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精心复习指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29880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精心复习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精心复习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精心复习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精心复习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精心复习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精心复习指南.docx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精心复习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精心复习指南.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精心复习指南.docx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精心复习指南

●国际贸易地理学科概念

国际贸易地理就是研究世界上各个国家(包括国家集团)、各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和交换的地理分布与地理格局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

●地理环境包括哪三大环境

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地理条件和经济地理条件对国际经济贸易所起的作用,这是最基本的因素

●国际贸易地理的地理学基础有哪两个

(1)人地关系理论——国际贸易地理的基础理论【主要研究人类商务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2)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理论【研究的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协调共生】

●古代区域性贸易中心的演变:

由腓尼基、迦太基到古希腊、古罗马到古埃及和叙利亚

●地理大发现使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哪些地方

三大地理大发现:

(1)新航路的发现:

从葡萄牙出发,穿过赤道,绕过非洲的好望角,穿越印度洋到达印度

(2)新大陆的发现:

从西班牙出发,穿越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

(3)第一次环球航行

区域贸易中心的转移:

地中海沿岸——大西洋沿岸。

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加的斯和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变——繁荣的商业中心

后来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英国的伦敦和利物浦、法国的波尔多和南特——发展成新的贸易中心城市。

●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以及香料之路的路线

香料之路——马鲁古(印尼的)群岛-马六甲海峡-印度洋-阿拉伯海-波斯湾-陆路-西亚、欧洲

丝绸之路(海路)——地中海-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鲜-亚洲

●国际贸易地理格局演变:

哪个年代是什么格局

1、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极贸易的地理格局。

(1)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贸易的超级大国。

(2)经互会的成立促进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贸合作。

2、20世纪70年代国际贸易多极化的地理格局——三足鼎立,多极支撑

3、20世纪80年代国际贸易地理格局——区域经贸集团成为主体

西欧、北美、亚太三大区域贸易集团相互依赖、矛盾斗争,成为当今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一个重要特征。

4、二十一世纪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发展趋势

(1)美国——超级经贸大国

(2)东扩后的欧盟——市场扩大,经贸实力增强

(3)日本——经济复苏、贸易增长(4)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力量

(5)俄罗斯及中东欧——转轨结束、经济开始增(6)正在兴起的世界贸易中心区——亚太地区

●世界贸易中心的特点

(1)向世界各公司提供办公地点

(2)利用电脑、光纤、通讯卫星等最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建立国际贸易信息中心,为客商提供信息服务

(3)提供商品展出和交易场所

(4)开办具有大学水平的贸易和语言教育

(5)具有齐全的金融、商业、服务设施,为贸易提供舒适的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哪些条件

地理位置条件(海路位置、经纬度位置、交通位置、邻国位置)

地形条件(平原、高原、丘陵、盆地和山地)

气候条件、水资源、矿产资源

●地形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地形种类多种多样,则有利于发展多种生产。

平原和高原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也有利于交通运输

业的发展;山地丘陵有利于发展林业、畜牧业和采矿业,但对交通业的发展却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如美国的中央大平原、加拿大南部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西欧平原等,都是世界著名的粮食和经济作为生产基地。

(2)岩溶、丹霞地形区,往往山奇水秀,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资源,从而促成了旅游业的发展。

(3)一些盆地,由于周围有山脉的阻挡,往往是空气对流不畅,从而造成酸雨粉尘等环境问题,影响了那些要求清洁度与精密度高的工业的生产。

(4)海底的大陆架由于地势平坦,水温高,光照充足,不但适宜海水养殖业和海洋捕捞业的发展,而且地下蕴藏这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目前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能源供应地。

(5)世界两大高山带,常伴有火山、地震,对生产有一定影响,但是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可以利用。

●气候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世界气候类型的多样性,空间分布的地域性和时间变化的季节性,使世界农作物的生长也具有多样性、地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从而影响了国际贸易中大宗农产品的构成和流向。

如:

咖啡、可可、油棕、橡胶——热带——巴西、哥伦比亚、印尼、马来西亚

小麦、玉米、棉花——温带——美国、加拿大、中国、乌克兰、法国

(2)气候的差异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从而影响了国际贸易中农产品的价格。

(3)气候的差异影响了居民的消费习惯,因此影响了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

(4)灾害性的气候,如水、旱、风灾,常常使工农业减产,交通中断,从而影响了国际贸易种工农业产品供应数量、价格和履约的时间

(5)气候影响对外贸易中的商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

(6)适宜的气候也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热带季风区分布在:

南亚和中南半岛,比如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季风气候分布在:

大陆的(东)岸【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秦岭-淮河以南)】

●海洋性气候分布在:

大陆(西)岸(比如英国)

●非洲河流分属四大水系:

(1)尼罗河水系

(2)刚果河水系(3)位于非洲西部的尼日尔河水系(4)东南部的赞比河水系

●欧洲河流主要有下列特点:

水量大,河网密,分水岭低,利于开凿运河相互沟通,通航里程长

●北美洲只有:

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科罗拉多河具有航行、灌溉、发电等经济意义

●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

西亚各国、南亚、东南亚和北非、中亚等地。

●伊斯兰教的禁忌:

伊斯兰教徒禁止饮酒和一切含有酒精的食品;伊斯兰教徒禁食猪以及一些形状怪异的动物;伊斯兰历法每年九月是伊斯兰教的斋月,白天禁食禁水和娱乐活动,认为左手是不洁净的,要双手或右手拿礼物。

●小乘教的分布,以佛教作为国教的国家

主要分布在:

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中国的傣族地区

佛教在:

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国作为国教。

●发展中国家包括哪些类型的国家

(1)石油输出国:

人均国民收入1万美元以上。

(2)新兴工业化:

四小龙、巴西、阿根廷、墨西哥

(3)转轨经济国家:

独联体各国、中东欧各国、中国等

(4)最不发达国家:

三项标准判断。

●单一民族的国家:

日本、朝鲜、蒙古

●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发展的四个阶段

(1)农业社会——产业结构:

“一、二、三”阶段

贸易结构:

主要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2)起飞阶段——产业结构:

“二、一、三”阶段

贸易结构:

农矿等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开始下降,一般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开始上升。

(3)工业化社会——产业结构:

“二、三、一”阶段。

贸易结构:

出口商品中工业品占优势,尤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

(4)后工业化社会,即信息社会——产业结构:

“三、二、一”阶段。

贸易结构:

出口商品主要以知识、技术密集的高科技产品和服务贸易为主。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特点:

运输量大、通过能力强、运费低、对货物适应性强、运输速度慢、风险较大。

●各个海峡以及运河的主要地理位置,作用,别称,吨位级限制

(1)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

位于英国和法国之间,是欧洲各国出大西洋的重要通道。

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也是国际货运量最大的水道之一

(2)直布罗陀海峡

位于西班牙和非洲的摩洛哥之间,是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的唯一通道。

特别是苏伊士运河(埃及东北部)开通后,直布罗陀海峡的意义和海运价值更大。

(3)马六甲海峡——全球最繁忙的海峡之一

在马来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之间一条狭长的水道,与后面所说的巽他海峡、望加锡海峡共同构成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

承载着世界上1/2的原油运输和1/3的贸易货物。

它能通行的最高吨位级为28万吨。

(4)巽他海峡

位于印尼群岛的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水深超过马六甲海峡,非常适于大型船舶通航,因此成为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重要战略通道之一。

(5)龙目海峡和望加锡海峡

龙目海峡在印尼群岛的巴厘岛和龙目岛之间,水较深,无暗礁,所以是印尼各海峡中最安全的一个,可以载重20万吨以上的大型船只。

望加锡海峡在印尼群岛的苏拉威西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与龙目海峡相连成为太平洋与印度洋海上航运的重要通道。

(6)霍尔木兹海峡

位于亚洲西部,阿曼的穆桑达姆半岛和伊朗之间,呈人字形,是波斯湾进入印度洋的必经之地,所以称为“海湾的咽喉”,可以说是中东地区的“油库总阀门”,它是油船来往的重要通道。

(7)曼德海峡

位于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大陆之间,在曼德海峡入口处有一些岛屿,其中一个大岛叫丕林岛,把曼德海峡分为了东西两条水道,东水道称为小峡,但是很少岛屿和暗礁,因此是红海出入印度洋的主要水道,而西水道分布了很多礁险和小火山岛,所以一般很少使用。

战略位置也非常重要,因为他是船只从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太平洋的必经通道,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的海上重要通道,所以它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

(8)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

位于土耳其西北部的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之间。

它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伊斯坦布尔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恰纳卡莱海峡)。

是是黑海沿岸国家进入地中海进而通往大西洋的、印度洋的唯一海路通道。

(9)莫桑比克海峡

位于非洲大陆东南岸和马达加斯加岛之间的深水海峡,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峡。

它是南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通道,两岸有贝拉、马普托(莫桑比克首都)、马辛加等港口。

(10)尤卡坦海峡、向风海峡、莫纳海峡

尤卡坦海峡位于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东北端的卡托切角和古巴的西端的圣安东尼奥角之间。

是沟通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的海峡。

是由墨西哥湾经过加勒比海、巴拿马运河到达其他地方的重要航道。

向风海峡位于古巴岛的东端和海地岛之间。

是大西洋、美国东海岸通往加勒比海、巴拿马运河的重要航道之一。

莫纳海峡位于海地岛和波多黎各岛之间,也是沟通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之间的一条重要水道。

(1)苏伊士运河

位于埃及东北部,亚洲与非洲的分界处,是沟通红海和地中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甚至是太平洋的重要国际航道。

具有很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

它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以使用国家多、过往船只频繁、货运量闻名世界。

经过多次拓宽以后,它能够通过满载25万吨级的巨轮。

全世界贸易商品约有7.5%经过苏伊士运河

(2)巴拿马运河

1914年建成通航的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的中部,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航道。

目前全球大约5%的海上贸易运输货物是通过巴拿马运河被送往世界各地的。

整条运河呈东南-西北走向。

起于太平洋-侧巴拿马湾中的巴尔博亚港,止于大西洋-侧加勒比海沿岸的克里斯托瓦尔港,连同连端入港引航道全长82.3千米,可过7.5万吨级以下的船舶出入和对驶。

由于整个运河的水位高出两大洋26米,在运河分别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两端各修建一组三级提升船闸和配套设施,过往船只只能单行,不同方向必须在上下午分别通过,造成许多过往船只要排队。

(3)基尔运河(“北海——波罗的海运河”)

是世界上第三大通航运河。

位于德国北部的日德兰半岛上。

基尔运河横贯日德兰半岛,沟通波罗的海和北海、大西洋,为著名的国际通航运河。

运送货物以煤、钢铁、石油、矿石为大宗。

运河最大通航船舶为3.5万吨级。

  

●澳、新--北美东西海岸航线中到东海岸经过什么中继站,到西海岸经过什么中继站

西海岸多经苏瓦,火奴鲁鲁等太平洋上重要航站,横渡太平洋到达

东海岸则取道社会群岛中的帕皮提,横渡太平洋,过巴拿马运河而至

●几条重要的航线:

远东——加勒比海,北美东海岸航线

常经夏威夷群岛南北至巴拿马运河后到达加勒比海沿岸港口和美国加拿大东岸各港

西北欧,北美东海岸——加勒比航线

多半出英吉利海峡后横渡北大西洋。

它同北美东海岸各港出发的船舶一起,一般都经莫纳、向风海峡进入加勒比海

西北欧,北美东海岸——地中海,苏伊士运河——亚太航线

属世界最繁忙的航段,它是北美,西北欧与亚太海湾地区间贸易往来的捷径。

该航线一般途经大西洋上的亚速尔群岛、马德拉群岛上的航站。

西北欧,北美东海——好望角,远东航线

最早的东西方航线,一般是巨型油轮的油航线。

西北欧、北美去海湾地区运油的巨轮要经过好望角。

印度洋航线——三条石油运输线(以石油运输线为主,此外有不少是大宗货物的过境运输)

(1)波斯湾——好望角——西欧、北美航线【主要由超级油轮经营,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海上石油运输线】

(2)波斯湾——东南亚——日本航线

【东经马六甲海峡(28万吨载重吨以下船舶可行)或龙目,望加锡海峡(28万载重吨以上超级油轮可行)至日本】

(3)波斯湾——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西欧,北美运输线【目前可通行载重25万吨级的超级油轮】

●两条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起始点和终点

(1)东起俄罗斯的纳霍德卡港——向西经过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赤塔——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车里雅宾斯克——古比雪夫——莫斯科

(2)东起苏维埃港——共青城——泰舍特——新西伯利亚——同第一条相汇后——莫斯科

●世界上有名的6大集装箱港口:

香港、新加坡、上海、深圳、釜山、高雄

●大陆桥运输的概念:

指使用横贯大陆上的铁路或公路运输系统作中间“桥梁”,把大陆两端的海洋连接起来的运输方式

●新亚欧大陆桥的地处位置

东起太平洋西岸连云港等中国东部沿海港口——经陇海线、兰新线——接北疆铁路——出新疆的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德鲁日巴站接轨——西行至阿克套——进而分北中南三线接上欧洲铁路网——向西可达大西洋东岸荷兰鹿特丹、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等港口

它的东端直接与东亚及东南亚诸国相连;它的中国段西端,从新疆阿拉山口站出境进入中亚,与哈萨克斯坦德鲁日巴站接轨,西行至阿克套(在里海沿岸),进而分北中南三线接上欧洲铁路网通往欧洲。

●新亚欧大陆桥的经济作用

(1)它是沟通亚欧非三洲最近的国际通道。

(2)在亚欧经贸合作中,新亚欧大陆桥具有重要作用。

它的东西两端连接着太平洋(亚太地区)与大西洋两大经济中心,基本上属于发达地区,但空间容量小,资源缺;而其辽阔狭长的中间地带亦即亚欧腹地除少数国家外,基本上都属于欠发达地区,但空间容量大,资源富集,开发前景好,开发潜力大,因此,新亚欧大陆桥通过区域,在经济上具有较强的相互依存性与优势互补性,蕴藏了非常好的互利合作前景。

(3)带动大陆桥的中国段特别是兰新、陇海经济带的发展。

●北美大陆桥、小陆桥、微型陆桥的区别:

(1)大陆桥:

海陆海

(2)小路桥:

海陆或者是陆海,到达美国沿岸港口城市,不到内地,如果目的地是内地的,那么沿岸港口城市到目的地的运费由买方承担

(3)微型陆桥直接到达内地目的地,运费由承运人全包

●国际多式联运的概念:

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把货物从一国境内接运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货物的地点

●国际多式联运满足的条件:

1.必须有一个多式联运合同,合同中明确规定多式联运经营人和托运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责任和豁免

2.必须是国际间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运输方式的连贯运输

3.必须使用一份包括全程的多式联运单据,并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对全程运输负总的责任

4.必须是国际间的货物运输

5.必须由一个多式联运经营人对全程运输负总的责任

6.必须是全程单一运费费率,其中包括全程各段运费的总和、经营管理费用和合理利润

●日本面临的海域、岛屿组成、地形

(1)面临的海域:

太平洋西岸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西临日本海、东海,黄海、朝鲜海峡,北接鄂霍次克海

(2)岛屿组成:

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岛屿及附近的3900个岛屿组成,统称日本列岛

(3)地形:

A、境内多山,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位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也叫做“火山国”或是“地震国”

B、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较大的平原有关东平原(日本农业最发达的地区)、石狩平原、越后平原、浓尾平原、十胜平原等。

●日本经济特征:

1、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低速稳定增长过渡;

2、资本集中与垄断不断加强;

3、原料、燃料和制成品市场严重依赖国外

●日本几大工业带的排名

1、南关东地区——京滨工业带

2、中部地区——中京工业带

3、近畿地区——阪神工业带

4、北关东——京滨工业地带的外围地区

5、山阳——濑户内工业地带

6、九州地区——工矿业的衰退与IC工业(又称微电子工业)的兴起

7、北海道地区——新兴的经济区域

●日本各个工业带的特点:

1、南关东地区——京滨工业带

重工业:

以技术密集型的机械产业(汽车、电子机械、家电、信息情报关联工业、造船等)为主

轻工业:

以出版印刷食品工业为主,技术研发能力强,特别是尖端技术的地位更高

2、中部地区——中京工业带

汽车产业最发达,是本地带的支柱产业(丰田、三菱、本田)

3、近畿地区——阪神工业带

轻重工业都发达,重工业:

主要是资源密集型工业(如钢铁、金属加工)

轻工业:

纺织工业发达;机械工业比重低,且运输机械中汽车产业基础薄弱,以自行车和造船为主

4、北关东——京滨工业地带的外围地区

地位上升,技术和劳动密集型的电子、家电和汽车为主

5、山阳——濑户内工业地带

与当地经济联系较少,称为“借场地”工业带

6、九州地区——工矿业的衰退与IC工业(又称微电子工业)的兴起

日本的“硅岛”,技术密集型的电子工业,尤其是IC工业,但只是组装和生产,其研制阶段多集中于京滨和阪神

●日本最大的炼油基地:

京滨工业地带(全国最大的炼油基地),横滨、川崎、千叶等厂

【全布局在沿海地区,特别是太平洋沿岸带状地区的港口】

●钢铁设备能力在1000万吨以上的有:

福山、水岛、鹿岛和君津

【绝大部分集中在太平洋工业带上,有京滨、中京、阪神、濑户内海和北九州五大钢铁工业基地。

布局条件:

接近大消费地区;优越的港湾条件,可以充分利用方便、廉价的海运;有利于取得设备、劳动力和废钢。

●汽车工业:

以丰田、名古屋、东京、刈谷和日野等中心

【主要分布在中京和京滨工业区,丰田市是最大汽车城,成为日本的底特律】

●造船工业:

最大的厂是长崎(日本和世界最大的造船基地之一);还有濑户内的广岛、吴;中京的津;京滨的横须贺

【大型厂多集中在太平洋带状工业带的港口或钢铁、机械工业中心】

●太平洋工业带指的是什么,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三湾一海地区(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不仅是日本也是世界工业最发达工业区之一

从东京湾东侧的鹿岛开始——向西经千叶、东京、横滨——沿骏河湾——名古屋——大阪、神户——再沿濑户内海沿岸——直达北九州【包括京滨、中京、阪神、濑户内、北九州等工业地带及其毗邻地区,略呈东西向的条带状地区】

形成的原因:

(1)日本发展工业的原料、燃料绝大部分靠从海外输入,而工业品大部分又依靠国外市场,就一定意义上讲,巨型船舶和港口变成了日本工业原料、燃料的来源和产品销售地。

而战后资源来源地区构成的变化,即由过去的日本海侧转为太平洋侧,这更是工业愈加集中太平洋沿岸的直接原因。

(2)充分发挥岛国位置的优势。

(3)沿海地带原有工业地带已十分密集,用地基张,但可利用填海造陆,解决用地,造价较低。

(4)这里是人口、城市、工业最集中的地区,也正是全国最大的消费地。

(5)实施重点发展重化工业过程中,在沿海地区增筑港口、铁路、公路等交通线路和公共设施。

从而为布局新厂提供各种方便条件。

●日本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特点:

制成品进口比重增大,从资源加工型转向产品加工型,零部件的进口趋于增加,特别是机械机器行业,主要是产业内贸易。

【对外贸易特征:

日本是个资源靠进口,产品靠外销的“加工贸易型”国家,素以“贸易立国”著称,推行“出口第一主义”政策,把增加出口视为一切经济活动的中心。

●亚洲港口:

【连线】

东京(日本最大港口)釜山(韩国最大港口)

新加坡(亚太地区最大的转口港)林查班(泰国最大集装箱港)

孟买(印度最大港口)迪拜(波斯湾地区第一大港,阿联酋最大港)

亚丁(也门最大海港,世界第二大加油港)

●德国是世界上内河航运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四条河流:

莱茵河、易北河、威悉河、多瑙河

●德国矿产:

以煤、钾盐和磷矿为主

煤田(包括硬煤和褐煤)分布在:

鲁尔煤田——全国最大的煤炭集中分布区(硬煤煤田)

西南部的萨尔煤田——第二大硬煤田

莱茵河左岸的莱因煤田——最大的褐煤田

●德国经济区域分为哪几个地区,这三个区域的经济地位

1、北部地区(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和汉堡州——核心)工业特点:

传统的工业基地(资源密集型)

北威州——德国新兴的经济重心区【鲁尔煤田与莱茵褐煤田都在区内】

A:

杜塞尔多夫(首府)——银行业与批发业的中心,机械制造、机车制造、化学等多种工业部门均较发达。

B:

科隆——驻有德国航公司总部。

此外,汽车、机械制造、化学等多种工业部门都很发达,还是德国保险业的集中地。

鲁尔工业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

工业特点:

50年代到70年代以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核心,70年代后电气、电子工业有了很大发展

重要的采煤钢铁中心:

A:

埃森(区内最大的工业中心)——现为区内最大的机械制造和电气工业中心

B:

杜伊斯堡(世界最大的内河港)——“钢铁城市”

C:

多特蒙德——发展成多种工业中心,以啤酒酿造、重型机械、化学和电子工业最为重要

2、南部地区(核心——巴符州和拜恩州)工业特点:

消耗原料少、技术水平高的新兴工业部门(技术密集型)

巴登—符腾堡州(以技术先进的汽车、电工器材、医疗器械、钟表生产为主。

珠宝、皮革、乐器等的生产也占重要地位)

A:

斯图加特——最大的工业中心(有汽车、电机、精密仪器、电子、纺织、制鞋等多种工业部门)

B:

西部的辛得芬根——奔驰汽车公司总部和汽车总装厂所在地。

附近微电子和信息工业密集。

拜恩州

慕尼黑(全国著名的大学城)地区——德国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和西欧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

还有汽车、机车车辆制造、光学仪器、啤酒等多种工业部门

3、东部地区

有机械、采煤、钢铁、化学、纺织等多种部门,形成以柏林、德累斯顿、莱比锡为中心的工业区

A:

首都柏林——全国第一大城市,是德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最大的大学城

电子、电机、精密仪器仪表、印刷等工业最为发达。

●钢铁工业最主要分布在:

鲁尔区,其次是萨尔区;特点:

以内陆分布为主。

(1)布局集中。

【鲁尔区——钢铁工业的集中分布区,杜伊斯堡——有“钢铁城市”之称】

(2)多靠近煤炭产地。

【鲁尔钢铁基地——靠近鲁尔煤田

萨尔区(第二大钢铁基地)——靠近萨尔煤田,并可就近进口法国、卢森堡的铁矿石。

(3)以内地布局为主。

内陆的主要钢铁基地还有:

艾森许腾施塔特、萨尔茨吉特

●化学工业主要分布:

勒沃库森、法兰克福、路德维希港

【化学工业的三大支柱产业—有机化学、塑料和药品;多种无机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产品均居世界前列】

●汽车产业分布在:

A:

斯图加特(德国最大的汽车公司—奔驰公司总部所在地,以生产高档小汽车为主)

B:

沃尔夫斯堡(第二大汽车公司——大众公司总部所在地,已生产中档小汽车为主)

●机械工业分布在:

鲁尔区、柏林、斯图加特、美茵河畔的施韦因富特

鲁尔区——最大的重型机械制造生产基地,生产成套矿山机械、冶金与轧钢设备等。

【区内的埃森、多特蒙德和奥伯豪森是主要中心】

●石油工业主要分布在:

北海沿岸港口——威廉港、汉堡港、埃姆登港

内地的鲁尔区

中莱茵地区——卡尔斯鲁厄、曼海姆、法兰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