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案详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94044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咬文嚼字教案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咬文嚼字教案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咬文嚼字教案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咬文嚼字教案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咬文嚼字教案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咬文嚼字教案详案.docx

《咬文嚼字教案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咬文嚼字教案详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咬文嚼字教案详案.docx

咬文嚼字教案详案

《咬文嚼字》教案(详案)

课堂展开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2分钟)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涌。

”两句诗是构思了三年才得来的,一吟起来就双泪长流,这是古人咬文嚼字的经典例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现代汉语词典》中咬文嚼字有三种解释,

(1)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2)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

既然“咬文嚼字”的解释都是些不好的含义,那朱光潜先生为什么还会写这样一篇文章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来看一看朱光潜先生究竟是如何咬文嚼字的,这对我们养成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着怎样的指导意义。

(板书题目、作者)

二、课堂展开

(一)教学目标(1分钟)

(1)重点词语:

嚼、涎、憎恶、锱铢必较、箭镞、岑寂、付梓、烟榻,清沁、斟酌、陈言务去(重点词语是需要同学们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的,课后我们要做作业,这些词语会在作业里面中重点讲解)

(2)明确文章中心思想,文字和思想的关系,明确炼字实际上炼的是思想感情,在阅读和作文时要有咬文嚼字的态度。

(3)学习作者举例论证的手法,谋篇布局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作者简介(2分钟)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

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

主要代表作有:

《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西方美学史》等。

  

(三)课文讲解

1、第一、二段(13分钟)

问题1:

下面的例子,请同学们看一下,你会选什么句式?

为什么?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语气更坚决)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结构不同,不合逻辑)

“你这贱人!

你这淫妇!

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

你这你这……”(极端憎恶,情感强烈)

“你是贱人!

你是淫娃!

你是你是大虫口里倒涎,你是你是……”

《红楼梦》:

“你是个好小子”(表假定语气,讽刺意味)“你这个好小子”

总结:

语言表达和思想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所以,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

例子: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这是五代著名诗人其乙的《早梅》中的两句

故事梗概:

五代著名诗僧齐乙一次在下了一夜大雪的早上,发现有几枝梅花已经开了,觉得开得很早,为了突出一个“早”字,便写了一首《早梅》诗,其中有两句是: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他对这两句诗很满意,便高兴地拿着这首诗去请教诗友郑谷。

郑谷看了几遍后评点说:

“数枝梅花开已经相当繁盛了,不足以说明‘早’,不如把‘数枝’改为‘一枝’更贴切。

”齐己听了,认为改得很好,欣然接受,并向郑谷拜谢,后人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师”。

2、讲解第三、四段(10分钟)

过渡句: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咬文嚼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情感,我们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精神,要做到锱铢必较。

问题2:

下面三个句子,那一个更好?

为什么?

(多媒体呈现例子)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入石矣。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复更射,终不能入。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

视之,石也。

第一句分析:

“广出猎”交代事情发生的背景,“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产生误会,“以为”是广以为,心理描写,“中石没镞”,箭头射入石中,说明广射箭的技艺高超,“视之,石也”,这里是动作描写,一看,是石头啊,有惊讶的语气,很生动,“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就又射石头,最终未能射入石中,因为误会,所以产生了“中石没镞”的美丽意外,另外两句都没有表达这些含义。

提示:

这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完全不同,我们咬文嚼字时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不能为了咬文嚼字而咬文嚼字。

3、讲解第五段(8分钟)

请同学们读第五段,思考问题:

问题1:

“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各有什么样的意境?

(在文中找出答案),你认为哪一句更好?

(言之成理即可)你的感想?

意境:

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

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

联系上下文,“僧推月下门”要调和一些

感想:

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感情,也是推敲作品的意境,不同的字眼表达不同的意境,使用什么字眼,要由表达的意境决定。

在这里,作者朱光潜认为推比敲好,是从全诗的语境来说的,而韩愈的将推改为敲,也是有道理的,在寂静的夜晚响起敲门声,可以以动衬静,显得夜晚更加寂静,这说明文字的推敲要和情感联系,文字的运用要符合情感。

例子:

朱自清的《春》中有关春草的描写: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这个句子中哪些词用得好?

为什么?

“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经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感觉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感情。

还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赋予小草以人的动作,给予其生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总结:

(2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前5段,第一、二段通过郭沫若先生有关“你是”“你这”“你有”三种句式的斟酌,举了《红楼梦》《水浒》中关于这三种句式的例子,说明咬文嚼字就是炼字,斟酌字句;第三、四、五段通过写王若虚对《史记》中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贾岛推敲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要咬文嚼字,,文字是用来表达思想情感的,要注重文字和思想的联系,文字的运用要符合全诗的语境。

板书设计:

咬文嚼字

朱光潜

炼字——思想情感

文字增减——意味不同

推敲文字——意境不同

第二课时

总结上节课的内容:

(2分钟)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5段,第1、2段“你是”“你这”“你有”三种句式的例子,说明不同的文字表达不同的思想情感,炼字要根据我们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去炼字;第3、4段中有关王若虚对《史记》中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作者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

文字并不是越简洁越好,文字是用来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字不同,意味不同,我们不能为了练字而炼字,炼字时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第5段中关于推敲的例子,同学们的理解都很好,作者朱光潜认为推比敲好,是从上下文的语境来分析的,符合冷寂的场合,而韩愈将推改为敲,也自有他的道理,文字的表达,要符合语境和思想情感,像韩愈、贾岛这样的大家在文字上尚且如此推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更应该有咬文嚼字的态度。

4、讲解六、七段(12分钟)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我们应该如何咬文嚼字,请同学们看第6段,我们来看一下“烟”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烟的直指意义大家都知道吧,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烟的联想意义,烟的联想意义书上写到了这些,我们主要来看一下“一川烟草”,请同学们看注释,“一川烟草”就是很大的一片草,看起来像烟一样,前面写到“试问闲愁都几许?

”问的是愁有多少,就用一川烟草来回答,说明愁的多,后面紧跟着“满城风絮”,说明愁就像那满城飘飞的柳絮一样,“梅子黄时雨”,梅子黄时的雨水总是下个没完,更增添了无边无际的愁绪,作者运用这么多联想意义来写愁绪,使愁绪更加形象化,好像就是我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请同学们自己在书上勾画一下有关联想意义、直指意义、科学的文字、文字的文字的描述。

“烟”的直指意义:

燃烧体冒的烟

联想意义:

迷离不易捉摸,可以使人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

直指意义:

指载在字典上,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

联想意义:

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积累的种种关系。

科学的文字——直指意义,固定的,类型

文学的文字——联想意义,游离的,个性

看书运用联想,体会“独携天上小龙团,来试人间第二泉”,看看苏轼是怎样运用字的联想意义的。

夜晚,月影朦胧,山间泉水旁,作者正在喝“小龙团”茶,赏月,由“小龙团”茶的团作者想到了团圆,进而想到了天上的月亮,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照在泉水里,也照在人的身上,使人有一种清静舒适的感觉,作者喝着泉水跑的清茶,清茶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作者运用联想,抓住这种清沁肺腑的感觉,所以便有了“独携天上小龙团,来试人间第二泉”这名句,作者在这里用了比喻和对偶,写出独处清静,怡然自乐的心境。

作者对这两句诗的剖析说明这样的道理:

用字的难度在于意义的控制与确定。

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的,难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例子:

“山”“水”是我们日常写作中常用的词语,请同学们说出“山”“水”的联想意义的词语或句子。

山:

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

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山高皇帝远

2、形状像山的:

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

亦称“房山”)。

如:

在山的那边

3、形容大声:

山响。

山呼万岁,山嚷怪叫。

水:

水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百姓);

外水、肥水(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

这衣服洗过两水了(比喻洗的次数)

第七自然段(8分钟)

问题:

例子讲解:

从作者对“柳面桃腰”的评述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产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应”,袭用陈词滥调。

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往深一层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

这些例子都是比较高深的,同学们一般都不常用到,下面我们就一些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套板反应”的例子来分析一下。

作文中的固定模式:

新的“八股”式的文章

作文中常用的固定句式。

这些固定模式和固定句式的运用,使得我们的文章没有新意,不能打动人心,所以,我们在作文时要做的就是创新,突破文章的固有模式,写出有新意的文章。

总结:

(1分钟)

套板反应有这么多的弊端,要克服套板反应,我们要做的就是“惟陈言之务去”,推陈出新。

5、讲解第八段(2分钟)

问题:

从课文中,可以看到作者“咬文嚼字”的极高水平,这对我们“咬文嚼字”有什么启示?

(在第8段找出答案)

运用文字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精神;

日常阅读和写作要养成好习惯,随处留心玩索,要勤奋,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

要推陈翻新,时时要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6、总结全文(3分钟)

《咬文嚼字》是一篇以论文的形式写成的随笔,全篇可分为什么是咬文嚼字?

为什么要咬文嚼字?

怎样咬文嚼字?

文章的1、2段写的什么是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咬的是思想情感,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第3、4、5段写的是为什么要咬文嚼字?

因为文字是表达思想情感的,不同的文字,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不同的,3、4段说明文字的使用要符合语境,第5段说明不同的文字表达的意境不同,这些都是我们要炼字的原因;

6、7、8两段说的是怎样咬文嚼字,咬文嚼字要用到字的联想意义,6、7两段分别从联想意义的正用和误用两个方面的对比论证来说明怎样咬文嚼字。

文章的最后一段是全文总结,说明咬文嚼字要有严谨精神,要懂得推陈出新,追求艺术的完美。

作者通过这些正误例子的对比论证来谋篇布局,例子和观点紧密结合,由所举的例子提炼出观点,使得文章更有说服力,条理清晰,在日常的作文中,我们要学习作者这些写作的方法,也使自己的作文有理有据,周密精要,让读者自然而然地接受你的观点。

板书设计

三、结束

讨论课后第二题(14分钟)

朱光潜在本文中所说的咬文嚼字,是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单就阅读说,就是要求精读,不放过一字一句,要细细咀嚼文字的意味。

精读,就是古人说的,做到“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逐步进入“字会、意会、情会、理会、神会”的境界。

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中讲的是另一种读书方法。

他认为,读书主要在于“会意”,就是领会书的精神,而不要去做繁琐、牵强的解释。

像读经典著作,就是要领悟它的精神实质,而不能只死抠它的一些字句。

这两种读书方法各有长处和局限性。

对于学生来说,应以精读为主。

板书设计:

咬文嚼字

朱光潜

炼字——思想情感

文字增减——意味不同

推敲文字——意境不同

正用——丰富意蕴

联想意义

误用——产生流弊

启示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