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腾冲市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7308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腾冲市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云南省腾冲市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云南省腾冲市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云南省腾冲市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云南省腾冲市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腾冲市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docx

《云南省腾冲市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腾冲市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腾冲市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docx

云南省腾冲市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

云南省腾冲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

120分钟,满分:

100分,考试内容:

1-8课出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答案,填在对应的题号下。

每小题1.5分,共48分。

1.下列属于青春期带来的生理变化的是()

①性机能的成熟②身体外形的急剧变化③内部器官的完善④自我意识的增强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季节,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

正处在青春期的我们,时刻体验着成长的喜悦,也经常感受到成长的烦恼,

心理充满着矛盾。

对于青春期的这种内心矛盾,我们可以这样做()

①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②听之任之,不用理会

③面对这些矛盾,我们可以向父母、老师、朋友以及社会寻求帮助

④我们要学会当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通过适当的途径调节这些矛盾心理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虽然生命有时像苇草一样脆弱,但思想使我们强大。

只有当思维日渐成熟,我们才能真正长大。

青春期思维的独立是指()

A.一味追求独特,不人云亦云

B.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C.敢于和别人争辩,一切按照自

己的思想去做

D.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倾听、接纳他人的意见

4.步入青春期,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批判性。

下列对“思维的批判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批判是为了表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

②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是对人的攻击

③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④批判只是一味否定,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性别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

对性别角色的认识()

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②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塑造自我形象③可以帮助我们

学会与异性相处④一定有利于自身潜能的发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人人都说:

“男生女生不一样。

”事实的确如此,男生女生在对许多事情的态度和能力上的确不一样,这使得男生女生拥有各自的性别优势。

对此,我们正确的态度有()

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②应相互理解,相互帮助

③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而自傲④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自卑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进入青春期,青少年出现了心理萌动。

以下属于青春期心理萌动的是()

①在异性面前有自我表现的欲望②青春期出现萌动心理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③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④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8.真正的爱情,它是一种能力,不是依附。

只有经过平凡而漫长的岁月,只有永无休止地重复柴米油盐酱醋,只有经过努力和奋斗的考验,才能体会它的丰富内涵。

这说明爱情()

①是一种高尚的情感②意味着欣赏与尊重

③需要责任和能力④就是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年轻人面对艰难困难,不要轻易放弃,要自信自强,坚持到最后。

就像大地里的一颗种子,要努力的生根、发芽、长叶……才会有所收获。

下列对自信、自强的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①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②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③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

④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0.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12岁那年便选择了探索世界奥秘的人生之路;马克思17岁

时就提出“我们选择职业所应遵循的重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周恩来少年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们要想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丽,必须做到()

①树立远大的理想②规划青春路径

③不停止青春的探索④思考自己应如何走过青春之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1.下列言行与漫画蕴含的主旨一致的是()

①在学习中,我们需要严格自律 

②端正自己的行为,就一定能做到慎独 

③无论老师在不在,自习课上我们都应遵守课

堂纪律 

④我们应管理好自己,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2.“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

下列对“止于至善”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人的一种“至善”追求②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③它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④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3.古语“怒发冲冠”“哀民生之多艰”“漫卷诗书喜欲狂”“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分别表达的情绪是()

A.喜、惧、哀、怒B.怒、哀、喜、惧

C.喜、怒、哀、惧、D.惧、怒、喜、哀、

14.如果人们对什么都无所谓,那么生活将是一潭死水。

下列对情绪的作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不同的情绪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B.情绪对人们的观念和行动的影响不大

C.情绪可能让我们的行为积极D.情绪可能让我们的行为消极

15.你是否也一直在“后悔过去、担忧未来,不满今天”?

当下,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在忍受“心苦”。

每天都有一些人因为情绪失控,用暴力对待他人,更多的人则活在纠结、焦虑中。

这些人都需要表达情绪。

情绪的表达()

①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

②情绪的表达要随心所欲,不受限制

③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他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④情绪会相互感染,所以我们在表达情绪时要注意场合、方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6.人们常说,冲动是魔鬼。

青少年在与同学、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往往因为误会一时冲动,而引发冲突,甚至导致不良后果。

下列能控制冲动的正确方法是()

A.及时发泄,我行我素B.冷静处理,转移注意

C.控制自己,伺机报复D.冷面相对,不理不睬

17.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统称;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级社会性情感。

下列对于情绪与

情感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

②情感是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

③情绪与情感都是情感体验,没有区别

④情绪会随着情景的改变而变化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8.辽宁卫视真人秀节目《归来》客观的反映了一些留守儿童因情感缺失,变得自卑、霸道、暴力、花钱大手大脚、沉迷网络等生活现状。

你对这些留守儿童的正确建议是()

①体味美好情感,坚决远离网络

②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③多读书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

④做一个自爱的人,拒绝参加任何活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9.如果你在一辆公交车上遇到一位晕车呕吐的老人,你会怎么做?

浙江省天台县12岁小女孩张静没有片刻犹豫,剥下包书皮帮老人接住呕吐物,并迅速拿出纸巾帮老人擦拭干净,清理公交车地面。

她的行为得到了全车人的称赞,张静的行为启示我们要()

①在情感体验中,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行为来影响环境

②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们可以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③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使周围的世界多一份美好

④关爱他人是每个人都必须要做的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0.“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能充分展现他的才华和生命的价值。

”这句话告诉我们融入集体对个人是多么的重要。

因为个人在集体中可以()

A.找到为我讲义气的“哥们儿”B.让同学们都为我出力,而我不劳而获

C.感受到温暖,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D.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21.2017年11月12日晚上,在烟台首届“武侠”街舞挑战赛的舞台上,很多人第一次认识了一群喜爱舞蹈,热爱生活的年轻人。

他们是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的IDK街舞社团成员。

在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本部的IDK街舞社团,已经成立了13年,社团容纳了Breaking、Popping、Locking、Wacking、Hiphop、Jazz等多种街舞舞种。

接受采访时,前社长韩鑫吉说:

“我本来是一个非常不喜欢出门聚会、跟人交流的人,只不过非常喜欢舞蹈。

但是社团的经历、队友的包容和街舞的文化,让我敢于跟大家交流,喜欢上了跟朋友们出去的感觉。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②集体有助于个人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

③集体有助于其成员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

④没有集体,个人将一事无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2.奥斯特洛夫斯基说:

“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

”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②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③在集体中交往能让我们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

④在集体中生活就一定能成

为有担当的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3.在集体中发展

个性,需要()

①在与他人、与周围世界的交往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

②发展个性就要彻底摆脱集体的限制

③参与共同活动,使自己的个性不断丰富

④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4.歌曲《国家》中“家是最小国,家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等歌词说明()

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互取代、不可分割

②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坚持集体主义也要保护个人正当利益

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紧密联系,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

④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无关紧要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②

25.在集体生活中,我们与他人难免发生矛盾和冲突。

当与他人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我们应该()

①冷静考虑,慎重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②识大体,顾大局

③满足他人的需要,放弃自己的利益④不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6.一名战士对阻拦自己到危险地方救灾的战友说:

“现在,我已不是一个女人的丈夫、一个孩子的父亲、一位父亲的儿子,我现在是一个国家的男人,在国家遭受灾难的时候,就应该舍身为国家排忧解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一个人要扮演好不同的社会角色,担负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②一个人只能扮演一种社会角色,担负一种社会责任

③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④面对责任冲突,要考虑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及任务的紧迫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7.在学校运动会上,作为终点计时员的小强将本班同学的成绩提高了一点儿。

这种做法()

①是在维护班集体的荣耀,值得学习②是小团体主义

③会损害其他班级的利益使比赛失去公平④将局部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至上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8.集体的愿景就是指被集体成员共同接受和认同的能引领集体成员共同成长和进步的、使集体成员为之共同努力和奋斗的美好意愿。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②集体的愿景认同相同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

③共同的愿景能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④共同的愿景能提高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强大的合力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9.在集体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学会团结互助。

要真正做到

团结互助,就应该()

①分工协作,优势互补

②尽量掩饰同学的缺点

③每个人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同时又避免了个人英雄主义

④每个人都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消极依赖或袖手旁观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0.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班集体中,建设美好的班集体()

①依赖于每一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自主行动

②需要集体成员共同商定的规则与制度内容,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③只需要通过民主程序选举出班干部即可

④需要每个成员各尽其能,发挥所长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31.蚂蚁可能是人类生活中最不起眼的邻居,每一个蚁群都像一个生命体,为群体的存在而拼命斗争、繁衍。

蚁群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像生命体中的每一个器官或组织,一丝不苟地执行着自己的任务。

所有的家庭成员一律平等、各尽其责,为家族的兴旺贡献着力量。

蚂蚁的故事对我们建设良好班集体的启示有()

①同学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②要树立起集体主义精神③要有良好的组织纪律

④要坚持自己的兴趣,张扬自己的个性⑤要积极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A.①③④

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32.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情感()

①反应着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观念

②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③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④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出现,一旦产生就不会改变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每小题1分,共12分)

33.青春期的我们不仅要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还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

34.创造要求我们敢于打破常规,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35.男生女生的性别差异只表现在生理上,其他方面没有区别。

()

36.青春期的我们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就是真正的爱情。

()

37.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

38.面对小团体主义,我们要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

39.情感是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而来的。

()

40.负面的情感体验对我们的成长没意义。

()

41.集体是人们

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集体的力量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

()

42.个人是否完满,取决于个人跟周围世界的交往与联系是否完满。

()

43.对于集体要求中的不合理因素,我们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

()

44.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

 

腾八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

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题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内容:

1—8课出卷人:

题目

一(48)

二(12)

三(40)

总分

分数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每小题1.5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每小题1分,共12分)

题号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答案

三、问答题

4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有25个少数民族。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立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请你谈谈作为中学生你打算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6分)

 

46.生活中我们常常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在品味情感中长大。

﹡体验不同情感

◎李虎放学路上看到高年级同学欺负小同学,非常愤怒,主动告诉老师寻求解决。

◎赵林是班长,她每天总是第一个来到班级,帮助值日同学,督促完成班级各项任务。

◎王梅因为闯红灯被交警制止,她感到非常难为情。

(1)上述同学能够得到的情感分别是什么?

(3分)

李虎:

赵林:

王梅:

﹡获得美好情感

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会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

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我们可以采取很多的途径。

(2)说说生活中如何才能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

(4分)

 

47.实践探究题。

心中有对美好集体的憧憬,脚下有建设美好集体的行动。

美好集体是从不完美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它的成长有你、有我、有他,有我们共同的努力。

为了共创优秀班集体,七年级

(1)班准备开一次“美好集体有我在”的主题班会。

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你完成下列内容。

(1)为开好此次班会,需要做好哪些活动准备?

(至少两项)(2分)

 

(2)班级同学中是否存在与创建优秀班集体活动不相符的现象?

请举出两例。

(2分)

 

(3)每一个同学心中都有对美好集体的憧憬。

你对美好集体的憧憬是什么?

(4分)

 

(4)脚下有建设美好集体的行动。

请你结合你班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创建优秀班集体。

(4分)

 

48.材料一:

成源是一名16岁的初中生,他家境一般,却向往过富裕的生活,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大款。

他无心学习,沉迷网络,渴望一夜暴富。

为此,他绑架了家境富裕的网友小东,并向小东的家人勒索三十万元。

最终,成源锒铛入狱。

装订线内请勿答题

材料二:

古人说:

“大学之道,在民民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在我国有一些大学如厦门大学就以“止于至善”为校训。

作为当代青年学生,务必要懂得“止于至善”的道理。

(1)“行己有耻”的含义是什么

(3分)

(2)材料一中成源的行为符合“行己有耻”的要求吗?

为什么?

(4分)

 

(3)“行己有耻”是青春探索的底线,中学生应该如何做才能符合“行己有耻”的要求?

(4分)

 

(4)“止于至善”是青春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作为中学生你准备怎样培养“止于至善”的品格?

(4分)

腾八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

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题

满分:

100考试内容:

1—8课出卷人:

题目

一(48)

二(12)

三(40)

总分

分数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每小题1.5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B

B

A

A

B

B

A

C

C

D

D

B

B

B

B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D

C

C

C

A

A

A

A

D

C

C

A

B

C

D

D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每小题1分,共12分)

题号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答案

T

T

F

F

T

T

T

F

F

T

T

T

 

三、问答题

4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有25个少数民族。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立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请你谈谈作为中学生你打算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6分)

答:

(1)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2)积极做到“三个尊重”即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3)在学习生活中主动和少数民族同学搞好关系;

(4)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46.生活中我们常常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在品味情感中长大。

﹡体验不同情感

◎李虎放学路上看到高年级同学欺负小同学,非常愤怒,主动告诉老师寻求解决。

◎赵林是班长,她每天总是第一个来到班级,帮助值日同学,督促完成班级各项任务。

◎王梅因为闯红灯被交警制止,她感到非常难为情。

(1)上述同学能够得到的情感分别是什么?

(3分)

李虎:

正义感

赵林:

责任感

王梅:

羞耻感

﹡获得美好情感

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会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

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我们可以采取很多的途径。

(2)说说生活中如何才能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

(4分)

答:

①完成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②给他人力所能及的帮助;

阅读欣赏文艺作品;④学会与积极健康的人交往;⑤参与其他社会活动;⑥走进博物馆或大自然等

47.实践探究题。

心中有对美好集体的憧憬,脚下有建设美好集体的行动。

美好集体是从不完美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它的成长有你、有我、有他,有我们共同的努力。

为了共创优秀班集体,七年级

(1)班准备开一次“美好集体有我在”的主题班会。

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你完成下列内容。

(1)为开好此次班会,需要做好哪些活动

准备?

(至少两项)(2分)

答:

宣传发动学生参加;进行人员分工;布置好活动场所;写发言稿;设计会议流程;等等。

(2)班级同学中是否存在与创建优秀班集体活动不相符的现象?

请举出两例。

(2分)

答:

对班集体事情漠不关心;同学之间不团结;

有迟到旷课现象;抄写作业;考试作弊等。

(3)每一个同学心中都有对美好集体的憧憬。

你对美好集体的憧憬是什么?

(4分)

答:

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是善于合作的;是充满活力的。

(4)脚下有建设美好集体的行动。

请你结合你班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创建优秀班集体。

答: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为班集体建设建言献策;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与战斗力;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在班集体中发展个性;服从班集体安排;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班集体遇到的困难;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更大的力量等。

46.46.材料一:

成源是一名16岁的初中生,他家境一般,却向往过富裕的生活,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大款。

他无心学习,沉迷网络,渴望一夜暴富。

为此,他绑架了家境富裕的网友小东,并向小东的家人勒索三十万元。

最终,成源锒铛入狱。

材料二:

古人说:

“大学之道,在民民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在我国有一些大学如厦门大学就以“止于至善”为校训。

作为当代青年学生,务必要懂得“止于至善”的道理。

(1)“行己有耻”的含义是什么?

(3分)

答:

意思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

(2)材料一中成源的行为符合“行己有耻”的要求吗?

为什么?

(4分)

答:

不符合。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成源的行为违反了法律,不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