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花边说课稿最新.docx
《漂亮的花边说课稿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漂亮的花边说课稿最新.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漂亮的花边说课稿最新
漂亮的花边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下册第9课《漂亮的花边》,本课是融知识与技能为一体的综合实践课,也是一节设计制作课。
设计,对于提高人类生活品质、增强产品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精美的花边设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花边对称重复的形式美。
这种不断变换的形式可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我对教材的理解,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花边的相关知识点。
能力目标:
让学生掌握制作花边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喜欢美术的情感。
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观察各种形式的花边,认识花边图案的图形特点,感受花边的美。
难点:
在于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设计制作花边,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针对二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问的行为特点和认识规律,加上本节课属于新知识领域,技能性较强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
2、演示法;
3、激励法。
学法:
在本节课中我仅仅扮演一个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快乐的体验,真正做到玩中学,在玩中创造。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难点,体现课程设计,侧重学生实践体验过程,整个教学过程我将分5步。
1、激趣导入,引发兴趣。
先说导入部分,我认为巧妙的导入一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本课的导入我也做了精心的安排。
首先由我表演小魔术——将一朵小花瞬间变出许多朵一样的小花,并在黑板上拼贴成一条花边展示(这对学生来说,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及时引导学生观察,一朵小花和一排小花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从艺术感受,视觉效果上分析)
由我归纳:
由一个基本纹样向左右或上下两个方向重复排列的带状纹样就叫花边,具有一种规律秩序的美。
(引出新课:
漂亮的花边)
接下来我会让学生回忆并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见过漂亮的花边?
(目的是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多留心身边的物品,发现美,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再结合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来欣赏生活中的各种精美花边。
(给学生美的享受,为后面的设计制作打下基础)。
2、探索观摩,认知感悟。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尝试着归纳花边的图形特点,以及制作方法。
继而由我示范制作方法。
①绘画的花边(直接画两种)
先画出一个基本纹样,画什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我画的是一只可爱的小猴子,再在旁边依次画出第2个、第3个、第4个……就形成了一条花边,除了这种左右方向的排列方式外,也可以依次向上向下排列(同时示范上下排列的花边)。
向学生强调必须是同一个基本纹样重复的排列。
②剪贴的花边
接下来我要直接剪一条连着的花边,准备好一张纸条,将它对折2次,把设计好的基本纹样画在纸上,(因为要剪一条连着的花边,所以这个纹样必须是连续的,一定要画到纸的边缘,否则剪下来的花边就散了)再拿起剪刀沿着图案的边缘线去剪,这时向学生强调,使用剪刀这类锋利工具时要注意安全,剪下的垃圾也不要随意乱扔。
剪的时候,先剪出整体的形状,再剪细节部分,遇到镂空的地方,教学生用局部对折的方法,将纸对折,用剪刀剪二下,出现一个小孔,把剪刀尖放进小孔里沿着边缘线剪就可以,打开后就是一条连着的花边。
③拼摆的花边(实物)
除了能用笔画、用剪刀剪出各种漂亮的花边外,我们还可以用生活中的实物,比如衣服上的纽扣,树上的树叶,都能拼摆贴成立体的花边。
(当然也要选择同样的物品来拼摆)
通过我的演示,再一次加深学生对花边图形特点的认识以及制作方法的了解。
3、积极体验,创造表现。
在学生作业环节我将设定为激烈的花边设计大赛,我会把剪成花瓶、连衣裙形状的纸板分给同学,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个性思维,为其装饰上漂亮的花边,并采取分组合作的方法来完成。
在学生体验过程中,可能会有这几种情况出现:
有的同学画的图案太复杂,看不清楚需要剪掉的部分,告诉学生可以给它做上记号,如画×或涂上阴影。
还有些同学制作好花边后,不知道怎样去装饰花瓶或连衣裙,我会引导学生根据花边的大小、长短选择合适的部位去装饰,如短小的花边装饰在瓶口、领口,而较长的花边可装饰在瓶身、裙边,并注意色彩的搭配。
还有两个方面我会特别注意:
一是针对个别对花边图形特点理解不透彻,制作起来有困难的同学,引导同组同学对他进行帮助,让大家养成互助互乐的好习惯。
而对那些画得漂亮,剪得精彩的同学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去制作,创造出更多更棒的作品来。
4、评价欣赏,提高审美。
先自评:
每组派代表将本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并说出作品的创意制作方法,以及作品什么地方最棒。
再互评:
学生之间尽情谈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共同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同时构建学生之间的知识互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最后我将本着激励学生的原则,保护他们积极的态度和创新意识,有机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师生共同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色彩奖”、“最具团队合作奖”。
(这样学生体验到成功喜悦的同时,自信心得到了提高,兴趣也得到了培养)。
5、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学生在思索答案的同时,就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种回顾,加深了学习的印象。
最后留给学生一个问题,以后想怎样用花边去装点我们的生活?
(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提高他们美化生活的能力)。
这篇漂亮的花边说课稿范文很有代表性,送给你。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漂亮的“扎染”》是九年义务美术教材第六册(上海出版社2007版)第三单元第一课。
“感受民间艺术”单元分为三节课,此单元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间艺术,增强其自豪感。
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多元文化,使学生意识到美术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民间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这些作品既和课本中的学院派美术风格窘异,又和孩子们的涂鸦作品不同。
但却体现着拙朴的美,这点与孩子们的审美观也极其相似。
学惯课本的学生也总是对民间艺术的制作方法充满好奇,特别是生活中没见过的民间绘图方式求知欲很强。
因此本单元本课既能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和能力,又能与传统教育紧密结合,使学生既把自己学到的、头脑中积累的图案图形学有所用,又培养工艺制作的严谨性,同时也对学生了解有关美术知识、民间历史也很有必要的。
本单元采用的是民间传统艺术中的扎染与蜡染,虽然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表现艺术,但是制作起来又简单,学生对此会很感兴趣。
《漂亮的“扎染”》是其中的第一节课。
扎染是我国传统悠久的染色工艺,通过扎捆与染色制作出各种美丽的图案纹样。
本课尝试用简单材料(新闻纸),通过基本的点和浸色方法制作与扎染效果相似的染纸作品,进而感受染纸的天然合成之美。
了解染纸的制作方法,激发对民间扎染的热爱,养成善于思考,敢于尝试和勇于创新的意识,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对于小学三年级大部分学生来说,对“扎染”这一名词可能从电视或其它途径听到过,也可能在平时见到过一些扎染工艺制作的生活用品,但谈及对于民间扎染工艺的真正了解还是不充分的。
通过动手制作染纸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民族纺织品染色工艺,体验扎染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该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色彩感受能力、简单的绘画技法和手工制作经验。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活动讨论的重点放在染纸的基本方法、染出丰富色彩的图形等方面,通过媒体的展示,学生的自学,结合教材中的作品,强调不同的折纸方法产生的不同图案,而不同的折纸方法和不同染法又将形成丰富的图案与色彩变化。
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获得较多的量,我设计了学生上机自学的环节,鼓励学生尝试多种折叠方法和染法,并使省、生生互动中加以归纳总结。
由于制作简单,色彩丰富,学生又能大胆想象,他们兴趣会非常浓厚。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懂得民间扎染的工艺,尝试用简单材料(纸或布),并运用基本的扎和浸色方法制作与扎染效果相似的染纸作品。
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民间扎染作品的过程中,学习运用不同的折纸方法,以浸染、点染等技法进行染纸练习,感受类似的扎染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激发对民间扎染的热爱,养成善于思考,敢于尝试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学习不同的折纸方法,学会染纸的染色用
法是重点,在折纸过程中的规范程度、浸染的角度、面积和时间的把握和染出丰富色彩的图形是难点。
二、说教法
在教学活动中,我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移到“学”,变“全盘授与”为“启发引导”,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一个“导”字,导之以学,导之以思,导之以画,导之以创作。
教学过程中,所有的问题,结论都由导得出,学生总结结论。
那么,在学的过程中,以学为主,以导为辅,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学到知识。
具体的说,在本课的学习中,安排了观察、比较、自学、归纳、演示、组合创作、总结等环节,帮助学生学会观察方法自己去看、自己去想、去做,这样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学生对老师有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直观教学法,
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主动学习,我采用了在实物投影上演示浸染法和点染法,使复杂的“染”的教学过程变得简单、直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讲解法的运用,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借助欣赏,我利用娓娓动听的语言描述、优美的背景音乐,生动的画面展示,让学生通过媒体,了解民间扎染制作过程,扎染艺术的特点,并联系生活,运用扎染丝巾的欣赏勾起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类扎染用品的回忆。
如:
衣服、背包、领带、桌布等等,从身边生活用品入手,导入新课。
用简单材料,运用基本的点和浸色方法制作与扎染效果相似的染纸作品,既接近儿童生活,又亲切自然,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学生通过感官的看、听与想象的思维,使学生全身心去参与,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为学生掌握重、难点起到积极的作用。
3、运用自学法,抓住关键,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课中大量运用的自学法,引导学生根据兴趣,抓住问题的关键,上机自学折纸的方法,达到分层学习的目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学会各种折的方法,并在学生相互交流中使大部分的学生都学会折的方法。
设计学生上机自学的环节,把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很快通过自学得出结论,进而学生也会在自己的脑子里勾画出各种自己创意的美丽图案。
既培养了学生的形象观察能力,又开发了他们的艺术想象力与创新力,使学生通过计算机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
4、运用演示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进而开展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和绘画创作能力。
讲完折纸的方法后进行染纸的演示,看老师都用了哪些方法,怎样的步骤。
学生通过观察,兴趣较高,把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很快通过比较得出结论,进而学生也会在自己的脑子里勾画出各种自己创意的美丽图案。
既培养了学生的形象观察能力,又开发了他们的艺术想象力与创新力。
三、说教学程序
(一)、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力保持差,能接受一些专业术语与一点概念性的东西。
在讲课时提高了效率。
比如说:
在讲折纸时,我大胆总结,概括出几种常见的折法:
揉纸法、对折法、辐射法。
在讲染纸时,概括出几种常见的染法:
浸染法、点染法。
增加了形象性与直观性,也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与运用。
我将本课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1、创境激情,激发兴趣。
2、化难为易,逐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演示做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设计练习,巩固创新,调动学生的制作积极性。
5、课堂小结,总结全课,使学生有浓厚的兴趣。
(二)、说板书设计
一篇优美的板书设计有“微型教案”之称,一篇好的板书设计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也易于学生学习。
我这节课,采用拼帖式的板书设计。
在讲课过程中一步步出示授课方法,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植树问题》的说课稿
一、说课标
新《课标》提出: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所以,新课标实施后,数学教材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更为彰显。
最明显的表现在于每册教材多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通过“数学广角”来进一步渗透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拓宽学生的数学学习思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加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材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
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思想方法。
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并让学生通过接触这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学情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四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得数学活动经验。
这部分内容放在这个学段,说明这个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
四、说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索,发现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的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尝试探索、实验、直观演示、观察、讨论等方法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
3、情感与态度: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有效降低难点,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一)说教法:
现代论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尝试探索”的教学法,让学生先猜测,再动手操作,实际验证。
并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引导学生以趣激思,以思促学,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尝试探索,形成概念,积极参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说学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取了引导发现的学习模式:
即:
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学生操作、实例验证、总结规律、巩固练习,这种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有极大的帮助,同时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尝试探索、实验、直观演示、观察、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
六、说教学设计
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从以下四个环节设计教学: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检测提升,应用反馈;
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新课开始,我直接引出课题——植树问题,然后出示教学目标,接着用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的间隔问题:
马路上的灯柱和树木、广场上灯笼、校园里同学排队做操时的队伍,让学生说说有什么特点。
然后让学生找找自己身体上有没有间隔,从而认识什么叫间隔,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这一环节我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中挖掘素材,以学生灵巧的小手为载体,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让学生知道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具有植树问题本质特征的事件很多,要想了解植树问题,必须要知道间隔的问题。
2、问:
3月12日是什么节日?
出示一幅校园图,提出问题:
学校想在这条路上种树,你愿意来思考植树中的问题吗?
然后出示题目:
学校要在全长12米的一条路上,每隔4米种一棵树,如果你是园林设计师,你想怎样种?
有几种情况?
路长设为12米,我认为数据较小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和动手操作,如此修改的意图是,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情境,突现学生的知识起点,从而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理解多1少1的原因,建立起深刻、整体的表象,提炼出植树问题解题的方法。
3、自主探究感知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自己通过画一画得出三种不同的植树方法;通过用课件直观地显示三种不同情况,让较差些的学生也能理解:
植树方法不同,需要的树也不相同,从而进一步使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
4、补充课题
在实际的植树过程中,“两端都种”、“只种一端”和“两端都不种”三种情况都存在,我们必须仔细审题,弄清是哪一种情况。
今天,我们主要研究的是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
师板书:
“植树问题(两端都种)”
5、介绍概念:
师问:
这里的12是什么?
(师:
我们称为“总长”)
这里的“4”是什么?
(师:
我们也可以称为“间隔”)
每两棵树间的这一段叫什么?
(师指着“间隔”说:
这是“间隔”)
这里有几个“间隔”?
(师:
我们说“3”是“间隔数”)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答:
总长÷间隔=间隔数。
间隔数+1=两端都种的棵数。
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来验证一下!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让学生明确我们本节课只研究两端都种的情况。
1、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学生在前面有了画图的基础,我让学生小组合作以画图的形式填表,理解总长、间隔、间隔数和棵数之间的关系。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使学生在理解数学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探索这些数学概念之间的数量关系。
通过交流,小结发现:
总长÷间隔=间隔数。
间隔数+1=两端都种的棵数。
2、根据规律填一填:
(两端都种)
(1)15棵树之间有()个间隔。
(2)从第一棵树到最后一棵树之间有30个间隔,一共有()棵树。
“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是学生最难理解的,有了前面概念的理解,再加上这两道简单的练习,使学生加深了对这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进一步突破学习的难点。
3、出示例题:
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1)指名读题
(2)自主列式计算:
100÷5=20(个),20+1=21(棵)。
(3)指名板书并想法。
(要求“棵数”必须先求“间隔数”。
用“总长÷间隔=间隔数”用“间隔数+1=棵数”)
4、让学生看书P117质疑:
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由于有前面概念和概念之间数量关系的理解,学生已经能独立解决实际的问题。
所以在这个例题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列式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三)检测提升,应用反馈
1、基础练习:
P118的做一做。
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
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让学生知道已知什么,求什么?
用哪些数学关系式)
2、变化练习:
P122:
2
5路公交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
(学生独立做,做完后让学生说想法)
3、选择题。
(1)课间操时,四
(1)班23个男同学站成一列纵队,如果每相邻的两个同学相距一米,四
(1)班男同学队伍长()米。
22米23米24米
(2)老师从一楼底层去某教室,每走一层楼有24个台阶,共走了48个台阶。
你知道老师去了几楼教室?
()
2楼3楼4楼
这些练习题,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主。
使课内的学习活动得以延伸,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享受成功的喜悦。
同时,通过求“总长”“棵数”“间隔”的变化练习,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使学有余力的同学学得更有兴趣。
同时也让学生扩大视野:
“植树问题”不仅仅用于“植树”,还有很多的问题解决方法与“植树问题”一样。
3、总结提炼:
(1)说一说: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说一说:
老师或同学们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
让学生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同时,通过自评、互评,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两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只栽一端)。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让学生说出与例题有什么变化?
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让学生课下思考,下一节来交流。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更易于学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七、说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两端都种)
总长÷间隔=间隔数
例1:
间隔数:
100÷5=20(个)
间隔数+1=两端都种的棵数
棵数:
20+1=21(棵)
答:
一共需要21棵树苗。
这样的板书设计整齐、美观、合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总之,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与时间,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强化操作意识,实现了知识的再创造。
力求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这个互助平台很好,范文很全,送你一篇《植树问题》的说课稿范文。
《植树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
这个单元主要是为了向学生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并理解掌握间隔数与植树棵数的规律,会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2.过程目标:
使学生经历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会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两端都种的问题。
教学难点:
建构数模,探寻规律。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
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讲解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五、说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同时指出: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两个手指一个隔(教师示范用手指展示出来,让学生也跟着做),三个手指两个隔,会说吗?
请继续学生说到五个手指四个隔时,引出“间隔,间隔数”的概念。
(在数学上,我们把空格叫做间隔,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
间隔数为4。
)随机请一行同学站起来,不断增减学生,让学生边观察边说,几个同学几个隔,老师发问,哪个间隔长,引出“间隔长”的概念。
初步感知什么是间隔数,间隔长度。
为下面的发现规律打下基础。
揭示课题: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