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车身的维修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32747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章车身的维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10章车身的维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10章车身的维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10章车身的维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10章车身的维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0章车身的维修1.docx

《第10章车身的维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章车身的维修1.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0章车身的维修1.docx

第10章车身的维修1

第十章车身的维修

第一节车身的结构

一、车身的结构

车身的结构如图10-1~图10-4所示。

图10-1车身右侧零件分解图(标准车身)

1-车前灯壳体2-前镶板3-外前支柱4-内上前支柱5-B支柱(外)6-B支柱(内)7-前车顶弧拱支架8-中央车顶弧拱支架9-后车顶弧拱支架10-侧车顶纵梁(外)11-侧车顶纵梁(内)12-后车顶纵梁外延伸13-后车顶纵梁内延伸14-滴水槽15-后侧部镶板(外)16-后侧部镶板(内)17-后侧部外延伸18-后车轮罩(内)19-前车轮罩(外、下)20-后车轮罩(外、下)21-后地板下纵梁22-后地板镶板23-后侧部(内、下、前)24-后侧部(内、下、后)25-车门开度限位支架26-后侧踏板镶板27-中央支柱(内、下)28-后防护板29-内防护板30-前车顶纵梁(外)31-后端横梁(内)32-前浅盘形地板(A)33-前浅盘形地板(B)34-直立地板镶板35-直立地板横梁36-挡泥板37-前下纵梁(外)38-前车顶纵梁(内)39-车顶镶板40-前车顶弧拱41-中央车顶弧拱42-后车顶弧拱43-后车顶纵梁(内)44-前端横梁45-盖板(A)46-盖板(B)47-盖板(C)48-前大梁(A)49-前大梁(B)50-右车架(大梁)51-左车架(大梁)52~57-横梁58-吊耳支架59-后端横梁(外)60-后车顶纵梁(外)61-踏板盖

图10-2车身左侧零件分解图(标准车身)

1-车前灯壳体2-前镶板3-外前支柱4-内上前支柱5-吊耳支架6-内防护板7-前车顶弧拱支架8-中央车顶弧拱支架9-后车顶弧拱支架10、11-横梁12-后车顶纵梁外延伸13-后车顶纵梁内延伸14-滴水槽15-后侧部镶板(外)16-后侧部镶板(内)17-后侧部外延伸18-后车轮罩(内)19-前车轮罩(外、下)20-后车轮罩(外、下)21-横梁22-后地板镶板23-后侧部(内、下、前)24-后侧部(内、下、后)25-后端横梁(外)26-后端横梁(内)27-中央支柱(内、下)28-后防护板29-前车顶纵梁(外)30-后车顶纵梁(外)31-横梁32-前浅盘形地板(A)33-前浅盘形地板(B)34-直立地板镶板35-直立地板横梁36-挡泥板37-前下纵梁(外)38-前车顶纵梁(内)39-车顶镶板40-前车顶弧拱41-中央车顶弧拱42-后车顶弧拱43-后车顶纵梁(内)44-前端横梁45-盖板(A)46-盖板(B)47-盖板(C)48-前大梁(A)49-前大梁(B)50-右车架(大梁)51-左车架(大梁)52、53-横梁

图10-3车身右侧零件分解图(加长车身)

1-车前灯壳体2-前镶板3-外前支柱4-内上前支柱5-B支柱(外)6-B支柱(内)7-前车顶弧拱支架8-中央车顶弧拱支架9-后车顶弧拱支架10-侧车顶纵梁(外)11-侧车顶纵梁(内)12-后车顶纵梁外延伸13-后车顶纵梁内延伸14-滴水槽15-后侧部镶板(外)16-后侧部镶板(内)17-后侧部外延伸18-后车轮罩(内)19-前车轮罩(外、下)20-后车轮罩(外、下)21-后地板下纵梁22-后地板镶板23-后侧部(内、下、前)24-后侧部(内、下、后)25-车门开度限位支架26-后侧踏板镶板27-中央支柱(内、下)28-后防护板29-内防护板30-后端横梁(外)31-踏板镶板盖32-前浅盘形地板(A)33-前浅盘形地板(B)34-直立地板镶板35-直立地板横梁36-挡泥板37-前下纵梁(外)38-前轮罩(内)39-前车顶纵梁(内)40-车顶镶板41-前车顶弧拱42-中央车顶弧拱43-后车顶弧拱44-后车顶纵梁(内)45-前端横梁46-盖板(A)47-盖板(B)48-盖板(C)49-前大梁(A)50-前大梁(B)51-右车架(大梁)52-左车架(大梁)53~58-横梁59-吊耳支架60-后端横梁(内)61-前车顶纵梁(外)62-后车顶纵梁(外)

标准车身汽车

加长车身汽车

图10-4车架(大梁)

1-与左侧的供应部件相同2-盖板(A)3-盖板(C)4-车架(厂家不提供配件)5-后端横梁(内)6-后端横梁(外)7-吊耳支架8-第三排座位固定加固物9-前大梁(B)10-盖板(B)11-前大梁(A)12-前端横梁13-后拉条

二、车身的技术参数

车身结构参数见表10-1所示,车身检修参数见表10-2所示,车身有关的拧紧力矩见表10-3所示,车身维修常用密封胶与粘结剂见表10-4所示。

表10-1车身及其内外部件结构参数

项目

规格

项目

规格

前车门:

结构

调节器系统

锁定系统

前铰链、窗框结构

玻璃厚度:

挡风玻璃

车门玻璃

后侧部窗玻璃

车尾玻璃

5.0mm

X臂式

3.5mm

销-叉型

3.5mm

后车门:

结构

开/关窗

锁定系统

滑动型

3.5mm

滑动型

中央锁开关额定载荷电流(在12V时)

10A

销-叉型

车尾门:

型式

单一组件提升型

车门锁促动器:

有界电流(在12V时)

跳闸时间(在12V时)

工作电压范围

4.5A或以下

5~30s

9~15V

玻璃安装法:

挡风玻璃

车门窗

后侧部窗

车尾门窗

密封条型

密封条型

密封条型

密封条型

挡风玻璃刮水器电机

型式

永久磁铁式

后刮水器电机

振动速度

50~60r/min

1N·m负荷时负载下转速

44~52r/min(低速)

63~77r/min(高速)

电流

2A或更小

无负荷最小启动电压

8V

无负荷电流

3.5A

挡风玻璃刮水器片

驾驶员侧刮角

乘客侧刮角

81.0º~84.0º

98.0º~101.0º

后刮水器片

刮角

105º~11º

刮水器片长度

425.5mm

刮水器片长度

359mm

车窗洗涤器电机和泵

电机型式

直流电磁铁式

后车窗洗涤器电机和泵

电机型式

直流电磁铁式

泵型式

离心式

泵型式

离心式

消耗功率

2.0A或更小

消耗功率

3.8A或更小

连续使用的时间限定

最大20s

连续使用的时间限定

最大60s

配备洗涤剂

喷嘴压力

0.7kg/cm2或更大

配备洗涤剂

喷嘴压力

1.2kg/cm2或更大

贮液箱容量

3.0L或更大

贮液箱容量

3.0L或更大

注:

跳闸时间是指接上电源后直至电流达到0.5A所消耗的时间。

表10-2车身检修参数

项目

规格

前车门玻璃吸盘(A)和玻璃边缘之间的距离

37.2~37.8mm

前车门外侧把手游隙

3~8mm

前车门内侧把手游隙

4~10mm

后车门外侧把手游隙

3~5mm

后车门内侧把手洲隙

14~18mm

车尾门把手和连杆组合件

0~1.5mm

车顶盖滑动阻力

200N或以下

挡风玻璃刮水器片止动位置(刮水器片顶部与密封条之间的距离)

35~45mm

后刮水器片止动位置(刮水器片顶部与密封条之间的距离)

25~35mm

表10-3车身有关的拧紧力矩

部件

拧紧力矩/N·m

部件

拧紧力矩/N·m

前车门铰链

17~25

车尾门闩眼

7~11

后车门闩眼

9~14

车尾门弹簧销组合件

7~11

中央滚柱臂

17~26

下滑动板

19~28

中央滑轨连接螺母

5~8

底盖前部分

19~28

上滚柱臂

9~14

底盖后部分

9~14

上滚柱臂B

17~26

管道

9~14

下滚柱臂A

17~26

前排座(驾驶员侧)

9~14

后车门弹簧销

4~6

挡泥板

2.5或更小

副弹簧销

4~6

挡风玻璃刮水器臂锁紧螺母

10~16

车尾门铰链连接螺栓

9~14

挡风玻璃刮水器枢轴安装螺母

10~16

车尾门铰链连接螺母

11~16

后刮水器臂锁紧螺母

6~9

夹组合件

4~6

第四排座位连结螺栓

9~14

座椅调节器

9~14

安全带收缩装置

35~55

前座底壳组合件

9~14

安全带扣环

35~55

地板撑条、地板撑条组合件

35~55

第二排座座位安全带安装螺栓

35~55

第二排座位钩

4~6

第三排座座位安全带安装螺栓

35~55

第二排座位导轨安装螺栓

35~55

第四排座座位安全带安装螺栓

35~55

表10-4车身维修常用密封胶与粘结剂

部件

所规定的密封剂和粘结剂

车后门窗玻璃升降槽

3MART产品号8513或相当的品种

后侧部窗玻璃升降槽防水薄膜

3MART产品号8626或3M粘结剂EC-5310或相当的品种

车尾门铰链

3MART产品号8080或3M粘结剂EC-1368或相当的品种

燃油注油口间底板

3MART产品号8531或8646或相当的品种

前脚板

3MART产品号8611或相当的品种

镶条端

3M粘剂EC-870或同级产品

第二节车身的检查与调整

一、前车门装配吻合的检查和调整

(1)如图10-5示,使用专用工具拧松车身侧的车门铰链螺栓。

进行调整,使车门四周的间距均匀。

(2)拧松车门侧的车门铰链螺栓并调整车门装配。

注意在前角落板和保险杆沿铰链的角落边缘巾上保护性胶带。

图10-5拧松车身侧的车门铰链螺栓

(3)如图10-6所示,上下左右移动闩眼以调整前车门装配和车门弹簧销的啮合。

图10-6调整前车门装配和车门弹簧销的啮合

二、前车门玻璃的检查和调整

1、窗框接触的检查和调整

将前车门玻璃关紧以检查它与窗框的接触,如有必要按下列步骤进行调整。

(1)拆下车门装潢和防水薄膜。

(2)如图10-7所示,拧松调节器槽导向螺栓,垂直方向推动槽导向并调整窗框接触。

图10-7调整窗框的接触

2、调节器把手操作的检查和调整

(1)拆下车门装潢和防水薄膜。

(2)如图10-8所示,拧松下窗框螺栓,水平向推动窗框并调整调节器把手操作。

图10-8调整调节器把手

三、车门把手游隙的检查和调整

1、前车门外侧把手游隙的检查和调整

检查前车门外侧把手游隙是在标准值内(3~8mm)。

如不在标准数值内,按下列步骤进行调整。

(1)拆下车门装潢和防水薄膜。

(2)如图10-9所示,从外侧把手拆下外侧把手杆,转动上杆以调整前车门外侧把手游隙。

注意杆钩扣必须更换。

图10-9调整前车门把手的游隙

2、前车门内侧把手游隙检查和调整

检查前车门内侧把手游隙是在标准数值内(4~10mm)。

如不在标准数值内,按下列步骤进行调整。

(1)拆下车门装潢和防水薄膜。

(2)如图10-10所示,拧松前车门内侧把手螺钉,前后推动内侧把手以调整前车门内侧把手游隙。

图10-10调整前车门内侧把手游隙

3、后车门外侧把手游隙的检查和调整

检查后车门外侧把手游隙是在标准数值内(3~5mm)。

如不在标准数值内,按下列步骤进行调整。

(1)拆下车门装潢和防水薄膜。

(2)如图10-11所示,拧松摇控组件安装螺栓,前后推动摇控组合件以调整游隙。

图10-11调整后车门外侧把手的游隙

4、后车门内侧把手游隙检查和调整

检查后车门内侧把手游隙是在标准数值内(14~18mm)。

如不在标准数值内,按下列步骤进行调整。

(1)拆下车门装潢和防水薄膜。

(2)拆下副弹簧销和弹簧锁杆。

(3)朝前拉弹簧锁杆以安装杆钩扣并进行调整。

图10-12调整后车门内侧把手游隙

(4)将副弹簧锁打开杆置于锁(LOCK)位置,让副弹簧锁杆调节销对准打开杆孔并锁紧。

注意当副弹簧锁和副弹簧锁杆被拆下后,杆钩扣必须更换。

图10-13安装打开杆

1-副弹簧锁销2-锁(LOCK)3-开锁(UNLOCK)4-调节销5-打开杆

四、后车门装配吻合的检查和调整

1、后车门闭合的检查和调整

(1)检查车门正常关闭时的闭合情况。

(2)如图10-14所示,拧松闩眼螺钉,垂直向和水平向地推动闩眼以便进行调整。

图10-14调整后车门的闭合

2、止动器接触检查和调整

(1)检查车门关上后止动器与车门的接触情况。

(2)如图10-15所示,拧松在车身侧止动器的螺栓,上下左右推动止动器以进行调整。

图10-15调整止动器接触

3、车身之间的间距和节距的检查和调整

(1)关上后门,检查间距和节距。

按下列调整不均匀的间距和节距。

(2)垂直方向调整。

拆下车门装潢和防水薄膜,如图10-16所示,拧松中央滚柱臂和下滚柱臂A的螺栓,垂直向推动中央滚柱臂和下滚柱臂以进行调整。

图10-16垂直方向调整车身之间的间距和节距

(3)水平方向调整。

如图10-17所示,拧松上滚柱臂和下滚柱B螺栓,推动上滚柱臂和下滚柱臂以进行调整。

图10-17水平方向调整车身之间的间距和节距

(4)前后方向调整。

拆下车门装潢和防水薄膜,如图10-18所示,拧松中央滚柱臂螺栓,前后推动中央滚柱臂以进行调整。

图10-18前后方向调整车身之间的间距和节距

五、车尾门吻合的检查和调整

1、车尾门闭合的检查和调整

检查车门正常关闭时的闭合情况。

如有必要,拧松闩眼螺栓,上下左右推动闩眼以进行调整,如图10-19所示。

图10-19调整车尾门闭合

2、车身间距的检查和调整

检查车尾门关闭时的间距。

按下列步骤调整不均匀的间距。

(1)拆下车顶篷衬里。

(2)如图10-20所示,拧松车尾门螺栓,前后和水平向推动铰链以进行调整。

图10-20调整车身间距

3、阻泥器接触的检查和调整

(1)检查阻泥器与关闭车尾门的接触情况。

(2)如图10-21所示,拧松阻泥器安装螺栓,前后推动阻泥器以进行调整。

图10-21调整阻泥器

六、车尾门把手和连杆组合件的间距的检查和调整

检查车尾门把手和连杆组合件的间距是在标准数值内(0~1.5mm)。

如不在标准数值内,则需要进行调整。

如图10-22所示,拧松连杆组合件螺栓,上下推动连杆组合件以进行调整。

图10-22调整车尾门把手和连杆组合件的间距

七、水压试验

(1)关紧车顶盖。

(2)如图10-23所示,将软管向上拿并将喷水调至50cm高。

图10-23水压试验调整水压

(3)如图10-24所示,在离车顶约30cm的高处将水浇过车顶约5min。

(4)在浇水的同时,检查沿车顶盖有无渗漏。

(5)如发生渗漏,检查排水管道、密封条接触等。

图10-24水压试验

第三节车身主要部件的维修

一、挡风玻璃的拆装

1、挡风玻璃的拆卸

挡风玻璃的拆卸可按图10-25所示图序步骤进行。

挡风玻璃的拆卸要点如下:

图10-25挡风玻璃的拆卸

1-刮水器片和臂组合件2-内视后视镜3-遮阳板4-辅助抓手组合件5-前支柱装潢6-前车顶篷衬里前部分7-挡风玻璃8-挡风玻璃密封条

(1)拆下刮水器片和臂组合件,拆下前支柱装潢,拆下前车顶篷衬里前部分。

如图10-26所示,用螺丝起子将密封条的唇沿整个边缘挺起,从车室内往外推挡风玻璃。

图10-26拆卸挡内玻璃密封条

1-车身凸缘2-挡风玻璃密封条

(2)如图10-27所示,用专用工具取出挡风玻璃。

注意如果被拆下的挡风玻璃再要继续使用时,应将它安放在防震台或固定夹具上。

图10-27拆卸挡风玻璃

2、挡风玻璃的安装

安装时按拆卸的相反步骤进行。

注意挡风玻璃密封条不可重复使用。

挡风玻璃的安装要点如下:

(1)安装挡风玻璃时,将圆绳放进密封条槽口。

注意应确认圆绳在绳接尾外处相互重叠。

图10-28安装密封条槽口的圆绳

(2)如图10-29所示,给车身凸缘整个外缘涂上肥皂水。

图10-29车身凸缘外缘涂肥皂水

(3)把挡风玻璃从外侧放进位置,圆绳部分放在车室内侧。

(4)由一名助手帮助从外侧推挡风玻璃,慢慢地把在右角的一绳尾拉向挡风玻璃(图10-30),同时把密封条的唇正确地套在挡风玻璃凸缘上。

注意在拉动绳时,从挡风玻璃两侧往中心拉,并且反复地轻轻按压玻璃,直至它略为紧贴在车身凸缘面。

图10-30安装挡风玻璃

(5)安装前车顶篷衬里前部分。

安装前支柱装潢。

安装刮水器片和臂组合件。

二、后车门窗玻璃和后侧部窗玻璃(滑动型)的拆装

1、后车门窗玻璃和后侧部窗玻璃(滑动型)的拆卸

后车门窗玻璃和后侧部窗玻璃(滑动型)的拆卸可按图10-31所示图序步骤进行。

后车门窗玻璃和后侧部窗玻璃(滑动型)的拆卸要点如下:

图10-31后车门窗玻璃和后侧部窗玻璃(滑动型)的拆卸

1-开口衬条2-夹3-玻璃止动器4-窗玻璃和窗架组合件5-窗玻璃A6-中央密封组合件(两侧滑动型)7-密封橡胶托架(一侧滑动型)8-密封橡胶托架(一侧滑动型)9-窗玻璃B10-升降槽11-窗架组合件12-滑动玻璃锁组合件13-接头14-衬垫

(1)拆卸前拆下装饰带线。

(2)如图1032所示,使用专用工具拆卸开口衬条。

图10-32拆卸开口衬条

(3)如图10-33所示,将窗玻璃推到中心位置,并上下开启窗玻璃组合件来拆下窗玻璃。

图10-33拆卸窗玻璃

2、后车门窗玻璃和后侧部窗玻璃(滑动型)的安装

后车门窗玻璃和后侧部窗玻璃(滑动型)的安装按与拆卸的相反步骤进行。

安装时,在图10-34所示位置给升降槽涂上所规定的粘剂(3MART产品号8513或同级产品)。

图10-34升降槽涂粘剂的位置

三、后侧部窗玻璃(固定型)和车尾门玻璃的拆装

1、后侧部窗玻璃(固定型)的拆装

后侧部窗玻璃(固定型)的拆装可按图10-35所示图序步骤进行。

后侧部窗玻璃的拆装可参照挡风玻璃的拆装要点进行。

注意后侧部窗玻璃密封条不可重复使用。

图10-35后侧部窗玻璃(固定型)的拆装

1-后侧部窗玻璃2-后侧部窗玻璃密封条

2、车尾门窗玻璃的拆装

车尾门窗玻璃的拆装可按图10-36所示图序步骤进行。

车尾门窗玻璃的拆装可参照挡风玻璃的拆装要点进行。

注意车尾门窗玻璃密封条不可重复使用。

图10-36车尾门玻璃的的拆装

1-刮水器片和臂组合件2-洗涤器喷嘴3-后除雾器接头4-车尾门窗玻璃5-车尾门窗玻璃密封条

四、前车门的分解和组装

1、前车门的分解

前车门的分解可按图10-37所示图序步骤进行。

图10-37前车门分解图

1-弹簧销2-前车门组合件3-车门上铰链4-车门下铰链5-车门开度限位6-闩眼7-车门开关帽8-车门开关

2、车门开关的检查

(1)将车门开关从车身上拆下。

(2)如图10-38所示,操作开关共检查各接线柱之间的导通性(见表10-5)。

图10-38检查车门开关

表10-5车门开关的导通性检查

接线柱

开关位置

A

B

松释(开ON)

О

О

压入(关OFF)

О

О

注:

ОО表示接线柱之间有连续性。

3前车门的组装

前车门的组装可按分解的相反步骤进行。

前车门的组合要点如下:

(1)如图10-39所示,给车门开度限位接触面涂上通用润滑脂。

图10-39给车门开度限位接触面涂通用润滑脂

(2)如图10-40所示,给车门铰链涂上机油。

图10-40给车门铰链涂机油

(3)前门组装后应检查调整前车门的装配吻合。

(4)更换车门开度限位。

如图10-41所示,向上压并拆下弹簧销,拆下车门开度螺栓,拆下车门开度限位。

安装车门开度限位时,使辨别标记(图10-42)朝上。

驾驶员侧的辨别标记为“10R”;乘客座侧的辨别标记为“10L”;

图10-41拆卸车门开度限位

图10-42车门开度限位辨别标记

五、前车门装潢的分解与组装

1、前车门装潢的分解

前车门装潢的分解可按图10-43所示图序步骤进行。

前车门装潢的分解要点如下:

图10-43前车门装潢分解图

1-扶手2-夹3-调节器把手4-孔罩5-内侧把手盖6-内侧锁定锁扣7-上车门装潢8-防水薄膜9-装潢夹10-装饰带线密封条内11-夹:

表示上夹位置

(1)如图10-44所示,使用一块布拆下夹。

图10-44拆卸夹

(2)如图10-45所示,将专用工具插入车门板和装潢之间。

旋扭衬条夹并拆下车门饰板。

图10-45拆卸车门饰板

(3)当拆下车门装潢时如衬条夹留在车门侧,如图10-46所示使用工具拆下衬条夹。

图10-46拆卸衬条夹

(4)如图10-47所示,使用螺丝起子或类似工具拆下衬条。

图10-47拆卸衬条

2、前车门装潢的组装

前车门装潢的组装可按分解的相反步骤进行。

组装前车门装潢时,如图10-48所示,涂上所规定的粘剂(3MART产品号8626或3M粘剂EC-5310或同级产品),安装防水薄膜。

图10-48涂粘剂的部位

六、前车门玻璃和调节器的分解和组装

1、前车门玻璃和调节器的分解

前车门玻璃和调节器的分解可按图10-49所示图序步骤进行。

前车门玻璃和调节器的分解要点如下:

图10-49前车门玻璃和调节器的分解图

1-车门衬条和防水薄膜2-车门镜3-衬条(调整车门窗玻璃)4-车门窗玻璃5-车门玻璃托架6-车门玻璃衬垫7-窗调节器组合件8-塞子9-下窗框10-车门玻璃导向

(1)如图10-50所示,使用螺丝起子向上撬,将衬条从固定夹上拆下。

图10-50拆卸衬条

(2)拆卸车门窗玻璃时,彻底降下车门玻璃,如图10-51所示,拆下导向槽螺钉。

如图10-52所示,慢慢地提起车门玻璃,倾斜玻璃并将臂滚柱从槽中拆下,从滚柱拆下车门玻璃。

如图10-53所示,在倾斜车门玻璃的同时,轻轻地将它朝外拉出,以使玻璃尾端从顶部冒出。

图10-51拆卸导向槽螺钉

图10-52拆卸臂滚柱

图10-53拆卸车门玻璃

(3)拆卸窗调节器组合件时,先拆下调节器安装螺栓,而后从检修孔拆下调节器。

注意在拆卸螺栓时应拿住调节器以免掉落。

图10-54拆卸窗调节器组合件

(4)拆卸下窗框时,先拆下下窗框安装螺栓,而后从检修孔中拆下下窗框。

图10-55拆卸下窗框

(5)拆下车门玻璃导向安装螺栓,而后从检修孔中拆下车门玻璃导向。

图10-56拆卸车门玻璃导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