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金流量管理指将现金流量作为管理重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02421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现金流量管理指将现金流量作为管理重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现金流量管理指将现金流量作为管理重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现金流量管理指将现金流量作为管理重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现金流量管理指将现金流量作为管理重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现金流量管理指将现金流量作为管理重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现金流量管理指将现金流量作为管理重心.docx

《1现金流量管理指将现金流量作为管理重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现金流量管理指将现金流量作为管理重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现金流量管理指将现金流量作为管理重心.docx

1现金流量管理指将现金流量作为管理重心

现金流量管理指将现金流量作为管理的重心,围绕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构筑的管理体系,对当前或未来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动在数量和时间安排方面所作的全面的预测与计划、执行与控制、信息传递与报告以及分析与评价。

现金流管理的具体内容既包括与现金流量预算的分工组织体系有关的一系列制度、程序安排及由其实施的预测与计划系统和由收账系统、付账系统和调度系统构成的执行与控制系统,包括借以报告一定时期终了母系统和各子系统综合运行最终结果信息报告系统对现金流量管理系统现金预算执行情况现金流量信息本身分析评价系统。

  由此可见,现金流管理是一种全面而系统的管理活动,由组织系统、运行系统和监督系统三大系统组成。

实现现金流管理必须把握五个要点。

  1.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现金流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有关决策时,一定要遵守符合价值创造导向的原则。

  2.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

管理手段通常包括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等,企业在进行现金流管理时必须综合运用上述手段,统筹安排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方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3.贯穿整个管理活动。

企业财务管理内容一般可概括为资金及其流转,包括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而无论筹资、投资或利润分配均以现金为纽带,现金是企业资金流转的起点和终点,所以应将现金流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4.充分考虑风险因素。

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现金流量管理不仅要重视现金流的数量,还要考虑现金流量的时间分布<货币时间价值原则)以及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风险管理)。

  5.以制度作保障。

再好的管理模式也必须落实到制度才可能取得效果,对现金流量管理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员、工作流程、工作要求,以及奖惩措施都要通过制度予以明确,要形成一套职责清晰、管理规范、制约有力的制度体系。

  现金流量管理的目标

  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现金流量的管理目标反映了财务管理的目标。

关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人们普遍接受的是使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

但财务界有专家认为应以资金运动最优化作为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即实现现金流增量最大化和资金存量最优化。

笔者认为,现金流量管理的目标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而现金运动最优化则是现金流量管理的具体目标。

现金作为企业的一种资产表现,是企业的血液。

现金流量是从动态角度反映现金的性质和功能,现金持有量、现金存量或现金净流量则是从静态角度对现金的反映。

因此,从动态角度来说,为了实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现金的循环运动必须实现现金流量的增长,即增强“造血”功能,和现金周转的顺利,即“供血”功能畅通;从静态角度来说,由于现金存量本身并不产生价值,企业必须合理控制现金持有量。

至于现金存量在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及投资活动中的合理安排,其实质是实现资金使用成本最小,其目的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服务于动态的现金流量增长。

总之,现金流量管理是企业为达到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运用预测、决策、控制、报告和分析等手段对企业现金流入流出时间和数量进行的一种全面的、系统的管理活动,最大限度实现现金流量持续稳定增长,以及现金周转顺利,并且要尽可能地降低静态现金持有量。

具体来说,最大限度实现现金流量在投资、筹资、股利分配活动中的合理分配,根据需要加快现金流入、延迟现金支出是现金流量管理的基本目标。

  现金流量管理所要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收支平衡,即现金流动均衡。

例如:

当企业需要发生现金流出时,必须有足够的现金流入与之配合,否则就会出现现金周转不灵,轻者导致经营受损,重者导致企业破产;而当企业取得适当的现金流入后,除尽可能维持经营需要的最低占用量,就要使充裕的现金及时寻找有利的投资机会,使现金增值。

事实上,企业现金常处于不均衡状态,因而需要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努力使其在不均衡中实现基本的均衡。

这也是现金流量管理的目标之一。

  现金流量管理的原则

  现金流量管理原则是进行现金流量管理活动所应遵循的基本规范,它是确定现金流量管理程序和方法的基础,对所有的现金流量管理行为起着规范的作用。

现金流量管理原则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系统原则

  现金流量综合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涉及资金的筹措、投放与使用以及收回与分配等方面。

这些部分相互联系组成一个整体。

现金流的管理,一项系统工程,同时还用企业战略管理的思想与方法,因此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将现金流量管理看作是从内外环境出发,协调一致。

现金流量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应具有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2、平衡原则

  指在现金流量管理中应实现现金流在数量和时间上的平衡,成本与收益的动态平衡,这一原则有以下三层含义:

  <1)现金流量数量与时间上的平衡。

任何一个持续经营企业的现金流转是不会停止的,现金的流入与现金流出同时进行。

收不抵支必然导致企业资金周转的停滞影响正常的经营,反之过多的现金流入将会使企业蒙受机会损失。

因此要合理地安排现金流转的数量与时间,以配合企业战略的实施。

  <2)比例上的平衡。

各项资产、负债和权益对现金流转影响是不同的。

长期投资在现金流转上表现为期初大额现金流出,而在以后年度中逐步实现现金流入,因此为了保证现金流转平衡一般采取长期筹资方式,只有各部分比例关系合理才能实现数量与时间上的平衡。

  <3)从会计学观点来看,企业的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必须相等。

但这只是静态的平衡,平衡原则所强调的是一个动态的平衡,企业在现金的流转中实现增值,只有满足现金的流入与流出始终处于动态的均衡才能使企业得以持续健康地运营。

  3、成本效益原则

  这一原则是理性管理主体假设的运用,只有现金流转所得收益高于其成本的方案才是可行的。

这也与平衡原则相联系,即现金流的管理不仅要保证在数量与时间上的动态平衡,而且也要保持集资成本、机会成本与投资收益间的配合,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增值。

这里仍然强调成本效益原则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运用,有时为了长远利益必须采取在短期看来成本较大的筹资方式,例如企业上市计划,在短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将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但从长远看来,企业能成功上市将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

  4、灵活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管理主体实施现金流量管理行为时,在追求准确和节约的同时,应当留有余地,以备不时之需。

这是由于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是复杂变化的,有可能出现非常好的投资机会或现金流入出现无法预见的障碍,就需要留有可调节的余地。

这也保证了财务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如何对待灵活性原则取决于管理人员预测和应对能力的大小,对待风险的态度,企业所处的环境以及企业适应环境利用环境的能力。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

其中现金流量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而中小企业因其经营管理的特殊性,其现金流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各项基本活动的进行都依赖于充裕的现金流,现金就如同企业的血液一样,对企业正常运转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现金流状况,常常是企业运营良好,财务健康的表现,而一个不健康或不顺畅的现金流状况,则将使企业或收益蒙受损失,或陷于财务吃紧乃至经营难以为继的困境。

可以说,管好企业的现金流对企业而言,既必要又重要。

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就必须加强和重视对现金流量的管理。

本文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含义、内容、地位、必要性、具体应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结合市场环境和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和完善现金流量管理的措施。

小企业应对世界金融风暴之策

作者:

李成勋来源:

添加日期:

10年03月25日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财富的创造者,还是广大国民创业与就业的平台。

所以,国内外宏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波折和震荡都会影响到企业,进而影响到广大劳动者、影响到整个社会。

      一、世界金融风暴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冲击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以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投资银行例闭为标志的世界金融危机,至今仍在肆虐、还未见底。

这场金触危机已经延伸到实体经济,使得世界上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除中国等少数国家外都已经或将出现负增长,所以,目前殃及全球的已不仅仅是金融危机而是金触--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已经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广大居民的生活造成了重大损害,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严重冲击。

      美国及西方主要国家由于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消费大幅减少,因而对外需求降低,使得进口迅速减少。

我国作为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国家,对外依存度高达60%。

我们的出口输入地主要是美国、日本和欧盟等这次金融危机严重的国家和地区。

我国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纺织品、服装、玩具和其它轻工产品及机械加工产品等方面。

这些产品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占用的劳动力特别多。

这些产品又大都是中小企业提供的。

所以,我国沿海地区为出口服务的外向型中小企业就成为世界金融危机的严重受害区。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人称: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2008年底全国中小企业歇业、停产或者倒闭的大约占7.5%。

①其中仅上半年,全国就有6.7万个中小企业破产例闭。

这主要是由于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6%强和国内当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等,使中小企业步履维艰、走投无路。

到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袭来,外部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中小企业造成了另一番巨大的困难。

这主要表现为国外订单减少、市场萎缩,产品无处销售。

在这种情况下,能源、原材料价格虽然大幅下滑,也无力购买;劳动力成本虽然有减无增,企业也无力雇佣,我国目前待就业的返乡农民工大约还有1000万人;即使国内经调整已经改行适度放宽的货币政策,一时也难以完全改变困局。

      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在美国和西方国家近来虽有一些经济反弹迹象,但未必是真正见底的表现,所以,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还在加深,外部需要持续萎缩,出口下降幅度较大,今年第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4.9%;②致使一些行业产能进一步过剩,工业增长回升乏力,经济效益继续下滑,民间投资意愿偏低;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财政收入下降,就业压力很大。

      当然,世界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除了主要是“危”以外,也带来了一些“机”。

例如:

可以借机购买国外廉价资源性产品,或到国外收购资源型企业,以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的困境;并可以借机引进海外有用人才;还可借机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在危机的强大压力下,可以促使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变出口导向型为内需导向型;并可促使企业增强应变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更可使我们认识到和注意保持和发挥我们自身制度与体制上的特有优势;等等。

      在上述经济背景下,我们应该高瞻远瞩、统筹兼顾,致力于实现转“危”为“安”、转“危”为“机”。

当务之急则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而这三“保”又都离不开“保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

      二、政府如何保企业

      大家知道,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截止2008年6月底,全国登记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企业达3383万户,从业人员达13306.5万人。

③仅以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为例,2006年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99.1%,占工业总产值的64.5%和主营业务收入的62.9%,占资产总计的60.9%,占利润总额的55.9%。

④由上可见,中小企业从个体来看,确是一个微观经济问题,但是从整体上看,它又确是一个重大的宏观经济和社会问题。

      从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可以看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对企业负有支持、扶持、指导、帮助和资助的责任。

政府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就包含了为企业服务、对企业负责的内涵。

如对一个只有300个员工的小企业来说,支持这个企业发发,就包含了支持这300个员工的发展;为这个企业服务,也就包含了为这300个员工服务。

对于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来说,为企业服务与为劳动者服务的一致性就更为明显。

所以,为企业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政府的执政理念。

      在金融危机袭击下,中小企业最感困难的问题是资金缺短。

对此,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来解救。

这些措施主要有:

      <一)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

中央财政已拨出10亿元,

      加上地方自筹资金,以加快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建立。

这些资金己下达到330个担保机构,可为4万户中小企业提供2500亿元贷款担保,同时对担保机构免征三年营业税。

      <二)为地县担保机构建立再担保机构。

为了放大担保功能,增加贷款额度,将建立再担保机构。

通过这一途径有望将2009年度的贷款额度增加到6000亿元。

      <三)开拓多种融资方式,主要的有:

在资本市场设立创业板,使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直接融资;中小企业可以组合起来发“集合债”;搭建大企业支持中小企业的平台。

      <四)增加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这项专项资金今年已增加到96亿元。

还须建立必要的协调机构,使分散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及商务部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得以合理运用。

      <五)为中小企业在技术与管理咨询、培训、开拓市场等方面搭建平台,以便相互交流信息、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以上各项,主要体现政府运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税收政策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此外,政府还应在发展战略、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区域政策、对外经济政策、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支持与服务。

      三、中小企业自我保护和发展之策

      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如何增强信心、应对危机、实现自保、争取转危为安、转危为机,这里提出如下战略对策。

      1.采取积极的收缩战略。

      企业的经营战略按其态势划分有:

进攻战略、稳定战略和退却战略,也可称作扩张战略、平稳战略和收缩战略。

金融风暴袭来,首当其冲的外向型中小企业不能简单地硬碰硬,应该避其锋芒,采取退却战略。

退却也叫收缩。

但收缩不等于消极退却,可以是积极的退却和收缩。

所谓积极的收缩战略,就是要养精蓄说、蓄势待发,并可进行适当的扩张。

采取这种积极的收缩战略,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经营状态,可以分别采取以下对策:

<1)坚守阵地、精耕细作、收缩战线,等待时机。

避免进入自己不熟悉的阵地、去打无把握之仗。

<2)不离主业、延伸开发、步步为营、谨慎从事。

实行以旧业为核心的多元化经营战略。

<3)离地不离业、寻求利润新空间。

“守业而移地”的风险小于“守土而转业”的风险。

所以,为了保持一定的利润率采取“离地不离业”的策略是可选择之策。

      2.实行谨慎的扩张战略

      在金触风暴袭击下,损失较小而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可以实行谨慎的扩张战略。

向哪里扩张,可以有选择地向外地、向境外、向旧业之外的行业发展,但鉴于整体环境条件不利,所以,扩张须有度、不可大踏步前进。

具体而论有以下几种方式:

<1)走出国门、到更滞后的发展中国家去。

由于当地土地、人力、原材料价格低廉,便于实施低成本战略。

<2)走出国门,到已成为危机重灾区的发达国家去,不是收购银行而是收购资源性企业,以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的困境。

<3)谨慎地进入低门槛的行业,开拓新疆域,如大胆进入文化产业。

虽然是进入了新的业务领域,但由于投入少、门槛低,即使失败,也不致损失惨重。

<4)少量的、有条件的外向型企业可以考虑转营内需业务,将来也可内外业务兼营,但大部分外向型企业不应转业,由于外需还会恢复。

所以,应在自主创新、提升竞争力上下功夫。

<5)有条件的外向型企业,应该鼓起勇气、打攻坚仗。

为此,要深入市场调研,强化研发,开发新产品和产品新功能,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服务方式,向纵深发展,打造新局面。

<6)乘机招聘海外人才,为业务扩展充实人力资源。

      3.增强企业软实力、打造竞争新优势

      “软实力”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约瑟夫·奈教授在他的《注定领导》一书中提出的。

他将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部分。

硬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力、科技力和军事力;软实力则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包括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的吸引力、民族精神和社会文化的感召力、政治动员力、运作国际组织的能力等。

目前,美国的高层智囊正在加强研究软实力特别是重估中国的软实力。

不久前,美国华盛顿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提出了一份题为《中国软实力及其对美国的影响:

两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与竞争》大型报告。

这个中心为了配合美国外交政策的调整,还提出了“巧实力”概念,并且成立了由民主党战略专家约瑟夫·奈和共和党著名外交专家理查德·阿M蒂奇为首的跨党派“巧实力”研究委员会。

⑥可见,美国对软实力研究的重视;同时也可看到美国对软实力的研究主要是服务于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

我们对软实力的重视从宏观上说,是为了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从微观上讲,是为了增强我们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的软实力是相对企业的资金、技术、设备、专利、人力资源等硬实力而言的企业决策力、应变力、凝聚力、影响力等。

多少年来人们只重视看得见、摸得着的企业硬实力,而忽视软实力的价值。

但在金融风暴冲击下,人们容易发现和重视这些软实力的作用。

所以,为了应对挑战、战胜危机,更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培育和增强企业的软实力:

<1)提高企业领导者和领导集体的经营决策能力,特别是要强化战略意识、优化战略思维与提升战略决策能力。

<2)在提高全体员工包括思想、道德、专业技能、组织能力、文化素养等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推进高水平的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实现群策群力。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时俱进,提升企业全体员工文化观念,实现企业的理念认同、愿景认同和行为方式认同,增强企业凝聚力。

<4)优化企业形象建设,增强企业的形象力。

不应只看重企业的硬仲形象和咋为企业标志的形象,更应重视企业人呈的行为形象。

企业领导者、管理者和一般员工的一言一行,都是在表现企业的形象,包括讲诚信也是形象建设。

<5)努力打造品牌。

品牌是企业内在实力的表现,也是企业对社会的承诺。

品牌建设的积累效应很重要,所以,打造品牌起步宜早不宜晚。

<6)扩大企业影响力,包括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吸引力、辐射力等。

<7)与相关企业结成战略伙伴,优势互补,协作共济,提高战略协作力,以获取1加1大于2的效果。

<8)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优化和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拥有的一种垄断性的、不能被人模仿、别人也无法窃取的一种力量。

企业有了核心竞争力,就可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坚持基本竞争战略。

不论何种企业,也不论企业处于何种发展阶段,还不论企业处于收缩还是扩张状态,都要坚持运用“低成本”、“差异化”、“集中一点”、“创新制胜”和“快速反映”等五种基本竞争战略。

这五种基本竞争战略的前三种,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于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后两种是作者从大量成功企业的实践中提炼出并增补进去的。

波特的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一点战略,说到底就是我国传统商业文化中古已有之的“物美价廉”战略。

“差异化”就是追求“物美”,“低成本”就是追求“价廉”;“集中一点”是指如果不便全部实现“物美价廉”,则可在某一点上即某种商品或某种商品的某种功能上实现“物美价廉”也是可行的。

      我认为在基本竞争战略中增补“创新制胜”战略和“快速反映”战略是完全必要的。

      增补“创新制胜”战略之所以必要,是由于企业本应就是一种创新组织。

能创新,则生存和发展;不能创新,就失败和被淘汰。

创新无所不在,创新也无时不在。

企业只有坚持创新才能制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创新包括理念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设备创新、材料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销售网罗和销售方式创新及市场选择创新等等。

企业的创业期要创新、成长期和发展期要创新、成熟期和衰落期更要创新。

有了创新就可以做强、做优、做大,反之,企业还会由强变弱、由优变劣、由大变小。

在企业遇到外部危机冲击时,就更要靠创新来抵御风险、战胜困难、转危为机。

      增补“快速反应”战略之以必要,是由于“兵贵神速”。

商战如兵战。

兵战要快速,商战一样要快速。

捕捉商业信息要快速、形成决策要快速、业务运作要快速、结果反馈要快速。

快速就是商机,快速就是效益,快速就是竞争力。

在危机的风暴袭击到头顶的时候,更要一切都须快速反映。

由于此时此刻时间能够决定胜负。

      下面让我们关注一个与快速反映有关的最新故事。

我们知道,美国雷曼兄弟投资银行是2008年9月15日上午10点钟宣布向法院申请破产倒闭的。

然而就在这时:

2008年9月15日上午10点零10分,德国国家发展银行

这当然像肉包子打狗一样:

有去无回。

显然,这是一个十分愚蠢的行为。

把一笔本不该支付的巨款白白送给了一个已经放弃经营“客户”。

这个被全球耻笑的故事的发生,就在于德国国家发展银行从上到下都知道美国雷曼兄弟投资银行很快就要跨台,但谁都没有注意到在他们决定到期向这个雷曼兄弟银行付款的10分钟内美国金融界的动态,没有迅速捕投雷曼兄弟银行倒闭的信息。

虽然一个小文员特鲁克在10点零3分时曾经在网上看到雷曼倒闭的信息,并把它写成纸条放到了高级经理希特霍芬的办公桌上,但由于这位经理工间休息时去喝咖啡了,回来后也没有把小纸条上的这个重大信息同到期要向雷曼付款的事情联系起来。

即使这位高级经理注意了这个重大信息,但等到他到办公室时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由于在几分钟前本行的3亿欧元已经打入了雷曼兄弟银行的账户了。

      上述蠢事不可能多有,但也不一定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快速捕捉重要的信息。

下面还是让我们多了解一些我国企业如何应对风暴、战胜危机的事迹。

这里不妨先让我们看看东南沿海地区汕头市的中小企业是怎样以“自变”应“外变”、以“创新”应“风暴”的案例。

      在金融危机袭击下,汕头市中小企业表现出了顽强的抗风险能力。

在2008年,全国同行业出口产值普遍下滑的情况下,汕头市纺织服装行业、日化行业和玩具行业仍然保持较快增长。

汕头市2008年新增的6.3万个城镇就业岗位、转移的5.4万个农村富余劳动力,也都是在中小企业实现就业的。

      在金融风暴袭击下,国内纺织服装行业遭到了冰冻刺骨的寒冬,一些企业减产、停产,甚至倒闭。

汕头市的纺织服装企业也深受其害,大多数企业接单数量下滑,企业也不敢接大单、长单。

然而汕头市纺织服装企业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坚持以创新应对危机。

其创新之一:

市场选择创新。

汕头市针对国际金融危机下主要出口市场购买力降低的事实,中小企业及时调整了市场选择战略,从出口高档玩具向中档玩具转变,避开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美、日市场,向东盟、香港和欧盟等三大市场转移,结果保持了出口的增长。

其创新之二:

品牌创新。

一般而论,一种产品有一个品牌,或者一类产品有一个品牌,但是汕头市玩具生产集中地澄海区则不同,它打造了一个集体商标也即地区品牌:

“澄海玩具”,并已得到国家工商总局的批准,这就使澄海区200多家玩具企业都有了自己的商标,从而使他们的玩具能够比较顺利地进入境内外市场。

其创新之三:

技术更新。

汕头博赢剌绣公司引进加自创使技术领先、赢得了市场。

它引进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一针两片”绣花机,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并研发了一系列新产品,抓住时机做好市场定位。

结果企业订单不减反增近50%;员工不裁反增聘了许多科技人员和熟练技工。

      汕头中小企业危中求变、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