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世界部分期末考试题.docx
《区域地理世界部分期末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地理世界部分期末考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地理世界部分期末考试题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文科)试题
(Ⅰ卷共60分)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40小题,每小题1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图,回答1-2题。
1.站在图中MN与XY的交点,不能看到的点是
A.aB.bC.cD.d
2.若a、b、c、d为四个居民点,该地区拟建一座
水库,计划蓄水位达到175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小部分面积被淹没,将出现一个岛屿
B.只有d居民点可以不搬迁
C.该地区将出现两个小岛,b、c、d将被水淹没
D.四个居民点都不必搬迁
读下图所示岛屿,回答3-4题。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两岛位于大西洋,②④位于太平洋
B.②④两岛屿上主要居住黄种人,①③两岛上主要居住白种人
C.①②④三个岛屿上都有热带气候类型分布
D.森林和水力资源都丰富的岛屿是②和③
4.四个岛屿中,位于板块生长边界上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世界海陆轮廓图”,读图完成5~6题。
图1
5.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处有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湖,属构造湖②处海洋深邃,是板块张裂形成的
③处沼泽广布,与地处高纬、地势低平有关④处森林密布,资源丰富,经济较发达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关于甲、乙两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形成与盛行风有关,乙与盛行风无关B.甲、乙两洋流的流向无季节变化
C.甲、乙两洋流附近均有世界著名渔场D.甲、乙两洋流的形成均与盛行风有关
读下列四个半岛,完成7~8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
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气候均具有海洋性特点
C.半岛②③降水多是因为暖流影响
D.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
8.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半岛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丰富
C.半岛①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半岛④的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日本是经济大国,资源小国。
据此完成9~10题。
9.日本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有
A.耕地和水能,B.地热和耕地C.地热和水能D.硫磺和水资源
10.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可反映东京气候特点的是
A.aB.bC.cD.d
11.下列日本工业区中的主要工业部门与德国南部基本一致的是
A.京滨工业区B.阪神工业区
C.濑户内海工业区D.北九州工业区
读右下图,完成12~14题。
12.B处的地表主要的自然景观是
A.荒漠B.森林
C.草原D.沼泽
13.2006年2月中国驶往欧洲的货轮经过D岛屿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顺风顺水B.飓风活动频繁
C.正值雨季D.新茶上市
14.A处附近的城市为印度重要的
A.钢铁工业城市B.新兴工业城市
C.毛纺工业中心D.棉纺工业中心
读下图,回答15~16题。
15.假设该图为等高线地形图,L为河流,则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16.假设图中曲线为等高线,L为河流,且图中等高距为200m,则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1100、1250B.1100、1350
C.1500、1250D.1500、1350
2005年11月18日,执行我国第22次南极科考中山站和南大洋任务的115名队员乘“雪龙”号考察船从A港口出发,沿途经B、C两港口,将于12月18日到达我国南极考察站D。
读图回答下列17-19题。
17.在整个航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A港口到B港口过程中是顺水行船
B.从B到C的过程中主要是迎风行船
C.整个行程依次经过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D.沿途经过的地区都处于雨季
18.当该考察船到达C港口时,该地的气候特点是:
A.高温多雨
B.寒冷少雨
C.炎热少雨
D.温和多雨
19.在图中的A、B、C、D四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A.AB.BC.CD.D
读下面两个世界局部区域图(其中阴影部分为海洋),回答20-22题。
20.图中两个区域
A.同属一个大洲B.同临一个大洋
C.同处一个半球D.同为发展中国家
21.甲、乙两城市的气候
A.高温期与多雨期均相同B.高温期相同,多雨期不同
C.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D.高温期与多雨期均不同
22.下列地理事物分布在甲所在国家的是
A.金字塔B.五大湖C.大堡礁D.埃菲尔铁塔
下图为某地区示意图(图中A、B、C为世界三个国家),完成23-24题。
23.图中A、B两个国家之间的海峡是
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英吉利海峡
24.图中A、C两国共有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甲图是沿纬度55°的某大陆剖面图,乙图是沿23°26′的某大陆剖面图,读图回答25-28题。
25.关于甲乙两国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国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B.乙国气候寒冷干燥
C.甲国的东部地区为季风性湿润气候D.乙国是一个资源缺乏的国家
26.下列四个海区可能存在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7.下列四个地点处于板块交界处的是:
A.甲国的东海岸B.甲国的西海岸C.乙国的东海岸D.乙国的西海岸
28.甲国种植业主要集中在其国土南部的最主要原因是:
A.该国南部地形平坦B.该国南部人口密度大
C.该国南部热量条件较好D.该国南部河流众多,灌溉条件好
29.中亚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终年受副高和信风带的控制
B.深居内陆,受海洋的影响小
C.夏季风影响的时间短
D.周围高山环绕,各方面的水汽都难以到达
30.中亚地区最紧缺的资源是:
①土地资源②矿产资源③水资源④森林资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1.中亚的棉花生产世界有名,其中有“白金之国”美称的国家是:
A.哈萨克斯坦B.乌兹别克斯坦
C.塔吉克斯坦D.土库曼斯坦
32.修建中哈输油管道的重要意义有:
①哈萨克斯坦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②中国能减轻对时局动荡的中东的石油依赖;③使中国的供油管线更加安全;④将为中国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源。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读德国面积、人口、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表,并根据德国的有关知识,回答33-34题。
面积
人口
钢
煤
发电量
汽车
世界%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德国%
2.5
1.3
5.1
7.0
4.5
14.2
33.从表中看出,德国是世界上
A.发达的工业国 B.发达的农业国
C.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D.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
34.德国农业比重很小,仅占国民总产值的1.6%,但机械化程度高,以乳肉畜牧业为主。
德国北部平原地势低平,冬冷夏凉,土壤贫瘠,德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在德国北部形成了
A.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B.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区
C.全国林业基地 D.以水果、蔬菜为主的农业区
下图是某地区局部图,读图完成35-36题。
35.该地区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平衡问题修筑了调水工程,其调水方向应该是
A.东水西调B.西水东调C.南水北调D.北水南调
36.图中城市附近有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优势是煤铁资源丰富B.不会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C.气候宜人,环境优美D.其生产企业仅仅向科技最发达的地区扩散
读甲国大豆产区在该国各州的分布示意图,完成37-38题。
37.图示大豆产区的地形
A.以高原为主
B.以山地为主
C.以丘陵为主
D.以平原为主
38.俗话说“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我国大部分地区大豆的播种期应该在4月中下旬,个别生长期短的品种可以延迟到5月中旬。
据此推测,甲国大豆的播种期约在
A.4—5月份B.7_8月份
C.1-2月份D.10一ll月份
读世界某区域图(图中阴影代表海洋),据图中信息回答39-40题。
39.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北高南低
B.海上交通便利,对外加工贸易发达
C.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D.火山和冰川广布,可大力发展旅游业
40.降水量值R1、R2大小及主要成因,正确的是
A.R1>R2西风、洋流
B.R1>R2西风、地形
C.R1D.R1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选对得2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下图为“北纬30°附近部分区域图”。
读图完成41-42题。
41.关于三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条河流的汛期在季节上基本上一致B.三地均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c.三地河口处地势低平,土壤肥沃D.三地的自然带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42.关于三地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修建水库均是河流开发的核心B.主要农作物都有棉花
C.城市化水平均处于世界前列D.都有世界著名大河流经
读下面两个国家轮廓图,据此完成第43-44题。
43.对两国地理特征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处热带B.草场资源丰富
C.铁矿丰富D.水资源总量丰富
44.两国经济发展迅速,有利的区位因素有
A.人均资源多B.市场广大C.劳动力丰富D.交通发达
45.关于东南亚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马来群岛是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B.中南半岛上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属热带季风气候
C.菲律宾群岛北部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
D.东南亚各地降水主要是由于空气的强烈对流形成的
46.下列关于欧洲河流的特点与形成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河网较密,是因为陆地面积大
B.水量充沛,是因为降水量较多
C.多长河,是因为大陆轮廓曲折,又不受山岭的限制
D.航运便利,是因为平原面积广,河流之间多运河
47.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冰川无关的是
A.欧洲平原上低缓的波状丘陵
B.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
C.以平原为主的地形
D.阿尔卑斯山脉峰峦挺拔,峰顶终年积雪
读左下图“非洲某区域图”,回答48题。
48.E处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窄处只有10千米,其沙漠的形成及沿海岸线延伸是因为受到
A.暖流影响
B.海陆分布影响
C.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D.寒流影响
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
读图,回答第49~50题。
49.乍得湖流域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50.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流域面积没有改变
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华南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文科)(Ⅱ卷共40分)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40分)
51.读美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农业带名称A、B、C、
D、E。
(5分)
(2)美国本土西部沿海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有__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_气候,试分析这里气候呈狭长形分布的原因。
(5分)
(3)图中C区域是美国重要的工业区,该地区工业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4分)
52.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
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西部,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
农牧业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
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
材料二:
瓦汗走廊是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付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谷底海拔4900
多米,每年6~8月都会有牧民来此放牧。
材料三:
阿富汗附近地区略图(左下图)及沿图中四段经线的年降水分布曲线图(右下图)
(1)简述图示区域沿36'N纬线的降水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8分)
(2)分析当地的牧民只有在6~8月才到瓦汗走廊放牧的原因。
(6分)
5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2分)
下图中的三幅图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
(1)评价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
(4分)
(2)指出2009~2010年冬春季节该地区气温和降水的突出变化,并说明其对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8分)
气温的突出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对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降水的突出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对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高二地理(世界区域)期末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C
B
D
D
A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A
B
A
C
A
D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B
C
A
B
B
C
B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D
A
B
D
C
A
D
D
B
二、双项选择题(20分)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C
BD
AC
BC
BC
BD
CD
CD
AD
AB
三、综合题(40分)
51.(14分)
(1)A棉花带B畜牧和灌溉农业区C乳畜带D玉米带E小麦带
(2)温带海洋地中海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了西风从太平洋上带来的水气。
(3)铁矿资源丰富;靠近煤炭资源;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发展较早,工业基础好。
52.(14分)
(1)总体降水少;(2分)分布上表现为东西两侧少,中间多。
(2分)地处亚欧大陆内部,受海洋的影响小;(2分)中部地区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
(2分)
(2)该地位于内陆高原,气温低,降水少,(2分)植被少;(1分)夏季(6~8月)气温较高,冰雪融水多,(2分)草类茂盛,适合放牧。
(1分)
53.(12分)
(1)有开阔的谷地;有河流灌溉系统;热量满足发展一年一熟的耕作农业;降水量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谷地边缘(灌溉条件较差)区域可以发展畜牧业(农牧业)。
(2)突出变化:
冬春季节的降水(雪)量高出多年平均值(约15%~20%);从多年平均状况看,春季持续增温,2010年则表现为4月底以前气温持续低于0℃;4月末到5月初气温快速上升到0℃以上。
主要影响:
春耕期间气温偏低,播种期推后;冬春积雪量超过多年平均值,并在短时间内融化,易形成融雪性洪水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