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开挖及支护专项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2877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开挖及支护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坑开挖及支护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基坑开挖及支护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基坑开挖及支护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基坑开挖及支护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开挖及支护专项应急预案.docx

《基坑开挖及支护专项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开挖及支护专项应急预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开挖及支护专项应急预案.docx

基坑开挖及支护专项应急预案

 

长安街西延引起丰沙铁路改建工程

改FSDK11+684~改FSDK12+600段

深基坑专项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xxxxx

项目经理部

年月日

长安街西延引起丰沙铁路改建工程

改FSDK11+684~改FSDK12+600段深基坑专项应急预案

一、编制依据

(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3)《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6)铁道部《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

(7)《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京铁师(2012)755号)

(8)规范营业线施工安全监控的有关规定京铁安监[2010]34号文

(9)京铁建〔2013〕154号—北京铁路局关于印发《北京铁路局建设工程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10)长安街西延引起丰沙铁路改建工程合同文件、设计施工图等;

二、重大风险源辨识

2.1重点风险源

根据本工程风险源辨识和评价,得出重大危险源重要为:

基坑失稳、周围建筑物倾斜、管线沉降、触电、火灾、中毒、洪水、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伤害、既有线安全防护等。

对重大危险源发生的可能性分析如下:

2.1.1基坑失稳

(1)在基坑土方开挖、钻孔灌注桩挖孔过程,有可能会出现地下涌水和流砂的现象,出现涌水就会使土体失稳,使基坑下沉。

基坑支护或邻边和桩孔变形造成坍塌,也会造成支护桩变形倒塌。

(2)开挖后的邻边受震动或雨水浸泡,也会使土体失稳和变形,也导致基坑出现开裂坍塌和支护桩倒塌。

(3)模板工程支架变形失稳、整体稳定性差、承载力不足坍塌,或地基承载力不足,引起下沉造成模板支架坍塌。

2.1.2周围建筑物、管线倾斜沉降

(1)随着基坑开挖,周围建筑物可能出现整体沉降、不均匀沉降、倾斜、出现裂缝等现象。

(2)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沉降不均匀、基坑失稳等原因,管线可能出现开裂、暴管,能导致煤气管泄露煤气引发中毒、电力、电信等电缆输送中断、自来水管暴管等后果。

2.1.3触电

(1)电源电线、电缆、电器设备使用时间年限长了会出现陈旧或老化,使绝缘程度降低,电源电线、电缆、电器设备由于受潮或化学物质的腐蚀或发热损坏绝缘层,也会降低绝缘程度,造成绝缘差现象,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2)电线、电缆使用过程或保护不当造成破皮裸露,发生接地短路和漏电的故障,使其金属或金属设备外壳带电,人体触及便会发生触电。

(3)金属外壳无接地接零保护或接地接零接头松动接触不良,使金属外壳带电时(漏电),人体触及也会发生触电,还有,无装设漏电开关保护或漏电开关失灵,人体触电或触电时间过长,都会造成触电伤害和伤亡的事故。

(4)施工现场机具设备密集,施工用电线路数量较多、部分路线长,电源电缆、电线时有老化绝缘差,而且机械设备、运输车辆来回走动造成电源电缆被压破损坏破皮的现象,另外电源电缆拖地遇到地面潮湿或有水的地方也容易造成漏电触电伤人。

2.1.4火灾、爆炸

(1)电线电缆、电气设备由于绝缘损坏降低绝缘程度或过载发热,发生短路等现象。

接头氧化或松动,接触不良也会造成发热或短路,发热时使电线电缆、电器设备容易着火,同时短路时使电流瞬间增大产生电弧火花和爆炸,容易造成发生爆炸和火灾危险事故。

(2)使用电焊、气焊时乙炔、氧气瓶、油料,都会存在火灾和爆炸的危险因素,乙炔、氧气在使用过程瓶与瓶之间,与动火点、动火部位之间的安全距离不足,气管老化发生泄露,遇到烟火、明火发生火灾,产生爆炸,在电焊、气割焊时没有做好安全措施,电焊、气割焊的火花飞溅到易燃易爆物品、气体时,也会发生火灾。

另外,气焊、气割焊完毕没有清理干净现场,留下火种火源也会造成发生火灾的现象。

(3)电源电线乱拉、乱接,超负荷使用,因发热造成短路,烟头、火种乱丢都有可能引发火灾。

(4)由于乙炔瓶、氧气瓶、汽油、柴油、化学原料、油料等可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受阳光暴晒发热和高温作用,或火灾燃烧时产生高温,使其体积膨胀,压力急剧增高,大大超过容器本身的极限强度,从而引发爆炸。

(5)易燃易爆的气体、液体、固体泄露及挥发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到明火、烟火或火花迅速燃烧从而发生爆炸。

(6)另外乙炔瓶没有安装回火装置,气焊气割枪使用时由于回火回到气瓶内时,也会产生爆炸。

2.1.5中毒

(1)气体中毒

①使用的乙炔瓶、煤气瓶或气管发生气体泄露。

化学物质、原料、油漆等产生和挥发的有毒气体,都会容易发生气体中毒,在电焊、气割焊时产生的铅化学气体,也都会容易发生气体中毒,在电焊、气割时产生的铅化学气体,也都会容易发生气体中毒,以及吸入火灾燃烧中的浓烟或燃烧化学物质产生的烟也都会发生中毒事故的现象。

②土方、基坑和挖孔桩在开挖过程会出现沼气或其它不明有毒气体,都会发生中毒事故的现象。

(2)食物中毒

使用受污染的食物、变质食物、不卫生食品及含农药未有清洗干净的蔬菜瓜果等都会产生和出现食物中毒的现象。

另外可燃物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或吸入燃烧中的浓烟也都会发生中毒的现象。

2.1.6洪水

当发生洪水时,雨水进入基坑可能引起基坑失稳事故以及造成人员伤亡、物资损失事故。

2.1.7高空坠落、物体打击

(1)基坑开挖后最大深度达9.7m,钻孔灌注桩16m,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有可能不小心在基坑、桩孔的邻边或从基坑、桩孔高处滑落及坠落。

(2)模板工程的邻边、楼梯口、预留洞口没有安全防护或不完善造成施工人员高空坠落。

(3)高空作业没有穿戴安全带或安全带不扣牢也会造成高空坠落。

(4)由于施工操作不当可能引起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人身伤亡事故。

2.2应急救援系统的组成与分工

2.2.1制定应急预案目的

随着建设生产的发展,生产过程中都潜在着一定的危险源或危险因素,各种各类的危险事故随时发生,尤其是重大坍塌、火灾、爆炸、中毒事故危险和危害极大。

针对事故的危害性,杜绝事故的发生和扩大,做好预防和控制的措施,制定应急预案,通过制定应急预案,做好事前计划和应急措施,万一发生事故,采取紧急措施和应急方法,迅速控制事故的发展,制止事态的扩大,并可能快速排除事故,使应急救援工作中有组织、有计划,及时有效的实施现场应急救援抢救和其他救援措施,保护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损失降低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2.2应急预案的范围

本应急预案的范围适用于丰沙线改建工程四分部项目经理部,主要对发生重大坍塌、周围建筑物管线倾斜沉降、火灾、爆炸、中毒和触电等突发事故的应急控制,应急救援。

2.2.3监测、监控、检查

为预防和防备事故的发生,对危险性较大的坍塌、周围建筑物管线倾斜沉降、火灾、爆炸、中毒和触电危险源进行监测、监控、检查。

(1)项目部对施工现场的重大的坍塌、周围建筑物管线倾斜沉降、火灾、爆炸、中毒和触电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检查,根据危险源进行监测、监控。

(2)项目部对施工现场和办公场所(仓库、用电、消防安全、消防设施、易燃易爆的物品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并做好检查情况的记录,对发现的隐患,及时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3)对环境卫生、饮食卫生进行定期监测、检查,搞好环境卫生,定期喷洒药物消灭蚊蝇虫害,防止病毒传播和感染。

2.2.4应急救援系统的组成、职责及分工

(1)由项目经理组织各部门的有关人员,组成一个应急救援系统,建立一个火灾、爆炸、中毒和触电等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机构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消防安全责任人高儒华担任。

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职责分工

组长:

全面负责应急指挥工作,负责预案实施,严格按照预案要求进行资源储备,负责监督预案的实施情况。

副组长:

服从组长的领导、管理,对组长负责,负责应急资源的准备、管理,发生险情时负责现场的指挥工作。

组员:

负责具体资源的准备工作;负责安全检查、质量检查;负责对外联络工作;负责资源的调配工作;负责现场具体实施。

(3)联系方式

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联系方式

序号

姓名

职务

联系方式

备注

1

组长

全面指挥

2

副组长

技术总指挥

3

副组长

现场总指挥

4

副组长

安全总指挥

5

组员

6

组员

7

组员

8

组员

9

组员

10

组员

2.2.5抢险队

队长:

副队长:

队员:

2.3事故预防与处理

预防和防止基坑工程事故的发生,首先要抓事故苗头的出现。

在施工过程中除了加强监测外,还要加强现场巡视肉眼观察。

因此在基坑开挖前应预先确定事故苗头的监控标准,除了必要的理论计算和仪器监测外,在施工全过程中,还应经常进行现场巡查:

如基坑开挖过程中位移场内的地表与坡顶有无出现裂缝;临近地面或建筑有无沉陷裂损;坑底土有否回弹隆起;坑壁坑底有无渗漏、涌流、流砂等。

一旦出现事故苗头,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阻止事故的发展扩大。

当发现基坑局部或整体有坍塌等重大危险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加固等补救措施,当有可能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时,应组织相应部位的作业人员撤离。

在基坑作业中,要针对以下事故做好预防工作:

2.3.1高空坠落

基坑临边防护措施要求设置完备。

严禁施工人员在钢管支撑上行走,如有施工必要,必须有安全带、安全绳等进行保护。

如因高处坠落等事故而发生人员外伤,救护人员要尽量减少对伤者受伤部位的搬动,要以担架或木板等硬物进行抬运,对脊椎等部位的伤者更应注意;如系脑部伤害,要尽量使伤者平卧,以降低颅脑内的压力。

2.3.2围护结构过大内倾位移

土方开挖分层与开挖顺序要合理严禁超挖;严格贯彻分段开挖、开槽设支撑,“先撑后挖”的指导思想,支撑设置以后即时施加预加轴力;经常检查支撑工作状况,随时根据检查情况,实施各项技术措施,确保支撑对围护结构的顶撑作用;为了确保转角幅的稳定,转角幅的角撑必须先做;禁止在基坑顶周围搭设临时建筑物、库房;除基坑作业机械外,基坑边缘不得停放大型的施工机械和车辆;基坑边缘严禁超载堆土、堆材料。

当事故出现后,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立即采取坡顶卸载、在坑内围护结构前堆筑砂石袋等措施,或采取增设钢内支撑、对钢支撑施加附加轴力等措施。

2.3.3内撑失稳,围护结构向内凸出

当情况发生时,应在坡顶卸载,坑内停止一切作业,在坑内增设支撑,施加轴力。

2.3.4边坡失稳

土方开挖应严格按规定坡度放坡,做好降水、排水和边坡保护的设计和施工;其次在坑内和坡顶要做好排水沟、集水井,将渗透水、地面水、雨水排出场地外,防止浸泡基坑和边坡;边坡处的土方开挖速度要放慢,严禁坡脚掏土和超挖;严格控制地面荷载,严禁在坡顶堆土,堆材料设备等。

事故出现后,首先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快降低坑外地下水位,进行坡顶卸载,进行未滑坡区段的监测和保护,严防事故的继续扩大;其次在坡脚堆筑砂石袋,或在未滑部位施打钢板桩、钢管、木桩等以挡土。

2.3.5基底隆起

采取分段开挖,分段施工垫层,土方挖到标高时应减少暴露时间,最好马上组织验槽,随即浇灌混凝土垫层,加快基坑底板的施工进度,防止坑内浸水。

当发现由于基坑土回弹变形过大,将危及围护结构安全时,一方面应立即停止基坑内土方开挖,同时在坑底加压重材料(如堆砂袋),再在坑内加强深井降水减压,使土体失水固结。

2.3.6周围地面沉降

停止降水作业,然后在围护结构外围的适当位置实施压力注浆进行有效隔水,同时认真检查基坑钢支撑状况后,再继续进行基坑降水和下一步的土方开挖施工。

2.3.7基坑内渗水

为了防止渗水对基坑造成影响,当出现渗水情况时立即停止施工,探明水源,同时加大降水井抽水功率,降低基坑范围内地下水水位。

待水位降低至施工面后方可继续施工。

2.4应急资源配置

(1)配备应急照明,如可充电工作灯、电筒、油灯等。

(2)配置安全带、安全绳等。

(3)备足有效的消防灭火器材,以防机电事故诱发火灾。

(4)劳动力配备:

全部参建职工、民工。

(5)抢险设备见下表:

抢险设备配置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喷浆机

2

喷射砼兼用

2

发电机

250KW

1

3

潜水泵

7.5KW

2

4

潜水泵

2.2KW

5

5

反铲

PC200/100

2

土方开挖兼用

6

自卸汽车

15T

5

土方开挖兼用

7

空压机

12m3

1

喷射砼兼用

(6)抢险物资见下表:

抢险物资配置表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1

P.O.32.5

t

5

2

中砂

m3

7

3

瓜米石

m3

7

4

速凝剂

kg

500

5

编织袋

5000

6

方木

m3

5

7

棉纱

kg

50

8

水玻璃

t

5

2.5外援联系电话

重大事故应急处理部门联系电话表

重大事故应急处理部门联系电话表

单位

电话

备注

 

 

 

 

 

 

 

 

 

 

 

 

 

 

 

2.6应急响应

应急领导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人员、设备、设施及器材,赶赴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蔓延或扩大,与此同时:

(1)立即救护受伤害者。

(2)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为抢救受伤者需要移动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标志,应尽量对事故现场和抢救过程进行录像或拍照。

(3)在伤亡事故发生后4小时以内,通过传真或电话报告至公司安质部。

(4)若事态不能有效控制,在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立即向当地有关部门、集团公司求援,必要时疏散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