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名优特产0.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77594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00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州名优特产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德州名优特产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德州名优特产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德州名优特产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德州名优特产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州名优特产0.docx

《德州名优特产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州名优特产0.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州名优特产0.docx

德州名优特产0

德州扒鸡

德州扒鸡,盛誉全国,驰名天下,其源于明代,创于清朝,传于民国,盛于当今,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德州城,春秋时代曾是有鬲氏之国,距今已有四千年。

秦始皇设县治,立德州也有两千二百年的历史了。

明末清初,随着漕运繁忙,德州成为京都通达九省的御路,经济呈现繁荣。

德州市面上出现了烧鸡,开始是贾姓人家名叫贾健才,后来比较有名的是外号叫“徐烧鸡”的徐恩荣家世世代代,还有西方庵张家的前辈等等。

清朝的德州城虽不如以前繁华了,但烧鸡的制作技艺却传了下来,而且有了新的发展。

康熙三十一年,即公元1692年,制作烧鸡的贾健才艺人,锅里煮着烧鸡,因有急事外出,由于小伙计的过失,将烧鸡煮过了火,怎么办那?

贾艺人赶紧从锅里捞出煮过火的烧鸡,拿到门脸上一摆,香味四溢,引来了过路行人,很快将一锅鸡卖完了,贾健才一琢磨又改进了工艺,这就出现了扒鸡的原始做法,即大火煮,小火焖,延长时间,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先文后武,武文有序。

贾家煮鸡有名了,贾自己也想不出个名堂来。

有一天,请邻街的马老秀才,给鸡起个名,当老秀才看了看煮好的鸡,问了问做法,尝了尝鸡,顺口亨出:

“热中一抖骨肉分,异香扑鼻竞袭人,若问老夫伸拇指,入口齿馨长留津”。

诗成吟罢,脱口而出:

“好一个五香脱骨扒鸡呀”!

贾艺人于第二年,即1693年,把扒鸡提到元宵灯会上去卖,销路大开,名声大振。

从此,德州城出现了烧鸡、扒鸡同产同销的火爆局面,并延续了若干年,直到建国后烧鸡才渐渐隐去,贾家的烧、扒技艺不仅在德州城内,就是周边州、府、县、镇也有了名,一提起德州烧鸡、德州扒鸡都伸大拇指,交口称赞,制作方法也随着鸡香传到了省外各地。

据德县志国民二十四年卷四记载:

寒禄堂御题记事:

在城内吕家街清康熙四十一年南巡驻跸山姜书屋,田侍郎雯谨以香鸡菜薯侍驾,食之大悦,索阅其著念其居官清廉无过御笔书此笔姿遒洵为珍品现悬田氏宗祠。

说的是三百年前,京杭大运河,载来了龙船,接来了康熙大帝,在河西岸建造的行宫,准备第四次迎接皇帝的驻跸,可是这一次执意不住行宫,却要到城内吕家街他启蒙老师田雯家去住。

帝这次南巡途中,是奉母命专程登门看望老师的,所以,来到德州下了龙船,直接住进了田氏书房《山姜书屋》。

(田雯(1635—1704)字纶霞,号山姜,晚号蒙齐,德州市人,清康熙三年,即公元1664年,考中进士。

)来到田家,田雯虽早已得知皇帝要来,但还是有些局促,在惊喜之余,问安之后,准备以家宴为皇帝接风洗尘,心想拿什么招待皇帝呢?

田一生清寒,只爱读书,家中既无山珍海味,也无名厨伺候,他想到了自己家乡的名产——德州扒鸡。

于是派专人上街买来了刚出锅的热扒鸡,端上餐桌,康熙见一又鲜又香卧凤在盘,自然有几分高兴,等吃到嘴里一嚼,那真是香满口,味满屋,增加了食欲,在老师家不妨随意吃起来,边问边吃边吟:

“真乃神州一奇也”。

龙颜大悦,又命侍侯文房四宝,乘兴御笔亲书匾额《寒绿堂》赐予田雯。

三百年后,在吕家街就有了“寒绿胡同”。

居京的爱新觉罗家族,宣统皇帝之弟溥杰先生为德州扒鸡题词“神州一奇”(现存于德州扒鸡集团有限公司扒鸡文博管内)。

时代的脚步,跨进了二十世纪。

随着津浦铁路和石德铁路的先后通车,德州扒鸡伴着滚滚的铁轮飞向全国各地。

到了三四十年代,扒鸡形成了行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销路延伸到江南和中原,从而,进入了兴盛时期,呈现出各显身手,“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时各家扒鸡店铺的掌柜们,为了自己买卖兴旺,虽继承了各家自传的技艺,又互藏技艺,还暗中互偷技艺,客观上促成了扒鸡制作、烹饪技艺的大提高,配方也各有了改进,扒鸡名副其实地由“烧”演变为“扒”了。

即改为成型后先抹料,再过油,后焖煮,取传统烹饪中扒的做法。

整体看,从造型、色气、香味、熟烂度,都有了新的工序和美的起色。

可以说,到了技艺成熟,产品日臻完美的黄金时期,是一个历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虽是个体,都很敬业。

几十户扒鸡店铺,大多集中在德州火车站广场前,铺靠铺,摊连摊,前店后场,满街是刚出锅的鲜扒鸡,星罗棋布。

到夜间,电石灯火忽闪忽闪,成点成片,加上鸡身抹油反光,形成了站前夜市一大景观,街上飘着扑鼻的香气引人垂涎,吸引着路人和过往旅客,主要销往外地旅客。

这个时期的扒鸡传人,主要代表人物是宝兰斋扒鸡铺的候宝庆和德顺斋扒鸡铺的韩世功,还有张、崔、刘、端木、赵等十数家,均为德州本城人,他们沿袭了贾、徐两家的制作要点,又各有特长,且不断地琢磨着德州扒鸡3提高技艺和产品质量。

候宝庆走在前面,韩世功紧跟其后,张、崔等各家也不相让,为德州扒鸡的出名,都有一份不可磨灭的功劳。

就说韩世功吧,他是一位不善言谈,攻于心计的买卖人,他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了前辈、同辈制作烧鸡、扒鸡的经验,选两鸡之优,改进了工艺,增加了配料,又在原鸡的洗理和烹炸上,特别是焖煮过程上下了一番功夫,一度是他自己,中间又和吴庆海、崔金禄两家合作开设了一个扒鸡铺,起名叫德顺斋,最后又与张金堂、张金贵、端木兆荣办了个四合店,立字号为中心斋,几人合作,形成一体,切蹉技艺,摒弃烧鸡,专攻扒鸡,独步先河,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色、香、味、形、器(包装)方面又前进了一步,风味自称一格。

这时的销路,由于火车、汽车四通八达,从华北扩至东北,中原和江淮地区。

建国初期,扒鸡行业走上了合作化道路,开始由二十六名扒鸡传人组成了德州扒鸡联营社,后又建起(火车)站内小卖部,在火车站站台上专门向旅客供应扒鸡,站前一条街扒鸡摊更是兴旺。

到了1956年,对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扒鸡传人来说,是异乎寻常、翻天覆地的一年,“一步登天”,加入到国营德州市食品公司,成为正式的国营工人,延续到现在的德州扒鸡集团。

1956年6月,在首都北京举行了建国后首次“全国食品展评会”,德州扒鸡被中外美食家、新闻界齐声赞美为“中华第一鸡”,并刊载在《新观察》期刊上。

1981年、1984年、1987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举办的“全国肉禽蛋制品评比会”上,连续三届获得优质产品称号。

第25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德州扒鸡被中国体育代表团首选专用食品。

中共德州市委、德州市人民政府于1992年12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德州扒鸡创产三百周年新闻发布会。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同志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同年举办首届德州扒鸡美食节。

1997年4月,德州扒鸡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集团荣获2003——2004年度“全国优秀龙头食品企业”。

2004年,德州扒鸡集团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2005年,德州扒鸡集团荣获“国家扶贫龙头企业”。

2005年,德州扒鸡集团被评为“2005中国肉类食品行业50强企业”。

2005年,德州扒鸡被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及HACCP安全控制体系认证。

乐陵小枣

乐陵小枣,亦称金丝小枣。

乐陵地区地处黄河下游华北平原,是枣的原产地之一。

其栽培历史,始于商周,兴于魏晋,盛于明清,距今已有3000多年。

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记载:

“青州有乐氏枣,丰肌细核,膏多肥美,为天下第一。

父老相传云,乐毅破齐时,从燕赍来所种也”。

(当时乐陵属青州郡)距今已有2200余年。

观、东陵县城东北有一株“老寿星”枣树,传说隋末农民起义军罗成曾在此树下拴马歇息,清乾隆《乐陵县志》记载:

明万历十九年,乐陵知县王登庸“教民树艺,对民种枣,有过者课种枣,以赎愆,故邑多枣。

”清代的乐陵即被誉为“斗地打石粮,”“一年顶三秋”的风水宝地。

诗人吴泰庞诗中写道:

“六月荷花连水碧,千家小枣射红云”。

十分形象地描述了当时乐陵枣树栽培的盛况和金秋季节成熟的枣树挂满枝头的丰收景象。

乐陵金丝小枣品质优异,掰开半干的小枣,可清晰的看到由果胶质和糖组成的缕缕金丝粘连于果肉之间,拉长1—2寸不断,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金丝小枣因此而得名。

小枣一般为椭圆形和鹅卵形,平均个重5—7克。

它核小皮薄,果肉丰满,肉质细腻,鲜枣呈鲜红色,肉质清脆,甘甜而略具酸味;干枣果皮呈深红色,肉薄而坚韧,皱纹浅细,利于储存和运输。

乐陵小枣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可滋补身体和辅助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肺虚咳嗽,贫血等病症的功能。

改革开放以后,是发展小枣的黄金时代,乐陵市委市政府为发展小枣生产,制定了“地随树走”,树上树下一起承办的生产责任制。

1989年决定每年9月1日为“中国乐陵金丝小枣节”,融经济贸易,文化艺术和参观旅游于一体,为弘扬枣文化,发展小枣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德州菊花

德州菊花以盆栽为主,也叫春盆菊。

每年秋冬之际,将菊花芽栽入盆中入室过冬,次年春季按每株一盆分栽,经过倒盆、打头等精心管理,至秋季开花。

德州菊花品种繁多,色泽各异,其中“山村春色”、“黄鹤云飞”、“七宝楼台”、“仙露蟠桃”、“古都瑞雪”、“紫阁青霜”、“电掣金蛇”、“陶然友”、“旭涛”等优良品种为群芳中的佼佼者。

1982年在上海市全国首届菊花展览会上,德州菊花以其棵矮、杆粗、叶茂、花大、花齐、色艳等特点被评为全国第一名。

此后,德州市人民公园每年10月举行菊展。

菊花为德州市市花。

德州西瓜

德州西瓜素以个大、皮薄、品质优良而闻名全国,是德州久负盛名的特产之一。

德州种植西瓜,历史悠久,详细年代以无法考稽。

有文字记载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据康熙年间田雯所著《长河志籍考》载,“瓜隐园在城东二十五里徒骇河岸上,山姜村中园也……”。

他还诗曰:

“汶王青更有西洋种,剖之如乳倾壶浆”;“趁雨锄瓜二百亩,东陵野老较何如,绝奇觅得西洋种,皮色斑青蝌蚪书”。

1939年山东大学农学系关耕民教授考查后写道“德州西瓜的栽培由来已久,惟其著名于世,则在最近数十年盖自优良品种喇嘛瓜传入栽培后,因其品质卓越,声誉大振,北至平津,南至京沪,贩瓜者慕名而来求华”。

历史上,德州西瓜的主要品种有喇嘛瓜(长密、西洋枕)梨皮、白皮三异(三结义)、三白、手巾条、五月鲜等。

其中喇嘛瓜长圆形,两端微锐,皮呈黄绿色,表面茴香叶纹,瓜皮微厚,瓜子鲜红,瓜瓤有深黄、浅黄两种,细致无丝,入口脆沙,为过去瓜中之珍。

自70年代后期开始,先后从外地引进蜜宝、旭东、庆丰、中育六号、中汴一号、郑州三号以及富久光等优良品种,均获得大面积丰收。

德州西瓜品质优良,名扬全国,在多次部、省级评比会中均获好评。

1985、1986年两次在全省西瓜评优会上名列前茅;1990年在河南开封召开的全国首届西瓜评优会上,本市选送的齐红、丰收二号、华夏新红宝被评为农业部优质产品。

德州美陶

德州的陶器生产,迄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其产业可返溯到我国汾口——龙山文化中的陶器。

德州民间生产的陶器,分为黑红两种,尤以黑陶著称,它是一种民间无釉陶器,保持着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早在公元7世纪,民间生产的盆、坛、罐等陶器,其制作工艺精湛,造型美观,色泽鲜明,就已负有盛名。

德州美陶的生产,采用的原料是运河两岸经科学加工处理后的后红胶泥。

其造型分单层拉型成坯和一底双层组合成坯,坯的表面采用通体镂空百阴刻、浮雕、画线、压花等工艺手法加以处理。

由于红泥纯净、细腻、密度大,加之在造型艺术上别开生面,因而精工制作的器皿表面光滑,色泽协调,坚实耐用。

其特点:

即轮制成型,粗犷朴实,无铀压光,有光泽而不浮艳;坯体刻花采用线雕、浅雕、透雕、镂空等表现手法,纹饰取于花鸟鱼虫,松竹梅蝶等自然景物,使德州于古朴中透露出现代之灵气,利用烧结技术使美陶晶莹变幻,流金溢彩。

黑陶呈紫黑、银等光泽,红陶呈银、红、紫等光泽。

轻轻敲之,能发出金石之声,在阳光照射下,黑中透蓝,犹如黑色金属铸造。

德州美陶品种多达800多个,尤以大卷茼、香炉、大龙瓶、花瓶、樽、仿古卷筒、笔洗、花坛、花罐、台灯、小花瓶、烟具等最具有代表性,不仅誉满京沪,而且已远销英国日本,法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意大利,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由于德州美陶古朴庄重,典雅华贵,1988年被国家定为国家礼品。

1987年,国家主席李先念出访西欧四国时,选定德州美陶作为国礼送给国际友人。

1988年,赵紫阳总理出访捷克、匈牙利,也将德州美陶作为国礼赠给了该国政府。

德州美陶以古朴典雅的风格和精美的造型,博得了国内外人士的交口称赞。

在一次次的评奖会上得到了好评。

1984年,获山东省旅游工艺品优秀奖,1987年获省工艺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奖;1988年11月获省名优特新产品展销交易会“城运杯”一等奖。

著名画家刘文西参观德州美陶后,题词赞曰:

“美之创造”。

武城特产

“古贝春”酒

1976年由武城酒厂创制。

其特点为窑香浓郁、醇厚甘冽、绵柔爽净、回味悠长。

1984年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连续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畅销于北京、上海、广州和东北、西北等地。

2005年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组织的全国浓香型白酒质量鉴评会上,38度古贝春酒和52度古贝春酒,分别获得第一名、第二名。

“古贝春”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宁津蟋蟀

据传,明朝时贾大岭、耿老夫(身份不明)为给皇宫寻找“斗蟀”,走访民间来到宁津县,住在原尤集乡赵铁锅村,亲自采定陈庄一带的土地所产的“斗蟀”为贡品。

传说风流皇帝宋徽宗酷爱玩蟀,被金兵俘虏,押送金国,路过山东宁津,突然随行的行李散了,从车上掉下来一个小盆,里头蹦出一只蟋蟀。

宋徽宗睹此爱虫,思念故国,不禁黯然神伤,垂泪对蟋蟀说,你走吧,八百年后,你会称雄华夏。

正好800年后,在宁津举办了第一届蟋蟀文化节。

这个故事虽带有传奇色彩,但它说明中国虫文化底蕴的深厚。

宁津虫以其体魄魁伟,牙齿坚利,斗性厉害,并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赛冠军而著称于世。

由于蟋蟀使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宁津县政府从1991年起,年年办蟋蟀节,招揽天下“虫迷”。

宁津县的各个乡,几乎都设有蟋蟀市场,来自上海、北京、天津、杭州、南京、广州、深圳的“虫迷”川流不息,可乐坏了宁津的父老乡亲。

蟋蟀文化已成为一道诱人风景线。

山东省宁津县蟋蟀,以体健力足、剽悍好斗、刚柔相济而闻名全国。

近几年来,每逢夏末起,北京、天津、广州、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徐州、西安等十几个大城市都有爱好者到宁津县大量选购蟋蟀。

斗蟋蟀在我国已有上千年历史,是一项很普遍的传统文化活动。

近几年,我国部分城市及东南亚地区逐步形成了蟋蟀热。

在一些省市,蟋蟀协会、蟋蟀市场也应运而生。

现在,宁津县城、龙集乡、孟集乡、柴胡店镇等都形成全国性的蟋蟀市场。

每年在“立秋”前蟋蟀即开始上市。

大量集中上市是8、9月份,一般接待外地选购人员,每月1000至2000多人次。

一只蟋蟀,少则几元,几十元,多则500—600元,最高可灰一两千元,商场上日成交额能超万元。

据专家介绍,宁津县有适宜蟋蟀生长繁殖的气候、水质、土壤。

在以往的全国及国际大赛中,宁津县蟋蟀多次力挫群雄,夺得冠军。

近几年,宁津县把开发蟋蟀资源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与中拉院联合成立了“宁津县蟋蟀研究会”,聘请中科院吴继传教授为名誉理事长兼技术总顾问,同时编写出版了《中国宁津蟋蟀志》一书,组织了中国宁津蟋蟀节。

今年8月6日蟋蟀上市,随着日期的推进,上市蟋蟀越来越多。

县城、龙集乡、孟集乡等处,售蟋蟀的人都在二三百人以上,每人面前少则有三四十,多则有六七十罐,更多的有一二百罐。

他们在南东墙根下、树荫下等凉爽的地方,一溜一溜的,分开等级,摆摊出售。

外地的蟋蟀爱好者,大部分是二三十岁的青壮年,也有些六十多岁的老者。

他们都是行家里手,拿着蟋蟀草(俗称马唐草、爬蔓草,一端有一绺像胡须似的纤维),用它拨斗蟋蟀,然后观察其反应,进行挑选,最后成交。

而今在蟋蟀市场旁,每天有多次班车和出租车辆往返于柴胡店、龙集乡、孟集乡之间,还有包车,约定时间接送,十分方便。

临邑名吃—寇家豆腐皮

产于临邑县,历史悠久。

系精选黄豆、上乘调料和名贵中药配置而成,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具有韧性强、口感好之特点。

可凉拌、涮、爆炒,也可直接食用。

2004年被授予“山东名小吃”称号。

德城名吃

又一村“蒸包”

起源于1890年,在继承天津“狗不理”包子传统工艺的同时,逐渐形成了造型好,有嚼劲,选料精,满口香的独特风味。

现在的“又一村”包子用半发面,肉馅内调进香油、酱油、葱、姜、高汤等十种佐料精制而成。

曾荣获1990年山东省饮食业优质产品称号,2004年5月被授予“山东名小吃”称号。

羊肠汤

羊肠汤又名清血肠。

老德州的人们,俗称它为羊肠子。

羊汤入口爽而不腻,异香诱人,无腥膻的气味。

它的汤更是有一种不可捉摸的清香味。

老德州的人们差不多都爱吃羊肠汤,认为它性热,有祛除哮喘和胃寒病的作用。

羊肠汤细细考察它的历史,还包含一段有关历史转折的小掌故呢。

原来,清朝的德州,居住着部分满族。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满清政府倒台,这些特殊公民一下子陷入衣食无着的境地,满民吴三麻子,原来在家中喜食用此物,其法秘而不传,此时只好挑起担子,上街做卖羊肠的摊贩了,由于风味独特而又只此一家,居然一炮打响。

出于生计之需,仍不把制作方法传给别人。

后来,吴三麻子虽死,但其制作方法却被在他家扛活帮工的汉民杨某继承下来,并延续至今。

武城名吃

武城煊饼

馅饼。

饼大20厘米左右,厚2厘米左右,皮薄肉嫩,香脆可口,风味独特。

起始无考,有数百年历史。

制作方法独特:

将面皮包肉香菜馅、压拼成饼状,放前锅烙,再移后锅内石子上烘烤。

2004年被授予“山东名小吃”称号。

[武城煊饼]“旋饼”是山东省武城县的传统名吃,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武城旋饼,大如盘,厚如指,色泽黄亮,皮酥馅嫩,香味四溢,使人回味无穷。

饼大20厘米左右,厚2厘米左右,皮薄肉嫩,香脆可口,风味独特。

起始无考,有数百年历史。

旋饼的起源地是郭庄(郭庄过去属于山东武城,1964年划给了河北省,但是旋饼的余香却留在了山东武城)。

2004年被授予“山东名小吃”称号。

[名字由来]旋饼的“旋”字有几种不同的写法。

有的为“悬”,有的是“旋”,还有的则在“宣”旁加一个“火”字,这几种写法都各有依据。

“悬”字指旋饼在烤制当中以瓦砾支架,悬空炽烤得名。

“旋”字则据说是李自成命名的。

相传当年闯王李自成进京路过郭庄时,路边一老人正在烙饼,闯王闻香下马,品尝后大加赞扬,问老人这叫啥饼,老人答馅饼。

闯王觉着和别处的馅饼不一样,又见到饼是在鏊子上不停地旋转做成的,于是赐名“旋饼”。

“煊”用在食品上则是在武城所独有。

其实,旋饼如何起源和命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武城旋饼经过代代相传,制作工艺日臻完善,逐渐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手工制作工艺流程,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夏津名吃

布袋鸡

本市夏津名菜。

制作时切破小部鸡皮,去脏剥骨,按比例装人海参、虾仁等16种辅料,整鸡油炸后笼蒸,加汤浇注即成。

鸡肉鲜嫩、馅香、味美不腻。

因其状如布袋,故名"布袋鸡",被列入《中国菜谱》。

宋楼火烧

本市夏津名吃。

取上等面粉加少许黄豆面,用盐水和面,每个折压6层,层层刷香油,经锅烙火烤即成。

每个重7钱。

形似灯笼,香酥可口,长时间存放不变质。

清同治年间曾作为贡品进京,现为一般食品。

珍珠琪

夏津县传统名吃。

它主要采用特精粉,配以蛋清、米淀粉、精盐等辅料,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

成品薄如纸、色如玉、小如珠,具有开锅即熟、久煮不粘、爽滑韧嫩等特点。

津民间传闻——乾隆帝御题“珍珠琪”

清乾隆皇帝为治理天下,体察民情,曾“六飞首驭,省方问俗”,即所说的“乾隆六下江南”。

有一次,乾隆南巡由运河水路回陛京师,由于一路上的旅途劳顿,水土不服,致使“龙体欠佳”,沿途地方官闻知,无不将当地的美食进献皇上,以邀青睐。

然而乾隆帝总不开胃口,多不思用。

“龙舟”行至山东夏津县地面,夏津知县金应斗早率属官在运河畔恭候圣驾,得知“龙体欠佳”,便诚惶诚恐地将本地特产美食——“珍珠祺”献上。

这珍珠祺为夏津特产,系用上等精面粉加和鸡蛋清,又以多种作料做成,“个如大米而白,形似凤目而秀,真是洁白比玉屑,晶莹匹珍珠”。

又兼烹调技术考究,乾隆帝吃后,食欲大增。

于是召见夏津知县金应斗,详细询问珍珠祺的情况,并“御赐诗扇一柄”,金应斗感谢皇恩,便又将珍珠祺的制作烹调技术编写成折奏上皇上。

乾隆帝阅后,感叹不已,“龙颜”大悦,遂取笔将“珍珠祺”之“祺”改为“王”字旁,并加御批道:

“玉玑凤目,王者之食”。

后来,人们也就相沿成习,将“珍珠祺”改为“珍珠琪”了。

由此,这珍珠琪又得了一个雅号,曰“凤目玉玑琪”。

自此,乾隆帝便命夏津县每年做珍珠琪999斤晋献宫廷,以供御膳之用。

从此遂成定制,夏津县就每年照献不误了

宁津名吃

长官包子

长官包子,产地是宁津县长官镇,始于清朝道光年间。

其特点是:

面白皮薄、肉多馅肥、入口软而不粘、兜馅韧而不破,上捏三十二折,熟后如盛开的菊花,形味俱佳。

大柳面

大柳面产地在宁津县大柳镇,它以条长数尺,梳而不乱,缕分条析,软而有力著称,故又有“弓弦面条”“金丝缠碗”之美名。

大柳面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盛行于清末民初。

大柳面-中国名吃

“长官包子大柳面,要吃驴肉去保店”是鲁北冀南无人不知的一句话。

大柳面作为宁津的三大名吃之一,

大柳面因始于大柳镇而得名,有“金丝缠碗”的美誉。

它缘于二百多年前的乾隆年间,最初由大柳镇张家面铺首创,薪火相传到第五代,张连贵不断改进擀面技术,完善制卤工艺,招徒扩店,苦心经营。

现大柳面已成了远近闻名的地方传统名吃,来宁津的人少有不吃它的。

大柳面-大柳面历史

大柳面因最初发源于宁津县大柳镇故名。

大柳面创始于清代,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其特点是:

细如粉丝,条长数尺,梳而不乱,色如嫩柳,滑爽可口,软而有力,成于碗内,状如弓弦,素有“弓弦面”、“金丝缠碗”的美誉。

大柳面调卤讲究,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老少皆宜,温食凉用,皆为美食。

大柳面-大柳面制作工艺

大柳面的制作工艺非常特别。

以精粉为原料,据不同的季节变化加适量的碱、盐。

冬季用温水和面,夏季用冷水和面。

面和好后醒面据温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然后擀成薄片、切条。

擀面时醭面以细米面为佳。

切条时,讲究刀功,要轻按快切,寸面十刀,切成后撒开如网,搭杆如丝,手缠成缕。

下锅时,手持面条如提纲撒网,扇面状下至开水锅中,开锅后挑翻一滚,迅速捞出,这样溜煮,虽细如粉丝,但韧而不断,缕分条析,筋软光滑.

大柳面的面卤亦十分讲究。

其面卤有“炸酱、肉卤、麻酱”三种,因此大柳面也就分为“炸酱面、肉卤面、麻酱面”三种。

炸酱的制作是取豆酱、香油各半调拌均匀,加入适量花椒、大料,文火炙熬,直至豆酱酥散成粒。

肉卤的主要调料是肉丁卤汁,并配以绿豆芽,青豆和香椿。

麻酱的配料是芝麻酱、香椿芽、黄瓜丝、蒜泥、香醋等。

大柳面-大柳面名声

大柳面声名远扬,吃过的人想起它会咽口水,听说过的人也心向往之,无不欲尝之而后快。

1981年,“日本料理代表团”专程来访。

王文选师傅现场操作表演,客人看得频频点头,闪光灯亮个不停,摄象机转个不停。

其间出现一个奇特的现象:

很多客人中途去了洗手间。

后来知情者说:

“他们去松腰带了!

近年来,省内外多家饭店慕名而来,参观学习。

老师傅王文轩曾多次到外地表演。

1979年《中国新闻》、《中国财贸报》、《中国乡镇企业报》和《山东电视台》都先后作了“宁津名吃大柳面”的报道。

1981年“日本山东料理代表团”来时,特意赴德州品尝“大柳面”,食后赞不绝口。

保店驴肉

保店驴肉始于清朝嘉庆年间,原产地是宁津县保店镇,创始人为李氏三兄弟。

其特点是肉质鲜嫩、瘦而不柴、烂而不散。

一般以冷食为上,常为酒宴之佳肴。

据传,清朝嘉庆年间,自现在的山东乐陵经宁津至河北的吴桥,有一条重要的邮路,往来的邮差很多,保店就是这条邮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过往的邮差经过保店,都要放下邮件,停下来歇脚,在保店的酒馆里要上一壶老酒,几盘猪羊杂碎,喝酒暖身解乏。

久而久之,邮差们对保店酒馆里单调的菜肴感到厌倦了,但保店人只会做猪羊杂碎之类,实在做不出别的稀罕东西来留住这些常客,心里十分着急。

那年冬天,地面上结成了坚硬光滑的地皮甲。

当时,李守恒的高祖养了一头毛驴,平日里全靠它下地干活,是家中的宝贝疙瘩。

不料,这头毛驴在滑溜溜的地上行走时摔断了腿,久治不愈,成了一头废驴。

李高祖心一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