距离239省道0.2m。
南河特大桥(40+56+40)m现浇预应力砼连续梁全桥长137.5m,边跨40.75m+中跨56m+边跨40.75m,箱梁顶宽12m,底宽6.7m,顶板厚度除梁端附近外均为40cm,底板厚度40cm-80cm,按直线型变化,腹板厚48-80cm,按折线变化。
全联在端支点、中跨中及中支点共设5个横隔板,横隔板设检查孔。
中支点梁高4.35m,跨中及边跨直线段梁高3.05m。
2个0#梁段在牛腿托架上现浇、边跨11.75m直线段在满堂托架上现浇、共有2个边跨合拢段及1个中跨合拢段,合拢段长度2m。
悬浇节段长度最长为4m,最短为3.5m。
取消翼缘板中间竖墙钢筋。
设计车速:
最高运行速度350km/h;
线路情况:
双线,直线,正线线间距5m;
坡度情况:
下坡,下坡坡度11‰;
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
一般大气条件下无防护措施的地面结构,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1、T2级;
设计使用年限:
正常使用条件下梁体结构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
施工方法:
挂篮悬臂浇注法施工;
适用地震烈度:
<8度;
地震动峰值:
0.1g;
轨道:
采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2.2主要工程量
跨239省道公路连续梁主要工程量见表1。
跨239省道连续梁工程数量表
表1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1
C50号干硬性补偿收缩砼
m3
12.531
2
C40号混凝土
m3
85.75
3
C50号混凝土
m3
1907.6
4
普通钢筋Q235
t
18.292
5
普通钢筋HRB335
t
344.139
6
Φ25精扎螺纹钢筋
t
10.68
7
fpk=1860Mpa钢绞线7-7φ5
t
7.944
8
fpk=1860Mpa钢绞线16-7φ5
t
51.982
9
fpk=1860Mpa钢绞线17-7φ5
t
14.851
10
fpk=1860Mpa钢绞线4-7φ5
t
16.93
11
镀锌金属波纹管φ70(内)
m
974.528
12
镀锌金属波纹管φ90(内)
m
4247.348
13
镀锌金属波纹管70*19
m
3632.2
14
铁皮管φ35(内)
m
2606.58
15
M15-7锚具
套
72
16
M15-16锚具
套
212
17
M15-17锚具
套
48
18
BM15-4锚具
套
326
19
BM15P-4锚具
套
326
20
JLM-25锚具
套
788×2
21
NHQZ-7000DX-e100球型钢支座
套
2
22
NHQZ-7000ZX-e100球型钢支座
套
2
23
NHQZ-25000ZX-e100球型钢支座
套
1
24
NHQZ-25000DX-e100球型钢支座
套
1
25
NHQZ-25000HX-e10球型钢支座
套
1
26
NHQZ-25000-GD球式钢支座
套
1
2.3技术指标
跨239省道公路连续梁悬臂浇筑梁段的允许偏差见表2;连续梁梁体外观质量的检验和允许偏差值见表3;梁段模板安装的标准和允许偏差见表4。
连续梁悬臂浇筑梁段的允许偏差表
表2
序号
控制要点
允许偏差(mm)
1
悬臂梁段高程
+15,-5
2
合拢前两悬臂端相对高差
合拢段长的1/100,且不大于15
3
梁段轴线偏差
15
4
梁段顶面高程差
±10
5
竖向高强精轧螺纹筋垂直度
每米高不大于1
6
竖向高强精轧螺纹筋间距
±10
连续梁梁体外观质量的检验和允许偏差值表
表3
序号
控制要点
允许偏差(mm)
1
梁全长
±30
2
边跨梁长
±20
3
各变高梁段长度及位置
±10
4
边跨跨度
±20
5
梁底宽度
+10,-5
6
桥面中心位置
10
7
梁高
+15,-5
8
防护墙厚度
+10,-5
9
表面垂直度
每米不大于3
10
梁上拱度与设计偏差
±10
11
底板厚度
+10,0
12
腹板厚度
+10,0
13
顶板厚度
+10,-5
14
桥面高程
±20
15
桥面宽度
±10
16
平整度
每米不大于5
17
腹板间距
±10
18
支座板
四角高度差
1
螺栓中心位置
2
平整度
2
梁段模板安装的标准和允许偏差表
表4
序号
控制重点
允许偏差(mm)
1
梁段长
±10
2
梁高
±10,0
3
顶板厚
±10,0
4
底板厚
±10,0
5
腹板厚
±10,0
6
横隔板厚
±10,0
7
腹板间距
±10,0
8
腹板中心偏离设计距离
10
9
梁体宽
+10,0
10
模板表面平整度
3
11
模板表面垂直度
每米不大于3
12
孔道位置
1
13
梁段纵向旁弯
10
14
梁段纵向中线最大偏差
10
15
梁段高度变化段位置
±10
16
底模拱度偏差
3
17
底模同一端两角高度
2
18
桥面预留钢筋位置
10
三、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3.1施工管理目标
遵循“整体设计、系统建设、优质高效、一次建成”的方针,坚持设计高标准、科技高起点、工程高质量的要求,实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达到“一流的设计、一流的工程、一流的技术装备、一流的运营管理”的建设目标,建成世界一流的客运专线连续梁工程,实现精品工程、安全工程的目标。
3.1.1质量目标
工程合格,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确保桥梁100年的使用期要求,竣工验收一次合格率100%。
3.1.2安全生产目标
消灭安全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
3.1.3工期目标
2010年5月20日中跨合拢段施工结束。
3.1.4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目标
无集体投诉事件,环境监控达标,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先设计、再施工、再投入使用”。
3.1.5文明施工目标
环境整洁、纪律严明、设备完好、物流有序、信息准确、生产均衡、创部级文明施工样板及安全标准工地。
3.1.6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严格遵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标准建立本项目职业健康体系,制定实施职业健康等各项制度和措施。
保证职工生活及工作场所干净整洁、施工现场粉尘及有害气体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劳动保护符合有关规定;防止食物中毒、区域性传染病扩散、职业病发生。
3.2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详见框图1。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框图1
3.3施工组织
3.3.1总体施工顺序
跨239省道公路连续梁总体施工顺序见表5。
总体施工顺序表
表5
施工步骤
施工详细内容及施工要点
1
主跨桥墩施工完毕后,在主墩上安装临时支墩,进行墩梁固结,拼装托架施工2个0#块,待砼达到设计强度95%,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强度100%,龄期5天,张拉本节段纵向T1、T8、F1、F2束及横向、竖向预应力筋,然后安装挂篮。
2
在挂篮上浇筑1#梁段,待砼达到设计强度95%,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强度100%,龄期5天,张拉本节段纵向T2、F3、F4束及横向、竖向预应力筋。
3
在挂篮上浇筑2#梁段,待砼达到设计强度95%,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强度100%,龄期5天,张拉本节段纵向T3、F5束及横向、竖向预应力筋。
4
在挂篮上浇筑3#梁段,待砼达到设计强度95%,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强度100%,龄期5天,张拉本节段纵向T4、F6束及横向、竖向预应力筋。
5
在挂篮上浇筑4#梁段,待砼达到设计强度95%,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强度100%,龄期5天,张拉本节段纵向T5、F7束及横向、竖向预应力筋。
6
在挂篮上浇筑5#梁段,待砼达到设计强度95%,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强度100%,龄期5天,张拉本节段纵向T6、F8束及横向、竖向预应力筋。
7
在挂篮上浇筑6#梁段,待砼达到设计强度95%,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强度100%,龄期5天,张拉本节段纵向T7、F9束及横向、竖向预应力筋。
8
安装临时刚性连接构造,现浇边跨合拢段,待砼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强度100%,龄期5天,张拉并锚固纵向预应力束T9,B9-B12及横向、竖向预应力筋。
拆除临时固结,落梁。
9
张拉并锚固纵向预应力束B7、B8、B13,安装中跨跨中临时刚性连接构造。
现浇中跨合拢段。
张拉并锚固纵向预应力束T10,B1-B6,及横向、竖向预应力筋。
3.3.2施工组织措施
⑴施工调查
组织施工调查,进一步获取有关原始数据的第一手数据,为工程施工迅速展开,进行数据搜集,重点收集以下数据:
①该连续梁处地形、地貌、地质等情况及气象、不良地质对施工的影响。
②该连续梁处地表水、地下水分布情况,并对生活用水和施工用水水源进行规划、水质分析。
③进一步调查施工环境、交通运输、通讯条件及修建各项临时工程的条件。
④对于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型结构的设计,根据工程结构的特点及拟采取的工程措施收集相关数据。
⑤在设计提供的数据的基础上,为提高地质特征准确度和工程质量,进行必要的补充勘探。
⑵技术准备
①施工前的图纸会审
在图纸会审中,认真领会工程设计依据、意图和功能要求的说明,全面复核各工程结构尺寸,了解结构物的结构形式,使用材料及设备的品名、规格、质量标准,以及对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要求。
然后根据研究图纸的记录及对设计意图的理解,提出对设计图纸的疑问、建议和优化,并与设计人员取得联系,完善设计文件,使设计更加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确保顺利施工、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按期完成工程任务。
②编制连续梁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全部掌握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正确理解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进行详细的施工调查,根据进一步掌握的情况和资料,对投标施组优化,编制实施性施组,以制定出更符合设计与现场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报批后组织实施。
③搞好施工技术交底
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审批的同时做好设计、施工和施工组织设计“三交底”工作。
应详细、逐级进行技术交底:
本项目的工程概况、工程规模、工程工期、结构类型、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操作要求、施工重难点和安全防护、质量目标等,使参建员工心中有数,能预见性指导施工,避免出现安全质量事故。
④做好岗前培训
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重难点做好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使参建人员全面、系统地了解连续梁施工各项技术环节,做到心中有数。
⑶施工资源筹集
①人员准备
目前,主要的施工管理人员已经全部进场,主要进场人员及劳动力情况详见表6、表7。
主要施工进场人员一览表
表6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务
学历
专业
专业年限
1
孙纪超
男
1969.10
经理
本科
草原工程
19
2
张国金
男
1977.9
副经理
大专
水利水电
14
3
徐斌
男
1977.10
副经理
大专
水工经管
12
4
雷绍华
男
1979.12
总工
大专
工民建
10
5
高赫远
男
1984.10
副总工
本科
土木工程
3
6
刘少贤
男
1957.11
综合部主任
大专
经济管理
35
7
段海涛
男
1981.7
工程部主任
本科
农业水利
4
8
张伟
男
1983.2
安质部主任
本科
水利水电
5
9
宋烈辉
男
1966.3
物设部主任
大专
经管
25
10
梁红荣
女
1975.12
安质副主任
中专
水利水电
7
11
刘建华
男
1982.10
架子队长
本科
水工
5
12
王凯
男
1983.8
架子队技术负责人
大专
环境
4
13
刘应杰
男
1987.4
架子队工班长
本科
工商管理
1
14
张伟
男
1983.2
架子队质量负责人
本科
水利水电
5
15
肖玉乾
男
1974.4
架子队安全负责人
中技
水工
15
16
宋烈辉
男
1966.3
架子队物资负责人
大专
经管
25
17
雷永军
男
1978.4
架子队领工员
中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