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37124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育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育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育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育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教学大纲.docx

《教育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教学大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教学大纲.docx

教育学教学大纲

教育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专科院校师范专科学历教育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2、课程的任务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教育科学原理,对中小学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揭示中小学教育的客观规律,以指导中小学教育的实践和改革。

二、课程的目的和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最必需的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培养从事教育实践的能力;培养他们学习教育科学,主动参与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兴趣和能力;增强他们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他们加强教师师德和业务修养的自觉性;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三、本课程的教学建议

1、明确《教育学》教学的目的要求,包括总的目的要求和各章的基本要求;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各章最基本的概念与原理,并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理论去分析教育工作中的问题,总结教育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2、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启发式教学。

注重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尽可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3、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如指导学生自学、组织课堂讨论、参观、见习、教育调查,邀请优秀教育工作者介绍实践经验、分析教育形势等。

要求学生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写总结报告、体会等,并将其作为本课程考核的内容之一。

4、结合各章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以开阔视野,提高教学质量。

四、本大纲的结构

本大纲由三部分组成,包括第一部分“大纲说明”、第二部分“教材说明、教学时间分配及教学方法”、第三部分“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二部分教材说明、教学时间分配及教学方法

一、教材说明

除绪论外,共14章,大体上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第1章):

重点阐述教育、教育学概念,教育、教育学产生、发展过程,学习研究教育学意义,以及阐明教育的基本理论,包括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教育在人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部分(第2章):

着重探讨教师劳动的特点与意义、教师的智能与素养问题,阐述学生的教育地位和身心特点,以及论述了师生关系问题。

第三部分(第3-5章):

着重探讨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全面发展概念及其五育组成内容,阐明国内外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体制改革趋势。

第四部分(第6-10,12章):

着重探讨实现中小学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方法问题,包括教学工作,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第五部分(第11章,13—14章):

论述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合力的意义、作用和学校管理过程、原则、体制、人员、常规管理,以及学校中的教育研究等。

二、学时分配

绪论教育学、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学习教育学的意义2学时

第一章教育与社会、人的发展4学时

第二章教师与学生4学时

第三章我国的教育方针2学时

第四章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4学时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体制改革4学时

第六章教学工作(上)4学时

第七章教学工作(下)4学时

第八章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上)4学时

第九章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下)4学时

第十章课外活动4学时

第十一章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结合2学时

第十二章班主任工作4学时

第十三章学校管理2学时

第十四章学校中的教育研究2学时

总复习2学时

机动2学时

总计54学时

三、教学方法

1、教师面授和辅导为主;

2、学生自学文字教材为辅;

3、考核,包括平时作业、学习成绩测验和期终考试。

第三部分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绪论

教学要求:

掌握教育的概念,认识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进程,掌握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内容要点:

一、教育概念

二、教育学及其发展过程

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第一章教育与社会、人的发展

教学要求:

了解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理解人的身心发展、遗传素质等主要概念,领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及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内容要点: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的产生

2、教育的发展

二、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2、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3、教育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4、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5、教育相对独立性

6、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

1、人的身心发展的概念

2、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3、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要素

4、教育的主导作用

教学实践:

调查了解当地教育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教师与学生

教学要求:

了解教师劳动的特点与意义、教师的智能与素养问题,认识学生的教育地位和身心特点,以及理解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内容要点:

一、教师

1、教师劳动意义

2、教师劳动特点

3、教师职业道德

4、教师智能结构

5、教师仪表风度

二、学生

1、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2、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三、师生关系

1、师生地位与作用

2、良好师生关系

教学实践:

组织观看有关中小学生特点与教育的录像,并与1-2位中学或小学的优秀班主任座谈,了解学生特点与教育的经验、教训。

组织学员观看有关优秀教师事迹的录像片,并进行课堂讨论。

了解优秀教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三章我国的教育方针

教学要求:

熟悉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的内容。

着重理解和把握新时期中小学教育的任务与目标,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中小学培养目标。

内容要点:

一、教育方针概述

1、教育方针的涵义

2、我国教育方针制定的依据及其历史沿革

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2、教育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

3、教育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三、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1、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由来和发展

2、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

3、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

4、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四、社会主义教育目的

教学实践:

参观一所优秀中学或小学,请优秀校长介绍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中小学培养目标的经验和教训。

第四章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教学要求:

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以及各自在整体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内容要点:

一、德育

1、德育的意义

2、德育的任务

二、智育

1、智育的意义

2、智育的任务

三、体育

1、体育的意义和任务

2、体育的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3、学校卫生的内容及其实施

四、美育

1、美育的意义

2、美育的任务、内容与方法

3、实施美育的途径和要求

五、劳动技术教育

1、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2、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与内容

3、实施劳动技术教育的要求

教学实践:

调查当地一所初中,分析他们贯彻全面发展教育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体制改革

教学要求:

了解与把握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体制改革趋向。

内容要点:

一、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的意义

2、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3、我国学校教育制度

4、国外学校教育制度的主要趋势

二、教育体制改革

1、教育体制改革的意义

2、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

3、教育体制改革任务和内容

三、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1、义务教育概述

2、普及义务教育发展概述及历史经验

3、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

四、改革中等教育结构

1、改革中等教育结构概述

2、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的途径

3、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应注意的要求

五、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经验

1、三教统筹

2、农、科、教结合

第六章教学工作(上)

教学要求:

正确理解教学的概念、意义、任务、地位、目标,掌握教学过程的规律、原则、内容。

内容要点:

一、教学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1、教学的意义

2、教学的任务

二、教学过程

1、构成或制约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

2、制约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三、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概述

2、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四、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概述

2、课程的概念与类型

3、我国中小学课程

教学实践:

组织学员观看课堂教学实况录像,并指导学员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评议。

第七章教学工作(下)

教学要求:

掌握中小学教学常用的方法,认识教学改革中一些新方法的运用,能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掌握中小学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基本环节。

内容要点:

一、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概述

2、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言语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3、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4、教学改革中的新方法简介

5、学生学习方法

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

教学组织形式、课的类型与结构、上好课应具备的条件

3、作业与辅导

4、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教学实践:

结合本章所学内容,组织学员观看课堂教学实况录像,并进行讨论、评议。

第八章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上)

教学要求:

正确理解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意义,掌握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基本规律。

内容要点:

一、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

1、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概述

2、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基本目标

3、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

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过程

1、德育过程的一般概述

(1)德育过程的概念

(2)德育过程的实质与基本矛盾

2、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3、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具有知行培养的统一性。

(2)德育过程是不断激发促进学生思想矛盾发展的过程,具有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结合性。

(3)德育过程是引导学生多方面活动和交往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4)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

三、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一般模式

1、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一般模式概述

2、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一般模式的环节

教学实践:

组织学员观看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关录像片,并进行分析讨论。

第九章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下)

教学要求:

掌握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原则、途径与方法。

内容要点:

一、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原则

1、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原则概述

2、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1、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途径概述

2、我国现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三、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方法

1、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方法概述

2、我国现行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教学实践:

组织学员观看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关录像片,并进行分析讨论。

第十章课外活动

教学要求:

了解中小学课外教育的意义与特点、任务与作用,正确理解并把握中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与组织形式。

内容要点:

一、课外活动的意义和任务

1、课外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2、课外教育的意义

3、课外活动的任务

二、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1、课外活动的内容

2、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三、课外活动的组织领导和要求

1、课外活动的组织领导

2、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教学实践:

组织参观一所课外活动优秀学校,并于参观后进行课堂研讨。

第十一章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结合

教学要求:

认识并掌握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三结合的意义、作用。

内容要点:

一、家庭教育

1、家庭教育概述

2、家庭教育的任务与内容

3、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与方法

二、社会教育

1、社会教育概述

2、社会教育的任务与内容

3、社会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结合

1、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结合的必然性

2、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结合的基本原则

3、我国三结合教育的基本经验

教学实践:

请一所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搞得比较好的学校介绍经验(或看录像),研究如何形成三结合的教育合力。

第十二章班主任工作

教学要求:

认识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内容,了解班集体对学生的作用,掌握班集体建设的方法。

内容要点:

一、班主任工作概述

1、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2、班主任工作的任务

3、班主任素质要求

二、培养和建设班集体

1、班集体的概述

2、培养和建设班集体的方法

三、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研究和了解学生

2、做好全面发展教育的各项工作

3、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4、做好学期结束工作

教学实践:

请优秀班主任介绍班主任工作经验,并与学生一起讨论班集体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三章学校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