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校大学生寝室蜗居现象的质性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0842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在校大学生寝室蜗居现象的质性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当前在校大学生寝室蜗居现象的质性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当前在校大学生寝室蜗居现象的质性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当前在校大学生寝室蜗居现象的质性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当前在校大学生寝室蜗居现象的质性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前在校大学生寝室蜗居现象的质性研究.docx

《当前在校大学生寝室蜗居现象的质性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在校大学生寝室蜗居现象的质性研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前在校大学生寝室蜗居现象的质性研究.docx

当前在校大学生寝室蜗居现象的质性研究

为什么我们总爱在寝室?

——当前在校大学生寝室“蜗居”现象的质性研究

一、研究现象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教授曾忧心忡忡地感慨:

“过去,我们总担心大学培养出一批不谙世事的书呆子,而现在更担心的是,家长和学校正在合力培养一批不务正业的宅男宅女。

”当前,在校大学生的寝室“蜗居”现象日益普遍——寝室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等各类活动的唯一场所,信息网络的通达快捷更使得大学生足不出户就能获得一切生活必需之物,宅居寝室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日常生活姿态。

这一现象业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高校的广泛重视:

大学生的寝室“蜗居”现象不仅会给年轻大学生的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同时也会潜在地影响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核心概念

1.蜗居:

比喻窄小的住所,常用作谦词。

“蜗居”一词最早比喻屋之形状而非大小,但后来渐成“屋宇窄小”的代名词,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1000多年前的三国魏晋时期。

后来又引申出“伏处”、“潜居”等义,喻指整日缩在房间里看书、玩电脑等不愿出门的行为。

这是一个极具中国本土化特色的新兴词汇,它所包含的意义其实和日语词汇“御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主要表现为行为主体的深居简出、个性封闭,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现实人际交往缺失,严重脱离各项集体活动。

本次研究则重点指向当前在校大学生的寝室“蜗居”现象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相关问题。

2.大学生:

本次研究所指向的“大学生”群体,主要是指全日制的本科大学生。

三、文献综述

(一)大学生“蜗居”现象的现状

(1)“蜗居”现象覆盖面广,正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流行趋势。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觉得自己多少有点“蜗居”。

除去正常的睡眠和上课时间,大多数的大学生“蜗居”时间比例占一半以上,而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比重更是超过半数。

另一方面,从学校各项竞赛、活动的参与度来看,当今大学生在参与竞赛及活动方面的积极性呈相对下降的趋势,,除学生干部的参加热情较高以外,大部分的学生都是持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很多大学生生活在网上解决,学习在宿舍解决。

而且跟风现象严重,往往同宿舍的舍友、班级的同学“蜗居”在一起。

(2)宿舍成为大学生“蜗居”的主要场所,学习、睡觉和娱乐是大学生“蜗居”的主体内容,电脑与网络是大学生蜗居的主要载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大学生网络装备精良,他们的“蜗居”生活主要依赖于网络环境。

他们足不出户,吃饭打电话叫外卖,日常用品网购,精神需求则通过玩游戏、看电影、小说、网上交友等。

便捷的生活模式让他们找不到理由出门面对现实世界,他们窝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外面的阳光普照、阴晴圆缺和他们都没有丝毫关系,他们不在乎宿舍的环境卫生,吃剩下的外卖,零食随手一扔,脏衣服放在水盆里可以泡到变味,头发有点长、有点乱,这样颓废的精神面貌是其代表性特征。

大学生使用电脑更多是用于娱乐,如聊天交友、看电视电影、听歌、看帖灌水、玩游戏等,当代学生过分依赖电脑成为了“蜗居”现象的一个重要表现,绝大多数“蜗居”寝室的大学生表示主要活动还是集中在娱乐(上网、打牌、聊天、看小说等)和睡觉上。

(3)网络交流成为“蜗居”大学生的主要人际交往方式。

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改变,很多大学生发觉现实环境下人际交流太复杂,他们在周边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的情况下就选择了网络交流的方式——不需要面对面,不需要揣摩对方的表情变化,不需要过多的掩饰和伪装。

他们在网络上通过QQ、微博等沟通工具,轻松交流情感。

此外,他们在网络上寻找兴趣相投的人,逐渐形成自己的网络群体,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4)多数大学生对单调的蜗居生活方式持认可态度。

当前,“蜗居”文化在大学校园里盛行,大学生以宿舍为单位,集体“蜗居”,即使宿舍里有个别同学对“蜗居”势力积极抗衡,但是盲目的从众心理使他们不得不和其他人保持步调一致,因为他们怕被排斥或者孤立。

多数大学生对“蜗居”现象持比较平和心态,并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蜗居”挺好,不会改变。

总体来说,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蜗居”现象,并且多数学生还认可“蜗居”现象的存在和发展。

(二)大学生“蜗居”现象的归因分析

1.客观原因

(1)网络的发达与电脑的普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对于子女教育的投资力度也在逐步地增大,多数大学生在学习阶段已拥有电脑,电脑的普及为“蜗居”生活打下了强大的硬件基础。

同时,网络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吃、穿等生活必需品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得。

精彩的网络世界丰富了大学生的娱乐生活,而丰富的网络资源同样吸引着大学生,他们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音乐、电影等,这些都是消磨时间的最佳伴侣。

此外,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趋于多样化,错综复杂的社会思潮刺激着大学生群体,他们在现实世界里找不到归属感。

而在网络世界里,大学生往往更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在虚拟的空间里沟通交流、自娱自乐。

(2)大学生的时间相对充裕和自由。

如果说电脑和网络给了大学生一个“蜗居”的理由,那么足够的时间就为“蜗居”创造了条件。

大学生生活相对闲暇,有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

(3)学校不合理的教育侧重。

尽管教改多年,但并未从根本上打破“强调智育、弱化德育、贫乏美育”的育人格局。

许多大学生反映学校开设的课程无趣,宁愿待在宿舍也不去上课。

此外,学校开展的一些活动吸引力不够,不能吸引广大学生的参与。

加之学校对“蜗居”现象不够重视,缺乏对学生的关注,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少,导致大学生生活在狭小的圈子里,使得“蜗居”现象难以改变。

(4)代际冲突及家庭教育不当。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有些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倍受宠爱,习惯了接受家庭方面的安排,欣然接受父辈创造的安稳生活,难以独立面对社会。

日益凸显的小规模化家庭和空洞化的家庭生活,成为了大学生群体热衷甚至沉迷于“蜗居”生活的重要因素。

2.主观原因

(1)缓解压力,逃避现实,自制力差。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就业、情感、人际等方面的压力,也会在激烈的竞争下遭受挫折和打击。

很多人能够清楚认识到自己面对的残酷现实,可就是不愿改变现状,进而放任自流,“蜗居”在自己的世外桃源中。

同时由于缺乏足够的自我认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自身对群体行为的判断,以至于周边同学开始“蜗居”,他们也很容易受其影响加入“蜗居”行列。

(2)弥补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缺陷。

有些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由于家庭或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原因只顾埋头苦读而忽视了培养自身交际能力,导致性格内向和交往障碍。

一方面他们极其渴望与他人交流,寻找知心朋友,另一方面,交往能力的欠缺又使得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屡遭挫折使得他们更加自卑,更难以走出自我世界。

于是,一部分人开始转向网络,在虚拟世界中塑造自己想要的性格,寄托于虚幻的情感,以此来填补自己在社会交往方面的缺陷。

(3)缺乏追求与明确的奋斗目标。

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和缺少对人生的规划,进入大学以后,一些同学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以为进入大学就完成了人生的求学之路,自我放松,整体以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等休闲方式为主要的生活内容,没有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合理的规划。

以致许多大学生陷入了迷茫,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也有部分大学生因为禁不住周围的诱惑,好奇心驱使其开始沉迷于游戏、小说等,在日常行为上不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面对现实世界持消极、逃避的心态,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难以激发斗志,缺乏追求与目标。

(三)大学生“蜗居”现象的主要影响

寝室“蜗居”,对于大学生而言,往往能够使他们自由自在地生活,消解压力,简化生活方式。

但是,“蜗居”的坏处却远远要大于它的好处。

长时间的寝室“蜗居”生活,不管是对于学生的思想、身体抑或是心理健康等都带来了极为重大的负面影响。

1.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长时间操作电脑,动作僵硬,容易造成腰、颈、肩、腕等部位的疾患,同时强烈的电脑辐射易导致视力下降、皮肤干燥等;睡眠和饮食失调会造成生物钟紊乱,内分泌失调,身体虚弱等;缺乏体育锻炼,造成身体素质严重下降。

2.对学业发展的影响

“蜗居”大学生多以消磨时间为主,部分“蜗居”学生还存在逃课现象,对学业的影响自不必说,且长此以往容易消磨人的斗志,养成惰性和消极的人生态度。

同时,智力活动的减少对大脑的运算和思维能力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对大学生学业的发展皆是有弊无利的。

3.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蜗居”不仅使得大学生的文娱社团活动量大幅减少,同时也使他们逐渐疏远了和父母、老师及朋友之间的关系,淡化了对周边人和事的关心与了解,此外,焦虑、孤独、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增加,容易导致逃避现实、感情淡薄、性格孤僻和社交退化等问题的出现,从而使人脱离群体,脱离社会,严重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以及团队合作。

4.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大学生“蜗居”将直接导致学习氛围不浓厚,寝室卫生脏乱,学校活动参与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不利于学校教学管理和寝室文化建设,影响学校良好校园文化的形成,同时也将为学校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带来不利影响。

当“蜗居”演变成为一种校园文化,就不只是个人生活方式的问题,更会影响到一群人,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发展。

5.对社会进步的影响

当今社会,个人能力及综合素质在求职就业和人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大学生“蜗居”导致大学生综合素质变低,社会适应能力变差等,从微观角度而言,这将不利于大学生个人求职就业和人生发展。

上升到社会这个宏观层面,“蜗居”现象的存在就会使得高校难以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而阻碍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四)改善大学生“蜗居”现象的主要措施

目前,“蜗居”已经风靡全国各大高校,对于这种“蜗居”的文化氛围,我们表示充分的尊重。

但是就个体的大学生长远发展而言,这种生活态度是不可取的。

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的黄金时期,如果这个时候大学生“蜗居”在宿舍,尘封在网络世界,就失去了学习和提高的机会,给未来走进社会参加就业带来了困难,甚至造成身体和心理疾病。

因此,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采取必要的措施,帮助“蜗居”者走出宿舍,积极面对生活是十分必要的。

1.个人层面

改变生活习惯,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制定明确的奋斗目标和人生规划。

社会在发展,到处都充满竞争,当代大学生只有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走出自己的小圈子,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才能更好地迎接社会的挑战。

大学生自己要做的就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划好自己的人生,确定自己的目标,为明天而奋斗。

首先,必须对自己的大学生生活做一个科学的规划,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确定长期或者短期的目标。

只有将自己的大学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对于未来才可以不茫然,不颓废。

其次,不断地剖析自己,审核自己,正确地对待自身的缺点,并有针对性地参加学生活动,努力磨练自己,完善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最后,要积极走出宿舍,参加集体活动,例如体育锻炼、歌咏比赛等,通过集体活动,扩大自己在现实世界里的社交面,结交更多的朋友,通过沟通和交流,释放自己的压力,调整自己的情绪,以积极、阳光的精神面貌告别“蜗居”生活。

2.家庭层面

家庭,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也是对大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持续性教育。

家长,作为大学生的终身老师,在大学生成长历程中扮演了无可代替的角色。

所以,家长应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即使不在身边,也可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与孩子交流,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尤其寒暑假是父母与孩子增进亲子关系的一个契机,需要父母们好好把握,在这期间可以通过旅游、运动等方式,带领孩子走出“蜗居”,同时增进彼此的感情。

虽然大学生已经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但家庭的影响仍无所不在。

3.高校层面

(1)营造良好氛围,转移关注焦点。

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乃高校当务之急,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多创造满足“蜗居”一族展示自我内心需求的健康阳光的活动,使大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陶冶情操,充实精神生活,升华道德境界。

同时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专题讲座、课外指导等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的宣传,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增强大学生对组织、集体的热爱,努力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集体意识,强化其内心的归属感和集体感,让其通过体验教育深深体会到自己并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集体中的一份子。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也要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点燃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热情,引领他们从虚拟世界中走出来,脱离“蜗居”这一标签,真正成为“社会人”。

此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努力要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社会实践社团、校企合作等成功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出符合将大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蜗居”群体构建起一个社会化的发展平台。

(2)加强心理疏导,改变精神面貌。

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与学生接触的一线辅导员应主动了解“蜗居”大学生的心理世界,逐步缓解他们对外界的排斥情绪。

其中,可巧妙借助“蜗居”大学生常接触的网络平台,如建立QQ群、创建论坛、甚至在网络游戏中建立辅导员自己的角色等形式与他们进行沟通,给大学生提供系统的心理咨询,并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让他们在网络中不仅仅是玩乐,而是发现对现实生活有着积极指导意义的事物,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教育能力,最终实现对他们的心理疏导,改变其精神面貌。

(3)完善管理机制,自律他律相结合。

充分利用校园舆论媒体开展对寝室“蜗居”现象的客观、理性的舆论宣传,促使主流的意识形态成为校园舆论的中流砥柱。

引导校园舆论热点,做好舆论监督,同时坚决抵制、摒除校园舆论中的不和谐因素,倡导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引导大学生在良好的校园舆论环境中增强辨识力,辩证看待寝室“蜗居”现象,积极反思宅居生活的利弊,潜移默化的帮助大学生“蜗居”群体自觉走出寝室。

高校一方面可在学生中开展相关的讨论、座谈和交流活动,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科学地使用网络,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培养其自身判断是非与分析网络信息价值的能力,正确对待“蜗居”现象,客观评价“蜗居”对自身的影响;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应加强对学生上课出勤的考核,加强对宿舍的管理,加强学风建设,建立有效的监督网络。

4.政府层面

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完善就业体制,增加就业途径,同时政府和主管部门应积极创造以市场为导向的良好就业环境,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等就业途径,有效解决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

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关注,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实践提供更多的平台。

四、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探讨当前在校大学生的寝室“蜗居”问题:

寝室“蜗居”者、教师和其他学生怎么看待这种寝室“蜗居”行为?

大学生为什么会选择“蜗居”在寝室?

大学生“蜗居”寝室的时候主要做哪些事情?

有没有实现自己想要的结果?

“蜗居”于寝室对“蜗居”者的人际交往、学习成绩、以及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什么影响?

“蜗居”在寝室同“蜗居”者本人在学校里担任的社会、学习工作有什么关联?

(比如学校学生会,班委,勤工俭学,兼职等等)

寝室“蜗居”现象同学校管理有什么联系?

(包括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等)

寝室“蜗居”现象同教师教育有什么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寝室“蜗居”现象同“蜗居者”本人所处的专业、所选的课程内容有什么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寝室“蜗居”现象同“蜗居”者本人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有什么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其他原因;

五、研究目的

通过我们的研究,为今后我国高校改善目前这种大学生寝室“蜗居”现象提供参考的资料。

本研究项目的主要对象是老师与学生。

根据获取的信息,找出学生“蜗居”于寝室的主要原因、“蜗居”对学生成绩以及成长的影响,同时给学校提供资料,以便学校的管理制度(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学生工作、活动安排、课程设置、师资力量配置、课程安排)以及教育观念得以改善。

六、研究方法

(一)选择研究对象

根据我们的研究内容——当前在校大学生寝室“蜗居”现象展开的调查研究,我们的研究对象主要分为两个,即大学生和老师。

根据被调查学生的性质将其进行分类比较:

将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进行比较研究;

按学业绩点排名为班级前25%、前50%和之后的学生进行比较;

根据有无参加学生工作进行研究比较;

根据有无参加校内活动进行研究比较。

将调查的老师分为任课老师和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老师进行比较。

(二)研究策略

我们本次主要采用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针对老师的具体访谈的方式进行。

问卷主要涉及一下问题:

寝室“蜗居”时长、“蜗居”于寝室的原因、“蜗居”于寝室的影响,对于“蜗居”的态度等,详情请看我们的问卷调查表。

(三)针对老师的访谈,主要有以下几个流程:

1.访谈的具体操作

(1)访谈的具体方式:

半开放式。

(2)确定访谈时间和地点:

可以在课后时间或者和老师提前约定一个空余的时间进行访谈。

(3)受访者:

浙师大的任课教师、辅导员。

(4)是否打算录音:

我们要在访谈前征求被访谈者的意见,如果她们同意我们进行录音,我们需要保证对她们的录音内容进行保密。

2.设计访谈提纲

受访者怎么看待学生的寝室“蜗居”现象;(对此现象的评价及影响)

(1)受访者认为这种现象同自身有什么联系没有(是否与受访者的教育教学活动、学生事务工作等有一定的关系?

)。

(2)是否熟见学生的寝室“蜗居”现象,面对这种现象的心理感受。

(3)受访者认为这种行为对学生的成绩的影响?

(4)有无想过改善这种情况或已经尝试过进行改善以及改善后的效果如何。

(5)对于这种现象的处理办法。

3.访谈中我们要注意的问题

(1)访谈要做到由浅到深,从简到繁。

一开始尽量做到谈受访者想谈的,容易谈的问题。

在期间如果受访者跑题了,要随时注意,及时发现和引导转换,把受访者拉回到我们需要的问题方向上来。

(2)在访谈中要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受访者的身上,给予对方最大的、无条件的、真诚的关注。

如果在有把握,可控制状态下,访谈者还可以采用自我暴露的方法,来拉近访谈者与受访者之间的距离,使访谈关系变得比较轻松和平,使交谈的方式变得更加具有合作性和互动性。

(3)在访谈过程中或结束后,及时做访谈记录。

(4)在访谈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受访者的非言语行为,有必要时也要对这些非言语行为做出反应。

(5)在访谈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态度,要展现出对受访者的尊敬。

(四)整理分析资料和撰写成文

在访谈过程中,我们会收集我们所需要的资料。

让我们就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首先要对每次访谈所做的记录进行整理,对于录音,就要把录音内容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

然后把重点的,与我们研究内容相符的信息标记出来,方便与之后的撰写。

接着把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再根据理论对这些重要信息进行分析。

最后,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总结,撰写成文。

七、研究意义

关注当前在校大学生的寝室“蜗居”现象,及时、准确地掌握“蜗居”群体的思想动态,研究其思想、行为特征,能够为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其寝室“蜗居”行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巩固和促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这一课题的研究意义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寝室“蜗居”现象在大学校园的迅速蔓延,对于生活在象牙塔中、正处于成长关键阶段的大学生们来说,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系列负面的影响。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大学生成长的基础,但过度沉溺于宅居生活的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下滑着实让人担忧;长期的寝室“蜗居”必定会给大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引导和解决,势必会影响到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顺利进程。

只有高校的管理人员积极应对大学生寝室“蜗居”现象,加深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引导大学生主动走出寝室,帮助他们选择更为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推进当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2)促进大学生顺利社会化的实现。

高校的管理人员只有对大学生的寝室“蜗居”现象开展深入的研究,才能针对当前大学生寝室“蜗居”的日趋自闭的现状,帮助他们对寝室“蜗居”这种生活方式形成客观理性的认识,引导该群体对宅居生活进行反思,重燃与外界沟通与交流的欲望,促使这一群体逐步在现实人际交往中获取认同感,进而确认自我价值的存在,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实现与社会的互动与交融,从而达到顺利实现社会化的目的。

(3)增强高校教育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应对当前大学生寝室“蜗居”现象带给高校教育工作的新挑战时,只有切实开展对寝室“蜗居”现象的深入研究,对此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才能加深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蜗居”群体的关注与理解,与其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进一步准确把握大学生“蜗居”群体的思想状况、行为特征,在实践中发现并总结出对这一特殊群体开展思想、心理等方面教育的规律,不断调整高校教育的内容、方法、机制、载体等因素,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继而使高校的教育工作真正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蜗居”群体自身,不断增强高校素质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进而有力地推进高校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于大学生寝室“蜗居”现象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我们是浙江师范大学的学生,由于课程需要,需要调查一下大学生的寝室“蜗居”现象以及寝室“蜗居”的影响。

本问卷采用匿名形式,内容绝对保密,请同学放心。

希望你能据实配合我们的调查,谢谢。

专业:

年级:

性别:

男/女

1.请问您会“蜗居”于寝室吗?

A.经常会B.有时会C.基本不会

2.您“蜗居”于寝室的时间段是?

A.没课的时候B.闲来无事的时候C.不管有课没课,想待就待

3.您平均一周“蜗居”于寝室的时长是(除正常的睡觉时间外)?

A.0—28小时B.28—56小时C.56—84小时D.84—112小时

4.请问您喜欢“蜗居”于寝室吗?

A.很喜欢B.一般般C.不喜欢D.不清楚

5.请问您“蜗居”于寝室的原因是什么?

(多选)

A.缺乏追求与明确的奋斗目标B.学校生活太过无聊,出了寝室没事干

C.厌烦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D.想玩或是想睡觉

E.内向的性格所致F.喜欢待在寝室过安逸闲适的生活

G.课程本身很无聊,没有兴趣H.确实有事

I.只是不想出门J.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

K.认为人生太过空虚,没有奋发上进的动力

L.大学生活无拘无束,待在寝室可以更加随性自在

其他原因

6.请问您感觉“蜗居”于寝室对您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影响吗?

A.影响很大B.影响一般C.无影响D.不清楚

7.请问您感觉“蜗居”于寝室对您的情绪、心理状态有影响吗?

A.影响很大B.影响一般C.无影响D.不清楚

8.请问您感觉“蜗居”于寝室对您的人际交往情况有影响吗?

A.影响很大B.影响一般C.无影响D.不清楚

9.请问您感觉“蜗居”于寝室对您的未来职业规划有影响吗?

A.影响很大B.影响一般C.无影响D.不清楚

10.请问您感觉“蜗居”于寝室对您的学习成绩有影响吗?

A.影响很大B.影响一般C.无影响D.不清楚

11.您的学习成绩在专业的排名是?

A.前10%B.11%—30%C.31%—60%D.60%—80%E.80%以外

12.请问您是如何看待寝室“蜗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