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23682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4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1.docx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1.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1.docx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1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1

单元检测

(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特点是(  )

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还未形成 ③对外以商品输出为主

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④D.①④

答案 D

解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形成,且对外以资本输出为主,因此②③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④符合题干要求。

2.1914年8月2日英德双方谈判时,德国首相指出:

“你们是否要为一张废纸(指保证比利时中立的条约)和我们开战?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

“我们承担着光荣的责任,要保卫一个弱小邻国的独立、自由与领土完整。

如果哪些国家说他们只有在条约对他们有利时才守约,我们就不得不使局势变得只有守约才对他们有利。

”以上材料反映出英国的真实意图是(  )

A.为维护比利时的中立而对德作战

B.为维护国际公约的尊严而对德作战

C.以武力逼迫德国遵守《凡尔赛和约》

D.以武力阻止德国势力的扩张

答案 D

解析 从时间“1914年”分析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德矛盾的焦点是为了争夺市场和殖民地,因此结合材料中英国“要保卫一个弱小邻国的独立、自由与领土完整”可知,本题正确选项为D。

A是表面现象;B、C叙述与史实不符。

3.下列各项,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火药桶”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理位置 ②民族矛盾 ③资源丰富 ④大国干预

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巴尔干半岛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显赫,因而成为众多大国争夺的对象。

这里还是许多民族的栖息地,加上土耳其人的统治,民族矛盾复杂激化。

巴尔干半岛资源并不丰富。

4.图不能反映的问题是(  )

三心二意的

同盟伙伴

A.列强以自身利益作为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B.意大利不守信用,背信弃义

C.同盟国内部矛盾不断激化

D.协约国方面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答案 D

解析 意大利原来属于三国同盟的成员,可是在战争初期倒向协约国对德宣战,这一事件直接体现了B、C两项,从深层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项。

一战的双方协约国和同盟国,不能说哪一方带有正义性,其主要成员参战都是为了重新分割殖民地和称霸全球。

5.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德军在西线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的著名战役是(  )

A.马恩河战役B.索姆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D.日德兰海战

答案 A

解析 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重大战役,战争的结果是双方互有攻守,转入了旷日持久的堑壕战。

6.下列图片是一战时欧洲各国征兵宣传海报,下列各国参加战争的共同目的是(  )

A.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B.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C.维护世界和平与民主D.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

答案 A

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作战,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列强的外交政策完全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B.意大利政府是毫无信义可言的政府

C.同盟国集团内部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

D.协约国集团比同盟国更具有吸引力

答案 A

解析 意大利本身是同盟国集团的成员,但战争爆发后,它没有加入同盟国一方,而是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加入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这反映出列强选择外交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维护自身的利益。

8.下列事件按照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美国对德宣战 ②德国基尔港水兵起义 ③协约国总反攻 ④德皇威廉二世退位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

答案 C

9.列宁说: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急剧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的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

答案 C

解析 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国内各种矛盾尖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只是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如果没有战争,俄国同样会爆发革命,只是时间要晚一些,故选C。

10.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非正义战争,但就局部来看,有些国家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

这些国家包括(  )

①塞尔维亚 ②保加利亚 ③比利时 ④法国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答案 D

解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塞尔维亚抗击奥匈帝国的侵略,比利时抗击的是德国的侵略,他们所进行的战争是出于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

11.一本史学著作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从“十分反常……”等内容可推断出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历史的消极影响,故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符合题意的应该是②③④,而①不是消极影响。

故答案为D项。

12.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类的思想观念,主要表现在(  )

①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高涨 ②反对帝国主义的社会思潮逐渐兴起 ③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④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逐渐高涨。

但在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并没有出现反对帝国主义的思潮。

②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俾斯麦老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不可调和的彼此对立的两大势力……假如德国昨天从地球上消失,那么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

”——英国《星期天评论》

材料二 “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

”——威尔逊演说(1916年7月10日)

材料三 “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

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

当这种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种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矣。

”——威尔逊关于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

材料四 在1918年11月,当德国宣告投降的消息传到前线时,一部分德军认为“德国在战场上没有战败,而是卖国贼从背后捅了一刀”。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评论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

材料中英国在参战后未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6分)

(2)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参战的直接目的、最终目的及所打的旗号各是什么?

(8分)

(3)材料四中“卖国贼从背后捅了一刀”的真实情况是什么?

(6分)

答案 

(1)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

英国没有因德国失败而更富,因为一战严重削弱了英国。

(2)发战争财。

统治世界。

捍卫人类权利。

(3)在1918年,德国发生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8~1919年世界流行性感冒共导致2200万人失去了生命。

在欧洲各国,食物的配给量极低,人们的抵抗力极弱,因而死亡的人数也最多。

俄国死去了40万人,德国有30万人死亡,在伦敦,疾病流行时,一周之内就有1.8万人死去。

材料二 战争结束后,德国物价急剧上涨,面包的价格竟然上涨了2倍多。

对此,德国人民上街游行,抗议物价上涨。

有30多万人参加了这次游行,并进而发展为暴动,上千人被杀,上万人被捕入狱。

材料三 列宁说:

“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

”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等等,说明:

“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

”——以上均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战争的后果有哪些?

(10分)

(2)根据材料三说明一战对亚、非、拉地区产生的影响。

(10分)

答案 

(1)战争使疾病流行,夺去无数人的生命;战争带来了饥荒和贫困;战争使欧洲国家社会矛盾激化,出现政治危机。

(2)一战促使亚、非、拉地区民族觉醒,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局面。

解析 第

(1)题注意依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材料一中的各国伤亡人数;材料二中的“物价上涨”“暴动”“被捕入狱”进行总结。

(2)题注意材料中“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及中国、印度、土耳其等国家的提示作用。

单元检测

(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英法两个昔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以退出和会相要挟。

两国的矛盾焦点是(  )

A.远东与太平洋利益之争

B.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

C.海军军备及其比例之争

D.欧洲大陆均势与霸权之争

答案 D

解析 一战后初期,英法矛盾主要集中在欧洲大陆上,具体体现是如何处置德国。

A、C两项是华盛顿会议上的矛盾表现;B项是英法与美国的矛盾冲突,故选D。

2.威尔逊认为:

“我们应当以资本供给全世界。

而谁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谁就应当……管理全世界。

”为此美国(  )

A.提出“门户开放”政策B.掌握德国赔款主动权

C.提出“十四点原则”D.发起召开华盛顿会议

答案 C

解析 美国希望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攫取对世界的领导权,提出了“十四点原则”。

3.列宁曾指出:

“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下列各项能够证明这一点的是(  )

①其主要条约导致战败国强烈的复仇主义情绪 ②它在处理领土问题上根本未履行民族自决的原则 ③它无视被压迫民族的利益,导致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④美国在该体系中并未谋得利益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①③均符合要求,②在和约中已经有体现,④说法太绝对,美国谋得一定利益,所以排除②④。

4.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

“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他所说的“新秩序”是指(  )

A.维也纳体系B.华盛顿体系

C.凡尔赛体系D.雅尔塔体系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一战后巴黎和会相关内容的熟练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注意把握材料中的信息:

会议是在巴黎召开,建立的新秩序充满了诸多矛盾。

一战后巴黎和会上建立的世界新秩序被称为“凡尔赛体系”,故选C。

5.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参战各国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各国人民都希望一战是“结束所有战争的战争”,热切盼望和会签订一项真正的和平协定。

《凡尔赛和约》没有实现各国人民的愿望,主要是因为它(  )

①对德国的处置不够严厉 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③建立在帝国主义各国相互妥协的基础之上 ④在国际关系的土壤中埋下了滋生罪恶的种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 对德国来说,《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强加给它的十分苛刻的和约,因此,①的叙述不正确。

6.1946年,在国联最后一次会议上,创始人之一罗伯特·塞西尔勋爵总结说:

“国联是一个伟大的实验。

”下列各项中,对这一总结理解不确切的是(  )

A.国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国际组织

B.国联第一次建立“集体安全”机制以维护和平

C.国联维护和平的努力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D.国联是英法主导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国际组织

答案 D

解析 由“国联是一个伟大的实验”可知,体现出的应是国联的开创性、探索性以及经验和教训,故A、B、C三项均符合题干中的总结,而D项是国联的实质,与题干信息不符。

7.在华盛顿会议上英国以体面的方式结束了英日同盟,参加了四国同盟,其主要原因是(  )

A.一战后退出了在亚洲争霸的角逐

B.英国在东亚地区的争霸对手发生了改变

C.一战结束后英日矛盾居次要地位

D.英国实力减退外交上跟随美国

答案 B

解析 英国与日本结盟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日本抗衡德国和俄国,从而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一战后,日本的大肆扩张,影响了英国在亚太地区的权益,因此华盛顿会议以四国同盟的方式埋葬了英日同盟。

8.在华盛顿会议上,列强同意撤销部分在华的外国电台,英法同意交还威海卫与广州湾。

它们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尊重中国的独立B.逐渐恢复中国的主权

C.为日本做出表率D.平息中国的反帝怒潮

答案 D

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巴黎和会召开后,中国出现了反帝的怒潮,列强在华的利益受到了威胁。

列强放弃某些在华的特权,主要是为了平息中国的反帝怒潮,以更好地维护在华的侵略权益。

9.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相同点有(  )

①列强重新瓜分世界 ②战胜国制裁战败国 ③严重侵犯中国主权 ④暂时协调列强矛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 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而确立的国际新秩序,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对中国主权进行了严重破坏,故C项符合题意;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之间召开的会议,没有涉及战败国的处置问题,故排除含②的选项。

10.苏维埃俄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的努力不包括(  )

A.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B.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C.与德国签订《拉巴洛条约》

D.出席在意大利热那亚举行的国际会议

答案 A

解析 《布列斯特和约》给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恢复提供了安定的条件,但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德国的侵略势力。

11.《洛迦诺公约》草签后,欧洲一片欢腾。

白里安说:

“和平终于到来了。

”斯特莱斯曼称,公约将成为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里程碑”。

奥斯汀·张伯伦则誉之为“战争和和平年代的分水岭”和“欧洲历史的转折点”。

上述三人对《洛迦诺公约》的评价(  )

A.符合实际

B.对公约的作用有所夸大

C.毫无道理

D.属于外交辞令,不反映其真正想法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的言论只看到了公约的积极性,而没有意识到公约复活了德国军国主义,为日后德国法西斯上台并发动战争创造了条件。

12.二战后,盟国在东京设立远东国际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在纽伦堡设立军事法庭对德国战犯进行审判。

对东条英机、戈林等战犯进行审判的法律依据是(  )

A.《洛迦诺公约》B.《国联盟约》

C.《联合国家宣言》D.《非战公约》

答案 D

解析 《非战公约》确认了在国际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从而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互不侵犯的法律基础,为二战后国际法庭对德、日战犯审判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4年日本驻华公使说:

“目前世界危机势必迫使我国政府采取影响深远的行动。

当珠宝店着火的时候,要保证珠宝店附近的人不去拿几个珠宝是办不到的。

材料二 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政府代表之一顾维钧说:

“中国应该在和会上理直气壮地提出山东问题。

不能对英、法抱太大的希望,真正可以指望的只有美国的支持。

材料三 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说:

“我们参加世界战争,主要目的就是要维持条约的神圣,中日两国既有一九一五年五月的中日协定于前,又有一九一八年九月廿四日的换文于后,英法等国与日本所订的条约又有维持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义务。

在这种情形下,山东问题似无法变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世界危机”指的是什么?

“影响深远的行动”的目标是什么?

(4分)

(2)材料二中顾维钧“理直气壮”的理由是什么?

他的话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什么心态?

(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美国政府的态度。

巴黎和会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权益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10分)

答案 

(1)一战。

独霸中国。

(2)中国是战胜国。

对美国抱有幻想。

(3)不支持中国政府的主张。

说明:

帝国主义国家无视弱小国家的主权;中国虽是战胜国,但半殖民地的中国的主权并不能得到保证,即弱国无外交。

解析 第

(1)问主要结合材料一中的时间“1914年”和关键词“世界危机”可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结合一战中日本试图独霸中国的目的可以得出“影响深远的行动”的目标这一结论。

(2)问结合巴黎和会的参与国是27个战胜国的代表和材料中“真正可以指望的只有美国的支持”可以得出结论。

第(3)问分析威尔逊的话可知并不支持中国政府立场,说明的问题应从帝国主义列强的本质和中国的社会性质两方面分析。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119条,德国将其海外属地所有之权利及所有权名义放弃,以予主要协约国及参战各国。

——《凡尔赛和约》

材料二 第22条,

(二)实现此项原则之最妥善途径,莫如将此种人民之管理,委诸资源上、经济上或地理上足以承担此责任且乐于加以接受之各先进国,该国即以委任统治之资格,为联盟施行此项管理。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三 所谓分配殖民地委任统治权,就是分配被委任去盗窃和抢劫的权利,分配地球上一小撮人对多数人进行剥削的权利。

——《列宁全集》

材料四 第一条,

(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九国公约》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对什么方面问题的规定?

体现了巴黎和会的什么性质?

(4分)

(2)材料三中“一小撮人”具体指哪些国家?

其中在中国获益最大的是哪国?

具体情况怎样?

(4分)

(3)根据材料二,说明材料三“对多数人进行剥削”为什么成为一种“权利”?

(4分)

(4)材料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具体指什么?

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规定?

“友邦人民”主要指哪国?

(6分)

(5)材料四“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的实质是什么?

(2分)

答案 

(1)关于处置德国海外殖民地问题的规定。

体现了帝国主义战胜国的分赃性质。

(2)英、法、日。

日本。

合法地获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各种特权。

(3)英法等国被认为有能力且愿意承担责任,国联盟约的规定使它们的侵略行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4)指日本趁一战之机出兵中国,攫取在华的各种权利,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日本通过《凡尔赛和约》,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得到巩固,威胁到美国利益。

美国。

(5)反对一国独霸,维护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单元检测(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德国法西斯上台前,宣扬“德意志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犹太人和斯拉夫人是劣等民族”。

这说明(  )

A.法西斯势力打出社会主义旗号以拉拢工人

B.法西斯势力准备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C.法西斯势力打出民族主义旗号以蛊惑人心

D.法西斯势力与垄断资产阶级利益一致

答案 C

解析 民族优越论是法西斯势力蛊惑人心的手段,通过欺骗宣传,法西斯势力获得了德意志民族各阶层的广泛信任,从而赢得了大选,取得了统治地位。

2.德、日法西斯化的历史渊源中,相似点是(  )

①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②军部控制内阁大权 ③崇尚军国主义传统 ④信奉专制统治制度

A.①②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德、日法西斯化的概况。

军部是日本独有的法西斯机构,因此带②的选项都是错误的,这样就可以将A、D两项排除。

比较B、C两个选项,只需确定①是否正确即可。

两国都是军国主义盛行的国家,所以军事工业一直是它们发展的重点。

3.1932年,希特勒出席了有300名垄断资本家参加的会议。

他发表长篇演说,攻击民主“实际上将摧毁一个民族的真正价值”,鼓吹在政治上要树立个人权威,叫嚣德国军队应该拥有800万后备军,解决生存空间问题。

当希特勒结束演讲时,资本家全体起立向他狂热地鼓掌欢呼。

德国垄断资本家的举动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建立极权统治来维护其利益

B.垄断资产阶级对希特勒的个人才能非常欣赏

C.希特勒善于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

D.德国的军事力量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答案 A

解析 希特勒在演讲中实质上是主张建立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极权统治,这正适应了当时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

4.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希特勒)对莱茵区的突然行动还起了使以往一向敌对的‘元首’和‘领袖’言归于好的作用。

……墨索里尼对此深表感激。

”墨索里尼对希特勒的行动表示“感激”主要是因为(  )

A.希特勒的行动转移了国联的注意力

B.德国和意大利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C.希特勒的行动使其与国联彻底决裂

D.德国的扩张行为彻底打破了凡尔赛体系

答案 A

解析 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不设防区,这一行动吸引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国联的注意,转移了他们对埃塞俄比亚局势的关注,这在客观上配合了意大利的侵略行径,因此引起了墨索里尼所谓的“感激”。

5.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从慕尼黑回国后,在机场手持慕尼黑协定向人们炫耀,并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如图)。

慕尼黑协定之所以受到英国人的欢迎,主要是因为它(  )

A.由大国出面签署B.有利于欧洲的和平与稳定

C.符合英国的利益D.迎合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答案 D

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思潮风行英法等国。

慕尼黑协定用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换取了欧洲和平,迎合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6.1939年4月起,英、法、苏三国就缔结同盟条约展开谈判,但最终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

这种结局(  )

①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归于失败 ②不利于遏制法西斯势力的扩张 ③进一步扩大了英法与苏联之间的矛盾 ④促使苏联推行避战自保的政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英、法、苏谈判的破裂,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最后一次努力归于失败,这种结局有利于德国侵略计划的实施,也促使苏联对英法更不信任,从而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因此,本题的四个组合项的叙述都是正确的。

7.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波兰灭亡 ②法国陷落 ③德军攻占丹麦、挪威 ④德国占领荷兰、比利时 ⑤敦刻尔克大撤退

A.①③④②⑤B.①③④⑤②

C.①④③⑤②D.①④③②⑤

答案 B

8.1940年,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禁止向日本出口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在东南亚的扩张严重损害了英美在这一地区的既得利益

B.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打击美国的企图日益明显

C.日本占据了原美英在东南亚的市场

D.美、英等国彻底放弃了绥靖政策

答案 A

解析 注意当时的形势,日本在东南亚地区发动了一系列行动,这些行动严重损害了英、美等国的既得利益,由此引发了英、美等国的抵制,故A项符合题意。

9.在苏联某部电影中,有这样几组场景:

敌方第六集团军在猛烈炮火下突入市区,激烈的巷战开始;但敌方却始终不能占领全城,最终敌方将领保罗斯率残部投降。

该电影反映的是哪一战役(  )

A.莫斯科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

C.中途岛战役D.阿拉曼战役

答案 B

解析 抓住题干中的“敌方第六集团军”“巷战”及“保罗斯率残部投降”等信息,依托教材知识,可知选择B项。

10.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说:

“我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

”罗斯福说:

“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

”斯大林说:

“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