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 最新.docx
《高中地理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 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 最新.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最新
单元保护海洋环境
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
【课程标准要求】
标准
活动建议
●运用资料,说出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简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沿海地区的学校,可调查本地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现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观看介绍海洋的影像资料或参观海洋科普场馆,以“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为主题,举办一次演讲会。
【设计思路】
海洋环境问题分为海洋环境污染与海洋生态破坏。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去分析,主要还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海洋环境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实现。
从教学方法看,本课可以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对比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充满生机的探究性活动中掌握学习目标。
【知识构建】
依据课程标准本节重点是分析石油污染与赤潮产生的成因,说出其危害及应对措施。
通过选取相关素材、案例,分析风加以分析说明与提出应对的措施。
以及保护海洋的途径。
其框架结构结构如图所示。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污染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
2.认识和了解海洋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3.了解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对策和重要性。
【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依据课程标准,可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海洋环境污染与生态的主要类型,说出其危害、分析其原因及提出相对措施。
”。
2.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分析发生不同海区的的主要环境问题各不相同,通过运用相关资料说明海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解决的措施。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分析、表达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能从文字和图像中提取有用信息,还要能将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尽量用书面语言简洁、完整地作出表达,这需要长期训练和培养。
【课前准备】
提前布置学生海洋污染与海洋生态破坏相关照片、文字介绍、视频等材料,用于课前交流。
课前做好学习小组的组建与分工工作。
建议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每个小组成员在教室中的座位邻近,可以随时集中起来围坐在一起。
每个小组确定1名小组长,1名记录员,1名发言人,1名纪检员。
提前为每个小组打印好“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2所示),以便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记录学习情况。
表1 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
姓名
在小组中的职责
发言次数
个人观点
×××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
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情
诊断
课前先整理好学生搜集的材料,组织好课堂5分钟展示活动。
展示搜集的相关材料。
用事实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课堂探究的愿望,有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
了解海洋环境的类型。
学习
目标
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朗读学习目标;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第二部分:
新授内容设计
探究活动1:
阅读课本和提供相关海洋环境污染的图片与视频,理解海洋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和防治的措施。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海洋环境污染
①投影图片与播放视频。
②学生阅读课本及课前准备的材料思考:
海洋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产生的原因?
分布、危害?
防治措施?
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分析石油污染?
表1
③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阅读课本。
②学生读图,作出回答。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内容解析]
海洋面积辽阔,储水量巨大,因而长期以来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由陆地流入海洋的各种物质被海洋接纳,而海洋本身却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然而近几十年,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海洋的污染也日趋严重,使局部海域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有继续扩展的趋势。
海洋的污染主要是发生在靠近大陆的海湾。
由于密集的人口和工业,大量的废水和固体废物倾入海水,加上海岸曲折造成水流交换不畅,使得海水的温度、pH、含盐量、透明度、生物种类和数量等性状发生改变,对海洋的生态平衡构成危害。
目前,海洋污染突出表现
为石油污染、赤潮、有毒物质累积、塑料污染和核污染等几个方面;
海洋污染的绝大部分海洋污染物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污染物进入海洋,污染海洋环境,危害海洋生物,甚至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
①城市和工业生产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它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
②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水温较高,流入河口或海中,也会影响海洋生物。
③施入农田的杀虫剂和化肥随雨水流进江河,或随土壤颗粒在河口淤积,最终流入海洋。
④石油污染:
沿海工业生产和海洋航运中的船舶,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石油污染区域多集中于沿海水域或海上航线沿线。
由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因污染物集中,污染迹象明显,危害严重,因而也备受公众关注。
表1
材料:
石油是海洋污染物中最主要的一种。
据估计,通过各种途径每年进入海洋的石油和石油产品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千分之五。
1、石油进入海洋的途径有?
2、石油污染对海洋的影响是最大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认为:
3、海上石油泄漏清污方法:
危害:
损害海洋生物,甚至危及人的健康。
妨碍人类海洋生产活动;降低海水质量;破坏海洋生态
石油污染主要来源海洋运输与港口建设;海上油田的开发。
产生的危害破坏海洋生态;危害渔业生产;破坏海滨娱乐场所;使整个海岸环境退化;由于石油的密度小,且不溶于水,一旦进入海洋,石油就会漂浮在海面上,一方面隔绝了水和空气之间的氧气交换;另一方面石油的氧化,需要消耗海水中大量的溶解氧,造成海水中严重缺氧,会使海洋中的生物很快窒息死亡。
我们认为一是改进运输方式,比如可以铺设海底输油管道;二是对油轮进行改造,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漏油事件;三是对于陆源性污染,我们可以采取回收利用的办法,减少排入海洋的废水;但仍有可能出现石油泄漏,出现漏油现象应积极清污,将危害减少到最低。
我们还可以采用一些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迅速分散;沉降播撒粉状石灰,使其沉降;吸收利用麦杆、泥炭、聚苯乙烯等吸收石油;围栏用围栏圈住回收;放任让其自然分解;燃烧。
探究活动2:
阅读课本和提供关于海洋生态破坏的材料与视频,理解海洋生态破坏产生的原因、危害和防治的措施。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海洋生态破坏
①播放赤潮与红树林的视频与图片。
②学生阅读课本及课前准备的材料思考:
赤潮产生的原因、分布、危害?
防治措施?
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有哪些?
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社会服务功能有哪些?
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遭到破坏会受到哪些影响?
外来物种入侵影响?
③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阅读课本。
②学生读图,作出回答。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表2
赤潮:
作为一个工业发展十分速度的国家,“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
也称其为“有害藻华”,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
它是海藻家
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
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
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植物。
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
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
高倍生物显微镜下的赤潮样本
表3
材料:
红树林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因砍伐时遇铁变成红色而得名。
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
红树林的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如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18种鸟类、133种昆虫。
红树林还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
近几十年来,我国东南沿海的红树林遭受了严重的人为破坏,红树林濒临灭绝。
红树林资源锐减换来的是:
海滨生态环境恶化、滩涂海洋经济动物产量下降60~90%、近海鱼苗资源明显下降、珍珠养殖出现危机、赤潮灾害日趋严重、海洋国土侵蚀、港口淤积率提高、台风暴潮经济损失急增、滨海置荒土地增多及海洋景观日趋单调。
[内容解析]
(1)综合分析赤潮产生的原因:
①地理、生物、化学:
赤潮生物的种类主要是藻类植物中的甲藻、硅藻等浮游生物,也包括一些原生动物和细菌等;海水中的营养盐和有机物(主要是N、P)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大量存在,是赤潮形成和发发展的基础。
②地理(人类活动的影响):
工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③地理(气候、洋流、地形等自然条件):
春夏温暖李节,雨过天晴,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这是赤潮发生的外因。
总之,赤潮发生是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形成的自然现象。
(2)我国沿海易发生赤潮的区域及发生时间:
在江、河口海区和沿岸、内湾海区及养殖水体比较容易发生赤潮,如渤海、东海的长江口海域、舟山群岛、杭州湾、南海的海口湾等。
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
(3)赤潮的危害:
①危害水产养殖和捕捞业。
赤潮生物分泌粘液附着在鱼类的鳃上,使其窒息死亡;赤潮生物产生的毒素使鱼类中毒死亡;赤潮生物死亡后分解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鱼类缺氧窒息死亡。
②损害海洋环境。
pH值升高,水体的透明度降低,其它生物减少,水体缺氧等。
③危害人体健康。
水产品富积赤潮毒素,人们不慎食用对身体健康产生威胁。
④影响海洋旅游业。
破坏旅游区的秀丽风光,因赤潮有毒,应避免在赤潮发生水域游泳或做水上活动。
珊瑚礁形成的特殊的水环境,有利于鱼虾的额栖息生存,是典型的热带海洋生态系统,是天然物种库。
防护海岸的天然屏障,在海岸防潮和防侵蚀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旅游的重要场所,重要的药源。
遭到破坏,海岸侵蚀加剧,阻挡风暴潮的能力下降,生态失调,生物资源的种类和质量都下降。
人类有意或无意引入在某海域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物种。
通过图片展示海洋环境问题,让学生获得一定感性认识,通过分析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观念。
探究活动3:
阅读课本和提供材料,保护海洋环境。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海洋环境保护
①通过前面的学习请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海洋环境?
我们能为保护海洋环境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阅读表4我国在保护海洋方面制定一些政策。
②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阅读课本。
②学生读图,作出回答。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树立保护海洋的观念。
表4
1.建立健全海洋法律体系与管理体制。
自1978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一系列
海洋和涉海法规,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这些涉海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对促进我国海洋管理和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我国逐步建立了海洋综合管理制度,编制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全国海洋开发规划》,发布了《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制定了《全国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纲要》等。
2.防止和控制沿海工业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
一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
二是加强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推行全过程清洁生产。
三是按照“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进行专业处理和就地处理,禁止工业污染源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
四是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五是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
3.防止、减轻和控制沿海城市污染物污染沿岸海域环境。
包括调整不合理的城镇规划,加强城镇绿化和城镇沿岸海防林建设,保护滨海湿地,加快沿海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增加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脱氮和脱磷能力。
4.防止、减轻和控制船舶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
在渤海海域,启动船舶油类物质污染物“零排放”计划,实施船舶排污设备铅封制度。
建立大型港口废水、废油、废渣回收与
处理系统,实现交通运输和渔业船只排放的污染物集中回收,岸上处理,达标排放。
5.防止、减少突发性污染事故发生。
制定海上船舶溢油和有毒化学品泄漏应急计划,制定港口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计划,建立应急响应系统。
目前,《中国船舶重大溢油事故应急计划》已经完成。
今后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国家重大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计划》。
6.防止和控制海上石油平台产生石油类等污染物及生活垃圾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做到油气田及周边区域的环境质量符合该类功能区环境质量控制要求,不对邻近其他海洋功能区产生不利影响,开发过程中无重大溢油事故发生。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应制定溢油应急方案。
[内容解析]
海洋生态问题的治理措施:
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提高陆地资源和海洋资源的利用率,合理使用各种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和资源浪费,实行清洁生产,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以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等。
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监视;加强入海污染源的控制;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全面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第三部分:
课堂总结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总结
①设问:
同学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②总结:
海洋环境问题的产生的原因与解决的措施,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观念。
两位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师生点评
了解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系统地梳理知识体系。
【典型例题】
1.1.图11为“l990年和2018年珠江口海岸带水产养殖分布图”,图12为“2001—2018年
我国近海赤潮发生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珠江口海岸带水产养殖分布的变化趋势是,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
(4分)
(2)我国赤潮发生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月份是______,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
与往年平均值相比,2018年各月份赤潮发生次数和面积普遍较_____(高或低)。
(4分)
(3)赤潮的发生会直接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海洋产业。
(3分)
(4)你认为防治珠江口发生赤潮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
(2分)
答案:
(1)向西转移,范围变大(2分)珠江口东岸城市化进程快,原有的养殖用地大量转变为建筑用地(2分)
(2)5月(1分)水温升高,藻类繁殖快(1分);此时期未进入雨季,降水少。
(1分) 低(1分) (3)渔业、养殖业(1分);海产品加工业、海洋化学工业(1分);旅游业(1分) (4)减少生产、生活污水排放;对污水进行先治理后排放;合理发展水产养殖业,防止过度养殖;加强赤潮监测与预报,制定应急预案(任答两点,2分)
2.图1为“我国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及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沿海赤潮发生次数从20世纪________年代开始快速增长。
(2)从各海域分布看,________海发生赤潮次数最多,______海发生赤潮次数最少。
(3)图2为赤潮形成的主要环境条件示意图。
据图分析我国南方海域赤潮比北方海域严重的原因。
(4)江苏省海岸线较长,且较为平直,其海岸类型主要属于________,从成因看属于________作用形成的。
在江苏沿海地区的开发中,这类海岸适合发展________。
解题指导:
充分利用图中的信息是答好本题的关键。
赤潮发生的条件是在水温较高的海区海水富营养化。
答案:
(1)80
(2)南 黄
(3)南方海域纬度较低,水温较高;南方沿海地区工农业发达,废水排放量大。
(4)淤泥质海岸 堆积 滩涂养殖、晒盐、风电场、旅游等
【重点图像】
【拓展知识】
目前,总的来看,中国的海洋环境,基本上还是处于良好状态。
但在某些沿岸的海湾、河口及局部海域,如大连湾、辽河口、锦州湾、渤海湾、莱州湾和胶州湾等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某些海洋水产资源衰落,渔获量减少,少数珍贵海产品受损,一些海洋水产资源质量受到影响;部分滩涂荒废,滨海环境遭到损害。
就海区而言,渤海沿岸污染较严重,东海和黄海次之,南海污染较轻,基本尚属正常。
当前,污染和损害中国海洋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陆源污染物。
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沿海地区每年排放入海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约60亿吨。
在生活污水中,以东海沿岸的排放量最大,其次为南海沿岸和渤海沿岸,黄海沿岸最小。
在工业污水中,也以东海沿岸排放量最大,占总量的50%;渤海沿岸和南海沿岸其次,黄海沿岸最少。
(2)船舶排放的污染物。
中国拥有各种机动船只10多万艘,每年进入中国港口和航经我国管辖海域的外轮几万艘次,有大量含油污水排放入海。
如1979年巴西油轮在青岛油码头作业,一次跑油380吨。
(3)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污染。
中国沿岸分布着几个大油田和十几个石油化工企业,跑、冒、滴、漏的石油数量很可观,每年有10多万吨石油入海。
(4)人工倾倒废物污染。
过去把海洋当作大“垃圾箱”,任意倾倒废物。
如大连香炉礁海岸、葫芦岛、青岛、温州、湛江等地,把垃圾、矿渣、炉渣和其他废物堆放在海边或直接倒入海中。
(5)不合理的海洋工程的兴建和海洋开发,使一些深水港和航道淤积,局部海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中国沿海各种类型的主要污染源有200多处,渤、黄海沿岸有100多处,东、南海沿岸100处左右。
这些污染源排放入海的主要污染物有石油烃、重金属污染物及有机物污染物。
河流携带是污染物入海的主要途径。
石油污染中国沿海油污染比较严重,石油是各种污染物中入海量最大的一种。
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资源危害极大,油在水面容易形成薄膜,阻止海气交换,使海水中的溶解氧减少,故油污染能引起大面积的缺氧现象。
油膜、油块能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使其窒息死亡;能使卵化的幼鱼畸形,导致鱼、贝蓄积某些致癌物质。
中国沿海油污染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
相对而言,渤海和东海油污染比较严重,分别占石油排放入海量的34%和33%;南海占19%;黄海最少,占14%。
渤海油污染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其中辽东湾为1.8万平方公里,油浓度(几何均值)为0.189ppm;渤海湾为0.9万平方公里,油浓度为0.180ppm;莱州湾为0.6万平方公里,油浓度0.189ppm;渤海中部海域为0.7万平方公里,油浓度0.181ppm。
可见,渤海湾和莱州湾的油污染比较严重,而辽东湾的污染面积最大。
【教学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