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通论孙正聿讲义.docx
《哲学通论孙正聿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通论孙正聿讲义.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哲学通论孙正聿讲义
哲学通论(孙正聿)讲义
通论(讲义)孙正聿绪论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对“规则”的反思,是对“思想前提”的追问,追问构成各种思想的根据。
具体的讲,就是“一纵二横”。
“一纵”,就是诉诸人类的认识史、哲学发展史,知道古往今来的哲学家都是怎么理解哲学的。
恩格斯说:
哲学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
哲学是一种历史性的思想。
“二横”:
第一横,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之间的关系中去追问哲学;第二横,是当代哲学的各种哲学观(八种哲学观)的比较中去理解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以具有时代性的内容,民族性的形式,个体性的风格,去求索人类性问题。
哲学是把思想本身当作对象研究,即反思。
哲学是一种爱智的智慧、一种批判的智慧、反思的智慧和创造的智慧。
对本科生要求学哲学方法概括为四句话就是:
激发你的理论兴趣、拓宽你的理论视野、撞击理论思维、提升理论境界。
莱辛说:
“与其记住两个真理,莫如弄懂半个真理”。
对硕士生的要求:
“寻找理论资源、发现理论困难、创新理论思路、作出理论论证。
”对博士生的要求:
“抓住基础理论、稳定研究方向、坚持独立思考、进行课题研究。
”最终达到:
“高举远慕的心态、慎思明辨的理性、体会深切的感情、执着专注的意志、洒脱通达的境界”。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四个境界: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第一章哲学问题哲学是一个问题的王国。
哲学的全部理论问题可以概括为六大基本问题:
哲学有八个二级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
一、人类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1、世界观与观世界(理解与协调人类与世界的关系)哲学是关于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把全部的哲学问题归结为一个问题,就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即世界观的问题。
过去我们常识地理解哲学世界观,就是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
认为人站在世界之外去看整个世界,把人与世界割裂开来;这还涉及到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哲学和科学有一个分化过程,古代哲学(知识总汇)、近代哲学(科学的科学)、现代哲学(反思哲学)。
从20世纪开始,哲学被驱除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
哲学不是以整个世界为对象,而是人与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反思,从而为人类提供一种理解与协调人类与世界的之间相互关系的世界观。
人们通行认为的普遍规律哲学观,具有很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
它常常离开哲学的基本问题感性和理性。
感性与理性的矛盾深切地展现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矛盾。
1、感性存在与理性存在(存在与非存在矛盾)人是感性存在与理性存在的统一。
人发现世界的矛盾是从发现人的感性与理性矛盾开始的。
黑格尔说,真正的哲学是从巴门尼德开始的,因为他发现了存在与非存在的矛盾。
由主体的感性存在与理性存在的矛盾构成的客体的存在与非存在的矛盾。
对感性来说的存在,对理性来说是非存在,反之亦然。
哲学要从人是怎样的存在为出发点去理解人和世界的关系。
马克思说,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感性存在与理性存在的统一。
一方面,人要以自己的感官去感知外部世界以及人自身的存在,形成关于人与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感觉经验;另一方面,人要以自己的理性思维去把握世界的“本质”、“规律”,形成关于人与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律性的认识。
从逻辑的层面来看,由个别上升到一般的归纳逻辑和关于概念发展的逻辑内涵两种新逻辑,深刻地显现了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矛盾。
2、表象的存在与概念的存在(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偶然与必然)全部感性的存在表现为表象的存在,全部理性的存在表现为概念的存在。
感性与理性的矛盾所构成表象与概念的矛盾。
主体具有感性和理性,所以主体把握任何一个经验客体时候,它把客体把握一个存在和非存在的矛盾的存在。
表象存在表现为现象的、个别的、特殊的、偶然的存在;概念存在表现为本质的、一般的、普遍的、必然的存在。
表象的存在与概念的存在的矛盾使得我们经验对象把握为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偶然与必然的存在。
我们把世界区分为两大类存在:
意识外的存在和意识界的存在。
“表象”与“对象”的关系,是以“映像”为中介的。
如果说映像是把对象移入到头脑之,表象则是在头脑中不断地“唤醒”已经移入人的头脑的种种关于对象的映像。
3、表象与思想的矛盾运动(认识的深入)人的感性和理性的矛盾运动在其现实性上表现为表象与思想的矛盾运动。
人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不是人的两种机能,它还是文化的产物。
马克思说:
“人的五官就是整个世界历史的产物”。
人的感性和理性及表象和思想不是前后和分阶段的,而是伴随人认识始终。
马克思说,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
混沌的整体的表象(思维把握表象,重复式的实践)理性抽象(至少联想、想象,表现为逻辑范畴);达到“许多规定综合”和“多样性统一”定在。
康德提出先于经验的存在何以可能,先验是怎样的存在,提出经验与先验关系,不是描述认识的过程,而是认识的可能。
现代哲学,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哲学逐渐融合,解释论、生存论转向(经验与体验矛盾)。
现在哲学界讨论,中西哲学的融合。
五、小我与大我的关系问题人作为社会性的存在,表现在主客当中的主体的自身的矛盾,就是“小我”和“大我”的矛盾。
1、我的自我意识我的自我内在的矛盾的分析,我不仅是作为“个体的我自己”,我还是指“我们人类”。
小我和大我是我的生存的两种存在方式。
大我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诸如家庭、集体、阶层、阶级、民族、国家和人类,因此又构成多层次的小我和大我的复杂关系:
个体性与普遍性,独立性与依附性,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价值认同与价值规范等矛盾。
正是这种多层次复杂关系,构成了人的丰富的社会性内涵。
人们在把握对象世界的时候,它本身就是作为小我和大我对立统一构成主客体关系的。
人对世界的认识,不简单是一个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它蕴含着真善美的全部矛盾。
只要作为人去认识世界,“我”既是作为“小我”,又是作为“大我”去认识世界的(人类文化);从实践活动方面看,人同世界的发生关系,每个人既是作为“小我”,又是作为“大我”同世界发生关系。
小我和大我中最普遍的矛盾就是个体性和普遍性的矛盾。
在人类历史当中,有两种最基本的人类存在状态:
一个是没有选择的标准的生命中不堪承受之重的本质主义的肆虐;人类2000多年来,就是以普遍性阉割了、取消了、淹没了个体性。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就是要消解普遍性对个体性的压抑。
马克思说,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分不开的。
另一种是没有标准选择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存在主义的焦虑。
当我们用个体去消解、取代、拒斥普遍性的时候,又陷入了“没有标准选择的焦虑”。
2、我与社会(同时态)小我和大我的矛盾现时的展开为同时态结构关系和历时态的发展关系。
我与历史(历时态)的发展关系中去理解。
我与社会,表现为我与他人的关系,一种被称为互主体关系(或者主体际关系),另一种是互主客体关系;它表现第一层次的为三种基本关系:
血缘关系(生命存在,如亲戚)、地缘关系(时空的存在,如邻里)、职缘关系(作为生产方式的存在,如同事)。
形成了三种组织关系:
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职缘共同体(单位、行业团体)。
第二层次就是把全部社会关系概括为:
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
这三种社会关系是互动的。
非市场经济是这三种关系领域的合一;而市场经济是这三种关系的分离。
第三个层次,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部分,一般分析阶级和国家,不分析家庭、单位、阶层、阶级、民族、国家、人类。
3、我与历史(历时态)人是社会性的存在,意味着人是历史性的存在。
没有人的历史性,构不成人的真正社会性。
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过程而已。
作为人类的历史,构成历史主体的我,人既是历史的经常结果,也是历史的经常前提。
人作为历史的前提和结果,人存在的三种方式:
1、自然经济:
经济生活的禁欲主义、精神生活的蒙昧主义、政治生活的专制主义;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依附性的存在;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
2、市场经济:
经济生活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精神生活的工具理性的思维取向、政治生活的民主法治的政治取向。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存在;“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人在对“物的依赖性”中丧失自己。
3、以产品经济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4、我的独立性与依附性由个体性和普遍性的矛盾构成了独立性与依附性的矛盾。
人作为生命的个体,都必须具有它的独立性;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它必然具有一定的依附性。
这些矛盾构成了个人的价值认同和社会的价值规范,个人的价值取向与社会的价值导向,个人的价值追求与社会的价值理想等一系列矛盾。
在小我和大我的关系中,第一,伦理道德问题,没有伦理,小我和大我的关系得不到规范,没有道德,小我和大我得不到一种自我认同。
(伦理是一个规范问题、道德是一个自我认同的问题)。
第二,法律规范,同样是协调小我和大我的关系;第三,政治制度。
上述三个问题,都必须承诺一种价值判断和价值理想。
梁漱溟先生说:
中国人是一种依附性的存在。
其表现为:
缺乏自主性、缺乏自为性、缺乏自律性。
这三性表现的是一种从众主义,是一种消极的个人主义,而不是集体主义。
从众主义和个人主义都是把集体看作是外部的、异己的力量。
两者的区别在于:
个人主义是以某种公开的、显著的甚至是极端的形式去损害集体利益而获得个人利益,而从众主义是以某种隐蔽的、曲折的甚至是屈从的形式去获得个人利益。
5、“我到底要什么”与“我们到底要什么”个人的价值取向与社会的价值导向的矛盾就是我到底要什么与我们到底要什么的矛盾。
“价值取向”则是基于个体的价值要求,对社会价值要求的认同或拒斥基本态度。
“价值导向”,就是以社会的名义提出的价值要求,又以社会的名义引导每个个体认同这种价值要求。
社会的价值导向,总是形成于具有普遍性的个体的价值取向,因而才有可能反过来去引导个体的价值认同;同样,个体的价值取向,总是蕴含着某种社会的价值要求,因而才有可能去认同社会的价值导向。
这种“导向”和“取向”的矛盾关系,是在动态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不是既定的、僵死的关系。
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每一个个人都存在着一种“历史视野”和“个人视野”之间的张力。
但是价值导向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在总体上规范个人的价值取向。
个人价值的取向的困惑,总是根源于社会价值坐标的震荡。
现在有一种“耻言理想、蔑视道德、拒斥传统、躲避崇高、不要规则、怎么都行”的社会思潮正在引起人们的困惑与忧虑。
它具有不可逃避性的社会内涵。
要解决“我到底要什么”的问题,关键是解决“我们到底要什么”的问题。
六、理想和现实的关系人既是一个现实性的存在,又是一个理想性的存在。
理想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的活动方式。
人是一个超越性、创造性的存在,它就是一种理想性的存在。
人要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创造理想的世界和理想的人生,因此,人是一个理想的存在。
首先,实践性的超越。
这种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实践活动,就是人与世界的否定性的统一的关系,它构成了世界本身的二重化(自然世界、自在世界),人本身的二重性,以及作为人的发展进程的历史的二象性。
人的全部实践活动,把人的目的性要求变成现实性,把人的头脑中的客观图画现实化的过程。
人既是一个自然的存在、物质存在,又是一个社会性的存在、精神性存在。
同时,人既是一个现实性的存在,又是一个理想性的存在。
人的二重性的过程,构成了历史的二象性。
历史给我们提供的条件,构成我们每个人的现实存在,所以我们永远是一种历史的结果和产物。
我们又在改变历史中接受历史,所以我们永远是历史的前提。
人既要服从历史的规律,又创造自己历史。
人都是按照历史文化所给予我们的知识所蕴涵的逻辑进行思想和从事活动的。
但另一方面,人是一种有智慧的存在,人总是不断地超越自己设定的、承诺的那种逻辑,从而达到一种逻辑自身的跃迁和升华。
第二,精神活动的超越性。
实践的超越性,又直接体现了人类精神活动的超越性。
人类精神活动的超越:
超越经验对象的表象(世界图景),超越形象的想象,超越表象的思想(概念系统),超越知识的智力(驾驭、重组知识)和超越逻辑的智慧。
21世纪又给我们一种直观的、直觉的、体验的逻辑。
人永远用有限生命去创造无限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文化活动的超越性。
实践性的活动的超越性和精神活动的超越性实现为、展现为文化活动的超越性,也就是人类的实践活动给人类构成的是一个文化的世界,它使人类的理想获得了真正的现实性。
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常识(经验)、神话(自然世界的超越)、宗教(世俗世界的超越)、艺术(无情世界的超越)、伦理(个体世界的超越)、科学(经验世界的超越)、哲学。
人类实践活动是以人类把握世界的多种方式为中介而实现。
人类实践活动是人类的文化活动。
历史原始早期把握世界方式是神话、幻化方式把握世界,它把宇宙世界性质意义赋予了人的世界性质,反之,它把人的世界赋予了宇宙世界的性质。
宗教是对世俗世界的超越,区别于世俗世界的此岸世界,而是一个神圣的彼岸世界。
马克思说,宗教就是没有获得自我,或者再度丧失了自我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
人给自己创造的神圣形象,来获得自己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把人对象化。
尼采说:
上帝被杀死了,一切皆有可能。
艺术世界不是世界是究竟怎么样的知识世界,也不是关于人究竟应当是怎样的价值世界,而是我们感觉更强烈、生命更富色彩的审美世界。
从艺术中获得感情的明朗化、对象化,我们感受生命自身的存在。
伦理是规范人际关系的、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科学是人类智力最高的成就,它以概念系统给我们构成关于世界本质性的、必然性的、规律性的图景。
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超验世界。
科学的精神是一种真正的人类精神。
哲学世界不是在常识意义上理解世界,而是在反思的基础上构成的世界。
第四,生活境界的超越性两个方面需要探讨:
人的需要层次和人生境界第五,价值追求的超越性美国学者宾克莱《理想的冲突》。
资本主义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是看他有什么,而不是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金钱变成了资本主义的伟大上帝,而一切其他的价值,不论道德的和精神的,都沦落为替他服务的东西。
马克思把人类奋斗的最高理想定位为人类自身的解放,即以每个人自身发展为条件的一切人的全面发展,把人从一切“非人”的或“异化”、“物化”的境遇中解放出来的价值理想的承诺。
以下七、八为孙正聿《哲学修养》中补充内容。
七、标准与选择
1、生活的依据人的存在是创造意义的生活活动,人的世界是有意义的生活世界。
那么,“有意义”和“无意义”的标准是什么?
面对各种标准,人们如何选择?
这就是选择与标准的矛盾。
人类的全部生活活动的指向与价值,在于使世界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把世界变为对于人来说是真善美相统一的世界,也就是实现人的自我发展的有意义的世界。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所悬设的、承诺的“意义”的标准,与个人对这个标准的选择与认同,总是处于矛盾之中。
特别是在世界发生时代性的变革当中,总是造成时代性的“意义危机”。
这种危机,既会激发“意义”的个体自我意识的新的期待和追求,也会引发“意义”的个体自我意识的新的困惑和迷茫,新的矛盾与冲突。
它会表现为:
“没有选择的标准的生命中不堪承受之重的本质主义的肆虐”和“没有标准选择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存在主义的焦虑。
”的矛盾。
2、从层级到顺序哲学对人类存在的关切,可以划分为两种方式:
一种是文化“层级”性的关切,也就是“深层”文化的基础性来规范人类的全部思想和行为,从而将深层文化作为人类的安身立命之本;另一种是文化“顺序”的关切,也就是把重要的选择为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来规范人类的思想和行为。
3、当代社会思潮中的标准和选择市场经济的文化特征,在于它是以文化的商品化为基础的泛审美形象的全面增值。
广告形象、时装模特、明星效应、通俗作品日益成为文化的主体。
这种商品化的文化又以工业化的方式而得以最广泛的生产和推售,并通过各种各样的现代媒体得以极为迅速的扩散和传播。
“接受主体”已经成为这种商业化的文化的“被动客体”。
市场经济文化已经成为平面化的大众化、媚俗的商业化、控制的商业化和宣泄的世俗化的统一。
现代人的选择又陷入现代社会所构成的模式化的标准的困惑之中。
现代人的困惑,是寻求人类“精神家园“的困惑,市场经济的生存方式,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异化(无休止的获取资源)、人与社会的异化(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扭曲)、人与他人的异化(金钱关系形成的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紧张)、人与自我的异化(人异化为金钱的奴隶而造成的自我失落)。
世界的符号化和自然的隐退所形成的无根的意识,价值尺度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所形成的“无标准的选择”,终极关怀的感性化所形成的“信仰缺失”“形上迷失”和意义失落,成为当代哲学最为关切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八、历史与文化
1、文化的历史和历史性的文化。
人的存在是历史与文化的存在。
人类的历史是以双重的遗传方式实现的。
获得性遗传(自然遗传)和遗传性获得(文化遗传)的统一。
在人类文化遗传中,语言起着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人是历史的经常前提。
历史的条件(前代人创造的,生产力、资金和环境)成为人们创造历史的前提:
包括精神和物质两大方面。
另一方面,它们也规定着新一代的生活条件,获得了创造历史的现实条件和力量,并凭借着这些条件去改变自己和自己生活的世界,实现历史的进步,为自己下一代创造新的历史条件。
2、语言在历史和文化中的作用语言不仅把个人的当下意识变成可以交流和沟通的言语行为,而且能把人的世世代代意识活动的产物贮存于历史文化的水库之中。
人既在语言中接受和理解历史文化,又通过语言去解释和更新历史文化。
这意味着,语言使历史和现实之间、历史视野和个人视野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构成思想的维度。
科学是以整个世界为对象,从而形成关于世界的思想,也就实现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这就是“构成思想”的维度。
与此相反,哲学是把科学所构成的关于全部世界的全部思想为对象的反思维度—反思思想的维度。
(二)反思的思维思维:
表象思维(物质思维)、形式思维(形式推理)、思辨思维(概念思维)。
思辨思维(由抽象到具体、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哲学思维、反思思维。
黑格尔反对形式逻辑,要寻求人类思想构成自己的发展逻辑。
我们经常是一种表象的思维,把世界变成一种现成的结论、知识,沉静在内容之中,而不是反思。
形式逻辑推理虽然获得了全体的自由性,而缺乏了逻辑环节必然性。
黑格尔反对外延逻辑,而推崇内涵逻辑。
恩格斯说,辩证法就是运用概念的艺术。
我们常说:
中世纪是信仰的时代,文艺复兴是冒险的时代,17世纪是启蒙的时代,18世纪理性时代,19世纪是思想体系的时代。
(三)反思的对象我们要在“反思”、“思想”、“思想对象”三者关系中去思考反思的对象。
在人类构成思想的思维维度中,思维和存在关系中的“存在”,不仅指物质性的存在,还指精神性的存在。
(波普尔的三个世界:
物理、精神、文化。
都是思想的对象)以思想为对象的反思,不仅是反思“被构成的思想”,而且要反思构成思想的活动,还要反思构成思想的方式。
(四)反思的特性
1、超验性,它具有二重涵义,其一,反思不是直接的关于经验对象的思考,反思的直接对象是关于经验对象的“思想”,反思需要自己超越经验科学的特殊方式、方法和系统的反思的训练、培养;其二,哲学的反思是超越经验,而不是脱离经验的玄思和遐想。
既超越经验内容之上,又反观于内容之中的,这就是哲学反思对“经验”的二重性内涵。
2、批判性,哲学反思对思想的否定性的思考方式。
批判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形式:
观念形态的精神批判活动和物质形态的实践批判活动。
哲学反思是一种观念形态的精神批判活动。
主要表现为:
揭示、辨析、鉴别、选择思想的过程。
3、综合性,哲学的批判性反思,是通过各种思想的相互撞击和对话而实现的。
4、层次性,反思有两个基本层次:
一是思想对思想内容的反思;二是思想对自己构成的根据和前提的反思,它是哲学反思的思维方式的根本特性。
哲学的反思是对思想的各种前提的批判,而不是一般所理解的对思想内容的批判。
二、反思前提思想前提,是构成思想的根据、方式、规则、基础,也是思想构成自己的逻辑支撑点。
1、思想前提的隐匿性,是思想中的一个看不见的手,也是思想构成的幕后操纵者。
2、思想前提的强制性,作为思想的看不见的手,直接规范人们想什么、怎么想、做什么、怎么做。
只有通过对思想前提的反思,才能揭示隐匿在思想过程和结果的前提,并以哲学批判的方式解除这些思想前提的逻辑强制性,使人们解放思想,创立新思想。
3、思想前提的可选择性。
思想前提具有二重性:
其一,在构成思想的特殊的过程和特殊的结果中,这是确定的,因而它的逻辑强制是合理的;其二,在思想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它在多种多样的思想领域中,它又是不确定的,因而它的逻辑强制又是可以解除的。
4、思想前提的批判性通过对思想前提的分析或解释,使他们以文化传统、思维模式、价值尺度、审美标准和终极关怀等方式而成为哲学的批判对象。
5、思想前提的普遍性①思想构成自己的根据:
A、构成自己思想的一系列特定的公设,知识性前提;
B、构成思想的解释原则,认识论的前提;
C、构成思想的评价标准,价值论前提。
总之,是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前提。
②思想构成自己的规则:
遵循的思维规则和运用思维的方法。
认知逻辑(外延逻辑、内涵逻辑、认识方法);价值逻辑;审美逻辑。
③思想构成自己方式:
人类把握世界的某种方式。
④思想构成自己的基础(理论思维的前提):
思存同一性问题(思想客观性何以可能)。
三、反思的发展
(一)哲学的发展哲学反思是不脱离开形式去讨论内容,不脱离开内容去讨论形式,在思想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进行哲学反思。
反思层次跃迁:
实现理论内容的变革,哲学传统问题深化,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
(二)反思的发展
1、反思与时代①古代:
爱智慧时代。
人的经验反思,走出两条路:
原子论、理念论。
最终统一为唯心论,他们寻求万物的统一,必然逻辑的统一理念。
②中世纪:
信仰的时代。
由理念统一,必然走向信仰。
哲学成为宗教婢女,③文艺复兴:
冒险的时代④17世纪:
理性时代统称为理性时代(用理性信仰代替了上帝)⑤18世纪:
启蒙时代近代哲学是上帝人化过程,发现人的过程⑥19世纪:
思想体系的时代⑦20世纪:
分析的时代(科学主义思潮、人文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现代哲学转向:
语言、生存论、实践转向。
学院化、专业化、职业化、技术化的哲学。
⑧21世纪:
体验的时代
2、反思与本体反思的发展反映哲学在各个不同时代水平上对本体的反思。
本体就是什么何以可能?
重要的是何以可能的解释、根据。
①古代:
追问万物何以可能?
不是世界何以可能。
古代人面对世界千差万别的事物,追问万物的始基、本原。
古代本体发展两个思路:
具体物质(原子)本体、理念本体论②中世纪:
世界何以可能(包括人在内)?
理念本体合乎逻辑的变成上帝本体论。
最终是生命中不堪承受之重的本质主义的肆虐。
③近代:
人何以可能?
=启蒙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