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人教版必修二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考纲要求}考什么?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课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考情分析}
本单元属于中国现代经济史部分,一般主观题会涉及较多,它是中国现代史的主干部分,若中国现代史要考主观题,必定会考经济史,其实过渡时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新时期是重点,文革一般少考,毕竟是场内乱,关注一下即可。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光辉历程。
基本线索:
(1)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为过渡时期,主要进行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最终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到“文革”结束,为曲折发展时期,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3)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并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4)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复习方略:
确立“一个核心”,即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抓住“两个方面”,即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关注“三个阶段”,即过渡时期(1949~1956年)、曲折发展时期(1956~1976年)、改革开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特别关注:
(1)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经济建设的成就与失误,总结经验教训;
(2)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基本历程,把握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基本史实;(3)重视横向联系,如中苏的改革、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
回归课本基础知识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三年恢复时期(1949——1952年)
(1)困境:
除东三省,全国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困境出现的原因:
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多年战争破坏。
(3)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2、一五计划(1953—1957)[任务:
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的进行三大改造]
(1)优先发展重工业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中国重工业的基础薄弱(历史因素);
巩固国防的需要(现实因素);
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外部因素)
B.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因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的原因——东北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靠近苏联便于吸收苏联的经验、东北工业基础比较好。
)
C.影响: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2)三大改造(1953—1956)
A.内容(对象):
农业、手工业-----建立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由个体转为集体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所有制——由私有制转为公有制、经济体制——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的经济体制、分配制度——平均主义]
B.实质:
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C.影响: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探索与失误
1、中共八大(1956)
(1)内容主要矛盾:
其实质:
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工作任务:
发展生产力,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意义:
成功的探索(但是八大的路线未能坚持)
2、八大二次会议确定了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反映了人民加速经济发展的愿望,具有“左”倾冒进思想倾向)
(1)大跃进运动:
A.内容:
工业——以钢为纲,大炼钢铁;农业——以粮为纲,大放卫星
B.特点:
高速度(超英赶美)、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C.过失:
忽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造成国民经济严重的比例失调,忽视了社会客观的生产力水平、中国的基本国情。
(2)人民公社化运动A.特点:
“一大二公”
B.过失:
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违背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原理,
C.后果:
导致国民经济严重比例失调,1959—1961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教训:
生产关系改革必须遵循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要考虑客观的基本国情
(3)国民经济调整:
62年,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文化大革命(1966年至1976年)
1、1967年、1968年国民经济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是:
“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2、国民经济较好的时期——
71年至73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
75至76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全面整顿的思想,但不久邓小平再次被打倒,调整结束。
◆成功的探索: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农村中的“纠左”“八字方针”
◆失误的探索:
1958年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文革
四、启示:
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必须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能急于求成。
4、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
5、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高考怎么考?
高考题例
1.(2012·浙江文综历史·19)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护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
上述场景出现在()
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抗美援朝时期D.大跃进时期
【考点】一五计划(背景)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和材料解读材料能力。
根据材料可知武汉工人和鞍山钢铁厂工人大量生产军备物资,这明显与军事有关;再结合所学可知鞍山钢铁厂兴建于一五计划期间(1953—1957年),与此时间相符的只有抗美援朝(1950—1953年),故C项。
其余三项明显与材料信息或时间不符。
【答案】C
2.(2012·全国新课标历史·32)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
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
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考点】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
根据时间信息“1958年”结合时代背景分析:
1958年中国开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以致农业遭到严重破坏,粮食供应不足;因此,D项正确;A、B、C都与史实不符,因为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72年中美一直处于对峙状态,而50年代末中速关系逐渐恶化。
【答案】D
介绍信
兹有本校胡世厚同志因返里事去河南洛阳,携带通用粮票20斤,希沿途军警查验放行是荷。
此致敬礼(限2月5日作废)
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印章)
1963年1月10日
3.(2012·天津文综历史·4)右图介绍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国家工作人遵纪守法
【考点】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
从“通用粮票”“1963年”等信息可知当时中国票证供应制度,这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折射,故选B项。
【答案】B
4.(2012·海南卷历史·25)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
其直接目的是()
A.减轻市场供应
压力B.制止单
位铺张浪费
C.节约经费发展生产D.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考点】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探索——八字方针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
根据时间信息(196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
干提及措施的实施背景是“左”的错误、三年自然灾害、苏联取消对华的援助,当处在三年困难时期,
物质紧缺,故A项正确。
【答案】A
5.(2012·海南卷历史·24)我国“一五”计
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
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B.美国形
成对华包围封锁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考点】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五计划
【解析】“一五”计划隐含着时间信息,题干反映的是“一五”计划的重工业发展重点放在东北地区的
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有:
东北重工业基础好、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和地
理位置优越(靠近苏联),A项正确;B、C、D项与题干无关。
【答案】A
6.(2012·上海历史·28)档案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人口每年增
长都在千万以上。
可是196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减少了1000万。
影响这
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
A.三大改造B.中苏关系C.文化大革命D.“三面红旗”
【考点】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以致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人口出现负增长。
【答案】D
7.(2012·上海历史·29)右图中的农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因为他即将()
A.加入人民公社
B.分得土地
C.承包土地
D.加入合作社
【考点】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国民经济的恢复(土地改革)
【解析】从图中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可以判断反映的是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运动,此次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D项出现在社会主义改造中,A项出现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中,C项出现在改革开放后。
【答案】B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1、背景:
两年徘徊时期(1976年至1978年);文革结束后左倾错误思想并没有得到根本更正(表现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所以必须快速发展国民经济
2、内容:
思想路线——由左倾错误思想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质是实事求是);政治路线——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组织路线——拨乱反正
3、意义:
党和国家命运的转折、成为改革开放和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起点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内容:
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切环节
2、目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质: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改革内容:
(1)农村体制改革A.试点:
1978年首先在安徽、四川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形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全国普通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C.配套改革:
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代之以乡镇政府
D.作用:
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
(2)城市体制改革A。
正式开始:
1984年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的活力
B.所有制改革:
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B.管理体制改革:
变单一公有制为以公
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C.分配体制改革: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D.作用:
调动了积
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背景:
(1)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2)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到挫折。
2、提出过程:
(1)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姓资与姓社问题,提出社会主义也要搞好市场经济
(2)目标确立:
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初步形成:
十四大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4)十五大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0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作用:
调动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的改善,解决了温饱问题,并从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十四大
高考怎么考?
高考题例
1.(2012·安徽文综历史·18)表2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
该表反映出()
表2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
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8.0%
消费水平
农村
8.9%
城镇
4.5%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图表解读能力。
根据图表所示时间“1979—1984年”可以排除A(21世纪初)、C(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高于城市,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故B项符合题意,而消费水平增长率高低不能说明消费水平高低,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2·全国新课标历史·22)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
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运用。
根据时间信息“1992年”联系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可知南方谈话突破了计划与市场仅是一种手段的思想禁锢,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进而出现“下海经商”潮流,,故A项正确;B、C、(20世纪80年代)与题干所处的历史阶段不符。
D项是1992年以后。
【答案】A
3.(2012·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9)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这表明()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个体工商业属于私营经济,改革开放后允许它的发展说明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D项正确;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没有改变,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因此ABC项错误。
【答案】D
第13课对开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为什么要改革开放
国内:
1、“文革”的十年动乱使国民经济濒于崩溃,急需恢复和发展
2.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3、人们对外情况的了解、认识在增多。
国际:
1.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2.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3.亚洲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对中国有借鉴作用(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与台湾)
二、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过程
1、经济特区:
(1)“特”: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经济管理体制(市场经济)
(2)设立: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经济特区的优越条件——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②地处沿海,交通便利③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侨资④依托广阔的经济腹地,资源丰富)
3、影响:
改革开放的龙头,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深圳被称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2、开放沿海港口(14个):
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沿海开放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闽东南、
4、开放内地(省会、沿江城市、沿边城市)
◆浦东的开发(1990):
1、开发浦东原因:
进一步推动上海经济的发展;以浦东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
2、浦东崛起原因:
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国家有利的政策
3、浦东崛起作用:
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三、对外开放的特点与意义
1、对外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地区(沿边、沿江、省会城市)
2、特点:
形成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由东到西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成就:
对外开放使中国改变了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促进了大量外国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引进,促使中国的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变,大大加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高考怎么考?
高考题例
1.(2011·上海单科·29)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
材料
(1)1869年发昌机器厂建立
(2)1873年轮船招商局成立
(3)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4)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
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右表)确定一研究主题。
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解析】A项上海工业化一瞥,在材料中的“中共二大”无法体现;B项改革开放在上海和上海红色的摇篮只是片面反映材料中的某些局部;C项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全面概括材料的主题包括工业化历程及红色的摇篮。
【答案】C
2.(2011·上海文综·32)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某中学团委举行“光辉历程”党史知识展览,同学们列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大成就如下:
①中美建交②粉碎“四人帮”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④香港回归。
以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④
【解析】回顾所学知识,①中美建交是1979年,②粉碎“四人帮”是1976年,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2001年,④香港回归是1997年,故正确排序是②①④③。
【答案】C
▲{易错易混知识}
易错点
1、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2、土地改革运动确立的是个体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而不是集体公有制。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集体公有制。
1949~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3、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其中的“和平过渡”既不是由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也不是由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而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
4、注意区分文革与文革时期。
文革是一场内乱,应该从根本上否定,而文革时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些成就就是党和人民对错误进行抵制的结果,不是文革的成就。
5、文革结束,并不等于“左”倾错误也结束了,“两个凡是”的实质仍然是坚持文革中的“左”倾错误。
6、文革后邓小平大力整顿的突破口并不是在经济上,而是在文教上。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经营方式改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用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8、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国指明了发展方向。
十六大将其简明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具有中国的特色,这个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新内容。
易混点:
1、当今的主动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
背景不同:
当今的对外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国力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而旧中国的开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下被动进行的。
基础不同:
今天的对外开放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旧中国的开放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
影响不同:
今天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旧中国的开放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对我国的侵略与掠夺。
2、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经济特区:
经济建设过程中享受特殊经济政策、灵活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地区,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如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开始在我国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
沿海经济开放区:
从1985年1月,中央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漳泉厦三角区等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扩大到山东、辽东两个半岛,形成了一个沿海开放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