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楼工程测量施工方案02报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30482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楼工程测量施工方案02报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楼工程测量施工方案02报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楼工程测量施工方案02报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楼工程测量施工方案02报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楼工程测量施工方案02报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楼工程测量施工方案02报验.docx

《2#楼工程测量施工方案02报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楼工程测量施工方案02报验.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楼工程测量施工方案02报验.docx

2#楼工程测量施工方案02报验

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2#宿舍工程

测量施工方案

1编制说明

1.1本方案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编制。

1.2由于本工程层数较多,如何能精确地进行建筑轴线测量和楼面定位测量,以正确地控制建筑物的垂直度偏差和加强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特编制此方案。

1.3本方案不包括桩基部分的定位与测量,本建筑物定位由业主指定点,平面坐标由2#、4#坐标点引出、高程以相邻1#楼东侧单元门左侧室内+500㎜线引出。

2工程概况

2.1本工程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筑面积14438㎡,地下一层,地上17层,跃层1层,高度56.15米,框架剪力墙结构。

工期要求短。

3编制依据

3.1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2#宿舍工程施工图纸。

3.2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现行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的有关规程、规范及验评标准;

3.2.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3.2.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2.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3.3建设及监理单位给定的建筑红线。

4施工方法

4.1施工测量的内容

主要包括建筑定位测量;基础桩基以上与±0.000以下施工测量;±0.000首层、标准层的结构测量放线、竖向控制与标高传递;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

4.2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4.2.1对施工场地的要求场地要求比较平坦,坡度不大于1%,如坡度较大或高低起伏大,则距离测量时需定拖桩,拖桩采用木方,间距10米,用水准仪将桩顶操平,将钢尺放在桩顶上量尺,丈量范围内不能有障碍物。

4.2.2施工对测量精度的要求测距相对中误差1/10000,测角中误差10″,竖向传递轴线点中误差3mm,在测站上测定高差中误差2mm,测距相对中误差1/10000。

4.2.3施工对测量进度的要求对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或施工中又要求测量轴线、标高的应提前测量已满足工程需要。

4.3场地准备测量

4.3.1根据施工动土证确定地下障碍等具体准确的位置,以便施工中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4.3.2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和施工现场总平面图,确定施工范围,并进行场地整平与暂设工程的位置放线。

4.4起始依据的校验

4.4.1根据规划部门给定的导线点,对给定的建筑红线桩点、水准点进行校测。

4.4.2采用直角坐标的方法进行定位复测,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s=

和求夹角的方法,如图

ctgα=(x2-x1)/(y2-y1)ctgβ=(x3-x2)/(y3-y2)将α、β相加得到ABC夹角。

4.4.3将经纬仪立在B点上后视A,将经纬仪旋转(α+β)。

打出一直线,用50米钢尺延直线量出计算出BC间的距离,即将C点定出。

4.4.4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用钢尺量出AC间的距离进行复核。

4.4.5将经纬仪立在C点上后视B点按上述方法依次类推分别定出建筑物DEF其它三个点

4.5建筑物控制点的测设

根据场地条件和土方工程施工方案的要求将建筑物各角点的控制点布置如图:

图中圆圈表示控制点,涂黑圆圈表示水准点,控制点做内径500mm圆井,埋设图如下,埋设的钢筋上表面在埋设前磨平,并刻十字线。

水准点的埋设图同控制点将圆井深度改为1800mm。

井上要加盖。

水准点往返误差不得超过±1√2mm。

4.6基础施工测量

4.6.1龙门板的设置

龙门桩要顶得竖直、牢固,木桩侧面与基槽平行。

根据建筑场地水准点,在每个龙门桩上测设+0.5米标高线,沿测定的标高线定龙门板,龙门板标高测定的容差为5mm。

用经纬仪将四角的轴线点定在龙门板上,然后将建筑物各轴线投在龙门板上表面,钉上小钉,投点容误差为5mm。

4.6.2引桩的测设

为防止龙门板在施工中被碰动,需将建筑物各轴线设引桩,沿建筑轴线设引桩如图

 

 

4.6.3基坑操平

为控制基坑开挖深度,当基坑快挖到设计标高时,应用水准仪在坑底拐角处和每隔10米的基坑底测设一水平桩,沿水平桩上表面拉线,作为清理底槽和打垫层混凝土时掌握标高的依据。

4.6.4垫层中线投测

垫层打好以后用经纬仪根据龙门板上的轴线或引桩将轴线投到垫层上,然后在垫层上用墨线弹出轴线和边线以便基础绑筋和支模。

投点容误差为5mm。

基础放线尺寸总允许偏差为±15mm。

4.6.5基础施工标高控制

在基坑内四周每隔20米处钉木桩,木桩必须牢固,上表面大致一平,在上面钉铁钉,使各桩铁钉上表面同一标高,作为基础施工标高的控制依据。

测量容差为±5mm。

4.6.6地下室时需在顶板上表面设置预埋件,预埋件及位置如图:

4.7±0.000以上施工测量

4.7.1轴线控制

4.7.1.1在地下室顶板预埋件上用经纬仪将四角的轴线点往内各缩1000mm投在埋件上,划好十字线,用红铅油作标记。

4.7.1.2将经纬仪立在其内一点上,用经纬仪和钢尺精确测量各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和夹角进行复测。

4.7.1.3利用激光铅直仪作为高层建筑轴线竖向传递,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4.7.1.4将激光仪置在控制点上,为了使激光束能从底层直接打到所需测设的楼层,在各层楼板的投测点处,须留置200mm的方孔,平时孔洞须盖好盖板,以保证安全。

4.7.1.5每次投测时,应将激光铅直仪仔细对中,严格整平,然后通过激光电源使激光器起辉,即可发射出铅直的激光束。

将工作电流调至到5mm左右,这时将有最强的激光输出,在目标上能得到明亮的光斑。

4.7.1.6在所测设层的楼板预留洞上,放置绘有坐标的有机玻璃作接受靶标,激光束在靶标上形成一个小圆形光斑,通过调整发射望远镜的焦距,使光斑达到最小,上下人员用对讲机联系。

4.7.1.7将仪器在水平方向作900、1800、2700、3600回转,这时在靶标上出现移动的四个小圆形轨迹(如果仪器本身没有缺陷,则光斑将始终如一),在靶标上将四个小圆形的圆心对角连线,交点即为正确的投射点。

如果圆形轨迹较大,则应调整固定激光管的校正螺丝,保证投测精度。

4.7.1.8在楼面上定点后,应精确复测各点之间的距离和夹角的度数,校核与底层控制点是否吻合,如有误差应认真查找原因,并及时加以纠正,以确保测量精度。

4.7.1.9按照靶标上的十字线,在楼面上划出十字线标志,作为楼面定位放线的依据,然后可以进行各细部的定位放线工作。

4.7.1.10每层投测工作结束后,将各项投测数据整理成书面资料,作为技术资料归档。

4.7.1.11为了检查投测到楼层上的点组成的三角形直角边长的偏差,应逐层进行长度测量,并做好记录。

4.7.1.12轴线竖向投测总允许偏差为15mm,每层3mm。

主轴线投测后,再测设细部轴线和墙、柱、梁、门窗洞口等边线,放线的允许偏差为细部轴线±mm,墙、梁、柱边线、门窗洞口线为±3mm。

4.7.2标高控制

4.7.2.1采用激光经纬仪如图,先将激光经纬仪整平对中,将对中点投到地面上,然后用钢尺量出投点与建筑物外皮间距离L,将经纬仪调整到水平,后视水准点,然后水平旋转,对准建筑物画点,量出此点的高程,将激光经纬仪向上旋转一角度β,对准所要测定的建筑物位置标高,利用三角函数关系,求得高度H1,将H1加上在墙上画点的高程,即所得建筑上表面的高程。

每次测量应从三个方向测量,当三个点的标高差小于3mm时应取其平均值,否则重新引测。

标高的允许偏差为每层±3mm,总高±15mm。

4.7.2.2复测采用拉钢尺检查,由于拉钢尺受气候环境影响较大,所以每隔3层测量一次,与激光经纬仪测量结果对比检查误差,作好记录。

4.7.3垂直度控制

4.7.3.1利用激光铅直仪投各楼层的轴线时,也是对建筑物的垂直度进行控制。

4.7.3.2垂直度检查利用激光经纬仪整平后,对准一层的标志点,然后仰视楼层激光中线,测得偏差值作好记录。

4.8竣工测量与变形测量

4.8.1工程竣工后,利用经纬仪根据规划部门给定的A、B导线点,用直角坐标系方法,测出建筑物四角点的勒角以上外皮坐标,与规划部门给定的建筑红线比较误差,作好记录,绘制竣工测量图。

4.8.2变形测量

根据本工程特点变形测量包括以下内容:

垂直位移测量、水平位移测量、裂缝测量。

4.8.2.1垂直位移测量

4.8.2.2.1水准点的布设、形式见建筑物控制点的测设要求及图示。

4.8.2.2.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按设计图纸埋设

4.8.2.2.3沉降观测点要求:

a、观测前应选好永久性水准点,且不得少于两个,若建筑物附近无永久性水准点,则必须另行设置,待施工完毕后由我方移交建设单位保护。

b、第一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设稳固后及时进行,以后每加高一层观测一次。

4.8.2.2.4对沉降观测的要求由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使用固定的仪器及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点,按规定的时间、方法进行观测。

仪器望远镜放大率不得小于24倍,气泡灵敏度不得大于15″/2mm,按固定的线路进行观测,前后视距都不能超过50m,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高差测定的容差为±1mm。

以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读数读至0.5mm。

4.8.2.3倾斜度观测在建筑物上设置上下二点M、N,从楼角量出的距离要相等,作为观测点,将激光经纬仪瞄准上部观测点M,然后向下投点,得到点N′,N与N′不重合说明建筑物发生倾斜。

以a表示N与N′间的距离,H表示高度,则倾斜度为i=a/H。

4.8.2.4裂缝观测

4.8.2.4.1在建筑物发生裂缝的地方,先对裂缝进行编号,然后分别观测裂缝的位置、走向、长度、宽度等项目。

4.8.2.4.2用两块铁皮平行固定在裂缝两侧,使一片搭在另一片上,保持密贴,其密贴部位涂白色,露出部位涂红色,这样可以定期测定由于裂开时两铁皮的错动距离。

一道裂缝需在最大裂口处和裂缝末端分别设置两组标志。

如图

4.9验线的工作内容及分工

4.9.1验线的工作内容有定位轴线的复验、各层各主轴线的检验、各细部尺寸、轴线的检验;各分部工程的标高检测,各构件的标高检测、各构件、各部位的外形尺寸检查、竣工测量和变形测量的复测。

4.9.2分工由技术员负责进行技术交底,对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的准确性负责,测量员负责测量工作的实施。

对测量结果负责,质量检查员负责检查,对检查结果负责。

4.10记录和资料

每次测量结果及过程必须作好记录,记录主要包括工程定位测量记录、工程各层各部位放线记录、竣工测量成果表、沉降观测记录、各层垂直度观测记录、各楼层四角定位轴线直角三角形边长测量记录。

仪器的检定合格证、钢尺及塔尺检定合格证。

5施工进度计划

按照总体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排定测量的施工进度计划,详见施工组织设计。

6资源供应计划

6.1劳动力:

测量工2人,力工2人

6.2测量仪器:

激光铅直仪1台、激光经纬仪1台、DS3水准仪1台。

6.3测量工具:

5米塔尺1座、50米钢盘尺1把、5米钢卷尺3把

6.4其它:

白灰、小白线若干、铁锹2把、16磅大锤1把、4磅手锤2把。

7质量保证措施

7.1所有计量器具必须要经过检测部门检测合格,使用过程中在检测周期内,并有合格证。

7.2测量人员要对仪器说明书详细阅读,仪器由专人负责使用和保管。

7.3每次使用前,应对仪器各部件进行仔细检查和校验,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投测工作。

7.4每一楼层的测量工作应在一个班内一次完成。

7.5注意因基础下降原因造成的测量误差,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测量地基的沉降差异,一旦发现及时调整。

7.6现场设置的四角定位轴线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应加保护措施,用木桩保护。

8安全防护措施

8.1安全目标:

杜绝各大伤亡事故,一般事故频率小于2‰。

8.2安全管理组织:

建立以项目经理张波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以及由公司至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至各专业班组的安全施工责任保证体系。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如下所示:

8.2.1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保证体系,安全负责人为辅,各级工长及班组为主要执行者,保卫、安全员为主要监督者,医务人员为保障者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执行国家《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及省、市有关法规、条例、标准等;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与专业班组签定经济承包合同的同时,必须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明确安全指标及奖罚办法。

安全生产制度包括安全教育、检查、交底、活动等四项制度。

各自职责如下:

8.2.1.1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分项安全方案,督促安全措施的落实,解决施工过程中不安全的技术问题。

8.2.1.2安全负责人:

督促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纠正违章,配合有关部门排除施工不安全因素,安排项目内安全活动及安全教育的开展,督促劳防用品的发放和使用。

8.2.1.3技术负责人:

负责组织制定项目关于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各项管理规定;负责组织制定项目的各种管理方案及作业计划书;负责审核有关施工技术方案及作业计划书及指导书;负责项目部有关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的统筹管理工作。

8.2.1.4施工工长:

负责上级安排的安全工作的实施,进行施工前安全技术交底,监督并参与班组安全学习。

8.2.1.5技术员:

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及其中的安全技术保证措施;负责制定施工项目作业计划书;负责制定安全技术交底并对作业人员进行详细交底;

8.2.1.6其他部门及保卫部门:

保证消防设施的齐全和正常维护、使用,消灭火灾隐患。

医务人员应及时诊治各类疾病,保证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对突发性事故,采取急救措施。

后勤及行政部门保证工人的基本生活条件。

8.2.2安全生产制度

8.2.2.1安全教育制度,树立“安全第一”的良好风尚,新职工进场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三级安全教育”,即公司、项目经理部、班组的教育,建立教育记录档案。

新工人入场时,除公司已进行第一次安全教育外,进入项目时也要进行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制度教育。

然后,进入各自班组,再进行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教育。

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专业安全员要进行专门考核,合格的上岗,不合格的培训,直到合格后才能上岗。

另外,每月全项目还要定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

8.2.2.2安全检查制度,专职安全员要随时检查以下内容:

班组人员防护用品是否完好及正确使用;作业环境是否安全;机械设备的保险装备是否完好;安全措施是否落实。

每天检查安全隐患、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情况,一旦发现及时发出整改通知,限期整改。

分公司里每月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安全防护措施,各种违章制度执行情况、安全措施等。

8.2.2.3安全活动制度,安全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由管理人员参加的安全生产会议,以便于研究安全生产对策,确定各项措施执行人,处理安全事故,学习有关的安全生产文件。

班组每天晚上定期召开安全总结会议,对当天生产活动进行总结,针对不安全因素,发动群众,提出整改意见,防患于未然,学习有关的安全生产文件等。

8.3施工安全措施

8.3.1安全管理措施

8.3.1.1安全技术交底:

每一分部分项工程均需安全技术交底,坚决做到交任务必须交安全,被交底人以书面形式接受交底。

8.3.1.2持证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上岗证按规定交审,不得超期使用。

8.3.2“三宝”、“四口”及临边防护

8.3.2.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帽安全帽,高处作业应系安全带。

从二层楼面起,在脚手架内侧悬挂密目式安全网。

8.3.2.2对预留洞口应铺盖合板封闭,底层出入口处搭设安全防护棚,不做出入口的应封闭。

楼梯口设1.2m以上高钢管防护栏杆并安装照明设施,阳光、楼面、主裙楼屋面等临边作防护栏杆。

顶板预留洞口:

顶板上的水电预留洞口,采用旧竹胶板做盖板,盖板尺寸大于洞口尺寸不小于100mm。

盖板底钉50×50mm的木方4块,木方位置让开洞口四周10mm,防止盖板滑离洞口;盖板顶采用醒目油漆注明“预留盖板”标志,并设安全警示标志,严禁随便挪移。

夜间施工时,应在有洞口的位置设足够的照明。

洞口尺寸大于1500×1500mm时,应在洞口的四周搭设双道脚手管防护架,高度不低于1500mm,在四周设密目安全网。

8.3.2.3“四口五临边”处设φ48×3.5钢管(三道)护栏,高度1.5m,立杆利用顶部可调U型托及底部可调底座与上、下层楼板顶紧,横杆(斜杆)利用扣件与立杆扣紧,最底水平栏杆距底面高度不得小于180mm。

8.3.2.4电梯井道内首层设一道水平防护,上面每隔四层设一道水平防护,每层电梯井门口均设不低于1200mm高的上翻式钢筋网片防护门。

结构施工中电梯井和管道井不得做为垂直运输通道和垃圾通道。

8.3.2.5位于通道内的临边洞口需要设置足够的低压安全照明设施,并悬挂醒目的安全警示牌。

8.3.2.6楼栋出入口必须搭设安全通道,通道高度不得小于3m,宽度大于3m,长度不小于6m;两侧设立杆,顶部满铺双层脚手板(跳板;通道内如果需设马道,则要求马道坡度不要过大,设30×40mm方木防滑条,防滑间距不大于300mm;通道内设置足量的低压安全照明设施,入口处挂醒目的安全提示牌。

8.3.3施工用电

8.3.3.1施工现场用电应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

8.3.3.2现场用电由专人管理,施工前由电气安全负责人编制临时用电方案及对电工、机械工等进行用电安全技术交底。

8.3.3.3按照《临电方案》合理部署各级配电箱的位置、电缆、线走向和敷设方式,采用合格以及满足功能要求的规格型号的绝缘线。

楼号内照明采用低压安全照明,施工面采用碘乌灯照明的必须采用三芯线。

各施工队伍配备专职电工,完善各级用电申请制度,非专业电工不得擅自动用施工电气设备。

8.3.3.4架空供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电杆应装设横担和绝缘子,拉力绝缘子距地面不得小于2.5m,。

8.3.3.5室内供电线路安装高度不得小于2.5m,户外架空线离地面4m以上。

8.3.3.6现场配电必须执行“一机一闸一漏”的规定。

配电箱应有门、锁,箱内开关电器完整无损,接线正确。

各类接触装置灵敏可靠,绝缘良好。

8.3.3.7现场照明采用220V电压,单相回路内的照明开关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8.3.3.8移动式用电设备专人管理,操作者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严禁电缆浸水。

8.3.4施工用外电梯

8.3.4.1电梯应按规定单独安装接地保护和避雷装置。

8.3.4.2电梯底笼周围2.5m范围内,必须设置稳固的防护栏杆。

各停靠层的过桥和运输通道应平整牢固,出入口的栏杆应安全可靠。

8.3.4.3限速器、制动器等安全装置必须由专人管理,并按规定进行调试检查,保持灵敏可靠。

8.3.4.4必须由经考核取证后的专职电梯司机操作。

8.3.4.5电梯每班首次运行时,应分别作空载及满载试运行。

将梯笼升高离地面0.5m左右停车,检查制动灵敏性,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行。

8.3.4.6梯笼乘人、载物时,应使载荷均匀分布,严禁超载使用。

8.3.4.7应严格控制载运重量,在无平衡重时,其载重量应折减50%。

8.3.4.8电梯运行至最上层和最下层时,应按操纵按钮操作,严禁以碰撞行程限位来实现停车。

8.3.4.9在电梯未切断总电源开关前,司机不能离开操纵岗位。

作业后,将梯笼降至底层,各控制开关板至零位,切断电源,锁好闸箱和梯门。

8.3.4.10风力达6级以上,应停止使用,并将梯笼降到底层。

8.3.4.11多层施工交叉作业同时使用电梯时,要明确联络信号。

8.3.4.12电梯安装完毕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应在首层高度的地方设防护棚。

8.3.4.13各停靠层的通道口处,应安装栏杆或安全门。

其他周边各处,应用栏杆和立网等材料封闭。

8.3.5中小型施工机具

8.3.5.1中小型施工机具包括:

搅拌机、砂浆机、木工圆盘机、电焊机、钢筋弯曲机、切断机、手持电动机具等。

8.3.5.2各类机具必须有可靠的防护罩和良好的接零保护并单独安装漏电保护器。

8.3.5.3所有用电设备必须执行“一机一闸一保护”的规定,机械设备、配电箱等做好接零、接地措施。

必须使用经过验收合格的机械;每个班组作业前必须进行认真的试运转检查。

设备维修必须由专职维修人员维修,不得由闲杂人员乱动。

施工现场的木工、钢筋、砼等机械设备、加工场必须搭设防砸、防雨的双层防护棚。

8.3.5.4坚持“一人一机一闸”,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8.3.5.5雨、雪天操作必须加防雨罩。

8.3.6消防安全

8.3.6.1建立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健全责任制以明确职责。

8.3.6.2重点部位,如现场周围的树木、办公室、职工宿舍、厨房、木工加工区必须建立有关规定,由项目经理傻综合办公室进行管理,落实责任到人。

按要求配置相应数量的消防桶、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8.3.6.3施工现场、临时宿舍及工作棚等不得使用明火电炉或其它不符合要求的电热设备。

8.3.6.4乙炔发生器、气瓶等易燃爆品设专人保管,与明火距离保持大于10m,并装设回火防止器。

8.3.6.5在脚手架上电焊时需用挡板进行防护,防止焊渣燃着安全网。

8.3.6.6严禁乱丢烟火、火种;严禁躺在床上吸烟。

8.3.7安全防护技术要求

8.3.7.1所用安全网质量必须符合《安全网》(GB5725--85)的要求,必须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旧网必须有允许使用的证明书(或试验记录)。

8.3.7.2安全网搭设、拆除过程中必须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

作业人员要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相互之间紧密配合,严禁酒后作业。

搭设、拆除的工具和小件材料必须随手放入工具袋内,防止高空坠落伤人。

搭设、拆除过程要设专人指挥,作业面下方要设警戒区,设醒目标志,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

8.3.7.3搭设的支撑架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外观齐整,系绳绑扎处无撑角、尖锐边缘,用于系绳绑扎的架体应坚固、牢固。

8.3.7.4安装平网应外高里低(以15度为宜),网不宜绷紧。

多张网连接使用时,相邻部分应靠紧或重叠,连接绳材料与网相同,安装时在每个系结点上边绳应与支撑物(墙体、架体)靠紧,并用一根独立的系绳连接,系结点沿网边均匀分布,间距不得大于0.75m,系结点应符合打结方便、连接牢固又容易解开、受力后不会散脱的原则。

有筋绳的网在安装时也必须把筋绳连接在支撑物上。

本工程平面造型复杂,在建筑物的转角处、洞口处等平面形状变化的部位,安全网要整体连接,不得出现任何漏洞。

8.3.7.5安全网搭设完毕,必须经安全部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发生下列现象:

在网内或网下堆放材料;人跳入或材料掉入网内;大量焊接或其它火星落入网内。

8.3.7.6对使用的网必须每星期至少进行一次定期检查,当受到较大冲击后,最好更换网或及时进行检查,主要检查以下几项:

严重的变形或磨损;断裂;霉变;连接部位松脱;支撑架强度、刚度、稳定性;在确认无问题后方可继续使用,否则进行处理。

8.3.7.7在施工期间,每隔3个月须按批号对试验绳进行强力试验,并作好试验记录。

8.3.7.8施工过程中一切安全防护措施,任何人无权擅自拆除或违章指挥拆除。

如确因工程需要拆除,采取其它相应措施并经安全部门同意后方可拆除。

安全网在使用过程中要完整有效、受力均匀,网内不得有杂物。

两网的搭接要严密,不得有缝隙。

支搭的安全网直到无高空作业时并经安全部门同意后方可拆除。

拆除过程要有专人负责,拆除的顺序应自上而下依次进行,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止坠落和物体打击的措施,拆除工人应系安全带,下方应设警戒区,并设“禁止通行”等有效安全标志。

8.3.8现场监督:

⑴特种作业人员在施工现场从事施工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并接受安全检查人员的监督。

⑵特种作业人员出现违章作业时,现场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有责任和义务予以制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