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8355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70 大小:10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医学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医学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0页
医学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0页
医学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

《医学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1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

医学生物化学习题集

 

医学生物化学习题集

 

兰州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2006年9月

前言

应广大同学的要求,我教研室依据全国统编教材《生物化学》第六版(周爱儒主编)编写了这本习题集。

以便协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生物化学这门课程,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及兴趣。

与以前的习题集相比,我们相对增加了一些关于分子生物学方面的习题。

本习题集适合临床、预防、口腔、影像医学,检验、护理、妇幼、中西医结合本科及药学本科生使用。

本习题集分为21章,其中第19章由同学自学,不另编写习题,第22和23章合为一章编写。

每章又分为六种题型:

1.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2.多选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3.填空题;4.判断题;5.名词解释;6.问答题。

参考答案部分主观题有些只有答案要点,目的是让同学通过认真阅读课本以及一些相关的教材能够自己找出完整答案,提高同学学习的自主能动性,防止一些光看答案不做题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有些习题的深度超出了本教材,供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使用。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2006年9月

目录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5

第三章酶8

第四章糖代谢14

第五章脂类代谢21

第六章生物氧化26

第七章氨基酸代谢30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34

第九章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39

第十章DNA的生物合成43

第十一章RNA的生物合成47

第十二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51

第十三章基因表达调控55

第十四章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59

第十五章细胞信息传递64

第十六章血液的生物化学70

第十七章肝的生物化学72

第十八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75

第二十章癌基因与抑癌基因81

第二十一章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84

第二十二章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87

第二十三章基因组学与医学87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单选题

1.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4克,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克

A.2.00B.2.50

C.6.40D.3.00

2.在生理条件下,下列哪种氨基酸带净正点荷()

A.半胱氨酸B.谷氨酸

C.赖氨酸D.色氨酸

3.下列蛋白质分子中的结合力,哪种不属于次级键()

A.二硫键B.氢键

C.离子键D.疏水作用

4.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A.中和电荷,破坏水化膜

B.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

C.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点系数

D.调节蛋白质溶液的等电点

5.溶液的pH大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蛋白质带()

A.正电荷B.负电荷

C.不带电D.不能判断

6.寡聚蛋白质的单个亚基不具有()

A.一级结构B.二级结构

C.三级结构D.四级结构

7.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

A.溶液的pH值大于pI

B.溶液的pH值小于pI

C.溶液的pH值等于pI

D.溶液的pH值等于7.4

8.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属于下列哪一项()

A.L-β-氨基酸B.D-α-氨基酸

C.L-α-氨基酸D.D-β-氨基酸

9.280nm波长处有吸收峰的氨基酸为()

A.丝氨酸B.谷氨酸

C.蛋氨酸D.色氨酸

10.有关蛋白质三级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有生物活性

B.亲水基团多位于三级结构的表面

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由次级键维系

D.三级结构是单体蛋白质或亚基的空间结构

11.不能使蛋白质沉淀的试剂是()

A.重金属盐B.有机溶剂

C.浓NaOH溶液D.生理盐水

12.下列氨基酸中含羟基的是()

A.谷氨酰胺,天冬酰胺

B.丝氨酸,苏氨酸

C.苯丙氨酸,酪氨酸

D.亮氨酸,缬氨酸

13.蛋白质的α–螺旋的特点有()

A.多为左手螺旋

B.螺旋方向与长轴垂直

C.氨基酸侧链伸向螺旋外侧

D.肽键平面充分伸展

14.下列正确描述血红蛋白概念是()

A.血红蛋白是含有铁卟啉的单亚基球蛋白

B.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为S型

C.血红蛋白不属于变构蛋白

D.血红蛋白的功能与肌红蛋白相同

15.蛋白质的空间构象主要取决于()

A.肽链氨基酸序列

B.α–螺旋与β–折叠

C.肽链中的肽键

D.肽链中的氨基酸侧链

二、多选题

1.蛋白质中有一些氨基酸是在合成后才由前体转变而成的,它们是()

A.脯氨酸B.羟脯氨酸

C.丝氨酸D.羟赖氨酸

E.胱氨酸

2.关于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正确说法是()

A.一种蛋白质只能存在一种二级结构

B.多肽链本身折叠盘曲而形成

C.主要为α–螺旋和β–片层结构

D.二级结构稳定的键是肽键

E.二级结构的类型由多肽链的氨基酸组成决定

3.分离提纯蛋白质的方法有()

A.有机溶剂法B.盐析

C.电泳D.透析

E.层析

4.蛋白质沉淀,变性和凝固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沉淀后必然变性

B.蛋白质凝固后一定会变性

C.变性蛋白质一定会凝固

D.变性蛋白质不一定会沉淀

E.变性就是沉淀,沉淀就是变性

5.蛋白质一级结构()

A.是空间结构的基础

B.是指氨基酸序列

C.并不包括二硫键

D.与功能无关

E.分子中一定有许多肽键

6.蛋白质结构域是指()

A.有特定的功能

B.折叠的较为紧密的区域

C.属于三级结构

D.存在每一种蛋白质中

E.与功能无关

三、填空题

1.多肽链中氨基酸的_____________称为一级结构,主要化学键为__________。

2.蛋白质二级结构是指_______________的相对空间位置,并______氨基酸侧链的构象。

3.α–螺旋的主链绕_________作有规律的螺旋式上升,走向为_______方向,即所谓______螺旋。

4.蛋白质空间构象的正确形成,_________为决定因素,还需要一类称为___________的蛋白质参与。

5.血红蛋白的氧解离曲线为_________,说明第一个亚基与氧气结合可__________第二个亚基与氧气结合,这被称为__________效应。

6.蛋白质颗粒在电场中移动的速率主要决定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种分离蛋白质的方法称为________。

四、名词解释

1.蛋白质的等电点

2.α–螺旋

3.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4.分子伴侣

5.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6.肽单元

7.谷胱甘肽

五、问答题

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

其结构特征是什么?

2.何谓肽键和肽链及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3.什么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它主要有哪几种?

各有何结构特征?

4.有一蛋白质溶于纯水(pH7.0)中,生成的溶液pH为6.0,问此蛋白质的等电点大于6还是小于6?

并予以解释。

5.举例说明蛋白质一级结构,空间构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6.举例说明蛋白质的变构效应。

7.试述常用分离和纯化蛋白质的方法并说明其基本原理。

8.什么叫结构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BCAABDCCDADBCBA

二、多选题

BDEBCEABCDEBDABEABC

三、填空题

1.排列顺序肽键

2.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不包括

3.中心轴顺时针右手

4.一级结构分子伴侣

5.S型促进正协调

6.蛋白质的表面电荷量分子量电泳

四、名词解释

1.在某一pH溶液中,蛋白质分子解离成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净电荷为零,此溶液的pH值即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2.α–螺旋为蛋白质二级结构类型之一。

在α–螺旋中,多肽主链围绕中心轴作顺时针方向螺旋式上升,每3.6个氨基酸上升一圈,α-螺旋的稳定靠上下肽键之间形成的氢键维系。

3.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使蛋白质的空间构象破坏,从而改变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称为蛋白质变性。

4.分子伴侣是一类帮助新生多肽链正确折叠的蛋白质,它对蛋白质分子中二硫键的正确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5.数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在三维空间作特定排布,并以非共价键维系其空间结构的稳定,每一条多肽链称为亚基。

这种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6.在多肽分子中肽键平面上的5个原子(α-C、-CO-、-NH-),在肽链上形成重复单位叫做肽单元。

7.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三肽,它是体内重要的还原剂,以保护体内蛋白质或酶分子中的巯基免遭氧化。

五、问答题

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L-α-氨基酸,即在α-碳原子连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

每个氨基酸的侧链各不相同,是表现不同性质的结构特征。

2.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进行脱水缩合生成的酰胺键称肽键。

由许多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而形成的长链称为肽链。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排列顺序,它的主要化学键是肽键。

3.蛋白质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不包括侧链的构象。

它主要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四种。

在α-螺旋结构中,多肽主链围绕中心轴以右手螺旋方式上升,每3.6个氨基酸上升一圈,以氢键维持稳定。

在β-折叠结构中,多肽链的肽键平面折叠成锯齿状结构,侧链交错位于锯齿状的上下方,通过链间形成的氢键维持稳定.在球状蛋白分子中,肽链的主链常出现180°回折,回折部分称为β-转角。

无规卷曲是肽链中没有确定规律的结构。

4.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酸性溶液中带正电荷,在碱性溶液中带负电荷,当净电荷为零时此溶液的pH值为等电点。

当一蛋白质溶于水使其pH由7.0转变为6.0,说明它解离出H+而达到等电点。

所以此蛋白质的等电点小于6。

5.蛋白质一级结构是高级结构的基础。

有相似的一级结构,其空间构象和功能也具有相似之处。

如垂体前叶分泌的ACTH的第4至第10残基与促黑激素(MSH)有相同序列,因此ACTH有较弱的促黑激素作用。

又如细胞色素C,在相近的物种间,其一级结构越相似,空间构象和功能越相似。

如猕猴与人类的细胞色素C只相差一个氨基酸残基,所以空间结构和功能也较相似。

6.当蛋白质的一个亚基构象的改变引起相邻的另一个亚基的构象和功能的变化,称为蛋白质的变构效应。

例如一分子O与Hb分子中的一个亚基结合,导致其构象变化,进一步影响第二个亚基的构象变化,使之更利于与氧结合,起到运输氧的作用。

7.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主要有:

盐析、透析、超离心、电泳、离子交换层析、分子筛层析等方法。

盐析是用中性盐破坏蛋白质的水化膜,使蛋白质聚集而沉淀。

透析是利用仅能通透小分子化合物的半透膜,使蛋白质和小分子化合物分离。

由于蛋白质的密度与形状不相同,可以用超离心方法等各种密度的蛋白质加以分离。

电泳是由于蛋白质的质量与电荷量不同,在点场中的泳动速率也不同,从而使蛋白质分离成泳动速度不等的条带。

蛋白质在一定的pH溶液中可解离成带电荷的胶体颗粒,可与层析柱内的交换树脂表面的相反电荷吸收,然后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洗脱,达到分离蛋白质的目的。

分子筛是根据蛋白质颗粒大小不同,在层析柱内滞留时间不同,流出层析的先后不同,可使蛋白质按分子量大小而分离的方法。

8.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常可分割成一个或数个球状区域,折叠的较为紧密,各行其功能,称为结构域。

第二章核酸结构与功能

一、单选题

1.嘌呤和嘧啶环中均含有共轭双键,对下列哪种波长有较强吸收?

()

A.240nmB.260nm

C.280nmD.300nm

2.核小体构成的成分是:

()

A.RNA和组蛋白

B.DNA和载脂蛋白

C.RNA和载脂蛋白

D.DNA和组蛋白

3.组蛋白有:

()

A.3种B.4种

C.5种D.6种

4.核蛋白体RNA的功能主要是:

()

A.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B.蛋白质合成模板

C.转运氨基酸

D.rRNA的加工和修饰

5.稀有碱基存在于下列哪一类核酸中()

A.mRNAB.tRNA

C.核仁DNAD.线粒体DNA

6.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生成的()

A.戊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

B.戊糖不同,碱基相同

C.戊糖不同,碱基也不同

D.戊糖相同,碱基也相同

7.真核生物mRNA的5′端有下列结构()

A.多聚AB.终止密码子

C.起始密码子D.帽子结构

8.核酸内,连接核苷酸的化学键是()

A.磷酸二酯键B.氢键

C.碳-碳键D.糖苷键

9.Tm高是由于DNA分子中下列的碱基对分数(fraction)高()

A.A-TB.G-C

C.两种都是D.两种都不是

10.tRNA的三级结构是()

A.核蛋白体B.反密码子

C.三叶草形D.倒L形

二、多选题:

1.tRNA分子中含有较多的稀有碱基,包括:

()

A.DHUB.I

C.TΨD.U

E.mG

2.mRNA上的密码子是5′GCA3′,则tRNA的反密码子是:

()

A.3′CGU5′B.5′CGU3′

C.5′UGC3′D.3′UGC5′

E.3′CGT5′

3.DNA分子Tm值与何因素有关?

()

A.DNA分子的大小

B.分子中所含G+C比例

C.与A280有关

D.与A260有关

E.A+T比例越高,Tm值越高

4.DNA的基本功能是:

()

A.遗传信息复制的模板

B.基因转录的模板

C.合成蛋白质的直接模板

D.生命遗传繁殖的物质基础

E.具有自我催化功能

5.DNA双螺旋中的碱基对主要是()

A.腺嘌呤-胸腺嘧啶

B.胞嘧啶-嘌呤

C.尿嘧啶-鸟嘌呤

D.腺嘌呤-尿嘧啶

E.鸟嘌呤-胸腺嘧啶

6.维系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化学键是()

A.互补碱基对间的氢键

B.碱基对层间的堆积力

C.磷酸残基负电荷与介质阳离子间的离子键

D.二硫键

E.疏水作用

三、填空题:

1.核糖或脱氧核糖与碱基通过________键形成______________。

2.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碱基互补特点揭示了DNA________的机制。

3.某些RNA分子本身具有自我催化能力,可完成_________________,将这种RNA称为核酶。

4.体内调节代谢的、重要的、环化核苷酸有:

_________和__________。

5.DNA的一级结构是指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RNA可分为____种,他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真核细胞的mRNA在其5′端具有“帽子”结构__________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真核细胞的mRNA在其3′端具有“尾巴”结构_________________,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9.增色效应是指在加热DNA溶液时随着温度的升高,DNA在______nm处的吸收的增加,它反映DNA双链的__________________。

四、判断题:

1.核酸的一级结构实质上是多核苷酸链中的碱基配对关系。

2.tRNA含有黄嘌呤核苷酸。

3.遗传密码共有64个。

4.双螺旋结构仅存在于DNA分子中。

5.核酸变性时核酸分子的一级结构被破坏。

6.Tm值较高时由于G+C含量较高。

7.DNA受热变形时在260nm波长的吸光度下降。

8.生物细胞中所有DNA二级结构都是右手螺旋。

9.自然界游离核苷酸中的磷酸基最常位于戊糖的C5位上。

10.核酸分子中储存、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是碱基序列。

11.在核苷酸分子中戊糖(R)、碱基(N)和磷酸(P)的连接关系是:

N-P-R。

五、名词解释:

1.增色效应

2.退火

3.核酸酶

4.碱基互补

5.Tm

六、问答题:

1.简述B-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2.简述在真核生物细胞核内DNA的组装情况。

3.试比较DNA和RNA在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上的异同点。

4.真核细胞的tRNA的二级结构的基本特点如何?

简述其要点。

5.什么是解链温度?

影响解链温度的因素有哪些?

6.什么叫核酸杂交?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BDCABCDABD

二、多选题

ABCEACABDABDABABC

三、填空题

1.糖苷键核苷

2.半保留复制

3.rRNA的剪接

4.cAMPcGMP

5.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排列顺序

6.3种mRNAtRNArRNA

7.m7GpppGp维持mRNA的稳定性

8.polyA维持mRNA的稳定性

9.260nm解链程度

四、判断题

××√××√××√√×

五、名词解释

1.概念,影响因素

2.概念,对温度的要求

3.催化何种反应,分类,功用

4.定义,配对方式,氢键的作用

5.概念,影响因素

六、问答题

1.反向平行的互补双链结构;右手螺旋结构;碱基互补情况;维系结构稳定的化学键;等。

2.染色体的构成;核小体的组成;核小体的旋转折叠情况;等。

3.

(1)DNA和RNA在分子组成上的异同:

磷酸、戊糖、碱基各自的异同。

(2)DNA和RNA分子结构上的异同:

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各自的异同。

4.tRNA典型的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型结构,简述其结构。

(1)氨基酸臂。

(2)T-Ψ环。

(3)附加环。

(4)反密码环。

(5)DHU环。

5.概念;影响因素:

DNA分子中碱基的组成、比例关系和DNA分子的长度。

6.概念,原理。

第三章酶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酶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B.酶有极大的催化效率

C.酶可催化热力学上不可能进行的反应

D.酶由活细胞产生,但在体外仍有催化效能

2.酶催化作用的机理主要是():

A.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降低反应的自由能

C.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D.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3.酶的活性中心是指():

A.整个酶分子的中心部位

B.酶蛋白与辅酶结合的部位

C.酶的必需基团相对集中形成的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

D.以上都不是

4.下列关于辅酶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是全酶催化所必需的辅助因子

B.辅酶决定反应的特异性

C.辅酶的本质是金属离子

D.辅酶的结构是小分子肽

5.米氏常数(Km)是酶的一种特征性常数,下列的叙述正确的是():

A.Km值与酶的性质没有关系

B.Km值与底物的种类无关

C.Km值与酶的浓度无关

D.同工酶的Km值相同

6.酶催化反应的过程中,形成酶-底物复合物,此时():

A.只有酶的构象发生变化

B.酶和底物的构象都发生变化

C.只有底物的构象发生变化

D.只有辅酶的构象发生变化

7.酶原的激活是由于激活剂():

A.与酶原的抑制剂结合

B.从酶原分子上水解掉一个小肽

C.与酶原特异结合

D.上述三者都不是

8.酶促反应中决定酶的特异性(专一性)的部分是():

A.底物B.酶蛋白

C.金属离子D.辅酶或辅基

9.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是():

A.柠檬酸B.丙酮酸

C.丙二酸D.β-羟丁酸

10.下列哪个辅助因子参与递氢作用():

A.CoA-SHB.磷酸吡哆醛

C.生物素D.FMN

11.能使酶发生不可逆破坏的因素是():

A.高温B.低温

C.盐析D.透析

12.以下关于酶促反应的最大速度Vmax的论述正确的是():

A.是酶的一个有用的基本特性

B.不必得到纯酶即可测定

C.如果酶的摩尔浓度和每个酶分子上具有的催化位置是已知的即可求得其转换数

D.以上都不对

13.脲酶催化尿素水解的特异性是():

A.相对特异性B.立体结构特异性

C.绝对特异性D.以上都对

14.多酶复合体是指():

A.催化功能上有联系的几种酶形成的复合体

B.某种细胞内的全部的酶

C.线粒体内膜上的酶

D.以上都不是

15.磺胺药物是下列哪种物质的类似物():

A.对氨基苯甲酸B.丙二酸

C.解磷定D.二巯基丙醇

16.测定某一酶在不同的底物浓度下催化反应的初速的数据,以V-1对S-1作图,得一直线此线与Y轴相交于2.5×10-2升·分/毫摩尔,与X轴相交于-2×10-2升/毫摩尔。

此酶的Km值应为()(毫摩尔/升)。

A.40B.50

C.-40D.-50

17.下列哪种抑制作用是竞争性抑制作用():

A.砷化物对巯基酶的抑制

B.DIFP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

C.磺胺药物对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抑制作用

D.氰化物对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18.乳酸脱氢酶是由H和M两种亚基以不同的比例组成的四聚体,因此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种类应该有():

A.二种B.三种

C.四种D.五种

19.下列哪些抑制剂可以和酶-底物复合物(ES)结合,从而达到抑制作用。

()

A.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抑制剂

B.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抑制剂

C.反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抑制剂

D.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抑制剂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些是酶的特征()?

A.酶能加速它所催化的反应的速度

B.对底物和所催化的反应都有专一性

C.分子量一般在5000以上

D.大多数酶在中性pH附近活性最大

E.酶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2.酶与一般催化剂比较,其特征是():

A.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率

B.酶的催化有高度专一性

C.酶的活性具有可调节性

D.酶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E.酶具有不稳定性

3.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

A.酶的浓度B.底物的浓度

C.pHD.温度

E.激动剂和抑制剂

4.下列对于全酶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A.一种酶蛋白只能与一种辅助因子结合

B.酶蛋白的种类很少,辅助因子的种类很多

C.是完全由蛋白质构成的酶

D.一种辅助因子可与不同的酶蛋白结合生成许多具有不同专一性的酶

E.酶蛋白的种类很多,辅助因子的种类较少

5.下列关于变构酶概念的叙述哪几项是正确的()?

A.某些代谢物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部位结合,使酶分子的构象发生变化从而使酶活性变化。

B.调节剂与酶的调节部位共价结合引起酶分子的构象变化,从而改变了酶的活性。

C.酶的分子具有两个分开的结合部位,一个部位叫调节部位;一个部位叫催化部位。

D.调节剂与酶的调节部位以非共价的方式可逆的结合,使酶的构象发生变化从而使酶活性发生变化。

E.变构酶的动力学行为不服从米-孟动力学方程,其反应速度与对底物浓度作图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