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微观经济学主要概念解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6475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微观经济学主要概念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宏微观经济学主要概念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宏微观经济学主要概念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宏微观经济学主要概念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宏微观经济学主要概念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微观经济学主要概念解释.docx

《宏微观经济学主要概念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微观经济学主要概念解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微观经济学主要概念解释.docx

宏微观经济学主要概念解释

经济人假设

一、经济人假设的含义是什么?

1、经济人假设的含义

缘起于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国富论》中的一句话:

“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师和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

经济人假设:

人总是在一定制度约束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

2、经济人假设的地位

主流经济学有两块基石:

一是经济人假设(理性、效用max、信息完全),二是稀缺性假设。

经济人假设为数学工具的运用奠定基础。

张五常:

是否从自利角度解释人的行为,就决定了你是否在经济学的框架内思考问题。

二、现实中的人都是“经济人”吗?

1、反对的意见(挑战)

(1)来自有限理性的批判

赫伯特•西蒙:

任何个人不可能绝对的理性,因为他掌握的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

环境不确定、复杂;信息不完全,人的认知能力有限。

莱本斯坦:

任何人都有双重性,既有注重计算、坚持标准和追求利益的理性倾向,又有不重计算、不坚持标准和追求安逸的非理性倾向。

(2)来自社会—文化人的批判(强调经济人的社会存在性)

道格拉斯•诺斯:

人的决策取决于周围环境的约束以及本能、习惯、习俗、从众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阿马蒂亚•森:

对自身利益的追逐只是人类许多动机中最重要的动机,但人性、公正、慈爱和公共精神等品质也相当重要。

(3)机会主义行为,信息不完全(威廉姆森)

逆向选择(事前),道德风险(事后)

(4)X低效率,缺乏动力利用机会

(5)人的心理波动(卡尼曼)不确定条件下人的判断决策。

2、赞成的意见

人们从事各种活动,都是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

“利益”一词是广义的。

加里•贝克尔:

人所追求的利益可能是货币收入,也可能是非货币的经济利益(福利条件),甚至可能是非经济的利益(职业声望、理想、信念)。

官僚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尼斯卡宁认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函数中有四个变量:

地位(Position)

权力(Power)

财产(Property)

声望(Prestige)

国内学界也有不同意见。

范小虎认为,选择了市场机制就意味着对“经济人”假设的承认;没有“经济人”的市场经济是难以想象的。

程恩富认为,“经济人”假设的人性基础是历史唯心主义,是在用人的低级本能及其经济行为和经济心理替代人的多样性的社会本性。

经济学中所出现的“人”(消费者、企业家、官员),都是利己的。

这是经济人假设。

现实中的人,未必都利己。

但是,大部分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利己的。

制度才能保证利己不损人,即局限于自利而非自私的范围。

****************

消费者行为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是说明消费者如何在不同的商品和服务之间分配收入,以最大化他们的效用水平的理论。

(一)偏好与效用

偏好(preference)

消费者形成需求有三要素:

对物品的偏好、物品的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

价格和收入形成预算集(budgetset),又称消费的可行性集(feasibleset);偏好形成消费集(consumptionset),又称为选择集(choiceset)。

人们之所以要购买或消费某种商品或劳务,首先是因为他们主观上喜欢或偏好(prefer)这些商品和劳务。

消费者偏好决定不同消费组合之间的关系。

注意:

偏好是相对于整个消费组合(不是单个消费品)而言的。

经济学根据消费者对某些商品或劳务的偏好程度,把偏好分为三种类型:

强偏好(strictlypreferred):

在A(x1、x2)与B(y1、y2)两组消费组合之间,如果消费者肯定地选择A,那么我们就认为该消费者绝对偏好A胜于B。

用公式表示为:

A大于B。

无差异(indifferent):

即消费者感到在A与B两组消费组合之间没有区别。

用公式表示为:

A等于B。

弱偏好(atleastasgoodas):

在A与B两组消费组合之间,如果消费者认为A至少与B一样好,那么我们就认为该消费者对A有较弱的偏好。

用公式表示为:

A≥B。

(二)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四个假定

对于消费者的偏好,经济学作出了如下四个假定:

1、完备性(completeness)即消费者总可以比较和排列所给出的不同商品组合。

2、可传递性(transitive)在消费者面临三个以上的选择时,如果A>B,B>C;那么A>C。

可传递性通常是消费者保持一致性的必要条件,因而也是理性的。

上述两个假定,合称为理性行为假定。

3、越多越好(moreisbetterthanless)商品被假定为是令人愉悦的——也就是好的,即假设所有的商品都是经济物品。

4、边际替代(或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或者说,消费者的偏好满足严格的凸性假设。

(三)效用(utility)

1、经济学假设消费者是效用最大化(utilitymaximization)追求者,这个假定构成了所有人类经济行为或选择行为的基础。

第一,经济学家不关心什么东西能使一个人的效用实现最大化。

因为,在经济学家看来,人们都是在根据自己的偏好(效用最大化函数)追求效用最大化。

第二,至于怎样判定一个人的行为是在追求最大化,经济学的判定非常简单:

只要一个人的行为是自愿的,就必然是对自己有利的,也就是自利(self-interest)行为,就是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

2、根据效用是否可以计量,消费者行为理论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假设

①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

因此,效用量的大小,反映了偏好的程度;

②基数效用论用于刻画消费者偏好程度的分析工具是边际效用;

③基数效用论盛行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有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莱•杰文斯(代表作:

《政治经济学原理》1871)、奥地利经济学家卡尔•门格尔(代表作:

《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瑞士经济学家里昂•帕累托(代表作:

《纯粹经济学要义》1874)。

序数效用论假设

①效用如同香、臭、美、丑等概念,其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

②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因此,理性行为(或者说,消费者的排序能力)假设是序数效用论的基础;无差异曲线是刻画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工具;

③序数效用论盛行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直至现在,在这方面作出开创性贡献的经济学家是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希克斯(代表作:

《价值与资本》1946)。

显示性偏好

如前所说,效用最大化理论(或支出最小化理论)是从一些预先假定的、不可观察的偏好公理(如完备性、传递性、连续性、严格单调性和严格凸性等)出发,来推导可观察的有关需求的性质,如(关于价格和收入的)零次齐次性、预算的平衡性、(斯卢茨基矩阵的)负半定性和对称性,即是从不可观察的公理推导可观察的现实。

与此不同,显示性偏好理论则是从一些可观察的选择公理(而非不可观察的偏好公理)出发,来推导可观察的那些有关需求的同样性质,即是从可观察的公理推导可观察的现实。

显示性偏好理论(RevealedPreferenceTheory)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默尔森(P.Samuelson)(1915年生)提出来的,其基本精神是:

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的购买行为暴露了或显示了他内在的偏好倾向。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推测消费者的偏好。

这是一种不基于“偏好关系(效用函数)—消费者选择”的逻辑思路,而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即“消费者选择—偏好关系”。

通过这个理论可以从消费者行为分辨最好的可能选择。

换句话说,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可以显示他们的喜好。

这个理论的出现,是基于消费者需求理论以边际替代率作为依归。

而边际替代率的假设,就是消费者是为了把功用极大化而作消费决定。

虽然功用极大化的假设不受争议,但显示性偏好隐含着的功用函数就难以被准确计算。

显示性偏好理论就能弥补需求理论的不足,借观察行为来界定功用函数。

假设某甲有两个消费选择:

买两个苹果和三条香蕉,或者买三条香蕉和两个苹果。

如果两个选择的费用一样,而他选了前者,那就表示某甲喜欢前者多于后者。

然后,这显示前者永远都较后者受欢迎。

如果该消费者买后者,就一定是他负担不起买前者的费用。

理论进一步显示,偏好是带有传递关系的。

如果我们有A、B、C到Z多个选择,而偏好A多于B、B多于C,如此类推。

那结论就显示出,我们对A的偏好多于C,一直数下去,多于Z。

有了这套理论,经济学家就可以规划与消费者理论的模组一致的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均衡

(一)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的主观偏好和客观约束。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消费者主观偏好和客观约束共同作用的结果。

使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它必须位于预算线上;第二;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须给予消费者商品和服务的最受偏好的组合。

套用一句哲学用语就是,发挥人的主观偏好和尊重客观约束相结合”。

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

也可以这样理解:

在消费者的均衡点上,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某种商品去交换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应该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这种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二)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在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和各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换句话说,消费者花费在各种物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该条件被称为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

*****************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是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注入货币的过程。

货币供给主要研究由谁来提供货币、提供什么货币、怎样提供货币和提供多少货币等问题,从而引出了货币供给的主体、货币的口径与层次、货币供给机制、货币供给的控制等诸多理论与实际问题.

货币供给量----一国经济中被个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持有的可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量.货币供给量是货币供给过程的结果,其源头是中央银行初始供给的基础货币,经过存款货币银行的业务活动可以出现数倍的货币扩张.

我国货币层次3个口径的划分.

◎M0=流通中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明显的上升。

对通货膨胀的含义要注意以下3点:

A.是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通货膨胀期间,个别物价可以不变,有时还可能下降。

B.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

C.一般物价水平必须是显著地上升;

但对上述定义,也有一些批评意见:

物价的持续时间和上升幅度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比较模糊;并不是所有的通货膨胀都表现为物价上升,在物价被管制的经济中,通货膨胀常表现为物品短缺;一般物价水平本身难以计量。

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有“物价派”和“货币派”两种。

“物价派”认为,只要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就是通货膨胀。

“货币派”认为,并不是所有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都是通货膨胀。

只有货币数量过度增长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才是通货膨胀。

例如,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本质上是个货币现象”。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1.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社会不同成员的收入分配有不同的影响,一些人从中受益,另一些人受损:

(1)通货膨胀有利于利润收入者,而不利于工资收入者

因为在通货膨胀期间,名义工资的增加不仅滞后于价格的上升,而且往往赶不上价格上升的幅度,实际工资下降;

(2)通货膨胀不利于债权人,而有利于债务人

因为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在通货膨胀时往往下降;

(3)通货膨胀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

第一,随着名义工资的增加,个人的所得税将增加;

第二,政府是净债务人,通货膨胀使政府的内债负担下降。

第1和第2项合称为通货膨胀税;

第三,通货膨胀往往是由货币发行量过多引起的,直接剥夺民众。

2.通货膨胀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是通过价格进行的。

在通货膨胀期间,价格变动是紊乱的,由此引起的资源的重新配置也不一定是合理的:

厂商不知道生产那一种产品更有利可图,消费者不知道购买哪一家商店的产品更便宜。

价格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降低经济效率。

3.通货膨胀对产出、就业总水平的影响

通货膨胀能否增加就业,促进产出增长,主要有两种观点:

(1)促进论:

非预期的温和的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会增加就业和国民产出在短期内,非预期的温和的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会使产品价格的上涨快于货币工资率的上涨,实际工资率降低,从而促使企业增雇工人、扩大产量以谋取利润,使就业和国民产出增加:

****(我不在)****

奔腾的或恶性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稳定发展总是不利的。

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1.实行紧缩性的需求管理政策

实施紧缩性需求管理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使总需求曲线右移,降低通货膨胀率。

(1)逐渐制造衰退,以较少的失业和较长的时间降低通货膨胀率,称为渐进的方法。

(2)大规模制造衰退,以较高的失业率和较短的时间降低通货膨胀率,称为“速冻火鸡”的方法。

2.降低自然失业率

采取紧缩性政策降低通货膨胀率会增加失业。

如果采取某些措施降低自然失业率,则会降低对付通货膨胀的成本。

3.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incomepolicy)是指政府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率而对货币工资和价格采取的管制政策。

只能在战争和严重的自然灾害的特殊时期采用。

4.指数化政策

指数化政策(indexationpolicy)是指对交易中因通货膨胀而受到利益损失的一方给予一定补偿的政策,或按通货膨胀率来调整有关的名义变量值,以便使实际值保持不变的政策。

指数化政策是一种将通货膨胀看成是小毛病,适应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共存的政策。

5.扩大总供给

(1)减少管制,鼓励竞争。

(2)降低税率,以提高对人们工作、储蓄与投资的激励,增加总供给(供给学派的减税主张在20世纪八十年代的各国税制改革中得到普遍的采纳,但在刺激生产的同时,也带来了财政的巨额赤字)。

最形象化地说明减税能够增加总供给的理论是“拉弗曲线”。

***************

货币幻觉

货币幻觉”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Fisher)于1928年提出来的,是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

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

他告诉人们,理财的时候不应该只把眼睛盯在哪种商品价格降或是升了,花的钱多了还是少了,而应把大脑用在研究“钱”的购买力、“钱”的潜在价值还有哪些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精打细算,花多少钱办多少事。

否则,在“货币幻觉”的影响下,“如意算盘”打到最后却发现自己其实是吃亏了。

作用

目前的宏观政策有意识地保持货币幻觉,在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同时,投资趋热,在这一过程中,生产资料价格最先上涨。

一般地,货币政策的作用有两方面:

一是产出效应,另一是价格效应。

如果扩张性货币政策是以通货膨胀来换取产出增长,我们说这种政策有着暂时的“货币幻觉”。

货币幻觉一旦消失,就全部转化为通货膨胀。

现实中也有两个参照系,一是1993年下半年的“软着陆”,主要是限制货币供应,效果是显著的,但也造成“惜贷”现象,导致了更加严重的通货紧缩局面;二是1986年的通货膨胀,等到物价已经上来,市场预期已经形成,货币政策也就只能跟着通货膨胀走,最后靠“套期保值”缓解了储户的恐慌心理。

投资者没有考虑上市公司的盈利可能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具体一点说,就是公司在计算净利润时扣减的利息成本和折旧等都是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而收入却是包含了通胀的因素,它给人一种公司盈利加速的错觉,刺激人们加大对股票的投资。

可见一旦市场形成通货膨胀预期,货币政策就盯不住了。

不让市场形成通货膨胀预期,必须事先采取主动措施。

显然1986年那次调控偏热,1993年那次调控又偏冷。

目前针对部分行业、企业采取“点控”措施,没有提息而是限制贷款数量、抑制投资规模,就是吸取了前两次调控的经验教训,既要抑制总需求,又要防止再度陷入通货紧缩。

影响

消除本币升值的“货币幻觉”,首先是强调要关注本币升值对个人福利带来的实际影响,而非表面的货币价值增加。

一种代表性观点认为,因为中国还存在大量的失业与过剩劳动,所以采取名义汇率升值的做法不仅不能减少贸易顺差,反而会使劳动者的利益普遍受损,因此有损国民福利。

其次,进一步扩展“货币幻觉”的含义,我们要强调名义汇率与有效汇率的区别。

例如,虽然人民币对美元在升值,但对“一揽子货币”来说,美元对欧元、日元的大幅贬值,使人民币有效汇率可能是轻微贬值。

而就另一个口径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项测算显示,去除通货膨胀因素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2006年7月,比去年同期贬值1.6%。

如此种种在本币升值中的“货币幻觉”,伴随某种“非理性升值”,可能会使政策效果被扭曲,并

降低本币升值对一国经济和社会福利所带来的利好程度,因此需要加以清醒认识。

反馈结果

结果不是对商品或劳务的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价值作出反应。

每笔收入都可以用纯粹的货币额来表示,也可以用当前通货膨胀率把它折算成实际价值,这将得到一个实际收入,它更准确地指示出收入的实际购买力。

而患有货币幻觉毛病的人,常常只注意到货币数量上的变化,却不会注意货币的实际购买力的变化

产生原因

腹内侧前额叶皮层是产生“货币幻觉”(经济学家语)的中心部位。

人们在购物时,常常会忽视那些明显已经被通货膨胀扭曲的信息,冲动地把心理价位抬高到实际价位之上,这就是货币幻觉。

货币幻觉可能使潜在买家相信房价会一直上涨,从而认为房地产是不错的投资选择。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oJo席勒(RobertJ.Shiller)认为,正是货币幻觉导致的错误逻辑催生了房地产泡沫,“人们大都只记得几年前买房时的房价,却常常忘记了其他商品的价格,错误地认为房价比其他物价涨幅更大,从而夸大房地产的投资潜力。

几十年来,经济学家一直在争论货币幻觉是否真实存在,说得更通俗一点,即经济交易

中是否存在非理性的影响。

著名货币理论家米尔顿o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假定,雇主和消费者都是理性的,他们支付工资或者购买商品时会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换句话说,他们能准确判断一种商品的真实价值。

具体实例

无数的科学家都在研究为什么世界经济衰退得如此迅速和剧烈,其中行为经济学家的研

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他们主要将人们决策时的心理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脑科学家对腹

内侧前额叶皮层及颅内其他区域进行扫描,检测结果也支持行为经济学家的观点。

值得注意

的是,2009年3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报道,

德国波恩大学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者通过大脑扫描仪,观察到人脑部分决策回路

有发生货币幻觉的迹象。

如果受试者获得一笔金额更大的钱,即使因为物价上涨,多出来的

这部分钱并没有带来更大的购买力,腹内侧前额叶皮层部分区域的活动也会异常明显,反映

在大脑扫描图上,就是这部分区域被点亮了。

脑部扫描图中前额后方出现的亮点告诉我们,人错误判断了货币的价值,也就是出现了

货币幻觉。

这只是一个例子,一系列日趋复杂的研究还显示,大脑中枢跟恐惧(受脑部杏仁

核控制)和贪婪(受脑部伏隔核控制,该部位或许也是产生性欲的地方)这两种与投资相关

的原始动机有关。

一项把神经影像跟行为心理学和经济学融合的高科技,为研究个人和整个

经济体的运作为什么会误入歧途提供了线索。

同时,这些研究还试图解释,尽管金融系统已

经实施了常规危机预防措施,为什么还是无法逃脱经济崩溃的悲惨命运。

这些研究的部分成

果已被奥巴马政府采纳,作为稳定银行业和房地产部门的政策指导。

货币幻觉:

误行为方式。

在通货膨胀发生时,个人无法了解通货膨胀或物价上涨的程度,只能凭借自己接触的本

地区的少数商品的价格来判断。

这样,个人的物价信息就是不完全的,个人只能将主要注意

力放在自己的货币收入上。

例如:

作为工作者的个人,在与企业进行单个的或集体的工资谈判时,就可能将企业允

诺在通货膨胀时期出现的,将货币收入的名义价值当做实际价值的一种误解及其相关的错的

名义工资上升幅度当作实际工资的上升。

而实际上,实际工资可能并没有上升,甚至还有所

下降。

这样,企业就通过货币幻觉获得了额外利润。

一般认为,货币幻觉只是在通货膨胀的形成阶段比较严重,一旦通货膨胀普遍化和为大众普遍意识到以后,货币幻觉就会逐渐消失。

***************

失业

失业(unemployment)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且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工作(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寻找过工作)的人没有工作。

失业的基本条件有4个:

(1)在一定年龄范围内;世界各国对工作年龄和失业的范围都有不同的规定,联合国规定的劳动年龄为15岁以上,在美国、法国开始工作的年龄规定为16岁以上。

(2)有能力工作;

(3)愿意按现行资率工作,为寻找工作付出过一定的努力,即有求职活动;

(4)目前没有工作(可能已找好工作,正等待下个月去报到)。

没有工作的人不一定是失业者:

如果他不愿意工作(例如想休闲),或超出了一定的年龄范围,或不去寻找工作,或无劳动能力,就不能算作失业者,因为这些人不属于劳动力范畴。

总之,有工作的人就是就业者,没有工作而寻找工作的人是失业者,没有工作不肯寻找工作的人不属于劳动力。

度量:

失业率(unemploymentrate)是失业人数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的比重,即:

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

失业的种类主要有磨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三种。

自然失业率的定义(naturalrateofunemployment)

自然失业率是指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均衡时的失业率(劳动市场均衡,则货币工资率不变;产品市场均衡,则价格不变。

两市场的均衡意味着实际工资率的均衡,意味着劳动市场的均衡,实际就业量正好就是充分就业量),即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也是一国长期可维持的最低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并不是一成不变。

自然失业率不仅受客观经济条件的影响,而且受许多制度性因素(失业救济制度)和政策性(最低工资法)因素的影响。

因此,自然失业率并非自然而不能改变,政府可以通过某些措施降低自然失业率。

而且,自然失业率也不是最优失业率。

对西方许多国家来说,目前的自然失业率是偏高的,降低自然失业率可以增加国民产出,增加社会福利。

失业对经济的影响

失业在经济上最大的损失就是导致实际国民收入的减少,延缓经济增长速度。

曾任美国约翰逊总统首席经济顾问的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ArtherM•Okun),在20世纪60年代所提出的奥肯定律,说明了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的反方向变动关系:

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相对于潜在国民收入增长率每下降2到2.5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上升1个百分点。

奥肯定律主要适用于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即失业率是周期性失业率。

在充分就业情况下,自然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这一关系就要弱得多。

一般估计在0.76左右。

举例:

美国在1979年——1982年的三个经济停滞时期,实际GDP没有增长,而潜在产出每年增长3%,三年共增长9%。

相对潜在产出,实际产出下降了9%。

如果奥肯定律的系数为2,则失业率应该上升4.5%。

1979年的失业率为5.8%,1982年的预期失业率为10.3%。

官方统计显示,1982年的实际失业率为9.7%。

就经济学这门社会学科来说,这种预言算是比较准确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