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练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83582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1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练习题.docx

《初中物理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练习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练习题.docx

初中物理练习题

绝密★启用前

一、单选题

1.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

A.质量B.重力C.时间D.路程

2.测量“国际单位制选定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可用下列哪一组仪器(  )

A.米尺、弹簧测力计、秒表B.米尺、弹簧测力计、打点计时器

C.量筒、天平、秒表D.米尺、天平、秒表

3.某质点做直线运动,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为v=-3t+4(式中时间的单位为s,速度的单位为m/s),以初速度方向为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的初速度为1.5m/sB.质点的初速度为-4m/s

C.质点的加速度为3m/s2D.质点的加速度为-3m/s2

4.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这一理想化模型就是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

用同样的方法建立的概念是(  )

A.位移B.弹力C.自由落体运动D.加速度

5.在恒力F作用下,a、b两物体一起沿粗糙竖直墙面匀速向上运动,则关于它们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一定受到4个力

B.b可能受到4个力

C.a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

D.a与b之间不一定有摩擦力

6.如图所示是我国用长征火箭发射“嫦娥一号”卫星时的壮观情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对向下喷射气体的作用力小于喷射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

B.火箭对向下喷射气体的作用力先产生,喷射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后产生

C.喷射气体对火箭向上的作用力大于火箭的重力

D.发射过程火箭处于失重状态

7.如图甲、乙所示,细绳拴一个质量为

的小球,小球分别用固定在墙上的轻质铰链杆和轻质弹簧支撑,平衡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

,轻杆和轻弹簧均水平。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情境中,小球静止时,细绳的拉力大小均为

B.甲图所示情境中,细绳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C.乙图所示情境中,细绳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D.甲、乙两种情境中,细绳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均为

10.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块受水平恒力F的作用而运动,在其前方固定一个轻质弹簧,如图所示,当物块与弹簧接触并将弹簧压至最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接触弹簧后立即做减速运动

B.物块接触弹簧后先加速后减速

C.当物块的速度为零时,它受到的合力为零

D.当弹簧处于压缩量最大时,物块的加速度等于零

12.如图所示,网球运动员用球拍回击飞来的网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网球对球拍的作用力是由于网球发生形变引起的

B.网球先对球拍有力的作用,球拍才对网球有力的作用

C.球拍击网球的力大于球撞击球拍的力

D.网球对球拍的力和球拍对网球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13.学习物理除了学习知识之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关于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研究瞬时速度时,用到了极限法

B.在研究物体重心概念时,用到了等效法

C.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过程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D.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式时用到了微元法

14.甲、乙两物体从同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如图所示,甲图是甲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乙图是乙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均做曲线运动

B.甲、乙在6s都第一次回到出发点

C.0~2s内甲乙位移相同

D.6s内甲乙路程相同

15.如图所示,用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轻绳a和水平轻绳b共同固定一个小球,这时绳b的拉力为F1。

现在保持小球在原位置不动,使绳b在原竖直平面内,逆时针转过θ角固定,绳b拉力变为F2;再转过θ角固定,绳b拉力变为F3,则(  )

A.F1<F2<F3B.F1=F3>F2

C.F1=F3<F2D.绳a拉力一直增大

16.跳水运动员训练时从离水面5m高跳台双脚朝下自由落下,某同学利用手机的连拍功能,拍摄了多张照片。

从其中两张连续的照片中可知,运动员双脚离水面的实际高度分别为4.2m和1.8m。

由此估算手机连拍时间间隔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

A.0.1sB.0.2sC.0.3sD.0.4s

17.大型商场和超市的自动扶梯分为两种,一种有台阶,另一种无台阶,如图所示。

在没有顾客乘行时,这两种自动扶梯都以较小的速度匀速运行。

当有顾客乘行时,自动扶梯经过先加速再匀速两个阶段运行。

设两种扶梯加速时加速度相同,则电梯在运送顾客上楼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运行时,无台阶自动扶梯对乘客的支持力较大

B.加速运行时,无台阶与有台阶扶梯对乘客的支持力相同

C.匀速运行时,无台阶自动扶梯中,乘客不受摩擦力

D.匀速运行时,有台阶自动扶梯中,乘客不受摩擦力

18.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50kg的沙发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两人同时从背面和侧面分别用F1=120N、F2=160N的力推沙发,F1与F2相互垂直,且平行于地面。

沙发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沙发不会被推动

B.沙发将沿着F1的方向移动,加速度为0.6m/s2

C.沙发将沿着F2的方向移动,加速度为0.2m/s2

D.沙发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

二、多选题

19.2020年9月,某校举行了秋季运动会,同学们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面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当他撞线时可以简化为质点

B.高一女子400米年级纪录为59.5s,其中59.5s为时间间隔

C.在高一男子200米比赛中,某同学用25秒的时间跑完,则他的平均速度大小小于8m/s

D.某同学在高一男子实心球比赛中成绩为12.8m,其中12.8m为实心球出手后的位移大小

20.货车和客车在平直公路上同一车道行驶,客车在前,货车在后,突然出现紧急情况,两车同时刹车,刚开始刹车时两车相距20m,刹车过程中两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车刹车时客车的加速度比货车大

B.在t=5s时刻两车相距最近

C.两车会在客车停止之后发生追尾事故

D.两车相距最近的距离为7.5m

22.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

,分别拉物体A、B、C,所得加速度

与拉力

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A、B直线平行,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23.杂技表演的安全网如图甲所示,网绳的结构为正方形格子,O、a、b、c、d……网绳的结点。

安全网水平张紧后,若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并恰好落在O点上,该处下凹至最低点时,网绳dOe、bOg均为120°张角,如图乙所示,则表演者从接触安全网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少

B.加速度逐渐增大

C.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D.在最低点每根绳子张力为

mg

24.如图所示,一个渔民正把自制的两个虾笼从水里缓慢拉出来,此时虾笼A已经拉出水面,虾笼B还未完全出水面,轻质绳索1和绳索2均被拉紧,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60°和30°。

已知虾笼A、B的重量均为G,由此可知(  )

A.绳索1上的拉力等于GB.绳索2上的拉力等于G

C.水对虾笼B的作用力等于GD.水对虾笼B的作用力小于G

25.在一块固定的倾角为θ的木板上叠放质量均为m的一本英语词典和一本汉语词典,图甲中英语词典在上,图乙中汉语词典在上,已知图甲中两本书一起匀速下滑,图乙中两本书一起加速下滑。

已知两本书的封面材料不同,但每本书的上、下两面材料都相同,近似认为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设英语词典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汉语词典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英语词典和汉语词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μ1一定小于tanθ

B.μ3一定等于tanθ

C.图乙中汉语词典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是μ1mgcosθ

D.图甲中英语词典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是μ3mgcosθ

三、实验题

26.在用DIS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先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重物通过滑轮用细线拉小车,在小车和重物之间接一个不计质量的微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发射器)随小车一起沿水平轨道运动,位移传感器(接收器)固定在轨道一端.实验中力传感器的拉力为F,保持小车(包括位移传感器发射器)的质量不变,改变重物重力重复实验若干次,得到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如图(b)所示.

(1)小车与轨道的滑动摩擦力f=________N.

(2)从图象中分析,小车(包括位移传感器发射器)的质量为________kg.

(3)该实验小组为得到a与F成正比的关系,应将斜面的倾角θ调整到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8.某同学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如图所示∶将橡皮条一端固定于P点,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位置O点,这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1.70N、方向沿OA,F2=2.00N、方向沿OB。

若橡皮条的活动端仅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到位置O,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00N、方向沿OC。

(1)规定1cm长的线段表示1N的力,用力的图示法分别画出F、F1、F2___________;

(2)以F1、F2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若F1、F2所夹的对角线为F′,根据题中给出的标度得出F′=________N(保留三位有效数字);通过比较F与F′的大小和方问,即得出实验结论。

29.图1为某实验小组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的总重力作为细线对小拉力的大小。

(1)某同学想用砂和砂桶的总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时需要平衡摩擦力

B.砂和砂桶的总重力要远大于小车的总重力

C.实验时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D.实验进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2)如图2所示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22cm、SBC=4.65cm、SCD=5.08cm、SDE=549cm、SEF=5.91cm、SFG=6.34cm。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作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有甲、乙、丙、丁四个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a~F的图像如下图所示,对于这四个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甲组未平衡摩擦力

B.乙组平衡摩擦力过度

C.丙组小车质量太大了

D.丁组不满足m远小于M的条件四、填空题

30.一质量

的物体,放在倾角

的光滑斜面上,从静止开始下滑,下滑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

;如果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则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

;如果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且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不变(

),则需要用与斜面平行的拉力

作用,则

_________

五、解答题

31.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

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

以内。

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3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的物块

,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相连,处于静止状态,细绳与水平夹角

已知

(1)细绳的拉力

为多大?

(已知同一根细绳拉力处处相等)

(2)细绳对物块

拉力的竖直分力

为多大?

(3)物块

受到的摩擦力

为多大?

34.冬天下雪后户外放置的汽车顶上会留下厚厚的积雪,有一司机清理积雪时在车顶O处留下一块质量m=2kg的积雪(可视为质点),已知车顶前后A、B间距离l=3m,积雪到A处距离s=1m,如图所示,g取10m/

(1)由于车顶温度较低,积雪与车顶间的动摩擦因数

=0.6,当汽车从静止开始以3m/

加速度运动时,求积雪受到的摩擦力f。

(2)若司机打开空调使车内温度升高,导致积雪与汽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变为

=0.25,汽车仍以3m/

加速度启动,求积雪滑到A处所用的时间t

(3)若汽车缓慢启动,积雪与汽车无相对滑动,积雪与车顶间的动摩擦因数

=0.25,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运动。

由于前方突发事故,司机以5m/

的加速度开始刹车,试通过计算判断在汽车速度降为36km/h的过程中,积雪会不会滑到B处落到前挡风玻璃上而发生视线阻挡?

35.一种型娱乐器械可以使人体验超重和失重感觉。

一个可乘坐二十多人的环形座舱套装在竖直柱子上,由升降机送上离地面79m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下落。

当落到离地面高39m时开始制动,之后做匀减速运动,在下落到离地面14m高处时速度刚好减小到零,(g=10m/s2)求:

(1)座舱自由下落的时间;

(2)座舱从最高点到最低点所用时间。

保留3位有效数字

36.如图所示,儿童游乐场中有一半球形的碗状装置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装置的内半径为R=5m,在其内表面有一质量为8kg的小孩(视为质点)从底部A点向上缓慢爬行,小孩与内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设小孩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

(1)当小孩爬到某一点B处时(半径OA与OB夹角为30°),求小孩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若小孩从底部A向上缓慢爬行到达的最高位置为C,求此过程小孩爬升的竖直高度。

37.某教师在讲牛顿运动定律应用的课堂上,做了如下实验∶将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铁块放在薄木板上,老师水平用力抽走木板,同时保证桌子上的小铁块“不动”(肉眼观察不到小铁块的位置发生变化)。

若小铁块和木板的质量分别为m和M,小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小铁块与桌面问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重力加速度为g,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

(1)当小铁块相对木板发生运动时,求小铁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要使小铁块相对板发生运动,求木板所受拉力应满足的条件;

(3)若人肉眼感知物体“不动”的最大距离l=1.8mm,m=0.1kg,M=0.2kg,μ1=0.12,μ2=0.24,g=10m/s2,小铁块与木板左端的距离d=28.8mm,教师要使小铁块“不动”需要提供的最小拉力F是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