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端午节看爱国主义教育.doc
《从端午节看爱国主义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端午节看爱国主义教育.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端午节看爱国主义教育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伟大的政治家,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他还创立了楚辞,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在政治上,屈原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后在汨罗江投江而死。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于是就把屈原投江那天定位端午节,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很多的民俗活动。
其中最耳闻熟详的是赛龙舟和吃粽子。
当人们听闻屈原投江,便纷纷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只得作罢。
又担心江中鱼虾会争食屈原身躯,于是又用粽叶包裹米粮和牲畜,投入江中喂食,来保护屈原的身躯。
所以,人们会在端午节举行赛龙舟、包粽子,都是为了纪念屈原,为了传承屈原的爱国情怀。
从建国至今,我国一直十分重视爱国主义的教育。
在各个学校,我们可以看到每逢周一、重大节日、纪念日时,学校都会举行“升国旗、唱国歌、行礼”。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爱过主义教育变得越来越“稀缺”。
首先,在如今,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甚至连我国建国的日期、国歌的原名都不知道。
其中,中学生忘记的比小学生多。
还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我国的四大发明,更甚者连香港回归的时间都搞不清楚,只知道周杰伦、范冰冰,这是个令人悲哀的事实。
其次,在许许多多的家庭当中,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理念的灌输是“好好学习,将来好找个好工作。
”而从来不是“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学生们对于“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已经不再是感到敬佩,而是感到不可思议。
学生们能够理解为了家长学习,为了自己学习,却无法理解为中华崛起而学习。
这是个令人悲哀的事实。
另外,为了切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为了符合高考的政策,学校不得不花更多的心思、时间和精力在学生的学习上。
只有学生的成绩上去了,学校的名气也就上去了,人们对于这所学校的信任也上去了,满意度也上去了,领导对此的评价也上去了。
而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会发现,爱国主义的教育仅限于一些临时性活动,学校教育的德智失衡。
这是个令人悲哀的事实。
最后,由于社会财富的不断膨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进入了一个“笑贫不笑娼”的时代。
素质的滑坡,导致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偏颇。
社会的“学历论”、人们的“财富论”、学生的“成绩论”都是素质教育缺乏的表现,而爱国主义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
正是因为缺乏爱国主义的教育,人们和社会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
这是个令人悲哀的事实。
纵观古今和当代,人们爱国主义的表现如此天差地别。
古有屈原,近有钱学森。
而如今,青少年们玩游戏、看娱乐圈,不知建国年月,只知游戏公测日期;不知孙中山生平,只知范冰冰日程安排;不知国家历史人物,只知娱乐圈大小新闻。
这是为什么?
是什么导致了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是什么导致了学校的成绩论高低?
是什么导致了家庭的财富论?
是什么导致了学生的现状?
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对于人们爱国主义教育的缺乏!
让我们行动起来,让社会行动起来,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的走进校园中!
走进心中!
走进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