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母文化广西武鸣两江英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2710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母文化广西武鸣两江英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龙母文化广西武鸣两江英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龙母文化广西武鸣两江英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龙母文化广西武鸣两江英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龙母文化广西武鸣两江英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龙母文化广西武鸣两江英俊.docx

《龙母文化广西武鸣两江英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母文化广西武鸣两江英俊.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龙母文化广西武鸣两江英俊.docx

龙母文化广西武鸣两江英俊

龙母文化广西武鸣两江英俊(伏夏)周边区域遗迹传说收集整理[引用2006-11-2601:

19:

16]

 

 

字号:

大中小

 

---目录--- 

一、武鸣双雄:

林凤翔与李开芳(摘自南宁文化信息网)

二、特掘洞诗两首(上林网)

三、罗波庙诗词(上林网)

四、寻找湮没了的一代文明(僚人家园网)

五、五言壮欢美(上林网)

六、龙母金洞“敢娅蒲”探幽(南宁日报)

七、骆越古都的“城堡”和“城墙 

-----------------------------------------正文-------------------

一、武鸣双雄:

林凤翔与李开芳(摘自南宁文化信息网)

[古麦盟按:

武缘(今武鸣)县两江乡龙英村大李屯,太平天国著名将领李开芳的家乡。

与英俊村相毗邻,现与大李屯北距2公里处保存有李氏祠堂,里面供奉有李将军灵排,祠堂周围古树参天,绿草茵茵,庄严肃穆。

小时候我赶圩、走亲戚常经过这里,但不知道有关李将军的传说。

争取明年再重游此地,缅怀英烈。

到时再把实地拍摄的PP放上来,有心的网友敬请留意。

]

  在历史长河中,南宁这片沃土曾孕育出无数的英雄豪杰,其中在19世纪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涌现山林凤翔、李开芳等英雄人物,他们是太平军中智勇双全、英勇善战、功勋卓越的壮族骁将,人称“武鸣双雄”。

                                满腔热血赴金田

   林凤翔(1790~1855),武缘(今武鸣)县太平乡林渌村人。

壮族,农民出身。

年轻时练习武艺,从拳术到骑马射箭无所不学,经过长年苦练,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也培养了他侠肝义胆、好打抱不平的倔强性格。

   李开芳(?

~1855),武缘(今武鸣)县两江乡龙英村人。

曾改名来芳。

壮族,农民出身。

其生年不详,史载他比林凤翔小20余岁,据此推断当生在1810年之后。

他与林凤翔意气相投,相交甚厚,经常在一起切磋武艺,评说时事。

   清道光年间,地方官府巧立名目,随意向壮民增派捐税,并四处出告示,声言如有违抗则捕杀。

壮民负田租沉重,苦不堪言。

当时有人描写农民受剥削的状况是:

“六月新债催,十月新租急,两禾造谷穰穰,终岁无一粒”;“八百苗疆亭甲差,散为官司三十六,队队狐行而虎威,村村骑马又食肉。

骑马食肉锄头钱,锄到七锄噫可怜。

(土人锄地有谚云:

一锄供官、二锄供吏、三锄甲差、四锄皂隶、五锄六锄头人把事,七锄锄到自家的)。

郁郁菁林成黑地,漫漫烟瘴无青天。

”(黄正体:

《带江园诗草》,载《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广西农民起义资料》第41页)。

所谓“土人”,就是指壮、瑶等少数民族,他们多居在山区,在地主豪绅和官吏的沉重盘剥之下,“因是鬻及儿女者,往往有之。

斯山居之农所常见也”。

(民国《桂平县志》卷29)这就是广西众多壮、汉、瑶族杂居区地主剥削农民的状况。

   武缘县山多地少,壮民受地主剥削、压迫更重,百姓苦不堪言。

道光二十四年(1844)夏天,洪秀全、冯云山从广东到桂平、贵县一带从事革命的组织宣传活动。

在紫荆山区创立拜上帝会,宣传上帝、基督教的人人平等思想,宣传客家(人)、本地(土人)一家,团结起来灭妖精(清朝官吏),得到壮族和其他各族人民的拥护,他们纷纷加入拜上帝会。

林凤翔、李开芳也不愿忍受剥削和压迫,与十几个青年人一道弃家离乡,满腔热血,投奔桂平紫荆山,参加拜上帝会。

咸丰元年(1851)1月11日,林凤翔、李开芳等参加举世闻名的金田起义。

这次起义是汉、汉、瑶等族人民共同发动的,它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英勇善战成骁将

   林凤翔和李开芳自参加太平军后,在前军主将萧朝贵的率领下,带头冲锋陷阵,攻城夺寨,屡建战功,在永安建制时,林凤翔被授为御林侍卫、李开芳为金一总制。

咸丰二年4月,林凤翔、李开芳随军从永安北上,6月进入湖南,占道州,连克江华、永明、桂阳州、郴州等。

9月11日,太平军进抵长沙城下,林凤翔抢占城南高峰,踞高发炮轰击,清军大溃。

李开芳率部入长沙城与清军展开激战,杀死清兵数千人。

由于林、李坚毅果敢,骁勇善战,林凤翔被提为土官正将军,李开芳也被提为金一正将军。

12月2日,太平军攻克益阳,杨秀清命令林凤翔、李开芳率领先锋部队攻打岳州和汉阳,仅10天时间,就占领了湖北重镇汉阳。

因卓著战功,林凤翔升为殿左一指挥,李开芳升为殿右二指挥。

   咸丰三年(1853)1月12日,太平军结船为桥,跨长江向武昌进攻。

林凤翔在李开芳的配合下带领先遣队埋地雷,炸毁文昌门,入城与清军展开激烈的巷战,击溃了清军,占领了武昌城。

同月14日,东王杨秀清升林凤翔为殿左一检点、李开芳为殿右二检点。

不久,“天王”洪秀全又加封林凤翔为天官副丞相、李开芳为地官正丞相。

2月9日,太平军分水陆两路挥师东下。

林、李受命统领陆路大军,速克九江、铜陵、芜湖、太平府、和州等地。

3月中旬,太平军包围南京城,李开芳率部攻克聚宝门入城。

3月19日,攻占南京。

                                北伐未捷身先死

   太平军定都南京之后,骁将林凤翔、李开芳奉命率部东进,4月初攻克扬州。

5月,林、李统率太平军两万余人,从扬州北伐,目标直捣清王朝的心脏北京。

经仪征攻入安徽,连克滁州、凤阳等地。

6月,在皖时得到捻军的配合,挺进河南,大攻河南巡抚陆应谷所部4000余名清军,缴获火药1万余公斤,占领了豫东重镇归德府。

后包围开封,扎营在朱仙镇。

从朱仙镇西进,时逢暴雨,平地水深盈尺,经中牟、郑州、荥阳到巩县,在巩县洛河得到当地百姓支持,利用民船渡过黄河。

9月,太平军挺进山西,旋又折回河南,由武安东进直隶,29日攻克临洛关,大败直隶总督讷尔经额所部清军1万余人。

进而挥师北指沙河、任城、藁城、深州等地。

10月13日,直逼保定城南30公里的张登镇,北京大为震惊,京城内官绅3万多户逃出。

   捷报传至天京,合朝喜庆,封林凤翔为靖胡候、李开芳为定胡侯。

咸丰帝急令惠亲王锦愉、科尔沁王僧格林沁负责京畿防务,带兵堵截。

由于太平军转战千里,兵员不断损耗,粮食弹药供应不上,战斗力大大减弱。

林、李虽尽了最大的努力,终因孤军深入,未能突破保定清兵的防线,只好改变从保定直取北京的计划,决定沿滹河东进,从晋州、深州、献县、沧州一带进占天津,再从天津侧翼横插北京。

10月29日,太平军攻克了距天津仅40里的静海县和独流镇。

天津知县谢子澄组织地方团练4000余人抵抗,并掘开南运河堤岸,使天津城外成为湖泽,太平军攻势受阻,只好退守静海,与清军对峙3个多月,攻势受挫,渐入困境。

   林、李所部由于断绝了与天京的联系,又得不到粮食冬衣的接济,处境十分艰难。

咸丰四年2月5日,主动南撤,退踞阜城,又受清军重重包围。

5月,林、李率部从阜城突围至连镇,挟运河固守以待授军。

时闻援军已北上,遂由李开芳分骑兵迎接,行至山东高唐州,知援军已在山东临清溃散,李开芳部被围于高唐州。

翌年2月中旬,清军急攻连镇,林凤翔督师苦战,屡创敌军。

但因长期缺粮,军士羸饿至不能举戈矛,连镇失陷。

3月,林凤翔率余部6000多人突围,不幸中箭受伤被俘,解送北京。

3月15日(一说13日),在北京被处以磔刑,壮烈献身。

就义时,“刀所及处,眼光犹视之,终未尝出一声”。

终年65岁。

同治二年(1863),太平天国追封为求王。

   清军进攻连镇时,李开芳闻讯率部南归增援。

3月17日,李自高唐州突围,至平县冯官屯驻兵抗拒清军。

清将僧格林沁引运河水灌冯官屯,李部以700之兵对抗清军万余之众坚守40天,终因众寡悬殊,不能久守。

5月28日,李开芳选派勇士130人诈降入僧营,准备里应外合突围,不料被僧格林沁所识,全部惨遭杀害。

后李开芳率部百余,泅水突围被俘,解送北京。

6月11日在北京被害,终年约40余岁。

同治二年(1863),太平天国追封为靖王。

                               辉煌业绩励后人

   卢六、冯云山、萧朝贵、林凤翔、李开芳等一批批太平天国将领壮烈牺牲,最终使这次震荡全国、惊动世界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清王朝和帝国列强的联合镇压下失败而告终,但是,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最光辉的一页。

   由汉、壮、瑶等族人民共同发动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从1851年金田起义到1864年天京陷落失败,历时14年之久,战斗遍及大半个中国的18个省,给予清王朝的封建统战和外来的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以最沉重的打击;同时,其汉、壮、瑶等族人民团结奋斗、通力合作、并肩作战的革命精神,成为后来八桂各族人民合力推翻三座大山,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共同创造繁荣富强的广西和南宁的重要“精神基因”。

二、特掘洞诗两首

(摘自上林网)

[古麦盟按:

合耸村与英俊村毗邻,但我了解的较少,有机会我想去看特掘庙]

   特掘庙位于武鸣两江镇合耸村后大山谷石壁间,由自然山洞建成.此庙旧称特掘庙,又名达公庙.当地说达公即是祖公,祖公就是特掘.

  兴隆洞诗,无题

         兴隆洞中求兴隆,虔诚祈祷神灵中;

        仁义忠信为人本,积德积福乐无穷.

 特掘洞诗,无题

                   腾云驾雾下名区,道骨仙风法力奇;

                   感化众生行正路,天青民乐古来稀.

 

三、罗波庙诗词

 [古麦盟按:

高中时代我曾在罗波高中求学,罗波潭很神秘,潭边建有罗波庙]

   罗波庙位于武鸣县罗波镇罗波街旁边,是目前保存比较好的龙母文化庙之一.各地庙宇歌颂姆特掘(龙母)和特掘,应以罗波庙居多.罗波庙旧壮语称"庙佬仆",汉译即高祖母庙.晚清本乡文人韦丰华根据壮语音写成"罗波庙",叫人刻在石块上,然后镶嵌在庙门上方.

                 咏龙窟潭(清'李彦章)

           一壶天作九华山,面面清潭印月来;

           龙藏常时腾剑气,螭觞何处选碑材;

           云烟蒸蔚随神雨,城郭荒唐托鬼才;

           莫怪三山成缩本,眼前真有海如杯.

                        罗波龙窟(清'黄思让)

            一泓溶漾渺漫漫,渊底神龙仰月蟠;

            衔烛照空沙尾静,抢珠潜隐水晶寒;

            波浮落日铺红彀,光映丹枫浸碧澜;

            莫道容身非禹浪,一声雷震跃云端.

 

四、寻找湮没了的一代文明

摘自僚人家园

寻找湮没了的一代文明

        

骆越古都文化遗存考察报告(三)

谢寿球

 

 

 

四、“镆铘”宝剑之国 

 

大明山在古籍中又称为“镆铘山”。

“镆铘”是古代越国著名的青铜宝剑,大明山被称为“镆铘山”是因为“昔有人得古剑于此,故名”。

[5]人们传说,大明山是“镆铘”宝剑化龙而去后的躯干变成的,大明山实际就是“宝剑山”。

大明山这一美丽的传说曾激起了历代无数文人的创作灵感,他们咏赞大明山的诗词多以此为题材,留下了无数动人的佳作。

如明代壮族著名的文人,曾做过四川剑州知州的李璧所写的《镆铘山》诗:

“仙人佩得镆铘还,误落飞泉第一湾;三尺精灵化龙去,空留万丈镆铘山。

”又如明代临安府推官江鱼所写的《镆铘山》诗:

“宝剑当年已化龙,青山留得削芙蓉;润涵海气时云雨,突起峰峦遍太空。

南峙亦为天子锷,东来宜匹丈人峰;要知此地生豪杰,尽是英灵气所钟。

”从这些诗句可知,在明代以前,古人就在大明山上发现过青铜古剑。

 

正因为大明山地区古代多处出土过青铜宝剑,所以大明山地区有许多以“剑”命名的地名。

这些地名主要有:

 

剑江。

位于武鸣县两江镇,源出大明山达央峡谷,“达央”在壮语里也是剑江的意思。

“达央”峡谷是著名的铜矿区,传说是壮族先民铸铜剑的地方,所以留下了“达央”(剑江)的地名。

镆铘村。

即武鸣县马头镇板陆村,从明清两代到民国,板陆村一直叫“镆铘村”。

传说这个村的山上发现过不少青铜剑,因此得了个“镆铘村”的美名。

 

镆铘寨。

位于武鸣县马头镇全苏村朗三屯后山,山上还有山寨石城遗址,是大明山地区一处著名的古代驻防兵寨,也是因附近发现过青铜剑而得名。

莫阳村。

“莫”在壮语中是墓的意思,“阳”也是壮语“剑”的汉语译音。

“莫阳”的意思就是“宝剑的陵墓”。

这里古代曾发现过青铜剑的古墓。

 

除了上述古代曾发现过青铜剑的地方外,近代发现青铜剑的古代遗址还有:

安等秧遗址。

位于武鸣县马头镇政府驻地附近,年代为战国,1985年发掘墓葬85座,出土青铜剑15把。

独山岩洞葬遗址。

位于武鸣县两江镇政府驻地附近,年代为战国,1986年发现,出土青铜剑4把。

三联园艺场遗址。

位于武鸣县两江镇三联村园艺场附近,年代为战国。

1974年发现,出土青铜剑两把。

同时出土的文物还有一面冷水冲型铜鼓。

 三联村板潘屯岽很坡遗址。

位于武鸣县两江镇三联村板潘屯岽很坡,年代为战国,2004年发现,出土青铜剑一把。

同时出土的文物还有两面冷水冲型铜鼓。

 大明山西南麓出土青铜剑的地点远不止上述数目,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已无法统计民间到底发现了多少个埋藏青铜剑的地点,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许多出土的铜剑现在已成为师公和道公手中的法器,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大明山西南麓无疑是骆越故地出土青铜剑最多最集中的地区。

  

五、“召”——“骆越王”文化遗存的密码  

作为骆越国的古都,大明山西南麓应该有“骆越王”文化的多种遗存。

但是由于年代的久远和历史典籍的缺失,骆越人的后裔似乎已失掉了对“骆越王”的历史记忆。

在环大明山地区一年多来的田野考察中,我们考察组的成员都无法判断在大明山深厚的文化沉淀中,哪一些是“骆越王”的文化遗存。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看到了云南学者何正廷写的文章。

何正廷在云南元江、文山等地调查侬智高部队落籍的情况时发现,侬智高的部队后裔对侬智高有一个很独特的称呼,叫“侬难召”,侬智高的后人有“农”、“越”、“刀”等多种姓氏,其实“召、越、刀”在古壮语中都是头领或王的意思。

何正廷的文章使笔者理清了寻找“骆越王”在环大明山地区的文化遗存的思路。

 

著名的百越民族史专家韦庆稳先生在他的引起广泛注意的论文《试论百越民族的语言》中,考证了春秋时代的《越人歌》中用上古汉语记音的越语词“州”、“昭”、“朝”三字的上古越语字义,结论是这三个越语字的字义都是“王子”或“王府”的意思。

至今云南的傣语和泰国的泰语,还称呼“王”为“?

諬a:

u”(昭),看来古越人在春秋战国时代,对“王”的称呼为“州”、“昭”、“朝”。

这一对“王”的称呼虽然在现代壮语已经消失了,但在壮族山水地名中仍然以“活化石”的方式保留着,这就为我们破解大明山西南麓古骆越地区中的骆越王文化遗存“密码”提供了重要的钥匙。

 

在大明山西南麓,有许多音为“召、赵、朝、巢”的地名,如大明山庙叫“召王庙”,两江镇有“赵江”、“南朝庙”,陆斡镇凤林村有“南巢泉”等。

其实这些地名都是纪念骆越王的文化遗存,“召王庙”就是骆越王庙,“赵江”就是骆越王江,“南朝庙”也是骆越王庙,“南巢泉”就是骆越王泉。

 

大明山庙曾有人把它附会为“商纣王”庙,这一说法曾使笔者一时间堕入五里云雾中,因为大明山庙是经清代的思恩府知府李彦章修整并改名的,如果当时大明山庙所供的神祇为“商纣王”,那么,作为鼓吹礼教而闻名的地方官李彦章决不会为暴虐残民的“昏君”庙修整并题名。

看来“召王庙”并不是“商纣王庙”,而是骆越王庙。

      

赵江是流经武鸣县两江镇政府驻地的一条重要河流。

这一条江的周围有许多值得探讨的文化现象。

与赵江合流的江叫剑江,剑江壮语名叫“达央”,“达”是河流的意思,“央”是剑的意思。

在“达央”的周边,曾出土了许多战国时代的青铜宝剑。

“达央”的上游,就是闻名全广西的两江铜矿区。

“达央”河中,堆积着许多含有铜矿的卵石。

现在两江的农民仍在“达央”河中捡拾铜矿石卖给铜矿老板。

可以推断,“剑江”即“达央”在骆越时代肯定是骆越王炼铜铸剑的地方。

不然的话就很难解释这条江为什么叫“剑江”,并且在沿江周边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青铜剑出土。

两江就是“骆越王铸剑的地方”。

有趣的是在“赵江”的支流“汉溪”上,有一段布满了数百块古磨刀石的山谷,老百姓都说这是骆越王兵马驻扎磨刀剑的地方。

虽然这一传说还缺乏历史典籍的佐证,但是那满山沟像新石器时代砺石的石块,确使给人一种历史的壮阔之感,引起人们对骆越王千军万马磨刀霍霍抗击秦始皇大军的悲壮遐思。

 

在赵江一带的村屯中,流传了许多骆越王的故事。

人们说独山是骆越王的战马变的,聚群村的马鞍山是骆越王遗留的马鞍变的。

当年秦始皇的大军追杀骆越王的军队,骆越王的兵马退回到大明山脚下,正当追兵铺天盖地拥上来时,龙母神从大明山顶上甩下了两匹红布,红布变成了两条宽阔的大路,骆越王的兵马沿大路躲进了大明山中。

而当秦军追上来时,这两条红布化成的大路一瞬间变成了两朵红云飘上了龙头山顶,秦军无路可上只能望山兴叹。

广泛流传的故事往往是历史的一个重要的影子。

大明山众多的骆越王传说故事说明,历史上骆越王确实在这一带生活和战斗过,并且受到了骆越人的拥戴。

环大明山地区至今还有一个特别的节日,叫做“达汪节”,“达汪节”也叫“大(音代)王节”,在每年农历的七月二十举行纪念“达汪”逝世的追思仪式。

关于“达汪”之死,环大明山地区至今还流传着这么一条谚语:

“十七达汪伤,十八达汪死,十九做棺木,二十葬达汪。

”从这一条谚语可见壮族人对“达汪”的世代哀思。

“达汪”到底是否骆越王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

但每年的农历的七月十三至七月二十,环大明山地区的壮族人都要过纪念各路亡魂的“鬼节”,“鬼节”到“达汪节”那一天达到高潮。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达汪”节就是壮族人的“国殇节”。

从遍布广西各地的“大王庙”、“大王滩”、“大王岭”的地名来看,“达汪”或“大王”在壮族民间有很深的影响。

 

                                                六、文物和古经书显露的骆将和“郎兵”风貌 

 骆越是称雄于岭南的一代方国,据《史记·南越尉佗列传》,司马贞注说:

“交趾有骆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曰骆人,有骆王、骆侯。

诸县自名为骆将,铜印青绶,即今曰令长也。

”骆越人有自己的王侯将相,这一事实史不绝书。

这些王侯将相的具体名称当然不会像中原一模一样,如上所述,王的名称壮族先民称之为“召”(也写成诏、赵、朝、周、巢、刀、造),“召”是壮语“头”的转音。

骆越王也称为“召宏”或“召佬”,“宏”和“佬”在壮语里都是大的意思,“召宏”和“召佬”就是大王的意思。

“召佬”在现代壮语中的引申义已变为“远古时代”的时间名词。

偏安越南的骆越王“召雄”,史书把他音意合译为“雄王”,其实“雄王”也是大王的意思。

在大明山地区师公所传唱的经书《唱古世间》中有“岜是(即大明山)高呀高,公郎管上方”“众背双箭弩,守公郎领地”的句子,“公郎”在《布洛陀经诗》中也称作“郎佬”,经书中述说古代发生过一次很大的洪水,把天下都淹没了,只有“郎佬”的山坡、“遨山”的山坡和“州眉”的山坳没有淹到,“遨山”和“州眉”到底是指哪里,专家们对此尚无定论,但是“郎佬”的山坡明显是指大明山,因为大明山在骆越人生活的范围中是最高的山,这一记载与大明山的洪水传说也相吻合。

“郎”在壮语中是“联络一群”的意思,“公郎”是联络一群人的首领,“郎佬”就是大首领。

在《唱古世间》的经文中,“公郎”是推举产生的。

看来,骆越王在大明山地区建国初期,国土面积较小时的名称就叫做“公郎”或“郎佬”。

在大明山地区壮族师公舞中有两个重要的角色,一个叫做“骆垌”,一个叫“乜娘”,这两个人都是传说中古代的将军和女神。

有意思的是越南古史《鸿庞(Hongbang)氏传》载,古骆越时代“尊其雄长者为主,号曰雄王,国号文郎国。

置其次为将相,相曰雒将(Lactuong),王子曰官郎(Quanlang),女曰媚娘(Minuong),百司曰蒲正(Bochinh)”。

雄王的王子叫“官郎”,这和大明山骆越王初期的称呼“公郎”的音义基本一样。

“雒将”较接近的译音应为“骆垌”,意为“骆越垌官”。

看来,古骆越不管迁都何处,王、侯、将、相的名称都基本一样。

  大明山骆越古国的“骆垌”当年的风貌如何?

因为古籍记载的缺失,我们已很难为他们写真。

但根据大明山西南麓近年出土的大量文物和流传的故事传说等历史断片,我们完全可以拼出他们的大体轮廓。

从大明山西南麓的元龙坡、安等秧、独山等青铜遗址已发掘出的骆越大墓来看,随葬物都较少,估计里边不会有骆越王的大墓。

但其中肯定有“骆垌”的墓穴。

这几个遗址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武鸣县两江镇独山岩洞葬墓,这个大墓随葬的青铜器有12件,是所有大明山西南麓的骆越古墓中随葬青铜器最多的。

其他大墓的青铜器大多是寥寥数件,葬式也较简单。

解读独山岩洞葬墓的文化内涵无疑会有助于我们了解骆越古国骆将的风貌。

   2006年7月26日,我们考察组的几位同志在当年参加独山岩洞葬墓发掘的两江镇伏邦屯韦宁昌先生引领下,实地考察了独山岩洞葬墓。

    独山岩洞葬墓址的选择很有讲究。

独山壮语叫“岜独”,是巨大的大明山山体南面的一座孤立的石山峰。

剑江(达央)从西北边流过,如巨龙戏珠般拱卫着独山。

而独山又像一匹扭头长嘶的战马守卫着两江镇三联村板潘屯那座出土了5面铜鼓和各种青铜器的神秘大土坡。

    独山上曾建有一座叫圣堂寺的庙宇,山脚下还残留着一块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重修圣堂寺的石碑。

在上山的小路上考察组还意外地发现了一块新石器时代的砺石,看来独山蕴藏的文化内涵很深。

  据韦宁昌先生介绍,1986年11月,他们村的韦容高等人上独山找蛤蚧时,发现了这一处墓葬,挖出了14件文物,其中青铜剑有4把,约有30厘米长,此外还有铜戈、铜斧、铜矛、铜箭头等,这些武器都摆在墓主的脚下和脚边。

韦先生说,这些武器虽然残旧,但是非常锋利。

岩洞葬的洞口很小,我们费了很大的劲才爬了进去。

从现场看,岩洞的空间很狭窄,实际上只是一个天然的墓室。

岩洞口是人工用大石头封葬的,整个岩洞只有一具尸骨,并且整座独山只发现这么一个骆越时代的岩洞葬墓,因此,整座独山实际是这个死者的大陵墓。

从墓里的随葬品几乎全是兵器分析,墓主肯定是一个带兵的将领。

他的随身武器仅短剑就有4把,这说明他在军中的地位较高,很可能是史书记载的骆将一类的高级将帅,即“骆垌”。

     据武鸣县文物管理所的《武鸣独山岩洞葬调查简报》一文介绍,独山岩洞葬墓主有一把青铜戈随葬,青铜戈是从新石器时代的权力重器玉戈演变来的有令牌功能的特别兵器,这一随葬品的出土更证明了墓主的骆越将帅身份。

《武鸣独山岩洞葬调查简报》还记载独山岩洞葬的随葬品中有一件是制作规整光滑的磨刀石,磨刀石的形状像一块压纸的镇石,长17.8厘米,宽3.2厘米,厚1.7厘米,两面略凹,表明已经使用过。

壮族的先民有崇拜磨刀石的习俗,这名骆越的“骆垌”带在身边,除了经常用于磨砺自己的兵器外,可能还有借助磨刀石的神力除邪开光,保佑出师常捷的功能。

   在古唱经《唱古世间》中,骆越国的民众是既当兵又种田的,他们个个背着能发双箭的弓弩,不管生在阳间和死在阴间都是“公郎”的兵马,也即“郎兵”。

    军队是国家政权的重要标志,骆越人的将帅这样精诚崇武,“郎兵”武器这样精良,表明骆越军队当时的正规化程度很高,大明山驻扎有这样的精兵强将,也表明这里是王国的中枢和要塞。

注:

[5]民国四年《武鸣县志》卷2《地理考》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马头镇全苏村勉岭出土的蛇纹牛首提梁卣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元龙坡出土的提梁铜卣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出土战国骆越青铜器的两江镇独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赵江(骆越王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