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宁夏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三套.docx
《最新宁夏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三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宁夏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三套.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宁夏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三套
最新宁夏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三套
最新宁夏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一
第一部分客观题
单选题
1.下列叙述中,不能反映教育政治功能的是()。
A.提高经济效益,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价值
B.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
C.宣传政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
D.实现对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
2.同为资本主义的英国和法国,教育呈现出极大的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两国的()。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人口质量不同
C.生产关系不同
D.文化价值观不同
3.实现科学技术的积累与继承,主要依靠()。
A.口耳相传
B.教育
C.文字
D.媒体
4.有的人少年时期才华横溢,称之为“早慧”,如我国唐代王勃在少年时就写了著名的《滕王阁序》,另一种情况称“大器晚成”,如画家齐白石40岁时才显露出他的绘画才能。
对此种现象正确的看法是()。
A.“早慧”和“大器晚成”并无优劣之分
B.“大器晚成”不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
C.现代教育更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重视“早慧”的价值
D.“早慧”和“大器晚成”都违反教育规律,现代教育提倡自然主义教育观
5.心理发展上主要表现为半成熟、半幼稚的儿童,处于()。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期
6.初中一年级学生入学以来,班主任陈老师立即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情况,并为每个学生制定学习发展规划。
陈老师的做法关注了()。
A.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B.学生发展的曲折性
C.学生发展的互补性
D.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7.在同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内将文化从这一代传到另一代,这种功能称之为()。
A.教育传递--保存文化功能
B.教育传播--交流文化功能
C.教育选择--提升文化功能
D.教育创造--更新文化功能
8.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懂得近亲结婚以及各类遗传病对新生一代的危害,能有意识地注意妇女孕期的保健卫生,尽量减少因用药不慎、疲劳过度、神经紧张等对胎儿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大大的减少了先天愚型儿和先天残疾儿的出生。
这体现了教育在()方面的作用。
A.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
B.提高人口素质,改变人口质量
C.促进人口结构化趋向合理化
D.利于人口迁移
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体现了()的教育观点。
A.遗传决定论
B.教育万能论
C.环境决定论
D.二因素论
10.德国哲学家兰德曼在《哲学人类学》中曾论述:
“人必须自我完成,必须自我决定进入某种特殊的事物,必须凭借自身努力力图解决自身出现的问题。
”这体现了人的发展具有()。
A.能动性
B.未完成性
C.客观性
D.自觉性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一、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2.简述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二、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本题共3小题。
每小题4分。
共12分)
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儿童学会了物质体积守恒的定律后,就可以在不同情况下解决体积守恒的问题。
2.“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3.知识掌握与能力的发展是同步的。
三、论述题(本题13分)
谈谈你对“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个命题的理解。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案例材料】
某省级示范中学初三学生吴某,从小就是老师们喜欢的听话的乖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初一到初二两年中多次考试成绩在年级都是数一数二的。
进入初三时,班主任老师找吴某谈话,告诉他老师们一致看好他,认为他有冲击中考状元的实力。
希望他继续努力,不要辜负老师们对他的期望,为学校争光。
吴某听后也暗下决心,要去搏一搏。
随后的日子里,吴某每天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做的题目越来越多。
一段时间后,吴某出现了食欲减退、失眠等反应,学习成绩反而下降了。
【问题】
请根据以上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任务难度、学习效率与学习动机水平的关系。
(4分)
2.运用学习动机相关原理,分析班主任老师的做法存在的问题。
(6分)
3.你认为激励吴某学习的正确做法有哪些?
(5分)
第一部分客观题
单选题
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A。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一、简答题
1.【参考答案】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包括:
(1)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原则;
(2)集体主义原则;(3)教育人道主义原则;(4)教书育人原则;(5)乐教勤业原则;(6)教育民主原则;(7)人格示范原则;(8)依法执教原则。
2.【参考答案】
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主要有:
(1)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
(2)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具有不稳定性和两极性。
(3)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具有外露性和内隐性。
(4)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具有心境化和持久性。
二、判断分析题
1.【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3.【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三、论述题
【参考答案】
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目的在于: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的映象即知识。
也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
具体表现为: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识。
四、案例分析题
【参考答案】
1.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是倒U型曲线关系,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学习效率最高。
此外,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
2.班主任对吴某的谈话是对吴某先前学习行为的肯定,对吴某来说是一种强化,也是一种外部诱因,这种诱因结合自身的内部需要进一步增加了吴某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其学习动机水平过高,反而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3.第一,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第二,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第三,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四,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第五,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最新宁夏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二
第一部分客观题
单选题
1.关于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科学技术是制定教育战略和教育目标的思想基础
B.科学能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C.科学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D.科学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为教育资料更新和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
2.下列中外历史名人中,坚持外铄论的有()。
A.洛克
B.弗洛伊德
C.威尔逊
D.孟子
3.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到“给我一打婴儿,我可以把他训练成任何人”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4.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教育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从而决定了教育对人的发展起()。
A.主导作用
B.决定作用
C.绝对作用
D.没有作用
5.人性论是确定教育观的理论基础,很多思想家和教育家都对人性问题发表过自己的见解,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理论,其中主张“性善论”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6.下列关于学校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教育对象主要是新生的一代
B.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学校创造更多效益
C.教育是在受专门职业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D.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
7.少年期相当于学龄中期,少年期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
A.6-11岁
B.7-12岁
C.11、12-14、15岁
D.12、13-15、16岁
8.人的身心发展有共性也有个性,个体发展表现千差万别,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分别促进儿童发展,做到()。
A.循序渐进
B.适时而教
C.因材施教
D.适度超前
9.不符合婴儿动作发展规律的是()。
A.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B.从小肌肉动作到大肌肉动作
C.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D.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反映了人的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一、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
共10分)
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简述桑代克尝试—错误学习的规律。
二、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题共3小题。
每小题4分,共12分)
1.班级目标管理是一种以制度建设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维果斯基认为,好的教学应当先于发展,引导发展,其实质在于创造最近发展区。
3.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是巩固性原则。
三、论述题(本题13分)
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这正体现了教师能从职业中获得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精神报偿,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请论述作为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职业道德修养?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案例材料】
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几位同学几乎用哀求的语气对班主任说:
“别给我们排名了。
”孩子们的目光里充满了惶恐与不安。
这位教了20多年的教师心头一热,眼睛湿润了。
这一次,他没有按照惯例公布学生的成绩。
试卷改完后,王老师分别找到这几位同学,耐心地分析了他们在这次考试中的成败得失,勉励他们认真学习,相信他们通过努力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
事后,他对同事说:
“通过这件事。
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教师的那一份责任。
”
【问题】
请根据以上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分析王老师做法的可取之处及当前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
(7分)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树立什么样的评价观?
(8分)
第一部分客观题
单选题
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D。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一、简答题
1.【参考答案】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加速个体发展)。
主要原因是: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2)学校教育具有比较强的计划性:
(3)学校教育是通过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负培养人的工作:
(4)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
2.【参考答案】
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主律和副律。
学习的主律有三条:
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准备律是指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
练习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反之,不重复不练习,联结力量会减弱。
效果律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二、判断分析题
1.【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3.【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三、论述题
【参考答案】
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客观地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不仅能够使教师赢得学生的信赖,而且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而,教师应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1)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
(2)对待学生的态度。
(3)对待同事的态度。
(4)对待自己的态度。
四、案例分析题
【参考答案】
1.王老师不给学生按成绩排名的做法保护了学生的个人隐私,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考试焦虑的缓解。
当前对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有:
(1)评价结果以排名的形式公布,侵犯了学生隐私权;
(2)评价内容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知识,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感、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3)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4)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5)评价主体上,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6)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
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教师应当树立发展性评价的评价观,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评价内容综合化:
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
(2)评价标准分层化:
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3)评价方式多样化:
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
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4)评价主体多元化:
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最新宁夏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三
第一部分客观题
单选题
1.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条件充分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
A.教育的领导权
B.受教育权的分配
C.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D.教育目的
2.陶行知有一句名言“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一样高,应当是:
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的身心发展有顺序性,所以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B.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平衡性,所以教育工作要抓关键期
C.人的身心发展有互补性,所以教育工作要长善救失
D.人的身心发展有个别差异性,所以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
3.“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对人的重要影响。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家庭教育
4.“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主要强调的是()。
A.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B.教学相长是推动人的发展的必然途径
C.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不具有主导作用
D.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补作用
5.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的统一。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6.通过好的纪律、班风、校风来培养学生好思想和好品德的心理依据是()。
A.同学反馈
B.群体规范
C.校园文化
D.环境教育
7.老李和他老伴年轻时都曾是大学生,结果他们的子女学习都很好,也都考上了大学,其原因在于()。
A.遗传、文化、家庭教育、主观能动性的共同作用
B.遗传、文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共同作用
C.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主观能动性的共同作用
D.遗传、环境、家庭教育、主观能动性的共同作用
8.下列哪些方面完全由遗传基因决定()。
A.性别,容貌,智力
B.肤色,眼睛的颜色,个性
C.眼睛颜色,头发颜色,肤色
D.智力,个性,气质
9.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说明教育对文化具有()。
A.继承功能
B.传递功能
C.选择功能
D.创新功能
10.下列不属于校园文化特征的一项是()。
A.互动性
B.渗透性
C.激励性
D.传承性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一、简答(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
1.简述新课改的教师观和教学观。
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3.简述我国德育的基本原则。
4.简述师生关系的内容。
二、材料分析(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小明的父母都从事房地产开发工作。
因为工作的原因,小明从小到大跟着父母去过不少地方,每个地方待了不到两三年,就又要到另一个城市去。
因为父母工作忙,小明与父母的沟通也不是很多,每次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进入当地学校读书,小明就又要适应一个新的环境。
而当小明渐渐熟悉起来,又可能要离开了。
刚入学时,小明成绩挺好的,可是几年下来,成绩一落千丈,他自己很烦恼,父母也很担忧。
问题:
(1)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小明的哪种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2)请从需要之间的关系分析小明成绩下降的原因。
(3)请分析如何帮助小明摆脱困境,提高成绩。
2.李芳是一个酷爱流行音乐的高中生,期中考试前的两个星期才开始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听MP3,美其名曰“自我放松”。
她暗自发誓要考出好成绩,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就没太多想了。
复习文科科目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数学、物理就很麻烦了。
她觉得自己缺乏学习数学的能力,不愿意在上面花费太多的时间,遇到自己不会解的题目,也不好意思去问老师和同学,害怕被人笑话。
最后,她的成绩非常糟糕,尤其是数学,她很失望,一说起学习就头疼,觉得自己再也不可能学好数学了。
问题:
(1)请用心理学原理分析李芳学习中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2)如果你是老师,可以给李芳提出哪些学习建议?
第一部分客观题
单选题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C。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一、简答题
1.【参考答案】
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2.【参考答案】
(1)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3.【参考答案】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5)知行统一原则
(6)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
(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4.【参考答案】
(1)师生在教学上是授受关系。
(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
(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只有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
(2)小明是因为归属与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进而影响了他对更高层次需要的追求,这也是小明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
(3)①关心爱护学生,加强与家长沟通;②关爱学生,用教师的爱弥补学生归属与爱的缺失;③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鼓励教育,增强小明的自信心。
2.【参考答案】
(1)出现问题的原因:
①注意分散。
②识记方法不正确。
③学习归因不正确。
(2)学习建议: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