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43504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docx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docx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第一节 概述

消化(digestion):

食物所含有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消化的方式有:

机械性消化:

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将食物粉碎、搅拌和推进的过程。

(形变)

化学性消化:

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将食物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

(质变)

吸收(absorption):

消化后的食物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

一、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一般生理特性

1.舒缩迟缓(收缩全过程约20s,而骨骼肌<0.5s)

2.富有伸展性

3.具有紧张性(形成基础压力,使胃肠保持一定的位置和形状,是各种运动的基础)

4.节律性收缩(缓慢、不规则、肌源性)

5.对电刺激不敏感,对机械牵张、温度、化学刺激敏感

(二)电生理特性

1.静息电位

-50-60mV,不稳定;主要由K+外流形成的,也与钠泵的生电作用有关。

2.慢波

在RP的基础上,自发地周期性去极化和复极化形成缓慢的电位波动,又称为基本电节律(basicelectricalrhythm,BER)。

节律:

胃3次/分,十二指肠1112次/分,终末回肠89次/分

波幅:

5~15mV,持续1~8s

产生机制:

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起源于纵行肌和环行肌之间的Cajal细胞(是一种兼有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特性的间质细胞),可能与生电作用钠泵的周期性减弱或停止有关.

作用:

①本身不引起肌肉收缩,但能降低AP产生的阈值(使RP接近于产生AP的阈电位);

②是控制胃肠运动(蠕动的方向、节律、速度)的起步电位。

3.动作电位

当慢波去极化达阈电位(约-40mV)时就产生AP,又称快波(fastwave)。

AP常叠加于慢波之上,可以是单个,也可成簇出现(110次/秒)。

波幅:

60~70mV,持续10~20ms

特征:

•AP幅度小,时程长,去极化速度慢

•AP呈群集性释放

•AP发放的频率与平滑肌的收缩有很好的关联

成因:

去极化相Ca2+内流为主,也有Na+;复极化相K外流

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1.总量:

6~8L/日(唾液、胃液、胰液、胆汁、小肠液和大肠液)

2.功能:

1)分解食物中的各种成分;

2)为各种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

3)稀释食物,使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利于吸收;

4)通过分泌粘液、抗体和大量液体,保护消化道粘膜免于理化损伤。

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

(一)内在神经(肠神经系统)

包括粘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有感觉、中间和运动神经元,彼此交织成网。

肠神经系统释放的递质有:

ACh、NE、VIP、5-HT、NO、CCK、ATP、GABA等

粘膜下神经丛主要调节分泌细胞和血管,肌间神经丛主要支配平滑肌细胞。

(二)外来神经支配

1.躯体神经:

口腔、食道上端和肛门外括约肌为躯体神经支配

2.自主神经:

两端:

副交感神经

中间: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兴奋作用为主

交感神经:

抑制作用为主

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消化道是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

胃肠道所含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统称为胃肠激素,这类激素在化学结构上都属于肽类物质,故又称为胃肠肽。

现已被鉴定的胃肠肽约有30余种。

主要胃肠激素的分泌细胞及其分布部位

大多数细胞在食物成分和pH的刺激下引起分泌活动,少数受神经及内环境影响

(一)消化道的内分泌细胞

1.分布分散

2.数量巨大

3.分为开放型细胞:

锥形,顶端有微绒毛样突起伸入胃肠腔内,可直接感受食物成分和pH的刺激而引起分泌。

如G细胞(胃泌素)

闭合型细胞:

少数胃肠内分泌细胞无微绒毛,呈圆形,与胃肠腔无直接接触,其分泌可由神经兴奋或局部内环境的变化引起,而与胃肠腔内的食物成分无关。

如D细胞(生长抑素)

4.APUD细胞(amineprecursoruptakedecarboxylation)

具有摄取胺前体,进行脱羧而产生肽类或活性胺的能力的细胞统称。

在神经系统、甲状腺、肾上腺髓质、垂体等组织中也有APUD细胞。

(二)胃肠激素的分泌方式

1.内分泌(endocrine):

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远处起作用,如胃泌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等,又叫远距分泌。

2.旁分泌(paracrine):

通过细胞间隙扩散到邻近的靶细胞发挥作用,如生长抑素、组胺。

3.腔分泌(exocrine):

直接分泌入胃肠腔起作用,如胃泌素、胰多肽

4.神经分泌(neurocrine):

支配胃肠道的肽能神经末梢释放递质或调质,调节胃肠平滑肌和腺细胞的活动,如VIP、P物质。

5.自分泌(autocrine):

分泌的激素又作用于分泌该激素的细胞本身而发挥作用。

(三)胃肠激素的作用

1.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

如胃泌素、胆囊收缩素、胰泌素等。

2.营养作用:

具有促进消化道组织的生长和代谢作用。

胃泌素→胃、十二指肠粘膜的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五肽胃泌素→壁细胞增生。

3.调节其它激素释放:

食物→胃肠分泌抑胃肽→胰岛素分泌;

(四)脑-肠肽

一些产生于胃肠道的肽,不仅存在于胃肠道,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而原来认为只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肽,也在消化道中发现。

这些双重分布的肽被称为脑-肠肽(brain-gutpeptide)。

已知的脑-肠肽有胃泌素、胆囊收缩素、P物质、生长抑素、神经降压素等20余种。

脑-肠肽概念的提出,表明了神经和胃肠之间在功能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同一种肽类分子即可以作为激素起作用,又可作为神经递质起作用。

复习思考题

1.消化系统有哪些功能?

2.什么是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3.消化管平滑肌有哪些生理特性?

4.消化管的神经支配有哪些特点?

5.试述胃肠激素的分泌方式。

第二节口腔内消化

唾液及其作用:

唾液(Saliva)是口腔内三对大唾液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以及无数散在的小唾液腺的分泌物的总称。

(一)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无色无味、近于中性、低渗液体,每日分泌唾液1.0~1.5L。

水分占99%,有机物主要为粘蛋白、唾液淀粉酶和溶菌酶等。

无机物有钾、钠、钙、氯及硫氰酸盐等。

第三节胃内消化

一、胃液及其分泌

(一)胃粘膜的分泌细胞

1.外分泌细胞

胃的外分泌腺有三种:

•贲门腺(贲门区)-粘液细胞

•泌酸腺(胃底腺)-粘液颈细胞(粘液)、主细胞(胃蛋白酶原)、壁细胞(HCl,内因子)

•幽门腺(幽门部)-粘液细胞(粘液,HCO3-,胃蛋白酶原)

2.内分泌细胞

胃粘膜内含有多种内分泌细胞

•G细胞(胃窦部)-胃泌素和ACTH样物质

•D细胞(胃底、胃体、胃窦部)-生长抑素

•肠嗜铬样细胞(enterochromaffincell,ECL,胃泌酸区粘膜内)-合成和释放组胺

(二)胃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

纯净的胃液:

无色酸性液体,pH0.9~1.5,分泌量1.5~2.5L。

胃液中绝大部分是水,主要成分包括盐酸、胃蛋白酶原、粘蛋白、内因子及钠和钾的氯化物等。

1.盐酸(胃酸):

壁细胞分泌

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游离酸(为主),另一种是与蛋白质结合的结合酸,两者合称总酸。

游离酸结合酸

空腹:

盐酸排出量为0-5mmol/h。

进食或某些药物:

盐酸排出量增加,最大时可达20-25(组胺或胃泌素)mmol/h。

胃液中[H]最高达50mmol/L,比壁细胞浆的[H]高约300万倍,故H是巨大逆浓度差由壁细胞主动分泌的。

(1)盐酸的分泌及其分泌机制

•H+分泌

•HCO3-和Cl-交换

•分泌小管内K+

(2)盐酸的生理作用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为其提供必要的酸性环境;

②使蛋白质变性而易于消化;

③抑制和杀死细菌;

④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以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从而促进胰液、小肠液和胆汁的分泌;

⑤所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对Fe2和Ca2的吸收。

盐酸分泌过多,诱发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盐酸分泌过少,可产生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名澳大利亚科学家,(BarryJ.Marshall与J.RobinWarren),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Hp)及阐明了Hp在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中的作用。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Hp是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直接病因,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及

某些胃淋巴瘤密切相关。

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研究机构《人类致癌危险因素评估》工作组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人类的致癌因素,且将该菌划为Ⅰ类致癌物。

现认为,幽门螺杆菌不仅影响胃,对肝也有损害。

Hp感染呈世界性分布,40岁以上的人群感染率在50%以上。

2.胃蛋白酶原

⑴来源:

主细胞分泌(主要);粘液细胞(次要)

⑵作用:

  

⑶特点:

①始无活性;

②最适pH=2.0,pH>5.0则失活;

③对蛋白消化并非必需(∵小肠的蛋白酶作用为主);

④安静时:

少量、恒定的速率分泌;

刺激时:

大量、迅速分泌。

3.粘液和碳酸氢盐

⑴来源:

粘液由表面上皮细胞、粘液颈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共同分泌;HCO3-主要由非泌酸细胞分泌,少量由组织间液渗入胃内。

⑵粘液的成分:

主要为糖蛋白,具有较高的粘滞性和形成凝胶的特性,覆盖在胃粘膜的表面,形成一个厚约500m的凝胶层。

pH值为中性。

(3)粘液和HCO3−的作用

•粘液有较高的粘滞性和形成凝胶的特性,在胃粘膜表面形成的粘液层能减慢H+和HCO3的扩散速度,胃液中的H+在通过粘液层向胃粘膜上皮扩散时逐渐被中和,从而减弱H+对胃粘膜的侵蚀,也使胃蛋白酶原在上皮细胞侧不被激活;

•胃粘液与HCO3一起形成了一道抵抗胃酸和胃蛋白酶侵蚀的屏障,称为粘液-碳酸氢盐屏障(mucusbicarbonatebarrier)。

粘液和碳酸氢盐屏障的作用

●粘液有润滑作用,保护胃粘膜免受粗

糙食物的机械性损伤

●中和胃酸,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

膜的消化

4.内因子(intrinsicfactor)

内因子的活性部位

一个部位能和胃内的VitB12结合,形成内因子-B12复合物,保护VitB12不被小肠内水解酶破坏;

另一部位则与回肠粘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体内产生抗内因子的抗体或内因子分泌不足→VitB12缺乏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萎缩性胃炎)。

(三)胃液分泌的调节

•空腹:

胃液分泌很少,每小时约几毫升,几乎是非酸性的。

•进食时和进食后:

胃液分泌增多。

1.促进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

胃泌素(gastrin)

组胺(histamine)

(1)ACh:

(2)组胺:

(3)胃泌素:

多肽;胃窦和十二指肠粘膜G细胞分泌。

大胃泌素:

G-34,浓度高,效力低

小胃泌素:

G-17,浓度低,效力强

人工合成胃泌素:

四肽(G-4)或五肽(G-5)胃泌素

作用:

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原、胰液、胆汁分泌;促进胃肠运动和胆囊收缩;促进胃肠道粘膜生长。

2.抑制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

生长抑素:

直接抑制壁细胞(Gi)抑制G细胞分泌胃泌素抑制ECL细胞释放组胺

促胰液素5-羟色胺前列腺素

3.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在空腹12~24小时后的胃液分泌称基础胃液分泌或非消化期胃液分泌。

进食开始后胃液分泌增多,称为消化期胃液分泌

按接受食物刺激部位的先后分成三个时期,即头期、胃期和肠期

(1)头期胃液分泌

头期胃液分泌的特点:

量多,酸度高,胃蛋白酶原含量高,消化力强。

胃液分泌的多少与食欲有关。

一个有食道阻塞而有胃瘘的病人,在进行假食时,胃酸分泌的情况。

试餐Ⅰ是她所喜爱的、试餐Ⅱ是她所厌恶的。

(2)胃期胃液分泌

(特点:

分泌量多(60%),酸度高,胃蛋白酶原含量高,但比头期的少。

3)肠期胃液分泌

主要受体液调节

特点:

分泌量少(10%),胃蛋白酶原也少。

4.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

(1)胃酸:

当胃内盐酸达到一定浓度时,对胃腺分泌具有抑制作用。

胃窦部的pH≤2.0或在十二指肠≤2.5时,胃内的HCl直接作用于壁细胞,或通过G细胞释放胃泌素和刺激D细胞释放生长抑制素,都可抑制胃液分泌。

盐酸是胃腺分泌的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它对防止胃酸过度分泌,保护胃肠粘膜具有重要的意义。

(2)脂肪及其消化产物:

是抑制胃液分泌的主要因素之一。

刺激十二指肠粘膜释放促胰液素和球抑胃素。

(3)高张溶液:

兴奋小肠内渗透压感受器引起肠-胃反射;释放肠抑胃素而抑制胃酸的分泌。

二、胃的运动

功能:

①贮存食物

②磨碎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

③将食糜逐步排入十二指肠

胃的分区:

头区(胃底和胃体的上端)、尾区(胃体的下端和胃窦)

(一)胃运动的形式及其调节

1.容受性舒张

进食时,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引起头区肌肉的舒张。

可使胃腔容量由空腹时的约50ml增加到进食后的1.5L。

意义:

容纳食物。

2.紧张性收缩:

一定程度的轻微持续收缩状态,是消化道平滑肌共有的运动形式。

维持消化道的形态、位置及促进化学性消化,协助推动食糜移向十二指肠。

3.蠕动:

是空腔器官平滑肌前面舒张、后面收缩,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是消化道运动的基本形式;是一种由神经介导的反射活动。

3.蠕动:

进食后5分种左右,蠕动即开始;起始于胃的中部,约3次/分,从胃的中部到幽门部蠕动波的幅度和速度逐渐增强,近幽门明显加强将一部分食物排入十二指肠。

胃蠕动的意义:

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推进胃内容物通过幽门排入十二指肠。

1-2ml/次

有时在空胃时也可观察到约每20s发生一次的收缩,这种收缩为饥饿性收缩。

(二)胃的排空(gastricemptying)及其影响因素

1.胃的排空过程:

胃内食糜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胃排空速率与理化性状和化学成分有关:

稀薄>粘稠>固体

糖>蛋白质>脂肪

混合食物完全排空需4-6小时。

胃排空的动力:

是胃肌收缩及其产生的胃内压增高。

当胃内压超过十二指肠内压并克服幽门部的阻力时,胃排空才发生。

凡能增强胃运动的因素都能促进胃的排空。

2.影响胃排空的因素

(1)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

①胃内容物促进胃排空:

食物扩张胃的机械刺激,通过壁内神经丛或迷走-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胃运动的加强。

一般胃排空的速率和留在胃内食物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②胃泌素对胃排空的影响:

胃泌素增强胃体和胃窦的收缩,但提高幽门泵的活动,使幽门收缩加强,因而净作用是延缓胃的排空。

(2)十二指肠内抑制胃排空的因素

①肠-胃反射抑制胃的排空:

酸、脂肪、渗透压及机械扩张都可刺激十二指肠壁上的感受器,反射性地抑制胃运动,引起胃排空减慢。

②十二指肠内容物抑制胃的排空:

当过量的食糜特别是酸或脂肪由胃进入十二指肠后,可引起小肠黏膜释放胆囊收缩素、胃泌素、促胰液素、抑胃肽等,抑制胃的运动,延缓胃的排空。

(三)非消化期的胃运动

移行性复合运动(migratingmotorcomplex,MMC):

非消化期胃运动的特点呈现以间歇性强力收缩并伴较长时间的静息期为特征的周期性运动。

生理意义:

“清道夫”

(四)呕吐

呕吐(vomiting)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射活动将胃和肠内容物从口腔驱出的过程。

呕吐的原因很多。

如胃肠道炎症,胆绞痛,肾绞痛,盆腔炎,晕车,晕船,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脑膜炎等。

延髓是呕吐中枢

呕吐是一种具有保护意义的反射。

但剧烈频繁的呕吐,会影响进食和正常消化活动,使大量消化液丢失,导致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复习思考题

1.胃内有几种分泌细胞?

各有何功能?

2.简述胃液的主要成分及其生理作用。

3.消化期胃液分泌是如何调节的?

4.胃肠内有哪些抑制胃酸分泌的因素?

5.胃运动的形式有哪些?

各有何生理意义?

第四节小肠内消化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部位。

食物通过小肠后,消化过程基本完成。

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从小肠进入大肠。

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一般为3~8小时。

一、胰液的分泌

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

三、小肠液的分泌

四、小肠的运动

一、胰液的分泌

(一)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胰液为无色透明的碱性液体,pH7.8~8.4,渗透压≈血浆;

胰液呈间歇性分泌,分泌量约为1~2L/日。

胰液的主要成分有水、HCO3-、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等

1.水和碳酸氢盐:

由小导管管壁细胞分泌,主要作用为中和胃酸,保护肠粘膜不受胃酸的侵蚀;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活动的提供最适pH环境。

2.碳水化合物水解酶:

胰淀粉酶水解淀粉为麦芽糖和葡萄糖,对生熟淀粉都能水解,效率高、速度快。

3.脂类水解酶:

胰脂肪酶是消化脂肪的主要消化酶,必须在胰腺分泌的辅脂酶的协同作用下才能发挥作用,胆盐抑制其活性。

4.蛋白质水解酶:

主要有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元,腺细胞分泌,是无活性的酶原。

 

5.其他酶类:

羧基肽酶原(胰蛋白酶激活)水解多肽为氨基酸,核糖核酸酶水解核糖核酸为单核苷酸,脱氧核糖核酸酶水解脱氧核糖核酸为单核苷酸。

由于胰液中含有消化三种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酶,因而是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

当胰液分泌缺乏时,即使其他消化液的分泌都很正常,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仍然不能完全消化,从而也影响吸收。

(二)胰液分泌的调节

1.头期胰液分泌

●调节机制:

食物→口咽部感受器→迷走神经→胰腺→胰液分泌

●分泌特点:

酶多、水和HCO3-盐少。

2.胃期胰液分泌

●调节机制:

①食物扩张胃→迷走-迷走反射→胰液分泌

②蛋白质消化产物→胃粘膜细胞→胃泌素→胰液分泌

●分泌特点:

酶多、水和HCO3-盐少。

3.肠期胰液分泌

●促胰液素:

特点:

酶少、水和HCO3-盐多。

●缩胆囊素:

特点:

酶多。

胰液分泌的反馈性调节作用

这种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防止胰酶的过度分泌。

慢性胰腺炎患者反馈性抑制作用减弱,CCK释放增加,刺激胰腺分泌,使之产生持续性疼痛。

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

胆汁(bile)是由肝细胞分泌的。

非消化期:

肝胆汁→胆囊(浓缩、贮存)

消化期:

肝胆汁、胆囊胆汁→十二指肠(参与消化)

(一)胆汁的性质和成分

性质:

味苦,肝胆汁pH为7.2~7.7,呈金黄色或桔棕色,经胆囊浓缩成胆囊胆汁后,因碳酸氢盐被吸收,pH转为6.8,颜色变深。

量:

成人胆汁约800~1000ml/日。

成分:

水分和钠、钾、钙、碳酸氢盐等无机成分,有机成分有胆色素、脂肪酸、胆盐、胆固醇、卵磷脂和粘蛋白等。

不含消化酶。

特点:

刚分泌的透明澄清,金黄色,偏碱性,固体成分较少;储存的胆汁颜色变深,呈弱酸性,固体成分较多;呈持续分泌、间歇排放的特点

(1)胆盐:

胆汁酸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形成的钠盐或钾盐,是胆汁参与消化和吸收的主要成分,占胆汁固体成分的50%

胆盐是双嗜性分子,在水溶液中形成圆通形的微胶粒,胆汁中的胆固醇、磷脂、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共同组成混合微胶粒;对脂肪微粒起乳化作用。

(2)磷脂:

占胆汁固体成分的30-40%,也是双嗜性分子,有乳化脂肪作用,参与混合微胶粒的组成

(3)胆固醇:

占胆汁固体成分的4%,正常时,胆固醇与胆盐的浓度呈一定的比例,若胆固醇↑→胆石症

(4)胆色素:

占胆汁固体成分的2%,是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

(二)胆汁的作用(胆盐的作用)

1.促进脂肪消化作为乳化剂,减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微滴,分散在肠腔中,这样便增加了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

2.促进脂肪吸收肠腔中脂肪的分解产物渗入到胆盐微胶粒中,形成水溶性复合物(混合微胶粒),成为不溶于水的脂肪分解产物到达肠粘膜表面所必需的运载工具,促进其吸收。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的吸收。

4.防止胆固醇沉积胆汁酸(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保持适当比例是胆汁中胆固醇处于溶解状态的必要条件。

5.其它:

促进胆汁分泌、排泄胆红素、中和胃酸。

(三)胆汁分泌、排放及其调节

食物是引起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自然刺激物,由强到弱的次序是:

高蛋白食物(蛋黄、肉等)最多,高脂肪或混合食物此之,糖类最少。

1.神经因素的作用(较弱)

进食动作或食物对胃、小肠的刺激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肝胆汁分泌的少量增加,胆囊收缩轻度加强;也可引起胃泌素的释放而间接引起肝胆汁的分泌和胆囊收缩。

传出神经是迷走神经。

交感神经兴奋,可抑制胆囊收缩,使胆汁排出减少。

(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2.体液因素的作用

(1)缩胆囊素(CCK):

蛋白质分解产物I细胞CCK经血液循环胆囊平滑肌胆囊收缩,Oddi括约肌张力降低胆汁排放。

(2)促胰液素:

促胰液素胆管引起胆囊收缩;是引起胆汁的分泌HCO3-含量增加而胆盐不增加。

(3)胃泌素:

通过血液循环肝细胞和胆囊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也可间接通过刺激胃酸分泌十二指肠促胰液素肝胆汁分泌。

(4)胆盐(的利胆作用)

胆盐进入小肠后,90%以上被回肠末端粘膜吸收,通过门静脉又回到肝脏,再成为合成胆汁的原料,然后胆汁又分泌入肠,这一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返回肝脏的胆盐有刺激肝胆汁分泌的作用。

三、小肠液的分泌

2种腺体:

①勃氏腺(十二指肠粘膜下层的十二指肠腺)

②李氏腺(小肠粘膜层内的小肠腺)

消化液富含有粘液和水的弱减性液体(pH7.5~8.0),1~3.8L/日

(一)小肠腺的作用

(二)小肠液分泌的调节

四、小肠的运动

(一)小肠运动的形式:

 

1.紧张性收缩:

是其它运动形式有效进行的基础

2.分节运动:

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

主要作用:

利消化:

促进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利吸收:

增加食糜与肠壁的接触。

助血循:

挤压肠壁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

推食糜:

推进肠腔内容物下行。

 

3.蠕动:

自上而下顺序收缩和舒张的运动。

特点:

小肠近端的蠕动速度>远端。

作用:

使经过分节运动的食糜向前推进。

特殊方式:

蠕动冲:

蠕动速度快,传播距离远的蠕动。

可一次将食糜从小肠始端推送到末端,甚至推送到大肠。

起因是进食时的吞咽动作、食糜进入十二指肠或由于泻药的作用而引起。

肠运动时,产生的声音称为肠鸣音。

肠蠕动亢进时,肠鸣音增强;肠麻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