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三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33892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三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三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三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三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三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三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三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三语文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三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三语文试题

高三第3次仿真演练试题

语文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题。

著名作家王开岭的作品像一块块色彩斑斓、剪裁有度的语言丝锦,追求语言的甲(细致/精致)和醇美,经作家不断磨励和淬炼的词句,闪耀着纯洁、光润和晶莹之美。

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乙(限制/限定)了作品的视界、规模和精神体积,使其对特殊事物、现象和经验的吸纳与融会贯通能力明显不足,难臻厚重浑融之境,但却从诗性的角度找回了早已丙(淹没/湮没)在粗鄙伧俗的时尚文化之中的汉语的那种美感,重新榫接上了那条曾在秦汉流韵、唐宋风雨的浸润下璀璨无比的美学线索。

他创作的散布在各个篇目中的格言箴句,往往言简意赅,一针见血,哲思弥漫,闪耀着睿智的光芒,富含厚实的道德内涵,具有直击内心的精神力量和鞭僻入里的话语势能。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淬炼(cuì)融会贯通B.榫接(zhǔn)鞭僻入里

C.粗鄙伧俗(cāng)磨励D.格言箴句(jiān)璀璨

2.在文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精致限定淹没B.细致限制湮没

C.精致限制湮没D.细致限定淹没

3.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陈丹青的老师木心当年在纽约讲课备受欢迎,所讲内容本属私人性质,不涉功利,没指望付梓。

若不是一帮读者爱屋及乌,央求当年听课的陈丹青掏出笔记,这些文字怕也见不了面,更不会洛阳纸贵。

老人家有耽佳句的癖好,又不会以辞害意,多有通透漂亮的妙论,使你醍醐灌顶;常常在了结一学术公案之后谈笑自若,略近周作人笔下喝茶之意,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A.爱屋及乌B.洛阳纸贵C.醍醐灌顶D.谈笑自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去年以来,从歌手姚贝娜捐献眼角膜,到四川男子捐献器官救活七人,器官捐献这个对普通

人比较陌生的词,不断被人们关注。

B.我们曾经推崇鲁迅怀疑、批判和抗争的精神,然而在当下,不但这种精神没有被很好地继承,而且被很多人遗忘甚至铲除。

C.这偌大的烈士陵园,连一条像样的进出路都没有,与当今有的达官贵人为自己修建的堪与宫

殿媲美的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D.时局动荡,政治黑暗,让长大成人后的阮籍喜欢上了《老子》《庄子》,有时他也会对自己遵

从的儒家礼法嗤之以鼻。

5.依次填入下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无论在什么地方,你一眼就能把阿米绪人认出来,因为他们的服饰与众不同。

①据说这些突出“谦卑”的规矩都可以从《圣经》中找到依据

②不论是男人的服装礼帽,还是妇女的衣裙,都是一律的黑色

③在兰开斯特,假如你遇到以前只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古代欧洲村民”,他们就是阿米绪人

④简单地说,四五百年来其他人的服饰一直在变,而他们的却一直没有变

⑤姑娘们的裙衫上没有一个纽扣,男人们的服饰上有纽扣,但没有任何其他装饰

⑥只有在节日或婚礼上,妇女们才加上一方纯白的披肩

A.④③②⑥①⑤B.④②⑥⑤①③

C.②④③⑥⑤①D.②④⑥①⑤③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的“德治”传统

在社会治理问题上,中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德治思想,并形成德治传统。

德治思想的源头可追溯到尧舜时代。

关于德治的记载,最早成书于周代的《诗经》《尚书》中。

《诗经》不少诗篇蕴含着前代圣贤以德治国的思想,《尚书》中提出了“敬天保民”“以德配天”的命题。

要保住天命,就必须敬德,以祈天永命,勤政爱民,得到民众的真心归附。

德治思想的另一含义是“明德慎罚”。

提倡德治并非不要刑罚,而是强调实施教化,先教后罚,以刑辅德,不专以刑杀立威。

“明德慎罚”将道德教化与刑罚措施糅合,奠定了中国古代治国的基本理念。

孔子继承周代的德治思想,强调治国要以礼乐为核心,突出教化作用。

社会秩序井然,人际间和谐相处,是孔子希望通过德治达到的理想状态。

德治思想是“周孔之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世政治家、思想家不断探索,深化了德治思想的内涵。

战国时,沿着孔子的思路,孟子提出了一系列仁政主张。

他主张“以德服人”,反对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提倡“省刑罚”,教育百姓做到孝悌忠信。

西汉初,陆贾告诫刘邦。

提出了“治以道德为上”的观点。

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代德治思想定下了基调。

他认为治理国家不能只靠刑罚,要通过教化培养人的是非荣耻之心,德治思想成为政治领域的主导思想。

唐朝前期,隋朝二世而亡对唐初君臣是严厉的警示。

唐太宗说:

“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既要发挥道德教化的作用,也要发挥法律的制约作用,二者不可割裂,互为补充。

在刑罚的施用上,唐初务在宽简。

在唐太宗等人德治思想影响下,唐高宗、武则天时期,遵循先人遗训,缓刑用仁,谨慎治国,天下大治。

宋代理学形成阶段,德治思想深深打上了理学烙印。

朱熹从人心的角度解释德治。

仁心表现在政策上就是爱民如子、平易近人、爱惜民力等。

理学诸子概括出了“三纲八目”的治国模式,期望君主志向确定而达到天下大治。

理学家提倡教化,整肃人心,通过书院讲习等传授儒家伦理,为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后世产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国家意识,与理学家及其追随者的讲学不无关联。

德治思想从确立始,历经几千年的演进,围绕“礼法并治、德主刑辅”的逐渐深入,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指导思想。

当今社会,依法治国作为基本国策,强调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任何人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有人认为法治与德治不能并存,否定“以德治国”。

古代社会提倡德治并非不讲法治,而是主张加强教化,做到礼法并用,宽猛相济。

我们要借鉴古代重视教化的传统,为“依法治国”打下“以德治国”的根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们的生活,使大家自觉遵守社会规范,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法治现代化道路。

(选自2015年4月13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6.关于“德治思想”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治思想提倡“明德慎罚”,就是不专以刑杀立威,主张将道德教化与刑罚措施糅合起来,先教后罚,以刑辅德。

B.“敬天保民、以德配天”的德治思想,要求敬德、勤政爱民,以祈求上天佑护,得到民众的真心归附。

C.德治思想最早出现于尧舜时期,《诗经》《尚书》中蕴含着前代圣贤以德治国思想的诗篇是最早的文字记载。

D.德治思想在孔子看来,就是要以礼乐为核心治理国家,突出教化的作用,达到社会秩序井然、人际间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孟子主张“以德服人”,陆贾强调“治以道德为上”,他们都反对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进一步发展了德治思想。

B.在宋代理学形成时期,朱熹制定了爱民如子、平易近人、爱惜民力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德治思想打上了理学烙印。

C.唐高宗、武则天时期,深受唐太宗等人德治思想的影响,统治者缓刑用仁,谨慎治国,实现了天下大治。

D.董仲舒主张通过教化培养人的是非荣耻之心,不能只靠刑罚手段治理国家,这为汉代德治思想定下了基调。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周孔之教”重要组成部分的德治思想,经过后人的不断探索,大大丰富了其内涵。

B.古代社会所提倡的“加强教化,礼法并用,宽猛相济”的主张,对于当今社会治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C.宋代理学家借书院讲习等传授儒家伦理,倡导教化,整肃人心,对后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意识的产生有一定影响。

D.隋朝二世而亡对唐太宗“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等治国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为宋代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贤,字贤和,其先陇西成纪人也。

贤幼有志节,不妄举动。

尝出游,遇一老人,须眉皓白,谓之曰:

“我年八十,观士多矣,未有如卿者。

必为台牧,卿□勉之。

”九岁,从师季业,略观大旨而已,不寻章句。

或谓之曰:

“学不精勤,不如不学。

”贤曰:

“夫人各有志,贤岂能强学待问,领徒授业耶!

唯当粗闻教义,补己不足。

至如忠孝之道,实铭之于心。

”问者惭服。

年十四,遭父丧,抚训诸弟,友爱甚笃。

大统二年,州民豆卢狼害都督大野树儿①等,据州城反。

贤□招集豪杰与之谋曰:

“贼起仓卒,便诛二将,其势虽盛,其志已骄。

然其政令莫施,唯以残剥为业。

夫以羁旅之贼,而驭乌合之众,势自离解。

今若从中击之,贼必丧胆。

如吾计者,指日取之。

”众皆从焉。

贤乃率敢死士三百人,分为两道,乘夜鼓噪而出。

群贼大惊,一战而败。

狼乃斩关遁走。

贤轻与三骑追斩之。

迁原州长史,寻行原州事。

八年,授原州刺史。

贤虽少从戎旅,而颇闲政事,抚导乡里,甚得民和。

十二年,随独孤信征凉州,平之。

又抚慰张掖等五郡而还。

俄而茹茹围逼州城,剽掠居民,驱拥畜牧。

贤欲出战,大都督王德犹豫未决。

贤固请,德乃从之。

贤勒兵将出,贼密知之,乃引军退。

贤因率骑士追击,斩二百余级,捕虏百余人,获驼马牛羊二万头,财物不可胜计。

所掠之人,还得安堵。

加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魏恭帝四年,王师东讨,朝议以西道空虚,虑羌、浑侵扰,乃授贤使持节、河州总管、三州七防诸军事、河州刺史。

河州旧非总管,至是创置□。

贤乃大营屯田,以省运漕;多设斥候②,以备寇戎。

于是羌、浑敛迹,不敢向东。

五年,宕昌寇边,百姓失业,乃于洮州置总管府以镇遏之。

遂废河州总管,改授贤洮州总管、七防诸军事、洮州刺史。

属羌寇石门戍,撤破桥道,以绝援军。

贤率千骑御之,前后斩获数百人,贼乃退走。

羌复引吐谷浑数千骑将入西疆贤密知之又遣兵伏其隘路复大败之。

虏遂震慑,不敢犯塞。

饿废洗州总管,还于河州置总管府,复以贤为之。

高祖思贤旧恩,征拜大将军。

天和四年三月,卒于京师,时年六十八。

高祖亲临,哀动左右。

赠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泾原秦等十州诸军事、原州刺史。

谥曰桓。

(选自《周书·列传·卷二十五》,有删节)

【注】①大野树儿:

人名。

大野(dàyě),后魏赐谢总为大野氏。

②斥候:

侦察兵。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贤虽少从戎旅,而颇闲政事闲:

熟悉

B.贼起仓卒,便诛二将卒:

通“猝”,仓促

C.从师受业,略观大旨而已受:

通“授”,教授

D.高祖亲临,哀动左右动:

感动

10.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必为台牧,卿□勉之

②贤□招集豪杰与之谋曰

③河州旧非总管,至是创置□

A.①其②乃③焉B.①其②因③之

C.①且②因③焉D.①且②乃③之

1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羌复引吐谷浑/数千骑将人西疆/贤密知之/又遣兵伏/其隘路复大败之

B.羌复引吐谷浑数千骑/将入西疆/贤密知之/又遣兵伏其隘路/复大败之

C.羌复引吐谷浑/数千骑将人西疆/贤密知之/又遣兵伏其隘路/复大败之

D.羌复引吐谷浑数千骑/将入西疆/贤密知之/又遣兵伏/其隘路复大败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贤自小就有志向节操,在他十四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他担负起了抚养教育弟弟的责任,彼此十分友爱。

B.李贤在河州担任总管期间,积极备战,打得羌族、浑族害怕不敢进犯,从而境内太平。

C.李贤在跟随独孤信平定凉州后,又安抚了张掖等五郡,不久,又带兵击退了抢劫百姓的茹茹族,百姓得以安居。

D.对于都督大野树儿杀害州民豆卢狼、据城作乱一事,李贤认为谋划得当,就可以诛杀为首的将领,平定叛乱。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夫人各有志,贤岂能强学待问,领徒授业耶!

唯当粗闻教义,补己不足。

(4分)

(2)贤固请,德乃从之。

贤勒兵将出,贼密知之,乃引军退。

(3分)

(3)贤乃大营屯田,以省运漕;多设斥候,以备寇戎。

(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8分)

青玉案

(金)元好问

落红吹满沙头路。

似总为、春将去。

花落花开春几度。

多情惟有,画梁双燕,知道春归处。

镜中冉冉韶华暮。

欲写幽怀恨无句。

九十花期能几许。

一卮芳酒,一襟清泪,寂寞西窗雨。

(1)简析上片“落红吹满沙头路”的作用。

(4分)

(2)从全词看,词人抒发了哪些情感?

请简要概括。

(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孔子在《论语》中,以“,”两句说明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

(2)在《登高》中,杜甫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用“,”两句高度概括了自己一生颠沛流离的生活。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先写阿房宫兴起和毁灭的史实,最后用“,”两句委婉讽劝当朝统治者,勿重蹈覆辙。

五、(12分)

16.简要概括下面这段话表达的主要意思,不超过25字。

(4分)

当纳粹来抓共产党人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当他们来抓犹太人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当他们来抓贸易工会主义者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贸易工会主义者;当他们来抓天主教徒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新教徒;当他们来抓我时,已无人替我说话了。

17.读右面这幅图,完成问题。

(4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的内容。

(2分)

(2)根据画面内容,你得出怎样的结论?

(2分)

 

18.在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均不超过20字)(4分)

我不是作家,但记录瞬间的感动,是我的习惯。

我不是画家,_______________。

细想,生活的本身即是书,即是画。

也许前一刻,我们是阅书观画的读者,___________。

更有可能,我们同时既是读者又是主角。

每个日子,都是内容不同的一页书,________________。

我只希望自己把生活一页一幅慢慢地看,用心细细地欣赏。

并把愉悦的刹那、感动的心情,_______________。

六、(18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狼图腾》节选

姜戎

两年前陈阵从北京到达这个边境牧场插队的时候,正是十一月下旬,额仑草原早已是一片白雪皑皑。

陈阵被安排住在毕利格老人家里,分配当了羊倌。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他随老人去八十多里外的场部领取学习文件,顺便采购了一些日用品。

临回家时,老人作为牧场革委会委员,突然被留下开会,可是场部指示那些文件必须立即送往大队,不得延误。

陈阵只好一人骑马回队。

临走时,老人将自己那匹又快又认家的大青马,换给了陈阵,并再三叮嘱他,千万别抄近道,一定要顺大车道走。

刚登上一道山梁,遥望大队驻地的查干窝拉山头,他一下子就把老人的叮嘱扔在脑后,率性地放弃了绕行二十多里地走大车道的那条路线,改而径直抄近路插向大队。

天越来越冷,大约走了一半路程,太阳被冻得瑟瑟颤抖,缩到地平线下面去了。

陈阵忽然一阵颤栗,心里有些莫名的紧张——他怕大青马迷路,怕变天,怕暴风雪,怕冻死在冰雪荒原上,但就是忘记了害怕狼。

快到一个山谷口,一路上大青马活跃乱动、四处侦听的耳朵突然停住了,并且直直地朝向谷口的后方,开始抬头喷气,步伐错乱。

当陈阵猛地转头向山谷望去时,他几乎吓得栽下马背。

距他不到四十米的雪坡上,在晚霞的天光下,竟然出现了一大群金毛灿灿、杀气腾腾的蒙古狼。

全部正面或侧头瞪着他,一片锥子般的目光飕飕飞来,几乎把他射成了刺猬。

后来,陈阵跟毕利格详细讲起狼群当时的阵势,老人用食指刮了一下额上的冷汗说,狼群八成正在开会,山那边正好有一群马,狼王正给手下布置袭击马群的计划呢。

幸亏这不是群饥狼,毛色发亮的狼就不是饿狼。

陈阵强撑着身架,端坐马鞍,只用眼角的余光紧张地感觉着近在侧旁的狼群。

他知道蒙古草原狼的速度,这几十米距离的目标,对蒙古狼来说只消几秒钟便可一蹴而就。

人马与侧面的狼群越来越近,陈阵深知自己绝对不能露出丝毫的怯懦,必须像唱空城计的诸葛孔明那样,摆出一副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身后跟随铁骑万千的架势。

只有这样才能镇住凶残多疑的草原杀手——蒙古草原狼。

他感到狼王正在伸长脖子向他身后的山坡望,群狼都把尖碗形的长耳,像雷达一样朝着狼王张望的方向。

所有的杀手都在静候狼王下令。

但是,这个无枪无杆的单人单马,竟敢如此大胆招摇地路过狼群,却令狼王和所有的大狼生疑。

晚霞渐渐消失。

人马离狼群更近了。

这几十步可以说是陈阵一生中最凶险、最漫长的路途之一。

大青马又走了几步,陈阵突然感到有一条狼向他身后的雪坡跑去,他意识到那一定是狼王派出的探子,想查看他身后有无伏兵。

大青马的步伐似乎也不那么镇定了。

陈阵的双腿和马身都在发抖,并迅速发生可怕的共振,继而传染放大了人马共同的恐惧。

突然,老阿爸的一句话从天而降,像疾雷一样地轰进他的鼓膜:

狼最怕枪、套马杆和铁器。

枪和套马杆,他没有。

铁器他有没有呢?

他脚底一热,有!

他脚下蹬着的就是一副硕大的钢镫。

他的脚狂喜地颤抖起来。

毕利格阿爸把自己的大青马换给他,但马鞍未换。

难怪当初老人给他挑了这么大的一副钢蹬,似乎老人早就料到了有用得着它的这一天。

狼群正在等待探子,人马已走到狼群的正面。

陈阵迅速将双脚退出钢镫,又弯身将镫带拽上来,双手各抓住一只钢镫——生死存亡在此一举。

陈阵憋足了劲,猛地转过身,朝密集的狼群大吼一声,然后将沉重的钢镫举到胸前,狠狠地对砸起来。

“当、当……”

钢镫击出钢锤敲砸钢轨的声响,清脆高频,震耳欲聋,在肃杀静寂的草原上,像刺耳刺胆的利剑刺向狼群。

对于狼来说,这种非自然的钢铁声响,要比自然中的惊雷声更可怕,也比草原狼最畏惧的捕兽钢夹所发出的声音更具恐吓力。

陈阵敲出第一声,就把整个狼群吓得集体一哆嗦。

他再猛击几下,狼群在狼王的率领下,全体大回转,倒背耳朵,缩起脖子像一阵黄风一样,呼地向山里奔逃而去。

但狼群撤得井然有序,急奔中的狼群仍然保持着草原狼军团的古老建制和队形,猛狼冲锋,狼王靠前,巨狼断后,完全没有鸟兽散的混乱。

陈阵看呆了。

狼群一眨眼的工夫就跑没影了,山谷里留下一大片雪雾雪砂。

(节选自《狼图腾》,有删改)

19.小说第—段中毕利格老人把大青马换给陈阵并再三叮嘱这一细节有何作用?

 (4分)

20.赏析文中两个画线的句子。

(4分)

(1)太阳被冻得瑟瑟颤抖,缩到地平线下面去了。

(2)一片锥子般的目光飕飕飞来,几乎把他射成了刺猬。

 

21.简要概述文中蒙古草原狼的特点。

(4分)

22.作者是怎样描写陈阵与狼群遭遇后的心理变化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七、(60分)

23.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文。

(60分)

 

要求:

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第3次仿真演练

语文参考答案

一、(15分)1.B2.C3.D4.D5.B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6.C(“德治思想最早出现于尧舜时期”的说法不确定,“《尚书》是诗篇”的说法错误)

7.B(“朱熹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

8.D(“为宋代理学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说法错误。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9.C(受,得到,接受。

10.A(①必为台牧,卿其勉之②贤乃招集豪杰与之谋③河州旧非总管,至是创置焉)

11.B(羌复引吐谷浑数千骑,将入西疆。

贤密知之,又遣兵伏其隘路,复大败之。

12.D(都督大野树儿被州民豆卢狼杀害)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

(1)人各自有志向,我怎么能拼命学习,当个带领徒弟教授学业的先生?

只要大略知道一下内容,弥补自己的不足就够了。

(关键词:

岂、强、授、唯)

(2)李贤再三请求,王德才答应。

李贤率兵将出,贼人已偷偷得到消息,就带兵退去。

(关键词:

固、勒、密)

(3)李贤于是广泛屯田,来节省漕运;多设侦察兵巡逻,来防备侵犯的敌人。

(关键词:

乃、以、寇)

14.(8分)

(1)落花满地,点明暮春的时令特点,营造出哀怨、伤感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评分标准:

4分,每点1分。

(2)全词表达了对春去的伤感、年华已逝的感慨、幽怀无以言表的苦痛和孤独寂寞之情。

评分标准:

4分,每点1分。

答“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也可得1分。

15.(6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评分标准:

每句1分,错一字该句不得分。

五、(12分)

16.(4分)

示例1:

你(或“我”)不为别人的自由(或“正义”)说话,将会伤及自己。

示例2:

面对暴力(或“黑暗”)时,你选择置身事外,终将祸及自身。

评分标准:

要点少1处扣1分。

17.(4分)

(1)示例:

图的上方依次画的是毛笔、钢笔和微机,下方与之对应的是书写越来越潦草的“写字”二字。

(2分)

(2)示例:

随着书写工具的发展,人们的书写能力逐渐退化。

(2分)

评分标准:

准确全面说明画面内容2分;结论正确2分。

18.(4分)示例:

①但撷取美的时刻,是我的心愿。

②而下一刻,却又变成书、画中的主角。

③风格迥异的一幅画。

④化成生活的书页及图画(3分,每句1分)

六、(18分)

19.

(1)表现老人经验丰富,处事周全,关爱年轻人的特点。

(2)为下文陈阵“遭遇狼群、吓退狼群”等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每点2分,共4分。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20.

(1)运用比拟手法(或拟人手法)。

“太阳被冻得瑟瑟颤抖”生动形象地表现天气寒冷,“缩到地平线下面”形象地交代太阳落山天色已晚。

(手法和分析各1分,共2分。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2)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

“一片锥子般”“几乎把他射成了刺猬”形象地写出群狼目光的锐利和凶残,此句从侧面表现出陈阵的恐惧心理。

(手法和分析各1分,共2分。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21.

(1)金毛灿灿、杀气腾腾的外形;

(2)动作灵敏,速度极快;(3)凶残多疑,草原杀手;(4)纪律严明,团队意识强;(5)狼害怕枪、套马杆和铁器。

(每点1分,共4分。

答出四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22.

(1)作者用“几乎吓得栽下马背”等细节描写和“他知道蒙古草原狼的速度……”等心理描写写出了他的慌乱和恐惧(或紧张、镇定等)。

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用“铁器他有没有呢?

他脚底一热,有”等心理描写和“大吼一声”“举到胸前”“狠狠对砸起来”等动作描写写出了他的狂喜和兴奋。

人物形象鲜活,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增长读者的生活知识。

(每点3分,共6分。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没有结合文本分析只列出条目的最多得4分;只举出修辞手法等而没有举出表现手法的最多得3分)

七、(60分)

23.参考2014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李贤字贤和,祖先是陇西成纪人。

李贤自幼就有志向节操,不轻举妄动。

有一次出去游玩,遇见一位老人,须眉雪白,对他说:

“我八十岁了,见过很多人,但没有一个像你这样。

将来必定做到台臣牧守,你还是好好努力吧。

”九岁时,从师学习,只是概括看一下大意要旨,不在章节句子上下功夫。

有人对他说:

“学习时不专心勤奋,还不如不学。

”李贤答道:

“人各自有志向,我怎么能拼命学习,当个带领徒弟教授学业的先生?

只要大略知道一下内容,弥补自己的不足就够了。

至于忠孝之道,其实早已铭记在心。

”问者惭愧而心服。

十四岁时父亲去世,抚养教育弟弟们,彼此十分友爱。

大统二年(536),州民豆卢狼杀害都督大野树儿等人,占据州城反叛。

李贤于是召集豪杰之士,与他们商量道:

“贼众仓猝起事,杀掉两位将军,他们气势虽大,但是他们心已骄。

他们没有推行政令,一味残忍盘剥。

以寓居之贼,驾驭临时拼凑的部众,势必自相瓦解。

今日如果从城中进攻,贼人必定失魂落魄。

按我这个计划行事,很快就会取胜。

”大家都表示服从。

李贤率领勇士三百人,分为两路,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