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测3章光现象实验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66773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6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测3章光现象实验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测3章光现象实验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测3章光现象实验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测3章光现象实验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测3章光现象实验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测3章光现象实验题.docx

《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测3章光现象实验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测3章光现象实验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测3章光现象实验题.docx

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测3章光现象实验题

3章光现象实验题

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将红、绿、________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如图乙在树荫下观察: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和圆形的光斑,圆形的光斑实质是________;

(3)如图丙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此时看见的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

(4)如图丁所示是用易拉罐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人的眼睛对着________(选填“膜”或“孔”)进行观察,可以看________像(完整描述像的特点).

2.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的白色光屏上,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

(1)此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_.此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发现的.

(2)此实验说明白光________(填“是”或“不是”)单色光.

(3)小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A处,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较快,说明A处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请写出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____________.(一种即可)

(4)小华想证明C处也有一种看不见光,那么她应该把____________(填“温度计”“1元硬币”或“100元纸币”)放到C处.

3.一束太阳光照射在三棱镜上,在三棱镜另一侧的白屏上形成了彩色光带,最外侧的色光是红光和________光;验钞机发出________能使钞票中的荧光物质发光;电影幕布采用粗糙的白布是因为:

(1)________,

(2)________.

4.如图所示,这是牛顿曾经做过的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中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1)A处应该是________光,B处应该是________光.该实验说明:

我们平时看到的自然光是由________混合而成的.

(2)在该实验中,小明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发现温度计放在________(选填“A”或“B”)的外侧时示数上升得较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这种光叫________,其主要特性是具有________.

5.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甲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焰倒立的像.

(1)该实验是________现象,可以用________来解释;

(2)在图乙中利用光线作出烛焰AB在塑料薄膜上像(保留作图痕迹)_________.

(3)若将点燃的蜡烛向上移动,则塑料薄膜上的像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方移动;若将蜡烛靠近小孔少许,蜡烛的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5)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________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6.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李红对有关探究实验进行了回顾和思考:

(1)如图A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

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①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合适.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②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B,她(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2)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综合实践活动中:

①李红在一张卡片上挖了一个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孔(如图B所示),在阳光下卡片水平放在离地面5cm处,发现地面上的光斑是正方形;若要在地面上能出现圆形光斑,应将卡片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地面;前者光斑是由于光的______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色散”)形成,后者光斑是_______(选填“太阳”或“孔”)的像.

②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开有三角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C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卡片乙的过程中(孔到地面的距离使终保持不变).小华将观察到的光斑形状和大小变化情况在图D中方格纸内画出(分别用序号甲、乙、丙、丁表示),其中最左边的光斑为移动卡片乙前出现的真实情况.根据你的观察,小华所画光斑中可能会出现的真实情况有哪些?

___________(填序号).

7.小华在学习光学时,完成了以下的实验.

(1)如图甲,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____.

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

(2)如图乙,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___反射.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8.小华用两个硬纸筒制成针孔照相机探究小孔成像,如图a所示.

(1)请在图a中画图解释蜡烛AB在屏上所成A′B′像的原因.(______)

(2)若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如图b所示,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_________.

(3)①小华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她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c中作出像的高度h随像到小孔的距离s变化的图线.

根据表中的数据及描绘的图线可得到:

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像到小孔的距离S/cm

2.0

4.0

6.0

8.0

10.0

②如图d所示,小孔的位置和屏的位置固定后,只将蜡烛AB由甲位置移到乙位置,可观察到屏上蜡烛的像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浓密的树林下,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e所示),这是____(选填“太阳”、“树叶的缝隙”或“树叶”)_______(选填“像”或“影子”),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9.小华用一次性杯子和半透明薄膜也做了一个“针孔照相机”,他在一次性杯子的底部用针戳了一个小孔,在杯口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如图所示).

(1)小华在实验室用这个“针孔照相机”来观察蜡烛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以下观察方法正确的是()

(2)小华采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发现实际观察时,无论如何调节孔到蜡烛的距离,半透明薄膜上蜡烛的像仍不够清晰,你能帮她想个可行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吗?

(3)小华在另一个一次性杯子底部挖了一个三角形的小孔(如图所示,右图为孔的形状特写),继续观察同一个蜡烛,发现在半透明薄膜上的像的形状(选填“有”或“没有”)变化.

(4)另有几个同学在硬纸板上挖孔来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图1的装置,小明设计了图2的装置,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改变孔的大小,同时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你认为设计更合理,依据是.保持孔的大小不变,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间的距离,你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选填“大”或“小”).

10.下表是小明同学在硬纸板上挖孔所做的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实验记录表:

小明和他的同学分析上表的结果,得出了一些结论,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

(1)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2)由于太阳距我们很远,到达地面的光线几乎平行,所以,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足够小时,地面上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是一致的,这不是太阳的像。

要使太阳通过小孔成像,必须注意小孔的大小和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越________(填“大”或“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

11.某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甲所示,在此实验中:

(1)该实验采用薄且透明的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____,直尺的作用主要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的关系;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___关系;

(2)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原因是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

(3)实验中如果把平面镜向左倾斜,如图乙,实验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功,因为此时____.

(4)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不准确的是____.

A.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

B.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物相距20cm

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成像更清晰,更有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

1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

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只相同的蜡烛;⑥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填序号).选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此实验的目的是:

__.

(2)选择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关系.若B蜡烛在桌面上始终不能与A蜡烛的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视线__玻璃板观察光屏(填“透过”或“不透过”).发现在光屏上__像(填“有”或“没有”

),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13.小芳同学学习物理积极性很高,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她利用一块玻璃代替平面镜,图所示为小芳做完实验后在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是她实验时画出的玻璃板的位置,A、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B′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为__________.

14.课上同学们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的实验,如图,A为已燃蜡烛,L为玻璃板。

(1)小明从L中看见小华摸到烛火了,可小华却说没有,请你解释其原因。

(2)小明和小华在取器材时,拿了长短不一的两根蜡烛,其它器材一样。

请写出探究像和物大小的关系的办法。

(3)小华提出这样的问题:

为何用平面镜进行实验,不易确定像的位置呢,请你按照图乙所示的光路图加以解释。

(图中00′为平面镜,AB为物体,A′B′为AB经平面镜成的像)

15.某物理兴趣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具体过程如下:

(1)取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MN,并在直线一侧标注三个位置,如图;

(2)将白纸平整的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沿直线放好透明玻璃板;

(3)找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将其中一支点燃,放在1点,通过玻璃就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一边观察像,一边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置到与像完全重合,然后记下蜡烛的位置,记录点为a;

(4)拿走未点燃的蜡烛,并在相同位置放上光屏,不通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

(5)再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2、3两个位置,重复(3)、(4),记录点分别为b、c,最后获得如图记录;

(6)将蜡烛和玻璃板取走,分别连接1a、2b、3c,并测量各点到平面镜的距离;

(7)分析数据,获得结论.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小明认为放置玻璃板时,玻璃板与水平面是否垂直,不影响实验结果.小明这个说法正确吗?

___

(2)在步骤(4)时,没有观察到光屏上的像,这说明蜡烛通过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

(3)在步骤(3)(5)时,发现未点燃的蜡烛能与像重合,这说明蜡烛通过平面镜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________,且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

(4)通过测量发现点1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点a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点2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点b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点3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点c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这说明平面镜成像的物距与像距________;

(5)连线1a、2b、3c应该都与MN________;

(6)有位同学提出:

如果1、2、3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且与MN有交点P,那么a、b、c三点也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与MN也交在P点,这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

_____

16.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小明同学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可折叠硬纸板、直尺、激光笔、量角器及铅笔等.

(1)如图甲所示,把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

A.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分居法线两侧              

B.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C. 反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D. 光反射时是否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2)沿ON将纸板向后折,纸板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如图甲,当纸板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射向镜面,在纸板右侧看到反射光线OB,若保持镜子上的入射点位置在O点不变,将入射光线AO逆时针转10°,则反射光线OB将________时针转________.

17.小阳与几位同学在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的大小经常在改变。

他猜想:

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于是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保持橡皮到墙壁之间的距离不变,把手电筒打开后放在距离橡皮不同的位置,分别测量在墙壁上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

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1)分析数据后,小阳发现:

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近处逐渐远离橡皮时,影子的长度随之__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小阳根据资料以手电筒到橡皮的距离L为横坐标、影子的长度H为纵坐标,绘制了影子的长度H随手电筒到橡皮的距离L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由图像可知,当手电筒到橡皮的距离L=17.5cm,影子的长度H大约是_________cm。

(3)小阳观察图像的变化趋势发现:

当手电筒距离橡皮较远时,影子的长度变小的越_____(选填:

“快”或“慢”)。

18.如图所示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

(1)小强在用该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除了要用到铁架台、可折转光屏和量角器外,还要用到_____和_____.

(2)小强用到的实验器材中,可折转光屏可以非常方便地绕轴线ON向前或向后折转.这个实验中,小强选用可折转光屏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是否在_______所决定的平面内.

(3)小强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一.

表一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光反射时,_____________.

(4)通过实验,小刚测得的数据如表二.

表二

据此他得出了“反射角小于入射角”的结论.

进行交流时,发现他的结论与其他组的结论不同,小刚又反复进行了多次测量,确定自己从读数到分析论证得出的结论都没有问题.

导致小刚得出“反射角小于入射角”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蓝太阳的像眼睛,三个小孔,蜡烛在一条直线上不是膜倒立的实像

2.色散牛顿不是红外取暖器100元纸币

3.紫光紫外线白布能反射所有色光发生漫反射

4.红紫多种色光A红外线热效应

5.

(1)小孔成像现象;光的直线传播;

(2)

(3)下;变大;(4)不变.(5)太阳

6.

(1)①2大小②不能虚

(2)①远离直线传播太阳②甲、丙、丁

7.C漫不能在

8.

B

(或S=2h)变小太阳像孔到地面的距离不同

9.

(1)(A)

(2)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3)没有

(4)小华实验中应该控制孔的形状不变,改变孔的大小大

10.直线传播小

11.像的位置到镜面的距离大小不能虚像不能蜡烛A和蜡烛B不能重合D

12.①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大小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不透过没有

13.便于找到并画出像的位置不能因为进行了两次实验一次相等,另一次不相等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像

14.

(1)因为小明看见的是小华的手和A的像重合了,误认为小华“摸到烛火”了,因为A的像是虚像,所以小华说没有。

(2)点燃较短的蜡烛作为物体A,用较长的蜡烛去与玻璃板另一侧的像重合,小明示意小华在长蜡烛上刻记下像的大小,用它与A对比,即可知物像的大小关系。

(3)因为只有在镜前DOO′E的区域内才能看见AB完整的像,根据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人眼在此区域内无法看见放在A′B′处完整的蜡烛,就无法确定蜡烛B与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所以不易确定像的位置。

15.如果玻璃板不竖直,后面的棋子与前面棋子的像不在同一高度上,怎样操作都不会重合的,也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因此小明这个说法不正确虚大小相等相等垂直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如果1、2、3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且与MN有交点P,那么a、b、c三点也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与MN也交在P点,这位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16.C不能逆10°

17.变小4慢

18.光源平面镜入射光线和法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折转光屏的轴线与镜面不垂直,且偏离入射光线一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