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11022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9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1.docx

《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1.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1.docx

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1

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干冰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而升华

B.木材变成木炭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二氧化碳与氨气(NH3)合成尿素

2.下列物质在应用中,只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将活性炭放入冰箱中除去异味

B.用铅笔芯粉末使锁的开启变的更灵活

C.用二氧化碳灭火

D.用一氧化碳来冶炼生铁

3.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首先要了解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①物质的性质和组成 ②物质的结构和变化规律 ③物质的运动规律 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

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

2008年某地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

下列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A.泼上汽油焚烧B.倾倒入江中

C.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D.深埋于土中

5.以下是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6.美国和日本的三位科学家以导电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成果,荣获了200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在其相关技术中,用碘来掺杂聚合物,使其导电能力增加107倍,具有金属般的导电能力.碘(I2)属于

A.非金属单质B.混合物C.化合物D.金属单质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B.

氧气验满

C.

液体加热D.

量9.5mL液体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B.

蜡烛逐渐熄灭

C.

铝片上有划痕D.

冷却后粗铜丝b端略上升

9.如图是表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图中“

”、“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2CO+O2

2CO2B.N2+3H2

2NH3

C.C+O2

CO2D.H2+Cl2

2HCl

10.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虾青素是由96个原子构成

B.虾青素是一种氧化物

C.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96

D.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3︰1

11.根据如图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所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三种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同

D.①表示的是原子,而④表示的是阴离子

12.厨房中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用油B.白醋C.白糖D.食盐

13.《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了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在一定条件下制得金刚石,其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2X+C(金刚石)。

则X的化学式为(  )

A.Na2O2B.Na2CO3C.Na2OD.Na4C2O6

14.“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开创了奔月新纪元。

月球表面富含钛铁矿,钛铁矿的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则其中钛的化合价为()

A.+1B.+2C.+3D.+4

15.食盐是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到组成食盐的元素,对其认识错误的是[]

A.食盐是由Na+和Cl—构成的

B.两元素的本质不同在于质子数不同

C.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8

D.两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16.从防止污染和温室效应、保持可持续发展考虑,下列能源不应大力开发的是

A.

太阳能B.

风能发电

C.

水能发电D.

火力发电

17.“生命可贵,安全第一”。

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

A.为防止饮用水中含有杂质、细菌等危害人体健康,生活中最好饮用蒸馏水

B.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做甲烷燃烧实验前,应先检验甲烷的纯度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用蜡烛做灯火实验

18.下列知识的归纳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

影响环境的物质

B

化学之最

①造成煤气中毒的气体――CO②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SO2、NO2③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CO2

①最清洁的燃料――氢气②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金刚石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

C

物质的组成或结构关系

D

现象的解释:

①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②硫原子和硫离子──质子数相同③CO、CO2──每个分子中氧原子个数不同

①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

温度升高,原子变大②糖是甜的,醋是酸的:

分子不同,性质不同③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A.AB.BC.CD.D

二、多选题

19.现有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X、Y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成氢气的质量:

X﹥Y

B.相对原子质量:

X﹥Y

C.金属活动性:

Y﹥X

D.消耗硫酸的质量:

Y﹥X

2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A、B、C三种物质各25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A

B

C

新物质D

反应前质量(g)

25

25

25

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8

0

22

根据上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待测值是25

C.A物质是催化剂

D.反应中B和D物质的质量比是14:

11

三、填空题

2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化学符号:

(1)干冰___________;

(2)2个氖分子___________;

(3)3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

(4)地壳中所含的最多非金属元素和最多的金属元素组合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2.学习化学可以使你变得聪明,防止你走入生活和学习中的许多误区。

如:

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有剧毒;这样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

试举出两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最新】9月15日晚19时30分,肃州区某乡镇居民点发生重大火灾。

(1)燃烧的条件可用图A所示的“火三角”表示,其中缺少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点燃篝火时,常将木柴架空以促进燃烧,是利用了增大_______的方法。

(2)图B中熄灭酒精灯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___________;酒精(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

24.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据图回答:

(1)P点表示的意义是在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

(2)t2℃时A、B两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

(3)把t2℃时等质量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______。

(4)当A中含有少量B物质时,可采用___________(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

25.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据此研究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3的元素属于_____(填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______电子,变成_______(填符号);

(2)从第二周期(横行)分析从左到右每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但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一族(纵行)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1)生活中的水通常硬度较大,家庭中通常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下列行为,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C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

D用喷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2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请你用所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是___________能源(填“不可再生”或“可再生”)。

充分燃烧1kg不同化石燃料所产生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下图1所示,则___________燃烧最易导致酸雨,___________燃烧对环境影响最小。

(2)走进干洗店作社会调查时,你会了解到有些干洗店用装有活性炭的新款干洗机(下图2)代替旧款干洗机,可将有毒物质降至原来的

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性。

四、推断题

28.甲、乙、丙表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其中一种物质为单质且能供给呼吸,另外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

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甲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由乙转化为丙的一个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

五、实验题

29.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B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

该装置中使用长颈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选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

(3)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___________。

(4)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

___________。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类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来制得。

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___________。

3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图烧杯中的短蜡烛熄灭,体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

(2)C图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该现象体现了一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_;

(3)D图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证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

(4)A图实验中瓶底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31.有一种神奇的蜡烛,点燃后任你怎么吹也吹不灭,而且看上去和普通的蜡烛一模一样,那么到底是什么玄机能让蜡烛持续燃烧?

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查阅资料)普通蜡烛由石蜡和蜡烛芯制成的,而吹不灭的蜡烛是在蜡烛芯上包裹一层打火石的粉末。

打火石是由某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

当蜡烛燃烧时,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接触到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探究与反思)

打火石是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为什么不燃烧?

________________,这种蜡烛也可以熄灭,你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吹不灭的蜡烛芯内的金属可能是镁、铝、铁或铜中的一种,为确定该金属的成分,请你继续探究并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注:

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元素对探究金属性质的影响)

实验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1

切开蜡烛,取出打火石,用砂纸打磨

打火石是银白色

____________

2

_________

_________

该金属一定不是铁

3

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有红色物质析出

该金属一定是镁

(分析思考)

(1)请写出“实验3”中可能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通过“实验3”中现象不能证明烛芯内的金属一定是镁,因为_____________。

(3)针对以上实验,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方案来进一步验证这种金属___。

七、计算题

32.“达菲”是目前世界上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良方之一、生产药品的主要原材料是我国传统香料八角茴香中所含的莽草酸。

根据莽草酸的化学式(C7H10O5)计算:

(1)莽草酸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2)莽草酸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_;

(3)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4)174g莽草酸中含有___________g氧元素。

33.小明同学在实验室称取了13g锌,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进行充分反应,试计算反应共生成氢气多少克?

生成氯化锌多少克?

参考答案

1.A

【分析】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详解】

A、干冰气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其他物质的生成,故属于物理变化;

B、木材变成木炭,有木炭的生成,故属于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和氧气,故属于化学变化;

D、二氧化碳与氨气(NH3)合成尿素

,有尿素的生成,故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2.D

【详解】

A、将活性炭放入冰箱中除去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物理性质--具有吸附性.故选项错误;

B、用二氧化碳灭火是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故选项错误;

C、用铅笔芯粉末使锁的开启变的更灵活是利用了石墨的物理性质--滑腻.故选项错误;

D、用一氧化碳来冶炼生铁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具有还原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A

【详解】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符合定义指明的内容,所以正确。

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符合定义指明的内容,所以正确。

③物质的运动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所以错误。

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是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所以错误。

故选A。

4.C

【详解】

A、泼上汽油焚烧,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害的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极大的污染,这种做法不科学,故A错;

B、倾倒入江里,光盘通常是用塑料等材料制成,如果直接倾倒入海里,就会造成白色污染,对水体、生态、自然环境都会产生危害,该做法也不可取,故B错;

C、盗版光盘经过碾压粉碎后,先破坏其内容,再回收再利用,既能消除其侵权行为,又能保护环境,一举两得,是好方法,故C正确;

D、深埋入土中,光盘通常是用塑料等材料制成,自然降解很慢,会污染土壤,隔断地下水,这些危害也很大,故D错;

故选C。

5.B

【分析】

酒精是易燃物,应该贴的标志是易燃液体。

【详解】

A.该图标是有毒品标示,故错误;

B.该图标是易燃液体标志,故正确;

C.该图标是腐蚀品标示,故错误;

D.该图标是爆炸品标志,故错误。

故选:

B。

6.A

【详解】

A、非金属单质是只有一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由碘的化学式可知只有一种I元素,则属于非金属单质;故A正确;

B、混合物是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的,而碘只是一种物质,则碘不属于混合物;故B不正确;

C、化合物是至少含有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而碘只有一种元素,则不属于化合物;故C不正确;

D、金属单质是只有一种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而I属于非金属元素,故D不正确。

故选A。

7.C

【详解】

A.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容易引发火灾。

操作错误,故A错误;

B.氧气验满应该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证明满了,反之未满;图中的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只能证明瓶中是否为氧气,无法证明是否满了,故B错误;

C.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防止沸腾溅出;试管与桌面成约45°角;用外焰加热,图中操作正确;

D.量取9.5毫升液体应选用与之相近的10毫升的量筒,故D错误。

故选:

C。

8.A

【详解】

A、空气中氧气浓度不够,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错误;

B、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助燃,所以蜡烛逐渐熄灭,正确;

C、硬铝片的硬度比铝大,所以用硬铝片在铝片上刻画,铝片上会有划痕,正确;

D、铜加热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故质量增加,冷却后a端会下降,b端上升,不再平衡,正确;

故选:

A。

9.A

【详解】

A、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知,该反应为一种化合物的2个分子与一种单质的1个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的2个分子,与微观示意图中反应一致,故A正确;

B、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知,该反应为一种单质的1个分子与另一种单质的3个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的2个分子,与微观示意图中反应不一致,故B不正确;

C、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知,该反应为一种单质的1个原子与另一种单质的1个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的1个分子,与微观示意图中反应不一致,故C不正确;

D、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知,该反应为一种单质的1个分子与另一种单质的1个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的2个分子,与微观示意图中反应不一致,故D不正确。

故选A。

10.C

【分析】

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详解】

A、虾青素是由虾青素分子构成的,1个虾青素分子是由96个原子构成的,故A不正确;

B、虾青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B不正确;

C、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故C正确;

D、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11.C

【详解】

A、由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有三种,它们表示三种元素,故A正确;

B、②的质子数是12,属于镁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故B正确;

C、由于②中含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所以该微粒达到了稳定结构;③中最外层有2个电子,未达到稳定结构,所以,②③的化学性质不同.故C错误;

D、在①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微粒不带电是原子;在④中,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④是带负电的阴离子。

故D正确。

故选C。

12.A

【解析】

溶液的特点:

1.均一性:

溶液各处的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

2.稳定性:

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透明);

3混合物: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A食用油不能溶于水,混合后一段时间后,油飘浮在水的上面,不具有均一、稳定的特点。

此项错误。

B白醋与水混合后,可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此项正确。

C白糖与水混合后,可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此项正确。

D食盐与水混合后,可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此项正确。

考点:

溶液的特点

点评:

本题考查了溶液的特点,从能否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进行分析。

13.B

【详解】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发生改变。

反应前碳原子、氧原子、钠原子分别为三个、六个、四个,反应后已经有一个碳原子;那么两个X分子要提供碳原子、氧原子、钠原子的数目分别为两个、六个、四个;因此一个X分子要提供碳原子、氧原子、钠原子的数目分别为一个、三个、两个

答案:

B

14.D

【详解】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铁元素显+2,氧元素显-2,设钛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

(+2)+x+(-2)×3=0,则x=+4.故选D.

【点睛】

15.C

【分析】

【详解】

A、食盐由Na+和Cl-构成;故对;

B、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对;

C、氯、钠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7,1,因此氯、钠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故错;

D、氯、钠两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的排布都有三个电子层,因此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故对;

故选C。

16.D

【详解】

A、使用和开发太阳能,可以防止污染和温室效应、保持可持续发展考虑,选项A不符合题意;

B、使用和开发风能发电,可以防止污染和温室效应、保持可持续发展考虑,选项B不符合题意;

C、使用和开发水能发电,可以防止污染和温室效应、保持可持续发展考虑,选项C不符合题意;

D、使用和开发火力发电,会使空气中的CO2增多,加重温室效应,还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17.A

【详解】

A、蒸馏水是纯水,缺少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和一些微量元素,不宜生活中饮用,故错误;

B、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正确;

C、做甲烷燃烧实验前,应先检验甲烷的纯度,防止发生爆炸,故正确;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用蜡烛做灯火实验,防止人进去后窒息,故正确;

故选:

A。

18.D

【分析】

【详解】

A、造成煤气中毒的气体是CO,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SO2、NO2,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故A正确;

B、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B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故形态不同,硫原子和硫离子质子数相同,都属于硫元素,CO、CO2每个分子中氧原子个数不同,故C正确;

D、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是因为温度升高,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糖是甜的,醋是酸的是因为分子不同,性质不同;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故D错误。

故选:

D。

19.BD

【详解】

A、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两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X>Y,正确;

B、X、Y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都相等,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产生氢气多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X>Y,因此可判断相对原子质量是Y>X,错误;

C、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相同时间内Y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X,可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是Y>X,正确;

D、金属与酸的反应生成氢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所以生成的氢气与消耗的酸的多少顺序一致,消耗硫酸的质量:

X>Y,错误;

故选BD。

【点睛】

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即反应放出氢气的速度越快;化合价相同的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据此结合图象细心分析解答。

20.AB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发生改变;25+25+25+0=待测+28+0+22,待测=25;A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反应;B、D质量变大,是生成物,C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详解】

A、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正确;

B、待测值是25,正确;

C、A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反应,错误;

D、反应中B和D物质的质量比是(28-25):

(22-0)=3:

22,错误;

故选AB。

21.CO22Ne3Fe2+Al2O3

【详解】

(1)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化学式为:

CO2;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在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氖气是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化学式用元素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