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上传云南省腾冲市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3065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库上传云南省腾冲市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文库上传云南省腾冲市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文库上传云南省腾冲市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文库上传云南省腾冲市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文库上传云南省腾冲市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库上传云南省腾冲市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

《文库上传云南省腾冲市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库上传云南省腾冲市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库上传云南省腾冲市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

文库上传云南省腾冲市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云南省腾冲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范围:

1——6课;考试时间:

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50分)

【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作答,否则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表现在(  )

①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②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

③违反宪法必然要受到刑罚处罚④宪法是一切组织或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某乡镇政府计划砍伐道路两旁树木,建设一坐玻璃加工厂,某中学课外研究小组通过调查,这种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他们准备向政府建议,不可取的是(  )

A.张贴大字报,号召村民抵制

B.通过媒体发表意见

C.直接向人民代表反映

D.打电话直接向政府有关人员反映

3.《桂林晚报》“法庭记录”专栏介绍的案件中,有人因违反交通法规被罚款,有人因欠朋友的债不还遭起诉,有人因持刀抢劫受处罚。

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将他们的行为分为

A.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

B.违法行为、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行为

C.一般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D.行政违法、民事违法和刑事违法行为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

A.根本制度B.根本政治制度C.基本政治制度D.基本经济制度

5.2017年某人大代表在做工作总结时向市人大提交“加快我市旅游发展”议案,对市政府“三公”经费提出质疑并要求答复,对市财政局“支农”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这体现了人大代表

A.行使了决定权B.行使了提案权、质询权

C.有权对政府工作提出意见并直接处理问题D.享有决定权和监督权

6.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新的国家安全法对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和职责,国家安全制度,国家安全保障,公民、组织的义务和权力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新的国家安全法是国家根本大法

②新的国家安全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④新的国家安全法的制定,对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7.下列具体做法体现了在生活中遵守和维护宪法的是()

①小华把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关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发到县政府网站的“县长信箱”里②公交车上失主发现钱包被偷后,要求对全体乘客进行搜查,小明最先表示反对③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时,父母在玲玲的提醒和陪同下,进行选民登记,领取选民证,参加投票选举

④静静在一次网络直播过程中故意篡改国歌歌词,以歪曲、贬损方式的方式演唱国歌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8.“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为此国家()

A.行政机关应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B.应保证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丰富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

C.审判、检察机关应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D.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9.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可以参与的学习、宣传宪法的方式有()

①参加宪法知识讲座②参加宪法知识竞赛

③在班级出宪法知识专题板报④走上街头做宪法知识义务讲解员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0.一位老奶奶从工厂退休后,报名到一所老年大学学习,先后掌握了三门外语。

老奶奶在国外旅游时,流利的外语得到不少外国人的赞扬。

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①老奶奶积极行使受教育的权利

②老奶奶所受的教育是义务教育

③老奶奶所受的教育是成人教育

④老奶奶所受的教育是职业教育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我国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行使政治权利()

①是指公民行使监督、建议权

②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③必须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④必须通过人大代表提建议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12.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维护国家安全包括

①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②维护国家尊严不受侵犯 ③社会秩序不被破坏 ④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3.一部法律的构成有:

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这部法律是()

A.刑法

B.国国应法

C.宪法

D.国家安全法

14.我国行政机关的组成是由()

A.国务院及其

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最高人民法院及其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其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15.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住宅权的是()

①某粉丝偷偷进入名星家中拍摄照片

②王某非法买卖他人的房屋

③村干部为找被被偷的公共设施到嫌疑人王某家中搜查

④公安机关搜查犯罪嫌疑人住宅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16.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

A.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B.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C.只有我国宪法才规定的内容D.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

17.(2016,邵阳中考改编)自2016年1月1日起,从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到基层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都要向宪法宣誓。

这表明

①宪法是公民权利保障书,是治国安邦总章程 ②宪法的制定程序比其他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③宪法是一切组织或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④遵守宪法是目前我们国家的中心工作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8.韩国乐天集团自从与韩国国防部签署“萨德”换地协议以来,受到我国各地民众的强烈抵制.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美韩此行为严重损害中国的战略安全利益,也损害了中韩合作的民意基础,中方对此严重反对,对此,以下观点中正确的是()

A.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B.国家安全与外交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

C.有国家安全意识就好,抵制就没必要

D.同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就要上街游行

19.2017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形式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④团结和民主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两大主题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

20.作为公民,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维护和捍卫宪法的尊严,应努力做到(    )

①认真学习宪法,养成遵守宪法的自觉习惯

②要以各种形式宣传宪法,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宪法,维护宪法

③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要坚决制裁,保护宪法的权威性

④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宪法的行为,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1.我们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就必须做到()

①认真学习宪法 ②积极宣传宪法 ③自觉遵守宪法 ④运用宪法维护自己的任何权益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2.漫画中人物的行为(  )

A.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B.坚持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C.正确行使了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

D.表明履行义务要以享受权利为前提

23.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①保证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②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③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④违背了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4.2017年10月11日,由河北省教育厅主办的河北省中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省级决赛在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举行。

来自河北省各地的63名大、中、小学生参加了比赛。

举办这一演讲比赛()

①有利于我们增强宪法意识②有利于积极推动宪法实施③要求我们自觉践行宪法精神④要求我们积极参与宪法修改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5.漫画《回扣》反映了某些不良社会现实,青少年对这种行为应该()

①廉洁自律,依法行政②无权干涉

,明哲保身

③行使自己的监督权④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

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④

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

【书写工整,条理清楚,在指定区域作答。

二、简答题【26题6分;27题8分;28题7分;29题6分】

26.小齐是光明中学七年级的学生。

以下是小齐的一天。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在学校,同学们经常给其他同学取绰号,自己也被其他同学封了个难听的“小胖猪”绰号,小齐感到很难过,他很想告诉同学不要这样做,但不知道怎么表达。

请你告诉小齐该如何说。

(2)放学回家,小齐看到家里有两张选民证,它们分别是爸爸和妈妈的,没有自己的。

小齐感到疑惑,为什么自己没有选民证。

请你告诉小齐他没有选民证的原因。

(3)小齐的爸爸是做生意的,最近爸爸的生意伙伴王明欠着爸爸的货款钱不还,爸爸在饭桌上说,打算将王明扣押起来,让王明家人将钱拿来然后将他放了。

小齐爸爸的做法可取吗?

为什么?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

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付华从小被一对农村夫妇收养.由于养父去世,养母身患重病,15岁起她便挑起家庭的重担.付华考上

了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后,就把瘫痪在床的养母接到了学校.她一边打工,一边学习,一边照顾养母,生活辛苦但快乐着.

(1)在上述材料中,付华履行了哪些法定义务?

享受了哪些权利?

(2分)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公民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3分)

(3)在今后的人生历程中,你打算履行好哪些义务?

为什么?

(3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法制日报》载文指出:

法治本身的含义是指“法的统治”,即法居于国家与社会的统治地位。

只有在政府的行政权力受到法的严格制约的情况下,才意味着法治的真正建立和完善。

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中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最大、与公民关系最密切、人数最多的部门。

因此,依法治国能否取得成效,主要取决于依法行政。

(1)行政机关怎样才能做到依法行政?

(4分)

(2)如何防止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出现履职不力、监管缺失、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的出现?

(3分)

29.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们的日子一天天变好,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分不开的。

某校八年级学生小明感到非常幸福。

因为,不仅学校的学习条件好,而且家里的经济情况也挺好的。

妈妈在中国建设银行济南市分行上班很多年了,并荣升为部门主管;爸爸自己开了一家汽车维修装饰美容店,还雇请了21位员工呢。

因此,家里的经济收入很可观。

(1)材料中小明妈妈、爸爸工作的单位分别属于哪种具体的经济形式?

(2分)

(2)请你谈谈小明妈妈的工作所属的这种经济形式的地位及在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分)

 

三、分析说明题【30题5分;31题13分】

30.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宪法第三章增加“监察委员会”一节,规定了监察委员会的组成和职权。

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监察法是反腐败国家立法,监察委员会就是反腐败工作机构。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一谈怎样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5分)

31.仔细观察下面图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图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分)

(2)说说你知道的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3分)

(3)怎样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地位?

(4分)

(4)两个图片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4分)

四、情境探究题【5分】

32.【情境探究 学以致用】

情境一 班里新转学来一位维吾尔族同学,经常受到同学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关爱和帮助。

(1)你应当:

(2)理由:

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情境二 周末,雯雯和同学爬山,看到两名外国人躲在树林里,对附近某军用机场拍照。

此时……

(3)雯雯的正确做法:

(4)理由:

情境三 兵兵的老爸对中奖后彩票中心要抽20%的金额作为税收的做法心生不满……

(5)兵兵的正确做法:

(6)理由:

参考答案

1.D

【解析】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①②观点正确;严重违法行为才能受到刑罚处罚,③观点错误;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④观点正确,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

2.A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

依据题文描述,某中学课外研究小组向政府建议,这是他们行使监督权的表现。

依据教材知识,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可以通过直接向人民代表反映,可以打电话直接向政府有关人员反映,还可以通过媒体发表意见等,所以观点B、C、D均为行使监督权的正确渠道,与题不符;张贴大字报或聚众闹事的方式,是行使监督权的错误方式,观点A符合题意,本题选择A。

3.D

【解析】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刑法的行为。

违反交通法规被罚款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欠朋友的债不还违反了民事法律法规;持刀抢劫属于刑事违法行为,D观点正确,A、B、C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

4.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

根据所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C符合题意;A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B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所以排除ABD,正确答案选C。

5.B

【解析】本题考查人大代表的权利,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提交议案、提出质疑并要求答复,提出意见和建议,是人大代表分别行使提案权、质询权、批评建议权的体现,所以观点B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决定权,而人大代表不具有决定权,观点A、D说法错误;人大代表不能直接处理问题,观点C说法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

6.C

【解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国家安全法是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①观点错误,②观点正确;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③观点错误;新的安全法的制定,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推进了依法治国的进程,④观点正确,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7.D

【解析】依据教材内容,①正确,小华积极行使监督权,有利于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权利,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②正确,小明法律意识强,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不受非法侵犯。

③正确,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

④错误,践踏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故选D。

8.B

【解析】本题从国家角度考查尊重和保证人权的表现。

A观点体现的是行政机关尊重和保证人权的表现,B观点体现的是国家尊重和保证人权的表现,C观点体现的是执法机关国家尊重和保证人权的表现,D观点体现的是公民如何增强尊重和保障人权,由以上分析可知,B观点正确,A、C、D观点不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B答案。

9.A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宪法的理解。

在法治社会,公民要参加宪法知识讲座;参加宪法知识竞赛;在班级出宪法知识专题板报;走上街头做宪法知识义务讲解员等方式学习和宣传宪法。

所以①②③④说法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

学习宪法

10.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受教育权的认识和理解。

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的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题干中老奶奶“报名到一所老年大学学习”,说明老奶奶所受的教育是成人教育,她积极行使了受教育的权利,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11.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

根据所学,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行使政治权利,是指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申诉控告检举权等,行使政治权利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必须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可以通过人大行使、也可以通过相关部门、新闻媒体等行使,所以①④观点错误;②③观点正确,正确答案选C。

12.D

【解析】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解。

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包括:

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所以①③④说法符合题意;②维护国家尊严不受侵犯是维护国家荣誉的表现,排除。

故选D。

考点:

维护国家安全

13.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宪法构成的认识和理解。

我国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C符合题意。

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14.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行政机关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

根据所学,我国行政机关是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的,A符合题意,B是国家权力机关,C是国家执法机关,D是国家检察机关,所以排除BCD,正确答案选A。

15.A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公民的住宅属于公民个人的生活领域,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

所以观点①③符合题意;观点②是侵犯公民的财产权,与题不符;观点④不属于侵权行为,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A。

点睛:

本题的背景材料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生活气息浓郁,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深化认识的作用,本题从知识角度讲,难度不大,本题的意义更在于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16.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宪法基本原则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根据所学,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

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AD不符合题意,C观点绝对,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B。

17.C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是一切组织或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对宪法宣誓制度的认识,观点①③符合题意;观点②与题无关,故应排除;观点④说法错误,经济建设是目前我们国家的中心工作,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C。

18.A

【解析】美韩推进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严重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有关国家战略安全利益,不利于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一国安全不应建立在损害别国安全的基础上。

国家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要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

由题干可知,A正确。

BCD观点错误。

19.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人民当家作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材料中人民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①②观点正确,③观点错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④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A。

20.C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内容,积极宣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同破坏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所以观点①②④符合题意;观点③说法错误,公民没有权力制裁违反宪法的行为,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C。

点睛:

本题的背景材料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生活气息浓郁,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深化认识的作用,本题从知识角度讲,难度不大,本题的意义更在于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21.D

【解析】本题考查如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依据教材知识,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内容,积极宣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同破坏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所以观点①②③符合题意;观点④中“任何权益”的说法错误,故排除;所以本题选择D。

22.A

【解析】解答漫画型材料题,要注意认真阅读漫画及漫画中的文字。

通过对上述要素的观察可以看出,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人,只享受权利,不愿意履行义务,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A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BCD的观点都是正确的,但不是对漫画中人物行为的正确概括,应排除。

故该题选A。

23.A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基本政治制度。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各民族平等的原则,促进了民族团结,保证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①②③观点正确,④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答案。

点睛: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24.B

【解析】依据教材内容,举办“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有利于我们增强宪法意识,积极推动宪法实施,自觉践行宪法精神。

①②③正确。

宪法修改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故选B。

25.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监督权的认识和理解。

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观点错误,排除。

故选C。

26.

(1)小齐可以告诉同学,公民享有包括名誉权在内的人格尊严权不受侵犯的权利,这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给他人取绰号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是违法行为。

(2)在我国,只有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小齐同学还没有到十八周岁,所以不能享有选举权,没有选民证。

(3)小齐爸爸的想法不可取,是违法行为。

因为在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非法侵犯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

我国宪法规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解析】

(1)本问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文中给他人取绰号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是违法行为,因为公民享有包括名誉权在内的人格尊严权不受侵犯的权利,这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法律规定: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题文中的小齐同学还没有到十八周岁,所以不

能享有选举权,没有选民证。

(3)根据所学知识,在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非法侵犯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

我国宪法规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小齐爸爸的想法不可取,是违法行为,他应该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7.

(1)履行的义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